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镜头适合拍人像吗什么最理想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单反境头各焦段境头都适合拍什么?
  镜头各焦段的大体用途
: 极度夸张的画面,用途不限。
  18-16mm:极度夸张的画面,用途不限。
  22mm-24mm:不严谨的建筑全景,或某个自然景观(严谨的需要大画幅和移轴镜头来矫正相差),城市建筑群,大量的人群。
  28mm:广阔的风景,人多的场景,有群体感的人像。
  35mm:一般风景,建筑或者建筑内部,纪实人像。 35mm
是新闻摄影的最爱,准广角,既可以容纳比人眼所看到内容多的东西,又不会像28或更短焦距的超广角一样,把很多无关的东西包括进来。
  50mm: 局部风景,全身人像,事实上可以用于任何场景和题材。
50毫米的焦距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和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所以没有广角的冲击力,也没有长焦的震撼,但是历史上由50毫米镜头拍摄出来的顶级作品,比其他所有焦距拍出来的总合还多。50mm无法具有画面本身的冲击力,所以50mm必须要以内容取胜,构图,色彩,内涵,故事,都无比的重要,所以通常能拍出伟大的作品。
  60-65mm:小微距,适合拍一些比如杯子大小物体或者电饭煲之类的商品,这个焦段适合购买微距镜头。&
  80mm:半身人像,一些特写,或者在场景中突出某人。
  100mm:微距的黄金焦距,特别适合拍摄微距题材。&
  135mm:人像焦距,适合人像特写,网上那些特别漂亮的mm,背景虚化的,都是这个焦距拍出来的(一般用85mm镜头放到普通APS单反上,由于转换系数,正好可以获得135的焦距)。135mm
定焦,一般这种镜头都被称为“美人头”,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200mm:人像特写,大头像,远景拍摄。&
  300mm: 远处人想特写,距离较近的鸟,体育,远景拍摄。
  400MM--600mm:野生动物,足球比赛等。&
  1200mm:
天文摄影,危险的野生动物,大型体育场馆里的比赛,所以说,你的75-300在人像摄影、动物摄影,以及偷拍都是用得到的。
  另外可尝试下用300端拍风景,用18端拍人像也是可以的,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附图:
佳能50D;镜头
EF-S17-85mm;焦距:17mm
佳能50D;镜头
EF-S17-85mm;焦距:24mm
佳能50D;镜头 EF-S17-85mm; 焦距:35mm
佳能50D;镜头 EF-S17-85mm; 焦距:50mm
佳能50D;镜头
EF-S17-85mm;焦距:70mm
佳能50D;镜头
EF-S17-85mm;焦距:85mm
佳能50D;镜头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焦距:70mm
佳能50D;镜头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焦距:100mm
佳能50D;镜头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焦距:135mm
佳能50D;镜头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焦距:200mm
佳能50D;镜头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焦距:300mm
  以上的图片及标注的镜头焦距,是以镜头标准焦距注释;因为佳能50D相机不是全画幅相机,镜头的实际焦距要乘以1.6,所以画面显示的并非该焦段的标准焦距图样。
  下面的视图,则是标准焦距的图样:
  摄影有句常话是说:广角拍风景,中焦拍人像,长焦去打鸟或者运动场合。
  个人解读如下,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以135为标准)
  广角:
  10mm-23mm的焦段,是超广角焦段。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照出来的角度非常大,很有冲击力。
  24mm-35mm的焦段,是小广角,主要用于风景摄影,纪实摄影等,旅游纪念照用这个焦段不错。
  标准:
  40mm-60mm的焦段,是标准焦段,视角平易近人,变形少,主要用于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
  摄远(大于60mm,可分中焦和长焦,中焦为70mm-135mm,大于135mm小于300mm为长焦,大于300为超摄远)
  85mm-135mm的焦段,是中焦段,这个焦段主要用于拍人像,静物等。
  200mm左右的焦段,是长焦段,这个焦段常用于抓拍,特写等。
  500mm左右的焦段,是超长焦段,这个焦段就可以打鸟了,也就是拍鸟。
  500mm以上的超长焦,打鸟更方便,隔一个操场远偷拍很轻松。
  文中不包含鱼眼和微距这样的镜头。
  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对于135相机来说,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视角在43度左右,标准镜头拍摄的照片,透视效果和人眼类似,极其自然,没有夸张。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得记录所看到得东西,因此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列松。不同片幅的相机,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是不一样的,因为对标准镜头焦段的定义是指焦距等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对于35mm的底片,也就是135相机使用的胶片,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是50mm,而其他一些大画幅的相机,比如120相机使用6X6的胶片,它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就应该在90mm左右,其他一些大画幅的相机也可以计算出其标准镜头的焦距。
  广角镜头: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焦距小于标头时,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之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呈现明显得近大远小得透视效果,强调远近感,在新闻摄影和风光摄影中使用较多,会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中焦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一般称为中焦,这个焦段拍摄的照片变形最小,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
在人像摄影当中,中焦是最常用的。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对景观的远近透视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镜头的分类极为广泛,在35mm底片的135相机上,有8mm鱼眼、16mm鱼眼、14mm、18mm、20mm、24mm、28mm、30mm、35mm、50mm、85mm、105mm、135mm、180mm、200mm、300mm、400mm、500mm、600mm、800mm、1000mm,反射镜、微距镜头等,在数码单反相机(DSLR)上还有OnlyDegitor的DX镜头等,单反相机的初学者要对镜头有所认识。
  135相机的定焦镜头如下:  8mm鱼眼:拍摄的照片为球状影像,有180度的视野,变形极为严重。
  16mm鱼眼:左右呈桶形变形,有18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
  18mm超广角镜头:有10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0mm超广角镜头: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4mm超广角镜头: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
  28mm广角镜头:74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30mm广角镜头:70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35mm广角镜头:62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50mm标准镜头:45度的视野,视野和透视感最接近人眼,几乎不变形,适合团体摄影、人像、生活照写真、纪实摄影等。
  85mm人像镜头:2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
  105mm人像镜头:2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有略微压缩感。
  135mm人像镜头:1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有轻微压缩感。
  180mm望远镜头:1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
  200mm望远镜头:12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
  300mm望远镜头:8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等。
  400mm望远镜头:6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等。
  600mm望远镜头:4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一般鸟类、野生动物等。
  1000mm望远镜头:2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小型鸟类、野生动物等。
  135相机上的变焦镜头17mm~35mm=超广角至广角,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新闻,属于两倍镜。
18mm~35mm=超广角至广角,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新闻,属于两倍镜。
24mm~7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4mm~8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8mm~7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8mm~8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8mm~105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35mm~7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两倍镜。
35mm~105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70mm~200mm=人像镜至望远镜,适合人像、人文、体育、新闻特写等,属于三倍镜。
80mm~200mm=人像镜至望远镜,适合人像、人文、体育、新闻特写等,属于三倍镜。
28mm~200mm=一镜走天涯型,但往往画质较差,最大光圈值往往很小。
28mm~300mm=通称旅游镜,但往往画质较差,最大光圈值往往很小。
200mm~400mm=望远镜头,适合野外的荷花、鸟类等的拍摄。
  135相机上的微距镜头60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不会动的生物,可用于复制微小商品。
90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
105 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
180 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200 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400mm=适合拍摄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28mm~105mm=变焦微距镜头,适合复制、拷贝微小商品,一比二的大小比例
35mm~70mm=变焦微距镜头,适合复制、拷贝微小商品,一比二的大小比例
80mm~160mm=变焦微距镜头,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DX镜头:  DX镜头专门为DSLR设计,只限APS-C的DSLR使用,在传统的胶片相机上不能使用,各个品牌目前均以开发出这种镜头,以尼康为例:
  12mm~24mm(相当于135相机的18mm~35mm),是一只广泛使用的超广角~广角镜,十分实用。
  18mm~55mm(相当于135相机的27mm~80mm),是一只广泛使用的广角~人像镜,十分实用。
  18mm~70mm(相当于135相机的27mm~105mm),是一只广泛使用的广角~人像镜,十分实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2855|回复: 10
国内外电影中,比较明显的差距是中长焦镜头的使用及其运动
阅读权限30
居住地广东省
主题帖子精华
分享到微信:
(讨论的条件首先是,在这里我是特指国内外的商业类型电影和&作家电影&(艺术和商业有较好融合的电影),而非纯艺术电影或低成本电影.因为后两者主观和客观因素相对不稳定.
其次,尽可能先撇开导演和摄影师本身的主观选择,讨论的是普遍性,不是特殊性.例如《悲惨世界》《国王的演讲》导演Tom Hooper喜欢用广角构图和近距离拍摄演员;又如3D原生拍摄的电影会避免中长焦段镜头.这些都不在讨论之列.)
发现很多国产电影,即便是上院线的电影,大部分中长焦都是定机位的多,或者只有小幅度的平面运动.还有某些表现大场景,多数只用24左右焦段的镜头,美术或者调度一旦不够的话,经常会出现画面远端或者周围有留空的感觉.
而国外电影(特别是好莱坞商业电影),很多时候能较好地运用中长焦镜头,还能把中长焦段镜头立体地运动起来.
原因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
1.国内的摄影设备跟不上.国外很多剧组都会有无线跟焦设备(好莱坞商业片中都是标配了),Dolly车(没有轨道直接四轮甚至液压云台),小型摇臂接Dolly,斯坦尼康等等.这些设备都能保证在适用中长焦段拍摄时,镜头都能稳定,容易跟焦还有立体运动.
2.国内人员的技术和意识没跟上.这点其实多数会被第一点有客观上的影响.很现实的问题是设备不好,有的镜头就很难实现,但主观上国内的从业人员还是有很多地方要改进.例如中焦镜头的立体运动(有时手动跟焦还是可以的),摄影组的惰性(机位摆前点用35和跟跑远点用50,70是不一样的).
其实不是说一部电影就非得要用很多的中长焦镜头,只是从一个最基本侧面来反映差距.因为类似一些人物行走运动的镜头,一些体育竞技的画面,一些追车或者打斗的镜头,中长焦端的镜头会更好体现那种特有的美感.当然我是希望国内这种技术和设备,与国外的差距会越来少.这个不单是摄影组里某个人的问题,还关于导演和摄影师的意识,关于制片人对器材认知和美感判断的问题.每个人都努力吧.
楼主最近帖子
论坛最新回复
阅读权限60
居住地重庆市
主题帖子精华
看了看自己以前的几个烂片,觉得分析的挺到位的,为楼主喝彩,顶一个!
阅读权限30
主题帖子精华
最好举具体例子让我们这些初哥去观摩学习体会。
例子不少,但我建议多看多对比.
首先因为单个镜头抽出来讨论也不是太能辩证的去说好与坏,因为一个镜头背后的决定可能牵涉很多幕后才知道的因素.特别是国内的话,摄影器材有多少,制片有没有完全掌控拍摄区域,美术能做&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楼主分析的对,国内的电影摄影师很少。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国人需要努力啊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相比好莱坞,中国电影最缺乏的是创意和想象力。设备什么的都不是主要问题。
设备当然是个问题.没有好的设备,人也没那个意识说:"哦,原来镜头可以这样拍."
我又拿追车戏来说吧,如果拍摄车有Russian Arm,你拿平板车加云台是怎么拍也拍不到别人的那种立体镜头运动.
室内要用斯坦尼康跟着人&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中长焦对构图和跟焦的要求太高,国内大部分人达不到
阅读权限30
居住地广东省
主题帖子精华
Mad_Duck 发表于
最好举具体例子让我们这些初哥去观摩学习体会。
例子不少,但我建议多看多对比.
首先因为单个镜头抽出来讨论也不是太能辩证的去说好与坏,因为一个镜头背后的决定可能牵涉很多幕后才知道的因素.特别是国内的话,摄影器材有多少,制片有没有完全掌控拍摄区域,美术能做到哪个级别,都是影响镜头选择的因素.
其次是要看整体,镜头还是为剧情服务的,涉及一场戏整体节奏问题.
但如果真的要看实例,可以对比一下国内外的追车场景,国外的器材会好很多,因此他们敢于用中长焦段压缩空间.例如最新的《速度与激情6》,我是上个月在香港电影院看的,伦敦市区追车那场戏很爽,中间就有很多中焦镜头.
阅读权限30
居住地广东省
主题帖子精华
乃咦做特 发表于
相比好莱坞,中国电影最缺乏的是创意和想象力。设备什么的都不是主要问题。
设备当然是个问题.没有好的设备,人也没那个意识说:&哦,原来镜头可以这样拍.&
我又拿追车戏来说吧,如果拍摄车有Russian Arm,你拿平板车加云台是怎么拍也拍不到别人的那种立体镜头运动.
室内要用斯坦尼康跟着人物走,没有无线跟焦那就瞎了.
所以我会把设备放在首要因素.其次才是意识和想象力.
阅读权限30
主题帖子精华
本帖最后由 easeimage 于
19:51 编辑
最根本的问题是剧本的问题,故事太烂,摄影拍的再好还是一坨屎!
呵呵,再好的剧本却没有好的摄影,一样不好看.
剧本不是这里讨论的话题.&
阅读权限30
居住地广东省
主题帖子精华
easeimage 发表于
最根本的问题是剧本的问题,故事太烂,摄影拍的再好还是一坨屎!
呵呵,再好的剧本却没有好的摄影,一样不好看.
剧本不是这里讨论的话题.
Powered byD3100&应该配什么样的中长焦镜头最合适?我喜欢拍景物。
尼康70--300VR
图不在乎多,只要精就行;不在乎画面对称,只要求完美;不在乎鲜艳,只要让人感觉震撼就行。
尼康70--300VR&
原厂或者腾龙的70--300
镜头后的头直接太不够用
如果有标头就70-300,如果没有标头就18-105或18-200。
18-200&可以满足你
主要看你米充不充足。
http://service..cn/widget/qmd//9cb9c6df/7.png
预算少就尼康55-300VR&&多点就呢就直接70-300VR
00:43:59 修改
镜头下的光影,留下的是记忆,感悟的是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焦镜头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