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是广州人请我吃广州菜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

查看: 2888|回复: 24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 && &&&广东人乜都食?用粤语证明系真嘅!一句说话证明俾你睇:广州人真系乜嘢都食嘅!正所谓食在广州,“食”对于广州人嚟讲,已经唔单单系可以医饱肚嘅食物咁简单,佢可能系食白果,食塞米,食波饼,都可以系食自己,食父母,食西北风,再唔得,仲可以食佢只车添。喺外省人眼中,广东人乜都食,而每个广东人都知道,自己并唔系乜都食……但系喺粤语中,我哋食嘅嘢就可能乜都有喇!
大茶饭.jpg (67.7 KB, 下载次数: 0)
22:12 上传
& && & 食大茶饭
解析:迟到的果子是“白”的,即没得到应得的效果、白费功夫。
例句:辛苦咗几日,仲食白果添。
解析:被球击中,球打在人身上留下了一个圆形印痕,就像一个大饼。
例句:行咁近球场边,因住食波饼啊!
3、食大茶饭
解析:比喻做大买卖,多指作大案,即从事重大非法活动。
例句:食大茶饭最终系害咗自己。
解析:比喻两面受压,左右为难。
例句:两个领导意见唔同,叫我喺中间食夹棍。
5、食九大簋
解析:指食丰富大餐。
例句:请自己人食饭唔使整咁多餸嘅,食九大簋咩!
解析:指被训斥、遭白眼,因而难堪。
例句:呢次搞成咁样,老板一定畀我食猫面咯。
7、食五指果
解析:被人用指节敲打脑袋。
例句:你唔听大人话,食五指果咯。
8、食塞米/食枉米
解析:白吃饭,骂人无能、懵懂、蠢钝时用。
例句:咁浅嘅字都唔识,你真系食塞米咯!
解析:比如因判断错误而造成虚假局面。
例句:我以为系得晒喇,点知系食诈和。
10、食谷种
释义:到了山穷水尽的田地,再无东西赖以依靠了。
例句:做咗咁耐嘢,一D钱都冇搵过,净系可以食谷种咋。
11、食得咸鱼抵得渴
释义:表示某件事情,你要是选择了或者答应了,就不要后悔、就要勇于负责到底或承担到底的意思。
例句:你要做好呢份工,就要食得咸鱼抵得渴。
12、食猫面
释义:被狠狠批评一顿。
例句:呢次如果搞衰咗,我真系要食猫面咯。
13、食生菜
释义:像吃生菜一样,吃完就算了,完全没有担当,承诺的东西一下子就抛诸脑后,是没有担当没有诚信的意思。
例句:佢发誓就当食生菜,你都好信佢?
14、食柠檬
释义:给别人吃柠檬,就是给别人一个软钉子碰,让他碰壁尴尬的意思。
例句:我今日同阿May表白,点知佢请我食柠檬喔。
15、食碗面反碗底
释义:比喻做这种事的人忘恩负义,忘掉他人给饭之恩。
例句: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千祈唔好食碗面反碗底。
释义:靠用脑食饭。
例句:人哋Peter仔喺美国读博士噶,人哋食脑嘅边使好似你搬货咁辛苦啊。
17、食死猫
释义:受冤枉背黑锅。
例句:鬼叫出事嗰晚得你一个喺度,你唯有食死猫咯。
18、食人只车
释义:比喻拿了别人的很重要(很要紧)的东西,或让别人失去很重要的东西。
例句:你一下子问我借100万,想食我只车咩。
19、食自己
释义:食:动词,原指吃,在这里引申为依靠、依赖、指望的意思。
例句:女又沟唔到,唯有食自己咯。
20、食西北风
释义: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过日子。
例句:你咩都唔识,边个请你啊,出去食西北风咩!
释义:其实就系叫人食屎。
例句:朋友,你咁多嘢讲,不如返屋企食蕉啦。
22、食软饭
释义:指男人靠女人生存,无经济能力,被女人保养。
例句:你好人好仔,竟然食软饭!
23、食屎食着豆
释义:吃屎也能吃着豆,指人在厄运的时候遇到好事。
例句:个垃圾婆今次真系食屎食着豆啦,竟然畀佢喺垃圾堆度执到件古董。
24、食夜粥
释义:话说当年广东一带的武馆晚饭后还要练功,每晚师母都会准备一煲粥和点心,让师傅徒弟练功后可以消夜。所以后来就将“食夜粥”形容那些学过武功的人。
例句:唔好睇佢人仔细细啊,食过下夜粥噶。
25、食莲子羹
释义:莲子羹是粤港两地常见的糖水,因子弹与莲子皆是一粒粒的,故用来比喻子弹,请你吃莲子羹就是请你吃子弹。
例句:大人成日都教D小朋友大个千祈唔好行差踏错,一犯错就会被警察请食莲子羹噶啦。
26、食冻柑
释义:冬天里把冷的东西(如手掌)贴在别人脸上或伸进别人衣服里,使人感觉冰凉,以取闹嘻笑。
例句:唔好再请我食冻柑啦,我反面噶!
27、食盐多过你食饭
释义:一般是长辈们用来教训晚辈的,表示他们的人生经验比你多。
例句:大人话你你要听,毕竟人哋食盐多过你食饭。
28、呃鬼食豆腐
释义:本义是形容人骗人的功夫十分了得,后来的意思是对你说的话极之不信任,一眼就能看穿是骗人的。
例句:呢个世界边有稳赚嘅买卖噶,想呃鬼食豆腐咩。
29、食懵你
释义:直译就是“吃傻了”,带有“糊涂了”或者“异想天开”之意。
例句:食懵你啊,连左右都分唔清!
30、膝头哥唔食辣椒酱
释义:“膝头哥”冇嘴巴,当然唔会食辣椒酱,比喻最简单边个都知道嘅道理。
例句:你攞膝头哥唔食辣椒酱呢D明摆嘅嘢嚟呃我,摆明当我白痴。
粤语真系盏鬼又博大精深,斋系一个“食”字,就有咁多意思,大家仲谂唔谂到其他关于“食”嘅嘢呢?你食过晒未?欢迎补充~
我可唔可以問你你係乜嘢人嚟嘅咋一嘅係你姐
帶我軒呢喂你攞咗係乜嘢
你覺得朋友最重要嘅係乜嘢
广州最出名嘅食物係乜嘢
姐我哋一齊做嘢真係聽出乜嘢777乜嘢事佢出事呀
你喊咗乜嘢?去屎啦人哋知乜嘢
食得咁多嘢嘅
睇唔到乜嘢啊
乜嘢係佟麗婭
咁你嘅能力係乜嘢
你覺得呢咩嘢我都唔識嘅
係呀你係邊個啊下你咩叫做mary乜嘢人
bitch嘅定義係乜嘢
咁你最鍾意食乜嘢啊
諗緊自己鍾意食乜嘢啊
英國嘅簡稱係叫咩嘢啊
喂有冇搵啲兒童食嘅嘢呀
喺東莞虎門大概攞衣服嘅錢係咩
乜嘢係兵馬俑,搵嘅嘢俾我睇,真系睇菜吃饭睇人做野
人在講究係乜嘢
係嘅繁體字係乜嘢
仲有啊,广东人结婚,真系咩都敢玩! 唔怕教坏小弟弟?
食咁多,今年嘅反義詞係乜嘢
發啲圖片俾我睇,我叫你搵啲新聞俾我睇啊
广东人咩都都吃 今日有啲乜嘢 你攞咗咩嘢
我而家食緊啲乜嘢啊
講跳舞嘅嘢係邊個呀你有冇跳舞啲瞓覺啦
借個膊頭俾我做乜嘢,而家的男人喺家食快餐,但係好好食,冇乜嘢!
可樂雞翅對轉要食在係咩嘢,世界上最大嘅動物係乜嘢
我好肚餓啊請問有乜嘢食,我真系乜嗨所谓都冇
你喫屎啦都冇叫你搵呢啲嘢係咪做人嘅你
你鍾意睇周星馳呀咁多嘢講
教我呢個食飯唔使俾錢嘅方法喂,只要你开心我真系乜嗨所谓都冇,系乜嘢意思?
电话:186-工作日 9:00-18:00在线郑达:“广州人唔识讲广州话,叫他回家吃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实习生江绮雯 昨日下午本土两大金牌主持郑达与何浩鹏,联手香港搞怪天王林晓峰,在广东台六百平方米演播室录制全新粤语文化益智节目《粤讲粤掂》首期节目。三人有感“新广东人”,对粤语文化感情越来越疏离,对地道粤语不熟悉不理解,故“掘地三尺,将广州话大起底”,用数月时间筹备、炮制了一档粤语益智类节目《粤讲粤掂》企图唤起“广州人爱讲粤语”的热情。“粤语导师”郑达说“我常常在电台上吠:你们在课堂上一定要讲标准普通话,但放学后必须讲方言,广州人唔识讲广州话,叫他回家吃屎!”本身是“香港仔”的林晓峰,
《粤讲粤掂》录制现场。南都记者
摄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实习生江绮雯 昨日下午本土两大金牌主持郑达与何浩鹏,联手香港搞怪天王林晓峰,在广东台六百平方米演播室录制全新粤语文化益智节目《粤讲粤掂》首期节目。三人有感“新广东人”,对粤语文化感情越来越疏离,对地道粤语不熟悉不理解,故“掘地三尺,将广州话大起底”,用数月时间筹备、炮制了一档粤语益智类节目《粤讲粤掂》企图唤起“广州人爱讲粤语”的热情。“粤语导师”郑达说“我常常在电台上吠:你们在课堂上一定要讲标准普通话,但放学后必须讲方言,广州人唔识讲广州话,叫他回家吃屎!”本身是“香港仔”的林晓峰,说身边许多80后、90后早已变成“粤语有限公司”,对很多港产片、T V B剧中的地道粤语听不明、不了解笑点,甚至歪曲意思,所以他对准备了大量私家粤语考题,准备考考来上节目的“新广东人”。有“鹏Sir”之称的何浩鹏,是节目主持也是策划这档节目的灵魂人物,亦发挥“鬼马阿Sir”的本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广州话大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广州话大全
上传于||文档简介
&&教​你​讲​地​道​粤​语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6114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啤酒鸭。)
(最不喜欢约了)
(Hello,stranger)
第三方登录:舌尖上的广州 陈Sir回来啦 暌违广州一年(图)_新浪广东城事_新浪广东
舌尖上的广州 陈Sir回来啦 暌违广州一年(图)
来源:南方网日字号:|
  摘要:暌违广州一年,陈Sir回来了。坐在广州文明路上无比熟悉的“基地”里,他跷起腿、燃起烟斗,感慨:“How time flies(时光飞逝)!”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8月17日下午,陈sir在广州市一宫接受记者采访。
  暌违广州一年,陈Sir回来了。坐在广州文明路上无比熟悉的“基地”里,他跷起腿、燃起烟斗,感慨:“How time flies(时光飞逝)!”
  去年8月9日,知名媒体人陈扬在微博上宣告“新闻生涯另起一行”———加盟香港卫视。这一年,他在这家境外电视台位于深圳的办公室里,打造并主持一档每天晚间一小时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截击时事》。
  一年后,他的微博名从“香港卫视陈扬”悄然改成“广州陈扬”。今年8月16日,他在微博上宣告:“告别深圳回家了,感谢香港卫视给了我一年不一样的职业体验。感谢杨锦麟老师和香港卫视各位同事一年来的关心和照顾!”
  8月17日,陈扬接受南都记者专访。他说,与香港卫视的合约签了一年,到8月16日期满。约一个月前就提前商定,不再续约。
  从广州到深圳,从体制内的电台、电视台到商业化运营的媒体公司,从关注广州社会市井民生到评析国内外政经大事,这一年,这个广州街坊熟知的公众人物,获得了怎样一段职业体验?又走过了心路历程?且听他道来。
  说地域一年下来都吃不惯,这是头号理由
  南都:大家最关心你为什么要离开。(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陈扬:深圳的东西不好吃,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是广州人,嘴巴刁,而深圳不管是哪里的东西都一个味道。其实我不是说我非要吃广东菜,你要给我吃正宗的、地道的。但我总觉得四不像,一年下来都吃不惯。这是头号理由。每天一到吃饭时间,不知道吃什么,真是好头疼。深圳的东西又贵又不好吃。我甚至可以说下了班,晚上9点我开着车出去,就为了想找一个好吃的地方,结果哪怕是香港人开的茶餐厅,(味道)既不是香港的,也不是广州的、深圳的,我一边吃一边摇头。这是我这一年中天天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所以每周末回广州,我就拼命地吃。我一般星期五下了班,从深圳回到家都(次日)凌晨两点了,我老婆一定要要煲好汤做好饭菜,她笑说我那样子“像劳改犯从监牢出来一样”。
  南都:饮食上的不习惯,我觉得,其实背后是文化地缘上的不习惯吧。
  陈扬:在广州做事,会有一个气场在这里。但是在深圳这个地方很怪的,没有内,只有外或者是没有外只有内。你也是流浪的,我也是流浪的,他也是流浪的,没有说我去融入你,或者你来融入我。他很散,人心没有一个归属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城市的人的聚拢性又很稳固。我去过一些深圳所谓比较好的地方,像万象城、新光华这样的商场,你会觉得很奇怪,男人、女人穿得几乎是一样的。在广州穿衣服是各式各样,我看着你的衣服不会知道你的收入是多少,或者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在我看来,广州可以用“丰富”来形容,而深圳是“繁华”。这两个词的差别,可以从这两个城市之间差别来找到。我从一个很丰富的地方,突然去到一个很繁华的城市,繁华不是浮云,但我更喜欢在一个很丰富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去一个很繁华的地方去生活。
  南都:深圳还有什么让你这个老广不喜欢的地方?
  陈扬:香港卫视的深圳办公室在一个高档的小区,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空气很好。小区里的保安戴着贝雷帽,穿着海军陆战队式的作战服、高筒皮靴,他也认识我———就算认识也没有好脸色。我和同事从里面走出来,保安过来说你不能走这里,我问为什么我不能走这里,我每个月都交管理费,难道我不能走吗?他说你可以走,但是他们不能走,难道我在这里住,我的客人走过这里都不行?
  还有在深圳,我背一个相机去某个地方拍照片,相机一举起来,保安就来了,在广州没有这样的情况。在广州,你如果对这一个橱窗、楼盘拍,可能会有人来干涉你,可是在大街上拍摄,没有人会过来管;但深圳不行,深圳的保安太凶了,这是我对这个城市唯一的批评。甚至在我住的小区,在我上班的路上,当我看到天上有一朵白云,很漂亮地飘在蓝色的天空中的时候,我举起了相机,保安马上过来说道:“我们这里不准拍照”。我说我没拍你的楼,没拍你的人,也没拍你的路,我拍的是天上的云———云也不行。这是我离开深圳的最直接的理由。
  现在你如果叫我跑到深圳再另外租一个房子,去碰一下那里的保安是好还是不好,我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深圳的这种气场跟我的性格找不到一点契合的地方。
  这一年在我的角度,眼界有几个含义
  南都:刚才说的是大环境。你会用哪些词来概括你这一年?
  陈扬:眼界。站在我个人的角度讲,这个眼界有几个含义:
  首先:原来我面对的新闻内容是以广州为主的,过去一年我面对的是国内外新闻大事。
  再一个,以前我都是在体制内的电台、电视台,而香港卫视是一个商业化的电视台,不管是运行原则也好,资源、企业文化也好,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开拓了职业体验上的眼界。我们都知道,(广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搞电台节目改革,大家都很喜欢把企业化管理、市场目标这些东西挂在嘴上,叶公好龙;然后,你在一个完全商业化的机构里去做,这会对过去的叶公好龙有一个反观,很好玩。当你完全在一个体制外的电视台,而且是跨境的,牌照是香港政府发的。没有体制的庇护、也没有了资源的支持,对困难感受也是很深刻的。而你在体制内,你已经有了很多资源,你是不觉得的———天就应该这样待我,我命好。
  还有一个是团队里的同事。在广州工作,同事也是来自四面八方;但深圳这个城市很特别,它是移民城市,当大家都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原来的所谓的文化根系的时候,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和相互的依存性不一样。从正面来看,每个人都有进取心,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效果、快见效,但缺少一个归属和固定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很开眼界的事情。
  南都:你在广州本土是用粤语主持,而到那里改说普通话。还习惯吗?
  陈扬:一开始我穿西装、到后来我穿唐装。都是普通话播报,这也是我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普通话我不是不会讲,60分应该有吧,但是自己讲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儿。表达不够过瘾,表达对于我来讲也不是很大的困难,但是就是不爽,不够过瘾,少了那种“意会”的感觉。
  南都:与以往你在广州受关注的程度对比,香港卫视因为在内地没有落地,这个节目让你觉得是不是成功感不够?
  陈扬:会的。我在那里做了一年,每天我都很认真地去做,我不知道有什么回响,和受众之间没有一些互动,我不否认这一点,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做电视其实每天的日程和工作都是很枯燥的,每个人做的事情,除了内容不一样其他程序都是一样的。在广州(做电视)会出外景。香港卫视现在还没有在内地落地,只在香港和台湾部分落地了。纯粹以编为主,其实是很枯燥的。以前干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有外景还有播出压力,睡觉了脑子还在想,现在没有了,今天要干什么跟昨天一样,明天要干什么跟今天一样。电视这个东西始终是要进入家庭的。现在内地的观众只能在网上点击来收看,在影响力上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南都:你这一年工作中,让你感觉最吃力是什么?
  陈扬:当你去面对一些陌生的题材,比如说香港特首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欧债危机、中东问题。刚开始很陌生,就看材料,学习嘛。在广州你跟我讲“珠江新城”,我就可以想象,调动很多记忆出来。但是你要是说蓝营、绿营,他们当中的人物、来龙去脉、当中的故事,你没有积累、没有做功课,真的是搞不清楚。
  一开始我对自己有点干着急,持续了半年,后面会好一点。半年前看到那些题材,心会比较虚,真摸不着头脑,很吃力;半年后的感觉脚步可以走比较轻松了。
  谈离去他(杨锦麟)猜到我不会再续约
  南都:可是,你刚刚对新角色逐渐找到感觉,就离开不干了啊。
  陈扬:如果是冲着这个(指关注国内外重要新闻题材),我还真愿意去,我没有过够这个瘾。我是想用自己的脑袋去想象去看,脑袋不能是棉花,必须要充实。如果说从做一些市井民生的新闻和做大题材新闻相比,大题材对我的吸引力还是是很大的,可以跳出一种很琐碎的事理和是非的判断分析,让你看到整个地球上的风云演义,这是很过瘾的。刚好这一年欧债危机让我有机会去看欧洲的问题。
  回顾这一年,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没多大的变化,因为看世界的课程短了一点,还不足以动摇(我原来的认识基础)。如果不是在深圳有吃或者其他种种的不爽,我愿意在这个节目坚持至少三年的时间,好好做下去,真的。
  南都:在那里,你与整个团队的相处怎样?
  陈扬:在香港卫视里大家的人际关系都是不错,老的小的,上层的下面的对我都很尊重。
  南都:你去年说,去香港卫视是冲着杨锦麟去的。你在深圳的不习惯、包括工作上遇到的种种,会跟杨老师沟通吗?
  陈扬:从职业角度,杨老师请我过去,我很感谢他,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职业体验。
  如果我需要资源,他有台长助理、副台长,他们对我都很支持,不用动到杨老师那个级数。如果对公司对电视台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跟他打电话。我没有抱怨,就这么大一个电视台,没有需要抱怨的东西了。
  南都:想知道你是如何跟杨锦麟老师说明自己不再续约这个想法的?
  陈扬:我和杨老师互相之间会有一种心理上沟通的东西,不用把话讲得太直接,我觉得他也猜到我不会再续约,他整天看我的微博里面说没东西吃或者其他一些东西。挽留也会有,但是两个老头之间的对话都是一些互相的尊重、互相的理解。要是很喜欢干,非常希望继续做下去,会很顺理成章得往下走了。当你觉得干下去太困难了,这个时候就算挽留也是礼节性的挽留,也不是说非留你不行,不会到地球不转这种地步。
  南都:你在微博上说,自己边听蔡琴的老歌《那些事那些人》边收拾东西,颇有些伤感啊。
  陈扬:人到了一个地方,对一个城市也好、对一个团队也好,肯定会有感情,所以要感谢那些事那些人。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相遇。
  说职业再做电视,很难发自内心地脱口而出说“愿意”
  南都:回到广州后,还会继续做电视节目吗?
  陈扬:这个由不得我自己主动地去寻找。这其实比较矛盾,第一我还是想玩,做电视太困身了,有时候困得让你有汗毛竖起来的感觉。眼睛一睁开,哇!都是排得满满的,星期一到星期七,全都是满的,一点自由都没有。第二,现在中国电视新闻粗略地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所谓的主流新闻,大城小城省台市台县台,都是一样的;第二种是所谓的民生新闻;第三种是各式各样的新闻专题。
  其实现在民生新闻的话语空间也越来越小,说句老实话,形式也是走到末路了。如果我想再做电视,想到这一点,又有点气馁。一个是失去自由,还有一个是———做什么,哪怕现在有人说你到我们这里来做吧,我第一个问题是问“做什么”。
  南都:2008年底你告别《新闻日日睇》后,我觉得你始终还是有“电视情结”,在广东本地电视频道上做了一些尝试,去香港卫视也是去寻找适合你的平台,可惜都没有做长。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干了近40年之久。像你这样职业的电视新闻人会有怀才不遇之感吗?
  陈扬:大家一讲新闻主持人都要讲华莱士。但有一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他一直干这么多年,他的节目形态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当今的广州、当今的中国,有一个台长会让一个节目几十年不变地做下去吗?一个节目有它的正常的生命周期,华莱士的节目说明一点:他在坚持他所坚持的东西。要有这样的主持人,也要有这样的团队,坚持就是力量。
  而在中国是这样的:以收视率为导向,同时还要肩负很多社会责任,要不就是因为商业理由,要不就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坚持不下去。人们的选择什么新鲜看什么,又反过来促使节目的短命。你要问我有什么梦想的话,(那就是)你让我做一个节目,就让我一直做下去。如果这个节目有三个月的成长期,它肯定短命。但是它如果有三年的成长期的话,会怎么样呢?就像移植无根树,种的树是无根树,做的节目是无根节目。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如果你让我做快餐文化,那你把计划给我写好,三个月成长期、半年走向成熟,盈利是多少,再做半年,收掉。投资多少钱,一定的周期当中全部把它回收掉。现在我们是讲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是,一个都没有。
  可能我这个人跟环境的协调能力是有点问题。你要是去做一个没意思的事情,首先是有没有冲动和热情去做,然后电视是一个团队的事情、是一个老板的事情,你还要找一个好的团队、一个好的老板,而这个好的团队和老板又要能够得到他的上级的支持,然后才能轮到我。这好像是牵着一头牛要穿过一个针鼻子一样,就要看这个针的鼻子牛能不能穿得过去。
  你问我还愿不愿意再做电视,我真的很难发自内心地脱口而出说“愿意”。
  南都:如果有新媒体向你抛出绣球呢?
  陈扬:我觉得是一种载体的改变,大家对载体的新鲜感过去了以后,要追问的还是内容。大家觉得好像纸媒穷途末路了,电视你要完蛋了。但是我是这样看的:现在这个海还没有把你淹死,只是一个浪打上来的时候,你就要叫撤,是不是太早?我们对内容有没有放弃,我觉得是这个问题。大家都在着急热情拥抱新媒体。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概念,讲到底,文字、音频、视频,还是这些东西。那么,如果你抛离了文字的属性,视频、音频、图片的属性,新媒体是什么?新媒体什么都不是。我觉得现在的趋势是大家都在做一些很时髦的事情,而放弃了原来媒体的属性,实际上是对未来的一个牺牲,用来换取今天的一个彩头。
  回广州在广州,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南都:近期有什么打算?
  陈扬:至于下一步要干什么,先玩三个月再考虑,除了不放弃在南都写早茶专栏以外放弃一切。我在深圳憋了一年,我想去拍一些照片,过去一年基本没有拍什么外景。
  南都:你很幸运的是,离开广州一年,广州的街坊没有忘记你。
  陈扬:相对而言,我这一年在南都早茶专栏没有受过影响,每天都写,这个专栏还不算评论,只是一个随笔。每天借这个“早茶”和大家聊天,在广州都很有影响力。(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南都:这成为维系你和广州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陈扬:对,也是我为广州出力的一个平台。我希望通过“早茶”专栏,对广州好的东西予以认同,对不好的东西促使大家有思考。“早茶”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觉得很奇怪,我没有把写早茶专栏当成负担。如果你是我忠实的读者的话,你会察觉得到,哪一篇是早上写的,哪一篇是晚上写的。晚上安静,文气贯通的写得很好的,都是晚上写的。
  我现在唯一的身份是“新闻评论员,南方都市报专栏作者”,我叫新浪帮我改的。我不喜欢人家把我仅仅定位在民生新闻,把我定位在那里,我一步都迈不出去。这很要命。我又不愿意回到从前,回到从前也没有意义。在广州,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也是我喜欢广州的原因。
  8月16日微博实录:
  @广州陈扬:告别深圳回家了。感谢香港卫视给了我一年不一样的职业体验。感谢@杨锦麟老师和香港卫视各位同事一年来的关心和照顾!感谢我的团队各位同事的尽心努力!山高水长,大家珍重!
  @杨锦麟回复:感谢陈扬兄!一路走来,都不容易。同事们都很努力,也都很用心,再次感谢你的鼎力仗义!
  去年8月9日,陈扬在微博上宣告“新闻生涯另起一行”———加盟香港卫视。
  今年8月16日,他在微博上宣告:“告别深圳回家了!”
  我是广州人,嘴巴刁……每天一到吃饭时间,不知道吃什么,好头疼。
  我和杨老师互相之间会有一种心理上沟通的东西,不用把话讲得太直接,我觉得他也猜到我不会再续约。
  你要问我有什么梦想的话,(那就是)你让我做一个节目,就让我一直做下去。
  我希望通过“早茶”专栏,对广州好的东西予以认同,对不好的东西促使大家有思考。
  采写:南都记者 许黎娜 实习生 封静
  摄影:实习生 林宏贤 南都记者 冯宙峰--&
新浪广东官方爆料微博:开心事,尴尬事,不平事,奇趣事……事事关心,时时报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粤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