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料五斤平菇技术发酵料发丑怎么办

平菇发酵料酸败的防止措施--《浙江食用菌》2010年02期
平菇发酵料酸败的防止措施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646.14【正文快照】:
初秋、春末等高温时节栽培的平菇价格高、效益好,备受菇农重视,常用发酵料袋栽法栽培平菇。但很多菇农在制作发酵料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发酵料酸败,栽培料污染率上升,出菇量减少甚至绝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发现,造成发酵料酸败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处理、拌料、建堆、翻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新疆农业科技;1989年05期
袁静,钟雪美,沈怀东,何玉君;[J];食用菌;1997年01期
张娟;[J];北京农业;2001年01期
刘红;陈青;于瑞忠;张化良;;[J];北京农业;2007年16期
王宗善;;[J];浙江食用菌;2010年02期
吴亚召;李峻志;李安利;齐鹏;;[J];中国食用菌;2011年04期
吴梅;[J];新农业;2005年09期
张清华,韩丽娟;[J];食用菌;1993年03期
吴静;[J];内江科技;2001年03期
毛清华;[J];河南农业;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菁;李洪荣;蔡丹凤;廖剑华;陈美元;郭仲杰;蔡志欣;王泽生;;[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杨菁;李洪荣;蔡丹凤;廖剑华;陈美元;郭仲杰;蔡志欣;王泽生;;[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杨佐毅;邓海涛;何焕清;;[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肖自添;何焕清;李明珠;郭巨先;;[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杨菁;李洪荣;蔡丹凤;廖剑华;陈美元;郭仲杰;蔡志欣;王泽生;;[A];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唐春艳;通占元;安沫平;张国珍;;[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燕静安;;[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志文;竹文坤;杨维刚;何峰;;[A];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姚方杰;源田申子;李玉;;[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缪金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N];苏州日报;2006年
吴凡;[N];中国特产报;2004年
孙庆温;[N];周口日报;2005年
吕纪增;[N];云南科技报;2007年
雷向鸣;[N];山西科技报;2003年
胡农;[N];黄冈日报;2009年
泰安市农科所
薛会丽;[N];山东科技报;2003年
;[N];云南科技报;2009年
刘青;[N];山西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宝梁;[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王琪;[D];山西大学;2012年
吴小平;[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周长青;[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蔡为明;[D];浙江大学;2009年
杜爱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强;[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武妍;[D];沈阳大学;2011年
刘川;[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鱼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徐耀波;[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韩丽荣;[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郭剑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宋俊芬;[D];山东大学;2010年
张小强;[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刘会欣;[D];河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用麦糠养平菇发酵料配方是什么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发酵料配方是什么
告诉你具体的方法哦,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好评哦~
1 拌料---发酵---装袋---发菌---出菇
2拌料配方; 原料1000斤,石灰20斤,石膏20斤,麸皮50斤,玉米粉50斤,多菌灵2斤,水1200斤。 3发酵;料温到60度翻3次 。 4 装袋;三层菌种两层料,压实即可。 5发菌;温度在20度以下。 6 出菇;30天菌丝发满菌袋,当有菇蕾出现时解开菌袋。到菇盖直径到1㎝时雾状喷水。 注意平菇成功的关键;拌料水分不要大。发菌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下。
香菇菌棒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栽培方式因品系、地区、气候、生产规模、设备条件等不同,其生产季节安排也有所不同,在常年栽培中,以秋、冬季菇的质量最优,选用最佳栽培季节,关系到香菇产量、质量及品种在市场上的价值。  
一、香菇菌棒栽培流程,在工艺流程中:主料、辅料等原材料的准备,培养料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采取烘干、包装等工艺制作,多点接种,培养出菇管理等。  
二、香菇菌棒制作期安排:在700米以上海拔地区,应考虑周年生产品种的安排,即春、秋栽培宜选用中温型或中温偏低型菌株,春末至夏初栽培,可选用低温型或中
告诉你具体的方法哦,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好评哦~
1 拌料---发酵---装袋---发菌---出菇
2拌料配方; 原料1000斤,石灰20斤,石膏20斤,麸皮50斤,玉米粉50斤,多菌灵2斤,水1200斤。 3发酵;料温到60度翻3次 。 4 装袋;三层菌种两层料,压实即可。 5发菌;温度在20度以下。 6 出菇;30天菌丝发满菌袋,当有菇蕾出现时解开菌袋。到菇盖直径到1㎝时雾状喷水。 注意平菇成功的关键;拌料水分不要大。发菌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下。
香菇菌棒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栽培方式因品系、地区、气候、生产规模、设备条件等不同,其生产季节安排也有所不同,在常年栽培中,以秋、冬季菇的质量最优,选用最佳栽培季节,关系到香菇产量、质量及品种在市场上的价值。  
一、香菇菌棒栽培流程,在工艺流程中:主料、辅料等原材料的准备,培养料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采取烘干、包装等工艺制作,多点接种,培养出菇管理等。  
二、香菇菌棒制作期安排:在700米以上海拔地区,应考虑周年生产品种的安排,即春、秋栽培宜选用中温型或中温偏低型菌株,春末至夏初栽培,可选用低温型或中温型偏低型菌料,做到菌棒制作期的合理安排。  
三、香菇菌棒制作技术  
1、塑料袋选择:要选择用耐高压的聚乙 烯,低压聚乙烯或耐热聚丙烯等薄膜,高压聚乙烯塑料袋,只能用于常压灭菌,低压聚乙烯或耐热聚丙烯塑料袋,可用于高压高温灭菌,塑料袋的规格:一般为15厘米×55厘米,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可购塑料筒料,自己裁剪。  
2、拌料:要求配方中各种成份比例正确,秤量准确,先将木屑、麸皮和石灰拌均匀,再将糖化水均匀装入料中,补足水份于55%-60%,(一般雨季料含水量55%,干季料含水量60%)用人工拌料需来回拌和3次,用拌料机拌料需搅拌5分钟,拌料工序完成后,要马上装袋。  
3、装袋和套袋,装填菌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人工装填,效率较低;二是用机器装填,效率较高,每棒装干料800-850克,约长45—50厘米,含干菌棒,要五指凹陷,装得太松易胀袋,装好后扎口要紧,要扎洁,但不扎死洁,然后套袋。  
4、灭菌:进行批量生产,可采用常压灭菌柜灭菌,先将栽菌棒车推入灭菌柜,关上两端柜门,适量开启柜顶及两侧排气阀,再开进气阀,最后开锅炉气阀,促使柜内冷空气排出,从进气于柜内温度达100℃后,维持10个小时,调节柜两侧排气阀,待排气出口出雾消失时,再大开柜门,拉出栽菌棒车,送入冷却间。  
5、接种:当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就可接种,接种前要做好3件事:一是接种室清洁消毒后,再将菌棒推入接种室,并关好所有门窗;二是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5克,甲醛溶液10毫升熏蒸,协同紫外线灭菌(注意熏蒸时菌种不要放入),待接种室药性基本消失,对人体无强刺激作用后,马上进行接种,做到边打穴边接种,边脱袋、边套袋,套好袋就扎好口,每瓶菌种可接20棒左右。  
6、菌棒培养  
①先对发菌室进行2次轮换清洁消毒,第一次用3%-5%的来苏儿液:喷洒地面、墙壁,第二次用高锰酸钾与甲醛熏蒸消毒完成后,在地面上撒一层石灰。  
②将接种的菌棒搬入大棚内或发菌室排场发菌,以井字形提成叠,可叠架8-10层(气温高时5-6层)堆间隔离20厘米,每两排设一条60厘米的人行道,以便操作管理和通风散热,菌棒堆好后,7天内不要搬动,保持空气干燥(相对温度70%)严防杂菌污染。  
③进行翻堆,就是改变原来的堆形,上下调换位置,改井字堆为Δ形堆,边翻堆边检查杂菌,使菌棒的各个方面受光受热一致,始终保持室温在25℃以下,不能超过28℃,正常情况下,20天左右菌丝稀疏,说明棒内缺少氧气。这时可将外套袋口解开,以增加氧气。  
④4促进菌丝隆起,发菌35-40天左右,菌丝长满菌棒,应及时洽菌棒增加光照,保持各方位受光一致,培养47天左右有60%菌棒面隆起,培养78天左右,菌棒面菌丝可全部隆起。  
⑤促进菌丝转色,转色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是光照强度增加,温度保持23℃,昼夜温差不超过3℃,在正常情况下增养68天—90天左右。  
促进菌丝转色:一是脱袋转色,当菌棒培养40-50天时,营养菌丝生长达到高峰,培养60天左右,就可脱袋转色;二是不脱袋转色,当菌棒达到50%以上转色面,菇蕾出现前,再脱袋转色。  
7、栽培场地与荫棚搭建  
选择场地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地势开阔,向阳迎风,环境干净,无污染源,地表能干能湿;二是水源丰富,水质干净,土壤中性(不盐不碱)灌排两使;三是土质中性,偏酸土壤疏松,无白蚁;四是交通方便,搭建荫棚可以就地取材。
①培养料的配制。
  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100千克,石灰粉2~3千克,水 120~130千克。先把石灰溶于所需水中,然后把水淋于铺开的棉籽壳上,翻动均匀,使棉...
大家还关注不同接种方法对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不同接种方法对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36(14):5858,5863责任编辑王淼责任校对马君叶
不同接种方法对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影响
翟兴礼1,杨霞2
(1.商丘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商丘476000;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的]筛选发酵料栽培平菇适宜的接种方法。采用两端开放式接种、菌袋三道接种和菌料拌匀接种3[方法]用塑料袋栽培平菇,种接种方法,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观察其菌丝生长情况和污染率。[结果]两端开放式接种栽培平菇,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且污染率极低(7%)。菌料拌匀接种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明显比两端开放式接种差,而且污染率较高(21%);菌袋
两端开放式接种效果较好,菌丝生长快、长势好、周期短、污染率低。三道接种与两端开放式接种无明显差别。[结论]用塑料袋栽培平菇,
发酵料;栽培;污染关键词平菇;接种;+
中图分类号S64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8)14-05858-01ComparisonofThreeInoculationMethodsinCultivatingPleurotusostreatusbyFermentedMaterialZHAIXing!lietal(BiologyDepartmentofShangqiuNormalUniversity,Shangqiu,Henan476000)
Abstract[Objective]ThestudyaimedtoscreenedouttheoptimuminoculatingmethodforPleurotusostreatuscultivatedbyfermentedmaterial.[Method]Pleurotusostreatuscultivatedinplasticbagswereinoculatedbythreemethodsofthetwoendopeninginoculation,threepathinoculationonfungusbag(3sharesofstrainswereinoculatedonthemiddleandtwoendsofbag)anduniformlystirringinoculationwithfungusmaterialtoobservethehyphagrowthandpollutionrateundersamecultivatingconditions.[Result]WhenPleurotusostreatuswasculturedbythetwoendopeninginoculation,thegrowthofhyphaandformingoffruitingbodywerethebestwiththelowestpollutionrate(7%).Thegrowthofhyphaculturedbyuniformlystirringinoculationwithfungusmaterialwasmorepoorthanthatbythetwoendopeninginoculationwiththehigherpollutionrate(21%).Theeffectofthreepathinoculationonfungusbaghadnoobviousdifferencefromthatofthetwoendopeninginoculation.[Conclusion]IncultivatingPleurotusostreatusbyfermentedmaterialinplasticbags,themethodoftwoendsopeninghadgoodeffectthatthehyphagrownfastandbetterwithshortgrowthperiodandlowerpollutionrate.
KeywordsPleurotusostreatus;Inoculation;Fermentedmaterial;Cultivation;Pollution
平菇(Pleurotusostreatus)栽培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大,因此,近几年来,其生产得到蓬勃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已形成继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对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1]。由于农村栽培户栽培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灭菌消毒条件,大部分仍采用常规的栽培方法和接种方法。发酵料塑料袋栽培法由于发酵方法简单,污染率相对较低深受广大栽培户欢迎,主要有料袋开放式两端接种、料袋三道接种和料种拌匀接种3种方式。至于哪种接种方式最好,尚无有关方面的报道。该试验用发酵料法以棉子壳作为栽培料,用塑料袋栽培方式进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种平菇母种由商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广温型3号菌株,经过三级扩大培养获得栽培种,原种采用小麦种子作为培养料,栽培种采用棉子壳作为培养料,待菌丝长满菌袋后,作为栽培试验的供试菌种。栽培时间2006年4月15日。1.2培养料配方合肥1%。
新鲜棉子壳95%、麸皮3%、石灰1%、复
1.4试验方法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按3种不同处理进行
袋栽,袋子规格是25cm×将供试的栽培种45cm×0.02cm。掰成黄豆大小的碎块,接种备用,接种菌种量15%。
两端开放式接种:按每袋装料湿重为3kg,装100袋,菌种等分2份,接在菌袋两端,掌握以覆盖两接种量15%,头为度。
菌袋三道接种:按每袋装料湿重为3kg,装100袋,接种量15%,菌种等分3份,接在菌袋中间一道,其余2份分别接在菌袋两端。
菌料拌匀接种:将3kg湿料和15%的菌种混合均匀,然后装袋,装100袋。
两头用包装带自制4cm套环外加报3种处理接种后,纸封口,接种完毕搬入培菌室进行常规发菌管理并作好观察计录。
1.5观察计录3种处理料湿重均为3kg,每种处理各栽
培100袋,重复3次,分别进行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满袋时间的调查统计,计录各处理的污染袋数,然后计算杂菌污染率,分析比较3种处理的差异。
2结果与分析
两端开放式接种栽由表1可以看出,3种接种方式中,
培平菇,其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且其污染率极低;菌料拌匀接种菌丝长势和子实体的形成明显比两端开放接种差,而且其污染率较高;菌袋三道接种与两端开放式接种无明显差别。因此,塑料袋栽培平菇,两端开放式接种效果较好。
3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发酵料塑料袋栽培平菇时,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对菌丝生长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菌丝的生长情况又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广大农村的食用菌栽
(下转第5863页)
1.3发酵处理[2]将上述培养料按料水比为1.0∶1.6充分混
合,搅拌均匀,将新拌料(也称生料)堆成近梯形料堆,上盖塑料布以利培养料升温和保湿。建堆后2 ̄3d,堆内料温开以后大约每40h翻始升高,当料温达到65~70℃翻堆1次,堆1次,总共翻堆4次,共计7d。最后1次翻堆通过喷雾方式喷入0.1%克霉灵和敌敌畏。翻堆有利于培养料中嗜热放线菌的大量繁殖,并排出废气,发酵完成后的生料就转变为发酵料,此时的培养料色泽偏深,略带酒香,柔韧性好,松软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0624050013)。作者简介翟兴礼(1964-),男,河南柘城人,副教授,从事微生物学和
食用菌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08!03!14
贡献者:lhwrr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本站公告:
■ 本网系统已升级,改进了会员系统,新增了互动交流等功能,欢迎试用。
编辑推荐:热门搜索:
&&&& 菌需物资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 →
→ 浏览正文
发酵料生料栽培平菇3种发酵方法的比较实验
作者:&&&&来源: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凤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点击数:&&&更新时间:日
  生料、发酵栽培平菇是广大菇农常用的栽培方法。但是有不少菇农因发酵方法不当造成接种后发菌慢、延长了发菌时间,造成绿霉和各种杂菌污染,使栽培造成失败。为提高菌袋的成品率、笔者根据菇农常用的几种发酵方法和本人自配发酵方法做了3种试验,试图找出一种栽培平菇的最佳方法为广大栽培户大面积生产服务。
  材料与方法
  1、平菇菌种:冀微TD---3。
  2、培养料配方:玉米芯61%、棉籽壳30%、过磷酸钙1%、石灰粉1.5%(石灰粉做两次加入,拌料时加1%第二次翻料时加0.5%)硝酸鳞钾化肥1.5%、麸皮5%,料水比为1:1.35
  拌料与发酵
  1、拌料按61%玉米芯、30%棉籽壳、1%石灰粉,用水拌均匀后堆制温上升到45度时(大约隔一天时间)进行第一次翻料。翻料时加入自制的发酵菌料(2006年食用菌第一期刊登)隔一天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时进行第二次翻料。加入1%过磷酸钙、0.5%石灰粉1.5%硝酸磷钾化肥、5%麸皮。四种原料拌均匀加入料中。隔一天料温上升到70度以上时,把料翻匀降温25度以下即可装袋接种。(从发酵的有效温度4----5天即可装袋)
  2、按以上&1&发酵方法,第三次翻料后每天翻料一次、连续翻料3----5天装袋。(时间12----13天)
  3、按上述&1&发酵方法,隔一天翻料一次、连续发酵16----18天装袋。(B组和C组不加发酵菌料)
  装袋与发菌
  培养料按不同天数发酵后,用22cm&45cm规格塑料袋A、B、C、三组各分装30袋。开放式接4层菌种、在18-23温度条件下培养:A 组2月26号装袋接种,3月12号发满菌袋用了14天:B组3月21号发满菌袋用了23天(污染1袋):C组3月27号8袋发满菌丝、5袋菌丝生长二分之一、12袋打片生长、5袋污染。
  菌袋生长天数和生长速度
菌丝长满袋时间(天)
平均生长速度(mm/天)
  出菇管理
  用常规出菇管理A组从接种到出菇用了19天、B组用了30天、C组用了35天。由此可知以上3种发酵方法,A组最好。
  试验结果
  在发酵过程中使高温和抗菌代谢物,起到了抑制杂菌和孢子萌发目的。所以培养料处理时间长短,是生料栽培平菇提高菌袋成品率的主要手段。发酵时间和温度结合应用可将污染率控制在极低水平。但是该发酵的真正机理尚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1、时间:d(天)、h(小时)、min(分)、s(秒)。 2、长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积:m2(平方米)、667m2(亩)、hm2(公顷)。 4、体积: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质量:t(吨)、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浓度:mg/L、mg/kg(ppm,1×10-6)。
本网正在举办 ,  欢迎参加。
上一篇: &&&&&下一篇:
&&& 全站点击排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1. 凡本网注明原创的作品(含图片),其它网站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的,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江苏食用菌网&&&&&2. 凡本站未注明原创的,如注明&转载&、&来源&、&整理&、&摘编&等的所有作品(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来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同时本站对所提供阅读的这类文章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该文章原创作者、网站或媒体(除来源、作者信息无法查证外)。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江苏食用菌网&的,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3. 本网站为公益性服务网站,如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刊载相关信息,请与本站联系。如果您认为有何地方侵犯了您的权益,也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本网联系方法:E-mail: 电话:  QQ:
Copyright  江苏食用菌网 版权所有平菇发菌常见问题
平菇发菌常见问题
平菇发菌常见问题
一、菌丝不发菌,不吃料  1、发生原因
培养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菌种用量过少;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值偏高。  2、解决办法
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应用前应在阳光下晒天,生料生产的要堆积发酵天,熟料生产的要严格灭菌;配料时可在培养料中参加一些杀菌剂以克制杂菌生长,常用的有多菌灵,应用浓度节制在;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选择健壮、种性纯、菌龄适宜的菌种(菌龄天);适当加大播种量以培养料干重的12%-15%为宜;发菌期间棚温保持在℃左右,料温℃左右为宜,温度宁可稍低些,切勿过高,严防烧菌;在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掌握控制石灰或过磷酸钙的用量,尤其气温较低时添加量不宜超过,值为宜。
二、平菇菌块不萌发
平菇接种后菌块出现不长杂菌也不萌发、菌丝变黄枯萎等现象,应及早采取措施预防。
1、主要原因
一是菌种老化,生活力弱;二是接种时菌块被酒精灯火焰或接种工具烫伤;三是遇高温天气菌种受高温伤害出现烧菌;四是原料处理不当,没有平晒,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有害化学毒素存在于培养基中;五是装瓶或装袋后没有及时灭菌,培养料发酸或发臭,产生大量的抑菌物质;六是石灰加入过量,使培养基碱性过高;七是原料中松杉柏木屑较多,芳香油等抑菌物质含量高;八是培养料中加入过多的尿素等化学肥料,使培养料中氨气太重,抑制了菌种的萌发。
2、预防措施
使用适龄菌种,菌龄在20~25天菌丝活动力较旺。高温天气安排在早晨或夜间接种,培养室加强通风降温或适当推迟培育时间,避免高温伤害。接种时避免烫伤菌丝。配料时适当增加石膏的用量,装瓶装袋后及时灭菌。石灰用量不能过大,一般为2%左右。选用晒干无霉烂的原料,混有松杉柏木屑的原料应自然堆放6个月以上,经日晒雨淋除去芳香油类抑菌物质。根据所选材料加入适量化学肥料,尿素添加量不超过0.1%。  三、培养料酸臭  1、发生原因
培养料陈旧,带有大量杂菌;发菌期间遇高温未及时散热降温,细菌大量繁殖,料发酵变酸,腐败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堆温过高,菌丝生长不良,杂菌趁机大批繁殖;拌料时加入了过多的尿素产生了游离氨气。  2、解决办法
陈旧的棉子壳或代料在配料前应在太阳下暴晒2-3天,并在拌料时加入0.1-0.2%多菌灵;如备料时发现培养料有酸臭味,要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添加适量新料再继续进行发酵,重新装袋接种;拌料时应控制用水;已污染的料应及时挖除,用2%明矾水拌匀除臭;如料已腐烂变黑,只能废弃作为肥料用。  四、菌丝萎缩  1、发生原因
料袋堆垛太高,发酵时未及时倒垛散热,料温升高达℃以上烧坏菌丝;料袋大,装料多,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料过湿装得太实,透气不好,菌丝缺氧也会出现菌丝萎缩现象。  2、解决办法
改善发菌场地环境,注意通风降温;料袋堆垛发菌,气温高时,堆放层,呈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料袋发酵放热期间及时倒垛散热;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装袋时做到松紧适宜;装袋选用的薄膜筒宽度不应超过厘米,避免装料过多发酵温度过高。  五、袋壁布满豆渣样菌苔  1、发生原因
培养料含水量大,透气性差,引发酵母菌大量孳生,在袋膜上大量聚积,料内出现发酵酸味。  2、解决办法
用直径厘米削尖的圆木棍在料袋两头往中间扎孔个,深厘米,以通气补氧不久,袋内壁附着的酵母菌苔会逐渐自行消退,平菇菌丝就会继续生长。  六、霉菌污染
平菇上的杂菌绿霉、木霉、毛霉、青霉、曲霉等,生产中感染最多的是绿霉。杂菌感染后,与平菇菌丝争夺养分,轻则造成减产,重则造成绝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从原料准备到菇棚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消毒灭菌,减少杂菌感染的机会。  1、发生原因
培养料或菌种本身带菌;发菌场地卫生差或老菇房没有彻底消毒;菇棚高温高湿不通风。  2、解决办法
选用新鲜、无霉变、经暴晒的培养料,发酵要彻底;避开高温期播种,加强通风,防止潮湿闷热;选用优质、抗霉,吃料快的菌种;霉菌污染发现早,面积小时,可用值以上的石灰水注入被污染的培养料,同时搬离发菌场,单独发菌管理。对污染严重的则清除出场,挖坑深埋处理。
(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拌料前曝晒2—3&天。
(2)选用抗病、高产、无杂菌污染的菌种,加大菌种用量,将菌种用量加大到30%。
(3)拌料时使石灰用量加大到5%,加入0.1—0.2%&多菌灵,或0.5%--1%盐。
(4)采用熟料或高温发酵料栽培。
发酵时间的长短及翻堆次数,要根据气温灵活掌握,高温季节每2天翻堆1次,发酵6—7天,低温季节每3天翻堆1次,发酵8—10天,如用隔年的陈料,应缩短堆制发酵时间,比如用隔年陈棉皮为原料(配方88%棉皮+10%麸子+1%石膏+1%蔗糖)堆积发酵3天最好,料温高,则各类高温微生物的活动增强,用这种发酵料栽培平菇出菇早,产量高,如发酵时间超过5—7天,料温降低,放线菌随温度降低数量依次递减,而某些霉菌活动增强,用这种发酵过头的培养料,平菇菌丝生长缓慢,产量下降。
翻堆时要注意堆表皮5cm的料,堆中心料与中间料位置互换,使所有培养料都在堆制中达到60—70度高温,达到彻底杀菌的目的。发酵时间,翻堆次数要灵活掌握,以最终发酵好的培养料手握柔软有弹性,有发酵香味,没有刺鼻臭味,能看见少量白色放线菌丝为好。
(5)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60—70%为宜,避免过湿发菌。
发酵好的料,及时装袋,装袋时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好。过干加石灰水,过湿,可加入适量生石灰进行调整。装好袋发菌时,掌握空气相对湿度60%—70%,要在通风良好,空气偏干的环境发菌。当地可以露天发菌,也可在闲置屋里或棚内发菌,但是一定要注意通风,尤其是在棚内发菌可先不盖棚膜,以避免空气相对湿度过大。
(6)袋两端打孔增氧,通风透气。
(7)发菌期袋温应控制在20—25度,最高不能超过28度,发菌一般需20—30天,在此期间,随时注意观查料温,通过倒堆,控制袋温在20—25度,避免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引起烧菌或烧料。
(8)保持环境卫生。菇棚使用前必须清除残留的培养料,垃圾等污染源,并用10%的石灰水涂刷墙、棚顶及地面,或用2—3%的甲醛液喷雾,或每立方米空间用5克硫磺薰蒸,同时,喷0.4%DDV或0.2%的乐果杀灭害虫。进料前,棚内地面和墙上都要撒上生石灰面。  七、发菌后期吃料缓慢,迟迟长不满袋  1、发生原因
装料过紧或菌袋两端扎口过紧,料中氧气不足或料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累过多,抑制了菌丝生长;遇低温天气,积温不够。
2、解决办法
装袋应松紧适宜,扎口不宜过紧,或用针在接种部位扎些通气孔;遇低温,应采取保温措施,减少通风换气次数。  八、软袋
一般袋料表面长有菌丝,但袋内菌丝少,且稀疏不紧密,菌袋软而无弹性。  1、发生原因菌种退化或老化,生活力减弱;高温伤害了菌种;添加氮过多,料内细菌大量繁殖,抑制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大,氧气不足,影响菌丝向料内生长。  2、解决办法使用健壮、优质的菌种;适温接种,防高温伤菌;培养料添加的氮素营养适量,切勿过多;发生软袋时,降低发菌温度,袋壁刺孔排湿透气,适当延长发菌时间,让菌丝往料内长足发透。  九、菌丝未满袋就出菇  1、发生原因
菌种用量过大;菌种太老,老菌块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未等菌丝完全发满就出菇;发菌场地光线过强,低温或昼夜温差过大刺激出菇;袋口松开过早;在菌袋中部产生该现象是由于装料不紧,留有空隙加之见光,就会产生子实体。  2、解决办法
控制菌种用量在12%-15%;选用菌龄适宜菌种;注意避光和夜间保温,改善发菌环境,在接种后天内尽量少见光;待菌丝发满后再打开袋口;装袋时利用木棒压紧。
十、菌丝发满后却不出菇
1、发生原因
菌丝长满10&天左右就会陆续出菇,若迟迟不出菇原因主要有:
①菌种选择不当,菌种的温性与出菇的温度不相符。冬季栽培使用高温型菌种;春季使用低温型菌种等。例如,选用低温菌种在春季播种,待菌丝长满培养料正要出菇时,气温正值偏高的季节,不易出菇。
②昼夜温差过小,缺少温差刺激或通风不良;出菇期间温度过高或过低,缺少温差和光照刺激,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菌丝无法扭结成子实体原基。
③培养料C/N比不当,不利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培养料的配方不合理,麦麸、米糠、玉米粉等含氮物质添加量过多,营养生长过盛,菌丝徒长结成厚菌膜。
④料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皮;
⑤光线不足。&
畦床栽培播种后,在培养料面上先覆盖一层经消毒过的报纸,然后再盖一层薄膜。盖报纸可防止薄膜内的水滴直接滴在培养料的菌丝体上。如果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接触更多的水分就会萎蔫或徒长形成菌皮。另外,报纸也可以遮光和通气,有利于发菌。当菌丝生长吃透培养料时就应揭去报纸,这时塑料薄膜用铁丝或竹片支高20厘米左右,并适当通风,增加温差和光照,菌丝就会扭结成原基;否则,如继续严盖报纸和薄膜就会缺乏氧气和光照,也会阻碍平菇原基的形成,迟迟不出菇。
菌丝长满袋后,在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过早地打开袋口,使表面形成一层干燥的厚菌膜,菌蕾不能分化。
培养料含水量低,应解开菌袋灌水。方法是:把菌筒泡在清洁的水中,为了让培养料尽快吸水,用细铁棍在菌筒上扎洞(细铁棍要用火灼烧灭菌),让其吸足水分,但不要积水。同时进行温差刺激,昼夜温差越大越好。
多品种混种,互相抑制也不易出菇。栽培时一定要避免一个菌袋内接两个及以上的品种。
产生农药药害致使不出菇。如在出菇前使用敌敌畏、敌百虫等挥发性强的农药,会引起菌丝徒长而不现原基或出现畸形菇。
高温季节覆土出菇。因覆土过于肥沃,线虫繁殖,吞食菌丝,致使菌丝体结构破坏而不出菇。所以在覆土栽培前,必须对土壤进行严格的杀虫、杀菌处理。
二潮菇补水,水中添加大于1%&以上浓度的尿素,菌丝体转为营养生长致使生理状态改变而不出菇,或出现酒杯形状的幼小子实体,生长极慢。因误施尿素不出菇,要连续浇灌2&~3&次大水,水中加入1%&~2%&的明矾,或加入3%~5%&的豆饼粉,中和掉尿素,就可以出菇。
所有不出菇的原因,或改变菌丝某种生理状态,或菌丝受到某种伤害,有的伤害从菌丝外部特征上不容易观察,但都影响菌丝的正常出菇,因此,培养健壮的菌丝体和防止其他不良伤害同等重要。&&& 2、解决办法
①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温型的菌株,或选择广温型的菌株。菌株的温型应与播种期配合。
②选用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控制培养料的碳氮比例。
③出现菌皮或菌膜可通过搔菌法处理,即用小钉耙将菌皮或菌膜轻轻耙破,给予温差和透光刺激,适当通风,促使原基形成。
④注意通风换气,加大温差刺激;
⑤发满菌后增加一定散射光。
十一、烧菌
①菌袋堆叠过高过密,未及时翻堆;
②培养场所温度过高或通气不良。&
③生料栽培中菌袋较大,且堆叠过高,或床栽时展料过厚。&&& 2、防治对策
①高温天气,应松散直立放置,待袋温稳定后再堆叠;
②培养场所应注意通风换气、降温。
③床栽时展料厚度厘米为宜,不要过厚;
③注意观察料温柔环境温度,及时透风降温。
十二、菌丝表面出现菌冻
发菌期间,平菇菌丛的生长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产生热量,使料温和环境温度形成温差,这个温差使膜内菌块表面的水蒸气逐渐凝结成水珠,培养袋两端通气不畅,水分来不及蒸发,聚集在菌袋的下凹处,形成隔氧层,时间一长,受害的菌丝处会因缺氧和淹渍而自溶死亡。生产中应注意经常倒袋,通风及培养袋扎孔增氧。
十三、部分料袋只有一端菌丝发育较好
灭菌锅水装太多,部分袋进水,使袋内过湿,影响菌丝生长。或袋口扎得太紧,造成氧气不足,使菌丝生长受阻。通风倒袋是解决的主要方法,具塞式扎口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十四、菌丝生长缓慢
(1)培养料含水量大,通气不良。培养料含水量要掌握在60—70%为好,料过湿菌丝生长缓慢,可在袋两端打孔,加强通风换气。
(2)袋装的太实太紧,打孔。
(3)培养料发酵过头。
(4)菌种老化或菌种带菌。
(5)发菌的场所通风透气性差,空气相对湿度过大。
(6)发生绿霉:绿霉菌与平菇菌丝争夺养份,使平菇菌丝生长缓慢,料温降低。
一般高温高湿,通气不良环境发菌易发生绿霉,绿霉发生后,如量少时,要及时把污染袋捡出,单放在室外通风好,气温低,空气干燥的地方,平菇菌丝会逐渐恢复生长吃掉绿霉。或者挖掉绿霉,撒一层石灰面,继续在棚内发菌,但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
十五、虫害
主要为红线虫,学名为真菌瘿蚊,趋湿趋光。具有暴发性,一个雌虫能产20—30个幼虫。在发菌期间,菌袋内培养料表面容易发生,发生后,可用ALP薰蒸,每立方米空间1—3片,遇湿时产生HP剧毒,密闭蒸24—48&小时。
发表评论:
馆藏&15915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斤料五斤平菇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