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果凉粉怎么食用

【拼音名】Bì Lì Guǒ【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称果实)入药。(其不育枝为络石藤一种,参阅络石藤项下)。花序托成熟后采摘,纵剖成2~4片,除去花序托内细小的瘦果,晒干。【性味】甘,平。 更多: 【功能主治】补肾固精,活血,催乳。用于遗精,阳痿,乳汁不通,闭经,乳糜尿。【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最新查询:
随机推荐查询工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41种不常见的奇葩水果:薜荔果等_美食天下_新浪上海
41种不常见的奇葩水果:薜荔果等
新浪上海整理评论
  薜荔果,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麦蓝菜。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难产,痈肿疔毒等症,是临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药。
  红梨,陕西省用两种梨杂交出来的梨子,肉质细、汁多,味香甜。
  亚答子,有称亚答枳。果肉半透明,带点甜,口感柔韧,不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糖浆及水,制成亚答子饮料,深得人们的喜爱。亚答子的味道有点像海底椰,不过,却比海底椰好吃。
  酥瓜,俗称“羊角酥”。果实酥脆而得名,味甜、皮薄品质好,富含多种维生素。
    [4]        薜荔_百度百科
薜荔(学名:Ficus pumila Linn.)又名凉粉子,木莲等。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叶卵状心形。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等地。水洗可作凉粉,药用。
薜荔形态特征
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
叶卵状心形,长约2. 5厘米,薄革质,基部稍不对称,尖端渐尖,叶柄很短;结果枝上无不定根,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至钝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上面无毛,背面被黄褐色柔毛,基生叶脉延长,网脉3-4对,在表面下陷,背面凸起,网脉甚明显,呈蜂窝状;叶柄长5-10毫米;托叶2,披针形,被黄褐色丝状毛。
榕果单生叶腋,瘿花果梨形,雌花果近球形,长4-8厘米,直径3-5厘米,顶部截平,略具短钝头或为脐状凸起,基部收窄成一短柄,基生苞片宿存,三角状卵形,密被长柔毛,榕果幼时被黄色短柔毛,成熟黄绿色或微红;总便粗短;雄花,生榕果内壁口部,多数,排为几行,有柄,花被片2-3,线形,雄蕊2枚,花丝短;瘿花具柄,花被片3-4,线形,花柱侧生,短;雌花生另一植株榕一果内壁,花柄长,花被片4-5。瘦果近球形,有粘液。花果期5-8月。[1]
薜荔生境分布
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东南部、四川及陕西。北方偶有栽培。日本(琉球)、越南北部也有。[1]
薜荔利用价值
薜荔药用价值
①《纲目》:酸,平,无毒。
②《广东中药》Ⅱ:味淡,微凉。
③《福建中草药》:苦,平。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
肿疮疖。抗炎[2]
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
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
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
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
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
⑥《广东中药》: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
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
薜荔凉粉果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①洽风湿痛,手脚关节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腰痛、关节痛:薜荔藤二两。洒水各半同煎,红糖调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疝气:薜荔藤一两,三叶木通根二两。水煎去渣,加鸡蛋一个煮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④治血淋痛涩:木莲藤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纲目》)
⑤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两,甘草一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⑥治病后虚弱:薜荔藤三两,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⑦治先兆流产:薜荔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一两,荷叶蒂七个,薴麻根一钱。水煎去滓,加鸡蛋三个,同煮服。或单用薜荔枝叶亦可。(《江西草药》)
⑧治小儿瘦弱:薜荔藤二两,蒸鸡食。(《湖南药物志》)
⑨治婴儿湿疹:鲜薛荔叶二两,黄连三钱。加米汤适量擂烂,以汁搽患处;或
同时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⑩治疮疖痈肿:薛荔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痈肿:鲜薛荔叶、鲜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3]
熊果醇、白桦醇、豆甾-5,24(28)-二烯-3β-醇、5α-豆甾-3,6-二酮、β-谷甾醇、白桦酸、胡萝卜苷、羽扇豆醇、豆甾醇、正二十六烷醇。[4]
薜荔食用价值
制作凉粉。将种子粉碎与果皮和宿存花被的粉碎物一起制凉粉和提取果胶。食用时,将瘦果的宿存花被和粉 碎或捣碎的瘦果种子放入纱布袋,在降开水巾澄泡揉搓。不需添加任何物质,就会自行凝球。晶莹别透,细嫩。优质的保健食品雄隐头果可在花期采花粉。
薜荔园林价值
由于薛荔的不定根发达。攀缘及生存适应能,在园林绿化方面可用于垂直绿化、囊化山百、护垃、护 堤,既 可保持水土。观赏价值高。[5]
薜荔鉴别方法
茎横切面最外为木栓层。皮层的外侧有断续环列
的石细胞。韧皮部较薄,外侧有非木化的纤维。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全由木化细胞所成,导管类圆形,大而稀少,散列,木射线不明显,在木质部内部尚有内侧形成层和内侧韧皮部。髓部薄壁细胞常破碎,亦可见纤维束散在。[6]
薜荔栽培技术
无论山区、丘陵、平原,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区都有野生分布,多攀附在村庄前后、山脚、山窝以及沿河沙洲、公路两侧的古树、大树上和 断墙残壁、古石桥、庭院围墙等。薜荔耐贫瘠,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幼株耐阴。[7]
苗木的繁殖
果实成熟采摘后堆放数日,待花序托软熟后用刀切开取出瘦果。
放入水中搓洗,并用纱布包扎成团用手挤捏滤去肉质糊状物后取出种子,种子阴干贮藏至翌年春播。早春整地作畦耙平后,覆盖1cm厚的黄土。用木板整平床面撒播,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浇透水,用竹弓支撑扣上薄膜和遮阳网,有利于保温、保湿和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当温度在10~23℃ 时,10天左右可出苗。于4月中、下旬阴雨天按株、行距15×20cm移植于大田苗床,然后盖上遮阳网,按常规育苗管理,至9月中、下旬揭去遮阳网进行日光锻炼。11月下旬扣上薄膜罩防霜冻,翌年春季定植。
1、扦插基质
常用1:1的黄土和细河沙作扦插基质,有条件的可用培养土 、珍珠岩和谷壳灰作扦插基质。
用钢架或竹木架结构建成大棚,遮阳网覆盖,透光度为50%,用砖砌扦插床,床底铺厚5cm的卵石和粗砂层然后铺厚20cm的扦插基质。
3、插穗选择
当年萌发的半木质化或1年生木质化的大叶枝条以及1年生木质化的小叶枝条都可选用。结果枝插条剪成长12~15cm,营养枝剪成长20cm,结果枝留叶2-3片。
4、扦插时期
春 、夏 、秋3季都可扦插,以4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较适宜,此时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利于生根。
插条斜插于土内,深度为插条长的三分之一,每平方米插40株,营养枝露出小枝平埋于土内或剪去五分之三以下的小枝后斜插。扦插前可用50mg/kg的ABT生根粉液浸插条基部2小时。一般20天可产生愈伤组织,40天长出新根。
6、湿度和光的调控
扦插后浇透水,用竹弓支撑盖上薄膜,四周用砖压紧,以利保湿、保温。床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土壤湿度控制在10%,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温度超过28℃时揭喷雾装置的苗床扦插育苗。
栽植地要求平整,排水方便,要深翻20~30cm,翻地时剔除杂草。有条件的用化学除草剂先除尽地里的杂草做畦,畦宽1.2~1.5m、高30cm,施足基肥,回填草皮土厚15cm。 ’
春季移栽,选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栽植密度为30×30cm,栽前用磷肥黄泥浆蘸根或用100mg/kg的ABT6号生根粉液蘸根。栽时做到藤蔓朝向攀附物,根系舒展、压紧并浇透。
应在当日或次日为薜荔遮阳,直至9月下旬,可用竹弓支撑遮阳网或搭架盖竹帘、麦秸、芦苇或用茅草做成阴棚。松土除草,追施稀薄的尿素或复合肥液,于5月、6月、8月、9月各追肥1次。进入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干旱时及时灌水。大田栽培后,在当年内用旧砖堆砌成墙垛,墙垛的高度为1.5-2m,或用木棒、竹杆搭好棚架以供薜荔攀附。为防薜荔幼小藤蔓攀附时滑落,用塑料带将藤蔓轻松地捆缚在树上或棚架柱上。还要防止牲畜践踏 啃食为害。[7]
.中国植物志[引用日期]
.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
毛彩霓 谭银丰 严沪明 罗海燕 .《中国医药科学》薜荔药材醇提物抗炎活性的研究: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2012
.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
王晓鹏.《特种经济动植物》薜荔的繁殖及其利用:安徽技术师范学院,,2000
张峰 张俊清 孔令义.《中草药》薜荔化学成分研究: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2009
唐新霖 胡小三 李怀福 .《特种经济动植物》薜荔开发前景及大田栽培: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009
中国最专业的植物分类图...
提供资源类型:
企业信用信息薜荔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_薜荔副作用_禁忌 - 三七网
当前位置: >
薜荔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的别名,所以薜荔的功效与作用与薜荔 木莲 薜荔根 络石藤 木馒头 忍冬藤 相同.性味酸,平。
《纲目》:"酸,平,无毒。"
《广东中药》Ⅱ:"味淡,微凉。"
《福建中草药》:"苦,平。"
气味 (叶)酸、平、无毒。
(果实)甘、平、涩、无毒。性味 味苦;性寒苦,凉,
《别录》:"微寒,无毒。"
《药性论》:"甘,平。"
《纲目》:"味甘微酸不苦。"
《江西草药》:"性平,味淡微涩。"
入肝、肾经。
《本草经疏》:"足阳明,手、足少阴,足厥阴、少阳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气分。"甘。平.
《纲目》:"甘,平,涩,无毒。"
《得配本草》:"甘酸,寒。"
《得配本草》:"入手太阳、足阳明经血分。"甘,寒。
《别录》:"甘,温,无毒。"
《药性论》:"味辛。"
《本草拾遗》:"小寒。"
《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
入心、肺经。
《要药分剂》:"入肺经。"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薜荔的功效与作用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2~3两);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选方洽风湿痛,手脚关节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腰痛、关节痛:薜荔藤二两。洒水各半同煎,红糖调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治疝气:薜荔藤(用结果的主藤)一两,三叶木通根二两。水煎去渣,加鸡蛋一个煮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治血淋痛涩:木莲藤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纲目》)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两,甘草一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病后虚弱:薜荔藤三两,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治先兆流产:薜荔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一两,荷叶蒂七个,随麻根一钱。水煎去滓,加鸡蛋三个,同煮服。或单用薜荔枝叶亦可。(《江西草药》)治小儿瘦弱:薜荔藤二两,蒸鸡食。(《湖南药物志》)治婴儿湿疹:鲜薛荔叶二两,黄连三钱。加米汤适量擂烂,以汁搽患处;或同时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治疮疖痈肿:薛荔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⑾治痈肿:鲜薛荔叶、鲜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主治& & 1、遗精。用木莲(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2、肾囊肿大。用木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又方:木莲子、小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酒送下。  3、大便下血。用木莲(烧)、枳壳(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槐花酒送下。又方:用木莲,棕榈皮,各烧存性,加乌梅(去核)、粉草(炙),等分为末。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4、脱肛。用木莲连皮、子切细,炒过,加茯苓、猪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销阳丹”。亦治梦遗。  5、痈疸初起。用木莲四十九个,揩去毛,研细,酒化开,温服。作用与忍冬草相当。  6、乳汁不通。用木莲二个、猪前蹄一个,煮烂连汁服,一日即可通乳。  7、血淋。用木莲叶一握、甘草(炙)一分,每日小煎服。  8、白癜风、疥癣等。用木莲藤汁涂搽。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水肿;疟疾;闭经;产后瘀血腹痛;慢性肾炎;慢性肠炎;跌打损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植物形态络石常绿攀援灌木。茎赤褐色,多分枝,无毛,表面有点状皮孔,幼枝有细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毫米,幼时被灰褐色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技针形,长2~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细柔毛。聚伞花序腋生,长达5厘米,花白色,芳香;萼小,5深裂;花管圆柱形,长3~6毫米,外被细柔毛,花冠5裂,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右向旋转排列,花冠外面和喉部也有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面中部以上,花丝短而扁阔;心皮2,胚珠多数。甚?果长圆柱形,长约15厘米,近于水平展开。种子线形而扁,褐色,顶端有一束白亮细簇毛。花期4~5月。果期10月。生于山野、荒地,常攀援附生于石上、墙上或其他植物上,亦有栽培在庭园中作观赏者。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本植物的果实(络石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秋季落叶前采收,晒干。药材干燥的茎枝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5~5毫米,多分枝,弯曲,表面赤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细纹,散生攀援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以节部为多,茎节略膨大。质坚韧,折断面淡黄白色。叶片对生,多数已脱落,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稍卷折,淡绿色或暗绿色,厚纸质。气弱,味微苦。以茎条均匀、带叶者为佳。主产江苏、安徽、湖北、山东。广东、广西、四川、浙江等地亦产。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以桑科植物薜荔的不育幼枝作络石藤使用。其茎枝较夹竹桃科络石藤为细,叶互生,椭圆形,先端钝圆,棕绿色或黄褐色,革质。味淡。参见&薜荔&条。又络石在少数地区亦作石南藤使用。参见&石南藤&条。化学成分茎含牛蒡甙、络石糖甙、罗汉松树脂酚甙、降络石糖甙、橡胶肌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加拿大麻糖等。药理作用牛蒡甙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冷血及温血动物产生惊厥,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对离体兔肠及子宫则抑制之。炮制用水洗去泥土,拣净杂质,稍浸泡,润透,切断,晒干。《雷公炮炙论》:&凡采得(络石藤)后,用粗布揩叶上,茎蔓上毛了,用熟甘草水浸一伏时,出,切,日干,任用。&功用主治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别录》:&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药性论》:&主治喉痹。&《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本草拾遗》:&煮汁服之,主一切风。&《中国药植志》:&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中国药植图鉴》:&预防流产。&《江西草药》:&祛风活络,凉血止血。治关节炎,肺结核,吐血,外伤出血,风火牙痛,瘰疬,毒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汁洗。选方治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一两,牛膝根五钱。水煎服,白酒引。治肺结核:络石藤一两,地?一两,猪肺四两。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治吐血:络石藤叶一两,雪见草、乌韭各五钱。水煎服。(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治肿疡毒气凝聚作痛:鬼系腰一两(洗净晒干),皂角刺一两(锉,新瓦上炒黄),瓜蒌大者一个(杵,炒,用仁),甘草节五分,没药、明乳香各三钱(另研)。上每服一两,水酒各半煎。溃后慎之。(《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二两。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近效方》)治外伤出血:络石藤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外加包扎。(《江西草药》)名家论述《纲目》:&络石,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耳。&《得配本草》:&络石,配射干、山栀,治毒气攻喉。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本草正义》:&络石气味,《本经》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活血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经》主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别录》改作微寒,而《御览》引李当之说,且以为大寒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经》主风热死肌,《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邪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看。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阙疑。&&苏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采集秋季采取将熟的花序托,剪去炳,晒干。药材干燥花序托,膨大成梨形或倒卵形,黄褐色至黑褐色,长4~6厘米,直径约4厘米,顶端近截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小孔,孔内有膜质的小苞片充塞,孔外通常有细密的褐色绒毛;下端渐狭,具有短的果柄痕迹,质坚硬而轻,内生无数单性花或黄棕色圆球状瘦果。以个大、干燥者为佳。主产江苏、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功用主治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本草拾遗》:&破血。&《本草图经》:&能壮阳道。&《纲目》:&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心痛阴颓。&《生草药性备要》:&通经行血。煲食下乳,消肿毒;洗疳、疔、痔,理跌打。&《本经逢瓯》:&治一切风癣恶疮,为利水活血通乳要药。&《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选方治惊悸遗精:木馒头(炒),白牵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米饮调下。(《乾坤生意秘韫》)治阳萎遗精:薜荔果四钱,?草四钱,煎服,连服半个月。(《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淋症:薜荔果心,加冷开水绞汁成冻状,白糖水冲服。(《湖南药物志》)治乳糜尿:鲜薜荔果五个,切片,水煎服。(《福建中草药》)治乳汁不通:薜荔果两个,猪前蹄一只,煮食并次汁。(《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妇人胆虚不足,乳不至:通草二钱,穿山甲一钱,木馒头一枚。三味共末,入猪蹄汤内煮烂吃,再不至,加急性子五钱。(《慎斋遗书》)治荣卫气虚,风邪冷气进袭脏腑之内,或食生冷,或啖炙博,或饮酒过度,积热肠间,致使肠胃虚弱,糟粕不聚,大便鲜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或肛门脱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频并:败樱(?)(烧)、木馒头(烧),乌头、甘草(炙)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温服。(《局方》肠风黑散)治久年痔漏下血:干姜、百草霜各-两,木馒头二两,乌梅、败棕、柏叶、油发各半两。以上七味各烧灰存性,即入桂心三钱,白芷五钱(俱不见火)。同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世医得效方》黑丸子)治肠风下血不止,仍治大便急涩:枳壳(去瓤,麸炒)、本馒头(麸炒)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食前,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杨氏家藏方》枳壳散)治痄腮:薜荔果实二枚,煮猪精肉食。(《湖南药物志》)⑾治痈疽初起:薜荔果三钱,焙研细末,分二次吞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⑿治阴溃囊肿:木馒头子,小茴香等分。为末,每空心酒服二钱。(《濒湖集简方》)⒀治夜盲:薛荔果,煎汁蒸猪肝食。(《湖南药物志》)植物形态忍冬(《别录》)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高达9米。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10毫米,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长2.5~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2枚,叶状,广卵形;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合瓣花冠左右对称,长达5厘米,唇形,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约与唇部等长,外面被短柔毛,花初开时为白色,2~3日后变金黄色;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口附近;子房下位,花柱细长,和雄蕊皆伸出花冠外。浆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熟时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生于山野中,亦有栽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本植物的花蕾(金银花)、果实(银花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采集秋、冬割取带叶的茎藤,扎成小捆,晒干。药材干燥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1.5~6毫米,表面暗红色或灰棕色,有细柔毛,尤以嫩枝为多。皮部易剥落,常撕裂作纤维状。茎上常带有椭圆形、绿黄色的叶,多破碎不全。质坚脆,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中央髓部有空隙。气弱,味淡。以外皮枣红色、质嫩带叶者为佳。主产浙江、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广西、湖南等地。此外安徽、甘肃、湖北、江西、福建、山西、云南、辽宁、河北等地亦产。化学成分叶含忍冬甙即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木犀草素等黄酮类。茎含鞣质、生物碱。药理作用木犀草素对平滑肌(兔寓体小肠)有解痉作用,但不及罂粟碱;并有轻度利尿(增加氯化钠的排出)作用。木犀草素在年幼大鼠(生后25~28天)口服后,可使胸腺萎缩,此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有关,可用来解释其抗炎作用。木犀草素在体外,浓度为1:350000时,能抑制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长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功用主治清热,解毒,通络。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别录》:&主寒热身肿。&陶弘景:&煮汁以酿酒,补虚疗风。&《药性论》:&主腹胀满,能土气下?。&《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履?岩本草》:&治筋骨疼痛。&《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纲目》:&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恶疮,散热解毒。&《本草再新》:&治心虚火旺,补气宽中,咳嗽,痈痿。。《南京民间药草》:&茎叶及花对眼睛发炎时有疗效。&《贵州民间方药集》:&叶:外敷治刀伤。&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湿热腿痛。&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熬膏贴或研末调敷。选方治四时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肢体酸痛者:忍冬藤(带叶或花,干者)一两(鲜者三两)。煎汤代茶频饮。(《泉州本草》)治热毒血痢:忍冬藤浓煎坎。(《圣惠方》)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忍冬草(去梗)、黄芪(去芦)各五两,当归一两二钱,甘草(炙)八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顷再进第二服;留渣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局方》神效托里散)治一切痈疽:忍冬藤(生取)五两,大甘草节一两。上用水二碗,煎一碗,入无灰好酒一碗,再煎数沸,去滓,分三服,一昼夜用尽,病重昼夜二剂,至大小便通利为度;另用忍冬藤一把烂研,酒少许敷四周。(《外科精要》忍冬酒)治诸般肿痛,金刃伤疮,恶疮:金银藤四两,吸铁石三钱,香油一斤。熬枯去滓,入黄丹八两,待熬至滴水不散,如常摊用。(《乾坤生意秘韫》忍冬膏)治恶疮不愈:左缠藤一把。捣烂,入雄黄五分,水二升,瓦罐煎之,以纸封七重,穿一孔,待气出,以疮对孔熏之,三时久.大出黄水后,用生肌药取效。亦治轻粉毒痈。(《余居士选奇方》)治疮久成漏:忍冬草浸酒常服。(《证治要诀》)治风湿性关节炎:忍冬藤一两,稀莶草四钱,鸡血藤五钱,老鹤草五钱,白薇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药》)治毒草中毒:鲜金银花嫩茎叶适量,用冷开水洗净,嚼细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临床应用治疗传染性肝炎取忍冬藤2两,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1~3天。治疗22例,其中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者12例;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者6例;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者4例。治疗细菌性痢疾及肠炎以忍冬藤100克切碎,置于瓦罐内,加水200毫升,放置12小时后,用文火煎煮3小时,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100毫升,过滤。每日每公斤体重服1.6~2.4毫升,按病情轻重,酌予增减。一般初服20毫升,每4小时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20毫升,一天4次,至泄泻停止后2天为止。治疗菌痢60例,肠炎90例,除4例服药1~2日未继续服用外,其余146例均获良好效果。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腹痛3天,退热2天,里急后重2.5天,泄泻停止2天,大便成形4.4天。未见不良反应。另有用忍冬藤1.5两,每日2次煎服,同时以忍冬藤5钱煎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菌痢167例,经一疗程治愈者131例(78.44%),无效者36例。用药后平均2天退热,大便次数、性状及镜检恢复正常平均日数分别为5.6、4.5、4.9天,细菌培养转阴日数,多数在3天左右,肠镜检查肠道病变在10日内的阴转率为:非溃疡型84.6%,溃疡型80%。治疗慢性菌痢80例,一疗程的治愈率为73.9%。发热病例平均1.5天退热,大便次数、性状及镜检分别平均在5.5、4.6天恢复正常,细菌培养平均3.7天转阴;肠镜检查:24例非溃疡型皆恢复正常,38例溃疡型在10日内痊愈者占84.2%。此外,用忍冬藤4两煎服,或结合辨证加用其它药物,治疗阑尾炎亦有一定效果。名家论述《纲目》:&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按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迈、沈括诸方所载甚详。&《医学真传》:&余每用银花,人多异之,谓非痈毒疮疡,用之何益?夫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岂必痈毒而后用之哉。&《本革正义》:&忍冬,《别录》称其甘温,实则主治功效,皆以清热解毒见长,必不可以言温。故陈藏器谓为小寒,且明言其非温;甄权则称其味辛,盖惟辛能散,乃以解除热毒,权说是也。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明证。《别录》谓主治寒热身肿,盖亦指寒热痈肿之疮疡而言,与陈自明《外科精要》之忍冬酒、忍冬圆同意,非能泛治一切肿胀。甄权谓治腹胀满,恐有误会;虽味辛能散,而性本寒凉,必非通治胀满之药。甄权又谓能止气下?,则热毒蕴于肠腑之辩积滞下,此能清之,亦犹陈藏器谓治热毒血痢耳。藏器又谓治水痢,则谓大便自利之水泄,惟热痢或可用之,而脾肾虚惫之自利,非其所宜。濒湖谓治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则今人多用其花,寿颐已谓不如藤叶之力厚,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煎汤洗涤亦大良。随处都有,取之不竭,真所谓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也。&
薜荔的禁忌
宜忌《本草经集注》:&杜仲、牡丹为之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药性论》:&恶铁精。杀殷孽毒。&《本草经疏》:&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勿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薜荔果食用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