上海评弹演唱会团成立五十周年演唱会星期戏曲广播

第A18版: 文娱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民报系媒体: | | | | | |
从初一演到十五
文广集团春节演出排定 王剑虹
  本报讯(记者&王剑虹)从初一到十五,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下属的文艺院团和剧场已排定33台共150场演出,从音乐、舞蹈、杂技、马戏到话剧、戏曲、曲艺、木偶,品种繁多、精彩纷呈。  在音乐舞蹈方面,文广演艺集团整合各方资源组建的以戏曲音乐为特色的文广民族乐团将在艺海剧院推出《“玉兔迎春”新年民乐音乐会》;上海轻音乐团推出的邓丽君经典歌曲演唱会《月亮代表我的心》、大型经典歌曲音乐会《喜洋洋·贺新春》、经典影视歌曲音乐会《喜迎新春》三台演出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亮相;上海芭蕾舞团则将在人民大舞台献演芭蕾舞剧《花样年华》。  戏剧曲艺方面,上海淮剧团的《星期戏曲广播会——明星唱淮剧专场》、淮剧经典传统戏《王宝钏》以及《南北淮剧名家新春演唱会》三台演出将在兰心大戏院及宛平剧院亮相;上海评弹团建团60周年《中篇选回精选系列》以及“闹元宵——评弹反串演唱会”将在乡音书苑等地上演;上海滑稽剧团的“青春组歌三部曲”之一、原创滑稽戏《爱情样板房》将在上海城市剧院上演;艺海剧院在春节期间将“引进”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五女拜寿》《风流才子》和《王老虎抢亲》三台大戏,形成新春越剧周。  杂技马戏的“天天演”是文广演艺集团新年演出的“保留节目”,今年除了上海马戏城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和《欢乐马戏》、商城剧院和沪西大剧院的海派杂技秀《浦江情》之外,还有一台新的杂技类剧目《镜界》在共舞台时空剧院亮相。此外上海木偶剧团也将在仙乐斯剧场、兰心大戏院、城市剧院等地推出《大耳朵图图》《卖火柴的小女孩》《黑猫警长在行动》等小朋友喜爱的木偶剧。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Copyright (C)2007- . All rights reserved.扫码,加微信下载
订票电话:400-620-6006
您已选择的搜索条件:所有商品
版权所有买票网 全国统一咨询售票热线:400-620-6006 Copyright (C)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Mypiao 400-620-6006 Shanghai ICP B2-
上海百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达特康票务网络系统(上海) 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800期庆典演
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即将迎来800期!全国戏曲广播联盟拟于10月24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世博会&戏博会》大型联合演出,这场演出也作为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800期的盛大庆典。演出汇聚了国内十几个剧种的20多位名家,星光熠熠。
  除了上海本地的京、昆、越、沪、淮各剧种代表人物外,还邀请了黄梅戏、扬剧、粤剧、川剧、汉剧、河南豫剧、河南曲剧、北京曲剧、秦腔、徽剧等共十几个剧种的名家,京剧名家李蔷华、关栋天、昆剧名家梁谷音、川剧名家田蔓莎、越剧名家钱惠丽、豫剧名家牛淑贤、淮剧梁伟平等,绝大部分是梅花奖得主,大家将在《星期戏曲广播会》的舞台上展现各地戏曲的风采。这样多剧种的名家汇聚在一起,含金量之高实属罕见。而如此阵容,票价却依然亲民,坚持20元、30元。
  28年的坚守
  《星期戏曲广播会》是上海电台戏剧曲艺广播的品牌节目,创立于1983年元月,至今已经走入了第28个年头。开创之时,正值改革开放、文化复苏,它秉承 &荟萃名角、选唱精华&的编辑思路,成为那个时代戏曲舞台难能可贵的记录者,保留了一大批艺术家的珍贵资料,见证了一代戏曲新人的成长;它又是那个时代振兴戏曲有力的鼓舞者,将大量的戏曲新作、幕后英雄推到台前,为戏曲的繁荣和振兴做了大量实际而有影响的工作;它通过舞台将电台与各地戏曲院团、与观众和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强了电台的社会影响力。当时的《星期戏曲广播会》创造了沪上甚至全国戏曲舞台的许多第一&&第一个走出上海、实现异地文艺广播直播、第一个为戏曲艺术家举办流派演唱会、第一个主办全国性的戏曲广播大赛、第一个为戏曲界幕后英雄举办专场、第一个在申城主办票友大赛&&
  《星期戏曲广播会》还组织了许多演艺盛举,如200期&全国戏曲名家汇演暨大型研讨会&、&国际相声交流演播&、300期&中国戏曲博览展演暨研讨活动&。特别是1989年10月举办的200期庆典,广邀全国8个省市、12个剧种、60余位表演艺术家及舞台中坚汇聚申城,四世同堂,群贤毕至。88高龄的京昆大师俞振飞和刚过70的京剧大师张君秋联袂登台演唱《贩马记》,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绝唱。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星期戏曲广播会》毫无疑问是广播星空中灿烂的明星。就像星光有时会黯淡,《星戏会》也有过十余年式微的痛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戏曲市场面临越来越多的冲击而日渐萎缩,戏曲广播也由此衰弱。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星期戏曲广播会》一度停止组台演出和现场直播,影响力也随之趋于递减。
  尽管如此,戏曲编辑们仍坚守着这方困顿的舞台,并努力寻找着社会资源,下工厂、进郊区,还曾举办了历时一年多的&戏曲周周演&&&在寂寞中,《星期戏曲广博会》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坚守着一方弘扬戏曲艺术的净土。
  奋起中的执着
  时间走进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问题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大众传媒的伟大课题。
  2007年底,当时的上海广播文艺中心领导做出一个重大决策&&重振《星期戏曲广播会》,使之成为广播电视新格局中的一个亮点。
  08年元月6日,&雅韵盛事&&2008新春评弹演唱会&演出实况从北京外交部即时传回上海;元月20日,&越苑青春集结号&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演唱专场在上海兰心大戏苑直播,这两场组台演出的直播,标志着《星期戏曲广播会》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毋庸讳言,在戏曲市场仍需培育的大环境下,做《星期戏曲广播会》是一件砸钱的事,但为了培育戏曲人口、普及戏曲知识、为弘扬民族文化做一些切实的工作,领导们全力支持。在舞台演出少则数百、动辄上千的背景下,新版《星戏会》响亮地打出了&高质量、低价位&的旗号,票价仅卖20到30元。
  为了培育观众,《星戏会》团队动了很多脑筋,如定点(兰心大戏院)、定时(隔周日下午两点)直播,不定期特邀专业演员担纲嘉宾主持,边说边唱、深入浅出地介绍戏曲知识,并与观众、听众现场互动&&
  08年元月至今,《星戏会》精心策划组织了70多场演出,除了上海观众熟悉和喜欢的京、昆、越、沪、淮、评弹、滑稽,还多次&走出去,请进来&,主动致力于国家非遗的保护宣传与戏曲弱势剧种、弱势流派的抢救传承,有计划地引进各地弱势流派的名家名剧。如举办扬剧专场、徽剧专场、甬剧专场、莲花落专场等。老品牌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全国携手& 创新广播
  此次《星戏会》800期庆典演出是全国戏曲广播联盟携手合作的结晶。
  值世博之年,上海电台戏剧曲艺广播携手全国十家戏曲广播制作了历时半年的《世博会&戏博会》直通上海特别节目,为整合媒体资源、创新戏曲传播的一项创举。自5月7日开始,每双周五下午两点,河北文艺广播、江苏文艺广播、安徽戏曲广播、河南戏曲广播、湖北楚天新闻广播、广东电台南方生活广播、四川文艺台,陕西戏曲广播、北京文艺台等电台主持依次来到上海、走进世博园,共同为听众传递世博信息、介绍各地戏曲艺术和风土人情,节目通过卫星向十省市听众同步播出。
  5个多月的大直播,是中国戏曲广播直播节目中,参与电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盛况空前的一次,覆盖人口约三亿。5个多月的合作,也谱写出了全国戏曲广播同行团结协作的佳话。世博闭幕前夕,十家电台携手打造了这场阵容强大、星光熠熠的联合演出。
  直通上海特别节目《世博会&戏博会》收官之作。这是以世博为契机,
  800期,28年,《星戏会》从降生走到成熟,刻下了辉煌,也记下了奋斗的不易,融入了四代戏曲编辑的智慧和心血。它搭载着无声无息的电波,却点燃了有声有色的舞台。
  我们依然在前行,路上,期待你的支持和参与!
  附:新版《星戏会》之亮点:
  &听戏、赏戏&与&说戏、学戏&并重
  选唱精华、群星荟萃是以往《星戏会》的精粹,也是新版《星戏会》不可或缺的主体内容,但仅仅如此显然不够。新版《星戏会》提出了&说戏、听戏、学戏、赏戏&的口号。如果说&听戏、赏戏&是《星戏会》的传统,那么&说戏、学戏&就是新的亮点。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强化主持人的作用,特别是邀请知名的专业演员担任嘉宾主持,以边说边唱的生动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戏曲知识,说戏、教戏。
  在恢复直播后的首期直播演出:第728期的&越苑青春集结号&上海越剧院专场上,越剧王子赵志刚担纲嘉宾主持,他充分发挥演唱特长,一口气用五种越剧小生流派演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以极其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越剧流派的特色,赢得了场内不断的喝彩。之后,梁伟平、马莉莉、王汝刚等当今戏曲舞台的重量级人物先后登上了《星戏会》嘉宾主持的舞台。戏曲名家以深厚的艺术积淀、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独特的舞台魅力,弥补了电台主持人戏曲专业知识的局限,而电台主持老到的主持经验也很好地调控了现场气氛。新的编辑模式成为新版《星戏会》的亮点。
  走出去,请进来,扶持濒危弱势剧种
  《星戏会》恢复直播三年来,有计划地走出上海地界,邀请江浙、安徽等地优秀的或有特色的剧种到上海演出,或者到当地去直播演出实况,共计制作走出去,请进来专场23场,涉及京、昆、越、淮、扬、徽、甬、锡、评弹、滑稽、莲花落、扬州曲艺等十多个剧种、二十多个剧团。
  日,受上海电台戏剧曲艺广播《星期戏曲广播会》剧组邀请,阔别上海十多年的徽剧重新登上申城舞台。这场名为&徽池雅调曲常青&的徽剧专场引起上海和安徽媒体的关注。
  徽剧面世已有300多年,作为京剧的鼻祖,徽剧还与中国大江南北数十个地方戏曲剧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上,安徽省徽京剧院带来三个原汁原味的徽剧传统折子戏,不同于京剧皮黄腔的徽剧青阳腔《贵妃醉酒》;高腔传统剧目《出猎&回书》,从中可窥古老的目连戏影子;最为难得的,是国家级非遗徽剧传承人章其祥将再度粉墨登场,献演他在北京徽班进京200周年的开场大戏《水淹七军》,该剧是当年三庆班的演出剧目,年近古稀的章其祥也演了半个多世纪,当年还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以及众多戏剧评论家的高度赞誉。
  演出受到观众欢迎,有的老观众甚至带来了十多年前徽剧团来上海演出的说明书,与老艺术家叙旧。
  莲花落
  和花雕酒、霉干菜一样,莲花落曾经是上海市民熟悉和喜爱的绍兴土特产,如今美酒花雕依然香飘海上,霉菜扣肉依然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唯独绍兴莲花落这道&精神食粮&已经久违沪上二十多个年头了&&
  绍兴莲花落,是浙江四大曲种之一(另三个为宁波走书、温州鼓词、金华道情),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和另一个发源于浙江的剧种&越剧&几乎同龄。2006年,绍兴莲花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下午2点,《星期戏曲广播会》第756期专赴绍兴,为上海听众传来一场绍兴莲花落盛会,使绝响多年的绍兴莲花落通过收音机重新奏响在申城上空。这台演出不仅汇集了胡兆海、翁仁康、韩志宁等老中青三代绍兴莲花落精英,还请来了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当家花旦陈飞来演绎当年的莲花落名作《回娘家》,另外,民歌演员梅象广、曲艺演员韩会稽、小品演员陈巍良等都亮出各自绝活。观众不仅回顾了绍兴莲花落&跑街卖唱&的原始演唱形式,还能欣赏到&莲花落独脚戏&、&莲花落情景戏&、&莲花落双人舞&等新颖别致的演出样式,通俗的内容、优美的唱腔、朴素的表演、诙谐的穿插,《星期戏曲广播会》为上海观众带来了一次莲花落曲艺盛宴。
  提携戏曲新人,培育舞台明星
  小演员,大平台
  《星戏会》历来有提携青年演员的传统,为青年演员提供演出机会,搭建与观众交流的平台。很多当今的明星演员都是从《星戏会》的舞台走出去的。新版《星戏会》也秉承这一宗旨,多次举办戏校专场。日第763期期《星戏会》举办&姹紫嫣红开遍-春华篇&戏校京剧专场;日第764期《星戏会》举办&姹紫嫣红开遍-新苗荟萃篇&(戏校综合场);日第777期《星戏会》举办&这一班小囡非寻常&&&戏校沪剧班专场;日第789期《星戏会》举办&梨园新苗吐芬芳&&&戏校京剧班专场;日第797期《星戏会》举办&兰苗心曲&&&苏州昆曲学校专场。
  一张节目单
  日《星期戏曲广播会》第775期江苏省扬剧团专场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感叹,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诸葛秀兰演唱完后,主持人辛宁手持一张老节目单上台请她留步,原来,这是一张《星期戏曲广播会》第94期的节目单,时间是1986年的3月29日,当时在上海延安剧场,也是江苏省扬剧团演唱专场,那场演出中诸葛秀兰作为优秀青年演员为上海的扬剧听众演绎了整折的《鸿雁传书》,光阴荏苒,如今的诸葛秀兰已经是江苏省扬剧团的当家花旦之一,国家一级演员,当她看到这张节目单时才依稀回忆起当时的演出,她由衷感叹20多年来,有多少著名演员在《星期戏曲广播会》舞台上逐渐成长起来,有多少青年演员通过星戏会为广大观众所熟识,剧团工作人员也由衷钦佩上海电台戏曲频率对节目档案保存的规范严谨,因为这类节目单省扬剧团早已没有存档。
  匠心独运,老戏新唱
  对一些上海观众熟悉的流行剧种,&荟萃名角、选唱精华&的《星期戏曲广播会》不满足于常规的直播和演出,编辑们还精心策划,一些独创的主题专场。
  演员专场、流派专场、幕后英雄专场
  日第733期《星戏会》评弹&& 赵开生评弹专场。
  日第744期《星戏会》贴合越剧《红楼梦》首演五十周年的契机推出的&红楼梦&缘&上海越剧院演唱专场,集中上海越剧院顶尖演员和新秀共5对宝黛,堪称一场红楼盛宴。
  日第754期《星戏会》以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为契机,推出&芳馨香如故&越剧专场;
  日第785期《星戏会》一嘴笑谈定风波&&陈卫伯单口独脚戏专场。
  日第786期《星戏会》举办&操琴度曲七十春&&&著名越剧音乐家贺效忠作品专场;
  日第795期《星戏会》举办&沈韵流芳&&沈佩华锡剧流派演唱专场&,当代锡剧&四大名旦&之一、87岁高龄的沈佩华登台演唱,演唱她的拿手戏《嫁媳》片段。这位因成功塑造锡剧《红楼梦》中的林妹妹而为观众熟悉和喜爱老艺术家,刚学会说话时便迁居上海,一直说上海是她的第二故乡。此次演唱会集中了沈派三代10余位弟子,演出备受锡剧戏迷追捧。有一位带来了收藏了几十年的厚厚一本沈佩华演出说明书集锦。沪剧艺术家杨飞飞也带着深厚的姐妹情谊前来观看。
  寻找角度,老剧目常演常新
  上海的戏曲团体、能上演的戏曲曲目并不很多,如何利用有限的素材做出不同的菜肴,编辑们努力寻找不同的角度。
  日第765期《星戏会》策划举办了&老树逢春叶方青&&老剧团老演员老戏目专场,让久违舞台的老演员们与观众再续旧缘,现场反响热烈;
  日第781《星戏会》期策划举办&浙江男子越剧专场,上海观众第一次在正式的舞台上得见清一色男子越剧的风采;
  日,适逢元宵佳节,节目重播日则在妇女节前一天,而今年恰逢三八妇女节100周年,责任编辑有意识地紧扣这两大节日,设计了第783期《星期戏曲广播会》&谁说女儿不刚强&&女评话专场&,请来当今凤毛麟角的女评话艺人中的佼佼者,说向来是男艺人擅长的大书,这在评弹界还是第一次。告别书坛46年的老一代评话女演员黄鹤英(唐耿良弟子)也应邀登台,她自我调侃道:&46年B说书哉,这趟电台掘地三尺,像出土文物一样把我挖出来&&&引来台下观众一阵感慨。又特邀男演员穿插演唱女声流派名段,别开生面,富有创意。
  除了女大书的精彩演出,节目组还特地邀请上海评弹团著名男演员高博文、徐惠新、毛新琳穿插在其中演唱开篇,并且全部要求反串女声流派,高博文的丽调、徐惠新的侯调、毛新琳的贵妃宫怨以及三人各具特色的加唱,引发了场内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如此颠倒阴阳&在评弹界实在前所未有。
  另外,演出特邀著名评话演员、吴君玉之子吴新伯和肖亚共同主持,其对评话艺术及演员的熟捻、语言的风趣幽默,为演出平添色彩。整台演出在刚强中透出妩媚,在严肃中穿插风趣,既保证整体艺术质量,又兼顾可看可听性,是一台极富创意的评弹专场。
  参加演出的女评话演员来自江浙各地,演出日恰逢月末最后一天,一般都是演员在外演出长篇最后一回书的重要日子。责任编辑提前两个月就和演员协商沟通,让她们在开书前就做一定的调整,从而可以提前一天剪书。久未登台的黄鹤英起先有一定顾虑,担心节目质量,编辑与其反复磋商演出形式、节目长度、内容,最终使她抛开思想负担重新登台,青年演员袁新华当天在上海乡音书苑演出,与《星戏会》时间冲突,编辑调整串联思路,以&传承&为主题,将她安排在最后一档,她在乡音演出结束后马不停蹄赶到兰心大戏院参加《星戏会》,最终取得了很好的剧场效果。
  最有难度的是三位男演员的&反串开篇&,因为都是第一次演唱,等于重新创作,包括伴奏的协调、加唱的安排,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不过从演出效果来看,还是非常值得的。
  另外,2月恰逢春节长假,加之春节特别节目的制作,节后改版的准备等,使得这场演出任务紧、时间赶,而作为一场公演,舞美、灯光、道具、音响、字幕、剧务、化妆,还有直播、录音&&《星戏会》具体事务一步都不能少,每个环节都偷懒不得,责任编辑在同事的协助下,一丝不苟,最终圆满完成了这场演出。
场内气氛极佳,特别是反串开篇,使观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有的几乎一句一个彩,剧场气氛热烈。评弹界老艺术家和专业人士前来观摩的为数不少,这样的演出形式他们也觉得非常新颖,一位评话老艺术家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赶到后台说:&太成功了,怎么被你们想得出搞这么一个专场的!&当天晚上各大评弹网站上都对下午的演出展开了一系列讨论。
  契合热点& 寻找新的亮点
  以世博会为契机,先后举办3场专题演出,如日第766期《星戏会》和日第780期《星戏会》的迎世博曲艺专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举行的第787期《星戏会》举办&乡音乡韵寄乡情&&&上海沪剧院迎世博民俗专场。
  作为上海本乡本土的戏剧沪剧,生动地记录了上海百余年来民风、民俗的变迁,许多沪剧骨子老戏和开篇里,都有关于上海开埠之前的民间风俗的绘声绘色的描摹,如《徐阿增出灯》、《女看灯》表现的元宵灯会的盛况,《庵堂相会&行路》、《陆雅臣&馄钝赋》里表现的清明踏青、放风筝、吃馄钝的习俗,《庵堂相会&看龙舟》表现的端午节在黄埔江边赛龙舟的热闹景象,还有《绣荷包》、《庵堂相会&搀桥》、《罗汉钱》、《芦荡火种&办喜事》等戏反映的当年上海人的婚嫁习俗。沪剧也记录了城市面貌的变迁以及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比如《阿比大回娘家》里对当日大世界栩栩如生的描述,《星星之火》对繁华背后的苦难的表现,《鸡毛飞上天》对解放初年民办学校兴起的记录,《今日梦圆》与上海第一条地铁的同步推出,还有《一个明星的遭遇》、《魂断蓝桥》、《牛仔女》、〈昨夜情〉等戏对上海人追求时尚、浪漫爱情的追踪&&
  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星戏会》举办上海沪剧院迎世博民俗专场,特意从中选取了部分弥漫着浓浓乡情的片断,分别展示上海开埠前、开埠后、解放后和新时期各不同阶段的风俗面貌,从别样的角度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本期《星期戏曲广播会》不仅选材独特,汇集了上海沪剧院众多优秀的青年演员,而且串联十分有特色,除了电台主持肖亚,还由两位青年沪剧演员担纲串联,他们借鉴独脚戏的手法,语言诙谐幽默,为演出增加了新的亮点。
  戏迷、观众、听众共度佳节
  《星期戏曲广播会》一些演出恰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等),或者特别纪念日(国庆节、建军节等),经常举办特别主题的专场,与戏迷、观众、听众共度佳节。
  日,第729期《星戏会》推出&开心鼠第一&上海滑稽剧团新年专场。
  日第782&&& 期《星戏会》推出&虎年春节大点播&,采取互动直播的形式,盘点回顾历年《星戏会》的亮点。
  日第738&&& 期《星戏会》推出&端阳曲会&上海昆剧团专场。
  日第745期《星戏会》赴南京,与江苏文艺广播联合举办中秋专场。
  日第742&&& 期《星戏会》推出&风展军旗鱼水情&八一专场。日第796期《星戏会》走进海军部队,举办&剑出海上腾蛟龙&&&双拥专场。
  日第798期《星戏会》在南翔举办&赏心乐事贺佳节&名家名段专场,遍邀江浙沪三地各剧种名家,献上了一场热闹的综合戏曲专场,与南翔的市民、游客、收音机前的听众一起欢度国庆佳节。
  巧借力、重协作,全方位的传播平台
  广播想要树立品牌形象,仅仅依赖自身能量难免事倍功半,而取各媒体之长,便可实现&1+1&2&的效应。在当时的广播文艺中心的统一调度下,《星戏会》在品牌重建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各种宣传渠道,除了在戏剧曲艺广播等五套文艺频率滚动播放宣传片外,还经常在东视戏剧频道和平面媒体发布新闻,并在地铁站投放宣传灯箱,在虹桥路投放灯箱广告,在知名网站发布信息&&以尽可能多的通路,不遗余力地传播信息,使受众有机会了解《星戏会》,从而成为新的广播听众,实现&扩大戏曲人口&的目标。
  活动是品牌宣传不可或缺的推广方式。2008年4月,以《星戏会》25周年为契机,我们举办了大型系列活动,举办庆典演出和图片展,编辑了画册,演出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电台播出,影响波及长三角地区。
  上海电台戏剧曲艺广播还利用其在业界的影响,与全国戏曲广播同仁合作,做了许多《星戏会》的联合直播,如日的第770期&梨园新蕾香透金陵DD江苏京剧院专场&、日的775期&华彩高飞金曲扬&&江苏省扬剧团专场&、日的784期&徽池雅调曲常青&&安徽徽京剧团徽剧专场&、日的792期&淮剧故乡情----盐城淮剧团演唱专场&。
  日-9日,《星戏会》假借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华戏曲天天演&舞台,联合河南戏曲广播、河北新闻台在豫园商城中心广场上演了为期三天的&全国戏迷展演&,来自河南、河北、江苏、上海等地的戏迷相聚世博,唱响世博,展示了豫剧、评剧、京剧、河北梆子、锡剧、越剧、沪剧等,其中部分剧种是上海观众难得一见的。节目在全国十省市电台陆续播出。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除了与广播媒体的合作,新版《星戏会》还是与电视媒体合作地结晶。东视七彩戏剧(原东视戏剧频道)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星戏会》的策划、运作、录制和播出,并经常为演出制作宣传片,扩大了节目的影响。
  小作坊、大作品,五脏俱全
  在2008年前,近十年的时间里,剧场演出的录播成为《星戏会》的主要形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星戏会》面临财政和人力困难。以电台一家之力,难以应付飞速上涨的演出成本,编辑队伍也急剧萎缩,由初创时期的二十来人骤减到寥寥数人,而且多是新手,既要应付日常播出,又要组台演出,难免捉襟见肘。
  恢复直播之后,同样的难题摆在了戏曲编辑面前。在戏曲式微的今天,在成本有限的广播平台,在不以盈利为目的运作模式下,《星期戏曲广播会》仍能顽强地坚持下来,保持每两周一次的演出,而且剧种广泛,精心策划,这和节目组同仁全身心的投入紧密相关,这其中甘苦自知。
  时下的《星戏会》主创团队约10人,他们又同时是每天19.5小时节目、7小时直播的主力编辑和主持,要做好日常节目已经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况还有很多特别节目和频率活动,再加上这么高密度的演出组织,主创成员们经常忙到半夜三更,从来不分平时和周末。
  他们经常自嘲,&现在我们不像电台,倒像演出公司。&搞舞台演出和做广播节目截然不同,确保广播声音到位已经只是每场《星期戏曲广播会》演出的一个细节内容,大量的相关工作考验的是团队的综合能力,像对外联络公关,与各个剧团(或演员个人)、与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与剧场、与电信部门、与广告设计公司、与盒饭店、与交警大队&&别的不说,每次装台,光是剧场所在的茂名南路停车问题就和卢湾交警打了不知多少交道。由于兰心大戏院演出越来越忙,舞台监督常得半夜装台,在剧场过夜,以便第二天上午对光走台。每次联系外单位,无论本地还是外地,主持人辛宁都是&私车共用&,每次&走出去、请进来&,平均要与当地剧团面谈三次左右。
  对每一场演出的整体把关,编辑要具体到每一档节目:服装、化妆、道具、灯光、伴奏、字幕、话筒安排&&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总要先想一想、问一问、算一算、听一听,有时候技术上还得自己来做一做。有时请来外地剧团,某些道具无法携带,剧务老师还往往自己制作&&策划和组织演出,使编辑团队人人练就了以一当十的能力和敢于担当不怕吃苦的作风,特别是年轻编辑迅速成长,成为戏曲广播未来的接替力量。
加微信号:xijucn-com(扫描二维码)好礼送不停!免费送戏票,戏曲MP3播放器,戏曲卡通玩偶,戏曲T恤,戏曲鼠标垫,手机壳等!
&&16-06-23
&&16-06-22
&&16-06-21
&&16-06-20
&&16-06-20
&&16-06-19
&&16-06-18
&&16-06-18
&&16-06-17
&&16-06-16
&&13-05-29
&&13-11-20
&&09-11-13
&&13-11-13
&&11-01-21
&&13-05-07
&&11-04-21
&&15-01-30
&&10-08-10
&&15-01-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戏曲网评弹玉蜻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