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传承 全文下载结局

阿拉伯医圣故事二则
欧洲文明大致可以说起于古希腊,盛于古罗马,衰于中世纪。中世纪黑暗,是因为当时蛮族赶走罗马人,在欧洲大地占地为王。这些蛮族不是一般的蛮。别的不说,这帮人都不识字。因为不识字,古罗马留下的书籍文献几乎全都做了燃料。书籍烧了,然后,古罗马留下的建筑,能拆的都拆了,拆下来的石头带回家盖猪圈。那时剩下几个能认字的,都算高级人才,所以就都进了教堂。如今当修士,学历要求不高。中世纪欧洲不一样。自从罗马人撤走之后,基本是无政府状态。没政府,教堂就是主心骨。主心骨嘛自然需要比较能干的人。所以能识字的就成了教会骨干。教会的职责是侍奉天神,科学和艺术都是多余的,都要清洗干净。于是欧洲有大约一千年是回归自然,基本上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史称“黑暗时期”。照当时情形看,欧洲文明本应该到那儿就耗尽元气,然后就跟玛雅文明似的平地蒸发。&
没想到16世纪一个文艺复兴,欧洲文明又回来了,而且来势凶猛,一飞冲天。&
欧洲文明怎么能死灰复燃的?&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阿拉伯人替他们保存了火种。&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崩溃,其中的一批精英东迁到拜占庭,建立东罗马帝国,于是把罗马文明的精华传播到了阿拉伯世界。那之前的阿拉伯人跟成吉思汗差不多,忙着杀伐劫掠,偶尔倒卖点黑奴,别的没干啥,也就没啥能叫文化的东西。罗马遗老带着一批精神财富来到此地,这就像给旱地带来肥水。阿拉伯人虽然自己没创造太多文化,但也许正因为这种匮乏,他们就特别稀罕书籍。当初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被罗马占领,在罗马帝国圈里已经颇为得势的基督教长老们下令焚毁了几座图书馆和里面的藏书。罗马衰败之后,穆斯林重新占领亚历山大城,做过的事情之一就是重建图书馆,还把重新抄录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给搬回这些图书馆里。如果说穆斯林里面有些人干过一些不怎么招人待见的事,人家恢复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件事,无论如何得承认是个值得敬佩的功业。&
这是后话。当时古罗马遗老刚搬过来的时候,阿拉伯世界的人还没见过几本书。陡然涌来一批博学人士,还带来好几屋子的藏书,阿拉伯人虽然以往没啥文化建树,渴求知识的人还是有。面对这股精神财富,这些阿拉伯精英激动了,掀起一股研习罗马著作的新风尚。翻译,注解,重新表述,(略微)增补。一时间,阿拉伯世界各种学科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哲学,天文学,数学,医学,炼金术……在欧洲沉寂的一千多年里,阿拉伯文明盛极一时,后世把这个时期称作阿拉伯的“黄金时代”。&
这个黄金时代,总体来说,阿拉伯学者自己开拓出来的新东西并不多(“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是印度人发明的),就有点像中国春秋之后的儒学,大致上就是在注解诠释。但必须知道,如果没有他们保存了一份欧洲古代文献的副本,后来的文艺复兴很可能就断粮,因为那时欧洲本土的古代文献几乎是消失殆尽。&
16世纪开始,欧洲人从千年沉睡里苏醒过来,又打算研究学问了。可是看看身边,除了教堂里的圣经,基本就找不到什么书。一打听,阿拉伯世界那边保存了一大批古希腊古罗马的书。欧洲学者们赶紧跑到拜占庭淘宝,一口气把能找到的古籍全都给抄回来了。当然,他们抄回来之后不是说真的重新回到两千年前的古典时代去。中世纪虽然黑暗,但人的大脑还活着。不管神权统治怎么试图禁锢,喜欢思考的人,脑子里还是在继续思考。一千多年下来,就算知识干货没有多少新产品,思考能力和领悟力还是在增长。所以这些学者再次阅读古籍的时候,就不再是亦步亦趋,而是领会古人的观察方法和研究精神,然后推陈出新,很快琢磨出现代科学和新时代的文学艺术。这就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后果。&
当年从欧洲流入阿拉伯世界的古代文献,包括很多医学文献,尤其有全套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著作。因为中世纪从欧洲到阿拉伯的知识流动,和后来文艺复兴时期从阿拉伯到欧洲的知识返流,医学史上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切换:公元500年之前,欧洲传统医学发达;阿拉伯没有能称得上“学”的东西,只有一些民间医术。公元500-1600年,欧洲没了正经医学,有病主要靠祈祷;阿拉伯人承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甘露,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阿拉伯医学一时成为膜拜对象。公元1600年之后,欧洲文艺复兴,科学思潮很快滋生出现代医学;阿拉伯那边呢,很可惜,医学没有进一步发展,一直就停留在了希波克拉底时代。现在的阿拉伯世界,主流是(再次从欧洲传入的)现代医学,也就是天朝所说的“西医”。不过,传统医学(阿拉伯医学,不妨简称“阿医”)依然在民间流传。&
我这篇文,重点说的是中世纪那段的阿拉伯医学。那时候,在欧洲,真正的医学消失了。而在阿拉伯,因为得到欧洲医学古籍的滋润,倒是很出现了一些几乎可以跟当年的希波克拉底媲美的医学大师。其中名声最大的是两位:拉齐和阿维森那。&
严格来说,这两人不是阿拉伯人,是波斯人。只不过波斯早年一直被阿拉伯人统治,连语言都是用阿拉伯语,这两位大师的大部分作品也都是用阿拉伯文写就,所以,把他们的业绩归做阿拉伯世界的业绩,也不算特别辱没他们吧。&
他们的理论都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理论重新表述一下,所以理论部分可以从略。咱偏重说说他们比较独特的地方。不过,能查到的资料,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写的。阿拉伯人写古代圣贤的时候,风格跟中国古代医学记载类似,就是说,走的是逸闻奇趣风格。故事性强,时不时带超自然色彩,更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客观数据就有点薄弱。好在听听有趣故事也不烦人,然后,故事里多少也还是能折射出当时的医学背景吧。&
阿拉伯世界的人,包括波斯人,名字都比较长。比如这位拉齐,全名是“阿布·巴克尔·穆罕默德·本·宰凯里雅·阿尔·拉齐”。这长度不输至圣先师孔夫子。&
前面说过,理论上,拉齐没什么新东西。然后,跟中国的医圣类似,关于他的记载,大多是人品的赞颂和一些传奇案例。从后人的回忆来看,拉齐为人很不错,确实有医圣的风范。根据弟子记载,拉齐慷慨大度,治病从来不收钱,还经常给穷人布施。因为担心穷人没钱看病,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给请不起医生的人看的医书》。&
这样的努力确实很感人。不过,我有点怀疑拉齐是不是真的写过这样的书。阿拉伯文字一直到786年才定型。拉齐854年出生。那时候阿拉伯文字定型还不到一百年。这么珍奇的技能,绝对是少数贵族把持着。别说这么年轻的文字了。就算是掌握文字几千年的罗马世界和古代中国,文字一直都是贵族专利。人如果穷得请不起医生,他能有本事看懂《给请不起医生的人看的医书》?&
我猜测,那只是崇拜拉齐的后人,在情怀充盈之下熬出来的一碗小鸡汤吧。&
不过,从各方面文献综合来看,拉齐对病人确实是很尽心。那么医术如何呢?跟咱这儿的扁鹊孙思邈一样,拉齐也有一些趣味盎然的故事。最著名的一例,根据阿拉伯作者的意见,既体现了他高超的医术,也体现了他惊人的胆魄。这故事说,有个巨富下肢瘫痪,久治不愈。拉齐询问了病情经过之后,先跟这位大款索要他家最好的一匹马和一头骡子,然后让大款泡在澡盆里,还有模有样的往水里放一些草药。大款正滋润着,拉齐忽然拿出一把刀,声称要杀死大款,嘴里还用很恶毒的词辱骂大款。大款勃然大怒,爬出澡盆要揍拉齐。拉齐一溜烟跑到门外,这时候他的仆从已经牵着那匹马和那头骡子在等着。主仆两人一马一骡绝尘而去。回到家里之后他给大款写信,说您大概很生气。不过您没注意到当时您就能站起来,甚至能飞奔出来追我吗?我之所以要这么激怒您,是因为愤怒和恐惧可以“滋长内热”,这样的“内热”就可以打通关窍,让瘫痪痊愈。大款看完这个病理学,十分佩服,于是派人给拉齐送去厚礼。&
做过神经科的都知道,那大款能一怒之下就站起来,那么他的瘫痪显然是心因性的。不是癔病就是某种并不严重的伤害之后,因为心理作用而让下肢失去正常运动功能。这样的症状用暗示或者别的心理疏导技巧就可以治疗。拉齐的激怒法能奏效,跟内热外热都没关系,就是个心理作用。起病本来就是心理作用。现在有更强烈的心理刺激冲击,把原来的心理纠结给冲散了,人就好了。&
各国的医学古籍里,这种传奇案例都相当常见。那时候基本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治疗疾病就是等待病情的自然转归。药物方面,除了麻黄、使君子、利血平、番泻叶等少数几种是确实有明显生物活性的药物之外,别的治疗,如果能“见效”,通常不外三种原因:(一),免疫功能消除了感染源或是其他病灶。(二)慢性病,症状本来就有自然波动。(三)心理作用产生的“症状缓解”。&
因为真正的有效药不多,民间记载的大多数药物,疗效没有严格验证,却可能有毒副作用。所以在古代,一个好的医生,就知道不应该滥用药物或是手术,尽量等待自然转归,也就是希波克拉底说的“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这是古代无奈之下的变通。&
关于心因性疾病的这种激怒疗法,希波克拉底也有过论述。所以拉齐这故事虽然生动,却不好算做原创。不过可以说他确实是掌握了这种心理治疗的技巧。&
拉齐有一条可以算是原创,就是他能把天花和麻疹分别作为两种不同的疾病来讨论,这在10世纪算得是世界领先。要知道中医一直到清末还是把天花跟所有其他出疱状皮疹的疾病一起作为“痘疹”来论述的。&
不过,拉齐只是知道天花和麻疹是不同的疾病,却并不能说清楚这两种疾病如何鉴别。即使是最推崇拉齐的阿拉伯作家,也没能说出拉齐是怎么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的。所以跟拉齐同时代的医生们还是很困惑,因为大师拉齐说了,同是疱疹,却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这就需要区分,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区分,因为大师在这个问题上并没说明白。&
可能拉齐就是基一种直觉,甚至是事后回顾,根据两种疾病不同的死亡率,从而断出这两种病不是一回事。&
不能清晰鉴别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对病理没有真正的了解。那时没人知道微生物。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看到微生物是差不多七百年之后的事。拉齐的天花病理学是这样的:胎儿在子宫里成长时,从母体吸收了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在他到达青春期的时候“成熟翻腾”,就像酿酒时候会出现气泡一样。气泡来到皮肤表面,就是那些疱疹。&
跟各地的古代医学一样,这种病理学,即使没学过医的人也觉得一听就懂,所以很受群众欢迎。&
关于天花的治疗,拉齐的意见是,必须尽快让疱疹破裂出水。所以他鼓励病人去挠那些水泡。&
挠破了会不会留下麻子?拉齐说没关系,我有药方,可以让皮肤愈合,完好如初。&
他的方子是用醋、芝麻油跟羊粪调和。如果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加一种上乘药物,是羊蹄子烤焦的时候,从蹄子缝里刮出来的油腻子。&
用动物粪便作药,效果不会比今天市面上各种抗皱霜好到哪里去。假如它真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大概就是让伤口瘢痕更深吧。不过患上天花就算不死,毁容是免不了了的,这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实。这种绝望心情下,患者自然什么都愿意尝试。虽然知道没啥用,但好歹“干了点啥”。这多少能得到一点安慰。所以这样的药还是有很多人接受。&
根据李约瑟的说法,拉齐曾经收过一位中国弟子。这中国人不远万里到波斯求学,先花了半年学会阿拉伯语,然后不知道还学了啥,但是走之前一个月,他忽然决定要学医,于是跑来找到拉齐,说您能不能让我抄录一套盖伦的著作?拉齐说盖伦的书不老少。你说你一个月之后就要回国,那时间根本不够。中国人说您能不能帮个大忙。您把盖伦的书念给我听。我记录。拉齐说那还是不行。写字多慢啊。时间不够的。中国人说我写字快。您能念多快您就念多快。我一定能记下来。拉齐就给他念,使劲往快里念,但是对方面不改色挥笔如风逐字记录。拉齐没见过有人写字这么快的,怀疑他是装样子。但让他复述一遍,居然一字不差,就问你咋做到的?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速记法,叫做草书。我先用草书记下来,回头再整理成楷书就可以了。&
李约瑟这人政治觉悟高于科学态度,所以他的故事不好太较真。反正中医著作里是看不到任何盖伦学说的痕迹。倒是中医里有个“胎毒”导致皮疹的说法,这跟拉齐的那个天花起于娘胎毒素的说法有几分神似。如果真有这么一位中国人到拉齐那儿拜过师,似乎他学到的不是啥盖伦,而是拉齐的胎毒学说。&
中世纪知识积累有限,大凡聪明人都是一门学科喂不饱,然后就别的什么学科都掺和,也就是所谓通才。拉齐能成为当时医圣,免不得也博学,天文地理哲学物理什么都研究,什么都有著作。他自己最自豪的是对炼金术有深度研究,还写了一本专著,书里相当笃定的说他能把铜炼成金。&
黄金是个好东西,喜欢的人不少,至少他当时的赞助人,雷伊府尹阿尔-曼苏尔就很喜欢。&
早先说拉齐看病不收钱。咱假设这是真的,那他怎么过日子?根据后人记载,他是投奔赞助人。好在他这么聪明的人,又会医术,所以总还是有富人把他当门客养着。这位曼苏尔就是一位赞助人。&
当然,再有钱的恩主也不嫌钱多。曼苏尔看到拉齐写的炼金术著作,兴致很高,就让拉齐当庭炼一块黄金出来玩玩。&
这要求一出来您应该就知道大事不好。这种海口,平时跟老百姓说说,老百姓看拉齐身份高,不敢认真要求兑现。现在是衣食父母有要求了,这就有点麻烦。要过关,唯一一招就是争取当庭开练之前练会一手戏法,能不能炼出真金不说,至少要看起来像真金——真给识破了,好歹也可以说“这玩意看着实在像真金。我当初也是看岔了”。&
可是拉齐显然没能及时学会戏法,表演弄砸了。曼苏尔很生气,拿起拉齐写的那本炼金术著作,一家伙就砸到他脑门上,把他眼睛给砸瞎了。拉齐后半生一直是位盲人。当然他对外一直说是因为写书太努力弄瞎的。有人问他:您这么高的医术,咋不给自己治治眼睛?作为兼营哲学的大师,拉齐的回答富有哲理:这世界让人糟心的事情太多,我已经看够了,不想再看了。&
还好拉齐那次弄砸的是炼金术不是医术。如果当时曼苏尔让他练的是治病,那要出故障,砸过来的可能就不是那本炼金术精要,而是拉齐的《医术大全》——一本《医术大全》有差不多20斤重。这要砸脑袋上,那恐怕就不是眼睛瞎的问题了。&
拉齐是阿拉伯医学里最早成名的医科圣手。不过比他晚一百多年的阿维森那后来居上。至少在西方文献里,他的知名度比拉齐要高。&
阿维森那也是古代波斯人。不知道是不是有心攀比,他的名字比拉齐的还长: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伊本西纳&
名字太长,而且是阿拉伯文字,这西方人觉得有记忆难度,所以西方人在说到这位大师的时候,就把他大刀阔斧的西化兼简化,给改成了“阿维森那”。&
跟拉齐一样,阿维森那在阿拉伯世界里是个通才,天文地理哲学医学无不精通。&
根据他对弟子的讲述,他10岁就能背诵500页上下的可兰经。然后开始攻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苦读几年就是看不懂。但是阿维森那十分有毅力,读不懂也读。读了40遍之后,虽然不理解,却已经能逐字背诵。然后,有一天,他在一个廉价书店里买到一本喀喇汗大师法拉比的书。这书是注解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阿维森那从这本书里读到一句注解,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脉,顿时彻悟。有人说他是阿拉伯世界里第一个阐述了一套完整哲学理论的人。如此之完整,以至于他妨碍了后世阿拉伯人的哲学研究。因为,你一这么伟大的人物,什么都说过了,那我们还说啥啊?&
别人是不是这么看不知道。不过有一些阿拉伯作者确实是这么指责他的。&
接下来进入主题,阿维森那开始学习医学。然后他立刻发表感触,说学医“比学亚里士多德容易多了”。&
这倒是不奇怪。现代医学出现之前,医学知识都是基于个人感悟。这些知识不超出常识范围,所以基本上识字的人都能自学。就因为这个,古今中外,在传统医学领域,自学成才的大师无数,从演员到作家到皇帝都有。19世纪之后,医学成为一种科学,研究越来越精深,大到空气含铅量导致儿童多动症的概率,小到用纳米胶囊靶向攻击癌细胞,不管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做临床实践,都需要至少八年的正规大学教育。所以到了现代医学的范畴里,是没人能自学成才的。&
好在阿维森那16岁开始学医的时候是公元996年。那还是传统医学年代,所以还是个能认字就可以自学当医生的年代。当然阿维森那天纵英才,比常人学起来要快得多。根据他的自述,他18岁就已经足可以开业行医,成名之后写过几十本医学典籍,最著名的是《医术》(Book
of Healing)和《医学通鉴》(Canon of
Medicine)。跟拉齐相比,阿维森那对基本理论的阐述更多一点,不过核心概念依然是沿袭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学说。就是说,人体健康是由四大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和外界的四大元素(水,火,土,气)相互作用来维持。这四大体液和环境元素之间失去平衡,人就会生病。&
临床实践方面,阿维森那很看重切脉。观察脉象的标准,他分析得十分深入,包括宽度,强度,速度,饱满度,弹性,节律。根据脉象可以诊断出身体各种疾病,包括肝,肾,脾,肺等等。但是在他的阐述里,脉象跟心脏病并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他的脉诊跟中医类似,不是把脉博当作心脏搏动的结果,而是当作体内某种真气运行的结果。这种真气能主宰全身各种功能,所以脉象就可以诊断所有疾病。&
这种诊断法在如今的临床实践里有多少意义,我留给爱好者们把玩。不过阿维森那对脉象的应用之一,肯定可以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点赞:他会用切脉来猜测一个人是不是说谎。这个确实可以用现代生理学来解释。毕竟大多数人说谎的时候脉博会加快。&
阿维森那还从希波克拉底那里继承了另一个重要的诊断方法,就是检查粪尿的性状。他详尽的指导如何观察粪尿的量,颜色,味道(就是用口品尝味道,不过通常是让弟子们品尝),泡沫,密度,透明度,浑浊度,沉淀。&
治疗方面,他很正确的指出,治疗的通则应该是先靠语言安抚,悉心照料,等待病程的自然好转。如果这样不行才考虑用药。动刀子(包括放血)是最后的选择。因为,跟在欧洲一样,术后感染率实在太高。实际上,在波斯,术后感染似乎更常见,因为波斯语里,“伤口”和“化脓”根本就是同一个词。&
虽然主张用药需谨慎,阿维森那还是很熟悉药物的。他在著作里列举了760种药物。不过,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所以咱不能对他记载的药物抱太大希望。比如对于奶水不足的母亲,他的方子是每天吃白蚁或者晒干的蚯蚓。当然也不是说这东西完全无效。安慰剂的效果还是会有的,所以不但一千年前有人吃这个,到现在依然有人吃类似的东西。&
除了内服药,阿维森那也研究过别的一些古希腊的养生方法,比如用橄榄油泡澡来治疗关节炎。作为阿拉伯医圣,阿维森那不是简单照搬,而是多少有一些发展。就这个橄榄油来说,他建议先放一只蜥蜴到橄榄油里煮一煮,这样泡澡的治疗效果会大增。&
阿维森那才华横溢,但是结局不是太光明。原因似乎是因为他爱好过于广博,除了喜欢研究学问,他对酒和女人也有莫大兴趣。情场方面的事迹,细节欠奉,可能因为阿拉伯人都比较注意为尊者隐。但他喝酒的爱好还是在各种记载里泄露出来,以至于后人都知道他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是边说话边喝酒。纵情酒色自然有代价,于是这位灯塔级别的医圣才57岁健康就急剧恶化。他给自己开出的治疗方法是排毒,跟现在天朝的养生爱好者一样,他的排毒就是吃泻药。不过身为名医,他的胆魄不比胡万林弱。他一天要泻八次。这样的自残很快导致肠道溃疡和肠绞痛,电解质失调还导致频繁抽搐发作。最后他自己不堪其苦,干脆吞鸦片自杀了。&
前不久看到一个“官博”,主营的是一个叫做“回医”的行当。这官博发了个贴,大力宣传“回医”,说回民早在汉代初期就已经给汉人传授“回医”,因此博大精深云云。不过现在这帖子没了,可能因为被人指出回民是唐朝才开始在中国出现,这么露怯的文案放那儿,脸有点挂不住吧。其实这位文案作者如果肯稍微花个半天一天时间查查资料,断不至于这么露怯的。不需要通读专著,看看网文都足够。就算是百度百科这么烂的资源,也足够看出阿拉伯医学在历史上确实写下过浓重的一笔。弄明白这一点,从阿拉伯医学这里做个起式,然后说阿拉伯医学秉承希波克拉底医学,传载千年智慧。后来有我中土贤士远渡波斯,求得真经,于是灿烂的阿拉伯医学在中华热土发扬光大,成为如今的大“回医”,可见“回医”的血脉里流动着浓浓的古人精髓。如此行文,根基深远,涵盖广博,比杜撰什么回医开导汉民的故事要有说服力得多。那位文案作者如果还在构思第二稿,我建议您别自己写了。我这段创意您随便抄,就一个要求,千万别署我的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医圣最新章节,医圣全文阅读,医圣5200 - 庞友财
《医圣》作者:庞友财
医圣最新章节:
声 明:以上《医圣最新章节》作品均由网友自主上传,不代表本站的观点与美克文学的立场无关。
如果作品浏览,或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请联系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医圣最新章节列表》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医圣最新章节列表情节动人,文笔优美,为了让作者:庞友财能提供医圣最新章节列表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正版书籍、或多多宣传本书和推荐,也是作者的一种另类支持!小说的未来,是需要您我共同的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圣传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