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甲一名字的lol有意思的名字

关于榆次的知识
关于榆次的知识
关于榆次的知识榆次的地标。榆次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东北边缘,在东经112.*34*13”—113*7*55“。北纬37*23*41”——37*53*04“之间。西北部与太原南郊毗连,东北部与寿阳接壤,南部和东南部与太谷,榆社,和顺县交界。市境地势东高西低,东南、东北为山区和丘陵,西部,西南为河川平原地。东西宽49.9公里,南北长53.7公里,总面积1328.1公里,折合1992150亩。行政区划一建置沿革榆次历史源远流长。据长凝镇贾鱼沟和东赵乡大发村两处文化遗址考证,属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大约一万年以前,这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在柏林头,下丁里,流村等十几处出土的磨制石器和彩陶,大都属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据今6000多年,据清代乾隆本《榆次县志、地理》载,上古帝(实为部落长-----编著)榆罔凭太行居冀,其后裔在今榆社县境内建”榆州国”。汲冢《逸周书》有'孤而无使,曲沃伐之"的记载,被伐者即指”榆州国”而言。曲沃指晋国,,“曲沃伐之"当在悼,平之际(晋悼公、晋平公于公元前572年到前532年在位)榆次在春秋时期称魏榆,因晋大夫魏绛和戎而得榆次这一带,取魏绛之姓,榆州国之名而称”魏榆“为晋大夫祁奚封邑。后来晋国大夫魏献子为政时,因之祁奚之孙祁盈犯法。遂没收祁氏封邑,并析祁氏田为七邑,智徐吾为涂水大夫。榆次之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与榆社连接,故名榆次。据《竹书纪年》载:"梁惠王九年(公元前327年),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史记:秦本记》载:“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攻破榆次、新城,狼盂三十七城”。《战国策、黄歇说秦昭王》载;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也。“。这就是成语榆次之祸的来历榆次这一代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统一六国,正式建置榆次县,属太原郡。两汉三国时属并州太原郡,。北魏,北齐时,一度称中都。隋开皇十年(590)恢复榆次,隶属并州。唐至五代,隶属太原府。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晋阳城池被毁,榆次一度成为并州的治所。后县名一直未变,宋属并州,金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中华民国属冀宁道或直属山西省。七'、七事变后,阎锡山在山西全省分七个行政区,榆次归第三行政区管辖。以后。行政区缩小,榆次划归第八行政区。日,榆次境内的同蒲路东’、正太路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榆次(路东、也叫路南)县抗日政府,较长时间驻庆城村,有4个区的建制。原为冀豫晋边区冀太联办太行第一办事处管辖,1941年8月归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二专区管辖,抗战胜利后属太行行署第二专区,直至榆次解放。1938年春,在同蒲路西也建立抗日政权。1941年8月,榆次和太谷两县路西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榆太(路西)县抗日政府,在榆次境内有两个区的建制,曾先后属晋冀豫边区,晋绥八专区管辖。1943年祁县城北区并入,称榆太祁(路西)县抗日政府,又由晋绥八专区划归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二专区管辖,直至榆次解放。1938年2月,在正太路以北的榆次北部和寿阳北部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抗日政权。。称榆寿县佐公署,为晋东地区所辖;当年9月改为榆次县佐公署。1939年6月,划归晋察冀边区晋二专区管辖。1942年路北与寿阳西合并为寿榆抗日县政府,榆次路北有两个区的建制,归晋察冀边区北岳一专区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寿阳分开,在什贴成立榆次县民主政府(路北县政府)日伪时期,在榆次城驻有伪雁门道公署,榆次县受该公署管辖,。1943年,伪道公署迁往太原,榆次为该公署统治的一等县。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占据榆次县城及大部分村时,榆次县为省直属县。日,榆次全境解放。榆次路东、路西、路北3个民主县政府合并为榆次县民主政府,归晋中三专属管辖。当年9月到次年3月。榆次城区曾成立过榆次市,历时半年,归属榆次县,后改为城关区。1949年8月成立榆次专区,辖榆次县。1954年5月,以城关区及近郊两乡成立榆次市。有省直辖。其余区域仍为榆次县,仍归榆次专区管辖1958年6月,撤销榆次县,并入榆次市。当年11月又将寿阳县划入榆次市,从而组成包括寿阳县全境在内的榆次市,由晋中专区管辖。日,寿阳县从榆次市分出。1963年恢复榆次县建制。以榆次市行政区域为榆次县行政区域,撤销榆次市。1971年将将原榆次县分为市、县区划,恢复榆次市建制,为地辖县级市;同年7月,榆次县址迁往西长凝村。1974年10榆次县革委地址迁回城内新集街,后迁猫儿岭新华街,。1983年7月撤销榆次县,并入榆次市,为省辖(县级)市,由晋中行署代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和县级榆次市,设立晋中市,同时设立晋中市榆次区,至今(2014年)二 区域更迭(一)西晋至清区域变化。西晋太康年间(281----289),分出榆次东北部建寿阳县。随开皇十六年(596)将榆次十一乡之一的梗阳乡划入清源县。其余十乡为:开元乡,在榆次西南,包括今西胡乔、北胡乔、永康一带。鸣谦乡,在秋村,鸣李、王杜、砖井一带。西营乡,包括今车辋、开白、南庄一带。使相乡,今使赵、使张、郝庄'、东贾一带。龙门乡,今王胡、聂村、左付、罗家庄一带。来暮乡,今源涡、中郝、李坊,训峪一带。思风乡,今榆城坪,东祁,六台、蔺郊一带三教乡,今双村、福堂、张胡、庆城一带。三徒乡,今南要,王村,荣村一带。圣历乡,今怀仁,修文、东白、褚村、圣许、杨安一带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因榆次设置并州,区域增大。金以前辖地最广。金大定年间(1161-----1189),榆次区划有所变更,划出东部300户入寿阳县,西部4500户入平晋县(原晋阳)南部3750户入太谷县,西南部600户(榆次县西营乡四村)入徐沟县,西北部800户入阳曲县。共拨出9950户,榆次县还存32600户。到清乾隆十三年(1748),户口增至49980户,人口达26万,为历史上榆次人口最多时期;疆域大致为榆次现今区域,一直至民国初年无变化。明清两代,行都里甲制。县下设都,都下设里,以110户为一里、里下又以十户为一甲。榆次城乡共分70都,其中城关分为10都,乡村分为60都,以城关都为领都。---------------------------------------城乡都附属表----------------------------------领 都--------------------------------------属都-----------------------------在城一都-------砖井都 罗家庄都 东祁一都 东祁二都 寺峪都 中杜都在城二都-------龙白都 双村都 榆城都 扬盘都 苏家庄都 源 涡都在城三都-------什贴一都 什贴二都 修文都 福堂三都 福堂二都在城四都-------王胡一都 王胡二都 麓台都 中郝一都 见子都在城五都-------上戈都 东白一都 东白二都 中郝二都 龙田都在城六都-------车辋都 李方都 左付都 秋村都 训谷都 训谷二都南关一都-------德音都 开白一都 要村都 开白三都 张胡二都 张胡三都 圣许一都------------------圣许二都南关二都-------庆城都 扬壁都 南庄都 使张都 张庆都 使赵都南关三都-------永康一都 郝庄都 西荣都 东赵都 怀仁一都 怀仁二都南关四都-------永康三都 胡乔一都 胡乔二都 东贾都 鸣谦都 东阳都清代,榆次的村镇按方位分东北路'、东南路、西北路、西南路---------路别------------------镇--------------------村--------------------附属小村-------东北路----------------2----------------------34----------------------31-------东南路----------------1----------------------75----------------------48-------西北路----------------1----------------------59----------------------16-------西南路----------------4----------------------51-----------------------4-------合 计 --------------8----------------------219---------------------99榆次的地名来源的4个传说&榆次的地名来源,说法有四:1(山西大观)/记栽,上古帝,(实为部落长)榆罔凭太行以居冀州,其后代建立榆洲国,后亡于西周未&周书&云,孤而无使,曲沃(国)伐之,榆洲既亡,其社存焉,古谓之榆社。榆次和榆社土地,相次按属,故名榆次。2,据{九州地理)云,太原,上党间,其地上(上空)值(正遇,)天榆(天榆星)故有榆次榆社之称。3,据(辞海)载,榆次在阳曲东南,其地有榆次山,榆次因山而得名,现在榆树境内无榆次山名,疑古代有之,有待考证。4,据仗,榆次境内古代植榆树多,质优。(辞海)注,古代北方边塞桓榆,故称边塞为榆塞。地处边塞的榆次以榆树多为特征,故称榆(树)次(处所)意思为优质榆树多的地方,传说的榆林城在今修文东长西南,庄子附近还有"榆城坪"地名。榆次名称由来与此有关。&个人认为“榆次”本为北狄语言,用汉语无法解释。所谓的“榆州国”很有可能就是北狄的部落。我也说一句&方言大全: 榆次后生姑娘们必须会的榆次话榆次方言有榆次的特色,其实榆次话和太原话差不多,毕竟老早榆次和太原就规划什么同城了...坐个901也就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榆次人说话就和山西的醋一样,泛着点酸劲儿,女孩子尤其明显,最明显的例子是,榆次女孩夸赞一个女孩漂亮,从不直说,而是说NIA(四声)长的不难看!NIA这个音汉字里并没有,确实榆次人最常用的一个字,常常只是一句话的开头,没有任何具体含义。&榆次方言还有一个特点:榆次话形容很多事物都是两个重读,例如,腰腰,牛牛,盼盼,加加,哥唠唠 你一定迷糊了,啥意思啊?&榆次方言大全解释如下:&二股筋背心——腰腰&讨人喜欢的——喜人&小虫虫——牛牛&弯弯曲曲——哥溜拐弯&小孩吃饭的围嘴———盼盼&你去哪了?——你去那格来&饭渍污渍———加加&怎么了?——咋啦、咋地啦&角落——哥唠唠&那就算了——那就算老哇&木勺子——木索子&做什么呢?——闹甚了、干恨了&小勺子——丝丝&去掉吧!——闹老哇!&形容人长得难看——球迷信眼&我们去做哇——杂们干~~~~格哇&形容脏——合超五烂&黑咪哇脸——理解为脏头脏脸&形容人没眼色——死迷粗眼&球迷信眼——理解为形象欠佳&形容人没出息——不起烂三&不惜烂吃——惹人讨厌&废话,吹牛——砍川&跌吧——意思是干吧、吃吧&我——饿(四声)&农个揽——没见识的人&一排——一扑溜&搭伙计——找情人的意思&摇——拨拉&哈术——本事、本领&我们——阿门&灰鬼——不干好事的人,或开玩笑指称某个人&头——得脑&求没夜,吃敢面——毛病多的意思&箱子——和浪&隔桃虫——挑拨离间的人&耳光——逼都&咯搓打蛋——指容貌比较寒碜类同于球迷信眼&膝盖——格替亏&蹦喽——指额头&脚丫子——觉板子&黑潮烂五——指看上去比较肮脏&土块——土坷垃&出莽——指有闯劲&台阶——各台台&老公家——黑话是指年纪较大的公安人员&烧水——座水&求毛鬼胎——理解为心里做事&这里——这儿达&外虽——不具体指某个人&那里——那儿达&拉米三道——指行踪诡异&打——括&老鬼——指老混混&那么——卧来&拉黑牛——指托儿&奇怪——热怪&迷倒胡——意为头脑不清楚&聪明——机密&流舔——意为拍马屁&勤快——勤紧&B兜油子——欠打的人&欺骗、糊弄——热倒&鬼咯噔——自行车&冲——泼&鬼抽筋——指比较奇怪的动作&棱\长的突起——个棱子&秋湖么测——指比较肮脏&思考——思目&脏——热里八 脏窝囊——窝几个囊&二板头——指家里排行老二的没出息——没出烂喜、么出倒息&打扮的干净——光咪俊眼&没意义的——没油烂水&酸(人或味道)——酸泼烂气&吝啬——求毛鬼胎&没出息——没出烂喜、么出倒息&打扮的干净——光咪俊眼&没意义的——没油烂水&酸(人或味道)——酸泼烂气&吝啬——求毛鬼胎&羡慕——眼气&喜欢——待见&小伙子——后生&马上——立马&聊天——瞥&老练——油&可爱——七它&没本事——不求行&非常好——好的不行行&不好——不咋地&脏——热里八脏&窝囊——窝几个囊&没出息——没出烂喜、么出倒息&打扮的干净——光咪俊眼&没意义的——没油烂水&酸(人或味道)——酸泼烂气&吝啬——求毛鬼胎你真可怜 榆次方言版:你真稀花&你喊什么 榆次方言版:叫唤深了&看你那德行 榆次方言版:球迷性眼&你真小气 榆次方言版:求毛鬼胎&角落 榆次方言版:各捞捞&昨天 榆次方言版:夜来&你真没出息 榆次方言版:你真不起三&背心 榆次方言版:腰腰&内裤 榆次方言版:裤衩衩&你真讨厌 榆次方言版:你真方主了&棒子 榆次方言版:各揽&脏死了 榆次方言版:合操五烂俄--我&孩--鞋子&盒--那&行--上&哈--下&过社-—家&中的呀--干什么去呀&乃个懒的呀?--—干坏事去呀?&篓兜——筐子&叼夺______很快,快些&抽空______找个时间&嘟嘟地_______指冒烟&歪甚________指那个&个老老——角落&树觉——睡觉&双双——小凳子&突萨、夹喀——结巴&哈游万——瞎转&车局儿——车轱辘&茅子——厕所&咥(dia)——猛吃猛喝&煮夹儿——饺子&圪料—— 难看或者看的不顺眼&球迷性眼——长得不咋地&鬼底惑琐—— 不停乱动&黑(he)糙、日脏——脏东西、脏&球毛鬼胎——小气&双太——窗户台&拐夹夹——角落&夜来——昨天&不起三—— 没出息&地懂——明白&机迷——聪明或刚醒来&拾翻——找东西&圪地腿——膝盖&和浪浪、小讲将——小胡同&耐比兜——挨打&比兜油子——老挨打,挨出来了&球四—— 指人不怎么样&腰腰——背心&迷捻——眉眼&特拉板——拖鞋&胰子、香胰子——肥皂、香皂&圪矬不展——皱&长的喀戏——长的漂亮卧儿--哪儿泼散--不吉利二,民国时期民国初年,榆次的行政区划沿袭清制。民国六年(1917),阎锡山仿效日本实行“编村制”、凡满百户之村庄或联合数村庄在百户之上者,即划为一个编村并将编村编号;择定距离适中户口最多之村为主村,其余联合小村皆为附村。编村中,分主村、附村和附属小村三类。民国八年(1919)正式实行区村制,榆次城乡共分为五个区、141个编村区别---编村号---主村名---&附村》---(附属小村名)第一区1 城内东街。2城内南街。3城内西街。4城内北街。5大东关。6小东关。7南关。8源涡(小西关)。9东郝《中郝,西郝》(杨家岭).10郭村.11王村。12近城。13郭家堡。14安宁《窑上》15西焉《安乐》。16西荣《张超》。17使赵。18侯方,19使张。20龙田。21西聂。22东聂,23王湖《南沟.&.24寇村,&南谷》。25北小赵《高村,韩村》(北谷)第二区1西长凝。2东长凝,3相立(鱼儿池)..4壁达(峪壁)。5南沙沟,6上戈《下戈》。7东田。88北蔺郊《南蔺郊》(王庄,南庄)9麓台《刘家坡》。10山头(马栏,神头)11南桥头《扬壁》12紫坑。13季麻《榆城村》。14庄子·。15北赵《南赵》。16南合流《绿豆湾&。17北合流(白草坡)。18西见子《东见子,,阎家坪》(北头,辉举,东长子垴,保安寨,段家岭,东郊子,西郊子,小河沟(又分内沟,中沟,外沟三村)).。19白石《东白石,怀远》(石槽头,扬庄,白家庄,圪喇峪,下怀远,庄窝,庙里上,原家峪,故庄,盘肠岭,狼窝(以上各村合名白石)。20承恩(上庄,中庄,下庄,侯峪,姚家背(以上各村合名承恩))。&21三和(上黄彩,金金寨,麻迪沟。窑上,义和庄,西河庄,东赤土,西凹,伽东,度家山,大台22、下黄彩《张坪》,23、白田《紫中坪,南头》(葫芦咀).24、东祁《西祁,义井》。25朱村《药材,杨方》。26、井峪《郝都》。27、苏家庄。28、李墕《尚村》。29、山庄头(元正庄)。30.、下峪(东畽)31、.讯峪(北伽西)。32、东赵《小壁》。33'’、阔子头(东山上,港上庄)34、西赵(东郭,大沟)。35、东后沟(刘家庄,石山上,年蹄湾)。36、高坪。37、高家山《张家庄》(尚掌庄,白坡头,芦子崖,芦子坪)。38、庆城《霍城,沟口》(仁乌,南报,牛寨沟,小石拐,寺沟,寨凹,石片儿,桃花塔,段家垴,小千沟,龙科,后沟,猫儿岭,苇子沟)..。39、南伽西。40、崇元《许曲》第三区1、东阳。2、圣许《扬安》。3、上丁里《下丁里,岂家庄》。4、彭村。5、德音《西阳》。6、西范。7、南庄。8、车辋。9、西白《内白》。10、魏岳&东谷训》。11、开白《逯村,北席.&.12、要村。13、庞志。14、王都。15、王香。16、西双《东双,南庄立》。17、述巴《西胡乔,胡乔营》。18、褚村。19、陈胡。20、东长寿。21、南要《北要》。22、南小赵《小伽南》。23、巩村。24、修文。25、北田《南田》。26、扬梁《南张》27、张胡。28、大伽南《福堂,杜堡》。29、北流《南流,南小南庄》30、朱村《南河》(东薄沟,大桥庄,西河庄,山朱沟》第四区1、六堡。2、上营《东营,辛庄》。3、西荣。4、扬盘。5、鸣李《侯方》。6、王家堡《郝庄,黑马营》。7、东贾《宁家营》。8、大张义《小张义》。9、扬村。10、怀仁《西长寿》11、张庆。12、永康。13、演武。14、陈侃《东白》。15、王郝《弓村,马村》。16、北胡乔。17、郝村。18、西河堡。19、秋村。20、砖井(北砖井,河口,西沟里.)21、岗头(东坟上,五龙沟,窑子上,刑家堡,山草凹)第五区1、鸣谦《北小南庄,王杜》(李家河,志村,仓上)。2、中杜(东沙沟,西洮沟,河底。以上三村合称中杜)。3、苏村《神堂沟》(坟上)。4、东付《西付》(郝家沟,付村寨)。5、北胡《南胡》6、聂店《峪头,流村》7、小峪口《胡家湾》8、大峪口《海底岭,平底泉》。9、左付(杜家山,郑家庄)。10、沛霖(东庄,西庄,田家湾,东石抗,西石抗)。11、罗家庄《葛家庄》。12、龙白《白家坡》。13、孟家井。14、祁家山《占道,张家河,柳沟》(沟北庄,圈子里,后柳沟)。15、青石窑沟《赵家坡》(东湾,西湾,小西沟,大狼沟,武掌,扬庄,天窑上,结岭石,正沟,鹰崖,施家凹,毛驴岭,侯家梁,韩家岭,黄土坡,十字儿,梁山上)。16、高壁《焦家庄,北后沟》(小焦村)。17、蒜峪(西蒜峪,庞梁,三十亩,王家垴,马家垴)。18、辛家庄《十里沟》(后十里沟)。19、什贴《南岩坪》(冀家坪,蔡家坪,福元沟)。20、小寨《南北咀》。21、北要店《南要店,北桥头》。22、柏林头(王家 庄,杜家庄)。23、兴治。24、李方(石羊坂)。25、韩家寨《扬头》榆次城关区划有确实记载始于元代至正四年(1344),县令刘镛分城关为13个坊,各建坊表。明代嘉靖二十年(1514),俺答犯榆次,遂将城关分为16铺。城内与大东关分为10铺,南关分5铺,小东关分1铺。民国时期,随着区村制的实行,城关分为四街三关-----------------------民国榆次城关街巷表--------------------四街东街------县前街,城隍街,东门街,东地街,城隍庙后街,马号街,富户街,铁家巷,佛------------爷巷,三官庙巷,中大街。南街-------西门街,南寺街,南大街,顺城街,南马道街,牛肉巷,大乘寺街,寿长街西街-------龙王庙街,任家巷,寇家巷,关庙街,西湖井巷,北大街,北关西顺城街,北关--------------树林街,北关西黄龙港,北关西道北街,北关西大街。北街-------泰山庙街,窑上街,交通街,俞家牌楼街,小井街,抽斗巷,北寺街,新集街,-------------北关东大街,北关东顺城街,北关东黄龙港,北关通顺巷,北关西大街,东湖井-------------巷,北关东道北街,北关羊壕街。-----三关南关-------南关大街,路家街、沙港街,阁东街,阁西街,阁后街,小西门街,张家巷,曹-------------家巷,小西关。大东关------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小东关------东大街,白家巷,郑家巷,郝家巷,李家巷,赵家巷。抗日时期日,日军侵占榆次,城区郊区和主要集镇以及铁路沿线为日军盘踞。1940年10月,日伪榆次县政府分榆次城乡为5个区,区划范围仍同:“七、七”事变前,但实际上大部分乡村为抗日政府所属,同蒲铁路以东,正太铁路南、路北和同蒲铁路以西(包括太谷,祁县路西部分)分别归榆次路南(也称路东)、路北、路西三个抗日县政府管辖。路南(路东)区大体包括原第二区的范围(不含正太线以北)和靠近榆次县城以及太谷边缘的一、三区的部分村庄,其中原二区内31个编村,一区内3个编村,三区内13个编村。1943年,又划入原太谷县梁坪、蒲池、南河、冯家局、大佛头、黄河峪等7个自然村。1938年分为高家山区、黄彩区和西洼区,1940年扩编为4个区,1943年又编为3个区,1945又恢复为4个区。第一区辖18个编村,64个自然村。根据地有庙岭、高家山、冀家沟、张庄、石槽头、石疙瘩、章(长)子垴村。敌占区有东长凝、西长凝、壁达、峪壁、绿豆湾5村。其余为游击区。第二区辖12个编村,64个自然村。根据地有霍城、庆城、沟口、侯峪,连枝山、南头、上怀远7村。敌占区有白田、下黄彩、葫芦嘴、上黄彩、山头、马兰6村。其余为游击区第三区有86个编村,94个自然村。根据地和游击区有朱村、北流、南河、大桥、东卜沟、梁坪、石亩、蒲池、北郊、高堰头、黄河峪、南洼、牛村13个自然村。敌占区有小东关,东焉、西焉、南合流、桥头、西洼、紫中坪、东赤土、北田、南田、西双、豆腐庄、南要、北要、杨安、圣许、魏岳、谷训、乞家庄、上丁里、下丁里21个村。其余为游击区。第四区是1940年新划区,范围从小东关到源涡,南要村到山头村。本区是原一区和原三区划入24个编村,共32个自然村。除了小东关、东郝、中郝、西郝、西焉、东焉、北要、南要8村外,大部分是游击区。1945年整个路南共有编村116个,自然村221个。路北区划范围包括原五区和原二区、原四区的部分村庄,共有48个编村。抗日战争时期,路北区划经历了两次变更。1938年到1942年有三个区的建制,分为高壁区,沛霖区和南嘴区。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路北与寿西合并为寿榆抗日县政府,榆次路北有2个区的建制,区划范围不详。解放战争时期,榆次(路北)县民主政府成立,下辖4个区:一区,以高壁为中心,包括沛霖,平地泉、孟家井、福元沟、韩家寨等25个村。二区,以李坊为中心,包括什贴、罗家庄、苏家庄、李焉、榆三庄、石山等33个村三区,以东辅村为中心,包括李家河、苏村、鸣李、聂村等23个村四区,以黄土坡为中心,包括结岭石、砖井、秋村、东西沙沟等39个村路西区划范围在榆次境内包括原第三区,第四区和第一区同蒲铁路以西之地,共计60个村(43个编村)抗日战争初,路西分为3个区,与路东一至四区连排为五区,六区,七区,潇河以北为五区、六区。潇河以南为七区。1941年成立榆太县,原五区、六区并为一区,七区为第二区,仍以潇河为界,一直至榆次解放,区制未改。因抗日战争时期编村有所调整,故较民国本《榆次县志》中所记载134编村数多13个编村。榆次婚嫁习俗榆次现在的婚礼风俗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旧的风俗,后又经新社会的洗礼及异地移民杂居而形成的。且不统一,各有千秋。一般以办事人员即定方针为主及届时亲戚、邻里、朋友建议为辅的方针形成。主要取其吉意、音意、寓意、字意以求平安、和顺、吉祥。婚礼习俗&男方一般应主动请媒人去女方提亲或经人介绍或自由恋爱。婚前男方大多择人或亲自上门征求女方意见。商酌子、女婚前事宜。如择日、嫁妆、彩礼、酒席等。婚期界定,双方即择宴邀亲,正日前一天晚,男方应遣总管或迎亲客事到女方商榷明日取亲届时要办事宜,同时男方要给亲家携带礼品。婚嫁物什。即榆次人,两家办事一家花钱之风俗。一、礼品如:四色礼。一般取四平八稳之意,首开行礼之先河,以尽礼仪之道仪。&二、携带嫁取物什如:1、新娘化妆用:头花、胸花、墨镜、红盖头、红手套、红袜子、红裤带、红皮鞋等。2、开脸用:开脸线。3、避邪用:铜镜、五色布、五色线、避邪用符、顶针等。4、手帕:(由女方准备8——10块如不够男方应根据自已亲戚人数补齐,另还应备餐厅、路上新人碰面交换用帕)。&三、1、商榷事宜:地方风俗钱:岁数钱(虚岁加天地各由新娘藏起以求富贵)、富贵钱(多多亦善,除抓足富贵钱外其余加糖果洒向闹喜众人)、开门钱、背新人钱、上下车钱、包袱钱、礼单钱、皮箱钱、小孩喜钱(背拜贴钱)、伴娘喜钱、押箱钱、酒席钱。大件礼钱、如汽车、电脑、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等。现一般为省事,办事人都采用总犒形式。视双方主家经济而定。为求喜事热闹,二日均以小钱应酬。以上礼包一般不包括衣单、押箱钱、皮箱钱、岁数钱富贵钱和酒席钱。2、商讨第二天习俗及要事:迎亲时间、婚车路线(一般按顺时针方向并尽可能不走回头路,回来时以热闹街市为好)、婚事物什拾遗、迎送亲人数、车数、等等,等等。&3 利月计算:以女方属相计算:鸡兔正七月、虎猴二八月、蛇猪三九月、龙狗四十月、牛羊五十一月、鼠马六腊月。五月为小利月。&4 嫁取佣人空不空计算:是按女方的属相推算:即:新人门前一、五、九不空,(意怕佣人冲新人)(白事是太岁当头一、五、九是怕逝人冲佣人)。六为相冲&5婚礼执事人员:&总管、总管助理、礼房、 迎亲主簿(吃客)送亲主薄(送客)、迎亲人员、(送亲人员、包括伴娘)、妆、开脸(嫁女)&摄像、照像、司仪 、司机 、大小厨师、洗碗 、采购员 、满酒&背新人(嫁女)&服务人员:包括放炮、看桌子、茶水、包煮饺子、接包袱、等等&外地婚礼习俗&4、择日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1、 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2、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3、讨喜:新房中新郎捧花给新娘时伴娘档驾,男以红包成交&4、出门:新娘由一老妇持黑伞庶档阳光护其至礼车,主福祥&5、敬伞:新娘上车前由一男童持伞给新娘新娘以礼包成交&6、郑伞:车行前新娘郑伞于车外,男童拾起交予女方主家领红包,意是新娘不将坏性子带到男方榆次史上侵华日军制造的四大惨案*第一起惨案:川军近千人血染涧河滩&  1937年11月4日,日本侵略军关东军川岸兵团第二十师团在师团长川岸文三的率领下从寿阳西下,侵入榆次境内,沿什贴官道进入涧河两岸。当时由邓锡候统领的一支由四川青年学生组成的学生兵与其平行行军。他们都是川蜀一些满腔热情的爱国青年,年龄都在十八九岁到二十四五岁之间,在武器装备还未领到的情况下,就被编为第二十二集团军北上抗日。他们步行70多天,来到10月深秋、天气寒冷的山西前线,就在榆次鸣谦镇小南庄与日军相遇。他们凭着一腔热血与日军搏斗,以背包为掩体仓促应战,有的士兵连手榴弹都不会扔。日军侵略者疯狂的向川军开火,最后把川军团团包围起来,开始了一场惨不忍睹的大规模杀戮战俘的暴行。日军将一批被俘的川军青年赶进洼地,然后架上机枪扫射,川军青年成片倒下,洼地里死尸纵横,血流漂杵。有的日军将许多缴了枪的川军俘虏起来,拉下他们身上的毛巾,将他们双手交叉捆住,押到打谷场上,用刺刀捅的半死,再扔进柴草堆里活活烧死。鸣谦镇南口有一面刻有“鸣谦”两个大字的照壁,日军将200多川军逼到照壁下,用机枪扫射,进行集体屠杀。在鸣谦镇一家猪圈里,日军把负伤的川军青年捆起来,一个个扔进猪圈,高高堆成大堆,然后往人体上浇上汽油,点着火活活烧死。整个小南庄和鸣谦镇村里村外血洗一般,房上房下都是川军尸体,村里村外尸体遍地,血染成河,其悲惨之状目不忍睹。整整一天的大屠杀,川军战士近千人死于日本侵略者之手。&第二起惨案:张庆三日大屠杀&  张庆大屠杀是日军侵占榆次后制造的第二起大惨案。1937年11月7日,侵华日军300多人,气势汹汹地由榆次城北鸣谦跟踪川军,向徐沟方向进犯,路遇张庆村民许其五和郭二货,逼迫二人为他们当向导,行至张庆村南时,日军官拿出地图看了看,指着永康方向问道:“前面的什么地方?”许、郭二人不懂日语,只好含糊点头,谁知激怒了日军一少尉,当场拔出洋刀砍下了两位农民的脑袋,又让军犬撕开二人胸膛,吃掉心肝和肠肺。之后,300多名日军兵分四路包围了张庆村,在进村时发现了隐蔽在芦苇塘的20余名川军,当即架起机枪疯狂扫射,全部打死,又抓住10多名晋华纱厂逃难的工人,排成一行,一个个地打了“活靶”。日军进村后,找到村长要粮、要草,并选全村最好的几家深宅大院驻扎下来,接着就开始了伤天害理的暴劣行径。他们杀人放火,抢夺粮草、布匹、金银首饰。抓住男人个个验身,留分头的、系红腰带的、穿短内裤的、手上有茧的统统用刺刀捅死。他们挨门逐户地搜查,到处寻找“花姑娘”,光天化日下轮奸妇女,枪杀小孩。日军在张庆村屠杀整整三天,杀死117人,奸污妇女数10人,杀死耕畜30余头,鸡、羊、猪几乎全被杀光。大街上尸体到处横躺,车辆、食品、衣物、钱物被洗劫一空。血腥恐怖笼罩着全村,凄惨景象,非笔墨能形容。第三起惨案:大、小峪口80余名百姓遭屠杀&  1937年11月4日,日军川岸兵团侵入榆次屠杀川军后,一股日军南下到榆次城北驻在安宁、聂村、聂店。不久,日军即到大峪口、小峪口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11月21日,日军沿黑河畔来到小峪口村。一进这村就捣门砸户进行搜查。他们发现一个塞满柴草的窑洞躲着人,便放火将柴草点燃,烈火腾空而起,窑顶烧的崩崩作响,一会儿窑洞烧的通红。日军走后,村民进洞从窑内抬出27具尸体,全是躲避烧杀的妇女和儿童。被烧死的有怀孕的妇女,还有8岁的儿童,尸体焦头烂额,体无完肤,惨不忍睹。接着日军来到大峪口村,发现一妇女往窑洞里钻,就赶到洞口狂呼乱叫一通,点燃一把扫帚,投向洞口柴草堆。村民胡二虎扑上去夺过扫帚将火踩熄,被日军一刀劈死。随后日军把汽油浇到柴草堆上,点燃烈火,这座窑洞15米长,窑内堆满谷草,这天有47名妇女儿童藏在里面,全被熏烧而死。这次全村有52人遇难身亡,6人受伤。大峪口、小峪口惨案,日军共杀死无辜百姓80多人,被打伤者10余人;70%以上的房屋、窑洞、门窗被烧毁;粮食、用具、禽畜被一抢而光,损失惨重。&第四起惨案:东城墙下的“百人坑”&  1942年,日军占领榆次已达4年之久,经过4年的蹂躏,榆次人民在穷困、屈辱中挣扎着,乞丐、饥民到处都是。有些善良商人,为救济贫困,出资由商会出面,将“七七”事变时国民党退军留下的灰棉袄发给了衣粮厂做苦工的中国工人,并在衣服上印了“救济”二字,没想到,这给他们和榆次贫苦百姓带来了灾难。当时驻扎在榆次城的日军是青柳部队,青柳杀人不眨眼,他带的部队是日本国内第六次征的新兵,他认为这些新兵军国主义训练不够,就令其属下抓中国老百姓做活靶子,练习捅刺刀,训练杀人胆量。这一次,他们把目标盯在了刚刚得到防寒服救济的贫困工人身上。1942年3月8日,青柳令其属下土居大尉,带着日本便衣、警备队、伪警察人员,如狼似虎扑向榆次城的大街小巷,见到穿灰棉袄的工人和衣衫褴褛的百姓就扑过去抓了起来,他们不仅抓人,还以招苦力为由,骗去不少穷苦百姓,并将他们押解到“兴亚堂”。仅一个上午,就抓了榆次贫民108人。他们被赶到“兴亚堂”东边的东城墙根下。青柳站在城墙上指挥部队杀人、挖坑。日本兵先用刺刀逼迫着抓来的老百姓挖坑,稍有反抗,当场就被刺死或被狼狗咬死,当容得下100多人的土坑挖好后,侵略者开始向他们下毒手了,日军将中国老百姓捆起来,然后日军新兵分小队站成一排,一声令下,日本兵平端刺刀冲向了双手被束的穷苦百姓,又一声令下,十几条狼狗扑向了苦难的人群。这场大屠杀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钟,捅死咬死的108名苦难同胞,全部被日军屠杀和活埋,无一幸免。这次惨案的受害者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才14岁。&  1963年春,榆次县招待所翻修时,曾挖出遇难者的累累白骨,后人将此处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的一块土地,定为日军屠杀榆次群众的遗址。榆次县城解放记事日,我太行二分区部队,在肖文久司令员的指挥下,沿南同蒲铁路的王香,巩村一线完成打援堵溃任务后奉命北上,解放榆次城头时,榆次城内的敌人已知闫军山西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在太谷县小常村被解放军活捉的消息,人心惶恐,乱作一团。&当日,榆次伪县长韩晋材,下令把他们各乡的政权人员撤回城内,集中到南寺街女校准备逃跑。又组织他们的“民卫军”关上城门,在城内洗 劫百姓财物,仅东大街、西门街两家商店就损失70多万元。18日晚,韩晋材及其伪职人员,蒙蔽一些士兵(约共1500余人)冒着飘泼大雨,分两部分从城东门涌出,一部分经源涡,什贴逃往龙王山一带;一部分从王湖、聂店、沙沟、河底、河口,经郝庄、双塔寺往太原逃去。&18日深夜,解放军冒雨行军,对榆交城形成三面包围。榆次独立团由南;四十二团由西;四十三团和北岳三团由北,三面突入城内。闫军留下守城的只有300多“民卫军”,他们一见解放军就举手投降。19日凌晨二时,榆次城宣告解放。&中共榆次县委书记徐天贵带着五名干部和三十多名公安人员率先入城。县长寇宏业等领导同志从南关步行到北关,又到晋华纱厂一带沿街视察榆次情况,向刚刚脱离苦海的劳苦大众表示慰问。他们号召榆次的广大工农群众团结起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7月19日,榆次全境解放,解放军首先打开闫军牢狱,释放了闫伪政权在狱中关押的无辜百姓。接管了晋华纱厂、榆次火车站,面粉厂、发电厂、银行、电话局、商店和学校。县委、县政府临时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又建立了临时街公所。收容了敌人流散官兵,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组织工人纠察队保卫工厂,火车站,仅用三两天时间就使多数工厂、商店开业生产。&7月28日,榆次城内大街小巷打扫的干干净净,商店门面洗刷一新,标语贴满大街。这一天,商店全部开业。解放了的榆次人民欢天喜地,锣鼓喧天,庆祝榆次解放的伟大胜利。榆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新的生活开始了。&人们同声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哪,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胜利的鼓乐礼炮,欢歌笑语回荡在晴朗的高空。&为纪念榆次解放57周年而作。榆次古墓葬&猫儿岭古墓群 位于榆次老城东和东北,东至源涡村西的猪头坟,西至北山路,北至王胡村北,南至潇河树林,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5公里。墓群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春秋、战国、秦、汉墓;中层为唐、宋墓;上层为明、清、近代墓,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其占地面积之大、跨越年代之长,为国内所罕见。1986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该墓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共发掘上自春秋、下迄明清古墓葬2000余座,出土文物近万件国,计有春秋陶鬲、战国青铜剑、陶制品、鼎壶、篆刻、铜印章、春秋贝币、战国刀币、汉代五珠钱、唐代墓志、骨器、玛瑙、彩陶等。智伯墓 位于庄子乡神头村附近神头山的智岭上,占地1亩。墓南有“智伯圪洞”,面积为600平方米。民国《榆次县志》记载:“春秋智伯围赵襄子于晋阳,赵与韩魏共攻智伯,智伯败走,赵韩魏追智伯杀之于榆次。”又追朔了神头山的来历,云:“赵襄子杀智伯,取头为溺器,国人哀之,刻木为首以葬,故名其地为'神头’。”庞涓墓 位于张庆乡东贾村南1000米处,有3个封土堆,占地面积约3亩。民国《榆次县志》记载:“东贾村西南荒草滩占地四顷,内有古冢二,……传为庞涓墓……”。盖聂墓遗墟 位于郭家堡乡聂村村南1公里处。盖聂为榆次聂村人,战国时期著名武士。以刺杀秦始皇而留名史册的荆轲,曾慕名访盖聂,与之谈论剑术,然其剑术远在盖聂之下。《史记》中有记载。杜何拔墓 位于庄子乡麓台村西北1.5公里处,已于早年摊平,石碑埋于地下。杜何拔为东魏龙骧将军,生于隆昌元年(494),卒于武定四年(546)。什贴墓群 位于什贴镇什贴村西,有6座高大封土堆,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1999年,山西省文物局鉴定为北齐韩轨家族墓群。2003年,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轨,北齐狄那人,青州刺史,神武时封安德郡王,后拜大司马。白显墓 位于什贴镇北要店村,墓高3米,周长15米。白显为北齐时期人。郝忠墓 位于庄子乡西墕村西500米处,封土高8.3米,周长90米。郝忠为唐周武则天时期昭武校尉上柱国。赵王己王番墓 位于郭家堡乡郭村东1公里处,封土高6米,周长45米。赵王己 王番为五代枢密使。天官坟 位于北田镇小赵村东300米处,墓地原有石人、石马、石桌等物,现仅存石人两尊。葬者为金代骑都尉赵顺钦,俗称“赵天官”。康庸墓 位于什贴镇龙白村“羊虎窝”地,占地面积约1亩。现封土已摊平,只存石牌楼一座。康庸为元代冀宁路平晋县尹,卒于元至正七年(1347)。孟祥墓 位于北田镇福堂村,原有石人、石碑等,现墓已平,石人等埋于地下。孟祥为元代清源尹、兵部侍郎。胡巨源墓 位于庄子乡庄子村西南公路旁,墓冢高8米,周长50米。胡巨源为元代人,曾任高丽总管军民府儒学教授。褚钅夫 墓 位于修文镇修文村西,南北长300米,东西宽50米。原有石牌坊、石人、石马、石狮、石碑,现存石牌坊一座,长8米,宽1.6米,高4米,石狮一只。褚钅夫(),字民威,东白村人,明嘉靖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张彪墓 位于乌金山镇西左付北1公里处,占地面积1亩。张彪(),字虎臣,官至建威将军,湖广提督。城隍奶奶俞氏&来榆次不去看榆次老城,恐怕就像去北京不去故宫。而榆次老城的精华是榆次城隍庙。榆次城隍姓甚名谁不见记载,但传说榆次城隍的夫人——城隍奶奶的娘家姓氏大家却都知道:姓俞。这还得从榆次老城的俞家街说起。 榆次老城俞家街的位置在东大街往北,是老城中南北向的主要街巷之一。它的名字就像现在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一样是以土著居民的姓氏命名的。榆次人都认为元明时期,俞姓人家在俞家街上已是地方大户,不然,街道又怎能以他们家的姓氏命名呢。榆次城隍庙建筑建成以后,庙中的日常祭祀活动和与城隍庙有关的庙会也都跟着形成定例。明清以后,榆次城隍庙周围就成了榆次城中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其实这都是与许多和城隍庙有关的民俗活动连朝接代的进行有关。而众多和城隍庙有关的活动中,历史长久与规摸宏大要首数城隍出巡。城隍出巡民间也称游城隍。游城隍一般一年两到三次,届时人们用轿抬着城隍爷的神驾在城内大街游巡一周,仪仗随从车水马龙,民众倾城而动。这种活动本来内涵是城隍爷在履行治鬼的神职,而民俗意义上却早成了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就在数百年前的一次城隍出巡活动中,俞家街上俞家的一位待字闺中的大姑娘爬到自己家临街的房顶上看城隍出巡。城隍出巡活动日落时分才告结束,那位俞家姑娘家人却找不到那位姑娘。且放下这家人家不表,再说城隍出巡的队伍。出巡完毕城隍落轿后,人们收拾轿子时才发现城隍爷的轿中有一位死去的姑娘。说到这里人们就应该想到:这位姑娘就是俞家人找不到了的那位姑娘。本来情节很简单———就是姑娘在看城隍出巡时从屋顶掉下来,掉到了城隍爷的轿中,当时无人发现,后来死了。但人们却附会是俞家的姑娘嫁给了城隍爷。在这种情况下俞家街上的俞家人也没有了办法,只得接受了这门神亲。于是就有了榆次城隍奶奶是俞家姑娘的传说故事。到后来,榆次老城俞家街上的俞家人丁不再兴旺,再后来就没人接继香火了。到上世纪新中国成立时俞家街上就没姓俞的人家了,但俞家街却还有俞家牌楼存在,像是在向人们证实着传说故事的真实性。榆次地方党组织历史上最早的党报& & &坐落在邯郸市区的革命烈士陵园,松林苍劲挺拔,环境幽雅,一座座墓碑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范秉衡烈士的英名醒目地镌刻在纪念碑上。范秉衡,1916年出生,吉林省双城市人(今属黑龙江省)。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山西太原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汹涌澎湃。范秉衡也同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一样奔向太原,来到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总会举办的民训干部教导团受训。毕业后,分配到盂县中学。1936年12月,范秉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范秉衡和史修德一起从盂县奔赴榆次东山的紫坑村,协助榆次牺盟分会特派员阎定础、榆次支部范维屏、八路军驻榆办事处赖际发等,一起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他们参加榆次路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 1937年11月下旬,中共榆次(路东)县委在庆城村成立,范秉衡参加了县委的组织发展工作。1938年2月,中共榆次(路东)县委决定,派出以范秉衡为首的 “八路军工作团榆次路北办事处”,简称路北办事处,负责开辟榆次正太铁路以北地区的抗日工作。范秉衡担任路北办事处主任,成员由7人组成,驻扎于北后沟村(后来迁至西蒜峪村)。范秉衡带领办事处人员赴榆次路北后,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工作,充分运用牺盟会统一战线组织的力量,深入各村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首先,恢复村政权,使混乱局面逐步稳定,在工作开展好的村庄,很快成立起自卫队以及群团组织,筹集抗日物资。其次,组织领导游击队员,运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深入日占区和交通沿线割电线、翻火车、破交通、打埋伏、逮特务、抓汉奸,扰乱日军后方,保卫机关干部,护送粮食物资,保护群众利益,曾进行了大小战斗100余次。有一次,范秉衡亲自率领队员和火车站工人配合,袭击日军车站仓库,打死日军14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布匹等物资。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而且武装了自己,鼓舞了群众斗志,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根据地。同年4月,中共榆次(路北)县委成立,范秉衡担任县委书记。他仍不辞劳苦地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组织武装自卫队,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努力完成支前任务。同年5月,中共晋冀特委决定,设立榆(次)寿(阳)(路北)县,将中共榆次(路北)县委和中共寿阳(路南)县委派出的路北政治部合并,成立了中共榆(次)寿(阳)(路北)县委,范秉衡担任县委书记。同年6月,“八路军工作团榆次路北办事处”进驻寿阳县的胡家烟村。根据斗争需要,中共晋冀特委指示,榆次(路北)办事处和寿阳(路北)办事处合并,组成榆(次)寿(阳)(路北)县联合办事处,范秉衡兼任办事处主任。不久,办事处在坪头村改成榆(次)寿(阳)(路北)县佐公署。为进一步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范秉衡指导县委宣传部创办了抗日战报《轰炸机》。《轰炸机》是一份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内容的油印报纸,它及时、准确、简明、生动地反映了榆次路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战斗生活,是榆次地方党组织历史上最早的党报。在开辟路北抗日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发挥了组织人民、宣传群众、打击敌人的积极作用。《轰炸机》报不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同时还培养了不少人才。在范秉衡的直接帮助下,年仅15岁的赵棣生,通过收集素材、编辑印刷报纸,工作思想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后来,被推荐到太行新华日报社工作,为太行区的新闻事业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范秉衡平时抓工作很泼辣,既抓政治,又抓统一战线工作。一次,他带领游击队到东贾村开辟工作,说服了村里的富户人家和民主人士,捐出了不少粮食、布匹和款项。还争取了高壁村的冯志高和李坊村的李兰亭等民主人士为八路军办事,捐赠抗日物资。范秉衡利用他们熟悉当地情况,经常到太原活动等有利条件,搞到了不少药品和紧缺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榆次史志)榆次地名传说  不忘先人之鉴的南、北伽西村榆次境内有两个伽西村,一个在榆次城南的北田镇,旧县志称南伽西;一个在榆次城北的东赵乡,旧县志称北伽西。两个伽西村虽相距甚远,却系王姓“兄弟村”,村名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大约明朝前期,榆次南关有个武举人名叫王甲,自幼酷爱书法,其书作凝炼深沉、流畅劲健、自成一体、气势夺人。有一年,修建榆次城隍殿工程竣工后要书写一块匾额,便邀请榆次城西某村的阎姓名人书写。然而,这一名人架子大,三次相邀而不至。人们实在等不及,就一致推举资助修建城隍庙有重大贡献的王举人书写,王举人凭着深厚的功底,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在榆次留下了“阎某三年写不成玄鉴楼,王甲一笔写成城隍殿”的谚语。著名书法家王一新系王甲之后人。)结果,笔迹未干,这一名人姗姗来到,众人赶忙出迎。此时正下着瓢泼大雨,人们在屋檐下冒雨跪着,这一名人仗着点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仅不下轿,还说些狂妄讥讽之词。王举人与其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拿起砚台砸向此人(也有人说抬腿一脚),正中其太阳穴而当场死亡。榆次知县念其修建城隍庙有功且事出有因,内心有意袒护,赶忙命人将榆次城四门紧闭,表面说是要捉拿凶手,实则让王举人躲避,防止城西某村人来报复。事后,知县在州府周旋、众人联名向上请求从轻发落。然而,人命关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王举人言辞过分将阎大人气死,特此发配他到西夏充军(北伽西王姓祖坟中只有女性的一顶棺材,说明此人客死他乡)。王举人临行前将妻子和两个儿子分别安置到榆次东北、东南的山区为人守坟种地,(南伽西是为太谷贾村人守坟种地)。他们分别在坟的东头、伽蓝庙西起房盖屋,繁衍生息,以求子孙平安。若干年后,这两处地方逐渐形成两个小村庄。因他们是戴罪迁居,父亲是发配到西夏而客死他乡的,为让后人以此事为鉴,就取村名为“伽西村”,意思是“先人戴枷发配西方”。又因两个伽西是兄弟村且一南一北,故名“南、北伽西村”。出使两兄弟 使赵、使张村相传北宋太宗年间,大赵村出了个阎姓宦官,从小就过继给赵村他姑母家做儿子。几年后,姑姑家境没落不堪。姑姑心想,与其让孩子受贫穷之苦,倒不如送入皇宫做太监,虽然听起来不太体面,但不失为孩子生存发展的一个办法啊。孩子聪明伶俐,以后也许还能出人头地呢?于是,四处托人忍痛送走了孩子。孩子进宫后谨慎吃苦,知礼有节,处世圆滑,深受皇宫上下的赞赏。就这样,他从一名小太监一路飞升成了皇宫的大总管,执掌了朝中大权。有一年,皇帝恩准他回家省亲。他带着皇帝赐他的美貌妻子荣归故里,场面浩浩荡荡,极其体面,观看的百姓人山人海,地方官员也到他家拜望,人们赞叹不已。阎公公的表弟见他如此风光,就命他的两个儿子拜阎公公为父,还对阎公公说:“两个孩子德能兼备,哥哥如能带到皇宫找个差事,也算是为朝廷效力吧!”阎公公一口答应。不久,他带着两个孩子返回皇宫,奏明圣上,恳请安置他的两个儿子。皇帝看到两个孩子聪明可爱,龙颜大悦,不仅不怪他先办后奏之罪,反而大加赞赏说:“我朝正缺外交使臣,你要悉心教导,使其以后从事外交工作。”阎公公的两个儿子不负众望,担任外交使节颇有建树,出使辽国功绩显著。太宗皇帝称赞兄弟俩可和汉朝的张骞相比,对阎公公说“我很怀念前朝张骞,要是你家是张村就好了。”阎公公说:“我家赵村东北五里就有个张村。”太宗说:“这就好,就让你的两个儿子将来告老还乡后,一个住在赵村,一个住在张村,并且赵村和张村村名前面加上个“使”字,一来说明他们是外交使节,二来也能说明他们有汉朝张骞之才。”阎公公听罢,赶忙跪地谢恩。后来,兄弟俩年老还乡时,遵照圣上旨意分别居住到张村和赵村,改村名为“使张”和“使赵”村。还有人说,使赵、使张村名,是因这两村在古代隶属使相乡而得名。兴化寺差点成了元大都如今陈胡村兴化寺,曾经是元世祖魂牵梦绕的圣地,甚至由于一念之差,差点成了元朝的大都。这都源自元世祖的一个梦,梦里刀光剑影,宋朝人马已把元朝军队杀得所剩无几。元世祖突出重围,落荒而逃,眼看后面追兵又紧跟而来。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座庙前的老和尚向他招手,便丢下战马进入庙中,这老和尚把他藏于神桌后面。这样,侥幸躲过宋朝官兵的追杀。他避过风头,拜谢了老和尚出门,回头观看寺庙,看到三个醒目的大字“兴化寺”。一觉醒来,梦中情景历历在目。元世祖登上龙位后,对此念念不忘。他认为,以上所梦,是神灵在点化自己,有“兴化寺”的地方是吉祥之地,能保佑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固。于是,他决定在有“兴化寺”之地建立大都,派人四处查访。派出的人在榆次陈胡村打听到有“兴化寺”,便回奏皇帝。元世祖大喜,立即派出专人带领官兵前来榆次落实和察看地形。寺庙里住持不知内情,得知众多官兵前来时惊恐万分,生怕给寺院带来血光之灾,就把门上的匾额藏了起来。等到官兵到此问到兴化寺时,住持坚定地说“我们这里只有兴旺寺,不是兴化寺。”就这样,陈胡村的兴化寺与元大都失之交臂。后来,元世祖又千寻万访,终于在北京附近找到个兴化寺,便把都城建在了北京。苏家庄为啥没有姓苏的古时候的苏家庄,位于崇山峻岭之间,村周森林茂密,大树参天,全村人都是苏姓家族,故名苏家岭。一日,有一名叫张美英的女子得到未婚夫高文举在殿试中考中头名状元的喜讯后,便从家中动身,前往京城看望文举。途经苏家岭时,窜出苏龙、苏虎、苏豹(只)兄弟三人,见美英生的美丽,就将美英劫持家中,准备强迫成婚。这事让苏氏兄弟的老母得知后,一来怕兄弟三人因美人相残,二来自己也有被劫的经历。于是,苏母动了恻隐之心,半夜将美英偷偷放走。张美英脱险赴京,几经周折与未婚夫团聚(戏剧《夜宿花亭》的剧情就是描写此事)后,将苏家岭被劫经过如实告知文举。文举将未婚妻被劫和苏家岭有贼寇之事奏明皇帝并恳请派兵灭寇。皇帝准奏后速派兵马赶往苏家岭,领兵的将领是个无知的杀人狂,对苏家岭的苏姓村民格杀勿论。杀了半天后,一个兵丁不忍滥杀无辜,就对苏家岭的人说:“难道你们苏家岭就都姓苏?”这一问可提醒了姓苏的,为了避免惨遭杀害,他们纷纷改姓,佯称姓侯、姓郭、姓刘等,这样,姓苏的同族才得以留存。从此以后,官府让百姓伐林种地,把苏家岭改名为苏家庄。苏家庄的侯姓始祖侯荣是北田镇田乔村侯姓的第二代传人,这就证实了以上只是传说,苏家庄村名以姓氏命名是真实的,只不过苏姓早已消失而已。宰相留驻安宁村历史上的安宁村是由相隔一里的两个小村组成。北面村里以高姓为主,南面村里以乔姓和阎姓(有阎家街)为主,“堡”又有保护之意,因此,分别命名为高家堡(又名北堡子)和乔家堡(又名南堡子)。明朝年间,有个任宰相(名字不详),告老还乡时,选准现在安宁村的一块吉祥之地(现晋华二厂)盖了一处较普通的宅院居住。当时的榆次属太原府管辖。一日,太原府知州出巡,正好路过任宰相的宅院,偶尔看见一小女子在后院门口拿着一把皇家用的黄伞游玩。知州不知内情,立即命手下人将小女子抓捕。原来,任宰相的小女儿和皇宫里的公主经常玩耍时,非常喜爱黄伞,皇妃便赏赐于她。明白真相后,知州亲自来榆次向德高望重的任宰相陪情道歉并订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来榆次坐一次堂之前,总得先来榆次向任宰相问安、请教。如此过了几年,知州来过榆次几十回,从未听说此处有纠纷案件。在知州和任宰相的提议下,将村名命名为“安宁村”,取安定、安稳、安全之意,以示平安吉祥,福寿安康。近城村名融和谐古代的近城村由三部分组成。正街古乐亭北面的村庄以范姓(明朝前期,范姓迁居村里。不久,分为四股,后辈人丁兴旺)居多,自然称范家堡。南面的村庄以李姓为主,叫李村(如今习惯上也是如此),东面还有个较古老的邱(仇)家小堡(元朝至正年有邱家堡、李村)。到清同治年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三个村庄逐渐连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村庄。封建时代,人们的宗族意识强烈,为了各自的荣耀和利益,都在争取以本姓氏而定总村名。为此,相互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居然闹到榆次县衙。邱家自知力量薄弱而放弃,范、李两家各执一词:一个要以本姓氏人口数量而定,一个要以本姓氏来到村里的时间长短而定,综合评估又不分上下,使知县左右为难。后来,知县采纳了本村赵、温等姓的建议,对范、李两家说:“你们居住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应该以和为贵,依本知县看,既不要叫范家堡,也不要叫李村,就叫近城村吧!近城乃榆次城附近村庄之义,你两家以为如何?”范、李两家听了,思索片刻后都觉得有理,随即表示赞同。就这样,在知县的调解下实现了宗族的和谐,近城村名也就代代流传下来。羡慕彭祖长寿村古时侯,迁来榆次彭、李两姓,在县城西南20里处的潇河岸边定居。他们取彭祖高寿八百之意定村名为“长寿村”。后来以潇河变迁才分为东西长寿两个村。彭祖是中国的传说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妻子就娶了一百多个,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的最后一个妻子很想知道其中原因,就对彭祖撒娇说:“我虽然年轻,但身体却不如你,请你把长寿的秘诀告诉我吧,咱们也好长相厮守。”彭祖看着如花似玉的爱妻,一时高兴,就说:“告诉你也没用,是阎王爷不小心把我的名字从生死簿上撕下,做了纸捻子,所以我才活到现在。”其实,阎王早就在注意彭祖了,只是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于是,就派了两个小鬼到彭祖住的村子的河里去洗炭,嘴里还念念有词:“洗黑炭,洗黑炭,洗白黑炭去卖钱。”彭祖的妻子好奇,就和两个小鬼闲聊,说她不信能把黑炭洗白,小鬼说他们不信一个人能活八百多岁。于是,彭祖的妻子就把彭祖长寿的秘密告诉了这两个小鬼,小鬼立即报告了阎王,阎王找见了那根纸捻子,就派勾魂鬼把彭祖勾走了。榆次流传着“彭祖活了八百,有话不跟妻说,如果要对妻说,黑炭也能洗白”的民谚。夏至无影志公塔榆次涧河下游北岸志村村西北路边处,有一座蓝色八角锥形琉璃塔,名志公塔,为市级保护文物。志公塔总高约11米,底粗为直径2.5米,由塔墩、塔身、塔帽三部分组成。其中塔墩砖砌,共分两节,高为2.56米;塔身13层,高约9米,均为蓝色琉璃制品;塔帽为一桃状砂石雕刻品。志公塔并不雄伟,却被远近村人所称道,概因其塔有一稀、二美、三奇之价值。一稀为周边市县稀有。据说如此用琉璃制品所建之塔全国为数不多,所知者仅河南有一座。二美为塔身美。该塔身为一蓝色琉璃制品,虽然小巧玲珑,但每层之八面八角,檐瓦门洞,塑像塑画,门钉窗棂,无不形象逼真。特别是塔身的每层檐角上均挂有风铃,微有风动,铃声即响,清脆悦耳,令人心愉。三奇为传说奇。据志村71岁高龄的王正老先生讲,该塔有三奇。一奇为夏至之日正午,塔身无影,此为建筑之奇。二奇为铃声奇。即刮北风或东北风,铃声的响音和节奏不同,村人只要听铃响,即知是刮什么风。铃声成了有风无风和刮什么风的预报铃,此为自然现象之奇。三奇为建塔之传说奇。传说古有一书生上京赶考,路过塔地,体倦而眠,梦中见自己考中状元,醒后即许愿说,如果真高中状元,即在此地修建一塔。书生上京,果然高中状元,回乡后即还愿建成此塔。据传此塔建成后十分灵验。一次,一农夫早起拾粪,见塔前供桌上的豆油灯不亮,即上前拨了一下灯花。农夫刚拨完灯花,塔身中即发出声音说:“拨一拨灯,给你十两银”。久而久之,人们则流传塔下埋有一瓮银,于是又有了“塔儿南,道儿北,一瓮银子找不出”的传说,给美丽的志公塔更增添了神奇色彩。志公塔建筑年代不详,村现存有清代重修塔碑。现存志公塔塔墩完好,塔身已剩七层,塔帽及塔前的供桌香炉等均已不知去向。德音村的来历离东阳镇二里地的德音村,原名叫秦姓村。秦姓村改名为德音村,和大响马臻七有关。却说臻七骑着他的黄骠马逃离杀场以后,知道官府放不过自己,也放不过自己的父老乡亲,他便化装成了一个黑脸老头,到东阳镇算卦拆字去了。他是东阳人,对每家的情况都了解,所以,算得很灵,人越围越多。有个好事的就在地上写了一个“臻”字让他拆。他把这个字左看右看,看了好一阵。突然一拍大腿,说:“不好,不好,此地姓臻的人要遭血光之灾了!”人们问他为啥,他指着“臻”字说:“臻是至秦,至是到字,到是刀来。刀来了要杀秦,这不是姓臻的要挨刀是啥?看来是有人连累你们了,你们要灭族了!”臻七逃出杀场的事,村里人都知道,所以,他这一说,大家都害怕了,一齐问他该怎么办。臻七说:“要想不挨刀,臻字去了至,姓臻的离了村。”就这样,东阳镇姓臻的人,就改为姓秦,大多数人逃到了二里外地方,重建一个小村,就定为秦姓村。过了不几天,官府果然派兵马来,到东阳镇捕杀姓臻的人。不过,他们没找到姓臻的,只找到一些姓秦的——不是一回事,当然一个也没杀。到了后来,顺治皇帝要当和尚去,让康熙登龙位哩。康熙爷一高兴,天下罪人都免罪啦。该杀的不杀。该押的不押。消息传到秦姓村,大家这才一颗心落到肚里,不再提心吊胆了。这可是个好消息,于是秦姓村就改名叫“德音村”。不过,姓秦的都没敢再改回姓臻——怕皇帝老儿变卦哩。三易村名的狼窝村旧时狼窝村一带绿草肥美,牧羊人常在此放牧,因此,村庄命名为“羊儿坪”。羊儿坪村东北寿阳地界上有个自然村叫“绿豆坪”,是因为这个村是一块如同绿豆大(形容小)的平坦地。绿豆坪村的收成连年欠佳,远不如羊儿坪村。人们认为是“羊儿吃了绿豆苗”的缘故。于是绿豆坪村人就把村名改为“监望村”,意思是以此监视住羊。据说,改名后监望村的收成超过了羊儿坪。羊儿坪人不服气,就改村名为“狼窝村”,一是此处野狼多,地处偏僻荒凉山窝,二是狼窝一般是难以监视住的。过了几年,监望村和狼窝村人都认为,冤冤相报何时了,应以和为贵。经平等协商,监望村人大部分迁往狼窝村合为一个村,一小部分迁往寿阳的一些村庄,从此监望村也就消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狼窝村群众希望能摆脱贫困而逐步走向富裕,故把村名又改为“富庄”,村名由俗而雅。由于多少年形成的习惯,人们仍叫狼窝村。现在,该村已成为无人村。有关“寿长街”之名的传说富户街、寿长街和大乘寺街都是榆次旧城中,东大街以南,东西向的街道。论与东大街的位置:从北到南依次是富户街、寿长街和大乘寺街。论这三条街道的长短是富户街最长,大乘寺街次之,寿长街最短。这种情况,从现在的这三条街道的门牌号也能反映出:如富户街的门牌号有61号,而大乘寺街有33号,寿长街却只有16号。却说这寿长街,形格势禁,地势使然,短短的就被夹在了长长的富户街和长长的大乘寺街之中。如细量其尺度,可能只有大乘寺街的一半。再和富户街比就一半也没有。再说寿长街的时间也可能是稍后于富户街和大乘寺街。其起初的名字就不知是出自何年、何人,又是何等的不经意的随便,只是和富户、大乘寺两街的长短做比较,全不讲中国儒学、易学、风水学中的“名正”理论,就叫了个“半截街”。这样“半截街”之名就这样不经意的叫出来了,以后的一段岁月中,“半截街”上的居民却屡有小口、中年而亡之事发生。这时,一些社会的智者、哲人才悟到:可能是所起街名“半截”犯不吉之兆。所以就决定给这段街道重新更名正名,当然更名要注意的是:一不能再随便;二要紧扣实际情况;这样,最后就决定用“寿长”二字作为街道的名字。以后“寿长街”之名就叫响了,说来也怪,原先居民不吉之事,也就再不发生了。不仅如此,以后此街居民屡有至耄至耋的长寿老人出现,寿长街之名也就深入人心,一直沿用至今。榆次老城富户街名的故事榆次老城中的“富户街”,它的具体位置就是在现在老城东大街以南,是一条和东大街并列的东西走向的大街,它西起南大街,东到佛爷巷(这条小街巷现已经不存在)。明清以来,榆次老城的“富户街”,是一条大户云集,富商广聚,繁华富庶的著名街衢。富户街街道两侧,富丽堂皇的门楼一座接着一座,平展笔直的街道一直通到老远老远的地方,虽不能像现在的一些时代大道一样宽阔,但这在当时来讲,可以使两辆崭新的轿车子(山西轿车)并行不悖,这也就可以算得上是一条具有当时的时代魅力的大街了。因为有了以上的表面现象,所以人们往往一听到“富户街”这个名字,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富户街”可能就是历史上榆次老城的那些富商大贾集中居住的地方。这样的推理,当然不能说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确实,明清以来,榆次老城的许多富商大贾就集中居住在富户街一带,但如果我们仅仅就以为“富户街”的命名内涵只是如此而已,其实却是只抓住一点儿皮毛,根本还没有弄清楚“富户街”名字来历的真正内涵呢。其实,榆次老城内的“富户街”,在历史上本来是叫“户府街”的。那么这条街巷为甚叫了“户府街”,这样一个现在听起来颇为不顺耳的名字呢?原来这是因为这条街上,在明朝出过一个大官儿,他就是在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为官三十多年,曾做到“户部尚书”的——褚鈇。就是由于明朝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坐落在榆次老城的这条大街上,所以这条大街才有了“户府街”的名称。“户府街”——意思是“户部尚书的府第就坐落在这条街上”。当然这条街的命名,是从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以后起始的。由此可知,榆次老城的“户府街”本来可以说是一条榆次老城内的“历史人文大街”。由于明朝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坐落在榆次老城的这条大街上,所以这条大街才有了“户府街”的名称,而到后来,由于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人们发音不清,以错传错在先,而又将错就错在后,所以就叫成了“户富街”,再后来,才又变成了现在的“富户街”。榆次老城修复前的富户街,虽然已经没有了明清时期当年的光辉,但其整齐气派的气象却不仅依然存在,而且非其它街道可比。在这条明清两代曾风光数百年的大街上,门牌号数一直排到60号之多。从富户街的西口往东走,大约走过100多米吧,就有一个坐北朝南的砖砌门楼,这个门楼虽然不大,但当你一看门楣上的“宫保第”三字时,一定就再也不敢生出小觑的心来。因为这就是曾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明朝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的门,当然这只是这座府第的后门。现在这座小门我们还可以看到。大明朝户部尚书褚鈇府第的大门在榆次老城的东大街上。现在东大街的一段,那时叫县前街,就是因为这条街上有了这座户部尚书的府第,所以才有了往昔老城“户府街”的称谓,才有了榆次老城现在的“富户街”。榆次老城——龟鱼合体的风水文化像传统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吉祥的“风水文化取向”意向一样,榆次老城也有美好的风水文化取向意向。像广州古城风水文化取向为“五羊城”,临汾古城风水文化取向为“卧牛城”,榆次老城的风水文化取向为——“龟鱼城”。榆次老城兴建于大隋朝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初建之时,它只是一座黄土夯成的城池。这座建筑于隋朝初年的榆次老城,根据榆次的地方志记载:城池“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二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它的北城门就开在现在文化中心广场和购物中心这个十字路口的南侧,城门面对正北方向,即现在的粮店街处。榆次老城的西门瓮城现在还存在,我们在遗址公园内可以看到。老城的南城门在前文说过的南城墙的那堆遗迹旁边的西面,当然是在现在还能看到的南大街上。从前老城的南北两个城门基本上是相对称的。东城门在东大街的尽头。往昔的榆次老城,不仅四个城门外都建设有瓮城建筑,而且还在四处城门的城墙头上建有城楼,并且四个城门门楼上都题有额题。老城北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望岳”。东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迎曦”。南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观澜”。西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带汾”。榆次老城四个城门门楼上额题的文化内涵、地方色彩,都是非常鲜明突出的。北门所谓“望岳”,意思是:近可以眺望榆次境内北部的高山罕山,再向远方还可以心仪晋北的名山北岳恒山。北门的这一额题,形象地概括出了榆次老城北门所在的地理形势。但北门“望岳”的额题,在历史发展中就演变成了“望捷”,就又成了希望“捷报频传”的意思了。榆次老城东门城楼的额题,所谓“迎曦”的含义,接方位向东之意,含“紫气东来”的吉庆祝福。榆次境内有一条河流叫潇河,从东面的寿阳县流来,一直流到榆次老城城东五华里处,然后绕到老城的南面流过。老城南门城楼额题“观澜”有对此景而发之意。老城西城城楼额题“带汾”的意思,就是榆次老城“以汾河为带”的精练概括。历史上,那时节的榆次老城,城池“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二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再加上四个城门外都又有瓮城,又有城楼和精致的额题,真可谓神形兼备,但它还不具备我们所说“龟鱼城”的风水文化取向,而只能称之为“砚台城”。所谓的“砚台城”,也就是指榆次老城的形体而言,像一只方方正正的属于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一样。传统榆次老城所说的“龟鱼城”的风水文化取向,其实是在榆次城防建设的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俺答兵又一次的杀掠到了榆次老城的城下。榆次老城,由于城防设施完好,城门一关,城池就起到了很好的“藏匿”作用,所以在贼兵到来的时候,榆次老城城内的官民都没有受到戕害,但就在老城南门外的本来可以说是繁华富庶一方的村落——榆次南关村却遭到了贼兵的血洗。榆次南关村的这一次兵灾,给当时的榆次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当时许多在城里的人,包括时任知县李鹏,就曾几次站在城头,眼睁睁的看着贼兵在城下杀人放火。所以就在第二年,即大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时任榆次知县李鹏主持为南关村修了关城。因为榆次南关村本来就在榆次老城的南门外和榆次老城可以说是紧紧相连,所有新修建的南关关城并不是一座独立于老城之外的的城池,它就和榆次老城连在了一起,成了榆次老城“郭城”的一部分。这次增修筑郭城的具体的做法是:在老城那个方方正正的“砚台城”的南边,再建筑一个半椭圆形的城,这新修的半个椭圆形的城,它的直的一面正好和“砚台城”南面的西南和东南两角相连接,它的圆的一边在南面。这次建筑的这一部分城池,它既是南关村的关“城”,又是原来老城的“外城”,也可以说是“郭城”。这次修建的南关郭城,据榆次志记载“周匝五百四十七丈,高一丈九尺,广一丈二尺,池阔二丈,深丈余”。城墙在高度和厚度上,显然都比原来的城池差了点。榆次老城在增修了南关郭城之后,原先的南城门就被郭城围在了城里,南城门上的瓮城就不仅显得有些多余,而且对于交通也颇有些不便,所以从那时就拆去了南门瓮城,而在郭城的东南、西南、正南又分别开了三个城门。郭城东南面所开的城门俗称为“小东门”。“小东门”上题有额题为“东作”。郭城西南面所开的城门俗称为“小西门”。“小西门”上题有额题为“西成”。郭城正南面所开的城门俗称为“郭门”。“郭门”上题有额题为“万春”。修筑了南关郭城后的榆次老城,其建筑平面实际形成了一个由正方形和半个椭圆组成的一个组合图形,这时的榆次老城四周,开有:望岳门、大东门(原先的东城门,因有了小东门而又此称)、小东门、郭门、小西门、大西门(原先的西城门,因有了小西门而又此称)等6个城门,而原先的南门——“观澜门”则被藏于老城的城内。这以后的榆次老城,多么像一条鱼和一只龟的合体啊。风水文人就把这个合体叫做“龟鱼”,这条“龟鱼”头向北方,尾向南方,方头圆尾,就活灵活现的游息在晋中的这个“聚宝盆”(晋中盆地)的东北边缘。从这时以后的榆次老城,就具有了“龟鱼城”的吉祥风水取向。粮店街的来历清末榆次城北门外的粮店街,原是通往王胡、什贴之通京官道,路西有两个墩台(古代十里一墩的土台),路东有个小白塔,中间是官道,白塔位于正太铁路南边近处。民国十四年(公元1924年),张彪的四儿子当时人称“四少”,和张庆乡大张义的宋启秀等邑绅在白塔附近新建魏榆电灯公司。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宋启秀召集股东110人,集资10万银元建起魏榆面粉有限公司,榆次开始有了机制面粉,俗称“洋白面”。当时这条街叫东大街。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由大张义的宋继宗,在这条街的南口建吉泰公粮店等。随后,谦源升烟店、晋丰源烟店、德丰利粮店、德生利粮店、晋兴泰粮店等相继开张。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后,原在乡镇的一些商号又陆续迁来,这条街路东又有了晋吉粮店、万升粮店、复兴原粮店、吉履亨粮店等。随后,这条街路西,又有了一些粮店。由于此街主要是粮业云集之地,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商号门庭若市,久之,得名粮店街。栈房街的来历现在的晋中饭店与商贸城偏西原晋华招待所之间,有一条不宽的东南——西北走向的斜街。由于该处客栈集中而得名为栈房街(今商贸城西北还有一段)。正太铁路通车后,该街的西北面修建了榆次火车站(俗称北车站,同蒲铁路榆次站为西车站)。当时,榆次交通工具奇缺,走路大都步行,为了捷径,人们去火车站时往往不走大路,而是从圣母庙(今晋中饭店)与火车站之间的一片空地通过。久而久之,原来的一片旷野竟被来往于火车站的旅客踩出一条小道。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达,来往于榆次火车站的客商日益增多。为了便于客商住宿,有人在这条斜街西侧修建了裕兴栈、谦义栈等客栈。不久,规模不等的客栈在斜街两侧修建了十余家,有“留人小栈”、“, 车马大店”,因此得名“栈房街”。黑马营怎样变为红马营的黑马营村,相传明朝时期(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还有人说是宋朝时期),当时,晋王朱棡(或晋国)的军队都在这一带驻扎着营盘,其中有一营盘里的马队全是黑马,名为黑马营。后来,军队撤走,人们逐渐迁居此处生活,形成一个村庄,沿用了黑马营这个村名。公元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庆人民公社马副书记下乡到黑马营村。一日,不知何故,生产队饲养院着火,烧死些牲畜。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公社号召各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该村度过难关,没几日,各村就送来了好多红马。这一下可启发了这位副书记,他认为:“黑”象征反动势力,“黑帮”、“黑五类”,“红”象征革命。便和村党支部书记商量,决定根据“扬红忌黑”的政治形势,将村名改名为“红马营村”。“文革”之后,村民认为,红有“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之义。因此,未恢复旧村名,红马营村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揭秘中国“第一知青村”:山西榆次杜家山& & &如果不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晋中市榆次区杜家山村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位点的一个方圆不到1万平方米的小自然村,可能就湮灭在深山中了,人们只能在书本中了解这个曾经的“中国第一知青村”的往昔。知青博物馆,食堂如果不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晋中市榆次区杜家山村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位点的一个方圆不到1万平方米的小自然村,可能就湮灭在深山中了,人们只能在书本中了解这个曾经的“中国第一知青村”的往昔。杜家山村,1966年12月,北京长辛店铁中高二女生蔡立坚在“红卫兵串联长征”时经过这里,有感于山区人民生活艰难,毅然决定留在此处当农民,她是我国知青史上第一位主动要求插队的红卫兵。此举经1968年7月《人民日报》报道后影响扩大至全国,成为全国“知青”运动的先声。1968年底,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之后,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达到高潮。金训华烈士塑像1976年“文革”结束后,杜家山村的知青纷纷返城,杜家山村归于平静。上个世纪末,山村最后一户人家搬走,杜家山村,就此消失在行政版图中。2009年8月,记者跟随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组,寻找这个已经消失在人们视线中十多年的村庄。A、凭借一点线索寻找知青村阎震,晋中市榆次区文物旅游局副局长。2009年6月的一天,他接到上级电话,要杜家山村的资料。对属地的文保单位,他了如指掌,但杜家山村这个名字还是让他思考了半天。当年的宣传画这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名,熟悉的是,他想起小时候听到的知青故事,了解“杜家山村”是北京知青蔡立坚上山下乡的地点,是全国知青运动的开端。陌生的是,“文革”后,这个地方一直没什么动静,听说也没人住了,具体在哪,村里还有什么,他拿不准。近现代重大事件的见证地和遗址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一项重点内容,阎震经过精心准备,8月,他带上几名工作人员,准备上山寻找“杜家山村”。知青嫁给当地农民时,新郎新娘的不同表情文物局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杜家山村名震神州时,他们还小,大家都说不出路线。榆次区文物旅游局有一个司机是西河村人,根据地图看,离杜家山村不远,但他并不知道杜家山村的具体位置。好在,总算有了点线索,阎震带着这个西河村的“向导”和几个工作人员上路了。根据方位,杜家山村离县城最多45公里。阎震本以为可以很快找到这个小村子,但上路后发现,这并非易事。车开到西河村后,到处是齐腰高的灌木,道路已被灌木封死。曾经的“知青圣地”封在了大山之中,当地农民告诉阎震,这些年只有零星的几个村民放牧或者采药时到过山里面去,远远看到过那些知青住的窑洞,可具体怎么走,没人说得上来。B、路上巧遇老知青阎震和工作人员继续沿着老乡指的方向前行。车穿梭在灌木包围的小土路上,一个转弯,司机没看清路中的大石块,“咚”的一声,汽车抛锚了。车上的人都下来推车。这时,司机看到不远处有一座楼房好像有人住,大家赶紧跑过去寻求援助,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杜家山的“门”。勇救山火的知青群体这是一个两层的小楼,一位老者正在擦拭墙上的照片。阎震一眼看到,墙上许多都是知青劳动时的老照片。阎震赶忙上前请教,老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就是杜家山村的老知青”。老式收音机老者叫周山湖,正是当年第一批来到杜家山村的知青,曾任杜家山村团支部书记,后成为山西省的著名作家,担任过《黄河》杂志主编,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赵树理》的编剧。因他难忘杜家山村的青春岁月,在此买了座房子。这次,他正巧从北京回这里暂住。在周山湖的带领下,两个小时后,他们走进了杜家山村。如今的杜家山村,已经没有人居住。站在村口,只剩下几排石窑洞和整齐的砖排房。村口,有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蔡立坚,当年杜家山村的知青掏钱修的。碑后面的文字已经有些斑驳。“我是日正式到杜家山村落户的,当时,《人民日报》7月份发表了蔡立坚的事迹。我的一个同学8月份带我来杜家山村参加了一次夏收,在杜家山呆了10天后,我就想和他们一样,来杜家山锻炼自己。”周山湖告诉阎震。建房当时,周山湖是山西大学政治系的学生,他觉得这种与工农实际结合的路子值得去奋斗,于是背了一个书包,里面放着毛主席语录和日记本,就来到了杜家山村。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这样,知青们一批接着一批来了。原本只有5户16口人的杜家山村,很快,知青的数量就超过了本村人。当时蔡立坚任知青的大队书记,周山湖任团支部书记。在杜家山,年轻人不管之前属于什么政治派别,到了山上,主动放弃了斗争,大家以苦为乐。“那时我们自己搞生产竞赛、劳动比拼,知青们主动建立起团支部,恢复了例会制度,白天干活,晚上政治学习。”周山湖回忆道。1968年底,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当时杜家山村已经住进了20多名知青。大家很自豪,觉得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被主席肯定了。C、青春献给杜家山村很快,杜家山村就成了“知青运动”的典型,先期来到杜家山的知青们成了先驱者。首位来到杜家山的蔡立坚,在北京一所所中学轮流做报告。后来,这里又成为“知青村”典范,知青一批批多起来,北京、太原、榆次……最多时,这个只有1万平方米的小村子住进118名知青。知情宿舍现在杜家山的村落遗址上,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痕迹,知青们自己动手盖起了食堂、宿舍,平整了空地。村中现存1971年建的知青宿舍10间,1972年建的知青食堂11间,以及1976年知青学大寨而自行建造的石窑8孔。石窑上中间雕刻有五角星,两侧刻写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标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年久无人居住,一些窑洞已经坍塌。车站当年这里是全榆次条件最艰苦的地区,海拔2000多米,温差大,能种的农作物只有可数的几样,而且产量不高。为了多打粮食,当时的知青早上6点上地,晚上6点下工。周山湖回忆,1968年年底的第一批20个知青,不到两年,就有一些人的身体出了问题,有的是关节炎,有的是腰腿方面的病,回去了。新的知青不断补充进来。“革命”的激情不但支撑着人们疯狂地干活,还让人们对国家,对集体的爱完全超过了爱自己。知青们刚到杜家山的那几年,激情变得越来越盲目,怎么极端怎么做。送公粮,不管老百姓的粮食是多少,自己认为多送就是爱国,哪怕自己饿肚子也要交足公粮,甚至超额交。当地农民有意见,就觉得农民是落后思想。当年的炕头当时的知青成了一个小社会,每个人学一门手艺服务其他人,有的学医,有的学艺、有的学木匠,有的学饲养。一天的农活结束,大家好像分好工一样,各自去帮附近村子的人。赤脚医生一个手电筒、一条狗,在附近几个村子走十几里山路为村民看病是常有的事。“就是那种特别纯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周山湖说。也正是在与普通农民的朝夕相处中,知青们开始了反思。此图表述的是当地的老百姓把好吃的都给了知青,给自己的孩子只有窝头交公粮,交了不够吃还得和国家要,但交的时候是新粮食,要回来的是陈粮,大家就觉得不能像以前那么交了;把多余的食用油都交出去,老乡们非常有意见,本来就是一天三顿粗粮,一点油水是最可怜的改善了,为此一些老乡甚至和知青们拍桌子怒喝,“你们都是国家有保证的人员,父母有办法有本事,由得你们胡闹。”而知青们实际体会了几天没油吃的日子,也对之前的想法和举动感到了后悔。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一起到来的成就感,也随着时间变成了例行公事。常常一来就是几十个参观者,没有地方住,就和原先住宿已经非常拥挤的知青们挤在一个大炕上,一次嘈杂的参观后,周山湖发现自己刚刚用一年的工分换到的60元钱不翼而飞了。1976年,“文革”结束后,杜家山的知青全部返城。D、准备申请国家级重点文物阎震把“杜家山村”郑重地登记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名录中,山西省晋中市文物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全国知名的“第一知青村”,杜家山应当保护起来,他们准备申请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家山村的旗帜人物蔡立坚,后任山西晋中地区团委书记,再后来在省委党校工作。1997年,因车祸去世,时年49岁。1976年之后,每隔几年,周山湖就会和当年的知青相聚来到这里,回忆当年的事。这种聚会一直持续到1997年蔡立坚去世后。周山湖和几个亲戚承包了杜家山附近的几个山头,他想开发这里,再造一个“杜家山”。勇救山火的英雄群体——浴火凤凰面对着杜家山村遗址的断壁颓垣,周山湖在墙角种下几颗豆子,他说明年来看的时候,应该可以收获了。杜家山留下的是什么,他想了想,是一种年轻人的追求吧。不管结果如何,这种青春的理想弥足珍贵。知青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新观念——教育杜家山村,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自愿插队第一人蔡立坚的插队地址,又因全国各地知青相聚于此而成为全国知青的精神圣地。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时间、知名度上,杜家山村都无愧于“中国第一知青村”的称号。它见证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全过程,是那段历史的实物证据。榆次北蔺郊,位于城东南三十多里外的长凝镇,倚高山而傍涂河。旧时村中寺庙众多且香火旺盛,可惜五九年建水库尽皆毁之,村民以“安”为大姓,据说是蔺相如的后人,因避难而皆改为“安”姓,七月二十八为古庙会,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发表评论:
馆藏&2605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意思的英文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