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号北京故宫新开放区域开放哪些?

故宫四大新区10月10日开放
游客可登城墙参观-中新网
|||||||||||||||||||||||||||
你的位置:>
"← →"翻页
10月8日消息,北京故宫博物院将于10月10日正式对观众开放四大区域,分别为: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燕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其中设置了八个展览,包括原状成列、常设专馆、专题展览多个类型,开放的面积由目前的52%增加至65%。图为午门—燕翅楼区域,游客可登上城墙游览东华门至午门一段。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发布时间: 20:45:14 【编辑:李卿】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总机:86-10-  日,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院庆日,届时,故宫博物院全新四大区域将开放给公众,观众既可以登城墙观看紫禁城美景,也可以游览皇太后“甄嬛”居住的寿康宫,了解皇太后神秘的起居生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在90周年院庆之际,故宫博物院既不举办庆典纪念仪式,更不会大操大办搞庆祝活动,而是将一系列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公众,并将贯穿全年。故宫博物院这次新开放的4个参观区域,使故宫开放面积由目前的52%提升到65%,单霁翔表示开放面积今后还会逐步扩大,达到总面积的70%甚至更多,此外,还会推出8个展览,使今后参观故宫的观众主动前往东西两侧区域,从而缓解中轴线的压力,起到分流的作用。
  据单霁翔介绍,新开放的四个新区域包括宝蕴楼、慈宁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和东华门区域,八个不同类型的展览有雕塑馆、古建筑馆、“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等常设专馆展览以及寿康宫、慈宁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等原状陈列展,还有“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等专题展览。
  其中,慈宁宫为雕塑馆,主殿和东西配殿共设置4个主题展览,展出约400件雕塑文物,重点展示佛像、陶俑、陵墓雕刻等,年代跨度从战国跨越到清朝。整体改造完成后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这是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以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览空间满足多门类文物大规模展示的不同需求,10日将会呈现“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展览将再现清代帝后庆寿的盛典。
  东华门将呈现精美古建,据单霁翔介绍,今年9月,东华门修缮后将作为古建筑馆与观众见面。而且古建馆将首次实现东华门城楼、东南角楼、城墙、地面展厅相结合,观众可以登上故宫城墙,观看故宫风景,东华门城楼将展出精美的古建筑构件、“样式雷”烫样和图纸等文物,并设计栈道直通屋顶,可以近距离欣赏东华门建筑构件和彩画,同时,在这一展厅还将设置一个纪念榜单,是专门针对捐赠故宫博物院修缮的人的,之所以要这样做,据单霁翔院长介绍是想要用民间的力量来推动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修缮,这样可以使得修缮工作变得更加的专业和有效;此外,还有一个石刻构件保护展示园区,故宫博物院将全院的石刻构件收集起来,在这里集中展示,地址位于东华门城楼边。
  宝蕴楼将呈现故宫博物院院史展,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到故宫博物院从成立到现在走过的九十年历程,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知识,比如,毛主席是否到过故宫?故宫博物院好东西(指“珍贵文物”)都去了台北吗?单霁翔院长在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时表示:“据档案记载,迁运至台湾保存的故宫文物共计2972箱,占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总箱数13491箱的22%,包括瓷器907箱、玉器98箱、铜器61箱、雕漆36箱、珐琅66箱、书画91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这些文物迁台后,台北故宫先后进行了3次清点,数字增长较大,主要是204箱清宫档案,由于计件方式的变化,由1954年的28920件增长为386862件。目前,台北故宫共收藏有来自北京故宫的文物597556件,其中器物类44770 件,书画类6807 件,图书文献类545979件,抗战时期,根据民国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多次清点,留存北平的文物藏品多达118.9万余件,更有数以百万计的明清档案,为参与南迁文物的20余倍。”从这里可以看出,迁至台湾的文物只是故宫旧藏很少的一部分。
  关于毛主席是否到过故宫?单霁翔院长讲到:“根据老‘故宫人’,时任故宫博物院保卫科科长的韩炳文先生回忆,毛主席不仅进过故宫,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而且他也曾从东华门城楼上信步走过,经东南部分城墙走到午门展厅观看展览,也就是10月10日观众可以走过的这一段区域。”
  除了上述两部分之外,单院长还郑重的回答了一个与故宫有关的流传已久的说法,那就是“故宫灵异事件”,故宫是否真的有灵异事件?单霁翔院长表示:“这些灵异事件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历代‘故宫人’也从来没有在紫禁城中看到过、经历过什么灵异事件。广为流传的那些故事,都是人们在茶余饭后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编造而成。随着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的扩大,建院九十年来未曾整体开放过的诸多区域开始跟观众见面,由非开放区‘变身’展览陈设的公共空间,迎接每一位观众的到来。比如慈宁宫、寿康宫所在的外西路区域,作为‘女性的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各大影视剧常常会提及的一个区域。开放后,这个区域向观众揭开神秘的‘面纱’,以精美的展览陈设、雅致的庭院园林,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独具特色的西部区域。”
  此外,故宫博物院将会在10月10日起实施新的限流方案,届时将实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及实名制售票措施,分为网络预约购票、分时段分流限流、划定分流限流区域三个部分实施,首先是逐步实现全部网络售票,单霁翔院长表示,故宫博物院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实现故宫门票全部通过网络预约,取消现场售票窗口。通过增加分销渠道,为网络预约购票提供更多便利;研发网络预约购票系统的手机版,实现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系统购票等方式,方便观众购票;同时在端门设立票务服务中心,为不方便网上购票的观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其次是,根据观众目前的参观规律,多数观众仍然会集中在每天10:30至12:00左右来院参观,造成观众聚集拥堵,参观舒适度也受到影响。因此,故宫博物院正在研究方案,拟从时间上进一步细化分流限流工作,比如全天分为四个预约时段,即8:30-10:30为第一个时段,可以容纳约3万名观众进入,之后依此递减;10:30-12:30,拟限制进入观众人数为2万人;12:30-14:30及14:30-16:00两个时段,拟设置观众人数分别为1.5万人。拟要求观众按照预约时段来院参观,保证全天院内环境的舒适度。
  第三是,随着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系列展览逐步开放,新的开放区域、精彩的展览陈设一一与观众见面,会吸引大量观众从中轴线分流过来,但是也可能会在院内形成新的“堵点”。因此,故宫博物院也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验,拟在几个重点展览区域进行分流限流,保证文物安全和观众参观的文化体验。比如午门-雁翅楼区域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最高同时可容纳约300名观众参观;古建筑馆所处的东南区域城墙,最高同时可容纳约200名观众;慈宁宫雕塑馆正殿为精品陈列,最高同时可容纳约50名观众;寿康宫原状陈列展区,寝殿部分空间狭长、文物密集,最高同时可容纳约50名观众,因此这些展厅和开放区域均拟进行限流管控,量出为入,保证安全。因宝蕴楼为砖木结构,在承重方面有所限制,需要在开放后进行持续监测,因此将采取预约制开放方式。另外,故宫博物院也将进一步研究探讨御花园、珍宝馆等处的限流方案。
  关于开放区域及展览详情:&
  一、“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常设专馆)&
  地点:宝蕴楼&
  时间:日起&
  宝蕴楼位于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原是清咸安宫旧址。1915年北洋政府时期,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两地的文物,在此处重新建起一座民国建筑风格的“文物库房”。因此,其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内涵在紫禁城中别具一格。为恢复宝蕴楼的历史风貌、消除安全隐患,故宫博物院自2013年开始启动宝蕴楼修缮工程,2015年5月完成。修缮后的宝蕴楼,从“文物库房”变身展厅,设置“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故宫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区等,一部分区域作为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场所。因宝蕴楼为砖木结构,在承重方面有所限制,需要在开放后进行持续监测,因此将采取预约制开放方式。
  “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设在宝蕴楼主楼二层,通过文字、图片、档案、出版物、文物等多种形式,较全面地展示故宫博物院从1925年到1949年的发展历程。这20余年间,故宫博物院经历曲折建院、短暂发展、文物南迁及东归等多个历史阶段,形成特有的典守精神和严谨的治学传统。
  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新纪元的曙光”,主要介绍清帝退位后,紫禁城前朝部分成立古物陈列所和后廷部分溥仪小朝廷时期发生的事件,直到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黄郛内阁修订清室优待条件,驱逐溥仪出宫,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这一过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情境下,成立故宫博物院的必然性。第二部分“逆境中的草创与发展”,介绍了故宫博物院从日建院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的短暂发展历程,展示了国民政府北伐后接收故宫博物院,在机构上确立了理事会制度和院长制度,故宫在古建修缮、文物整理、展览更新、库房修建、对外交流、学术出版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从这个时候起,故宫博物院初具规模。本部分还重点展示了1930年故宫博物院以理事蒋介石领衔上报并获批的“完整故宫保管计划”,以及首任院长易培基聘专门委员之手稿,并集中展示了故宫博物院27位理事小像。第三部分“抗战时的迁徙与展览”,主要展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故宫人点收存沪文物,修建保存库,成立南京分院,并举办国际性展览,为保护和传播文化所做的努力。展览中的所展示的文物南迁系列照片、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照片、文物南迁中参加的伦敦艺展照片、档案、出版物资料,都是极为珍贵与生动的。第四部分“沦陷中的守护与维持”,主要介绍沦陷期北平故宫本院艰苦维持的情况。第五部分“胜利后的接收与充实”,展示1945年在太和殿接受华北战区日军投降,北平故宫本院和南京分院复员、1948年合并古物陈列所、故宫接收接管充实文物藏品之历程。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故宫博物院。自此,故宫博物院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展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叙述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立、发展及所经历的波折。以时间为线,力图以完善的内容,生动的形式设计吸引观众的视线,以最流畅的叙述方式使普通观众了解故宫早期历史的波澜壮阔。通过展览,普及故宫早期院史知识、加深理解、推动故宫院史研究的深入,增强故宫人爱院爱岗意识,表现故宫人精神的形成过程。这一展示对我们了解故宫历史、弘扬故宫人精神、推动平安故宫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雕塑馆(常设专馆)&
  地点:慈宁宫&
  时间:日起&
  故宫博物院馆藏古代雕塑文物,品种齐全、工艺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但却缺乏一个专门的场所进行集中展示。今年,修缮完成的西部区域对观众开放,慈宁宫区域将设为雕塑馆,重点展示佛像、陶俑、陵墓雕刻等文物,意在将院藏雕塑精品展示给观众,使参观者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慈宁宫雕塑馆展览共分为5个专题,共计展出400余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从秦代跨越到清朝,包括慈宁宫正殿、慈宁宫东庑、慈宁宫西庑、大佛堂、大佛堂西庑五个展室。慈宁宫正殿展厅为雕塑荟萃馆,展出45件文物,皆为故宫博物院雕塑类藏品中遴选出的精品,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东汉永和五年石羊、北齐石佛像及菩萨像、唐开元二年陶俑、北宋木雕彩绘贴金观音像、清代银鎏金六世班禅像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对于这些首次亮相的部分大体量文物,故宫博物院首次采用“裸展”的方式进行呈现。慈宁宫东庑为修德白石馆,主要展出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曲阳造像以质地洁白、雕刻精美、多具发愿文等特点成为河北地区佛像的代表,堪称中国重要的佛教寺院考古发现之一。慈宁宫西庑为汉唐陶俑馆,展品年代起自西汉,止于明朝,以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陶俑为主。慈宁宫的后殿为大佛堂,大佛堂的明间及东暖阁为佛教造像馆,展示不同质地的古代佛教造像,有铜、泥、瓷、石、木、夹纻多种,展品年代始自十六国时期,止于清朝。大佛堂西庑为砖石画像馆,展品包括石像生、画像石、画像砖、砖雕等。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包括耕种、狩猎、战争、车马出行、庖厨、宴乐、帝王将相、圣贤隐士、列女孝子、仙神异兽、建筑物、天体、自然景物、装饰图案等。
  10月10日首先开放的是慈宁宫正殿、慈宁宫东庑、慈宁宫西庑三个展厅,共展出文物191件。大佛堂与大佛堂西庑这两个展厅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将于布展结束后择日开放。
  三、寿康宫(原状陈列)&
  地点:寿康宫&
  时间:日起&
  寿康宫自故宫博物院成立迄今,一直作为文物库房使用。此次将寿康宫一区中轴线上的寿康宫正殿及后殿(寝殿)辟为原状展区,主题为“万岁千秋奉寿康”,恢复乾隆年间的陈设。
  寿康宫位于紫禁城的外西路,是清代皇太后居住的宫殿,由正殿、东西配殿、后殿、围房等房屋组成,分三进院落。“寿康”出自《洪范·五福》,意为长寿健康。寿康宫始建于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竣工于乾隆元年(1736)十月,是乾隆皇帝为生母钮祜禄氏()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并钦定嘉名。
  乾隆皇帝即位后,母以子贵的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崇庆,拥有至尊高贵的身份地位,九上徽号,四下江南。外享街歌巷舞的万寿庆典,内享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福寿双全,享年86岁,是中国古代皇太后中最长寿者之一。崇庆皇太后在寿康宫生活了42年,此后恭慈皇太后、康慈皇太后也先后在此居住。相较于其他皇太后,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更享有盛名,在此居住时间最长,故将寿康宫主人定位为崇庆皇太后,原状复原时间定位于乾隆朝。
  当时寿康宫内的陈设富丽堂皇,琳琅满目,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就收藏于此,最后作为皇太后的遗念,赏赐给了皇孙永瑆。此次展览通过对220余件(套)精美文物的展示,凸显崇庆皇太后高贵尊崇的地位与乾隆皇帝以天下奉养的孝道。
  展览依据宫殿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的特点而设置参观流线,寿康宫及后殿采用开放式,观众由南至北单行进殿参观,出口为叠落廊东西门。北围房空间相对狭窄,则采用半封闭式。开放式空间均采用玻璃幕墙相隔,使观众能够近距离观赏宫殿中的原状陈设。
  寿康宫正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明间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故宫博物院根据历史档案将其恢复原状,屏风、宝座为紫檀嵌竹工艺,屏风的主题纹样为海屋添筹,系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贺皇太后八旬大寿特于十月二十八日陈设于此,现回归原处。
  寿康宫以北为第二进院落,为寿康宫后殿。暖阁为皇帝向皇太后问安之处,西梢间为太后寝宫。后檐明间开槅扇门,接叠落式穿堂,直达北围房。北围房西二间为乾隆三十四年添建的戏台,现已无存。
  四、“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专题展览)&
  地点:寿康宫东西群房&
  时间:日起&
  “庆隆尊养:崇庆皇太后专题展”位于寿康宫东西群房,与寿康宫原状陈列相呼应,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特别遴选出与崇庆皇太后相关的文物60余件,通过实物展示崇庆皇太后的生活状况,使观众全面感受“女性世界”的宫廷生活、文化习俗与历史风貌,体会到乾隆皇帝对母亲的尊重与孝心。
  “庆隆尊养”四字出自乾隆皇帝为崇庆皇太后临御的慈宁宫所题写的匾额,高度概括了对皇太后的尊崇与礼遇,也是皇太后享受乾隆年间富贵生活的真实写照。
  专题展地点为寿康宫东西群房,其中三个展厅展示文物,第四个展厅为影像放映室。分为三个单元:“母仪天下”,通过皇太后的画像、宝玺、徽册、谥册、朝珠等文物,展示皇太后的品德和地位;“慈寿无疆”,选取了万寿如意、御制书画、九九寿礼展示皇太后逢旬的三次庆典;“母子情牵”,以乾隆皇帝御笔书画为主,展示乾隆皇帝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专题展作为寿康宫原状陈列的补充,以故宫博物院精心挑选的文物精品,展示了崇庆皇太后的往昔生活,窥见乾隆盛世的背景与风尚。
  五、慈宁宫花园(原状陈列)&
  地点:慈宁宫花园&
  时间:日起&
  慈宁宫花园亦称慈宁宫南花园或寿康宫花园,简称慈宁花园,位于故宫外西路,慈宁宫和寿康宫的南侧,为两者的附属花园。南北长132.8米、东西宽49.7米,占地面积6600余平方米。园中叠山砌池,建楼筑亭,是明清两朝太后、太妃们游玩休憩、礼佛唪经以及祭祀先皇、寄托哀思之处,深邃优雅,宁静肃穆。
  慈宁宫花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了满足乾隆皇帝的亲生母亲崇庆皇太后供佛、礼佛的需要,对慈宁宫花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程,遂成现制。花园内现存九座建筑,可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以咸若馆为中心,其北侧有慈荫楼,东西两侧为宝相楼和吉云楼,此三楼呈“冂”形环抱咸若馆。宝相楼南为含清斋,吉云楼南为延寿堂。南区以临溪亭为中心,亭建在矩形水池正中之单孔石券桥上,东西两面临水,南北出阶,水池中曾种植有莲花。临溪亭东西两侧各设配殿一座。配殿南部各有一井,井上原有井亭两座,现已不存,仅余台基柱础。慈宁宫花园东、北、南三面开门。主出入口在花园东墙正中,称为览胜门。北侧慈荫楼一楼东梢间辟一穿堂门,是为花园北门。南墙正中亦开一小门,门内叠石成一座太湖石假山,双峰夹一谷,下垒一潭,似有瀑布流其间。假山左右散布几处叠石,构成山间小径。
  花园地势开阔平坦,遍植古树,总计106棵,以松柏为主,间植老槐、楸树、银杏、青桐,杂以海棠、丁香、榆叶梅。慈荫楼东西两侧各接花台一座,上植7棵桧柏。临溪亭南北两端亦各设花台一座,上种牡丹、芍药。春则花影重叠,满园芬芳;夏则池内荷花亭亭玉立,林间蝉鸣无歇;秋则银杏一片金黄,海棠果实累累;冬则苍松翠柏,白雪压枝。可谓一年四季,景色皆宜。
  紫禁城内一共保存有四座花园,分别是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也称“西花园”)和宁寿宫花园(也称“乾隆花园”)。御花园与慈宁宫花园一样,始建于明代,后两座花园则建于清乾隆时期。其中只有慈宁宫花园是专门为太后、太妃们服务的,这是它最独特之处。一方面花园是太后休闲游玩之地,乾隆以后又成为太后虔诚礼佛之所,每年还要在花园举办多次纪念先皇帝先皇后的“忌辰念经”等活动。与紫禁城中其他三座花园相比,慈宁宫花园是一座以佛堂为主、保存藏传佛教文物最多、供奉着完整藏传佛教神像系统的花园,因此尤为独特。
  日,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慈宁宫花园将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咸若馆将成为故宫博物院目前保存的40多座藏传佛教原状佛堂中,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佛堂。
  开放后的咸若馆,共计陈设文物1050件。正殿门上悬挂木金漆九龙纹乾隆皇帝御笔“寿国香台”匾,正殿大门两旁楹柱上悬挂木金漆九龙纹乾隆皇帝御笔“证最胜因,金界庄严欢喜地;赞无量寿,宝轮拥护吉祥云”对联。正殿内明间北壁前挂供白救度佛母唐卡3幅。明间正中放置红漆描金供案一张,案前设铜五供一套和木金漆花瓶二对,案上陈设木金漆八宝、银法轮、银藏草瓶、楠木嘎当塔、木金漆嘎当塔、铜磬等供器和法器。东、西次间正中各有一座楠木七层八边形佛塔,每座塔内分别供奉“大清乾隆辛卯年造”的瓷无量寿佛五百尊。正殿内明间和东、西次间的房梁上垂挂织金银丝缎佛幡三套。
  由于咸若馆内陈设文物密集,因此观众仅可进入抱厦参观正殿陈设,为文物安全,观众不能进入正殿内参观。
  六、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原状陈列)&
  地点:慈宁宫花园东院&
  时间:日起&
  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位于长信门以南、南天门以北,慈宁宫花园以东的区域内。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经两个年度的工作,已发现清代中期砖铺地面、建筑材料施工坑,明代后期砖石混建排水沟、砖铺地面和明代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其中最重要的明代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由地钉、桩承台、磉墩、白灰硬面、夯土层、夯砖层等遗迹构成,规模宏大、工艺考究,对研究紫禁城历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日起,慈宁宫花园东院考古工地采取边开放边发掘的形式对公众展示故宫考古成果,努力探索故宫保护文化遗产和公众考古相结合的道路。主要展示方式有三种:一是栈道外的考古探方区域继续进行科学的田野发掘工作,使观众在行进中观看考古发掘过程;二是在栈道入口处和西侧树立10块图文并茂的展示牌,向观众介绍考古发现成果;三是在已发现的明早期建筑基础等各类遗迹和遗物上摆放中英文标示牌,加深观众对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认识。
  七、“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专题展览)&
  地点:午门-雁翅楼&
  时间:日~2016年元月10日&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是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维修升级后的首个展览,又是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的重点展览,以喜庆、热烈、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向观众展示清代帝后庆寿盛况。整体改造完成后的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首次亮相。这是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以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览空间满足多门类文物大规模展示的不同需求;也是最为独特的博物馆展厅,居高临下,古代建筑外观完全保持原貌,内部则是既具有宫殿建筑氛围,又拥有现代展览设施的文化空间。
  清代帝后庆寿是清代的盛事,既展示了清代的诸多礼仪,也呈现出当时的民风民貌;既蕴含了清代帝后的祝寿思想,还彰显了清代帝后尊老敬贤的道德示范,亦反映了清王朝的政治风气、经济实力。清代帝后庆寿更是珍品荟萃的舞台,反映了清代工艺技术的进步;演艺活动的丰富,亦促进了文化的昌盛。
  此次展览共展出500余件文物,包括书画、玉器、陶瓷、漆器、珐琅器、织绣品、家具、戏曲等多种文物类别。展期自日至2016年元月10日。
  展览分为六个部分:
  “同登寿域”。古人向往长寿,但只有国家太平,物阜年丰,人们才得高寿,在清代康乾盛世,朝野之中长寿者甚多,清代帝后之中高寿者亦不乏其人。为示庆祝,清代帝后多次举办万寿庆典,与民同欢。其盛况之恢弘,史无前例。康乾盛世举办千叟宴,更是史坛佳话,体现了敬老尊贤,敦睦世风的社会意义。
  “寿满京华”。万寿盛典期间,自京郊西部园囿至紫禁城之间长达数十里的御道两侧皆需布置华美的景致,以供皇帝和太后观瞻。本部分以《康熙帝万寿庆典图》为主要展品,将把第二卷全幅展出,长达39.39米,展示从西直门到神武门一段衢歌巷舞的场景,由此感受万民欢庆的盛况,同时亦把第一卷皇帝步舆的部分打开。配合展品有视频动画和语音导览,可带领观众随同皇帝从畅春园进宫的路线,情景般地把观众带入下一区展厅。
  “寿意敬呈”。本部分主要琳琅满目的贡品情况。清代帝后万寿节期间,王公大臣、少数民族领袖均进献丰富的物品以示诚敬;皇子皇孙为父皇母后呈敬寿礼,表达尊亲孝道;一些周边国家亦会派遣使臣,携带贡品入朝进献,清王朝厚往薄来,赏赐众多物品。这些贡品均极精美,寓意吉祥,构思巧妙,匠心独具,客观上促进了工艺美术的繁荣。
  “金殿贺寿”。本部分主要介绍清代帝后万寿盛典期间接受朝贺这一最为重要的礼仪形式。皇帝万寿在太和殿接受臣工朝贺,皇太后万寿则在慈宁宫接受皇帝及臣工的朝贺。朝贺时,列陈卤簿仪仗,各级官员及使臣依次站列,中和韶乐奏起,皇帝和皇太后接受王公大臣及外藩使臣的祝贺。并于是日颁诏,与天下同庆万寿。
  “盛席寿宴”。本部分主要介绍帝后庆寿期间的筵宴情况。万寿盛典期间,清宫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筵宴。宴会上,皇帝与朝臣诗词唱和,气氛融洽;而皇子皇孙更是身穿彩衣,翩然作舞,奉万寿觞,以表达对皇帝和太后的祝福及对蒙育之恩的感激。
  “寿戏致祥”。本部分介绍戏剧演出这一清代万寿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期间无论离宫别苑,还是紫禁城内,都搭建有诸多戏台,许多喜庆剧目更是轮番出演。特别是徽班进京献演成就了中国的国粹艺术京剧的诞生与发展,祝寿活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文化繁荣的作用。
  八、古建筑馆(常设专馆)&
  地点:东华门区域&
  时间:日起&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拥有近6000件古建文物藏品,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专门展馆来展示壮美的古代建筑群和精美的古建文物藏品,为弥补这个遗憾,东华门区域修缮后,作为 “古建筑馆”,即故宫博物院又一个常设展览,向公众开放。
  无论紫禁城的营建,还是普通大众生活中“五行八作”的建造成果,其背后无不饱含设计者的努力。故宫古建筑的成就,分布在106公顷的建筑群之中,故宫古建筑的设计意匠,可以在漫步城墙、探索收藏、解读历史中得到深层体验。本展览以东华门区域作为典型案例做细致观察和解读,依托于故宫博物院深厚的建筑类文物构件与相关文物的收藏,更加深入细致地展现紫禁城的建筑之美。
  古建筑馆总体涵盖自午门至东华门段城墙、东南角楼、东华门和銮仪卫四个部分,它们本身就是重要的文物建筑,涉及古建筑从传统设计方法到“瓦木油石”等各作内容,自身具有特殊而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东华门城楼内檐彩画和斗拱、东南角楼瓦兽件和木结构做法等。通过古建筑馆的开放,首次实现东华门城楼、东南角楼、城墙、地面展厅相结合,充分尊重、挖掘建筑空间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生动的、视野开阔的大型展览;并在展厅内借助专业科技手段的研究解读,以既具深度,又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展览方式,呈现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其中,东华门城楼设置为“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分为“规划意匠”、“内檐装修”、“瓦作意匠”、“彩画作意匠”四个部分,展出精美的古建筑文物和资料,其中有档案图纸70余张,文物资料50余件。重点展出文物包括:样式雷烫样、古建档案、内檐装修及仅存的一套太和殿脊兽等文物,特别是玻璃画为首次展出。展厅内设计跃层,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欣赏东华门建筑构件和彩画天花之精美。
  同时,开放从东华门至午门的一段城墙,使观众可以细细观赏城墙的结构与建筑之美,并进入东南角楼,欣赏其构造的精美绝伦,并观看数字影视作品《角楼》;在东华门下的銮仪卫区域,设置为一个开放的石刻展区,展出400余件院藏的建筑石刻,使观众在城楼上可以居高临下地欣赏精美的石刻文物,在历史的氛围中徜徉。
  古建筑馆的选址、选题、内涵、展览模式均为创新之举,旨在深入阐释故宫营建者的设计理念,展现紫禁城的建筑之美。
[16-08-11]
[16-08-08]
[16-08-04]
[16-08-04]
[16-08-04]
[16-08-04]
[16-07-26]
[16-07-25]
[16-07-25]
[16-07-25]
林风眠,初名凤鸣,广东梅县人。自幼喜爱绘画,曾随祖父雕石,在父督导下临摹《芥子园画传》,随中学美术教师学习写生。1919年同林文铮、蔡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故宫开放时间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