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哪个名嘴说要发动对大陆人的台湾恐怖袭击击

台湾名嘴亲身经历告诉你什么是“网络霸凌”!
台海网4月29日讯 台湾嫩模杨又颖轻生辞世的事件仍在发酵,因为其遗书中透露造谣者可能是身边的闺密,网友对疑似“毒闺蜜”的鞭挞,掀起了又一轮“网络攻防”。网络霸凌屡禁不止,本期对话名嘴,海峡导报记者林公子,特地邀请两名对台湾娱乐圈有深刻观察的“名嘴”,为我们谈谈亲身经历过的“网络霸凌”事件。
来人啊,搬两张小板凳,有请两位名嘴入座:
许圣梅,台湾资深新闻记者、娱乐名嘴,有“台湾狗仔第一人”之称。
瑞奇,“美容少东”,台湾知名娱乐节目主持人、艺人经纪人。
被狗仔队跟,台湾狗仔第一人”差点也自杀。。。
杨又颖自杀后,近日流传出2张Cindy生前与好友的手机对话截图,有网友凭着截图上的头像,怀疑A女就是同期出道的圈内小模。
杨又颖过世当天,A女也在脸书上发文“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希望你在天堂过得很好”,但下方却有一名网友留言,“你好假,明明就是你一直利用Cindy,为了达到你的目的”、“你就是那个伤害Cindy的人…工作排挤的人就是她…”并附上A女传讯骂杨的手机截图内容,接着网友的留言就被屏蔽。但不少网友已经备份储存,也凭着截图中的头像推论出疑似A女的小模,于是纷纷到A女粉丝专页留言谩骂她。
对此,A女表示“快崩溃了!”多一个人骂她,她就崩溃一次哭一次,她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事,也没有人打来向她求证。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又颖并不是台湾网络霸凌的第一个受害者,我想两位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能先谈谈亲身感受吗?
许圣梅(以下简称“许”):杨又颖事件目前的朝向是熟人所为,在名嘴圈其实也有这样的情形。我曾经在广播电台主持两个节目,就被这样的恐怖“网络蟑螂”盯上,他每天收听节目,写检举函到各个机关,让电台停节目,还有名嘴直接在我的“脸书”上说我“卖肉”。法庭上法官认为我是公众人物,应该要接受外界的批评,等于对我二次伤害。
瑞奇(以下简称“奇”):过去主持“瑞奇开讲”或是其他网络节目,每一期都会有上万条留言,但这当中赞美的很少。网友会将你“从头嫌弃到脚”,会说男主持怎么“娘炮”,会说嘉宾都这么胖还教人家怎么瘦身。实际上每一位制作人都很认真做节目,但缺点还是会被放大检视。
记:要如何排解网络霸凌所带来的压力?
奇:一开始我很生气,会一条一条反驳网友,但到后来我也释怀了。换个角度看,有人批评说明有人关注。如果我能够不断进步,喜欢我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许:去年八月我遭到黑道泼漆和死亡威胁,网络上都说我是自导自演。当时我订好饭店准备自杀,却在路上发现被狗仔跟拍。当时我想,我自己以前是“狗仔队长”,现在竟然被跟拍,怎么可以?!那种不服输的心情救了我,所以我觉得要强大的信念,不断的提醒自己还有家人和朋友。如果批评太激烈,就“眼不见为净”。
明星何苦为难明星。。#论水军是怎样炼成的#?
记:有报道认为,那些攻击杨又颖的负面文章的背后,有职业“水军”的存在,能否谈谈你所了解的“水军”?
许:“水军”有一些共同性,有些是有目的的,例如是你的同行,希望在网络上让你难堪。也有一些是竞争的对手发动的,例如同质性很高的偶像歌手,他们的粉丝会在网络上发动攻击,甚至经纪公司也会刻意雇用水军到网路上兴风作浪攻击对手。
奇:网络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普罗大众都能使用的免费媒体。艺人经纪公司通过专业的“水军”公司操盘,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宣传方式。据我所知,如果歌手新歌要打榜,有会有经纪公司包下整间网吧,雇佣一群人不断申请账号、留言、刷浏览量。
记:网络霸凌为何会拥有市场?
奇:在娱乐圈,艺人的恶性竞争、同质的经纪公司互相攻击给网络霸凌提供了动力。而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想要提告十分麻烦,也让网络霸凌的现象愈演愈烈。此外,网络霸凌也迎合了一些网民的“跟风”心理,就像人气商店的“排队效应”一样,常常会让小事件滚雪球一样变大,普通网民无形中也会加入霸凌的行业。
许:媒体也会成为帮凶之一,现在一些记者不跑新闻,直接到网路平台上抄内容。而有些内容的真实性本身有问题,记者若缺乏平衡,跟风报道,就会助长了大家喜欢透过网路平台“用力嘶吼”博关注的趋势。恶性循环之下,就形成这种社会集体式的霸凌。
小心你也霸凌了别人!这到底是 言论自由还是网络霸凌?
杨又颖出事后,不少网友前往“靠北部落客”留言指责当初批评杨的网友,不少网友更要求“靠北部落客”关闭专页,不过“靠北部落客”板主则po文回应,“叫我们关板、叫我们去死也是霸凌”,强调“专页不会关板”。
记:言论自由与网络霸凌之间的界限应该如何界定?
许:言论自由指的是有分表达意见的权利,但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之内。网络霸凌远远超过言论自由的范围,很多都涉及了人身攻击和谩骂所以才会用匿名方式。两者绝对不同,如果一个社会把这两者混淆了,那是非常危险的。
奇:所谓的“霸”,就是故意伤害、抹黑、屈辱他人。所以我认为网络言论在发出之前一定要三思,可以对事,不要对人。不要企图挑战法律的界限,而法律应该在这当中扮演好作用。
记:对于广大普通网友,你们有什么建议?
奇:对网络新闻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就不会容易沦为“水军”的“棋子”。对于那些受害的朋友,我也希望他们能放平心态。杨又颖的死亡给我们一个警讯,不要去伤害自己和他人,不要让关心你的人难过。
许:要有制衡的力量。“靠北部落客”因为申请登记在海外,台湾竟然对它无能为力,事情闹大了,只好自行暂时关版,但己经牺生一条年轻的生命。台湾最近也在讨论,到底“NCC”能不能主动管理,但目前看来还是在混乱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王洪光:好好辩论 统一对台湾有利还是分裂有利?|台独|名嘴_凤凰军事
王洪光:好好辩论 统一对台湾有利还是分裂有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些日子岛内三立电视台的《新台湾加油》栏目组织了一场辩论,一些“名嘴”就“如果蔡英文上台大陆该不该接受”展开辩论。欢迎岛内就统独问题展开大辩论,这是我的真实想法,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欢迎岛内就统独问题大辩论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已经进入倒计时。前些日子岛内三立电视台的《新台湾加油》栏目组织了一场辩论,一些&名嘴&就&如果蔡英文上台大陆该不该接受&展开辩论。辩论中周玉蔻就笔者几个月前《大陆如何在战争中统一台湾》一文发挥了她擅长叫嚣的天赋,&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大选)现实,台湾人不怕吓,兵来将挡,谁怕你啊&。还有一位&名嘴&在年代电视台《年代高峰会》栏目中说,要尊重蔡英文的&维持现状&,并举两伊战争的例子来证明,两岸一旦开战,双方伤亡一定惨重,甚至超过韩战(即朝鲜战争),要挟大陆接受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蔡英文上台的现实。 两位名嘴在台岛坐井观天久了,恐怕还真没有意识到&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那么,今夕是何年?对于周玉蔻的言论,有网友说她是向解放军挑衅。当然,历史上挑衅解放军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蒋介石在1946年发动内战,结果被解放军赶到台湾去了;朝鲜战场上曾经直逼中朝边境的美国人,也被志愿军打退到三八线以南。 而另一位&名嘴&以30年前的两伊战争为例,更说明其无知。两伊宗教派别不同,实力相当,因为宗教矛盾、民族不合、领土争端发生的边境战争,大陆和台湾之间与两伊没有任何可比性。而且,大陆和台湾隔着一条台湾海峡,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如今还是台湾的屏障吗? 在这一代人的时间里,先放下两岸在政治、经济、外交实力上的变化不谈,仅就军事来说,20年前两岸军事实力互有长短,台湾在一些领域,譬如空军三代战机、指挥自动化方面,比大陆强一些。但是,20年后两岸军事实力早已不在一个量级上。三代战机数量大陆是台湾的6倍,而且台军还是老旧不堪的F-16A/B型;能覆盖台湾西部甚至全岛的远程火箭炮弹何止万发?就以近程导弹而论,其精准度也已从散布数百米收缩到十几米。在军事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如果&台独&势力不甘心,非要试试大陆的决心,那我们一定奉陪到底。 欢迎岛内就统独问题展开大辩论,这是我的真实想法,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国民党候选人已经多次邀请蔡英文辩论,但蔡总是躲躲闪闪,顾左右而言他。我希望岛内能借选举之机,将统独问题好好辩一辩,是统一对台湾人民有利,还是分裂对台湾人民有利?(作者是军区原副司令员)
[责任编辑:吴雨洪]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5470012
播放数:195823
播放数:34865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正文
台湾名嘴突然对大陆改口:夸大陆,骂日本
发布时间:&&&&发布者:张锐
当我们去台湾观光救台湾经济的时候他们就黑我们,专说我们大陆人的坏话。绿营的名嘴还举例说大陆人是十个人吃一个海蛎煎。什么都是一条龙服务所以台湾人一毛钱都没赚到~ 也是东森关键时刻刘宝杰说的。现在好了既然我们这么不受欢迎 那我们就不去了~ 这下废了好几十万台湾人就失业了~现在开始叫&爹&了......终于肯说实话了弯弯:&其实是一个大陆客等于三个日本客&。弯弯:&爹&我错了~ 快来这次我们不限制人数了~~再也不敢了
大陆:&容我考虑考虑...520之后看你们家空心菜炒成什么样再说。&
看我截图 再拿之前的发的~才发现弯弯所谓讲话都讲一半
终于说其实我们是怎么怎么好了。我说弯弯啊~送你句话:凡事莫作死~莫装逼,装逼招雷劈,从头劈到逼,劈到烂兮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02344',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中国军事_中国军事网_军事网 今日军事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3用户名/邮箱/手机号
请输入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
台湾名嘴称台湾综艺不能向大陆开放:是文明人在对抗流氓
导读:有台湾名嘴认为:台湾的戏剧界借跟大陆合作拍摄的机会大有发展,但“台湾的综艺节目很可怜,没有。”
  而为什么台湾不能开放与大陆的电视台合作,使台湾综艺也获得更大市场呢?
  主持人彭文正回答……
  流氓?是在说认为“”台湾年轻人吗?是在说的台湾女演员吗?还是在说随便就能和互相扔鞋的“立委”?
有台湾名嘴认为:台湾的戏剧界借跟大陆合作拍摄的机会大有发展,但“台湾的综艺节目很可怜,没有。”而为什么台湾不能开放与大陆的电视台合作,使台湾综艺也获得更大市场呢?主持人彭文正回答……流氓?是在说认为“”台湾年轻人吗?是在说的台湾女演员吗?还是在说随便就能和互相扔鞋的“立委”?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33楼4楼7楼应该说看看现在内地演员,在看看港台演员,港台演绎事业也是在坐吃山空,也就一些老牌艺人内地还知道,年轻点的内地现在还真记不住名字,港台现在也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6楼35楼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媒体评台名嘴谈大陆总出荒唐言:背后有推手|台湾|名嘴_新浪新闻
  原标题:台名嘴谈大陆为啥总出荒唐言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大陆海军士兵教育水平少有小学以上学历。”对大多数大陆网友来说,这一出自台湾女主播的言论,会让他们先是一惊,然后莞尔。这不是第一次,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台湾教授说大陆人穷得买不起茶叶蛋”的事。有岛内资深媒体人表示,这种说法根本不足为奇,台湾政经类电视节目不乏此类奇谈怪论。台湾知识阶层对大陆的认知果真如此低?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的确有部分人对大陆不了解。但这样“颠覆常识”的言论能在台湾媒体大行其道,受众自然也受其影响。“他们想当然地随便说,观众也想当然地相信”,一位台湾学者说。岛内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从“茶叶蛋”到“小学士兵”,凸显的不仅是少数人对大陆的认知问题,从中也可看出台湾政治和媒体的某些恶质文化。而这种恶质文化,与两岸交往的历史和当下紧密相关。
  “他们想当然地随便说,观众也想当然地相信”
  “大陆海军士兵教育水平少有小学以上学历”的言论,出现在12月13日晚台湾民视的全球新闻中。节目中,主持人将美国与中国大陆海军进行比较,谈到解放军“软实力”时语出惊人:“大部分的士兵,多来自农民家庭,少有小学以上的学历。”
  这样缺乏常识的言论自然引来大陆网友的各种嘲笑。有意思的是,12月23日台湾东森财经新闻的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对比分析两岸基础科研和产业实力时,聊到了民视这个节目,两位嘉宾都表示了对同行的嘲笑。
  不过,民视节目中的那类言论远非特例。去年上半年,在一档台湾综艺节目中,一名有教授头衔的嘉宾称,普通大陆老百姓连“茶叶蛋”都吃不起,能来台湾花钱的大陆人只是14亿中的4000万到5000万人,而且可能来自大城市。当年11月,这名教授又辩解说,他的本意遭到曲解,大陆各地经济情况不同,不能用温州去跟内地如郑州等地比。
  台湾知识阶层对大陆的了解是这种程度?台湾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陈一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两起都属于极少数以偏概全的报道,不代表台湾的大多数人。据他的观察,台湾的知识分子对大陆算是比较了解的,去过大陆的人更了解。台湾媒体上出现这种明显错误言论,大陆可以抗议,以让台湾民众认清真相。
  “不可否认,台湾知识阶层的确有一些人对大陆非常不了解而又在电视上任性发言,他们想当然地随便说,观众也想当然地相信。”台湾大学政治学教授张亚中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一些人对大陆看法封闭,这背后反映的是冷漠和恐惧,他们对大陆的情况不重视、不思考、不求证,甚至充满敌意,故意贬低、以偏概全。知识分子尚且如此,民众对大陆的了解更有限。
  荒唐言论背后有推手
  在台湾青年联合党主席陈正腾看来,荒唐言论背后是台湾政治和媒体的某些恶质文化。他对《环球时报》说,“茶叶蛋事件”的发言者高志斌,是持有美国野鸡大学学历的民进党人。他透过媒体来夸大大陆的贫穷,很明显是为了误导台湾百姓,进而为“反中”势力添柴烧火。而发表“小学士兵”论的是台湾民视新闻台,是著名的“台独”三媒体之一,该台一向“反中”不遗余力,制作这样的新闻不意外。
  陈正腾说,“茶叶蛋事件”的节目,并非实况转播,而是先录后播,节目制作的漫长过程中,从策划到现场录制到剪辑播出,难道电视台就没人发现“吃不起茶叶蛋”之说是个大笑话?明知是谎言,却为了哗众取宠、争取收视率而播出,可见台湾媒体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已经出现了“劣币逐良币”的恶质风气。而“小学士兵”一事,更凸显该新闻台的失职。只要该台的新闻从业者稍微做一点查证工作,就会知道大陆1986年起施行九年义务教育,而实行募兵制的解放军,长期以来招收对象是高中以上学历者。
  《环球时报》采访的数名岛内人士都提到,涉大陆无知言论频出的根源之一是台湾媒体。有岛内资深媒体人表示,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开始,台湾绝大多数的媒体就被绿营渗透把控,凡是新闻报道绝大多数都报大陆的“黑心食品、野蛮行为、愚昧作为、动乱冲突”,尤其是绿营的“御用名嘴、绿心教授”,更是只要能痛骂马当局、诋毁大陆,就算说的话再没道理、再没依据,节目却非常火热。
  今年10月4日,台湾主持人彭文正在台湾谈话性节目《正晶限时批》中,为表“反中”态度,将“古今中外”刻意说成“古今台外”,成为网友眼中的又一“亮点”。事实上,一些名嘴长期盘踞台湾几个主要电视政论节目,一周七天散布一些抨击大陆及马英九当局的言论,大陆被一些台湾人认为是“低等野蛮落后的地方”,现在去台湾中南部乡下问一问,还有人说:“大陆不是还在吃树皮、草根吗?”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台湾,尤其是在幅员较大的中南部,了解真实大陆的人仍属于“少数精英分子”,绝大多数未曾到过大陆的台湾中南部人多认同民进党“仇中、恨中”的政治理念,也因此使得目前台湾中南部地方政权“全盘绿化”。
  有人或许认为,很多人到大陆去过,怎会对大陆还有如此深的误解?没错,台湾现在每年有五六百万人到大陆经商旅游,但这些人多是同质群体。依照统计,真正去过大陆的台胞不过800万人,即2/3台湾人未去过大陆,而这些人在教育及社会影响下,大陆就是那种“很多人还吃不饱”的现况,他们也最容易被一些所谓名嘴、教授影响。
  岛内民众认识大陆几经波折
  岛内目前这种媒体和政治生态是历史、教育、社会等综合因素使然。
  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不仅颁布勘乱动员令,更通过对大陆的污名化,使民众产生恐惧情绪。正如廖信忠在《我们台湾这些年》中所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民众都被教育着共产党要‘血洗台湾’。”《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对此深有体会。两蒋时期,台湾对大陆的宣传是“五月难民潮、大陆人吃草根树皮”“穿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些宣传也许大陆年轻人都忘了,却仍留存在许多台湾50岁以上人的心中。
  1971年台湾当局被驱逐出联合国以及1979年台美“断交”是重要节点,岛内民众开始认识到,大陆已经成为“不得不正视的大山”,并兴起一股“重新认识大陆”的风潮。1987年,台当局正式承认“反攻大陆已无可能”,同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岛内直接开始第一波对大陆的“真正认识”。
  由于1951年至1987年台湾年均经济增长达9%,为世界之首,彼时自感“台湾钱淹脚目”的岛内民众对大陆最普遍的共识是“落后”。此后,虽然两岸交流在加深,但在李登辉、陈水扁20年“台独”渗透下,岛内民众对大陆的认知一直停留在两岸开放交流之初的阶段。而正是在这20年间,大陆成为居世界前列的经济体,台湾则在原地打转。2008年马英九重启两岸大规模交流后,岛内顿时感受到“无以复加的冲击”。情势逆转引来一些媒体通过编排大陆聊以自慰,“自我封闭疗伤”让一些有识之士痛心。
  一位在华盛顿智库工作的大陆学者因从事的研究方向涉台,过去几年曾数次赴台交流。这位学者表示,以他在台湾的交流经历看,大部分台湾人对大陆有一定了解,但了解深的不多,而且两极分化。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在心理上对大陆有一种优越感,尽管大陆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这一现实。
  对于这种自我麻醉式的迷思,岛内有人呼吁要正视大陆。《旺报》不久前的一篇社论称,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大陆民众,以为对方只是“不文明”“被洗脑”,殊不知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行遍全球,有国际视野的精英阶层,他们不仅很方便地掌握全球信息,更实际参与过两岸民间互动。
  “期待大陆优秀国际新闻媒体进入台湾”
  有分析称,个别离奇言论能在岛内大行其道,也与台湾人的国际视野狭窄有关。今年12月20日,台“教育部”举办“高中职学生教育高峰论坛”,邀请100名学生代表讨论几大议题。有学生代表提出,“台湾缺乏国际观、对大陆的看法过度封闭,还经常自我膨胀。”此外,学生不停地学英文,却忽视了其他文化。
  张亚中也对《环球时报》提到,台湾民众没有国际认同感,不关心国际新闻,因为关心也没有用。电视台也因国际新闻收视率低不重视,对台湾之外的介绍一般都是吃喝玩乐的主题。希望两岸“三通”后,大陆优秀的国际新闻媒体能进入台湾。
  其实,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在认真地重新认识大陆。近年来,大陆读物成为台湾年轻人阅读市场的新宠,无论是大陆流行小说还是学术论著都不难在台湾找到市场。还有不少台湾年轻人在网络论坛上兴致勃勃地讨论“置业大陆”“两岸婚姻”等话题。更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收看大陆影视节目。
  陈正腾对《环球时报》说,过去,两岸长期隔阂,对于“海的另一边”有很多凭空想象或刻板印象,现在回头看,令人莞尔。但两岸进行各式交流已30年,现在每年有约千万人次的来往,在这样的背景下,某些台湾媒体、政客还要为了自身的利益,用一些无知、甚至是刻意丑化大陆的语词来误导台湾民众,只会贻笑大方。[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本报记者 王盼盼 周礼]
责任编辑:茅敏敏 SN184
二胎时代更应向独生子女家庭致敬,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生育机会和利好,离不开他们当初的牺牲;这是因为,1.5亿户独生子女家庭中,相当一部分家庭再无生育可能,纵使政策允许,他们的遗憾也永远难以弥合;这是因为过去三十多年里,上百万的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联想到专家们“北风南送”、“北民南移”的异想天开,再看看这个一年又一年的研究节奏,你就知道北京市教委这么说,还真不是在黑专家们。还是于丹的心灵鸡汤管用些?“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雾霾面前,异想天开,也是个选项?
大学即将毕业,三位学生分别去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辞行,不约而同地讲了自己的困惑:假如在未来的就业中遇到不适应的环境该怎么办?
“审计抽查发现虚报、套取、挤占、挪用等问题金额达到169.32亿元,占抽查资金的26%。彩票管理中为什么存在这些突出问题?你们是怎么进行整改的?违纪违规违法资金全部都收回来了吗?对有关责任人员都严肃问责、追责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亲共名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