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柯南剧场版开场白今天有几场演出,10点多开场的演出时间是多久

刘老根大舞台长春旗舰剧场专场演出的开场时间是几点啊?_百度知道在北京看话剧,有哪些剧场值得推荐?
小众的和大众的都可以,最好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对剧场上演的戏的类型大致是怎样,观看效果,音响效果,舞台效果等怎么样,谢谢大家。---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欢迎关注讨论。
更新----------------------------------------------------我们的公众号已经停更啦,做什么号啊剧场见才是真事儿嘛。想起来所以顺手把这个答案更新一遍~~~说更新,其实就是把下面的那摞小剧场再加几个。公众号二维码也删了啦啦啦~~~源链接在此 这个想法真的是酝酿了几个月终于做出来了!在北京观剧的年份虽然不够长,但大大小小的剧场也跑了不少了。剧场有灵,所以粗粗做个名录,随便说说他们。无有先后顺序,大家随便看着就行~图丨陈述文丨胡说首都剧场&人艺实验剧场Undoubtedly我俩在北京最喜欢的剧场,虽然今年已上的剧目并不那么让人满意。今年的南锣鼓巷戏剧节也入侵了首都剧场。不过最能保证质量的终究还是是国外剧目的邀请展。值得一提的是,定价方面,人艺绝对业界良心。常年最低票价80,没有何冰的剧目(居然有此规律!)80票价常年买得到。会员购票和剧场一切消费均九折。想体会国人最高观剧素质吗!想了解话剧表演如何能几十年一个样吗?想感慨“啊大剧场真有钱”吗!想在观剧前去书店或者美术馆泡一下午吗!想在泡完一下午后去吃超好吃的裤带面吗!想买可以看到濮存昕的便宜话剧票吗!(……)人艺欢迎你!国家大剧院携其众场地也有时候刻薄地想,如果不说国家大剧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话剧是什么。这个长得像鸟蛋的东西,有戏剧场、小剧场、歌剧院和音乐厅。对我们来说,国家大剧院基本上等于高票价和差观剧体验。戏剧场是圆形的,共三层,所以穷人不豁出去的话是必然会有各种视线阻挡的。国家大剧院的小剧场也是至今我接触过的唯一一间有可能有视线死角的小剧场。而且由于招牌效应,“莫名其妙”来观剧的人真的好多……然而无可否认的还是它占有了许多相当好的资源。许多国外来演出的高质量话剧歌剧都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不过来此演出的国内戏剧……慎看!看完话剧沿着长安街散个步还是挺舒服的,虽然走了没几步就要走地下道过安检了。哦对了,去鸟蛋看戏,请不要带高档打火机……反正是要被收走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及小剧场国话吧……最好的地方是现在终于有地铁了!除此之外,国话选国外本子的能力一直很能让人信服。虽然表演风格就是“没人看的国产家庭伦理剧”,但刨去这一点单看本子和舞美的话,国话的地位实在是别的剧场所不能撼动的。尤其舞美,有一个特别爱在现场流血的导演王晓鹰撑着,每每能够震慑到从未看过类似剧目的人。试想现场一个大面具/条幅/墙,到关键情节,突然就流下了一条血水。每一个认为自己有观察力的人都会为之一震觉得这样的细节好牛好贴合剧情!Every time!值得一提的是,田沁鑫的新剧一般都会在国话首演,务必不要满怀希望地去就行了。保利剧院高价票和铁杆粉的乐园。林奕华、赖声川和何念是保利的固定金主,此处排名有先后。当然,比起来,前二位自己就是招牌,而何念每每要靠各路奇怪的“来之前我都不知道有脑残粉”的明星来撑场面。想去保利看话剧,最主要的是要沉得住气。务必不要提前好久就买票。官网有折扣,但是低价票(我是说180价位)在开场前几天才会放出。真的,刀都是用来宰真爱粉的。保利往西走一个路口,有一家超好吃的西安面馆,其中有我在北京吃过最好吃的肉夹馍。东宫影剧院东宫影剧院真应该送面大锦旗感谢爱丁堡前沿剧展,要不是水晶老师,是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中等剧院的。尤其它还在隆福寺这样的荒废之地。(改名叫隆福剧场了?)所以,对东宫影剧院,我们只有一条指导意见:买且只买爱丁堡前沿剧展的话剧。周围好吃的太多了,不赘述。9剧场为了写这个查资料的时候才知道,9剧场叫9剧场不是因为真的有9个剧场……9在此处是被当成虚词使用的。同为中等剧场,9会被人注意,基本上就是因为至乐汇常驻于此了。二刷过驴得水,第一遍在木马剧场(点蜡),第二遍就是在9。当然,这样的戏毕竟还是适合小剧场的。而在被剧团常驻的同时,9居然也是个分散的剧场群……大部分剧场在朝阳区文化馆,但798的玫瑰之名也算是9族群的一部分。感觉非常像庞大的家族企业。解放军歌剧院一年到头其实并无几个戏,但胜在上演的剧目还不错,蒋公的面子,几年前的老舍五则,……我并没有包括那时候据说不知道什么鬼的豌豆女仆。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百讲真是最难到达的剧场了……“进入北大请出示身份证”。而百讲会被算进来,很大原因是有一些“可能没那么有钱”的戏,在且只在百讲演。比如去年林兆华邀请展的朱莉小姐、n年前看过的焦媛的金锁记。票价良心,二楼观剧效果呵呵呵。国话先锋剧场周围吃的最多的剧场,但赠票数目之大、尾票人次之多恐怕是大多数剧场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当国话在国话先锋演的时候,硬件实在到位,各种舞台都能让你觉得“卧槽这都行!”,但说回软件的话……剧目情况请参照国话。而即便如此,国话之外在这里演出的剧目,也鲜有能看的。对我就是尤其在骂审判乌布王。蜂巢剧场这是孟京辉的驻地啊哈!哈!哈!在一个KTV的三层,真是太符合孟戏剧的气质了……他的演员们走下舞台不卸妆不换衣服立马进KTV各种high也毫无违和感。不过讲真,蜂巢剧场大概就是我觉得“小剧场能实现的最好的状态”了。秩序也不差,且剧本排演上的各种可能性太多太大。大概也就因此……太容易玩儿脱。想凸显自己思想深度的白领们,蜂巢剧场就是你们的甜美的家。鼓楼西剧场所谓后起之秀,就是说鼓楼西的。在一条“头一回去花了我半个多小时找地方”的胡同里,第一部戏就炸出了大口碑,实属不易。枕头人的暗黑童话、雷雨(虽然排得屎)对经典动刀,头几个戏实在是抓人眼球,以至于虽然已经好久没去,但排剧场的时候还是很容易会想到它【而现在已经成了关键词贩卖机,自诩深度的小白领的新乐园。蓬蒿剧场每年六月,蓬蒿剧场都会因为南锣鼓巷戏剧节而获得明显的存在感。想看最先锋的想法和本子,想看剧顺便泡妞(虽然看完后妞可能不那么爱你了),想在发看剧的朋友圈时候配上更有逼格的照片,位于南锣鼓巷附近的蓬蒿剧场实在是个好选择。而剧目方面,看蓬蒿的剧可能有风险,但我们还是乐观地认为,这样的剧场有存在的必要。(我长大了!)其他怀着绝对主观的私心排下北京常去的剧场,自然会有不少偏颇。在此尽可能列举所知的,若仍有错漏还请包涵指正。美术馆后街现在还有了77剧场,在两岸小剧场艺术节时较为活跃。海淀黄庄有海淀剧院,七幕人生和开心麻花轮流承包。南锣还有中戏实验剧场,一点小钱看学生的期末公演正合适。西四有地质礼堂,常年划归开心麻花,特别欢迎“其实什么都看不进去只想求个乐呵但乐意宣称自己看话剧”的人类。保利对面有个雷子乐,呵呵呵呵呵呵呵大概就是不乐意花钱看开心麻花但又想乐呵的人就去了。西直门处有北展,演过贾宝玉唱过巴黎圣母院。亮马桥有世纪剧院,陈佩斯的大道一般在那儿,开心麻花和林兆华戏剧节最近也开始入驻。东四十条有青蓝,根本就是个大会议室嘛魂淡!海淀还有开了没多久的中间剧场,貌似刚开始发力?西单有繁星戏剧村,据说专门为矫情的假文艺小白领提供养分。东四十条还有东方剧院,据说是座位安排最不合理的剧院。(据说改名北京喜剧院了?)平安里新有了个西区剧场,尚未有荣幸去观剧。798的小柯剧场这样的玛丽苏产物就不要跟我提了。世贸天阶有大隐,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剧目。百子湾曾经有木马,唉……以下为更新--------------------------------------------------------------枣营附近有世纪剧院,原本是大道驻场,然而戏台之后大道就发达了再不在世纪的破小剧场演了_(:зゝ∠)_尤其今年林兆华不来北京后,对它的印象只有“开心麻花貌似今年去过”和“麦斯米兰在这里有个卖票超惨的live”了……地铁珠市口下来后会发现,老天桥剧场存在感弱到几乎没有……而新的天桥艺术中心又攒了太多没法放下的好戏,只能恨到牙痒痒但继续去,而每次去又觉得“这么好的戏因为在这么个破场子所以票卖这么差,太糟践了”。积水潭有剧空间,也是一个假装剧场的大报告厅。西直门附近有青年剧场,并不知道都干过些什么反正是没找到过值得去的戏。北大百讲之外还有人大如论和新清华学堂,反正就是“基本上在别的剧场也能看到但是这里的价格就是看着比较低然鹅效果也差了一大截喂那些学生们有这么低的价格为什么不好好看戏都要玩手机和聊天”。这是去年最初写这个答案时候的结尾:总之,排完这些,觉得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离开北京……改了想法,写个新结尾吧就:我越来越讨厌剧场了。近一二三年我可能从未在剧场得到过完满的体验。烂戏如坐针毡自不必说,好戏却又常常愤愤于售票太差愤愤于旁人拍照说话用手机。不知道是该问”你们到底来剧场干什么“还是”到底剧场里的座位都给了什么样的人”。付出去的票价似乎永远没法和自己获得的体验对等,种种不值得过于糟心。我停了公众号不想再掺和这个圈子,我去剧场越来越少了,我找不到能完全满意的戏,我甚至悲观的时候觉得所有的从业者都只是在骗钱。但是想到北京有这么多还立着的剧场,他们都是在招手的可能性。即便在北京多不满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咬咬牙赌气说大不了老子明天就走啊。
看上面的答主的介绍已经很全面了,我就说下这几年看戏的个人感受吧。人艺:不用说,学生票40坐前几排的事常有,可以去“视奸”徐帆、濮存昕、冯远征等等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多。而且人艺的学生专场基本都是帝都高校学生,看戏的氛围在帝都算很不错了。虽然现在人艺的大剧场和实验剧场的戏都是中规中矩,但作为想要看戏的门外汉来说是很好地入门选择。国家大剧院:先让我呵呵呵几声。作为帝都旅游团必去之地,基本不用指望游客有什么看戏的规矩。小朋友打闹是有的,打电话是有的,刷手机更是家常便饭,虽然大剧院的剧场工作人员还是蛮尽职尽责的(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剧院的赠票实在太多了,经常一拿一叠)。不过大剧院基本主推歌剧,自制歌剧的质量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喜欢听歌剧的朋友不要错过,能买池座就买,视听体验赛高。另外一些英国剧团来中国一般都在国家大剧院,有时候虽然知道观戏体验不好,也会买票去看。国家话剧院:国话的戏比较符合我的胃口,达官营地铁通了之后就更方便了。去年奥林匹克戏剧节的戏好多都在国话,各种大咖带剧参展。国话的导演的代表作也会经常复排,看烦人艺的剧之后可以看国话换换口味。顺便说下国话先锋剧场,第一次被带去的时候我以为是去逛街或者吃饭的……剧场小,硬件差,演的戏有的意外不错,有的就只能手动再见了。保利剧院:请和黄牛搞好关系!请和黄牛搞好关系!请和黄牛搞好关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曾经的黄牛大叔总给熟客合适的价格,因为保利剧院实在是太贵了……最便宜的80块位置基本是二牌最后靠边,而且保利不小啊。保利的剧这几年一般都那几个人,还有好多追星的来看,可能这是贵的原因?天桥剧院:大、大、大,不是特别热得戏三楼不开,因为三楼真的什么都看不见……一楼视听感觉还不错,二楼没去过。管得松,买三楼的票可以在开演后混到一楼,如果一楼没坐满的话……世纪剧院:天桥剧院的兄弟即视感,也是大、大、大,能坐一楼坚决不坐二楼,管得一样送,赠票一样多……北清讲堂:虽然不是专门演戏的但是有些戏很不错而且学生票好便宜(清华北大的基友被我忽悠买了多少票……)女生自己去的话被搭讪的机率名列各大剧场前茅。———————————————我是分割线————————————————————下面说说小(?)剧场,恩,就是人少且新不是企事业单位的那些。蜂巢剧场:孟京辉专属剧场。羡慕孟京辉的就是这点,在自己剧场演自己的剧,而且还不赔本。蜂巢最初是为《恋爱的犀牛》定做的,所以看这个戏请务必去蜂巢,其他场子演的总没蜂巢看着过瘾。孟京辉的剧很受非戏剧专业文青和小白领的青睐,来这里约会的小青年也不少。看孟京辉的戏来蜂巢,个人感觉观戏体验最好。东宫影剧院:据说现在改名了,好久没去过。排名第一的答案说得很好了——不是爱丁堡前沿戏剧节的戏不看。鼓楼西剧场:最近两年的小剧场新秀。开幕剧《枕头人》我去看了。能看出来鼓楼西挑本子和排剧的导演都是有一定追求的,选得剧目挺有实验性,是我心里小剧场的形态之一,每个戏都有几个点能打动你。8月份好像有日本的导演来演机器人戏剧,有时间会去看。西区剧场:好像是刚开的,票打折也挺厉害,硬件条件还好,就是拜托挑好导演……疯人院的剧本还是不错的。顺便护国寺街里很多好吃的(和本题并没有什么关系)。77剧场:在美术馆西街那边,出门拐个弯就是三联。整体装修风格是集装箱式的,去年两岸小剧场艺术节的戏基本都在那边演。在北京看湾湾的演出也是蛮爽的。学生票便宜。朝阳9剧场:经常会有觉得,恩,可以去看下的戏,但我还真没去过几次。今年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好多戏在那边,说实话湾湾的戏有些真不错啊,不像港戏听不懂粤语总是找不到点。蓬蒿剧场:东棉花胡同,挨着中戏,南锣鼓巷戏剧节的剧好多在那边演。有个师妹在那边跟一个组,去蹭过几场戏。剧场小,但挨着南锣,所以有些基友来北京会点名去这里看戏。中戏北剧场:不是中戏人去看戏只好厚着脸皮勾搭各种妹子小哥求赠票,好在票总能有,看来中戏不看戏的人也不少嘛23333毕业大戏会有惊喜,平常不是表本专业的戏有些也还不错。总之很羡慕东棉花胡同的你们。北电的剧场:cp组放一起,不知道叫什么名,因为姬友期末汇报会去看。嗯,电影学院的放映厅很不错。中传黑匣子:这个挺多人都不知道的吧。校外看戏的人也很多,里面常年16°冻死人。毕业大戏会有惊喜,平常有戏也能去看看。大隐剧场:因为学校的音乐剧去过一次,没啥特别的也没啥好戏,是不是一直被各大院校包场啊?不过看剧前能顺带逛逛世贸天阶,也还不错。繁星戏剧村:因为有赠票去里面看过实验豫剧,说实话里面的剧的质量个人不太欣赏,但也有好剧,好像办过实验戏曲节?解放军艺术剧院:同样不是学校的音乐剧我根本不知道帝都还有这剧院,平常不知道演啥,大概是军艺自己的戏吧。木马剧场:看上面的答案说已经关门了?曾经的志愿者默默点根蜡。————————————————我是分割线——————————————————————虽然是看话剧,我就顺便把戏曲也说了吧。梅兰芳大剧院:硬件条件好,感觉不像是戏楼。旅游团的选择,但碰上角儿演的去买不会失望,昆曲京剧啥的真心需要在现场看,被圈粉是分分钟的事儿。光棍台经常有同直播。长安大戏院:就是戏院,所以听戏来这里没错,一楼前面就是木桌子木椅子还有人端茶倒水。管得松,你说是戏曲学院的有时候能蹭到一楼。光棍台经常有同步直播。吐个嘈:不知道为啥铃木忠志的戏要在这里演,《大鼻子情圣》最后不给下雪不开心。正乙祠古戏楼:贵,但更是像是去听戏的地方。经常看到老外。此外天桥、世纪、、北清、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等等也会演戏曲,而且现在戏曲的票其实挺难买的…最后大家多来看戏,这样我们以后毕业了不至于去搬砖,以上~
泻药,我最喜欢国博剧场。排距超级合适,最后一排都是超级清楚的那种,说是国内最棒的剧场也不为过,不过很少上戏啊,我也在林兆华邀请展的时候进过一次,看的是《情人的衣服》。就剧场来说真的是我体验最美妙的一次,晚上七点开场的戏,六点多跑到长安街上的国博,国博早就关闭了,等到入场的时候为观众打开,身边只有十几个人,默默走进白天人满为患的国博。一种言语难以表达的爽?(?╯?╰??)机会很少,遇上开放的话无论什么戏都去看看吧,能在国博上的戏水平也不会差。当时的情人的衣服上座率相当不好,令人惋惜。其他北京的剧场没什么惊艳的了……都是挑座位大于挑场子,友情提示:保利剧院,二楼前三排性价比最高,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买偏的座位!哪怕在前面!千万记住!!最不喜欢保利剧院,设计得太差劲了。以上。
只说话剧剧场,完全基于个人体验,以观演舒适性为主要评判标准。大剧场里面,最好莫过于国家大剧院的戏剧场,戏剧场观演实在太舒服了,看的清楚听的真切,个人最喜欢的位置是一层楼座中间的位置。非要说缺点就是为了压缩观众厅的纵深尺度,把排间距缩小到了建筑标准中规定的最小距离,1米7的我坐久了也稍微有点累。心中排第二的是人艺首都剧场,人艺也是个专门为话剧而设计的剧场,比大剧院戏剧场好的一点是排间距稍大那么一点点,不至于太挡腿,但是后排观演效果比起大剧院戏剧场差一些。两个剧场不同的一点是人艺属于保留剧目制,80%演人艺自己的戏,质量还是很有保障,但是没什么新意,一水儿的现实主义。而大剧院(至少是戏剧场)目前仍然属于出租剧场,90%演外来团的戏,能进大剧院的项目品质大都不差,特别是国外演出团体的剧目,很多值得一看的戏。剧院自制的话剧数量目前只有那么2-3部,还不足以撑场面,但是大剧院在自制剧方面的脚步一直在前进,以后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制话剧剧目。第三是中戏实验剧场,个人情感,没什么好说的哈哈哈。学生大戏,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大家都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没有理由不怀念不喜欢。国话广安门的大剧场我到现在还没去看过戏,等战马上演去鉴定一下,希望是个专业的话剧剧场。小剧场里面,业界标杆是先锋和人艺,作品如果能进这两个剧场演出,就很ok了。个人最喜欢中戏北剧场,三面台,除去个人情感因素,这是一个能够制造很多种可能性的剧场,因为观演距离太近了,太爽了,感觉太自由了。第二是国话先锋,话说先锋和中戏北剧场最早以前都是青艺的剧场,后来改制重组什么的青艺没有了,被国话收编成新的国家实验话剧院。北剧场在那之后民营了一段时间,在10多年前,叫北兵马司剧场,但是当时的戏剧市场并没有现在这么繁荣,所以虽然北剧场上演了很多好戏,但还是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后来被中戏就近收入门下,成了学生大戏的第二战场。先锋剧院是原址拆迁后又补给国话的一个小剧场,位置太好了,东单路口,运营的很好,上演的剧目以又叫好又叫座的小剧场戏剧为主,虽然是尽端式舞台,观演上没什么特别新鲜的玩儿法,但是还是非常舒适的,而且技术人员都超nice,工作起来也很舒心。还想推荐比较年轻,刚刚开业不太久的西区剧场,在护国寺新天地楼上,也是个看演出非常舒服的剧场。以及世纪坛小剧场,是我见过排距最大的剧场之一,坐着太舒服了,唯一缺点是希望工作人员带路的手电能换成小功率的。人艺小剧场呢,演出质量大体是有保障的,但柱子是神烦的……鼓楼西也是个新崛起的剧场,原来是个年久失修的排练厅(合成剧场),他们上的戏bigger还是很高的,排的如何不谈,至少剧本都是超牛的,但是椅子太不舒服了,坐一会儿就腰疼咋整。。外面的咖啡厅还是不错,吃的喝的质量都可以。bigger同样很高的还有大剧院小剧场,但是那一水儿的木色地板多少还是有些打扰观演的。不过去年青戏节的《海鸥和别的鸟》就很好的利用到了这一点,全程亮场演出(包括观众灯),也还是有点意思的。总的来说上演的剧目质量有一定保障。
1.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去国家大剧院看过三次戏;想想都是台湾的剧团的戏呢。小剧场看的万芳版的“收信快乐”;虽然当时是坐最后一排,但不会觉得离得太远。那个戏本身比较言情小品的感觉,所以小剧场看代入感很强。2. 北大百讲其实吧,感觉北大百讲设施上而言比不上大剧院,但是在北大百讲看的“蒋公的面子”;在一个很人文情调的学校看了初民国文人相关的戏,听剧组在北大黑北大是种蛮有趣的体验。3. 保利剧院在保利看过两次,其实觉得是差强人意,不好不坏吧。尤其前几天看“面包树上的女人”穿插的旁白字幕看不清真是好烦躁。总之呢,一定要去国家大剧院去看一次小剧场,小剧场大概是目前看过的体验最好的一次了。
新一酱这里有一个数据,展示了北京的朋友们最常去看剧的10家剧院,这10个剧场包下了北京最2015年下半年近5000场话剧活动的一半以上。我们知道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这里人们对这些剧院的喜爱程度与它的排片量也遵循这样的关系。多数人的选择有时候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国家大剧院配置很不错,但绝对不推荐,因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到北京旅游顺道体验一下,而并非爱好者,甚至连自己看的是什么都不在乎。这就造成了国家大剧院的观众平均素质偏低,并且很多行为很影响观剧体验。所以在节假日就别考虑去国家大剧院了,旅游淡季还可以考虑一下。
大剧场和小剧场没有什么可比性,适合用来演出的剧目也不太一样。相比较起来,看过的小剧场比较多一点,就简单说一说我所看过的几个剧场吧。小柯剧场,在798里面,火车头附近,常年上演小柯老师的一些音乐剧,可能是因为建成时间较近,灯光音效和整体感觉都很不错,很适合上演音乐剧;剧场设计比较合理,即便坐较靠后的位置,也能很好的观察演员的表演。由于比较方便加之个人爱好,这里的剧目看的比较多,《稳稳的幸福》、《等你爱我》、《因为爱情2》、《天坑》等都看过,如果对音乐剧感兴趣,个人比较推荐《稳稳的幸福》。国话先锋剧场,位于东单路口的西北角,老牌小剧场,早年还叫东方先锋剧场的时候,看过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硬件设置还算过得去,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演员的现场表现,以及和观众很自然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在这里看过饶晓志导演的《你好,疯子》,可能是个人比较偏好这个类型,这个剧是我自认为近年看过的最好的一出话剧。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广外大街,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出来就是,不亏是国字号的剧场,软硬件设施都很到位,虽然只在这看过一次,整场感觉都特别好,可能是因为演出比较精彩,毕竟,从节目单看能到这上演的都是一些口碑比较好的经典剧目。另外几个小剧场繁星戏剧村,木马剧场,鼓楼西剧场,分别只看过一次,印象并不算特别深刻,算是中规中矩的小剧场,会想起来应该还是演出没有给我留小太深印象的原因,毕竟对于小剧场演出来说,剧本好坏、演员表演、演出氛围更重要一些,剧场设施和环境倒在其次。繁星就在地铁4号线宣武门出口处,很好找,至于木马和鼓楼西都是大隐于市的位置,不好描述,还是拿着电子地图找吧。还有两个需要单独说一下的,一个是朝阳9剧场,位于朝阳路小庄路口东北角,里面实际上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小剧场,但都同样的简陋,我在这看过的几出话剧也都参差不齐,大多属于堆砌出来的剧本,没有赶上特别好的戏。另外一个是世纪剧院小剧场,看过陈佩斯导的几个话剧,演出年头比较久的原因,演出配合的都比较熟练了。插个题外话,陈佩斯的儿子和他爸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世纪剧院小剧场是地下的,完全屏蔽手机信号,纯天然的提供一个安静的观剧环境,由于没有信号,观剧过程也避免遭受大量的手机屏光污染;下面是重点,该剧场设计极为不合理,剧场和舞台都是长方形的,两侧角度很偏,观众很难看到演员的表现,特别是演员移动到舞台另一侧的时候,所以,宁可买最后一排的中间,也不要选前排两侧,切记!至于大剧场,由于所有看过的大剧场买的都是低价票,谈不上什么体验,不提也罢。
谢邀。图片来自我来帝都后的各种手机相册。。可以通过分辨率来判断年份。。。顺便让我回顾了一下这几年看过的戏和发现自己是剧场自拍狂魔。题目上问的是推荐什么剧场,那就从剧场说起吧。按个人爱好以及一拍脑门想起来排序。1. 保利剧院 第一个必须呈上保利剧院,保利的地位,设施,音响,各种硬件都毋庸置疑,重点是有些剧虽然每年都在北京有演出,但是几乎只在保利演,比如赖声川的几部《暗恋桃花源》,《疯狂电视台》,长达8小时的《如梦之梦》(这个我一直没鼓起勇气看),林奕华的一系列比如《红娘》《恨嫁家族》(林的剧真的好长),孟京辉不常演的几部《柔软》《琥珀》,以及台湾果陀很有名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这种类型。
总的来说保利的剧还都是比较大众的,像是流行音乐类型的,大家都耳熟能详,有的流传十几年,几十年仍然经久不衰,所以戏剧的质量和观看效果几乎不用担心。保利貌似也常常有小型的演唱会或者音乐会,我在保利看过两次音乐剧,音响效果棒呆。唯一的纠结点就是保利的票价对学生党来说偏贵,所以我来北京第一件事就是配了副眼镜,只有看话剧和开组会的时候戴。2. 首都剧场&人艺实验剧场 看这霸气的夜灯!首都剧场演的大多是人艺排的剧,《四世同堂》《雷雨》《龙须沟》《李白》《窝头会馆》《喜剧的忧伤》酱的。主演都是超级大咖的老戏骨,分分钟出现的都是濮存昕宋丹丹陈道明徐帆杨立新冯远征,进入首都剧场顿时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嗯,因为要安检。演的剧也都比较严肃,做你旁边的可能是头发花白气质巨好的奶奶!硬件设施也是没的说,人艺在这方面肿么能疏忽呢~随手翻了一下票务网,首都剧场最近演的两个剧居然是《东北往事》和《致青春》,我受到了惊吓人艺实验剧场在首都剧场一旁,像是一个严肃的老头旁边活泼的小青年儿,是一个三面观众的小剧场。很多很有才的新导演的戏和戏剧节展演在那里,在那里看过很多我喜欢的剧,像是《关系》,《未完待续》,《江小东和刘小文》等。3. 国话先锋剧场,繁星戏剧社,朝阳9剧场这三个剧场都是小剧场话剧里比较活跃出现的地方,设施个人认为对小剧场话剧来说足够了,偶尔还有泡泡机出现,全场少女心爆棚神马的。这三个地方的话剧类型也比较类似,多是探讨情感,探讨社会现实之类的,(感觉更适合女生看)。当年的国话先锋剧场还叫东方先锋剧场国话《破阵子》的舞美国话的剧质量最高,繁星和9剧场里分别有好几个剧场,剧的质量也会参差不齐,有一度繁星都快让我绝望的再也不想进去了,不过最近两年出了一个叫黄彦卓的导演,一个女孩子撑起了繁星的半边天啊~~~手动点赞。9剧场还没有酱紫的人物出现,不过在9剧场认识了一帮热爱话剧的人们,顺利的深入到了彩排,后台,调音台之类的地方,想起来还有一点小兴奋呢。慵懒的排练中4. 孟京辉的蜂巢剧场蜂巢剧场是我第一次看话剧的地方,2009年齐溪和 张念骅版的《恋爱的犀牛》,然后我就考学来首都了hiahiahia~这里是孟京辉的小花园。孟导是实验戏剧的先驱,他曾经在某剧里让演员把整个剧场砸成稀巴烂,我在观众席快被吓尿了。他的剧推荐经典的《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空中花园谋杀案》《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近期的推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来信!来信!来信!重要的事说三遍。实验性太强的我不爱看,就不推荐了。5. 海淀剧院,地质礼堂开心麻花的根据地,可以在此处练习如何笑出马甲线。这几年麻花火起来了,每年的新剧只有前几轮才有马丽,沈腾这些名人粗线,后面的N多轮演出会换演员,演出效果上还是有差距的,所以红总是有红的道理呀~~必须要提一句,在海淀剧院看过的最爱的一部剧是《老男孩》,微电影原班人马,延续老男孩,讲筷子兄弟后续的故事,2个多小时的剧比50分钟的电影丰富得多,比他们后来的电影也好看,《猛龙过江》都是什么鬼!不过当时票房不好,后来再没演过,好遗憾。6. 北大讲堂,清华学堂学生党的福地,因为人艺,孟京辉,田沁鑫等名单位或者名导演常常会将戏剧推入校园,所以可以用很平价的票看到很经典的剧。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缺点嘛,这两个地方因为在学校里面,所以不太好找。另外,由于这两个剧场超级大,(北大讲堂的座位大概是保利剧院的两倍吧)在看剧的时候常常会有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孩子哭闹之类的,有剧场洁癖的人估计受不了。比如我。哦,还有一件事,几乎所有的剧场开始时间都是晚上7点半,但是北大讲堂是7点整,所以当7点整开始的时候你发现,咦,今天票房不好?no~no~no~因为有一批人以为7点半开场的人还在路上呢。另外,北大讲堂里面有一个小剧场(叫多功能厅),常常演出一些话剧,弹奏会,文艺片之类的,气氛棒呆!曾在小剧场里看过《在变老之前远去》,几个年轻人,几个乐手,慢慢的,讲一个遥远却有在身边的故事,照片里是配乐手阿兰,后来他离开了大家,希望他在天堂不再有烦恼。曾在小剧场里看过《在变老之前远去》,几个年轻人,几个乐手,慢慢的,讲一个遥远却有在身边的故事,照片里是配乐手阿兰,后来他离开了大家,希望他在天堂不再有烦恼。7. 东宫影剧院,青蓝剧场,世纪剧院,枫蓝小剧场,剧空间,北展这些剧场去的比较少,剧目本来也少,但不乏有惊喜,最念念不忘的是枫蓝小剧场的《李小红》。北展的《贾宝玉》的舞美也点个赞。8. 木马剧场,东联艺术公社——做个纪念这是两个已经不存在的剧场,但是我仍很怀念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去木马剧场看王子川,王翀的戏的日子,也怀念四年前这个时候,每个周三下午下课之后,坐公交去东联艺术公社看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的日子。就当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吧。
转载一下我之前的答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奇宝贝剧场版开场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