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顺序是什么反饥饿的是什么生肖

销售专线:400-689-8851
咨询座机:010-
营销 Q Q:
收购 Q Q: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德胜置业大厦五号写字楼508室
版权所有:点购收藏网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皖南万余饥民抢米
泗阳蒋家士兵反饥饿示威|1947年06月 - 人民日报
第1版()专栏:  皖南万余饥民抢米
泗阳蒋家士兵反饥饿示威
【新华社华中十九日电】江南人民反抗蒋党无限制的徭役剥削,无锡千余农民暴动。据前月沪大公报载:蒋党公路总局第一机械队以修路为名,在无锡、安镇、堡山设立“监工所”开山取石,任意派差。人民不胜负担,于五月二日集合群众数百人,将该所捣毁。该所警察竟开枪镇压,并将群众四人殴伤,群情奋不可遏,复集合数乡农民千余人,将祸首痛打,并毁去全部物件。又据称:昆山屋镇、砧坡两乡农民千余,五月十六日亦曾“一度骚动”。
【新华社华中十九日电】皖南苛杂重重,春荒严重。饥民多以糠、草度日。最近绩溪、歙县、旌德、宁国、泾县、芜湖、宣城、广德等八县城内,已发生抢粮风潮。据不完全统计,抢米群众达万余,蒋贼卖国内战公粮万余担被一扫而光。在饥民争肚饱之英勇行动下,皖南各地蒋驻军数度镇压均失去作用,现此风潮仍继续高涨。
【新华社华中十九日电】(迟到)苏北泗阳县蒋记保安队士兵二百余人,上月二十三日晨作反饥饿示威游行,反对蒋记县长田德生等营私舞弊。游行士兵沿途高呼“我们要吃”,“当官的大吃大喝,小兵要饭也不能饱肚皮”。抵县府后,大叫“填不满(即田德生浑号)快出来算账!”并派代表前去交涉,但田德生及各科长早已吓得逃之夭夭,士兵当破口大骂:“县长威风那里去了?”“为什么象兔子龟孙一样躲起来?”一时人声鼎沸,示威一直继续到下午。后保安队长李学武以武力镇压,将士兵驱回营房,事态始暂告平息。此事发生后,已引起该县蒋记公务员及士兵之剧烈波动。相率逃亡离散,蒋组织已成土崩瓦解之势。
(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由编辑处理,再次转载请注明来/
人民日报资讯:
参考消息:
人民日报日相关社区交流:
- 广告合作QQ:
& 版权所有 2014(c)一代宗师徐悲鸿
&|&&|&&|&&|&&|&&|&&|&&|&&|&
最新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没有相关教育教学
一代宗师徐悲鸿
&&&热&&&&&
一代宗师徐悲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183
更新时间: 20:16:50
徐悲鸿生平
&&& 一生总述
   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这位中国近代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师,其父徐达章是当地有名的画家,不仅精于绘画,而且擅长诗文、书法、篆刻。徐悲鸿白幼随父学习,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并在以画谋生的艰难岁月中磨炼出过硬的造型能力。他21岁时到上海,便在应征仓颉画像的竞试中脱颖而出,被请到圣仓明智大学作画、讲学,结识了中国的学者鸿儒,得以视野大开,学艺精进。其写生入神的功力和锐意革新的气魄使康有为发出"艺坛奇才"的赞叹。1918年,他经过对日本艺术的考查之后回到北京,虽年方23岁,已成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置身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行列,他发出了革新中国绘画的振聋发聩之声,提出了以"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人者融之为核心的著名的《中国画改良论》1919年,带着寻找中国艺术发展途径的使命感,他前往巴黎留学,考入法国最高美术学府一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刻苦研习素描、油画,又以法国现实主义伟大画家,以描绘布列塔尼农夫,渔民享誉欧美的达仰为师,全面深入地把握厂欧洲优秀绘画传统的技巧与精神。他还在八年之中遍游欧洲各大美术馆,临摹了拉斐尔、伦勃朗、委拉斯盖兹、普吕洞、德拉克罗瓦等各派大师的名作,对西方艺术的精华精通练达。1927年,他送交法国全国美展的9幅油画全部人选,以中国画家的卓越才华和独特的东方韵味令法国画界瞩目和惊讶。
  1927年徐悲鸿归国后,一面通过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篌我后》的创作,开始中国油画的新时代,一面致力于建立中国科学、现代的美术教学体系。它以素描为基础,创造了解剖学、透视学与"默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确立了"穷造化之奇,探人生之究竟"、"致广大、尽精微"、"宁方毋圆、宁脏毋净、宁拙毋巧"等教学原则。徐悲鸿强调学贯中西,因材施教,要求擅西画者多临摹中国古画,擅中国画者精研素描,以求融会贯通。他特别强调描写人民生活,作大量速写,经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做到离校后对任何题材均不感束手。他系统、科学而以独具特色的教学不仅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基石,并且培育出大批美术人材,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国际美术评 论称他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的艺术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精深博大,隐秀雄奇,为苦于陈陈相因、囿:厂成法的中国画开辟了道路,可谓承先启后,继往开来。针对以模仿古人为自足的通病,他取历史和观实题材,创作了《九方桌》、《愚公移山》、《巴人汲水》等人物画巨构,为中国画注入勃勃生气,并且以形神兼备,呼之欲出的《泰戈尔》、《李印泉像》使中国肖像画别开天地。他的大泼墨山水画《漓江春雨》、《古都之回忆》驰名中外,以崭新的手法,捕捉大自然的神奇脉博,巧夺天工,吞吐大荒,令人叹为观止。徐悲鸿笔下的动物性格毕现、宛然若生。其华妙除了来自于精湛的写生技巧,也来自于他捕捉和记忆对象的卓绝本领,他以灵活多变的线条,虚和妙丽的明暗渲染,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在体积、空间方面的表现力,坚实的造型与奇妙的想象,诗人的寄情托兴融为一体,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风雨鸡鸣》、《群狮》、《逆风》汇聚着中华民族为真、善、美而奋勇抗争的时代感情,《奔马》更是画家与时代的交融,以英俊的形象和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代表着中国绘画新的高峰。
  徐悲鸿的大量素描和油画作品吸收了古典主义的坚卓、浪漫主义的想象、写实主义的朴实、印象主义的瑰丽,但始终蕴以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以中国特有的情趣动人心弦。流畅的线条,铿锵的色彩,痛有魅力的质感、量感,带着刚柔、徐疾的节奏变化,以使东方隽永的韵味浸人人心。
&&& 他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使这位江南布衣傲世的艺术成就因其崇高的人格力量而愈加璀灿。他视艺术为生命,始终如一,他数次去南洋,把全部卖画所得捐给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同胞。对于有才之士极力提携,推崇备至,而对毫无创造的因循守旧,以及抄袭剽劫、欺世盗名之徒则深恶痛绝,毫不客气。在短暂的58年中,除了艺术创作,培育人才,革新绘画之外,他还为国家收集了数量惊人的艺术品,其中许多属于国宝。它们和他自己的艺术作品一起,继续在向人们展示着至善尽美的含义。而他在使中国艺术步人现代的过程中那无可替代的伟大作用,便是这位艺坛巨匠辉煌而永恒的生命。
&&& 艰难时世
  日,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一间临水而筑的简陋茅屋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给他取名寿康,祈愿他健康长寿。这个名叫徐寿康的农家男孩,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一名民间画师,在当地小有名气。耕作之余,在镇上以课徒和鬻字卖画补贴家用。家里挂满了父亲的字画,幼小的悲鸿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当他要求学画时,却被父亲温和地拒绝了。两年后,九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父亲命他每日午后摹吴友如石印界画人物一幅,并学设色。自此,徐悲鸿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并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绘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的多事之秋,外有西方列强的肆意入侵,内有封建政权的腐朽统治,天灾人祸接连不断。1908年,徐悲鸿的家乡连降暴雨,庄稼悉遭吞噬。万般无奈之下,年仅13岁的徐悲鸿跟着父亲到邻近的县镇鬻字卖画,以谋全家生计。
  流浪江湖的卖画生涯因徐达章身染重病而中止,徐悲鸿扶着全身浮肿的父亲回到了家乡,作为长子,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久,父亲去逝,家里却连一文安葬费也没有。徐悲鸿含泪向亲戚告贷,热心的陶留芬先生不但立刻送来了钱,还亲自帮助安排了丧事。父亲去世后,徐悲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9岁的他过早地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
  为了养家,他决定到上海去寻找出路。他的一位同乡徐子明先生,当时任教于上海的中国公学。在徐先生的热情帮助下,他的作品得到了复旦大学校长的首肯,并答应为他安排一个工作,但当校长见到还一脸孩子相的徐悲鸿时,就悄悄对徐子明说:“此人完全还是个孩子,岂能工作?”不久徐子明赴北京大学任教,徐悲鸿工作的事也没了着落。天气一天天地冷了起来,他仅有的一点盘缠也用光了,最后因身无分文而被旅馆老板赶出大门。在极度失望中,他回到了家乡。
  然而在贫穷的农村,靠画画根本不能谋生,于是他仍决定去上海寻找出路。1915年夏末,他怀揣徐子明的介绍信前往商务印书馆,求见《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恽看了介绍信及他的几幅作品之后很满意,答应让他为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但第二天,当他再次来到商务印书馆时,又被告知国文部另一个主事人认为他的画不合格,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徐悲鸿踉踉跄跄地跑出大门,一直跑到黄浦江边,看着滚滚而去的江水,他真想纵身一跃,从此万事皆休,但想到家乡的乡亲和弟妹们殷殷期盼的目光,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正在生死间彷徨之际,突然有人拉住了他的胳膊,原来是商务印书馆里的小职员黄警顽。徐悲鸿离开商务印书馆时的绝望之态使这位热心人放心不下,于是一路尾随而来,果然见他要寻短见,赶忙及时制止了他。黄警顽将他带回自己狭小的宿舍,两人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薄棉被,徐悲鸿暂时有了栖身之所。
&&& 命运转机  终于有一天,黄警顽帮他联系到一份工作,是为中华图书馆出版的一套《谭腿图说》画体育挂图。几天工夫,一百多幅图就画好了,徐悲鸿得到了一生中卖画的第一笔收入--30元稿酬。 
  生活有了转机,徐悲鸿也变得开朗起来。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烈,谋生之余,大量阅读书籍。在黄警顽的帮助下,他携带作品拜访了当时上海著名的油画家周湘,得到周先生的赏识,并欣赏了周先生收藏的所有书画以及他历年的作品,令徐悲鸿一饱眼福,大开眼界。
  秋末冬初的一天,徐悲鸿将他作的一幅水彩写生雪景图托一位践行的宜兴同乡唐先生带回屺亭桥镇,赠给一位曾慷慨资助过他的史先生。唐先生此时住在上海的一家小旅馆里,湖州丝商黄震之来找他谈生意,在旅馆中看到了这幅雪景图,极口称赞,询问是哪位名家的大作。静立一旁的徐悲鸿谦逊地说:“此画并非什么名家大作,实乃小人的拙作。”黄先生闻言立刻对眼前这位瘦小的年轻人肃然起敬,他关切地询问起徐悲鸿来沪的目的、今后的打算,当他得知徐悲鸿目前的困难时,豪爽地邀请他住到暇余总会。
  暇余总会是黄震之主持的一家俱乐部,是富商们抽烟聚赌的地方。这里上午很清静,徐悲鸿可以安心地看书作画,下午到深夜,赌客与烟鬼蜂拥而至,非常嘈杂,徐悲鸿只好躲出去,逛逛书店。后来,他报名参加寰球中国学生会的夜校补习班补习法文,为日后留法作准备。下课后,总会里也安静了,他就在鸦片铺上过夜。
  不久,黄震之在市场和赌场上双双失利,几乎破产,徐悲鸿无法在暇余总会呆下去了。春节后,他报考了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这所学校是由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收费很便宜,黄警顽和黄震之分别为他担负了学费和伙食费。入学时,徐悲鸿在姓名一栏中写上了“黄扶”两字,以纪念两位资助他的黄姓朋友。
  上海有座闻名的哈同花园,是犹太富商哈同和他的中国妻子罗迦陵的宅第。他们在园中创办了一所仓圣明智大学,需要悬挂仓颉的画像,于是登报征聘画家。徐悲鸿依据史书上对仓颉“四目灵光”的记载,发挥想象力,描绘了一个满面须毛、四目炯炯、肩披树叶的巨人形象,这幅三尺多高的仓颉半身像神通仓圣明智大学的教授们通过了,徐悲鸿也因此住进了哈同花园。他开始绘制仓颉像,原计划完成一组共8幅作品的创作,直到他离园时候,他共完成了四五幅,遗憾的是这些画后来随着仓圣明智大学的风流云散也不知所终了。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仓圣明智大学的许多教授,其中对他人生影响很大的有两位。一位是康有为,这位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变法人士极为欣赏徐悲鸿的才华,并收徐悲鸿为入室弟子。另一位就是教国文的蒋梅笙教授,由于和他是同乡,他常去蒋先生家,结识了他的女儿蒋棠珍,即蒋碧微,两人相互爱慕,终结连理。
&&& 旅欧八年
  1917年12月,徐悲鸿来到北京等待公派留法的机会。在此期间,徐悲鸿经人介绍结识了蔡元培。这位极力提倡美感教育的北京大学校长,于日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聘请了一批著名的画家担任导师,如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等人,徐悲鸿也被聘为画法研究会的导师。5月14日下午,徐悲鸿在北大画法研究会讲演《中国画改良之方法》,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1918年12月中旬,徐悲鸿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公派留法资格。日,他和蒋碧微一起登上了海轮,离开了祖国。当海轮在伦敦港停靠时,他们上岸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画院以及皇家画会展览会。大英博物馆中的藏品丰富,其中,古希腊巴底隆神庙的浮雕使徐悲鸿心醉神迷,流连忘返。一星期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向往已久的巴黎。这年秋天,他入朱利安画院学习素描。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他的素描突飞猛进。不久,他便去报考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拜著名的历史画家弗拉孟为师。徐悲鸿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弗拉孟对这位勤奋刻苦的中国学生也分外青眯。 1920年初冬的一天,法国著名雕刻家唐泼忒夫妇举行茶会,徐悲鸿应邀前往,在茶会上,结识了当时法国最为著名的写实主义大师达仰。达仰对徐悲鸿很有好感,嘱咐他每星期天早晨到他画室去,徐悲鸿喜出望外。自此,他每周都求教于达仰,直至1927年回国。
  1921年春,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全国美术展览。开幕那天,徐悲鸿一大早就赶到会场,流连了一整天,粒米未进,滴水未饮。当他在夜幕降临之时走出会场,发现外面已飘起了鹅毛大雪,一阵凛冽的寒风向他袭来,他猛地打了一个寒战。由于衣着单薄,加上一天未进食,在风雪之夜,他又冷又饿,几乎难以移步,硬撑着回到家中。他以为用热水洗澡可以去寒,谁知刚洗了一半,腹部一阵强烈的痛楚差点儿让他摔倒在地,从此,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此病终身未愈。在他的一幅素描上有这样一行字:“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乃痛不可支也。”
  1921年夏,由于国内政局动荡,留学生津贴中断,徐悲鸿在法国的生活日益艰难。听说战后德国通货膨胀,马克贬值,同样的法郎在德国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的生活,于是,徐悲鸿夫妇迁居柏林。在柏林,徐悲鸿经常问学于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先生。在德期间,他每天作画达10小时以上,经常去博物馆临摹伦勃朗的画,此外,柏林动物园中凶猛的狮子亦是徐悲鸿最好的写生对象。
  1923年初春,徐悲鸿重返巴黎。5月,他的油画《老妇》入选法国国家春季沙龙。次年5月,在法国莱茵河宫举行了中国美术展览,这是一次中国留欧美术学生的成绩大展览,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均参加了此次展览。
  日,徐悲鸿旅欧归来。2月18 日,田汉在上海举办梅花会,展出了徐悲鸿的油画人物40余幅,与会者有150多名文艺界人士,有蔡元培、林风眠、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在上海稍作停留后,徐悲鸿回到巴黎。之后,又畅游瑞士和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等地,饱览了古今艺术名作。1927年8月,徐悲鸿结束了长达8年的留学生涯,回到了上海。
&&& 画坛伯乐
  徐悲鸿善于发现人才、造就人才,堪称美术界的伯乐。 
  回国后不久,许多青年慕名而来,登门求教。一天,在黄警顽的介绍下,徐悲鸿接待了一位刚20出头的年轻人。徐悲鸿看了年轻人的画,夸赞道:“现在许多画画的人脱离现实,像你这样从现实生活出发的人,在中国很少见。”这位年轻人名叫蒋兆和,自幼家贫,16岁只身流落上海,爱好美术却无人指导。一样的贫寒出身,一样的艰苦奋斗,一样的对美术的热爱,徐悲鸿从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此后,蒋兆和经常登门求教,徐悲鸿对他关怀备至。蒋兆和日后果然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并和徐悲鸿保持了终身的友谊。蒋兆和后来曾深情地写道:“知我者悲鸿,爱我者悲鸿。”
  1928年1月,徐悲鸿与田汉、欧阳予倩在上海组织“南国社”,并成立南国艺术学院,任绘画科主任。在南国艺术学院,他最得意的学生是19岁的吴作人。那是他刚回国不久,田汉邀他来上海艺术大学讲演,讲演结束后,他到各教室去看各班学生的作业。当他走进一年级教室时,一张虽显幼稚,但造型准确、灵气逼人的素描习作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激动地大叫道:“这是谁画的?”“是我画的。”一位身材修长的年轻人腼腆地应声道。徐悲鸿跷着拇指夸他画得不错,大有前途,并给他留下了自己的地址,让他每周日到家里去,单独辅导他。后来,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吴作人于1930年春赴法留学,日后成为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1928年的夏天,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黄孟圭先生来函,邀请徐悲鸿去福州为该厅创作油画《蔡公时被难图》。福州人蔡公时是“五卅惨遭案”中被日本军阀杀害的烈士。徐悲鸿怀着崇敬的心情塑造了蔡公时凛然就义时的光辉形象,完成后的油画陈列在福建省教育厅。当该厅询问他要多少稿酬时,他要求福建省能给他一个留学生的名额,而不要分文稿酬。于是,他的学生王临乙得到了赴法学习雕塑的机会,吕斯百则去法国学习油画。学成归国后,王临乙成为著名的雕塑家,长期担任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院教授和雕塑系教授兼主任,为祖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 
  1931年7月,徐悲鸿率中央大学学生赴庐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市。此时,画家傅抱石正失业在家,处境非常困窘。当他得知徐悲鸿来到南昌时,忙带上自己的作品到旅馆去拜访。当他到达旅馆时,发现里面座无虚席。轮到接待他的时候,他打开了腋下夹着的一个小布包裹,拿出一卷画来。徐悲鸿顿觉眼前一亮,一股灵气扑面而来,画面上峰峦密布,画幅不大却气势恢宏。徐悲鸿兴奋不已,忙与傅抱石叙谈起来。由于白天要接待的客人太多,他吩咐傅抱石晚上再来详谈。当晚,傅抱石又挑选了十几幅山水作品前往旅馆,不巧徐悲鸿被几个老朋友拉走了,临走留下话,让傅抱石将画留下,有空再叙。傅抱石放下画,怅然而归。
  第二天一早就下起雨来,傅抱石望着雨丝飘飞的窗外,心烦意乱。他出身贫寒,做过伞匠,当过小学代课老师,自小迷恋绘画,但已是29岁的他从未拜过师,绘画全凭自己摸索,特别渴望能有一位良师指点迷津。此次徐悲鸿途经南昌,真是机会难得,可是登门求教的人那么多,先生哪有那么多的时候和精力指导自己呢?想到此外,傅抱石心中更加烦乱起来。突然,他听到了敲门声,下这么大的雨,会有谁来呢?当他找打开门时,出现在眼前的竟是徐悲鸿。徐悲鸿对他说:“傅先生的山水画造诣不浅,前途远大,我建议先生出国留学,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日后必将成为一名大画家。”
  后来,得徐悲鸿的大力帮助,傅抱石得以留学日本,并最终成为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日,徐悲鸿50寿辰,傅抱石精心绘制了一幅《仰高山图》,以表达对恩师的崇敬之情。
&&& 欧洲巡展
  1933年1月下旬,徐悲鸿赴法举办中国画展。5月10日,“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在巴黎国立外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作品300多幅,前来参观的约有3万人次。大批评家加米勒莫克来在《费加罗报》和《民族之友》等报发表3篇评论,赞扬中国绘画艺术。欧洲各大报纸也争相报导此次画展并发表评论文章。原计划一个月的展期,由于观众太多,又延长了半个月。在历时45天的展览会结束后,法国政府收藏了中国近代佳作12幅,其中有徐悲鸿的《古柏》、齐白石的《棕树》、张大千的《荷花》等。此外,自这次画展后,巴黎国立外国美术馆特辟了一间中国画陈列室,接着比利时、德国、英国、意大利、苏联等国都邀请到该国展览。结束了在法国的展览后,徐悲鸿应邀前往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作品受到比利时人民的高度赞扬,比利时皇后也参观了画展。   在意大利的米兰,中国近代绘画展隆重开幕。意大利全国的报刊一致赞扬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的成就,有评论说,徐悲鸿主办的这次画展是继马可?波罗之后掀起的中意文化交流的又一高潮。
  各国的邀请函纷至沓来。徐悲鸿应柏林美术会之邀携作品前往德国,分别在柏林和法兰克福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展览期间,德国有几十家报刊、杂志介绍和评论他的作品,均给予高度评价。离开德国之后,他前往苏联。当轮船经过古希腊的都城雅典时,徐悲鸿上岸游览了巴底隆神庙的遗迹。记得第一次赴欧时,伦敦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的巴底隆神庙残破的浮雕曾使他神魂颠倒,此次,他亲身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古希腊,历史的风沙使神庙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但他仿佛置身于2000多年前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中间。这次经历,徐悲鸿终身难忘,被他誉为“生平第一快事”。
  日,中国近代绘画展在苏联国立历史博物馆开幕,6月19日移至列宁格勒市展出。展览期间,徐悲鸿应邀到苏联美术协会、美术院校等处进行了多次讲演,向苏联介绍中国艺术。在苏联,他购买了大量的艺术家如列宾、苏里科夫等人的作品、复制品,对他们的艺术推崇备至。他将列宾与法国的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他的这一评价使苏联美术界为之震惊。
  长达一年零七个月的国外巡回展览结束后,日,徐悲鸿回到祖国。这次“中国近代绘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在世界艺坛上为祖国文化树立了威信。中央大学为徐悲鸿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会后,徐悲鸿将从国外购买的名画复制品、画册等分赠给学生们,使他们大开眼界,加深了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了解。
&&& 抗战爱国
  1935年初,田汉不幸被捕。为营救田汉,徐悲鸿四处奔走,后来与宗白华一起终于将重病中的田汉保释出狱。出狱后,田汉全家皆住徐悲鸿家。此时,徐悲鸿与蒋碧微的关系也不断恶化。   南京的国民党政府腐败不堪,徐悲鸿对此深恶痛绝。当蒋介石提出请徐悲鸿画一幅肖像时,徐悲鸿断然拒绝。1935年春节,徐悲鸿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中立不倚”,下联是“隐居放言”。他家的对门就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宣传委员会主席叶楚伧的官邸,出入很容易看到。
  1936年5月,徐悲鸿被聘为广西省政府顾问,他离开南京前往广西,受到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人的礼遇。在《广西日报》上,徐悲鸿撰文公开斥责蒋介石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这一年,他作了国画《晨曲》、《逆风》、《雪》等有感时事的作品。 1937年中华大地燃起了全面抗日的烽火。8月13日,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威逼国民党首府南京,中央大学不得不向大后方转移,迁往国民党的战时首都重庆。中央大学再次聘请徐悲鸿担任教授,于是,徐悲鸿也跟随中央大学来到了嘉陵江畔。在入蜀途中,他创作了中国画《巴人汲水》及《巴之贫妇》,对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抱以深切的同情。
  日本侵略者在肆意侵占我们的国土,人民苦不堪言。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爱国国家,徐悲鸿愁绪满怀。既然不能在前线杀敌报国,他便在后方用手中的画笔尽绵薄之力。1941年,他在南洋、云南、贵州等地多次举办筹赈画展,将卖画所得全部捐献给国家。
  正如徐志摩对他的评价:“你爱,你就热热地爱;你恨,你也热热地恨。崇拜时你纳头,愤慨时你破口。”徐悲鸿就是这样一个爱憎极其分明的人。他嫉恶如仇,曾措辞尖锐地抨击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同时,对他所喜欢的,则常用“天下第一”作为誉词。日,他在重庆参观中国木刻研究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立刻在《新民报》上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短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中华民国31年10月15日下午3时,发现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乃中国共产党中之大艺术家古元。”
  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的全文及312人的签名,其中就有徐悲鸿的名字。这是一次由郭沫若发起的文化界争取民主的签名运动,他们呼吁取消特务组织,废除国民党一党独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郭沫若拿着宣言书找到徐悲鸿,他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一声势浩大的签名运动,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使国民党政府狼狈不堪。为此,国民党政府宣传部长、中统特务头目张道藩被蒋介石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国民党派人去威胁徐悲鸿,让他发表声明,登报忏悔。徐悲鸿面无惧色,严词拒绝。国民党当局又以停办徐悲鸿积极筹划中的中国美术学院作为要挟,徐悲鸿当场将来人骂了出去。 
  日,日本投降,八年抗战胜利,全国人民沉浸在喜悦之中。在1944年因高血压与肾炎而住院半年的徐悲鸿,此时病体还未痊愈,但胜利的消息使他精神焕发。这年年底,他终于结束了与蒋碧微痛苦的婚姻,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1946年1月,他与廖静文女士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
&&& 斗争不懈
  1946年春夏之交,徐悲鸿接掌北平艺专。他在当时写给吴作人的一封信中明确写道:“余决意将该校办成一所左的学校。”8月,他在上海与周恩来、郭沫若会晤,得到了周恩来鼓励与支持。8月底,他由沪抵京,来到北平艺专与团结在他周围的一批进步美术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   他将一批学业优良但在敌伪时期因思想进步而被开除的学生恢复学籍,再将原教员中,凡落水失节者一律停聘。有一位“教授”曾留学法国但学业无成,投靠国民党而成了特务组织的成员,被停聘后,他恃有靠山,上告到南京,但徐悲鸿始终没让这个党棍再混入学校。
  北平的亲国民党派筹划成立了一个“北平美术协会”。为了针锋相对,北平艺专的进步人士成立了北平美术作家协会,推举徐悲鸿为会长。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外,徐悲鸿积极地支持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的工作。
  在接管北平艺专以后,徐悲鸿一直受到国民党特别派遣的一批党棍、特务的监视,他所在的北平艺专也时时受到国民党的攻击。面对这些,徐悲鸿总是据理力争,揭露他们的阴谋,保护被迫害的师生。他写了“艺术至上”四个大学挂在校门口,用以维护进步学生的反蒋爱国运动,以学术自由的名义与国民党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日,北平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国立艺专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这次大游行。一天晚上,听说国民党宪兵要到艺专校园搜捕参加游行的师生,徐悲鸿立刻给当时国民党的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打电话,他说:“国立艺专没有共产党,叫他们(指宪兵)不要来这里下手。”并且要求李宗仁保证艺专师生的安全。李宗仁一一应允,艺专的师生得到了一次政治庇护,躲过了国民党的大搜捕。
  地下党在艺专学生中利用合法的组织,经常开展歌舞、演剧、营火会等活动,以壮大革命力量。组织的社团有“综艺剧团”、“黄河剧团”、“阿Q漫画壁报”、“大家唱合唱团”等,徐悲鸿热心支持学生的这些课外活动。
  在教学上的一系列改革并不顺利。1947年10月初,北平艺专国画组的三位教授罢教,提出“改善国画设施”等四项要求。10月3日,“北平美术协会”支援罢教教授,并散发“反对徐悲鸿摧残国画”的传单。为此,徐悲鸿于10月中旬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阐明他的美术教育主张,并发表书面谈话《新国画建立之步骤》,批驳“北平美术协会”对他的攻击。
  1948 年下半年,国民党统治行将崩溃,白色恐怖笼罩北平,宪兵队随时随地抓人,并公开搜捕学生。日,“反迫害反剿民”大示威以后,国民党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北平艺专有十几个学生被通缉,前后有4人被捕。为了营救狱中的进步青年,徐悲鸿费尽周折,亲自出面保释。
  辽沈战役之后,平津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艺专的国民党分子发动了一场“南迁运动”。国民党要迁走的不仅是学校的学生、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将艺专的一大批美术界、音乐界的中坚力量搬到南京去,徐悲鸿就是他们要弄走的主要对象。国民党当局给徐悲鸿送去两张机票,迫他南下。中国共产党则派田汉秘密来到北平,见到了徐悲鸿,向他转达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并且嘱咐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离开北平。徐悲鸿与国民党党团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反“南迁”斗争。他亲自召集校务会议,当场决定将国民党发给艺专“南迁费”换成小米,补贴全校教职工和学生。
  这时,人民解放军已包围了北平,傅作义在和平解放与负隅顽抗之间举棋不定,于是在中南海邀宴了北平的一些学者名流,向他们征询意见,徐悲鸿也在被请之列。会上,谁也不敢冒险发言,冷场半小时后,徐悲鸿第一个站了起来,他以洪亮而有力的声音说道:“时至今日,傅将军还能对蒋介石抱有什么幻想呢?况且,北平是一座文化名城,为了保全北平的古老文化,也为了使生灵免遭涂炭,我希望傅将军顾全大局,顺从民意,和平解放北平。”他的冒除直谏鼓舞了在座的人士,大家纷纷发言希望傅将军和平解放北平。后来,傅作义将军果然采纳了这些学者名流们的意见,和平解放了北平。 
  日,国民党军队从德胜门撤离了北平城,北平艺专的师生们急不可待地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并在全城张贴了第一批迎接解放军的木刻传单,李桦的“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就是其中的一张。
  徐悲鸿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比拟的,他笔下的奔马似乎从这样的欢腾。题画诗也一扫郁闷之气,“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道平”,“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是光明”,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 激情满怀
 & 新中国成立后的北平一片新气象,徐悲鸿在崭新的时代里激情满怀。1949年下半年,他给周总理写信要求派艺专的师生参加当年冬季在北平郊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周总理同意了他的请求。师生们第一次深入接触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对他们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师生中产生了第一批反映农民土改斗争的作品,如董希文的《开犁》、李桦的《斗争地主》、曾善庆的《烧红契》等。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徐悲鸿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新的时代里,徐悲鸿提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美术,要吸收古今中外各流派的精华,中国的油画创作要吸收“古典主义的技巧,浪漫主义的构图,印象主义的色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想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央美院油画系,在他的倡议下,开设了领袖像课,他新自指导。这个时期,他的创作热情也极其高涨,创作了油画《毛主席在人民中》等。
  月间召开全国英模大会,徐悲鸿申请为英雄、模范们画像。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许多英模来到中央美院作报告,与师生座谈。徐悲鸿的身体很弱,但他带病画了许多肖像,如素描《子弟兵的母亲》、《战斗英雄》、《郭俊卿像》和油画《骑兵英雄邰喜德像》(未完成)等。不久,他又构思创作油画《鲁迅与瞿秋白》,为此,他访问了鲁迅与瞿秋白的日常生活习惯,以便更细致地刻画与塑造人物。
  新中国的每一点发展都令徐悲鸿激动不已。1951年5月,导沭整沂的水利工作吸引了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徐悲鸿抱病来到山东导沭整沂工程工地体验生活、写生作画,为期两个月,画了大批工地速写和素描肖像。回京后,他暂时将创作一半的《鲁迅与瞿秋白》放下,全身心投入到导沭整沂水利工程的巨幅油画创作中。就在7月的一天,徐悲鸿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4个月后,才勉强能在床上坐起来。11月,他出院回家,因仍未痊愈,只得每天卧床休息。1952年,他一直病卧在家,人虽躺在床上,心却早已飞到了学校。他在病床上还计划编制一套《爱国主义教育挂图》,并草拟了一篇序言。
  1953年春,徐悲鸿渐渐能下床行动了,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中央学院,扶病指导教学。9月23日,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他任执行主席,开了一整天的会,当晚脑溢血复发,急送医院抢救,因医治无效,于9月26日凌晨逝世。周恩来、郭沫若等前往吊唁。9月28日,全国文代会举行公祭,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10月10日,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祖国美术事业的艺术家、教育家就像一颗不灭的明星,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星空。&
徐悲鸿年表
1895 &&& 七月十九日,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 父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精诗书篆刻。他不慕功名,独喜描绘日常所见,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均有很深造诣。母鲁氏是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 &&& 徐悲鸿是家中长子,下有弟妹五人,在“半耕半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徐悲鸿度过了他的童年。
1901 &&& 徐悲鸿六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他想学画,父亲不许。他便悄悄描画屋畔河边的鸡鸭猫犬,自得其乐。
1904 &&& 徐悲鸿九岁,读完《四书》、《诗》、《书》、《易》、《礼》、《左传》,开始随父学画。每日课竟,便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或人物画。吴友如是清末最杰出的时事插图画家,他的《点石斋画报》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父亲还教他作人物写生,画弟妹及邻人肖像。一次,徐达章外出归来,问何人来过,徐悲鸿将来客肖像默画在掌心,使父亲一目了然,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1905 &&& 徐悲鸿十岁,随父乘舟赴溧阳。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08 &&& 由于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卖艺的生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1912 &&& 由于父亲重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为宜兴知名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美术教师。
1914 &&& 父亲去世。向父亲挚友陶麟书借钱埋葬了父亲之后,徐悲鸿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但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 &&& 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并开始卖画。作品《马》得到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的赞赏,认为“虽古之韩斡,无以过也”。该画由上海审美书馆印出,为徐悲鸿发表的第一张画。
1916 &&& 考人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课余仍勤奋作画。三月,哈同花园建立明智大学,徵求仓颉画像。徐悲鸿以巨幅水彩仓颉像中选,被明智大学聘请作画和讲学,因此得识康有为等著名学者。康有为视徐悲鸿为艺苑奇才,请他为自己、亡妻何旃理及朋友们画肖像,尽出所藏碑帖供他观览,并一一讲解。徐悲鸿以康有为为师。在其指导下遍临名碑,因得崇碑派真髓,广闻博见,书艺精进。
1917 &&& 得明智大学稿酬,东渡日本研习美术。康有为赠横幅题额“写生入神”为他送行,旁注小字:“悲鸿仁弟于画天才也。” 徐悲鸿饱览日本美术藏品,觉日本花鸟画家能脱出旧习,但尚少韵味。又结识日本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中村不折,得见中国流失的许多珍贵碑帖。中村不折将他所译的《广艺舟双揖》托徐悲鸿转交康有为。
1918 &&& 赴北京,以充满生气、力图变法的作品崭露头角,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积极投身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他在画法研究会开学典礼上提倡吸收西洋绘画之长,创造新的风格,井为《绘学杂志》撰文,指出中国绘画在该时代的陈腐颓败,号召画坛有志之士奋起革新。他在《中国画改良论》中还明确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成为中国画家中革新派的代表。
1919 &&& 在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下,徐悲鸿得赴法留学的公费。船到英国,他在大英博物院惊叹希腊巴底隆神庙残刊的精美华妙。十月五日,到达巴黎,居索姆拉尔路七号。先到各大美术馆研究西方艺术之长,然后入徐梁画院学习素描两月,又考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入弗拉芒格画室。课余,则到陈列古今艺术瑰宝的卢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临画和比较各派异同。古代大师中最喜提香和里倍拉,近代大师中则喜库尔贝、米莱、德拉克罗瓦、巴里。
1920 &&& 识法国大画家达仰。达仰早年学于十九世纪大师柯罗之门,后来成为法国国家画会的领袖之一。他尤擅描绘布列塔尼渔民和农民的生活,其《祝福的面包》、《壮丁》、《饮马》等画早使徐悲鸿倾心不已。从此,徐悲鸿每星期天都持作品到希基路六十五号达仰画室求教,并参加该派画家在该处的茶会,在与梅尼埃、倍难尔等的交谈中受到极大教益。
1921 &&&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夭降大雪。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在当时留下的索描上,他写道:“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 &&& 国内政局动荡,断绝学费。徐悲鸿赴柏林,居康德路画室,问学于柏林美术学院院长康普。
1922 &&& 徐悲鸿感到在法所见虽广,仍有局限。丢勒、荷尔拜因、门采尔、塞冈蒂尼皆今他赞叹不已。他每天作画十几小时,在博物馆临摹了伦勃朗的作品,并到柏林动物园画了许多猛兽。
1923 &&& 返巴黎,继续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并在达仰指导下精研素描,在蒙巴纳斯各画院画了大量的人体习作。对油画人体,则作分部认真刻划和发挥默写能力。 以油画《老妇》第一次入选法国国家美展。 &&& 移居巴黎弗利德兰路。
1924 &&& 为中国领事赵颂南夫人写像,从容不迫,力求简约,造型设色得心应手。已胸有成竹地预见画完时的旨趣。苦学五年已见硕果。有佳作《抚猫人像》、《萧声》、《马夫和马》、《远闻》。
1925 &&& 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 &&& 冬尽,回到中国。
1926 &&& 春,为康有为、黄震之写像。在上海展出历年所作,引起文化界极大关注。康有为称赞徐悲鸿作品:“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回国三个月后,重返欧洲,以深入对于全欧艺术的研究。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摹约尔丹的作品,又赴安特卫普观卢本斯杰作,惊其天才之大。尤喜芒兴博物馆《希腊人战阿马戎女骑士》的奔腾活跃,妙丽动人。
1927 &&& 赴瑞士欣赏荷尔拜因和勃克林之作,尤喜荷尔拜因融汇安格尔与丢勒之长。在瑞士又专赴苏黎世,观看菜茵河左岸印象派代表霍德勒之作。 &&& 遍游意大利名城。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拉斐尔《雅典派》、波蒂切利的巨幅壁画、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天顶画、提香的《圣母升天》前长久徘徊,不忍离去。 &&& 该年,徐悲鸿送选的九幅作品全部入选法国国家美展,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东方韵味获巨大成功,享誉法国画坛。 &&& 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徐悲鸿回到久别的祖国,居上海霞飞坊,参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以培养“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定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材,以为新时代之先驱。”
1928 &&& 居南京丹凤街,名其居为“应毋庸议斋”。 &&& 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开始创作取材《史记》的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士》。 &&& 暑假,赴福州作油画《蔡公时被难图》。 &&& 在上海,与任伯年之女任雨华后人吴仲熊过从颇密,吴仲熊将伯年父女遗作未装裱者数十幅赠与徐悲鸿,为徐悲鸿生平最快意事之一。 &&& 年底,赴北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
1929 &&& 在北平艺术学院努力进行艺术教学的革新,聘齐白石任该院教授,但遭到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作中国画《六朝人诗意》。 &&& 在美展汇刊上发表文章,推崇和宣传现实主义艺术。 &&& 应挚友苏州美专校长、著名油画家颜文梁邀请,前往讲学。
1930 &&& 在《良友》杂志发表《悲鸿自述》,以自己的坎坷经历鼓舞有志青年。 &&& 经过两年时间,完成油画力作《田横五百士》,歌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1931 &&& 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画展。完成大幅中国画《九方皋》,以抒写发掘人才的渴望。 &&& 到天津南开大学讲学。 &&& 访杰出的民间艺人--天津泥人张和南昌范振华。撰文《对泥人张感言》,盛赞其高超的技艺,认为他们均可与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相提并论。
1932 &&& 由南京丹凤街迂入傅厚岗六号,取名“危巢”,以经石峪字集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悬于画室。 作《雄鸡一声天下白》、《沉吟》。 &&& 与颜文梁举行联合画展。 &&& 编《画范》,以中外美术佳作供教学参考借鉴。并撰写《新七法》:(一)位置得宜,(二)比例准确,(三)黑白分明,(四)动作或姿态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阿睹。
1933 &&& 完成取材《书经》的大幅油画《我后》,表现被压迫人民渴求得到解救的迫切心情。为提高中国绘画的国际地位,作赴欧宣传中国艺术的筹备工作。 &&& 五月至六月,在法国国立外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绘画展。徐悲鸿以《九方皋》、《古都回忆》、《颟顸》、《枇杷》、《雄鸡》、《湖畔》、《鸭》、《六朝人诗意》、《水牛》、《庐山五老峰》、《马》、《狮》、《群鹅》、《南京一多》、《猫》,共十五幅作品参展。《古都回忆》一画尤其受到法国报纸的赞美,其柏树被称为"堪与巴比松画派大师卢梭的橡树相媲美"。法国文豪保尔?瓦洛里专门撰文介绍画展,名画家沙巴、倍难尔、德尼、朗杜斯基均参加画展组织委员会,各界著名人士三千人出席了开幕式。应观众要求,展览延长十五天,目录印至三版。法国政府从画展中选购十二幅,于巴黎国立外国美术馆成立中国绘画展室,成为中国绘画在欧洲影响最大之事。画展期间,徐悲鸿为倍难尔作了速写像。 &&& 随后,徐悲鸿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个人画展,并游荷兰海牙、阿姆斯特丹,访伦勃朗故居。 &&& 赴意大利米兰举行中国绘画展览,纪录片在全意放映,被称为马可?波罗之后最重要的意中文化交流。
1934 &&& 应德国柏林美术会邀请,到柏林和法兰克福举行徐悲鸿画展,获巨大成功。五十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 经希腊赴苏联。途中,游雅典巴底隆神庙遗迹,为平生快事。 &&& 五月至七月,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举行中国近代画展,盛况空前。成为“在苏联举行的最成功的外国展览”。徐悲鸿的《六朝人诗意》大受观众喜爱。与苏联著名艺术家交换了作品。 &&& 回国,作《新生命活跃起来》、《颟顸》。
1935 &&& 带学生去黄山写生,作油画《彩霞》、《黄山》。 &&& 赴广西,作国画《漓江野渡》、《鱼鹰》、《墨猪》、《恍榔树》、《虎与兔》。 &&& 促成在南京和上海的苏联版画展,井为展览撰写序言。
1936 &&& 离南京,再赴广西。居桂林、阳朔,放舟于漓江之上。作具有强烈时代感情的《逆风》,以及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雪景》、《牧童和牟》、《村歌》。
1937 &&& 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 从香港一位德籍夫人手中购回中国人物画瑰宝《八十六神仙卷》。 &&& 在桂林创作了大写意山水《漓江春雨》和向往光明的中国画《风雨鸡鸣》。 &&& 随中央大学迁重庆,作表现人民疾苦的《巴人汲水》、《贫妇》。
1938 &&& 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 &&& 作《牛浴》、《光岩》、《负伤之狮》、《象鼻山》。
1939 &&& 赴新加坡举行徐悲鸿画展,将卖画收入全部捐献祖国灾民。以著名街头剧为题材,创作油画《放下你的鞭子》。
1940 &&& 在印度国际大学和加尔各答举行徐悲鸿画展。泰戈尔盛赞其作品旨趣高奥的形象及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独具民族风格。&&& 为泰戈尔作油画、素描、速写像十余幅,并创作著名中国画《泰戈尔像》和《群马》。 &&& 由泰戈尔介绍,为圣雄甘地作速写肖像。 有大量杰出的速写作品:《河畔》、《野食余兴》、《课余》、《妆》、《大吉岭》、《喜马拉雅山之林》等。 &&& 居喜马拉雅山大吉岭,用油画、水墨尽情描绘雄伟壮观的群山。 &&& 在大吉岭完成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巨作《愚公移山》,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以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人民。 &&& 离印前,为《泰戈尔画集》选画。
1941 &&& 作巨幅奔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 &&& 在槟榔屿、怡保、吉隆坡举行画展,收入仍全部捐献祖国难民。
1942 &&& 从云南回国,在昆明举行画展,全部收入捐献劳军。 &&& 返重庆中央大学任教。居沙坪坝,开始筹备中国美术学院。 &&& 作国画《鸡足山》、油画《鸡足山庙字》、《灵鹫》、《六骏图》。 &&& 在《全国木刻展》一文中,热烈赞扬解放区的木刻家。
1943 &&& 年居重庆磐溪中国美术学院。暑假,带学生赴青城山,在天师洞道观作《紫气东来》、《孔子讲学》,以九歌为题的《山鬼》、《国殇》,以及《杜甫诗意》。肖像画杰作有《廖静文像》、《李印泉像》,风景画有《银杏树》、《青城山》,中国画有《群狮》、《双饮马》、《梅花》、《鹰扬》。
1944 &&& 有杰作《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月色》、《飞鹰》问世。 夏未,患严重的高血压和慢性肾炎,住医院半年。
1945 &&& 病渐愈,身体虚弱,但仍为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学生上课。
1946 &&& 从重庆经南京、上海到达北平,就任北平艺专校长。聘请了一批有影响、有能力的艺术家到校任教,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担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推动现实主义艺术运动。
1947 &&& 迎击腐朽、保守势力,为阐明艺术主张而向各报记者发表题为《新国画建立之步骤》的书面谈话。提倡直接师法造化,描写人民生活。在教学中规定各科学生都学习两年极严格的秦描,然后学十种动物、十种花卉、十种翎毛、十种树木与界画,以达到对人物、风景、动物及建筑不感束手,离开学校后能自觅途径发展。 &&& 秋,迁于东受禄街十六号,名之为“静庐”及“蜀葵花屋”。 &&& 在上海举行徐悲鸿画展。
1948 &&& 撰写《中国美术的回顾与前瞻》书稿。
1949 &&& 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 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当选为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 为许多杰出的学者和文学艺术家作了素描肖像,如田汉、丁玲、洪深、张奚若、郑振锋、翦伯赞、邓初民、马寅初、萧三、戈宝权等。
1950 &&& 作油画《邰喜德像》、素描《苟富荣像》、《戎冠秀像》、《李长林像》。 &&& 完成《鲁迅与翟秋白》的素描稿。 发表赞扬民间艺术家的文章《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为《任伯年画集》撰写《任伯年评传》。
1951 &&& 赴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作《工程师张晋像》、《农民任继东像》、《劳动模范吕芳彬像》。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1952 &&& 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工作,并计划编写《爱国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重要艺术珍品集中编印。
1953 &&& 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 &&& 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大道平》奔马图。 &&& 九月二十三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九月二十六日二时五十二分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 &&& 应美院师生的要求,徐悲鸿的遗体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停放,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界代表和各界人士一千余人悼念,然后,由他们护送,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十二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行徐悲鸿纪念会和徐悲鸿遗作展览。展出油画、国画、素描、粉画共二百二十六件。观众为祖国失去这样伟大的画家而感到痛惜。周恩来总理在展览会上指着徐悲鸿所书的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徐悲鸿就有这种精神”。他赞扬徐悲鸿的作品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技法,油画和素描都有民族色彩,是他生活年代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家属将他的一千二百多件遗作和他一生节资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作家的作品一千二百多件,图书、图片、碑帖等一万多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 次年,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展出有关他的生平和艺术活动的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周恩来总理题写了“悲鸿故居”匾额。 &&& 一九八三年建于北京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纪念馆新馆落成,并长期对国内外开放,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徐悲鸿的著作及他人研究著作目录
徐悲鸿讲艺术& 徐悲鸿著& 九州出版社 2005 徐悲鸿& 徐冀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范保文主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徐悲鸿& 陈传席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徐悲鸿& 庄庸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鉴识徐悲鸿& 潘深亮著&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2 艺坛巨匠徐悲鸿 第2版& 徐悲鸿纪念馆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2 徐悲鸿一生:插图珍藏本& 廖静文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徐悲鸿艺术随笔& 王震编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徐悲鸿& 李晓杰文&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徐悲鸿油画集&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徐悲鸿画集:人像, 画稿 第五集 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8徐悲鸿画集 第4集 素描部分& 徐悲鸿绘& 北京出版社 1987我与悲鸿:蒋碧微回忆录& 蒋碧微著& 岳麓书社 1986 徐悲鸿评集& 王震编& 漓江出版社 1986 徐悲鸿画集:人体 3 素描部分& 徐悲鸿纪念馆, 北京出版社编& 北京出版社 1986 徐悲鸿年谱& 李松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笔下千骑:绘画大师徐悲鸿& 郑理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徐悲鸿的故事& 郑理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徐悲鸿传记资料& 天一出版社编著& 天一出版社 1985 徐悲鸿研究2版& 艾中信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 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徐悲鸿画集 2 中国画部分:飞禽.走兽& 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出版社合编& 北京出版社 1983徐悲鸿油画&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 徐悲鸿一生 我的回忆& 廖静文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 徐悲鸿研究& 艾中信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徐悲鸿彩墨画&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徐悲鸿素描&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徐悲鸿画集 1 中国画部分:人物.山水.花木& 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出版社合编& 北京出版社 1979 徐悲鸿画辑& 徐悲鸿绘& 编者 1978 徐悲鸿油画& 徐悲鸿绘&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0徐悲鸿彩墨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编者 1959&
篇名 作者 刊名 年/期& 1 徐悲鸿的笔墨实践&& 华天雪&& 文艺研究&& 2006/08 2 关于徐悲鸿、写实主义及其论争&& 吕澎&& 文艺研究&& 2006/08 3 徐悲鸿的少年时代&& 付存力&& 中学生百科&& 2006/21 4 徐悲鸿《愚公移山》亮相翰海春拍 冲击中国油画成交新纪录&& 孙晓蕊&& 艺术市场&& 2006/07 5 徐悲鸿的“马”――配合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 高怡&&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2006/Z2 6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 陆茂清&& 现代交际&& 2006/05 7 回荡于天地之间的美妙乐章 徐悲鸿《愚公移山》融贯中西&& 董三军&& 收藏家&& 2006/07 8 李自立先生习作展在徐悲鸿纪念馆展出&&& 美术&& 2006/07 9 周恩来与徐悲鸿&& 孟红&& 红岩春秋&& 2006/03 10 傅宁军:重新发现徐悲鸿 子峡 中国作家 2006/12 11 徐悲鸿长女与继母的亲情 张应松 西部大开发 2006/06 12 融合与创新――徐悲鸿与傅抱石绘画作品赏析 孙冬冬 荣宝斋 2006/03 13 天若有情天亦老――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历史贡献述评 冯健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6/02 14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 秦菊英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6/02 15 《徐悲鸿》:文化先贤的灵魂礼赞 陈谦 当代电视 2006/06 16 不因苦难恐惧――记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 于夫 健身科学 2006/04 17 我的父亲徐悲鸿:爱画入于骨髓 张蓓 三月风 2006/03 18 徐悲鸿慧眼识“二石” 吴明仁 纵横 2006/03 19 悲鸿生命的艺术诠释――八集电视纪录片《徐悲鸿》创作思考 陈谦 艺术百家 2006/01 20 徐悲鸿关于中国美术改革的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肖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21 徐悲鸿素描体系与契斯恰柯夫素描体系的比较研究 谭支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6/01 22 爱才、惜才的大师――徐悲鸿 沙平 档案时空 2006/03 23 大型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画集《中国艺坛巨匠徐悲鸿》首发式”和“徐悲鸿的艺术及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同时进行 郑晓华 美术 2006/01 24 徐悲鸿大师价值今几许? 李艳锋 东方艺术 2006/01 25 徐悲鸿从欧洲艺术中找到了共鸣 为纪念徐悲鸿诞辰一一○周年而作 董三军 收藏家 2005/12 26 “艺术救国”、“物种进化”和“中国画改良”――为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 陈传席 美术 2005/12 27 纪念艺术大师 学习艺术规律――江苏隆重兴办徐悲鸿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京云 美术 2005/12 28 徐悲鸿先生在都匀 屠旭云 文史天地 2005/08 29 徐悲鸿油画《浴》拍卖内情& 荣宝斋 2005/04 30 《徐悲鸿》:魂归两岸的述说 江南剑 两岸关系 2005/12 31 翰墨丹青催泪下 惜日真情融泪中 徐悲鸿的墨竹图 董三军 收藏家 2005/04 32 徐悲鸿册页赏析 梦溪 收藏家 2005/01 33 毕生心血的收藏 徐悲鸿和他的收藏 董三军 收藏家 2005/01 34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传奇 司空碧 海内与海外 2005/10 35 抗战时期徐悲鸿在渝美术活动述评 钱华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36 徐悲鸿与《十二生肖册》 邓馨 出版史料 2005/01 37 徐悲鸿画猫赠“马”――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 高兴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2005/09 38 对话,从关键词句开始――《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张忠诚 小学教学参考 2005/Z1 39 徐悲鸿艺术特点与分期 陈伟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40 徐悲鸿: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的伟大开拓者 李M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1 南北隆重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 美术 2005/08 42 北京将在七月隆重举行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 美术 2005/05 43 徐悲鸿:他娶了艺术 骆阿雪 艺术市场 2005/07 44 鸽子的翅膀――读徐悲鸿人体素描 (外一章) 王磊 散文诗 2005/17 45 对绘画大师徐悲鸿生前最后的采访――兼议记者要重视资料的积累 孙世恺 新闻实践 2005/07 46 印象派与中国当代油画笔谈讨论(2) 徐悲鸿与印象派绘画 冯法祀 美术 2005/04 47 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陈尉南 美与时代 2005/05 48 徐悲鸿的艳遇和绯闻 张连莹 档案时空 2005/07 49 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 王文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03 50 徐悲鸿的治学精神 杨建侯 纵横 2005/05 51 画马大师徐悲鸿轶事 吴明仁 文史月刊 2005/03 52 世纪初的学术丰收――《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举行首发式 邵晓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01 53 徐悲鸿油画《浴》成交近600万――广州嘉德冬拍圆满成功落幕羊城 佳怡 艺术市场 2004/02 54 徐悲鸿假画充斥市场探源 牟建平 艺术市场 2004/11 55 “雨夜楼”藏徐悲鸿画作均非原创 二禾 艺术市场 2004/05 56 徐悲鸿学画 吴冠群 良师 2004/Z3 57 徐悲鸿的成长故事 王京 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2004/11 58 山河百战归民主 铲尽崎岖大道平――记绘画大师徐悲鸿与周恩来总理的友情 张宗高 统一论坛 2004/02 59 我与徐悲鸿的 十年婚恋生活 廖静文& 文史博览 2004/11 60 林风眠与徐悲鸿关系考 彭飞 中国书画 2004/12 61 张圣奘与徐悲鸿的情谊 徐伯荣 四川统一战线 2004/03 62 徐悲鸿在桂林(下) 何开粹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4/04 63 徐悲鸿后殖民时代的意义 王文娟 西北美术 2004/04 64 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与作品的比较研究 赵思有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06 65 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及其教学体系 赵思有 艺术百家 2004/06 66 徐悲鸿中国画收藏观 周积寅 中国书画 2004/04 67 林风眠与徐悲鸿关系考 彭飞 美术研究 2004/04 68 徐悲鸿在桂林(上) 何开粹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4/03 69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婚恋经过 林云帆 文史月刊 2004/09 70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婚恋传奇 林云帆 民族论坛 2004/07 71 徐悲鸿革新中国画散论 崔成雨 艺术探索 2004/02 72 徐悲鸿慧眼识“二石” 马木 文史天地 2004/06 73 也谈徐悲鸿 齐彪 艺术百家 2004/04 74 徐悲鸿de三次婚恋 白杉& 党史天地 2004/06 75 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届本科生毕业作品系列展开幕 骆红 美术 2004/06 76 徐悲鸿并不提倡“中西结合” 陈传席 美术观察 2004/05 77 “中西调和”与“中西融合”――林风眠与徐悲鸿艺术思想比较 吴纯玉 美术观察 2004/04 78 徐悲鸿铜像在中央美院揭幕 贺绚 美术 2004/05 79 徐悲鸿中国画艺术研究 祝正锋 宜宾学院学报 2004/01 80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婚恋传奇 林凡 海内与海外 2004/02 81 徐悲鸿在新世纪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纪要 人毅 美术 2004/01 82 大师风范总如新――小记徐悲鸿先生与我的师生情 屈义林 文史杂志 2004/01 83 爱国画家徐悲鸿 徐沛君 当代小书画家 2003/03 84 徐悲鸿的画格与人格 陈旭 教师博览 2003/01 85 徐悲鸿与张大千& 初中生辅导 2003/08 86 徐悲鸿与“可嘉的敌意事件” 李东辉 中国校园文学 2003/04 87 徐悲鸿画肖像 张镛 书画艺术 2003/05 88 江苏斥巨资修葺徐悲鸿故居 朱同 书画艺术 2003/04 89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 书画艺术 2003/03 90 二十一世纪徐悲鸿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宋华飞 书画艺术 2003/0191 声心堪相同 尺素证交谊――读徐悲鸿致谢玉岑手札墨迹 邹绵绵 荣宝斋 2003/05 92 傅抱石徐悲鸿关系谈――从傅抱石壬午画展谈起 林木 荣宝斋 2003/05 93 追溯徐悲鸿精神――廖静文访谈录 宫建华 艺术研究 2003/04 94 徐悲鸿之子千里来沪状告出版社 胡克群 检察风云 2003/21 95 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体系及其再认识 周绍斌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96 “父亲是一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画家” ――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徐悲鸿之子徐庆平 许水涛 纵横 2003/09 97 徐悲鸿:一洗万古凡马空 张扬 新闻出版交流 2003/06 98 丹青知己 取善辅仁――记父亲罗文谟与世伯徐悲鸿的交谊 罗荣泉 文史杂志 2003/03 99 艺术大师徐悲鸿事略 陆占山 文史精华 2003/09 100 徐悲鸿丹心铁骨赴国难 吴继金 文史春秋 2003/10 101 徐悲鸿与现代美术教育 许培光 美与时代 2003/07 102 传统的超越――由任伯年、徐悲鸿的艺术论近代中国人物画的变革 何兴泉 美术观察 2003/06 103 中原大地“牡丹王”――记中国徐悲鸿画院院士、国画家安庆臻 王永林 河南国土资源 2003/02 104 时代的选择――林风眠与徐悲鸿艺术思想比较 谢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01 105 北平艺专历史上的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时期――兼作徐悲鸿与艺术学院关系考 王工 美术研究 2003/04 106 徐悲鸿作品& 美术研究 2003/03 107 偏见与孤行――对徐悲鸿“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思想的思考 邵晓峰 美术研究 2003/03 108 论徐悲鸿与岭南画派之关系:以《文艺因缘》册为例 朱万章 美术研究 2003/03 109 生命到处闪光――忆徐悲鸿先生有关教学的几件事 韦启美 美术研究 2003/03 110 发展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郑晓华 美术 2003/09 111 理念?生活?技艺――徐悲鸿艺术解读要方 丁涛 美术 2003/08 112 呼唤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徐悲鸿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王玉芳 美术 2003/08 113 徐悲鸿倡真求实的艺术观 张曼华 美术 2003/06 114 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 马鸿增 美术 2003/06 115 现代中国画的时代性――论徐悲鸿艺术精神与21世纪中国画之发展 宋文翔 美术 2003/05 116 “融合中西”之路将向新世纪延伸――重温徐悲鸿改革中国画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罗剑钊 美术 2003/05 117 徐悲鸿论艺术与科学 王泽庆 美术 2003/02 118 徐悲鸿创作画稿《鲁迅与瞿秋白》轶事 艾克 上海档案 2003/03 119 徐悲鸿艺术精神与21世纪中国画之发展 宋文翔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 120 徐悲鸿 廖静文:十年婚姻 一世相恋 黄秀璋 文史春秋 2002/07 121 徐悲鸿的中国画视角 尚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 2002/01 122 徐悲鸿与中外美术交流 武丽敏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123 论徐悲鸿油画的民族内涵 刘继炜 怀化师专学报 2002/01 124 贵州省博物馆珍藏的徐悲鸿作品 简小娅 文史天地 2002/06 125 徐悲鸿手迹 王树梅 浙江档案 2002/08 126 徐悲鸿画马作品选& 名作欣赏 2002/01 127 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在南京正式成立暨“怀鸿乡情书画展”开幕 石延平 美术 2002/01 128 徐悲鸿学派 王泽庆 美术 2002/01 129 徐悲鸿赴苏举办画展史料 纪清彬 民国档案 2002/02 130 徐悲鸿 汤虎君 档案与建设 2002/09 131 徐悲鸿的漓江之恋 何开粹 钟山风雨 2001/01 132 徐悲鸿画说 匡东明 散文诗 2001/11 133 徐悲鸿《群奔》抒怀 杨东宛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1/02 134 读徐悲鸿国画《群奔》 石羽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2001/02 135 徐悲鸿对中国画创新的历史贡献 白海 艺术探索 2001/06 136 弘扬悲鸿精神 拓展美育事业――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 马啸遐 特区展望 2001/03 137 浅谈徐悲鸿的素描观 孙宝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138 徐悲鸿提携人才趣闻 孔润常 海内与海外 2001/06 139 怀念我的老师――徐悲鸿大师 孙凤鸣 贵州文史天地 2001/04 140 论慧眼识人才――从徐悲鸿由“小虾图”识大画家齐白石谈起 谭玉兰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 141 徐悲鸿与中国美术教育 刘 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142 有关徐悲鸿的一段公案 杨先让 美术研究 2001/01 143 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开展《审美发展史》教学的反响 帅松林 美术 2001/05 144 毛泽东与徐悲鸿 冯彩章& 党史博采 2000/02 145 徐悲鸿与他的绘画艺术 佚名 语文世界 2000/11 146 徐悲鸿缘何而得名 柯云 文史春秋 2000/03 147 再读“徐悲鸿选画范序” 卫祖荫 美术向导 2000/03 148 杜尚离我们有多远――从徐悲鸿到吴冠中 王端廷 美术观察 2000/07 149 星辰伴月共生辉――记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 唐伯藩 老年人 2000/02 150 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访徐悲鸿长女徐静斐 叶芳 江淮文史 2000/04 151 关于徐悲鸿的“尽精微,致广大” 李凤琴 甘肃教育 2000/09 152 真宰上诉天应泣――试论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构成 李庆云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153 “悲鸿生命”――廖静文女士回忆徐悲鸿保护中国历代名画 叶雷 东南文化 2000/08 154 大忧患时代中的建构――论徐悲鸿“新国画”体系的确立 黄宗贤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0 155 创业不畏难追求无止境──记东宁徐悲鸿远东艺术学校校长蒋秀云& 教育探索 2000/10 156 徐悲鸿是否批判过吴冠中? ――访徐悲鸿的老弟子冯法祀、戴泽先生 李伟 美术 2000/07 157 应该正确评价徐悲鸿 钱海源 美术 2000/06 158 中日架桥人――记日本著名徐悲鸿研究学者松谷省三先生 刘幸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9/04 159 关于徐悲鸿写给尾崎清次的信 松谷省三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9/04 160 徐悲鸿与张大千的深厚情谊 屈义林 文史杂志 1999/05& 161 抗战八年中的徐悲鸿――艺术大师在四川 屈义林 四川统一战线 1999/08 162 两个妻子眼中的徐悲鸿 李兆忠 读书 1999/06 163 同怀忧国忧民情──杜甫草堂馆藏徐悲鸿杜甫秦州诗意画浅议 石婉祥 杜甫研究学刊 1999/01 164 徐悲鸿艺术学院成立& 美术 1999/12
徐悲鸿作品欣赏
教育教学录入:宋宝&&&&责任编辑:宋宝&
上一篇教育教学: 下一篇教育教学: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C)山东省济南稼轩学校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董家843号
乘车:洪家楼乘10路(王辛支线)或 公交302路
联系电话:(86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仙子是什么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