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梦回家看小孩却发现小孩子脸上长猴子怎么办变成猴子似的

  小孩哭了不能抱?让他哭?哭几回就不哭了?你这是虐待你知不知道,自己这么干,还教给别人?闲自己做虐不够多啊  还有父亲们在小孩的成长中缺席也太严重了吧?孩子妈也居然能接受,不要求孩子爸?类单亲家庭知不知道啊?你们愿意为了孩子拼命挣钱,选还学校,找好老师,家教辅导班一起上,怎么就不愿意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少加点班,少出差,多陪陪小孩?  为什么在孩子小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不好好呵护孩子,等他长大了独立了再指手画脚干预他的生活?干涉他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找什么样的老婆或者老公?你们很荒唐你们知道吗?  看到生气,擦,哪天有空找点资料贴上来…………………………太荒唐了
楼主发言:22次 发图:0张
  哦,忘了说了,还看到有人讲一堆带孩子很辛苦,孩子爸下班什么都不干巴拉巴拉巴拉,完了再说二宝如何如何,我能说你是虐待狂,你自找的  没孩子的时候不知道也就算了,有孩子了孩子爸这样表现,你还二宝?说你们什么好?
  lz说的我十分同意,本来爱哭的宝宝就是高需求宝宝,要给他更多的关爱,为啥要硬着心肠不抱啊,对孩子性格发育很不利的,容易没有安全感,每个宝宝都不一样,没必要别人家的孩子怎样自己孩子就怎样
  呼唤猪头令僵尸粉  呼唤猪头令僵尸粉  呼唤猪头令僵尸粉
  网友给出来的故事:这是我在宝宝树看到的一段话,送给以上用哭声免疫法对付宝宝的父母:  ——————以下引用自宝宝树——————  我妈就是跟你一样的做法,并且我爸爸是不参与育儿的传统中国式冷酷家长,你想知道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吗?  我是公认的开朗外向性格,但实际上我是性格分裂倾向的抑郁症,前几年在北师大心理教授那不知道磨了多少个周末,我的表征鉴定上第一句就是,因婴幼儿时期缺少亲密安全感而造成的依赖性自卑。当时我问刘教授这是什么意思,反问我:你妈妈是不是那种放任你哭还会把你一个人锁在家里的妈妈?我就明白了。我妈最常干的事情就是这样放任我哭,而且她很急躁,还总说:哭吧哭吧,没人管你!  我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她,但我的性格问题赔掉了我很多治疗费和老公的精神压力。我知道楼主是爱孩子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这个方法,都是想得到对孩子好的结果。可我不是来劝你的,我内心的愤怒让我对这类做法没有同情心,只是提醒你,当你看到孩子醒来的笑容时,别忘了,人的潜意识会记录一切,神经突触的连接才是情绪的真正储存库,总有一天,这些都会通过你想都想不到的形式返回到你身上。不过我想你能处理的很好的,既然敢做敢说,肯定是有相当的把握和自信的。
  分享一篇心理博文给你看看,希望有帮助。  妈妈们,请坦然面对自己的“坏”  婴儿,或许什么都知道。  一新妈妈说,她一岁多的儿子,最近老说怕。问她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她说想不出来。试着让她代入儿子的角色,她也感受不到什么东西。  那就继续其他话题。咨询中,换话题与等待,也是个办法,意识上的话题进行时,潜意识也会指引我们自动抵达一些地方。  果然,谈几个话题后,她很自然地说,太累了,有时恨不得将孩子弄死,然后她住监狱,然后什么事就都没了。  不仅是带孩子累,而且,公婆与丈夫给不了她支持,他们不赞同她养育孩子的新方法,坚持老一套。并且,他们还认为,既然你是妈妈,所以孩子出问题时,一切的原因都在你身上。再者,他们也反感她对孩子的敏感,认为既然你信奉新方法,那么你就搞定一切吧……  我说,这就是儿子怕的原因吧,他怕你身上坏妈妈的部分。她眼泪忍不住涌出来,频频点头说,是,是。  最后,她开玩笑说,婴儿真是讨厌,他们什么都知道,让你无法伪装。  在中国,做一个好妈妈真是很不容易。首先,你没得到过好妈妈的爱,现在,你却要给自己的孩子,这多少有点象无源之水,必须要做很多努力才行。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形容说,每个人的心就像是一个罐子,罐子里有了很多爱,被盛满了,才能自然地倒出来,而假若罐子的水很少,就很难倒出来。  其次,你若做一个及时满足孩子的种种需求并与孩子有情感互动的好妈妈,整个家庭的成年人都和你作对。譬如,你若按照孩子的需求进行哺乳,他们会说你会惯坏孩子;假若你尊重孩子的感觉,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世界,他们也会怪你溺爱孩子……  再者,你若成为好妈妈,家里其他人也会退行,找你要母爱。以我的了解,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藏着一个饥渴而受伤的小孩,平时的麻木状态下,他们可以扮僵硬的大人,但有条件时,他们会退行为不讲理的小孩。所以,如果一位新妈妈努力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她会发现,她得将其他大人也视为小孩,而她因为觉醒了,就不能再无觉知地扮演麻木的大人或不讲理的小孩了。  所以,尽管我的文章一早写,妈妈对孩子的养育极为重要,但希望好的养育不要成为对妈妈单独的要求,整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和觉醒都很重要。  对妈妈来讲,觉知到自己有坏妈妈的一面,并包容这一面,而不是单纯压制它,和发展自己好妈妈的一面,同样重要。永不可能只有好而没有坏。  实际上,婴儿的最早的一个重要功课,就是学习到,自己的妈妈有好有坏,自己也是有好有坏。这种整合,是宽容的开始。  关键是,好妈妈的部分够多,够多,就可整合。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经过多年对婴儿的观察发现,所有婴儿在三个月前都处于偏执分裂期。所谓偏执分裂,即认为好只能是好,坏只能是坏,好与坏不能并存。  具体而言即,对没有自我照料能力的婴儿来讲,妈妈有两个,一个是好妈妈,能及时满足婴儿的种种需求,并与婴儿有丰沛的良性情感互动,且能看到婴儿的存在。一个是坏妈妈,忽略、无视婴儿的种种需求,看不到婴儿的情绪与情感,更谈不上能看到婴儿的存在,甚至,攻击婴儿。  对三个月前的婴儿来讲,要么是好妈妈,要么是坏妈妈,不存在中间状态。当好妈妈存在时,婴儿就有全能感,啊,我有这样一个需求,立即就被满足了,我有那样一个声音,立即被听到了。由此,就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强壮而健全的母婴共同体。  母婴共同体的追求,是婴儿的心理状态导致的天然追求。即,婴儿觉得,自己与妈妈是同一个人,是处于未分化状态。若妈妈能看到婴儿并及时与婴儿互动,就构成了一个整体强大的共同体。这是自信的开始。  相反,若没有妈妈的陪伴与敏感互动,婴儿就会不断被可怕的无助感所袭击。他有一个需求,但得不到满足;他有一个情感渴望,但没有回应。如此一来,婴儿就会觉得自己的世界坍塌了,这就构成了一个无能的母婴共同体。  可以想象,对婴儿来说,若无妈妈,任何一个负性刺激都会导致可怕的无助。譬如,一个蚊子的骚扰,婴儿完全无能为力。  所以说,坏妈妈的存在,会让婴儿体验到可怕的无助。  但是,无论妈妈怎么努力,又怎么好,坏妈妈的部分,都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是,好妈妈的部分足够多,坏妈妈的部分不要成为占统治性的存在。这样一来,进入三四个月后,随着孩子初步具备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孩子就可以发现并承受一个事实——原来好妈妈与坏妈妈是同一个人。  并且,因婴儿的天然自恋本性,但好妈妈存在时,婴儿会对应地形成“好我”,当坏妈妈存在时,婴儿对应地形成“坏我”,而好妈妈与坏妈妈的整合,也意味着“好我”与“坏我”的整合。  所以,妈妈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妈妈,给婴儿提供绝对完美的空间,而足够好就可以了。
  在亲密关系中,升起杀死对方的念头,太平常。据统计,即便幸福的婚姻,两个人一辈子想杀死彼此的念头也有数十次之多。母子关系中,出现杀死对方的念头,也很自然。  为什么想杀死彼此?除了常见的爱恨情仇,还因为,亲密关系都面临着一对矛盾:要独立还是要亲密。太亲密了,就会对彼此的自我构成了冲击;太独立了,又会产生疏离感乃至被抛弃感。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有一个健全的独立自我。爱情的分分合合与进进退退,最终都是为了让一个人形成这样的一个健全自我。  若没有这样的独立自我,自我相反是僵硬或破碎的,那么,太亲密就意味着对自我构成了吞没,同时,又不能承受疏远,因疏远会导致自我的破碎……  这一矛盾,集中地体现在婴儿早期。心理学家马勒认为,六个月前的婴儿处于共升期,他们都追求与妈妈形成一个母婴共同体,这意味着极度的亲密,完全融合为一个人。这势必意味着对妈妈的自我的吞没,若妈妈没有一个健全的自我,就难以承受这种吞没,并对婴儿的这种渴求产生极大的抵触,乃至强烈的愤怒。最严重时,会想杀了婴儿,因婴儿对共同体的追求,让妈妈感觉自己的自我在被杀死。  从哲学上讲,关系的融合,都意味着自我的死亡,要享受关系的合一感,自我必须死去。有健全自我的人,倒可以接受自我暂时的死去,有僵硬自我或破碎自我的人,才会紧紧抓着自我不放。  有健全自我的人,毕竟是少数。在中国,更是凤毛麟角。我想可能是因这一原因,我们文化采取的方式是,孩子越小,越不管他,这样一来,大人们那僵硬或破碎的自我,就不用面对婴儿对合一感的追求所带来的挑战了。  也即,只要自我不够健全,妈妈们在面对婴儿对共同体的强烈渴求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乃至愤怒。  从这一角度上看,中国的妈妈们偶尔甚至多次产生要杀死自己孩子的念头,并非是很严重的事。  若产生这种念头,妈妈们及其他人首先要知道,念头是念头,并不等于行动。念头离行动,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多人会因为仅仅有这些念头,就会产生强烈的愧疚,这是因将念头和行动划上了等号,认为有了念头,就相当于采取了行动。这种将念头和事实划上等号的逻辑,其实是孩子式,是不成熟的,强迫症患者常见这种逻辑。  其次要知道,婴儿对母婴共同体的追求,这的确会给无数妈妈造成巨大的影响,尽可能满足婴儿的这一需求,但假若觉得孩子这一需求对自己的自我构成了可怕的冲击,妈妈后退一下,并对孩子的这一需求产生抵制乃至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亲人,特别是丈夫,若发现妻子有这一现象,要给予妻子理解与支持,你包容她,就给她的自我创造了一个舒服的场,她可以更容易地满足孩子。相反,指责与苛求,没有任何意义。  以我所了解的个案,产后抑郁症,常是妈妈对婴儿产生了巨大的负疚感,而亲人特别是丈夫又不能给予支持,相反还是苛责,结果让养育孩子成了妈妈们不能承受的重担。  再者,妈妈要知道,重要的是足够好,而不是完美。  总之,要避免这样的心理循环:因婴儿寻求母子一体的感觉,妈妈感觉自我被吞没,对孩子升起愤怒乃至有想杀死孩子的念头;这种念头吓到自己,产生强烈的愧疚,觉得自己太坏,转而对孩子更好;被吞没感更严重,愤怒更重……解开这一循环的关键,是理解并包容自己的坏,而不是成为完美妈妈。  当然,母婴共同体的成功构建,对妈妈也会是一个巨大的疗愈。有这一体验的妈妈会明白,比起母婴互动的美妙来,成年人的爱情常常不如。  并且,母婴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也是妈妈们自我的完善过程。所以,很多妈妈们深切地体验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傻逼,你敢说你生过孩子吗?自己没养过就在那指手画脚的教训别人养小孩的父母,等你生出来自己带就知道了,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武志红的博客  妈妈的功能:抱持婴儿的焦虑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婴儿最初具有全能控制感,认为母亲和世界与自己混然一体(这是成人的解释,婴儿其实并不理解有母亲和世界的存在),如果母亲足够好,婴儿的全能控制感便得到满足,并通过母亲的及时反应而建立起基本的存在感。然而,如果母亲的照料有太多不及时的时候,这时候婴儿就把“不及时来哺乳”的乳房视为坏客体,并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婴儿的焦虑,尚未有确定的理论解释从何而来,经常称之为死本能)通过击打、撕咬等攻击性行为投射给坏客体。这时候,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会抱持住婴儿的焦虑,将其化解。或者,至少是化解一部分,譬如婴儿投射给母亲的焦虑是10分,这也唤起了母亲的不满,但母亲因自己内心是充盈着爱的,这样的内心令她部分化解了这焦虑,等她再将自己的感受反弹给婴儿时,其焦虑已降到了2-3分。更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投射的是焦虑,但母亲经过自己的内心加工后,还给婴儿的是爱与包容,那么婴儿的内心就被转换了。  如果母亲没有抱持住这份焦虑,甚至反而攻击婴儿,婴儿就会感觉好像被撕裂成碎片,存在感支离破碎。例如,婴儿投射给妈妈的焦虑是10分,但妈妈自己的内心也是极度焦虑的,结果她的焦虑成了一个放大器,将这份焦虑放大到了50分,然后再反弹给婴儿。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咬了妈妈乳头一下,妈妈暴跳如雷,她扇了婴儿一耳光,甚至将婴儿重重地摔在地上。  如此一来,婴儿自己的焦虑没有被抱持,反而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焦虑。为了应对这种痛苦,他会形成“假自我”。所谓“假自我”,是婴儿在应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时形成的东西。  本来,理想的情形是,婴儿有了一种感觉,他将此投射给妈妈,并得到了妈妈的抱持,这时,围绕着婴儿自己本有的感觉所形成的即真自我。现在,糟糕的情形发生了,婴儿的本有感觉要埋藏起来,相反他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去面对妈妈投射过来的痛苦,而围绕着妈妈的感受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即是假自我。简而言之,真自我是以婴儿自己为中心的,而假自我是以妈妈为中心的。  可以说,假自我是一种妥协,实际上是对真自我的防御。全能控制感得到足够的满足,是婴儿今后放弃全能控制感,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的基础。但假如这一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一个人可能会在童年时压抑这一需要,但长大后会在恋爱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寻求这种满足,他会要求恋人或其他人满足自己的全能控制感的需要,这种表现就是永远是他说了算,而这对别人来说是噩梦,他们会想离开他,那时他就要重新面对自己破碎的存在感。  妈妈的脸是与婴儿互动的关键。婴儿通过母亲的脸(也包括母亲的其他肢体语言)来认识自己,这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被称为“镜映(mirror)”,意思是就像我们通过照镜子认识自己的相貌一样。如果婴儿看到母亲温柔关切的笑容,婴儿对自我的印象也是温柔美好的,认为自己值得爱和尊重。最可怕的是,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冷漠,不予以回应,此时婴儿无法内化自我,我猜想这就是我自己内在最恐惧的来源。
  @月伴弯 8楼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是要安抚她的情绪啊
  那么小的小孩哭闹的时候不管他,美其名曰培养独立,对已经成年,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孩,做什么工作,找什么样的另一半却横加干涉,好奇葩的想法
  @月伴弯 8楼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不抱也不完全是由着他去吧, 能给孩子讲讲道理让他明白就讲, 讲不明白就让他知道, 哭闹是得不到他要的结果的, 不过这是对稍微大一点的宝宝才有用, 对啥都听不懂的婴儿, 无理取闹的话, 以前国外电视节目里也有建议让孩子晾一会...
  说比做简单。我以前也相信孩子哭了不要抱,但实际根本不是这样,我家闺女就是楼上说的那种高需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哭了不抱只能说看个体和情况而定,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于只要说到小孩哭闹就说不要抱。
  我自己,也曾被妈妈用所谓的哭闹免疫法对付  朦胧有点印象,妈妈把我放到姥姥家,要走了,我抱着她的腿拼命哭,她对我不屑一顾的,甚至还带点厌恶。小孩子什么都懂,没错的,后来我也确实学会了,哭没用,我不哭了,装乖  难道父母们就是想要这样的效果?我是不哭了,而且很乖,以后上中学住宿,高中,大学都很独立,从来没让父母操过一点心。但是,我再也不会哭了,我六七岁的时候在家玩斧头,就是真的那种,玩到咋了自己的手指,指甲盖瞬间变黑色,都没有哭,感觉不到疼。当然后来我妈发现了,也帮我处理了。我的情绪从来不通过哭表达,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不哭。情绪自己能找到出口,我的情绪选择让我头疼,非常疼,吃什么药都没有,遇到挫折了,伤心了,心情不好了,身体任何部分不舒服了,都带着头疼,睡不好,抑郁。  同事说我及其不爱跟人交流,总是抱着自己的想法盲目的闯。我不信任别人,也不爱跟别人说我的烦恼,向别人求助对我来说是及其困难的事情。我是很乖,从来不让父母费心,但是我非常没有安全感,从来不会坦然淡定的面对生活,从来融入不了任何圈子,其实我有轻微的抑郁
  @月伴弯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恨自己是包子 10楼
22:47:48  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是要安抚她的情绪啊  -----------------------------  +1
  @月伴弯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倚竹听雨2010 12楼
22:52:10  不抱也不完全是由着他去吧, 能给孩子讲讲道理让他明白就讲, 讲不明白就让他知道, 哭闹是得不到他要的结果的, 不过这是对稍微大一点的宝宝才有用, 对啥都听不懂的婴儿, 无理取闹的话, 以前国外电视节目里也有建议让孩子晾一会...  -----------------------------  小孩子哭的时候不用讲道理,他听不进去的。孩子哭就让他在角落里自己哭,时间久了他就知道那里是惩罚他的地方。等情绪缓和了再讲道理。
  @月伴弯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恨自己是包子 10楼
22:47:48  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是要安抚她的情绪啊  -----------------------------  很多孩子脾气倔强,脾气上来后除非满足要求,否则就哭闹个不停。另一种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哭的时候给点好玩,好吃的,小孩可以很快止哭。但这招偶尔用可以,不建议每次哭都用这个方法。否则孩子永远没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
  原来是这样
  今天看到那个差点摔了孩子的帖子,底下一堆人建议哭了不要抱,又让我头疼了一天,看到这种帖子就气愤  平时我是脾气好好的人,其实心里压抑了蛮多气愤,因为习惯了压抑自己,所以很多情绪没有出口吧  我同学也曾说过,她姐姐是第一个小孩,小时候家里人抢着抱;到她是第二个了,还是女孩,家里没有那么新鲜了,也不太抱她,她认为这是她比姐姐胆小,也悲观的多的原因吧
  @月伴弯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恨自己是包子
22:47:48  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是要安抚她的情绪啊  -----------------------------  @月伴弯 17楼
23:00:12  很多孩子脾气倔强,脾气上来后除非满足要求,否则就哭闹个不停。另一种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哭的时候给点好玩,好吃的,小孩可以很快止哭。但这招偶尔用可以,不建议每次哭都用这个方法。否则孩子永远没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  -----------------------------  看是什么年龄的小孩,一周岁的婴儿,不管什么脾气,讲道理肯定都是听不懂的,让她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满足,但是绝对不能对她的情绪不管不顾  讲道理肯定是要等到小孩能听懂的时候才有效果
  @julia11222 7楼
22:41:01  傻逼,你敢说你生过孩子吗?自己没养过就在那指手画脚的教训别人养小孩的父母,等你生出来自己带就知道了,  -----------------------------  呃,这个楼主贴的那段网友故事是我在另外那个楼里贴的,我记得至少有三四个人@ 我表示因为小时候缺乏安全感有同样的自卑症状,也许还有更多,帖子太长了我没看全。另外,我自己是新手妈妈,宝宝也有入睡困难的问题,我能理解哄睡很辛苦,那么,我算是有资格说宝宝哭了就要抱了吧?
  我记得至少有三四个人回复我表示因为小时候缺乏安全感有同样的自卑症状————漏字,补一下
  @月伴弯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恨自己是包子
22:47:48  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是要安抚她的情绪啊  -----------------------------  @月伴弯
23:00:12  很多孩子脾气倔强,脾气上来后除非满足要求,否则就哭闹个不停。另一种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哭的时候给点好玩,好吃的,小孩可以很快止哭。但这招偶尔用可以,不建议每次哭都用这个方法。否则孩子永远没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  -----------------------------  @恨自己是包子 20楼
23:05:08  看是什么年龄的小孩,一周岁的婴儿,不管什么脾气,讲道理肯定都是听不懂的,让她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满足,但是绝对不能对她的情绪不管不顾  讲道理肯定是要等到小孩能听懂的时候才有效果  -----------------------------  婴儿哭而不抱其实是国外传到中国的。外国小孩子一般六个月开始独自一个房间睡觉,必须断夜奶,而且在醒后能独立再次入睡。所以要进行睡眠训练,哭了不抱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而且并不是完全不抱,而是每次抱的时间逐渐延长,慢慢发展为不抱。  我觉得很多人在网上把不抱孩子给妖魔化了。认为别人说不抱就是彻底不抱,哭死都不抱。事实是很多说不抱的妈妈只是想说自己短时间内不抱,冷处理,最终还是会抱起来安抚。  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完全的对和错的育儿方法。适合孩子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养孩子忒难了,育儿书一箩箩的买,出问题时哪本都用不上,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同,有的哭了不抱慢慢就睡了,有的哭的脸发紫再不抱就缺氧了,你怎么说?  慢慢摸索吧  
  @月伴弯  婴儿哭而不抱其实是国外传到中国的。外国小孩子一般六个月开始独自一个房间睡觉,必须断夜奶,而且在醒后能独立再次入睡。所以要进行睡眠训练,哭了不抱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而且并不是完全不抱,而是每次抱的时间逐渐延长,慢慢发展为不抱。  我觉得很多人在网上把不抱孩子给妖魔化了。认为别人说不抱就是彻底不抱,哭死都不抱。事实是很多说不抱的妈妈只是想说自己短时间内不抱,冷处理,最终还是会抱起来安抚。  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完全的对和错的育儿方法。适合孩子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不完全是外国传来的,我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月子里的小孩不能总抱,抱多了以后不抱就闹腾之类的  外国人说的也不见得就是对的;再者,他们也不是单独说了一句哭了不能抱,可能是对新爸爸妈妈们进行过一系列的培训,这个哭了不抱肯定是有前提条件,有一系列其他的措施相对应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他要真的说就是哭了不能抱,让孩子哭上一小时,家长躲出去恨着心不抱,别说是外国人说的,就是外星人说的,那也是大错特错  你说的有些人妖魔化,“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完全的对和错的育儿方法。适合孩子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太对了  有些人,做事透着一股子二劲儿,我在网上真看到过,说为了孕期多锻炼,生孩子好生,天天提桶水爬楼梯,最后导致流产的;听见顺产好,不顾孕妇的情况医生的建议,执意顺产造成悲剧的;有些人你跟他说个多吃水果蔬菜好,他能把主食给你戒了,单吃水果蔬菜,把自己吃出病来  我想说这些人脑子都有问题吧,你们活着干嘛,怎么不买块豆腐把自己撞死呢
  @西山半夏 22楼
23:10:31  我记得至少有三四个人回复我表示因为小时候缺乏安全感有同样的自卑症状————漏字,补一下  -----------------------------  对,就是看到那个帖子里你的回复,才想要发这个帖子的  白天手机看到好些人的回复,心里好生郁闷,晚上回家发了这个帖子,还专门去那个帖子里把我认为我认为有价值的回复找出来贴上的  话说有些小孩,碰上个不靠谱的父母,真是可怜
  我晕。所谓哭了不要抱,是指对于比较小的孩子不能马上抱,排除掉饿、尿的情况,确定孩子是不舒服了,需要安抚后,先轻拍宝宝,实在不行再抱。大一点的孩子是说,在孩子做错事,以哭闹来要求家长的时候,晾孩子一会,让他明白哭闹不是来要求家长的法宝。然后讲道理安抚孩子情绪。谁告诉你是随便他哭的意思了?楼主不要乱喷好吧。  
  绝望主妇里面奶奶特说过自己小孩哭的时候就让她哭,时间久了她会哄自己睡的。。。我觉得如果不饿不热不难受就干哭的话还是让她哭着玩吧  可能我没孩子的关系。。。  
  lz贴了好多武志红的文,我贴点他女友的,前短时间她讨论了很多育儿的话题,特别是针对哭声免疫法。  不要用道德评判孩子.有的家长说孩子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的哭闹,就是无理取闹,是不能纵容的坏习惯,这其实只是家长把内心的敌意投射给孩子.孩子哭闹必然有他的本能诉求,比如需要亲密,感到孤独或者恐惧. 很多大人看来是自私,浪费,不懂事的行为,其实在孩子心里尚未形成对错观念,只是心灵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有些婴儿经常会在夜半啼哭,于是一些“专家”跑出来指点,说夜奶频繁会导致婴儿睡眠不足,影响大脑发育,要戒夜奶。相信这些说法的妈妈,如果你自己夜里饿了,或是做噩梦惊醒,是希望老公不搭理你呢,还是给你热点牛奶,来个温情的拥抱?  婴儿和成年人不同,尚未建立“客体稳定性”。就是说,一个东西,看见的时候是存在的,看不见就不存在了。我家猫也是这样,乒乓球如果滚进沙发底,小猫咪不会去找,大猫咪知道乒乓球虽然看不见但还是存在,会去沙发底寻找。这就是为什么,婴儿喜欢玩“藏猫猫”游戏,大人用手把脸盖上,再打开手露出脸,婴儿会很惊喜的笑,因为刚才你明明不存在,怎么又出现,然后又消失,又出现,太神奇啦。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建立了客体稳定性,这个游戏于是不再逗笑。  有时候妈妈仅仅去上了个厕所,婴儿也会大哭,因为真的以为妈妈消失了。婴儿需要经常透过妈妈的抚慰,确认自己和妈妈的存在。就像镜子一样,婴儿透过妈妈温情的容颜,映照出自己,感受到自己。有些“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记不住自己和别人脸部的细节,因为他们曾经很少得到妈妈深情的注视,即使看到妈妈,也常是空洞无物的眼神。  《生化危机》系列电影,如同噩梦一般,很像婴儿的思维过程。婴儿的世界充满幻想,没有逻辑,既有美好创意的一面,也有如《生化危机》一般的破碎和噩梦,佛洛依德称之为“初级思维过程”。这个过程,通过父母的抚慰,逐渐人性化,逻辑化,同时成为天马行空般创造力的来源。  孩子莫名其妙的夜哭,焦躁,惊恐,很可能是感受不到母亲的存在,陷入混乱的初级思维过程,无法将现实和幻想区别开来。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生化危机》里的小女孩还有超级武器型妈妈,而我的梦里只有僵尸怪兽和死亡。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训练孩子“独立坚强”"完整睡眠”,就是将他推进无底的地狱。不知道那些为孩子脑神经发育着想的专家,这时候是要保护孩子发育什么呢,发育被迫害妄想的神经回路?  所以,孩子哭,很简单,依母亲的本能,去抚慰他。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当然,这也是心理医生有饭吃的基础。为了避免你的孩子将来花大量时间和金钱看心理医生,尽情的亲密育儿吧。无论他的"正面"行为,如微笑,还是"负面"行为,如哭闹,都能得到及时而温暖地回应,他会感觉自己的双脚扎根大地,踏实而心安。他可以成为灵魂深处召唤他成为的人,世俗的价值体系可能会嘲笑他,最终,他的成就让世人惊为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其实,他只是一个最正常的孩子,得到了本应得的爱。
  网上育儿经众多,妈妈们多了很多资讯和选择。同时,早被心理学证伪和批判的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也在中国疯传,比如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训练法等等。作为心理医生,众多来访者的故事,深知这些方法对婴儿造成的创伤难以逆转,很心痛,写下一些常识。这些常识,是真实的个案累积和不断自我分析体验的结果,理论上以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主,客体关系学派对母婴关系长期大量的案例追踪和成熟的理论架构,向求知的朋友们推荐,另外向妈妈们推荐《希尔斯亲密育儿法》。  --------------------------------------------------------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大;心理问题越严重,可推测其创伤开始越在早期。早期亲子关系模式奠定孩子的人格基础。1岁前的孩子处在全能自恋中,感觉自己和整个世界相融,这种感觉需要妈妈和孩子一体般的呼应来维持。妈妈就像孩子的镜子,孩子透过妈妈的脸,“看到”自己,确认自己的存在。相反,如果微笑,哭闹,饥饿等等表达,经常得不到妈妈的及时回应,孩子会陷入最可怕的感觉--不存在感。精神分裂症,自闭症,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的基础。之前的文章总结过母婴的四种回应模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cn/s/blog_4dgeo.html  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婴儿的微笑,哭闹,寻找母亲等表达得到回应越及时,越零延迟,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因为为孩子对世界充满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表达并且会被满足,自然会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提出合理的要求。而幼时需求经常“被延迟”的孩子,出于得不到的恐惧,会迫不及待甚至歇斯底里的要求立刻兑现,无法判断环境和时机是否合适。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争取利益时压抑又怯懦,容易成为“老好人”,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内心空虚,欲求无度的人。  孩子所有问题行为背后都有积极的诉求,因之前正常表达时不断受挫,导致现在用有问题的方式,成年人也如此。如果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家长可以先问问自己,他的真实需要是什么,我之前是不是忽视了他的需要。比如微博上网友提问,和老公一起带孩子去超市,买完酸奶,孩子却停留在酸奶柜台那里不肯走,我和老公先走了,孩子居然躺倒在地上。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孩子,被琳琅满目的酸奶吸引,想多看一会,家长没关注到我的需要,却自顾自走了,我也想躺倒在地上。  宝宝为什么见到东西就往嘴里塞?0-1.5岁左右的孩子处在口欲期,此时嘴巴是感知和探索世界的工具,婴儿喜欢把手指和一切抓得到的东西放进嘴里,并由此获得成就和满足感,发展感官神经系统。家长保持宝宝周围的东西安全卫生即可,尽量不要阻止这些自发行为。如果3岁之后还要吃手指,可能是对乳房的需要没满足,或者用嘴巴探索世界时经常被家长阻止。  孩子咬烂手指甲怎么办?指甲代表武器,咬指甲通常因为婴儿时期的攻击性不被允许,于是愤怒转向自身,咬烂自己的指甲。若鼓励孩子把对妈妈的愤怒表达出来,症状很快消失。有3个妈妈对孩子说你再想咬指甲时就打妈妈一下,孩子几天后都不再咬指甲。当然我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妈妈也不要受委屈。  小孩听不懂道理。我们对1个7岁孩子说,这是我们的房间,你进来之前要敲门。连说3次,她还是直接闯进来,我很崩溃。最后武志红直接说:你这样闯进来我不高兴。她恍然大悟,以后每次都很礼貌地敲门。道理是为了维护感受派生出来的东西,我们活着活着,就忘记了本质,只剩下道理,活在干枯与制约中。  真爱与溺爱的区别。1、溺爱的家长看不到真实孩子的需要,而是把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无论给孩子多少付出,孩子都感觉没有被妈妈看到,妈妈好像在爱“想象中的孩子”,不会感到真正的满足。极品案例,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妈妈每逢孩子回家就做'营养美味'的茄子,并且指责孩子不领情。2、溺爱的家长因为怕麻烦怕失控,干脆控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和成就感,会对家长充满愤怒。  孩子要不要分房睡? 分房与否,每个地区习惯和家庭条件不同,不管分不分房,父母能给予孩子及时回应就好. 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孩子3岁左右进入俄狄浦斯期,性别意识形成,尤其不能和异性父母同睡,否则性羞耻感会给成长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男孩没男子气,女孩像假小子,对将来的恋爱和性生活也阻碍很大。中国传统把父母和孩子看得比夫妻关系更重要,作为女人,得到老公的爱不够多,就会把孩子,尤其是儿子看得比老公更重要,母亲对儿子的吞没(用佛洛依德的话说,是一种精神阉割),是中国男人的普遍创伤,所以中国男人大多数没有外国男人有男人味,缺乏男子气概。  如何拒绝孩子?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这样虽避免了内疚,却让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长大后可能成为即不会提要求也无法拒绝别人的老好人。所以,可以拒绝孩子,但不能评判孩子的需求不合理。学会不带评判的拒绝,让爱依然流动。.cn/s/blog_4dlcgp.html  如何教孩子懂礼貌?常见家长对孩子说,快叫阿姨,说谢谢.其实孩子需要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他要花时间观察对方,感受能量场,最后才决定如何建立关系.这样孩子的直觉和自我存在感得以发展,能够分辨哪些人和场合合适自己,哪些有危险.社交技巧,长大自然会形成,家长不必急于教给孩子,免得打断孩子的心理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优秀品质?孩子的优秀品质无法通过训练和教导而来,而是内化与抚育者的关系而来。孩子的任何好习惯,如独立专注友善,都非培养出来,而是依恋和抱持得到充分满足后自然会如此。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得到足够满足,从而怀着对世界的信任,独立探索;婴儿的攻击性得到父母宽容抱持,而不是惩罚婴儿让他不再敢攻击别人,自然会成长为友善宽容,充满生命力的绅士淑女。真爱,永远不会过多。  把自己都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们,你让孩子的自我何处安身?只有一种选择,杀父母或者自杀。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自由即存在  一个人越是觉得自我可鄙可憎,软弱无能。就越会奋发去管别人的事。无私者的虚荣心无穷无尽---------此句话献给每天看着孩子挑灯夜读,人生目标就是给孩子带孙子的父母们。  让孩子长大后抗挫折能力超差的绝招: 偶尔一次成绩不好,就告诉他你没救了,长大只能扫垃圾,干脆别上学浪费我的钱;逃学一次,就吼他滚出去,不许再进这个家门,并且要果真关在门外任凭苦苦哀求绝不开门。把问题无限扩大化,配合使用威胁抛弃孩子的杀手锏,保准他将来时不时精神崩溃。
  回复第24楼,@whnwan  现在养孩子忒难了,育儿书一箩箩的买,出问题时哪本都用不上,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同,有的哭了不抱慢慢就睡了,有的哭的脸发紫再不抱就缺氧了,你怎么说?   慢慢摸索吧   --------------------------  排这个,对于这种纸上谈兵的空洞理论我只想说俩字,呵呵  
  。。。。。。。  
  我妈就是把我关在家里  露珠说的冷酷的家长  遇到问题首先让我找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别人的  我性格也很开朗。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相反很感谢我妈把我培养的那么独立  看牙医就自己去呗。我妈自己都不敢一个人。哈哈哈哈哈  本来小孩子的性格就不同  我就是性格很犟的那种。估计要是什么都来哄我我现在非矫情死不可
  @恨自己是包子 11楼
22:49:14  那么小的小孩哭闹的时候不管他,美其名曰培养独立,对已经成年,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孩,做什么工作,找什么样的另一半却横加干涉,好奇葩的想法  -----------------------------  楼主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  小朋友的哭分很多种,有时候完全就是乱发脾气那种,我同意不能一直不理小朋友让他哭,但也不能有求必应。  如果我女儿没有原因的发脾气,或者为了满足一些要求哭,我一般会让她哭5分钟以内,再抱她起来讲道理,我觉得效果还不错,我女儿现在我基本能跟她平等对话,能讲通道理。
  我觉得无论是这个贴,还是另外一个贴,都有很多人混淆了一个概念,婴儿期和幼儿期或者更大一点的宝宝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很反对一上来就说你抱多了不应该娇惯小孩子,得先看看这个孩子多大。  婴儿还是一张白纸,他不会故意耍脾气,所以越小的孩子哭闹时越要多抱,这样才能了解他的需求,父母和宝宝建立了亲密关系之后才能去建立规则,比如按时睡觉,比如不无理取闹,你让一个完全不信任你的宝宝去听你的话,这可能吗?原来那个贴里的宝宝只有十个月大,他哭是因为没睡好,不是撒娇,所以抱他完全是合理的需求,不是娇惯。  等宝宝进入幼儿期,他会走会说,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的无理取闹当然不能抱,也没必要抱,作为合格的父母,如果在婴儿期和宝宝有足够的亲密关系,肯定能明白什么时候是孩子的无理取闹,什么是正常的需求(饿、病)。  我之前在那个楼里回帖说过:很多父母在婴儿虐待孩子,种下了冷漠的种子,但是到了成长期,又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结果导致坏脾气的熊孩子很多。
  我看过一个国外的关于怎么让孩子少哭的办法  就是时候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
不能让孩子以为只有哭才能得到母亲的关注  孩子不哭了 才能抱   就是类似于训练小动物一样  但我估计国内的父母 很难做到吧 孩子一哭 跟揪心似的
  【很多父母在婴儿虐待孩子,种下了冷漠的种子,但是到了成长期,又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结果导致坏脾气的熊孩子很多。】  我说这话一定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有的父母婴儿期哭的时候不抱,但是到孩子大了反而会满足他的要求呢?有两种情况:一是婴儿没有反抗能力,你丢他在床上哭他也不能怎么样,但是孩子大了就不一样了,他会走会跑会大声尖叫,如果孩子在外面哭闹打滚,父母多半觉得丢脸,也就满足了他的要求。二是孩子在捣乱的时候,父母不觉得是错的,反而觉得很可爱,一笑了之,纵容导致熊孩子。  当然,肯定也有父母一直管的严,从新生儿时期就不肯抱,大了就关家里哭,这样的宝宝也许不会成为熊孩子,但是会怎么样呢?说个直接点的结果,婴儿哭多了会得脐疝。性格上的缺陷也许一时看不出,大了呢?抑郁、自卑、冷漠……或许还会影响到下一代,你真的觉得你的孩子是一朵奇葩(褒义词),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会有种种性格缺陷?
  贴一段话吧,来自一本漫画,不是说完全正确,但有一定的道理:  “婴儿会用哭泣、笑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渐渐地,他们就学习到自己哭泣的话,父母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就会假哭,假笑等。变化愈来愈多。就这样,孩子们学习到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与四周的人沟通。但,若孩子们的哭笑声都无人给他们任何反应,而他们知道不管做什么都是白费力气的话,他们就会渐渐失去喜怒哀乐的表情。”
  延迟满足在某段时间成为育儿的主要潮流,但这绝对是错误的  孩子越小,越需要有安全感  当他哭的时候,一定是有需求或有情绪的时候  这时最需要父母过来安慰他,  如果没人理,成人之后就会安全感极度缺乏  无法信任自己和他人  甚至有些孩子形成心理的疾病
  哈佛大学幸福课,第四课,一小段  我们不准许自己做自己,也没有体会痛快哭情绪的自由,我们为这种无能付出高昂的代价。为拒绝接受“本性的约束生而有之”的事实。  作为小孩,回到婴幼儿时期,我们允许自己做自己,我们知道那是自然的,事实上根本不用思考,自然的经历起起落落。后来,我们开始不再允许自己做自己。当表象变得很重要时,当我们发觉其他人在看我们,时刻评价我们时,实际上别人远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关注我们,我们就开始不允许我们做自己。为此我们付出代价,包括精力水平的降低,包括 幸福感,快乐感的降低,创造力被抹杀,最终以成就大小作为代价。  让我来举一个准许自己做自己的例子:一段视频,一个小孩在三十秒内哭哭笑笑N多回  不是说要大家都那样,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个自己的空间,在那里准许我们做自己,可以是和挚友在一起,或者我们在乎的人,最重要的是面对自己时,写日记时,准许自己哭泣,快乐。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会付出代价。  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接受自我的地方。  ——————————————————————————————  本来想在幸福课中找另外一段,关于缺少爱抚的小孩是什么样的,太多了还没找到,看到这一段,先写在这  如果成年人尚且需要一个空间没有压力的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那小孩就更需要了。在哭的的时候得不到回应和安慰,以至于学会不哭的小孩,会不会是以自己一生的幸福为代价的?
  还是幸福课,第四课  我得到过的最好的建议,当我的大儿子出生时,医生检查完小孩和我妻子的情况后,转过身对我说“还有一件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们将会体会到每一种情绪,极致的情绪————那没关系,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都经历过”  这是我和我妻子得到的关于抚育孩子的最好建议。为什么?让我来举个例子,一个月后,我开始偶尔对我儿子产生一种嫉妒,因为这是妻子和我在一起后,第一次有人夹在中间,第一次有人比我获得更多妻子的关注,不管我怎么哭都没用。我嫉妒他,但是5分钟后,我对他产生最强烈的爱意,一种我从未感受过的情绪。平时我会想,我真是个伪君子。因为事情有点不对劲,前一秒嫉妒,随后又充满爱意?其实这完整正确,完全合情合理,这是作为人的一部分。因为我脑子装着医生的建议,允许自己做自己。我体会我的嫉妒,病接受他,然后享受和赞美 我对儿子产生的积极情绪  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当我们强烈压抑某种情绪的时候,那种现象只会更强  ——————————————————————  可能对年轻的父母们调整心态有帮助
  幸福课,拥抱很重要  那就从拥抱开始吧。信不信由你,拥抱和锻炼、和呼吸一样,都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体的天然需求。一旦缺乏身体的接触,就跟缺乏氧气一样,一个人的生命会枯萎,心灵更会枯萎。反之,如果我们每天让自己“呼吸”到足够的“拥抱养料”,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精神面貌,都会如同一朵美丽的鲜花迎着阳光绽放。  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从前,其实也不是太久以前,有一家医院,里面有个早产婴儿护理室。很奇怪的是,里面有一个区域的早产儿的成长率和健康率比其它区域高出很多。大家渐渐注意到这个现象,而且很奇怪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促使这些小生命格外地茁壮成长。有一个医生下定决心要解开这个谜,开始了他的福尔摩斯行动。  终于,有一天深夜,躲在早产儿护理室的那个特殊区域的他,听见意外响动!他赶紧隐蔽好自己,悄悄观察。发现是一个护士走了进来,而且是他认识的一位老资格护士。他隐身不动,继续观察,却看到这个护士做了一件违反医院规则的事情!她抱起一个早产婴儿!要知道,早产婴儿必须放在恒温箱里,不得触碰,以免细菌感染!可是,这个护士居然抱起小婴儿,而且还轻柔地抚摸孩子!还絮絮低语!稍后,她放回小婴儿……却又去抱起了另一个小婴儿……然后,一个接一个,她把这个区域所有婴儿箱里的小婴儿都一个一个抱起来、抚摸、絮语……原来,她之所以深更半夜来,恰恰因为她是个老资格的护士,根本就知道这样做不会被医生和医院允许。  这个秘密,引发了医学界的一番研究热,证实了爱抚对小婴儿身体以及心理发育的极其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早产婴儿的重要性!后来,一个研究按摩治疗的博士,来到某个早产婴儿护理室,请保育护士配合她的研究,每天针对一部分小婴儿,格外给予45分钟的轻柔身体抚摸。实验结果证明,这批小幸运儿,出院时的体重已经比普通小婴儿偏重47%;一年以后的跟踪调查更明确显示,这批小早产儿的体能发育、心理发育等各方面,也都比普通婴儿发育得更好!
  回复第14楼,@恨自己是包子  我自己,也曾被妈妈用所谓的哭闹免疫法对付   朦胧有点印象,妈妈把我放到姥姥家,要走了,我抱着她的腿拼命哭,她对我不屑一顾的,甚至还带点厌恶。小孩子什么都懂,没错的,后来我也确实学会了,哭没用,我不哭了,装乖   难道父母们就是想要这样的效果?我是不哭了,而且很乖,以后上中学住宿,高中,大学都很独立,从来没让父母操过一点心。但是,我再也不会哭了,我六七岁的时候在家玩斧头,就是真的那种,玩到咋了自己的手指,指甲盖瞬间变黑色,都没有哭,感觉不到疼。当然后来我妈发现了,也帮我处理了。我的情绪从来不通过哭表达,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不哭。情绪自己能找到出口,我的情绪选择让我头疼,非常疼,吃什么药都没有,遇到挫折了,伤心了,心情不好了,身体任何部分不舒服了,都带着头疼,睡不好,抑郁。   同事说我及其不爱跟人交流,总是抱着自己的想法盲目的闯。我不信任别人,也不爱跟别人说我的烦恼,向别人求助对我来...  --------------------------  楼主说的我深有体会  
  哈佛幸福课-18课,爱抚和拥抱  正像睡眠,像锻炼,像人际关系一样,爱抚是人身体的需要,他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领域中最出色的研究工作是Tiffany Field,她本来是按摩治疗师,看到了按摩的功效,就去研究了这个课题,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是迈阿密大学的教授。她的研究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显示了,在人与人的接触中触摸的重要性。例如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我们的免疫系统因触摸儿大大增强,还因为缺少足够的触摸而严重降低。触摸有助伤口愈合,不需要专业的按摩师,不需要专业的理疗师,简简单单的触摸就可以了。  儿童在受到触摸时成长的更好。它关系到身体健康,也关系到精神健康。儿童的认知发展受到触摸的影响。心境障碍,饮食失调方面的精神健康常常与缺乏触摸或者触摸不足有关。由触摸缺乏引起的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加强触摸得到改善。
  有的小孩就是没理由的哭- -非要抱着才不哭,我觉得完全可以放着让他哭够了- -不然根本抽不开身子做别的事啊
  @月伴弯
22:41:14  小孩子哭分很多种,如果是身体不舒服,有情感需求当然要抱。如果是愿望得不到满足,比如不让看电视,要喝夜奶,孩子不愿自己穿衣服的哭闹就由他去,哭够了就独立了。  -----------------------------  @恨自己是包子
22:47:48  可以拒绝他的要求但是要安抚她的情绪啊  -----------------------------  @月伴弯 17楼
23:00:12  很多孩子脾气倔强,脾气上来后除非满足要求,否则就哭闹个不停。另一种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哭的时候给点好玩,好吃的,小孩可以很快止哭。但这招偶尔用可以,不建议每次哭都用这个方法。否则孩子永远没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  -----------------------------  不是的,我记得是他哭你就陪着他,拍拍他的背,然后告诉他你很爱他但是因为什么原因你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明白即使是你在拒绝他的要求的时候内心也仍然是爱他的,让他有充足的安全感。
  哈佛幸福课-18 触摸与拥抱  实际上,有关于触摸剥夺的研究,但并不是在人类身上进行的研究,是在猴子身上进行的研究。Harry Hollo ,一个著名的心里学家,他研究的是一群猴子。他把这些猴子从它们的母亲身边带走,不给它们任何触摸,其他所有需求都满足。他发现 ,这些猴子的身体成长不如其他猴子,他们的认知发育也受到了损害,它们表现出自闭症的行为,例如,它们会坐下,抬起脚然后摇晃,你们看过这场景吗?就像那个达斯汀霍夫曼演的电影{雨人},在那个电影里他坐下然后这样摇晃。许多猴子表现出同样的行为,自闭症的行为。  残忍的研究,不管是在猴子还是虫子身上。不幸的是,这种研究也在人身上做过。这是人类实施过的最大的,最悲剧的自然实验之一。这个实验是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完成的。那个残暴的独裁统治者统治这个国家直到1989年。他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许多孩子从父母身边带走,特别是那些与之政见不同的父母,那些父母不是有文化的共产党员的。所以他把15万个孩子带到收养所养育,远离他们的父母。因为这是个特别贫穷的国家,这些收容所没有钱提供足够多的看护,没有钱请足够多的工作人员,这些孩子的身体需求得到满足,有食物,水,还能洗澡,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爱。不是因为那些看护不愿意给孩子们爱,因为他们没有时间。  在1989年,战争爆发,齐奥塞斯库被驱逐,这些孩子被从收容所释放。心里学家去收容所里,他们看到了这个悲剧的自然实验的后果。在身体成长方面,这些孩子只有3%到10%的人与他们同年龄段的孩子体型相当;认知力发展方面,水平远远低于100的平均智商;运动能力发展方面,同样也由于缺乏触摸而严重受损,许多孩子抱着腿坐着,不停的摇晃。  ——————————————————————————  小孩子不是只要吃饱喝足就OK的,那些说孩子没饿没尿,就可以让他哭的,你们真的不知道你们自己在做什么
  @恨自己是包子 14楼
22:56:27  我自己,也曾被妈妈用所谓的哭闹免疫法对付  朦胧有点印象,妈妈把我放到姥姥家,要走了,我抱着她的腿拼命哭,她对我不屑一顾的,甚至还带点厌恶。小孩子什么都懂,没错的,后来我也确实学会了,哭没用,我不哭了,装乖  难道父母们就是想要这样的效果?我是不哭了,而且很乖,以后上中学住宿,高中,大学都很独立,从来没让父母操过一点心。但是,我再也不会哭了,我六七岁的时候在家玩斧头,就是真的那种,玩到咋了......  -----------------------------  天哪,我和LZ一样一样的
  @来木叔 45楼
22:55:49  有的小孩就是没理由的哭- -非要抱着才不哭,我觉得完全可以放着让他哭够了- -不然根本抽不开身子做别的事啊  -----------------------------  如果上面我发的那几段你都看完了还是这么认为,那我只能祝福的你的孩子了  你太累,分身乏术,没办法带孩子做家务兼顾,这确实是个问题;这个问题里有你家人的失误,你自己的失误,最主要是你老公的失误,这个问题里最无辜的就是孩子了;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解决;你不去找那些应该对这个问题负责而且智商和精神都正常的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去解决问题,却选择折磨最小最没有反抗能力最无辜的小孩解决问题  你要是觉得这样很好,你大可以继续  这是提醒你,将来你家孩子性格内向,或者暴力,或者不善交际,或者交友有障碍,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没有能力经营婚姻等等问题时,希望你能意识到,这不完全是他的责任,某种程度上,这个苦果在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已经种下了  坏话不应好话应,不好意思,一说这个问题,就 很愤怒
  @来木叔
22:55:49  有的小孩就是没理由的哭- -非要抱着才不哭,我觉得完全可以放着让他哭够了- -不然根本抽不开身子做别的事啊  -----------------------------  @恨自己是包子 50楼
23:25:02  如果上面我发的那几段你都看完了还是这么认为,那我只能祝福的你的孩子了  你太累,分身乏术,没办法带孩子做家务兼顾,这确实是个问题;这个问题里有你家人的失误,你自己的失误,最主要是你老公的失误,这个问题里最无辜的就是孩子了;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解决;你不去找那些应该对这个问题负责而且智商和精神都正常的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去解决问题,却选择折磨最小最没有反抗能力最无辜的小孩......  -----------------------------  我都没结婚0 0只是看了一个侄子和一个外甥不同的成长感叹一下而已,从小老哭一哭就各种疼爱啊抱啊的那个已经是全家厌恶的暴力分子了,现在七八岁,不满足要求就哭,闹,打人。  另一个小时候必须要有人抱着他才能睡不然就哭,有时候他爹妈都检查没事他无故也大哭。当然他饿了渴了有需求肯定满足他,无理要求抱着他睡觉不许放一放就哭这个后来不再实行,他现在还不是长得开朗活泼,自己摔倒自己爬起。  当然这只是周围的例子。  我觉得并不能骄纵孩子让对方那么小就意识到只要哭什么都能解决,只要哭不管什么大家都会帮你做。  像楼上说的,凡是不能一概而论是吧,有些根本就是在乱发脾气,这样也要哄着宠着长大性格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来木叔
22:55:49  有的小孩就是没理由的哭- -非要抱着才不哭,我觉得完全可以放着让他哭够了- -不然根本抽不开身子做别的事啊  -----------------------------  @恨自己是包子
23:25:02  如果上面我发的那几段你都看完了还是这么认为,那我只能祝福的你的孩子了  你太累,分身乏术,没办法带孩子做家务兼顾,这确实是个问题;这个问题里有你家人的失误,你自己的失误,最主要是你老公的失误,这个问题里最无辜的就是孩子了;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解决;你不去找那些应该对这个问题负责而且智商和精神都正常的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去解决问题,却选择折磨最小最没有反抗能力最无辜的小孩......  -----------------------------  @来木叔 51楼
23:57:05  我都没结婚0 0只是看了一个侄子和一个外甥不同的成长感叹一下而已,从小老哭一哭就各种疼爱啊抱啊的那个已经是全家厌恶的暴力分子了,现在七八岁,不满足要求就哭,闹,打人。  另一个小时候必须要有人抱着他才能睡不然就哭,有时候他爹妈都检查没事他无故也大哭。当然他饿了渴了有需求肯定满足他,无理要求抱着他睡觉不许放一放就哭这个后来不再实行,他现在还不是长得开朗活泼,自己摔倒自己爬起。  当然这只是周围......  -----------------------------  一个小孩长得不好,原因有很多,但绝对不会是因为抱他太多或者爱他太多——————重点解释:溺爱,无条件的满足各种无理要求不是爱
  男人越对孩子付出多,亲历亲为,越对家庭有责任感  
  @恨自己是包子
22:35:58  分享一篇心理博文给你看看,希望有帮助。   妈妈们,请坦然面对自己的“坏”   婴儿,或许什么都知道。   一新妈妈说,她一岁多的儿子,最近老说怕。问她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她说想不出来。试着让她代入儿子的角色,她也感  -----------------------------  说的很好 学习学习
  孩子哭抱是看什么时候的,受委屈,很疼呀什么的,哭时肯定抱。然后如果做错事你让他改正时他还哭着想让你不处罚他,那我肯定是不抱的。  父亲对孩子来说蛮重要,我儿子经常对别人说的是:我家什么东西坏了都是我爸修好的。  然后在家你说东西坏了,我儿子就会说:让我爸修,我爸特厉害。  胆子也是被他爸训练出来的,做人做事为人处事都是他爸教的,我只管他生活习惯跟生活常识,平时的吃什么的都是爷爷奶奶管。
  嗯嗯,非常同意,那哭声免疫法用过就后悔及了,太伤妈妈和宝宝的心  
  记号,我也给过别人错误的论调啊...
  @西山半夏  @ywlxor   多谢你们提供的资料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脸上长个猴子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