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 迅雷下载的主要内容

“血战台儿庄”中未曾公开的史实
“血战台儿庄”中未曾公开的史实
&&                          &&&&&&&&&&&&&&&&&&& 文/肖松  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绝密地下党员谢和赓,正在国民党台儿庄前线司令长官部担任在该战区指挥作战的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将军的机要秘书。他亲身经历了这次血与火的激战。本文,是记者多次对谢老进行专访后所撰写,有些内容属国内首次披露,同时,谢老还纠正了一些被人误传的史实。
谢和赓老人的近照。               &&&&&&&& & 大战前夕  南京失陷后,日军矶谷廉介率领的第十师团,从天津大沽口登陆,连战静海、唐官屯、马厂、青县、王口镇、姚马渡等地,而后挥师直逼山东。当时山东省主席兼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未败先逃,导致山东沦陷,津浦危在旦夕。1938年元月11曰,蒋介石假召开第一、第五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会议之机,将韩复榘在开封拘捕,不久被押解武汉枪决。在枪决韩复榘的同时,蒋介石公布了43名作战不力的军官处罚名单,其中包括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和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香翰屏。蒋介石还以韩复榘为例通电全国,严正陈词:“今后如再有不奉命令,无故放弃守土,不尽职抗日者,法无二例,决不宽贷!”
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
&&& 第五战区的作战区域,东至渤海湾与黄海,南至长江,西至安徽,北达山东(含)。作战部队主要由桂(广西)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组成,指挥系统庞杂,战斗序列冗长。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是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之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设在徐州。当李宗仁的车队抵达战区长官部时,前来迎候的军官们率领士兵们举手敬礼。在车辆卷起的淡淡尘埃中,李宗仁庄重而谦和地一一还礼。当他经过一位与韩复榘素有旧交的高级军官面前时,还特别地稍稍停顿一下,朝他点头致意。这位军官本来心里深怀疑惧,此时不由得释然。&&& 原来,在韩复榘被处决后,战区里谣言鼓动,韩的一些旧部下频繁地接触,私下认为韩的死与李宗仁有关。李宗仁一旦到任,是否会对他们更加不利?如果真的出现这种苗头,将率领部队“哗变”,干掉李宗仁。&&& 韩复榘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少时当兵,打仗勇敢过人,从士兵而至连、营、团、旅、师、军长,仅仅用了16年的时间。1928年4月,韩复榘奉命参加“伐奉战役”,史称“二次北伐”。在极艰难的情况下,韩率部一路猛冲猛杀,6月初首先进抵北京。战后,被人誉为“飞将军”。&&& 不久,韩复榘背叛了对他曾恩重如山的冯玉祥将军,投到了蒋介石的麾下,并说:“冯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蒋公则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有人悄悄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听罢,心里乐开了花。从此,粮饷从优,封官许愿,韩复榘也真死心塌地为老蒋效尽犬马之劳。
日军攻占中国重点城市后,总要举行所谓“盛大的入城式”。&& 七七事变后,韩复榘以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非己莫属。但是,蒋介石却突然宣布李宗仁上任。韩复榘气冲顶梁,大骂蒋介石“有眼无珠”,不服李宗仁。不顾蒋的再三电令,只是一味地企图保存实力,一味地退却、退却,终于把自己葬送了……&&& 李宗仁在百忙之中,尽量抽出时间,约见一些韩的旧部下,和他们谈心、拉家常,共同探讨作战经验,使韩的旧部解除了误会,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对敌。&&& 由于台儿庄一战,对稍后的武汉保卫战及至全国抗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李宗仁无分巨细,周密运筹,几乎每晚或每两天.他都要与当时尚在武汉的白崇禧副总参谋长通电话,商谈前线和后方转瞬万变的战局状况和问题。电话记录常由白崇禧将军的机要秘书谢和赓或机要参谋刘维周完成。据谢老回忆:“在我和刘的记录中,多次记下了一些零星的有关战术的谈话,如‘巷战’、‘准备大刀’、‘手榴弹’、‘实行小的焦土政策’、‘西北军使用大刀比中央军、西南部队要强’、‘人自为战’、‘死守据点’……他们还多次谈到西北军有实战经验。”
被日军放置在城外铁丝网上的中国人的头颅&&& 李宗仁在电话中曾兴奋地说:孙连仲、张自忠已向我明确表示,绝对服从我的指挥,与阵地共存亡,“现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马革裹尸,誓与日寇决战到底!”&&&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电话,有一个人所鲜知的特点,就是一谈到秘密的事情时,就使用粤语或桂林西乡土语。而且,凡是有重要关系的人名和组织名称,一概用他俩事先约定好的代名词。比如,用“赵小姐”作蒋介石的代名,“钱先生”作中共的代名,“孙先生“作黄埔系太保将军们的代名,“李娘”作汪精卫的代名……这些代名词,都是白崇禧特命谢和赓和刘维周二人共同拟好呈定的。
遭到日军屠杀的中国平民的尸体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为了更有把握地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李宗仁约请白崇禧专门派来了高级参谋周竞,和第五战区参谋处的参谋人员一起,到台儿庄的内外交通线、庙堂、街道、墙壁及其他重要建筑物、开阔地,进行了测绘和调查工作,同时,查阅了一些《地方志》,摸清了每个地方的地形、地势、地貌和历史沿革。本照这些详实的资料和敌人情报,来研究制定台儿庄战役中的具体作战计划。              &&&&  &&&& 周白会谈&&& 在台儿庄战役之前,有一桩重要的事件,这就是周恩来与白崇禧将军在武汉的会谈。周先委托爱国抗日将军黄琪翔千方百计地说服了白崇禧,并妥善安排好了双方晤谈的场所和时间。当时中共方面参加会谈的还有叶剑英。&&& 周恩来在会谈中指出,日寇在攻占南京后,气焰愈加嚣张,不可一世。如果台儿庄战役不坚决挫败敌人精锐的师团,对以后的全国抗战尤其是武汉保卫战,必然十分不利。周恩来和叶剑英向白崇禧表示:“我党真诚地拥护李宗仁将军打好台儿庄战役,并将给予全力地支持和配合。”&&& 白崇禧素有“小诸葛”之称,在为维护广西地方利益和实力上费尽心机。他对共产党、国民党都抱有相当的警惕之心: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桂北时,他曾使用坚壁清野的焦土政策,使红军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周恩来后来对谢和赓说:“白崇禧曾使用很厉害的办法,在红军要经过的路上把老百姓赶走,把房屋烧毁,把粮食收藏,使红军断粮又无休息住处;而桂军又在侧背袭击我们,使我们整整一个师被截断牺牲……”白崇禧是不相信共产党人会忘掉这一切的,只是还没有到和他算帐的时候。
日军放火烧毁中国村庄&&& 而他与蒋介石的矛盾,起源于广西军阀混战年间。李宗仁、白崇禧与另一位广西实力派黄绍肱分别代表广西不同的地方势力,后来,他们分别投蒋。为削弱李、白的势力,黄曾一再向蒋献策,提出派空军去轰炸南宁;此计不成,又建议蒋介石把白崇禧调虎离山,孤立李宗仁。据李宗仁和白崇禧设在上海的情报组织获悉,黄绍肱曾向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中央要统一全国,非先统一广西不可;要统一广西,非把李、白分开不可;要把李、白分开,非把白崇禧调到中央不可。”正因为如此,白崇禧对蒋介石和黄绍肱始终不放心。白崇禧咬牙切齿地说:“季宽(黄绍肱的字)狼心狗肺,只要有大官做,即使把他的父兄杀了喂狗,他也干!”还说:“季宽为人,心狠手辣,阴险成性,绝难共事。”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 白崇禧生怕蒋介石派特务打人桂系,更怕蒋侦察桂系与中共有什么联系。他在回忆录中,有与记录者这样的问答:“健公在抗战时期与驻中央的共党分子等有没有往来?”白答:“武汉撤退时,与周恩来不期而遇,我说:‘谢谢你们不派人到广西来。’他说:‘都像你们那样就用不着去了!’我说:‘谢谢。’共产党与我没有什么来往。”这是周恩来与白祟禧在武汉撤退途经长沙市的一个小镇时相遇,周恩来邀请他同车时所讲的话。&&& 在武汉会谈中,周恩来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风度,给白崇禧留下深刻的印象。周公不计前嫌,对白表现相当尊重。他谦逊地说:“我因为没有亲自到过徐州前线,所以贵战区的兵力布置和已经研究既定的作战部署,不甚了解,不敢妄加评论嘛。”&&& 白崇禧听罢,微微一笑,对军令部副部长刘斐将军吩咐:“你先给周将军介绍一下战区的情况吧。”
&&& 周恩来聚精会神地听着。之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白崇禧进行探讨和研究。周恩来说:“在作战过程中,李宗仁将军必须拥有统一指挥部队的全权,要点是指挥中央军,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周恩来提醒白说:“我只担心,蒋委员长有独保中央军实力的企图,而让其他地方部队如桂系、西北、西南各省的‘杂牌军’,在前线抗拒强敌。如果这样,则有失全国同心同德一致奋战的原则,是对台儿庄作战有害的。”
& 威武不屈的中国士兵&&& 白崇禧频频点头,答道:“英雄所见略同。”周恩来着重谈到,中共方面已经命令张云逸指挥下的新四军和游击队,一定在津浦线上配合整个战役,支援第五战区的友军,向敌猛攻,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截断敌人的供给,夜袭敌人的重要据点。同时,张爱萍将军将以八路军代表的身份,赶赴徐州向李宗仁表示,八路军将竭尽全力来支持第五战区的台儿庄战役,痛击日本法西斯。周恩来希望李宗仁能把这个消息向军、师级高级将领们发出密令通告,使战区的正规部队都知道新四军、八路军在全力支持“国军”,以增加全军将士对日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 当时,由于双方仍持分歧,有些商定之事最后并没有实行。如周恩来希望李宗仁“通报”的意见,白祟禧转告给李宗仁以后,李宗仁觉得事关重大,必须要向蒋介石请示后才能决定。同时,他担心如果这样做,会使蒋介石认定他是在帮助共军做宣传。这一点,李宗仁比白崇禧考虑得还要多一些。又如,周恩来提出新四军需要何应钦兼部长的军政部拨给一定数量的炸药、手榴弹、轻机关枪和其他军用品如水壶、棉被、军鞋等。会后,黄琪翔开列了一个补给新四军军用品的明细清单呈送白崇禧转交军政部。但后来,何应钦并没有照办。&&& 白崇禧在会谈中,向周恩来侃侃谈到他对长期抗战的看法时,一再提到他在南京失陷前,便向“委座”提出“积小胜成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周恩来和叶剑英表示赞成。在谈到第五战区作战部队的装备时,自崇禧认为汤恩伯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是最好的,桂系部队居次,而云南、四川、西北部队的装备较差,西北军的装备还不及云南的部队。李宗仁和白崇禧在长途电话中,也谈到此事,并且向何应钦写过报告,希望给予补充。这件事,经孙连仲和张自忠两位将军列单呈报,得到圆满解决。在台儿庄战役中,蒋介石和何应钦对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补给要求没有刁难过,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补充则是不公平的,经常另眼相待。&&& 在会谈中,白崇禧提到,李宗仁曾在电话中讲到,孙连仲军从八路军那里学到了游击战的经验,这对台儿庄战役很有利。从抗战初期各战场的经验中不难看出,今后的抗战是长期的,必须重视游击战配合正规战,即与运动战、阵地战相结合。白祟禧告诉周恩来,他已提出要成立游击训练班,可能以南岳作为训练基地,而以西南各省军队军官为主要受训的对象。
开赴战场前线的中国军队&&& 谈到这里,白崇禧目不转睛地盯着周恩来,接着说:“如果将来国民党需要训练游击战术,我就要向委座提出建议,邀请八路军派教官前往执教。”周恩来爽快地一笑,回答:“我党一定会协助。”  顿了顿,白崇禧又介绍道:“李长官曾向报界表示,经过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之显胜,和眼下台儿庄战役可能取得的成果,今后全国抗战务须采取三种战法,就是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作战方针,使国军能够以地广和人和的优势,去对付日寇不利的地广(即侵华战线太深广)和不利的人和(即人口少)。”  这次会谈,是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本着求同存异、互尊互谅、真诚合作的态度进行的。整个会谈的气氛融洽而且亲切。回忆到这里,谢老纠正了两件历史上曾被误传的事情。  谢老说:“从这次会谈中,我看到,周恩来和白崇禧有一个极相同的特点,也许不为大家知道,那就是他们都十分博学。换言之,就是他们都喜爱读书,除了工作、会谈外,总是手不释卷的。在此,我谈谈白崇禧。我深知他对我党公开发表的任何文件、书刊等,都是力求先睹为快的。我和刘仲容在他身边,根据他的要求,也根据我党周、董(必武)、叶的指示,都尽快把我党公开的出版读物呈送白崇禧阅读。比如,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一文,在报上一发表,我便将它呈阅。等到单行本出来了,我得了两本,将其中一本放在了他的大办公桌上。第二天,我发现白崇禧把该书内的一些段落、词句用红蓝铅笔认真地勾划了!他用红蓝笔点点圈圈的地方,我立即在我的那一本上依样画葫芦地照划一番。随后,我把这本依照白崇禧点划圈批过的《论持久战》交给刘仲容,迅速呈送周恩来和叶剑英。曾有人说周、叶二人把《论持久战》赠给白崇禧,还向他解释书的内容,这简直是太不了解内情了。有我和仲容在白祟禧身边‘紧跟’工作,还需我党的领袖亲自送《论诗久战》的单行本给他吗?另外,周、叶难道还怕白崇禧不懂得其中意义,必须要像教小学生那样去‘解释内容’吗?”
&中国军队的“大刀敢死队”出发  “白崇禧在会谈中所说的‘积小胜成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近几年有人认为,是白崇禧阅读了《论持久战》一书以后才提出来的。这里,我想说明这两句话是白崇禧核阅了我写的12000多字的《全民性全国军事总动员纲领》的建议书后,命我拟稿上报蒋介石时,在批文上要我写在报告里的。我到了汉口会见周恩来并汇报我的‘万言书’时,他对白崇禧这两句话很欣赏。蒋介石看了报告后,对这个提法,也很赞赏。还有,据我所知,李宗仁和白崇禧从未下过命令,要桂系军队研读《论持久战》。他们两人对国共合作及我党的政治影响,还是很警惕和有戒心的。他们绝不会那样放心和天真地让自己军队官兵去学共产党的著作。”                &&&&&& 大战略述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白崇禧将军离开武汉,带领总参谋部部分人员亲临前线,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指挥作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第十二军军长孙连仲,以及池峰城(字永芳)等高级将领,督协部队,身先士卒,不怕流血牺牲,誓与日本法西斯血战到底,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军人风范。  在用“口袋阵”歼灭日军时,汤恩伯将军曾命令据守台儿庄部队让开一个豁口,让少数敌人逃跑。然后,把“口袋”扎紧,猛攻日军主力,使被包围的日军几乎全军覆没。  汤恩伯军团的王仲廉军长,在战况危急的紧要关头,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榜样,从士兵中挑选出72名敢死队员,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展开了白刃肉搏战。结果敌人伤亡惨重,损失甚大,但有14名敢死队员也壮烈牺牲了。  川军猛将王铭章将军,带领他的3000名部属,与近万名日寇顽强战斗,直到捐躯殉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年轻的空军也参加了战斗。广西空军第三大队长李凌云、吴汝鎏,中队长吴天龙、陆光球、吕天龙,驾驶着中国当时仅有的几架驱逐机,在傍晚时袭击日军。他们巧妙地把8公斤重的小炸弹在每机机翼下各挂数枚,飞到日军阵地4000米以上的高空,进行投掷。日军误以为是自己的飞机来助战,毫无准备,反倒欢天喜地,纷纷跳出战壕,有的还爬到车顶举手欢呼,遥遥致意。中国飞行员在低空看到这个情景后,立即抓住战机,向敌人阵地、车辆投弹射击。一时间,日军乱作一团,鬼哭狼嚎,人倒车翻,血肉横飞。中国空军的炸弹爆炸声和机枪扫射声,交织在—起,好像为日军送葬的鞭炮一样。中国军队向日军发动猛攻  滕县有三位老人沙印才、黄馥棠、张守谦,知道前线部队急需进行巷战、白刃战,而战士们正缺少大刀和刺刀等利器。于是,他们在炮声隆隆随时都可能牺牲的危险情况下,奋不顾身,组织起当地几十名铁匠,昼夜赶制利器运往前线,分发给英勇作战的将土们。  与此同时,中共北方党组织在天津的负责人谢甫生,把能够搜集到的日军情报,交给桂系在天津的秘密电台,及时拍发到李宗仁那里,使中国军队的指挥中枢,对日军的行动计划能够了如指掌,以便运筹。  台儿庄大战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血战,中国军队将士不惧牺牲,浴血奋战才换得此次战役的胜利。由于战事经过已有多文叙及,并且影视作品也曾再现当年酷烈之情景,这里不再赘述。上文提到大战时一些片断,主要是谢老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些史实,有的还可作为主要战事的补充。                 &&&&&& 战地轶事  王莹是中国共产党派在演艺界工作的地下党员,也是三四十年代一位蜚声中外的电影戏剧明星,她后来与谢和赓结为伉俪。他俩长达13年的恋爱经历,让人感动不已。在台儿庄战役中,王莹曾率上海救亡演剧二队的部分队员与云南随军服务团的女战土们,共同在前线上工作。这些中华优秀的女性,在保家卫国的血与火的战场上,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去救护伤员,抢抬担架,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闲暇时,王莹教她们唱歌、演戏,还和她们一起到战地临时医院里去慰问伤员。
被击毁的日军飞机  在第五战区,王莹、金山(亦系中共地下党员)的演剧二队,云南妇女随军服务团,于黑丁和臧克家的文化团等都受到了全军官兵的热烈欢迎。谢和赓当时奉命专门与这些文化人打交道。李宗仁和白崇禧对上海等地来的女同胞最为关怀,对其他文化人的生活也很重视。  有一次,李、白两将军视察阵地回到长官部。一下车,李宗仁忽然问副官处傅少伟处长:“那个女明星王莹,还有别的文化人,在前线生活过得怎么样?”  傅处长报告:“他们对战地生活都很适应,对饮食也无任何要求。只听说臧克家是山东人,最喜欢吃大蒜、大葱,但伙房一时缺蒜供应。”  两位将军听了,相视一笑。李宗仁幽默地说:“长官部里都是广西人,广西人可没有嚼大蒜的习惯哟。”  白崇禧转身对谢和赓说道:“你去让勤务兵设法搞些来,给他送去。”谢和赓兴奋地回答:“是”。  不久,谢和赓的勤务兵小张在农民家里买了二斤,用废报纸包好给臧克家送去了。臧克家收到后,高兴地给谢和赓回了一张纸条,写道:“收到你的‘礼物’,真可谓‘雪中送蒜’了,请代我向李、白两公致谢。”  王莹她们由上海来,不习惯吃大蒜,臧克家就劝她们试着尝一尝,还说大蒜营养好并可杀菌。但王莹她们觉得吃了大蒜有气味,臧克家笑着点拨说:“吃后抓一把茶叶嚼在口中,便可解除异味。”  后来,伙房供应大蒜,文化人都跟着臧克家大吃特吃起来了。从此,“雪中送蒜”一词不胫而走,成了第五战区长官部里的一段佳话。偶尔,李宗仁和白祟禧闲谈时,一提到这件事还不禁捧腹大笑。
&&& 台儿庄战役大捷后,蒋介石(中)与李宗仁、白崇禧摄于徐州前线第五战区长官部(1938年4月)。  在台儿庄战役将要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偕程潜到台儿庄视察并慰勉将士来了。当他们莅临第五战区长官部时,李宗仁夫妇和白崇禧等高级将领走出室外迎接。爽朗的郭德洁女士跟在丈夫李宗仁身后,打趣地说道:“古人说‘马到成功’,现在他们来,可以说是‘成功马到’了。”  李宗仁赶忙转过脸,埋怨她:“多嘴!”  众人听了,也深感郭女士失言。因为蒋介石毕竟是三军统帅,这么讲话,简直是有损他的尊严。这件事,后来成为桂系高干们茶余饭后的笑资。  蒋介石到台儿庄以后,接见守土有功的抗日将士,大大褒奖他们:“不惧强敌,浴血奋战,舍生报国,忠烈可嘉。”高兴之际,蒋介石指示侍从室人员与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位将军合影留念。谢和赓当时也拍摄了一张。  台儿庄大捷后,美联社记者抢先向全世界宣告:“台儿庄的胜利,是一次东方的坦能堡大会战。”接着,西方记者争抢新闻,快速电传回国,大大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军队和人民,坚定了打败一切侵略者的必胜信心。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精锐12000多名,打伤了四五千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气焰,使中国军队有时间转移到大别山区一带休整,以投入保卫大武汉的军事行动。  战后白崇禧向他身边的几位随从参谋得意地说:“这就是我早已和委座讲的:只要将士用命与日寇死拼,主要是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我们人多地广,一定可以‘积小胜成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敌人绝不能奈何我们。最后的胜利终归是我们的。”  在第五战区长官部,李宗仁接见了王莹。他诚恳地对王莹说:“我和白副总长感谢在前线的全体文化人,特别是妇女们。我提出的口号是‘军事和政治打成一片,政府与群众打成一片’,总算在此战役中实现和收到效果了。”  在武昌湖畔,李宗仁和白崇禧谈到台儿庄大捷时,对王莹等演剧二队的演员和云南妇女随军服务团的女同胞们的英勇献身精神,尤加赞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李夫人郭德洁女士还亲自赠送了一块瑞士手表给王莹,并说是李宗仁和她特别赠给的纪念品。王莹感谢他们的盛情,婉言谢绝说她不能违背演剧二队全体演员们的公约,只好心领铭谢了。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历史再一次验证了这一个真理!  为了对台儿庄大捷广泛宣传,李宗仁和白祟禧指示谢和赓与王莹、金山商量把救亡演剧二队改组为剧团,由广西支持他们到南洋演出募捐支援抗战,还和亲信幕僚研究撰写长文发表。最后,白崇禧特命将第五战区参谋处已有的材料,交给李的秘书程思远执笔,并决定就用外国记者称赞这次战役为“东方一次坦能堡大会战”作为标题——《中国坦能堡——台儿庄光荣战》。这篇文章写好后,经白崇禧、徐启明将军等人核阅后,由谢和赓用白副总长办公室的名义写了介绍信,交由当时的四川成都战时出版社出版。  王莹、金山领导的演剧二队(后改称新中国剧团),为了颂扬台儿庄人民英勇支援前线将士,消灭日本法西斯的感人事迹,特写了《台儿庄之战》和《台儿庄》两个剧本,在海内外演出,引起了很大轰动。  &备注:
&&& 本文首发于1997年《文史精华》杂志,并有中国北京、辽宁、福建、广西、山东、江苏等省级媒体发表或转载。
&& &谨此鸣谢!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台儿庄战役爆发的原因 台儿庄战役的详细经过 - 武林军事
> > 台儿庄战役爆发的原因 台儿庄战役的详细经过
作为看日战争中著名的一场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所有在全国内英勇战斗着的勇士们。台儿庄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会引发这次历史著名的战斗呢。台儿庄战役爆发有什么原因,台儿庄战役的详细过程是如何的。
台儿庄战役真实图片
台儿庄战役爆发的原因
台儿庄战役之所以会爆发,还得追溯到战争发生之前,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的时候发动了,后来经过6年他们又发动了,开始了全面的侵华。占领了南京、济南,后来又决定进攻徐州,日本帝国主义就在自己的野心下疯狂地占领着中国的土地。
台儿庄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它在枣庄的南部,东南西北都挨着重要的地方,自古就是南北漕运枢纽,所以在历史上它也是兵家愿意争夺的地方。日本为了夹击徐州,台儿庄便成了第一部需要争夺的地方,于是他们开始向台儿庄进攻。
经过一系列的侵华战争之后中国人终于不再退让,他们知道一味的退缩只会让中国更过的地方沦陷,于是中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抗战,为了能更好的抗日后来一直处于内战的共产党还和国民党联合一起对抗日本。
台儿庄战役就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是它发生的原因。如今台儿庄战役发生的地方已经成了旅游胜地,而台儿庄也不再是战争时狼藉的模样,而是焕然一新。
台儿庄战役的详细经过
日本侵略军自从占领了中国一些领土后,开始了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企图占领更多的土地,当时的台儿庄就是他们夹击徐州的重要战略地。
台儿庄战役实战图
台儿庄战役的组成部分有很多,分别是在滕县战斗、在临沂的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日军的击退、中国的追击等几部分。在台儿庄战役作战之前中日两军进行了池淮阻击战,虽然在战役中中国军队没有把日本侵略军全部的击退,可是使日本侵略军损失惨重。在台儿庄战争之前,日军和中方都做了很详细的准备,在导致了滕县战斗、在沂附近战斗的发生,台儿庄战役由此发生。
日军当时的武器十分高级,在攻克了滕县之后,日军通过飞机的掩护集中了4万人的,与坦克、大炮等作战武器一起向台儿庄开始了猛烈的攻击,妄想将徐州一举拿下。
在大炮、飞机、坦克的强烈攻打下国军开始了反击。中国的空军派出了27驾飞机对日军的阵地进行了炮轰,在国军不断地努力下日军在战斗中越来越差,在4月7号凌晨的时候,中国的军队吹响了反击的号角,这使得一直只能防守遭到攻击的战士们精神抖擞,双方在台儿庄进行了血战。
在战争的过程中日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很快就被击退了。中国军队在士气上战胜了日军,在策略上战胜了日军,在实力上战胜了日军,取得了完胜,这不仅仅鼓舞了中国的军队,也鼓舞了整个中国。
在台儿庄战役中,交战的双方实力是比较悬殊的。但是最后在中国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下,最终还是拿下了这一场困难的战斗,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完全是因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本剧主要内容:
1938年春,侵华日军新任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陆军大将,接替了松井石根的统帅权。为一举打通津浦线,他打算与华北方面军南北攻,合围徐州。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亲自布置战略,与敌人进行决战。日军坂坦师团为策应津浦线上矶谷师团的正面进攻,占领青岛后,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台儿庄会战的序幕拉开。临沂激战,庞炳勋集团伤亡惨重。李宗仁命张自忠部队增援。日军攻克滕县,又全力向徐州进犯。李宗仁决定扼守要塞台儿庄,在这里与日军展开大规模决战。台儿庄一线中国守军全线反击 ,日军矶谷师团陷入重围。中国军队乘胜进击,全歼日军于台儿庄外。
(《血战台儿庄》)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战台儿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