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深巧言令色石头与水 80脚宽80需要多少钱1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乐山大佛  我跟妈妈游览了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   那天,我和妈妈乘船去乐山,船在江心航行,从船上远眺乐山,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根本望不见大佛的影子。   过了一会儿,轮船驶到大佛山脚下,我抬头仰望,只见山上已经有许多游人往山顶攀登。一转身,我看到了大佛,他像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轮船靠岸后,我们改乘汽车,经过层层梯田、茂密的森林,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时,我仰头一望,不由得惊叫起来:呵!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他的头快要碰着天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大佛顸攀登。不大一会儿,我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腰酸腿痛。但是,一股好奇心驱使我不停地往上爬,我和妈妈终于登上了大佛顶部。大佛脑袋可真大!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旋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长。耳朵眼比大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好像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显得那么和善、神奇,嘴唇微闭,好像在沉思什么。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我问妈妈:“这大佛是怎么凿成的?”妈妈说:“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无穷无尽的。这大佛是他们用双手一锤一锤雕凿出来的,是多少人的血汗结晶啊!”我想,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一定要好好保护他。   再见吧!乐山大佛!我依依不舍地登上了汽车…… 1.联系上下文解词。(1)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依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葱葱茏茏——(  ) 严肃——(  )  尊敬——(  )雕刻——(  )   慈善——(  )  思索——(  ) 3.乐山大佛的特点是什么?在第四段中用浪线画出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用横线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大佛的这一特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用两三句话说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乐山大佛  我跟妈妈游览了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   那天,我和妈妈乘船去乐山,船在江心航行,从船上远眺乐山,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根本望不见大佛的影子。   过了一会儿,轮船驶到大佛山脚下,我抬头仰望,只见山上已经有许多游人往山顶攀登。一转身,我看到了大佛,他像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轮船靠岸后,我们改乘汽车,经过层层梯田、茂密的森林,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时,我仰头一望,不由得惊叫起来:呵!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他的头快要碰着天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大佛顸攀登。不大一会儿,我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腰酸腿痛。但是,一股好奇心驱使我不停地往上爬,我和妈妈终于登上了大佛顶部。大佛脑袋可真大!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旋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长。耳朵眼比大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好像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显得那么和善、神奇,嘴唇微闭,好像在沉思什么。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我问妈妈:“这大佛是怎么凿成的?”妈妈说:“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无穷无尽的。这大佛是他们用双手一锤一锤雕凿出来的,是多少人的血汗结晶啊!”我想,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一定要好好保护他。   再见吧!乐山大佛!我依依不舍地登上了汽车…… 1.联系上下文解词。(1)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依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葱葱茏茏——(  ) 严肃——(  )  尊敬——(  )雕刻——(  )   慈善——(  )  思索——(  ) 3.乐山大佛的特点是什么?在第四段中用浪线画出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用横线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大佛的这一特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用两三句话说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乐山大佛  我跟妈妈游览了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   那天,我和妈妈乘船去乐山,船在江心航行,从船上远眺乐山,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根本望不见大佛的影子。   过了一会儿,轮船驶到大佛山脚下,我抬头仰望,只见山上已经有许多游人往山顶攀登。一转身,我看到了大佛,他像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轮船靠岸后,我们改乘汽车,经过层层梯田、茂密的森林,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时,我仰头一望,不由得惊叫起来:呵!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他的头快要碰着天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大佛顸攀登。不大一会儿,我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腰酸腿痛。但是,一股好奇心驱使我不停地往上爬,我和妈妈终于登上了大佛顶部。大佛脑袋可真大!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旋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长。耳朵眼比大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好像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显得那么和善、神奇,嘴唇微闭,好像在沉思什么。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我问妈妈:“这大佛是怎么凿成的?”妈妈说:“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无穷无尽的。这大佛是他们用双手一锤一锤雕凿出来的,是多少人的血汗结晶啊!”我想,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一定要好好保护他。   再见吧!乐山大佛!我依依不舍地登上了汽车…… 1.联系上下文解词。(1)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依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葱葱茏茏——(  ) 严肃——(  )  尊敬——(  )雕刻——(  )   慈善——(  )  思索——(  ) 3.乐山大佛的特点是什么?在第四段中用浪线画出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用横线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大佛的这一特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用两三句话说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1.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2.郁郁葱葱 庄严 崇敬 雕凿 和善 沉思
3.特点:又大又高。文中的句子: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感受: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答案不唯一)4.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大佛的巨大的:先写在远看,大佛像个卫士;再写走了很远才能近看,大佛都“快要碰着天了”;最后详写大佛的各部分都很巨大。5.“略”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金字塔一共10层,塔顶是1个边长1米的正方体,下面每层比上面多一圈正方体石头,求第9层几块,一共几块?_百度知道花雕的极地梦想清单之[驼峰航线]:散落在高黎贡山深处的记忆碎片
文:寂寞孤燕&图:花雕在百度名片里,“驼峰航线”是这样描述的:“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萨尔温江、怒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驼峰航线,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一条航线,名副其实的“死亡航线”。。通过这条雪峰冰川间的生命通道共运输了抗日战争中最急需的各类物资80万吨,运送战斗人员33477人次,有力地支持了四万万中国人民,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坚持到了最后!读过刘小童所著《驼峰航线: ---抗战中国的一条生命通道》你就会知道,在1942年-1945年短短三年半的时间里,美军和中国航空公司共损失了飞机1500余架,飞行员近3000人,以生命与鲜血维护了空中大动脉,这是一段何等悲壮的历史啊。在长达800余公里的驼峰航线的地面,大部分区域是雪峰冰川、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由于山势险恶,地形复杂,加之气候条件恶劣,造成寻找坠机及死难飞行员极为困难,至今仍有许多坠毁的飞机残骸静静地散落在某个山谷的角落。2409号坠机第一期搜索队集结昆明&搜寻驼峰坠机活动是8264驴友自筹经费组织的民间搜寻活动,是将户外运动和公益活动相结合的一个尝试,2011年搜索的目标为日坠落的C46运输机(编号为2409)。在对全国众多报名的户外爱好者进行了筛选后,活动发起人花雕于2011年九月底组建第一期搜寻队。队长花雕来自于福建,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多次策划组织大型徒步穿越活动。分工:发起成立一支中国户外民间志愿搜寻队,汇集研究相关资料与信息,优选后组织进行深度和扩展搜寻,负责活动过程摄影与总体的影像记录。自然逸人来自于山东,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多次完成徒步穿越及登山活动。搜寻小组组长。主要任务有对搜寻区域地形、植物及气候等环境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可行的搜寻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落实其他搜寻设施及相关装备。负责攀岩、攀冰技术指导教练及特殊情况下的开路与修路。此生那情(女)来自于陕西,户外运动爱好者,多次完成徒步穿越及登山活动。负责落实“驼峰航线”全队队员装备赞助事项及“驼峰航线”后勤事宜;负责活动全程搜寻进展情况在8264及新浪腾讯网络媒体的及时更新报道。银狐来自于上海,户外运动爱好者,多次完成徒步穿越及登山活动。负责搜索区域的卫星地图定位与导航。主要包括制定搜索参考线路,实际线路的定点及基本风险评估、安全事宜;各搜索地点资料的收集、整理;新装备资料的搜集、整理、使用研究;户外电子设备技术指导;保障行动中内部通讯的畅通。百强1969来自于黑龙江,户外运动爱好者,多次完成徒步穿越及登山活动。主力搜寻队员,落实搜寻计划,负责先锋探路以及搜索安全保障。黑妞(女)来自于重庆,搜寻队员,落实搜寻计划。寂寞孤燕(女)来自于云南,户外运动爱好者,多次完成徒步穿越及登山活动。负责文字记录及后期整理工作,云南当地的联系等和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搜寻队由戈叔亚担任项目顾问,负责2409计划相关二战历史咨询以及专业指导。戈叔亚老师是滇缅抗战史专家,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政府特聘的“二战历史顾问”。为滇缅抗战历史的发掘和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还在不遗余力地继续为发掘滇缅抗战历史作出努力,积极与国内外有关个人和机构通力合作不断的寻找和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史料。热爱户外旅行的我喜欢自然风光,也喜欢历史人文地理,在2000年第一次旅行到怒江,在片马见到了尚未修复的53号C-53型坠机,坠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对驼峰航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我都很希望在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能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而参加驼峰坠机搜寻活动正是户外运动和公益活动相结合的一次好机会。在8264(中国户外资料网)公益爱心版块看到福建驴友花雕组建驼峰坠机民间搜寻队的帖子后,即高度关注着其进展,在2010年底在昆明()见到花雕本人后表达了参与意向,随后递交了报名表并获得通过。在十一出行前接到队长花雕的电话,全体队员10月15日在昆明集结,而我十一的出行计划也是15号回到昆明,为了能参加这次搜索活动,我几次调整自己的出行方案,最终于9号回到了昆明,立即着手做着出行前的各种准备。晚,在昆明驼峰客栈大厅一个角落,先期到达的队长花雕打开电脑,调出拟搜索区域的卫星地图,第一期的搜索重点完全基于美军方“东经98°24’,北纬27°58’”的坐标上,队长决定从独龙江公路77公里处的那座桥沿溪流逆流而上深入高黎贡山,那座桥离设定的坠机地点仅仅6公里,这似乎是最简单便捷的方案,但是曾经2个小时仅行走百米丛林的以及对高黎贡山北斋公房段的穿越经历让我对一天到达坠机地点感到可能性不大,高黎贡山的地理环境很复杂,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全体人员在15号先后抵达昆明集结完毕,分头为即将开展的活动做着准备,狼爪公司赞助的部分装备也准时到达昆明,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中。16号下午三点,搜寻队项目顾问戈叔亚来到驼峰客栈和全体队员见面,花雕详细地介绍了搜寻队的计划,戈叔亚老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善意地提醒美国军方的卫星坐标只到分,很不精确,会与实际差别很大。花雕表示我们就是要把戈老师十一年前没做完的事接着做下去,今年没结果明年还将继续。初入莫切洛峡谷,与独龙江蚂蝗亲密接触驼峰飞行纪念碑坐落于昆明玉案山上的郊野公园内。日下午,驼峰搜寻坠机队在纪念碑前举行了简单的出发仪式,随后乘晚上的班车前往怒江,几经辗转于19日下午顺利地到达了独龙江。10月20日,早上六点半我就早早地起床了,按计划银狐、百强、逸人老哥和我四人今天将到莫切洛河探路。为了应付不明路况及突发情况,我们带了2套绳索及辅助设备、3条安全带、2个头盔、卫星电话、4部手台、路粮及水等,几个人的小背包都不轻松,我照例带着急救包和相机。很顺利搭上了一辆货车,挤在狭小的驾驶室后排,我的背被车板咯得生疼,听老哥讲着旅途中有趣的故事,疼痛也慢慢被淡化。十点半终于到达了进山的起点——贡独公路77公里,下车后整理好行装,我们选择从石桥的右边进峡谷。穿过河边的碎石堆,很快发现了似乎是人走过的痕迹,也许是老乡采药留下来的吧,但明显是很长时间没人走过了,没走几步连痕迹也没有了,四周杂草丛生,荆棘遍布。百强拿着砍刀走在前面,一路把荆棘砍除让大家能够勉强通行,时而只能借助蔓藤树枝等攀爬上去。在一个很陡的下坡处,脚下的泥土很是湿滑,走在前面的银狐突然停了下来站在那里,我奇怪地问他咋不走了,他回答说怕我滑坠,这让我感到很温暖。莫切洛河是独龙江的一条支流,水量充足,河道中一块块突出的大石头使得湍急的水流变化出各种形状,溅起高高的水花,河道边多为悬崖峭壁,整个峡谷森林密布,郁郁葱葱,空气中充满了湿润的味道。有的地方不好走,得从河道溯溪涉水而过,河里石头很滑,不注意就很容易掉水里,我正好在生理周期,特别怕冷水,如果一整天都泡在湿漉漉的鞋子里那简直是太受罪了,所以坚决不愿意踩进水里,银狐陪着我在半山寻路艰难前行,并在特别难以通过的地方援上一把。已经下午近三点,再往前走也没有什么意义,必须返回了,否则难以在天黑前赶回独龙江乡,于是大家简单地吃了点干粮就往回走。不多时来到一个2米多高笔直的陡崖,老哥已经在上面等了好一会了,这个地方没有踩点,需借助旁边的藤条靠臂力攀上。我第一次没掌握好,失败了,滑下去的时候身上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难道就这样被困住?我让后面的银狐先上,自己休息下,他不肯,一定要我先上去他才上,我喘了口气,把背上的包取下递给老哥,然后看好藤条的位置,调整下身形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抓住上面的藤条上到半空把自己卡在崖间,笨拙地把脚塞进藤条间做踩点,再把身子转过,老哥伸手拉住我,借老哥的力我坐到了崖边上,再把腿挪上去,此时感觉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另外有好几个地方没办法走,我就只好抱着树干蹭下去,仅仅一天衣服就脏得不成样子了。几乎到过独龙江的人都对蚂蝗有着深刻的记忆,蚂蝗在独龙江流域是无所不在,今天肯定也是难以幸免的,果不其然出发没多久我就在相机镜头上发现了一只,真会找地方啊,莫非具有天分是来搞创作呀。下到河边,百强撸起衣服,前胸上有好大一只蚂蝗,已经吃得饱饱的,抓开后鲜血淋淋好大一片;再仔细检查发现屁股上也有一只。在路上我感觉到后腰轻微有刺痛,心想准是被叮了,但忙着赶路实在懒得去处理,让它去吧,吃饱了就会离开的。终于返回到桥边与同伴会合了,同伴一检查发现有两只蚂蝗正在我腰上吸得欢呢,衣服上已满是血迹。仅腰部腿部被发现的就有4只蚂蝗留下的痕迹,再加上还没来得及吸血就被灭了的,我至少与9只蚂蝗亲密接触,其他同伴也都或多或少地被光顾,独龙江的蚂蝗果然厉害。这一天沿着莫切洛河的探路共用了五个小时,进去的直线距离仅仅不超过一千米,大大超过了我心里估计的难度。时间在独龙江绵绵的细雨中流逝在我们进莫切洛峡谷的同一天,花雕队长带领留守队员走访了独龙江乡附近的孔当村,认识了一名正在读大四的独龙族学生木达胜,见到了木达胜89岁的舅舅孔继荣,经孔介绍去见了一个103岁的猎人木生长,许多年前老人在打猎时曾经见到了一架驼峰坠机和散布在地上的许多子弹(2409号机有装载有33箱0.79口径的子弹),且在第二次经过时发现现场已被清理干净了(莫尔士兄弟组织的),经过询问老人表示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忘记怎么去到坠机地点了,但还是用独龙语向木达胜大致描述了。最后我们确定了以美军方和驼峰协会的坐标为主要搜索依据,独龙族老人木生长提供的地点为辅的搜索方案。峡谷探路回来的次日,早晨醒来就听到黑妞和那情:“生日快乐!”,并特别请饭馆做了碗鸡蛋面,队友还记得给我过生日,真是意外,后来还接到云之驴的祝福电话,虽然是在偏僻的独龙江也一样感觉很温暖,真是非常感谢惦念着我的朋友们。这一天在独龙江乡休整,准备着进山的物资,联系并确定了协作人员,忙碌着过得也很快。夜里下雨了,而且越来越大,雨点敲打着木结构的屋顶,又漏进了顶上拦雨水的塑料布,发出很大的响声,再混杂上独龙江水流动的哗哗声,显得雨更大了。我不由地担忧,这样下一夜的雨还怎么进山呢?天蒙蒙亮了,我走到屋外一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肯定是走不了的,只好继续休整。晚上依然在下着雨,第二天六点多雨小了点,但天空还依然阴沉着,看来又走不了,在屋檐下发呆的时光真是百无聊赖,一群人对着只青蛙拍来拍去。吃过早饭,和队友们一合计决定顺着独龙江往下游的方向走,花雕表示要在家里留守,其余六个人整理好行装就出发了。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内舒拉岭东麓,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夹峙下向南蜿蜒150公里后,进入缅甸注入恩梅开江后最终流入印度洋。独龙江乡地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这里山高水深,沟壑纵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西北的冷空气在这里交汇,造成独龙江河谷流域的年降雨量达到3000多毫米,在巴坡一带高达4000多毫米。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独龙江至今保持着完好的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那里居住着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独龙江流域的秀丽风光和人文景观一直都深深吸引着我。天空不时地飘着小雨,偶尔远方又露出些许蓝天,这样的天气徒步感觉蛮惬意的。独龙江沿线有很多吊桥,有的吊桥就几根锈迹斑斑的钢索无规则地交织着,上面铺着仅一脚宽的木板,走上去摇摇晃晃,很是危险,那是过去独龙族老乡过江的通道,后来政府帮助建了新桥,有的很宽可以通行汽车,现在老乡们可以安全放心地来往于两岸之间。前面山崖上有几朵盛开的淡紫色的鲜花,在雨中很是惹眼,逸人老哥蹭蹭蹭地爬了上去,虽已近六旬身手却矫健敏捷,坡很陡,一踩上去沙石就不听地往下猾,离花很近了,但坡实在太陡,人几乎战立不住,老哥只好退了下来。在独龙江休整的这几天把大家都憋坏了,来到自然之中就忍不住想活动下身手。沿着独龙江的一条支流我们来到了普卡旺小组,进到了一户普姓独龙族人家里,这家有个读五年级的孩子普新华,先还有点怯生,我招呼他带我到外面去看看,他把我带到木屋后的一道小瀑布那,我给他拍了几张相片并给他看,他很高兴,在山坡上又蹦又跳让我给他拍照,告诉我他在九年一贯制学校读书,我问是独龙江乡小学吗,他说不是,并解释是在“有很多高房子的街道旁边,象城里一样”,我明白了他说的就是独龙江乡,在孩子心中,有几幢高房子的独龙江乡就是城,在边远村子里的老乡也是这样的概念,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大山,最远也就到了乡上,但是他们的脸上依然挂满着微笑,是那种很纯的发自于内心的笑,没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他们依然过得很快乐。这纯朴的笑容感染着我,我也和他们一样开心着。穿行于莫切洛峡谷的原始密林间&在下了几天雨后,终于有了晴的迹象。24日10点多,由7名队员和12名协作组成的庞大队伍到达了贡独公路77公里的桥边,整理好行装我们沿着莫切洛河向高黎贡山深处走去。又一次进入了莫切洛峡谷,与19号不同的是协作选择了走的河的另外一边,这比19号那天我们走的似乎好多了,至少还有条小路,虽然很窄,但是没走多一会也就没有了,队伍停了下来,协作木清林在最前面用砍刀砍去拦路的灌木,在荆棘丛中开出一条路,后面的人再前进,这样速度明显很慢,但是却别无他路。原始森林无边无际,高大的树木之间,无数的枝条蔓藤相互缠绕,繁茂的绿叶遮掩着碧空,几乎难以看到蓝天;参天的古树下布满荆棘杂木,四周满目郁郁葱葱,偶有稀疏的阳光透过密林洒进,我们已经进入高黎贡山人际罕至的秘境之中。源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高黎贡山跨越了五个纬度带,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瘟热带森林过渡的地区,高黎贡山山高坡陡,切割纵深,垂直高差达4000米以上,形成颇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多变的立体气候。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子里更是黑得早,一直行走在一段非常陡峭的山路,前面仍然没有转好的痕迹,于是队伍沿着陡坡艰难地向上攀爬了一段,在一稍缓的斜坡上停了下来,天已全黑,只能就地扎营了,协作忙着打水生火,队员们则忙着铲除杂草,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平整出2块不大的空地,勉强支起两个帐篷,大家无一例外地认为这是自己户外史上耗时最长、工程最浩大的一次安居工程了。进入高黎贡山的第一个夜晚就这样挤在陡坡上度过了。独龙江流域充足的雨水和湿润的空气使得毒蛇、蚊虫和蚂蟥到处肆虐。连续几天的降雨后正是蚂蝗活动的时节蚂蝗在身体的两断都有吸盘,一端可以固定在植物、藓苔或石头上,蚂蝗着丰富的感觉器,人畜一走近,它柔软的躯干会突然直立起来,在空中缓缓摇动,在碰到物体的瞬间,迅速地以另一端吸盘吸附上去,蚂蝗以吸血为生,吸饱血后就会自行脱落,等你发现皮肤上血迹斑斑时,它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行进的队伍中不断发现有人被蚂蝗叮咬,停下脚步的时候就互相在身上查找蚂蝗的踪影,黑妞的胳膊上一条蚂蝗正在不断地膨胀着自己的身体,我毫不留情地把它灭了,接着又发现了好几只,可怜的黑妞第一次户外就遭遇了那么多的蚂蝗侵犯,恐怖得快哭了。有一只钻进冲锋衣的纱网里,纱网眼小,怎么也弄不出来,最后找到个机会掐住顶端才揪出来。我的腿、脚、腰及脖子也陆续发现好几只,大部分时候我懒得去管了,最终它会自己脱落掉的,到出独龙江的时候我身上已经几十个印迹了,至今仍未消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山陡林密,河谷深切,一路上河流众多,溪涧遍布,谷壑幽深。进山第三天快12点的时候队伍来到一条支流的岔口,支流不是很宽,但水流湍急,从卫星坐标上看是我们事先设定的拐点,但从支流的形状来看又太像,协作的意见是继续沿着莫切洛河逆流而上,大家决定还是先跟协作走一段。几个协作拖来一块泡在河道里的木头,架在两块大石头上,再砍出几道横塄,就搭成了一个简易的桥,大家过了河继续前行。两边是深深的崖壁,河道不能走了,协作往山崖上爬去,山崖很陡,我只能两手着地,借助着树枝及旁边的石头,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难走,在一个陡峭的山崖处只能拿出登山绳做保护。趁等待后面队伍休息的时候,队长和银狐拿出笔记本仔细地分析了地形,确认先前路过的那条支流就是拐点的位置,最终决定由队长花雕、百强和我先行进入支流探路,其他人员退回到拐点吃午饭原地休息,每过15分钟双方用对讲机联系一次以掌握对方情况。&走进溪瀑纵横的苏贡洛河花雕、百强和我迅速回撤到拐点,沿着莫切洛河的支流——苏贡洛河逆流而上,苏贡洛河两岸为陡峭的悬崖,我们在半山的位置向峡谷深处艰难前进,很多地方得把身子紧贴着崖壁,两手抠着石缝才能慢慢挪过去。对讲机里银狐一再提到二叔(协作人员)建议去仅仅一公里的那个地方,真的就一公里吗,我很怀疑,很多年前,老乡说只有二到三公里的路,而我从早上八点一直走到下午十八点,那是我一直抹不去的记忆。已经下午三点多了,花雕要求后面的大部队迅速跟上,我们则一边继续前进一边寻找可以扎营的地方,四点多来到一块很大石壁下,石壁大约有二十多米高,一帘瀑布挂在崖壁上,下面是一路上唯一见到的地势较平的地方,越过石壁,上面的河道中堆满了巨大的石头,水流汹涌,再试探往上已经无路。回到石壁下,百强忙着拾柴生火,我和花雕则忙着清理场地,这里虽然地势较平,但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要把拳头大的鹅卵石弄走留下小的碎石,我找到一块扁平的小石头,以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撬松大石头周围的沙土,再把大石头搬开,这个工作很费劲,我们好不容易才平整出了两块不大的场地,勉强够支起两个帐篷。天将黑的时候大部队陆续到达,袅袅炊烟升起,营地热闹起来了。早饭后,阴沉的天空开始飘起了雨,队伍帽雨沿着苏贡洛河逆流而上。到了头天我试图过河的地方,协作似乎也没找到更好的路绕过去。河道的上游比较陡,水的流速大,小的石块抗冲能力低被冲走了,留下一块块大石头,咆哮的河水溅起高高的水花,石头上满是鲜绿的苔藓,很滑,汹涌的水流没过了膝盖,队员们空手过河都很危险了,协作还背负着几十公斤的重物,更是困难。老哥和百强先涉水到了大石头上,把登山绳抛了过来,我和队长把它固定在大石头上,老哥在上方一树桩上把绳子固定住,再由百强在最陡最难爬的大石头后方把人拉上去,我站在冰冷的河水中,等队友和协作一个个都顺利过了河,才把绳子解开穿进八字环,一步步小心地过河,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膝盖,那石头真是滑啊,虽然上面有百强用力拉着,我还是站立不稳,最后以膝盖跪着才费劲地爬了上去。雨,仍然淅淅沥沥地漂着,似乎没有停的意思。一面崖壁横在前进的路上,只能再过到河的对岸,这里的水势更深,直淹没到大腿。对岸的百强在大石头后面利用绳索做保护,这边银狐正把绳子往腰上绕着,他昨天就开始感冒发着低热,怎么能长时间在水中泡着呢?于是我接过绳子穿在安全带上,把身体紧紧靠着身后的石壁上做保护。不知道为什么有几个协作磨磨蹭蹭地不愿意下水,我站在水里,雨水从领口的缝隙渗进,觉得好冷,于是叫木达胜催促他们赶快过河,他们一个个拉着绳过河了,水很急,有几个都摇摇晃晃地走进了水深的地方,独龙族的汉子个子都不高,一下子水就淹到了腰间还是在不断提升着海拔,两边依然是陡峭的崖壁,只能沿着河道往上。转过一个弯,前面的地势相对平缓多了,协作在河边找来树枝准备生火,花雕为了早点到达计划中的一号区域已经单独往前去了,对讲机里传来队长的指示:“我已经顺河往前走了,你们迅速跟上”,而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大家身上都湿的,可真是饥寒交迫呀,但是队长单人行动也不安全,于是我和百强吃了2块巧克力就继续前进,大部队原地休息调整后尽管赶上。往上走水流就小了很多,河道里裸露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我们就走在河中间的石头上,遇到很大很高的石头实在爬不上去就要涉水绕过去。因为整个行程要在溪流峡谷中穿行,我从进山那天就穿着军用胶鞋,过水就不那么太滑,也不用脱鞋子,湿了晚上容易烤干,但是军胶的底比较软而且薄,走在石头上脚被咯得很疼,真是受罪。六岁多的时候经常做这样一个梦,梦见走在一条河里,河里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我就在石头上跳来跳去。我一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河,而今天走的苏贡洛河和梦境是何其相象啊。路过一个小冰川,下部的冰层已被河水溶化了,冰面天然地形成漂亮的冰拱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绮丽风光。过了冰川后不久终于到达了海拔3523米的一号区域大本营,在卫星地图上从77K大桥到这里的直线距离仅仅是6公里,而我们用了四天时间,可想而知路途是相当地艰难。大本营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冰川,这时候雨还在下着,今天在水中太久,又不停地涉水,我的鞋子和裤子全是湿的,感觉越来越冷,我冻得快成冰人了。过了一个多小时远远地看见来了个人,当看清楚是协作木达清林时,我顿时来了精神,他带来了我的背包。我顾不得选择地方,就迅速在斜坡上支起帐篷,从里到外换了一身干衣服,马上就感觉暖和多了,真幸福啊!这个帐篷也成了大家的临时更衣室,吃过晚饭我走到帐篷边一拉,怎么疙里疙瘩的,这面料不对啊,用头灯一照才发现外帐表面已经结起了一颗颗透明冰粒,一阵阵寒气袭来,赶快钻进睡袋。坠机搜索,向着山体的高处直上天蒙蒙亮了,我拉开帐篷伸头一看,外面冰霜满地,昨天换下来没拿进来的湿裤子也冻成了冰裤。太阳出来了,随着温度上升营地周围的冰霜也开始融化了,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天气真好。这是一个U型的峡谷,几面高山突兀,按照行前制定的搜索预案我们将分成三组进行搜索,那情和黑妞留守营地。我和百强一组,收拾好装备后,木清林及另一协作和我们一起向A号沟走去。这是季节性的溪流,现在已经没有水,我们沿着溪沟向上爬去,沟越来越陡,只能走沟旁边的山体了,两个协作走在前面,我紧紧跟在后面。上升一段发现百强拉远了,对讲机联系他说自己没事,我在地上用树枝做了个箭头指示方向后继续前进。很快来到一个悬崖边,协作沿着崖边的的林子爬了上去,这时已经完全看不到百强了,再次和他联系,感觉他的呼吸有点急促,奇怪,平时他可是一刻都停不住的人,我不禁有点担忧,这里的海拔已经超过3600米,这一段路陡,海拔提升得很快,百强来自平原地区,不适应的话很容易发生高反,于是让协作先走,自己则从悬崖上退回到沟里。等了一会终于见到百强了,他说是今天换了条厚的冲锋裤不透气,加之今天穿了双军胶很不适应,我将信将疑地还是给他吃了红景天,休息了一会后他脉搏跳动得缓了一点,我们才向悬崖爬去。横断山脉独特的立体气候带来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园。一百多年以来,高黎贡山那美丽迷人的野生花卉装点着欧洲后花园,不愧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翻过悬崖我们进入了一片高山杜鹃丛林,这是在滇西北广泛生长的矮曲林类的植物,在冰雪消融的初夏时节,色彩纷繁的杜鹃灿烂绽放,把山野装扮得瑰丽多彩,而现在却使穿行变得艰难。杜鹃的树干向四周杂乱无章地伸展着,有的扭曲如麻花状,有的在空中突然来个漂亮的大回转,有的则是贴着地表横行,我们只能在杜鹃丛寻找相对稀松一点的间隙钻过去。前面是一个几十米高的陡坡,坡度大约有70度,在百强提议下我们决定直上,其实也没有特别好的绕行方案。在有树的地方还能借助树枝,在光秃秃的崖壁上就只能徒手攀爬,在一块不大的崖壁前我耐心地四处寻找着合适的手点和脚点,我显得相当笨拙,百强早就蹭蹭地上去了,我只能跪着趴着想办法把自己弄上去,回头一看好陡呀,上还好些,下就很艰难了,我发誓下山坚决不走这里。就这样一路爬升,一路搜索,遇到感觉可疑的地方就想办法过去侦察一下,但无任何收获。下午2点,和队长在山上会合了,他那里也没有任何收获,银狐老哥一组亦是,至此我们已经搜索了以2409坠机坐标点为中心一平方多公里的范围,均无任何发现,队长决定下撤返回大本营。队长带着协作走了,观察了四周的地形后,百强和我决定顺带搜索B号沟,取出绳子,我们开始往B号沟方向分段迂回下降 ,半个小时后进到了沟中,这条沟很陡,也没有溪水,遇到特别陡很难走的地方,百强就打保护把我降下去,自己再想办法下来,下到一半的时候,沟里却出现了溪水,水从哪里来的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终于走出了B号沟,看到了大本营,那情已经做好的红烧肉等待着我们,黑妞也把大家的睡袋晒得暖烘烘的啦,哦,那是温暖的家,幸福的家,我大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沉醉于多彩的嘎马洛梦幻山谷&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就要撤离大本营,按计划我们将沿着苏贡洛河返回到苏贡洛河与莫切洛河交汇的拐点,再转向莫切洛河上游,转往二号区域,也就是103岁的木生长老人提供的坠机地点。过了避开来时最难走的那段涉水路,协作带领我们绕上了山,要说好走,也就仅仅是避开涉水渡河而已,但山势却是非常陡峭。在一个70度左右的下坡路段,地上全是厚厚的落叶和松软的腐质土,纵然我一路小心,还是脚下一滑直往下滑去,下滑五、六米后,幸而抱住一颗大树才得以制止。傍晚时分,队伍来到苏贡洛河旁边扎了营,自进山以来,除第一天晚上营地是建在半山坡上,其它都是依水而居,伴着河水的喧哗声进入梦乡。清晨在不知名的鸟鸣声中来到,山谷中洋溢着活泼的生机。队伍要出发了,今天有七名协作将带着精简的大部分装备下撤,其中两名回去采买必要的补给,所省的补给仅仅够维持2-3天,队员那情也将随协作一起下撤,分别总是让人感觉很伤感,眼泪忍不住直打转转,终归是相处了十多天的伙伴,虽然也知道总有离别时,却没想到这一天会到来得那么早,好怀念那情妹妹那爽朗的笑声。六名队员及五名协作从营地旁边的藤桥过了河,转向了嘎马洛峡谷。嘎马洛河流进莫切洛河后,最终汇入独龙江。峡谷内溪瀑纵横,我们时而穿梭于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时而游走在布满岩石的溪水间,清澈的流水随着山势起伏变化着,在陡坡悬崖处便化成飞珠迸玉跌落,在地势稍缓的河段又如小家碧玉般柔柔漫漫亦步亦趋,清幽的山谷间激荡着生命的脉动。沿嘎马洛河逆流而上的第二天,我们终于到达了嘎马多吉下的二号大本营。大本营建在一片杜鹃林边,周围满是一种叫做木克拉(独龙语音译)的植物,这种植物有一人多高,很多都被野牛踩倒在地。这是个很美的山谷,四周为浓郁的秋色笼罩,山峦上的树木经寒霜浸染得或红或黄,瑰丽多彩,远处嘎马多吉山体上披着一层洁白的雪,更为整个秋色增添了一分浓郁的色彩。一忽儿起雾了,飘飘渺渺的雾气如薄纱般掩住了山顶,更多了一份神秘,山的哪一边有神仙吗?夜里小雨夹雪,早上走出帐篷,四周山头上已是白花花的一片,分不清是霜还是雪,气温骤然降低。吃过早饭,六名队员及三名协作沿着溪流逆水而上,没一会,阴沉的天空飘起了小雨,还夹杂的冰雹子,在这样的天气登山很艰难,但是没有时间再等了,在雨中我也不想拍照片了,于是就把单反相机放进了背包里,百强数次说“我就不能理解你背个大相机”,是啊,对于此次的探险活动背个大相机实在是太沉了,不过我真是很喜欢,精简什么也不会要精简相机。这段小小的峡谷两边全是陡峭的悬崖,冰冷的溪水依旧唱着欢快的歌,水中的石头又湿又滑,V底的徒步鞋不注意就要滑倒。前进的队伍停了下来,一块3米多高的巨大的石头卡在在河道上,留下一个1米多的洞,水流非常急,形成一个小瀑布,瀑布下的大石头很滑。百强从旁边爬到半山上侦察,结果是无法通过,又回到河边,仔细观察了一下,从石崖下的洞里蹿了过去,感觉是比较危险的。几个协作看了半天还是退回去找路从山上绕行,队长也跟着绕行去了,百强从上面放了根绳子下来,老哥借助上升器费劲地爬上悬崖,我在做着上去的准备,老哥和百强却告诉我们上面没路,很不好走,让我们还是绕行山上,其实在高黎贡山腹地行走了那么多天又有哪天的路好走呢,山上几乎都没有路,没有人的痕迹银狐、黑妞和我就沿来路退回去上到山上,崖壁很陡,我借助着树枝爬到了山腰,头顶上有棵杜鹃树枝向四周伸展着,于是我就想抄个近道直接翻上崖壁,小心翼翼地挪到杜鹃树下,抱着树根爬上去,却发现上面还是陡坡而且有更多的树丛,根本没空间给我立足,而现在自己又被卡在树枝中间,下面是十多米高的悬崖,郁闷的我一下感觉没了力气,这时就听有人叫我“姐姐,往这里来”,偏头一看是银狐在几米远的地方等着我呢,心头一热,也来了劲,慢慢把自己从树枝间一点点推出来,再小心翼翼地朝左上方横移过去,看我安全地翻上崖壁,银狐才爬上来。崖壁上方是一个被茂密的高山杜鹃丛覆盖的山坡,看着那浓密的枝桠,我心里一阵阵发麻,这种林子钻得多了,我知道那是非常难走的,而且很容易迷失方向,但是没有其它的路,只好硬着头皮钻了。我看了看方向就一头钻了进去,进去后我尽量选择相对稀疏一点的空隙,那样要容易走些,一路上“银狐”“姐姐”“七妹”我们不时地相互叫喊着,生怕有谁落了单,特别是七妹黑妞,这还是她的第一次户外,如果丢失了后果将会很严重。终于来到一块二平方大小的空地,惊喜地发现协作木达胜生了堆火在烤着,心头放宽了许多,木达胜告诉我们“队长和其余人在前方山上,上去没多久”。黑妞已经不想再跟着上去了,于是就留下来。银狐和我钻进杜鹃丛继续上山,杜鹃林还是那么茂密,相隔几米远就看不见对方,林子中间或有几棵杉松,叶子已经黄了,如果不是林子太密,我真停下来好好看看,现在却连小小的卡片机都懒得拿出来。一直在向上行进,一直在穿林子,走啊走,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一片满是枯草的山坡,对讲机里得知队长、老哥和百强还在我们前面,于是继续往前走。小雨还在不停地下,一路都在钻林子涉溪流走草丛,树枝草丛上的雨水顺着渗进了鞋子里,感觉很冷,这时候已经下午两点了,肚子很饿,就更觉得冷了。这时听到百强在对讲机里说“我看到你们了”,赶快抬头四处寻找,终于在前面山坡上的丛林中看到了熟悉的白色安全帽和黄色狼爪冲锋衣,于是和银狐迎着那个方向走去,坡很陡很滑,不一会上到那片丛林的下方,林子还很密,犹豫了几秒钟还是选择了垂直上升,伸手抓住一把枝条,却疼得我倒吸了一口气,枝杆上满是尖尖的刺,但已无法选择,快速地借力往上蹿去,最后是个高高的坎,刚好上面有棵杜鹃,我抱住杜鹃的树干,费力向上,不料脚下一滑身子向下坠去,还好粗粗的杜鹃树足以支撑我,没有很狼狈很惨地掉下去,这时我真是又冷又饿,感觉快精疲力尽了,吊在空中也不行啊,再次咬紧牙关,用上最后的力气使劲往上一蹿,终于上去了,大大地松了口气。这里是很大一片荆棘丛,穿过荆棘丛,再走过一片竹林,我和银狐与百强会合了。四点的时候开始下雪了,老哥已经到达3900的高度,至此二号区域搜索的范围已经有1万多平方公里,亦无任何收获,队长决定全体下撤。回到营地的时候,我们浑身都已经湿透了,雪下得更大了。下雪的夜很冷,早上起来,帐篷旁边的杜鹃树上满是雪,对面山峦已经看不到树木植被,薄雾微罩,轻渺渺如纱如烟,拂来飘去,仿若梦境。木达胜及另外一个协作动身去半路接应购买补给的同伴,他们今天应该到达这里了。这样的天气也不能再上山,大家就在营地休整,我们在火堆旁边烤着昨天换下的湿衣服。下午雪下大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一时间四周一片灰蒙蒙。整个下午雪一会大一会小,我就傻傻地坐着看雪花飞舞,突然雪停了,居然看到太阳出来了,夕阳撒在白雪覆盖的山头,多彩的嘎马洛山谷更加梦幻迷人。&尾声下山购买补给的协作和去接应的木达胜昨晚非常晚才到达大本营,在雨雪交加的天气里他们身背几十公斤的物品行走在峡谷深山那是谈何容易啊。随着冬季渐渐临近,独龙江封山期随时都有可能到来,在对整个搜寻区域及过程做了仔细分析后,队长决定结束搜索下撤,全体队员及协作人员于11月4日晚安全顺利地返回到了独龙江乡,整个2409号坠机第一期搜索活动就此告一段落。在筹备了一年后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搜索活动,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也具有比较多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搜索区域的实地考察和搜索,我们对高黎贡山无人区的地理、气候及植物环境等有了深刻体验,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为明年的行动缩小了范围,为下一步的搜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驼峰坠机搜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其中涉及到历史、地理、人文、户外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进入到独龙江流域无人区的十余天中,我们成功进行了高黎贡山的深度穿越,队员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增长了见识,相互间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也提高了丛林穿越能力。下一步的活动即将在明年合适的时候展开,如果没有意外我将继续奔赴高黎贡山,我准备着,期待着……附:关于2409号飞机的相关资料美国陆军空运总队“联合部署搜索救援案件”中关于2409号飞机的记录:“Type C-46, Number 2409,Home StationsMohanbari (ATC), Date Crashed 1 Nov. 43, AircraftFound, Crew Dead, Crew and Plane Loc 27-58 98-24."译文:“飞机型号C-46,编号2409,基地:Mohanbari(印度阿萨姆邦一机场),所属单位:陆军空运总队,坠落时间:1943年11月3日,飞机残骸被发现,机组人员死亡,人员和坠机地点:东经98°24’,北纬27°58’”。美国驼峰飞行员协会(http://www.cbihpa.org/)提供的资料:2409号飞机的机组人员是:机长:一级上尉WilbrodJ. LePine,编号0-481100;付驾驶:二级上尉ClarenceH. Alkire,编号0-740326;报务员:William F.Masek,编号;工程师:Millard H. Sorenson,,编号
这架飞机来自Mohanbari基地(印度阿萨姆邦机场),准备通过驼峰航线到云南驿。但是起飞后就寥无音信。5个月后,也就是1944年3月31日,我们收到了莫尔士兄弟一封信。信中陈述了当地土著已经在海拔14,000英尺的Taronwang峡谷发现了这架飞机的残骸。由于大雪封山,使得莫尔士兄弟试图赶到坠机现场的努力失败。机舱里有0.79口径子弹,莫尔士兄弟害怕他们将把子弹卖给北方藏族土匪而引起地方动乱。有33箱子弹,共计34,980串,加上数目巨大的纱布棉花绷带。虽然消息很67+告了我们,但是Robert H. Morse要到达那里非常困难,旅途需要32天。坠机在Karwawgarpo(嘎娃嘎普)雪山以西大约2英里的海拔14,000英尺的地方,位于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在坠机现场,有部分翅膀碎片,但是机身已经折断。其中机头和机尾包括两名机组人员(的尸体)被抛到了山脊上。机长和副机长的尸体已经被埋葬了。莫尔士先生埋葬了四具尸体,辨认他们是非常困难的。坠机位置是:东经98°24’,北纬27°58’。
(本文来源:网易旅游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旅游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3459条
评论16039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海搁浅锋利的石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