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E/ID的意思

解读拖延症公式:U=EV/ID | 挑战拖延症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53462人加入此小组
《拖延心理学》一书的作者简?博克(JaneB.Burka)说:“如果你长期觉得拖延不仅影响到你的工作,而且让你产生负罪感、无法胜任、自我厌恶、紧张和忧郁的感觉,那十有八九可以被称为拖延症了。”女人比男人更爱拖延之前人们认为拖延是因为完美主义、害怕失败、个性反叛造成的,现在研究人员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Piers Steel)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他发现,并没有证据表明反叛、神经质或完美主义使人拖延。事实上,完美主义者比其他人少拖延,即便他们有更多的担心。此外他还发现有一些人更容易拖延,男人比女人稍好一点,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好一点。为此他开玩笑说,年纪越大的人离最后期限越近,所以他们不能再拖延下去。尽管任何职业的人都有可能拖延,但是约瑟夫?费拉里(《还在拖吗?》作者)认为:“拖延还是有一些职业上的差异的,比如记者职业更容易拖拉。我们小样本的研究表明:白领的拖延情况比蓝领严重;被雇佣的白领比自由经营的白领,比如医生和律师拖延情况严重;雇佣情况下,销售人员比经理拖延情况严重。”斯蒂尔还考察了以下几种情况:一个自信的人如何完成一项特殊的工作,一个容易分心的人如何完成一项工作,一个任务是很无聊还是很令人愉快,工作完成后即时的奖励如何。他发现,如果你对成功的不确定性更大或者容易转移注意力,就可能更加容易拖延。相反的,令人愉悦的工作,更直接的回报,更大的机会,就会让你有动力完成得更快。一项能够立刻带来回报的工作,相比日后回报更大的工作,我们更喜欢前者。与拖延最密切的4个因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这些研究说明拖延症不能仅仅归结于一个因素,它开始于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以及所处的特殊的环境。”斯蒂尔说。他总结了和拖延最密切的4个因素:(1)对成功信心不足(2)讨厌被人委派任务(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斯蒂尔甚至用他的资料库建立了一个数学公式,来预测拖延什么时候会发生。“拖延至少能够通过数学模型被理解或者被总结。”他说。这个模型有4个主要变量,每一个都可以通过量表来测定:你对任务获得成功的信心(E),你对整个任务感到愉快的程度(V),你有多容易分心(I),你多久会获得回报(D)。于是他得到了一个办事拖拉公式(U=EV/ID)。在这个公式中,U代表效率。“这个公式能够让自己通过分析分子分母的大小,来帮助拖延者把他们的拖延方式降到最低。”他说。“如果你理解了拖延的成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方式,就有可能战胜它。人们不能通过拖延来保护脆弱的自尊,你要发现自己为什么缺乏自信,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希望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接受自己,不要生活在拖延的压力和恐慌之下。”他说。拖延与追求“立竿见影”有关据果壳网翻译资料,造成拖延症有一点重要原因,那就是“即时倾向”。“即时倾向”(Present BiasPreference 也被翻译成“现时偏向型偏好”)。详细说来就是你的大脑认为,现在能得到的满足感要更重要——现在爽了就好,谁知道未来会怎样?而且现在想要的东西不一定以后还想要,即时倾向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宏伟计划往往毁于那一时又一时的欲望满足。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贴现”,也就是你将一张尚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现金的行为。当然,在汇票到期前兑换的现金,肯定比汇票到期后能取得的收益要少,这个折扣的比率就叫做贴现率,也就是说,未来的收益现在兑现是要打折扣的。人的大脑也像银行,也有贴现一说,而且大脑的贴现率比银行高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大的事儿,在你今天的大脑看来,也无足轻重了。“现在的选择”和“以后的选择”就像选择糖果和胡萝卜,如果是“以后的选择”,大脑中沉睡已久的“勤奋的小人”会要求你选择更有益处的选项;而眼前,则是“懈怠的小人”占了上风,你还是会选择更好吃的东西。正如行为经济学家Katherine Milkman 指出,超市的收银台旁的架子上会摆放一些糖果,正是利用人们喜欢及时行乐的天性——毕竟偶尔吃一块糖爽一下也没什么嘛。高校心理老师:拖延是大学生的常见问题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老师张亮接受采访时表示,找她咨询拖延症问题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且多集中于期末。张亮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所以拖延的内容也和学业有关,交作业,交论文等等,这些都有着明确截止时间的任务,他们很多人都愿意拖到最后。比如,她有一次要求学生交期中作业,提前一个月公布内容和截止时间,然后她做了统计,有10%的人提前十天交作业,54%的人在截止日期之前陆续交作业,而剩下的人都选在截止日当天交作业。至于作业的质量,张亮老师告诉记者,并不是提前交作业的那批学生作业是最好的,陆续提交的作业中有优秀的答卷,至于截止日当天交的,“好的确实不多”。张亮总结了大学生拖延的四点主要原因:抵制心理,有些学生若不喜欢某位导师就不乐意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或者直到最后一天才潦草完成。我们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失望,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以致提不起学习兴趣。于是,我们面对学年论文等各种学术性的工作,就开始拖延,不愿意拿起专业书本。负面情绪的影响。比如焦虑、沮丧,面对大的压力,我们往往需要时间给自己缓冲,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或者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需要调整心态,这就容易导致拖拉。自制力差,容易倦怠。这一点甚为普遍,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诱惑,而我们自制力却不强"今天制定了任务,上午朋友打电话约去逛街,于是工作推到明天。此外就是大学生群体自制力差,不能专注的原因。网友怎么说?赵紫凌(设计师):除了懒惰和窃喜,最容易让人拖延的因素,就数三心二意了。虽然你每天想着要朝目标努力,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免不了会有别的念头和打算。小壳(生物学硕士):(针对开始困难症)这种现象可能由于没有完全做好去开始这件事的心理准备,总觉得没有计划好,或者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是必须立即得去做的事情,外界压力不够,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比较差。因此导致自己经常觉得想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做。0.618(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编辑,科学松鼠会成员):那些拖延症啊什么的,说白了,也都是在给自己招借口——不是我能力差,只是我懒惰,我拖拉。看,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样能完成这么好!拖延症患者对照1. 百分之二十的人认为自己是长期拖拉的人。对他们来说拖拉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并不适应它。这种状态充满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能按时付帐单,他们忘了买音乐会的门票,他们直到圣诞前一天才去买礼物……2. 拖拉现象并非不值得重视,虽然通常我们不把它当成一个严重问题。它其实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深奥问题。通常我们都宽容别人拖拉的借口,这也是问题的根源。3. 拖拉并不是时间管理或者计划方面的问题。拖拉并不因个人对时间的估计能力而不同,虽然这些人会更乐观一些。法拉利教授强调说:“要一个拖拉的人做一个有计划的人,就像让一个长期消沉的人马上振奋起来一样难。”4. 拖拉不是天生的。它是从周围的人身上学来的,但并不直接。它可能源于强权的家教———拖拉可能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朋友对拖拉者的宽容会助长这种习惯,其后果之一就是:严重不守时,毫无时间概念,不把别人的时间当时间。5. 拖拉的饮酒者会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拖拉的人会喝60得更多,这是自我调节有问题的表现。6. 拖拉的人对自己撒谎。比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者“有压力我才能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个谎言是时间压力会让他们更有创造力,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感觉而已,他们是在挥霍时间。7. 拖拉的人不断找消遣的事儿,特别是自己不需要承诺什么的事。查看电子邮件就是绝佳的目标,这样的事情成为他们调节情绪(比如害怕失败)的一个途径。8. 拖拉并非一模一样。拖拉的人有不同的原因,例如前文法拉利教授定义的三种基本的拖拉者。9. 拖拉带来的损失巨大。健康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拖拉的人更容易患病。拖拉也影响他人的情绪,破坏团队协作。10.拖拉会改变人的行为,但不会耗费多少精神力量。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念头就能马上改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高度规范的认知行为治疗来解决。
+ 加入我的果篮
其实我只是因为太困了想睡觉而已=-=
引用 的话:其实我只是因为太困了想睡觉而已=-=呃......
译者翻译的有点问题吧。原文:The 'U' stands for utility, or the desire to complete a given task. It is equal to the product of E, the expectation of success, and V the value of completion, divided by the product of I, the immediacy of the task, and D, the personal sensitivity to delay.译文:你对任务获得成功的信心(E),你对整个任务感到愉快的程度(V),你有多容易分心(I),你多久会获得回报(D)。于是他得到了一个办事拖拉公式(U=EV/ID)。I 和 D 的翻译貌似与原文不符。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i idore u是啥意思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人ve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