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县各莫寺州阿坝县有个地方叫珊瑚岛吗

佛教音乐影视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阿坝县郎依寺—阿坝州—四川寺院
       
发布时间: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人关注&&&&&&
距阿坝县城约2公里,该寺为西藏&灭本兴佛&时传人并兴建的本教寺院。该寺雕塑精美和富有特色。寺庙大经堂的横梁上,有许多仙女雕像,仙女手执线条简捷而明快的供物,姿态万千,秀丽动人。在其他神殿中的立柱和横梁上,也有许多精雕细刻的法轮、华盖、宝幢、海螺、宝珠、吉祥结、玉瓶、供命鸟、凤鸟、孔雀、龙、狮、虎、马等。此外,那些鹏首狮足的双翼狮,螺身的鳌鱼,顶着水獭头的金鱼等都是相互对立的动物凑在一起,其意深远。
  郎依寺最早的传法祖师即初始法台或创寺人为郎依多帕活佛一世,又名云丹嘉措大尊者。他生于公元 1088 年,为象雄大尊者塞勒尕乌的后裔。相传他长相非凡奇特,上身自然显影出一对鹏翅纹印,腰间有数十个神文仙字,下身着虎皮围裙。多帕从小乐善好学,拜喇嘛依贡为师在青海阿尼玛钦山一带的一个名叫甲格桑宗的地方学习雍仲本教之显、密二宗及教法心要等秘诀,并在其修行洞修行数年。修行毕,他以高深的法术受到当地信众的敬仰,向他求授灌顶之人也不少,同时他还用收受的馈赠广行布施,大行善业,倍受信众的爱戴。而后,他便来到阿坝县一带讲经传法,树起本教法幢,逐渐在哇尔玛地区登上本教宝座,成为第一任法台,并娶空行母转世、崇尚本教、心地善良、大慈大悲、具有菩提心肠的绝代佳人江莎依卓玛为妻,生下三子,即大儿子夏青尼玛真、二儿子甲德、三儿子俄根。夏青尼玛真聪慧伶俐,长大成人后于公元 1168 年首创&郎依嘉丹彭措拉丈&活佛寝宫,为最早的庙宇建筑,并继任法台,成为寺主。
  为此,一些史书中对这一时期多帕父子在阿坝地区传播本教的历史评说为&初始传法要数慧能多帕尊者,首创庙宇理当&郎依嘉丹彭措拉丈'活佛寝宫&。从多帕至今日的尕尔让罗周嘉措活佛,郎依寺活佛已传 39 代。历史上其寺僧最多时达上几千人,就目前也有1300多人。由此可见,郎依寺的本教传承至少已有近 900 年,建庙也有 800 余年的历史。
  郎依寺院和教学体制
  今日的郎依寺,经过历代的寺主和高僧大德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大小经堂金顶映日,光彩夺目,经轮耀眼,祥灵萦绕。各种配套建筑也较齐备,有大小茶房二间、办公室一间、财务室一间、道具厅一间(阿扎康)、灵塔大殿一间、殊胜塔一座、达拉神宝塔一座、吉祥多门塔一座、护法神殿一座、大小活佛寝宫六座、僧房二百余间,还安装有大转经筒 15 个和中型转经筒上千个。整个寺庙占地面积达 187000 平方米。
  各殿堂内供奉和珍藏着极其丰富的雕像、彩绘和文物古籍,价值连城,目不暇接。大小经堂千佛正襟危坐,
  装帧华丽的本教大藏经陈列有序,是研究本教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大经堂中不但有堪称&镇寺之宝&的殊胜辛饶祖师及其四大弟子的塑像,还供奉有从汉地和印度、尼泊尔迎请的数尊铜佛像,珍藏有经文雕板二千余块,以及具有文物价值的用金汁和银汁书写的经卷和众多本尊、护法神古唐卡等等。
  寺庙的学经制度也十分严谨,逐级升迁,从初学进入的&卡朵尕玛&班(字面译为&辨识红百颜色&班)起,共设十三大经学班,又称&十三大经学院&。
  它们依次是卡朵尕玛班、略本摄学班、中本摄学班、广本摄学班、心理学班(哲学类的一种)、因类学班(哲学类的一种)、初级理论班(即藏语称的&雍萨&曾扎班)、高级理论班(即藏语称的&雍贡&曾扎班)、法相学班(又称&波罗密多乘&经学班或六度学班、显宗学班)、多让巴律仪学班、多让巴中观学班、密宗班和大圆满学班等。凡毕业一届,寺庙都要在其学员中推荐一老僧任堪布(即藏语导师,每三年一任),从 81 年寺庙经政府批准开放至今已委任堪布七任。前来求学的有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四省区 50 多座寺庙的僧人,他们在这里不仅可学到大小五明知识,还可修习到人无 我有的诸多本教经典理论著作。
  寺庙在尽可能地解决学经人员的膳宿和学习困难的同时,对入学管理也制定了一套制度,重点突出在四个方面: 1 、凡到郎依寺学经者,应登记注册,未在堪布和导师处受戒的应按出家人的规矩受戒; 2 、入寺后须遵守寺庙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得无故逛街荒废学业,应坚持不懈地参加法会和讲经传法活动,努力钻研学问。需探家者,必须向有关业务管理人员请假,不得擅自外出; 3 、不得在寺内挑拨离间制造混乱,要互相团结,尊敬师长,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 4 、严守&四根本&及其相关教规戒律,完成好显、密、教法心要等课程,并能达到弘法之要求。要爱国爱教,树立为社会、为本教服好务的思想。
  郎依寺木兰节宗教活动
  寺庙法会、宗教艺术也十分丰富。除绘画雕塑及建筑艺术外,宗教节日或法会及表演艺术,最隆重的要数一年一度藏历元月的&木兰节&法会,又称&祈愿大法会&或&传大昭&。相传,这一天上本教大师良美谢拉嘉参的诞辰,同时又是圆寂之时。良美大师生于公元 1356 年,距今已有 644 年的历史,他一生对本教的传承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每当他诞生和圆寂之日,本教徒都要举行盛大法会,以缅怀其丰功伟绩。届时,寺僧穿戴一新参加良美大师修供仪式诵经祷告发愿,信众要向良美大师祈祷、瞻仰大师尊容,向大师发愿,煨桑进行烟祭,同时,按惯例,在这一天本教的信教群众有为众生发愿进行回向之俗,因而,藏历元月十五,郎依寺大活佛要高坐大门前搭设的法座集会,与坐于法座下的僧众一道诵经发愿,超度亡灵。然后要迎请本教祖师辛饶塑像让僧俗观瞻,僧侣仪仗队还要在场坝上绕&宝贝喜旋&图,以示吉祥兴旺,幸福永驻。
  郎依寺传承
  郎依寺座落于四川省阿坝县城东,哇尔玛乡的果尔哇山岗,占地约17万平方米,僧侣总数超过1300人,是目前国内外最大的本教寺院。
  郎依寺有属寺300余座,寺庙及修行中心遍及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香港、尼泊尔、印度、美国、加拿大等地。
  朗依寺是内道觉悟派。郎依寺为郎依法王主寺。
  郎依寺由郎依二世尼玛增依照父亲嘱托,在第三绕迥土年(公元1107年)兴建了郎依觉教圆满寺,从此有了僧侣集会的场所,从而盛十善,地呈祥,人离苦,此为郎依主寺。
  第二十九代郎依传承者仁青坚赞在第十三绕迥火狗年,(公元年)将郎依寺的出家律部搬迁至现在的寺址,修建了神庙及上师的扎仓(住房)等,从此寺庙渐渐发展起来。
  第三十七代郎依传承南喀洛珠时代,安多地区主持寺院的各大上师皆成为其门徒,当时郎依寺有僧侣500多人,他分建了四个扎仓:东为时轮扎仓,北为普明扎仓,西为药王师扎仓,南为尊胜扎仓,并从卫藏邀请扎拉雍仲林寺的堪布兼亲教师西绕扎巴到郎依寺来,建立了五部大论辩论学院,并规定夏、冬、春三季每月举行一次辩经活动。
  第三十八代郎依传承法王丹巴绕杰,为郎依寺新建大殿。聚僧众700余人,整治秩序,贡献很大。
  文革后的藏历第十六绕迥铁猴年(1980年),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第三十八代传承得道者南喀洛丹和其根本上师嘉乌丹增恢复重建了郎依寺,为所有僧侣修建了僧房,做到一人一房,并修复了寺院的旧大殿。
  藏历水羊年八月初六(日),第三十九代郎依传承法王嘎让罗周坚措主持举行了吉祥多门塔的竣工开光大典。
  郎依传承的来历
  雍仲本教后弘期,奉殊胜五本的幻语,在雪域高原上围创有五所本教寺院,形成本教五支,即:支、西、巴、美、辛、郎依属于支系,崇信曼日巴。
  是时,在安多地区下围出现了本教史上极为重要的十八依钦,即本教的十八个姓氏,郎依乃其中之一,是十八依钦中大贤者依贡赤依的顶尖弟子&&洛珠坚赞,他诞生于第一绕迥土猴年,这们尊者来到上师依贡处,遵照依贡之言,修持九年得道。当时,上师依贡以善慧之心,为擎本教之胜幢,心中一切幻影皆天灭,故将其称为:郎依(郎依在藏语里意为:幻影皆灭)洛珠坚赞,此为郎依名称之始。
  此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是第三十九世郎依活佛即传承法王嘎让罗周坚措。
  三、郎依寺活佛郎依仓,自第一代大贤者&&多帕元旦坚赞诞生于公元1088年始,绵延900余年,传承至今,已是第三十九代法王,名为嘎让罗周坚措活佛。
  藏历第十六绕迥年五月初四日(公元1983年),郎依法王格桑洛珠嘉措出生。
  1986年时亲教师丹增南达仁波切到郎依寺,为郎依法王念诵祈愿本行,法王得狮吼长寿灌顶等一些教言灌顶仪轨。
  1988年受戒,取法名为次成嘎让罗周坚措举行登宝座仪式。
  年,郎依法王拜师学修文字、加行、念诵经文、各续部之经文、语法、正字学、天文历算、道路次第。拜嘉欧活佛为根本上师,学习修行本门的内外密法等。
  1995年,在焦罗尊胜静虑寺,郎依法王举行登本教宝座仪式。同年国家为郎依法王颁发郎依第三十九代传承活佛证书。
  1997年&&2001年,郎依法王学习了藏语语法、诗学、显密、道路次第等学识教理;还到嘉姆穆多等幽静修行处念修内外密各本尊和生起次第以及无上大圆满之特殊见行,并向上师图多南杰仓求得&阿赤&耳传和大圆满等析解秘诀。
  1999年开始每年为主寺和属寺的教众讲诵本教前行五十万,同年受比丘戒取名为章颂次成嘎让罗周坚措。2000年,到闭关修行狮吼密法,并开始学习汉文和英文。
  2001年,入北京藏传佛教高级佛学院学习。
  2003年,郎依法王嘎让罗周坚措任阿坝县政协常委,并到卫藏四寺进行登宝座仪式,拜访历辈持明加持过的圣地等,对有缘的生者和死者进行善业回向,祈福忏罪。
联系人:类俄尚
电话:2482162
地址:四川省阿坝县洞沟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佛教音乐影视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阿坝县朗措玛寺—阿坝州—四川寺院
       
发布时间: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人关注&&&&&&
阿坝县朗措玛寺简介
  圣地&朗措色叠贡土丹秋阔朗&译为&天海金盘寺释教法轮洲&,是&朗措玛寺&的藏文全称。&朗措&乃天海,&色叠&译为金盘。群山环绕的&朗措玛寺&,按照风水来判断,犹如一块金盘,这就是&金盘&的由来。&贡&是寺的意思。&色叠贡&就是金盘寺。&土丹&则是释教,即释迦牟尼佛教法。&秋阔&译为法轮,&朗&译为洲。&土丹秋阔朗&是释教法轮洲的意思,这是在几年前亲赐的名字。
  一、寺院历史及由来
  &朗措玛寺&&&即&天海金盘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麦尔玛乡,由大成就者邬坚所能始建于179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邬坚所能是&第二佛&莲师的化身,是宁玛白玉派的开创祖师仁真根桑希Ra(持明普贤智慧)的心子,他当时在禅定觉受中通过智慧空行母的授记,建立了朗措玛寺。
  二、寺院的发展过程
  藏传佛教有八大传承教派,朗措玛寺的传承主要是宁玛派。在藏传佛教中,宁玛派是历史最悠久的一脉。&大圆满法&即是宁玛派最为精髓的法要。追溯历史,寺院曾出现过无数的大德高僧,他们都是精通佛理的大成就者。寺院第13位住持秋为喇嘛秋加(秋为法王),他的法缘最为广大,他是第一世敦珠法王十三位虹身成就的弟子之一。
  当年寺院有常住僧众上千人,其中有四大弟子被称为寺院的&四大柱子&。寺院规定僧众每年最少闭关100天。极其殊胜的&大圆满法&是使有情众生虹身成就唯一的法门,也是闭关僧众主要修行的法门。现在寺院每年四月初八举办的&极乐法会&也是那个时候创办的,此法延传至今。参加此法会,能使修行者快速具足往生极乐净土的四个条件。
  寺院在后来的动乱中遭到了毁坏,宗教活动恢复后,寺院暂驻在麦尔玛乡一个村庄的几间陋室里,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这种状况持续了很多年。
  三、法王如意宝与寺院的殊胜因缘
  上师的根本上师晋美彭措法王与朗措玛寺也有殊胜的因缘。1994年,晋美彭措法王在藏地察看寺院,走了很多地方,百忙之中来到了朗措玛寺。通常情况下,法王一般在寺院驻留不超过半个月,但是法王却在这里驻留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法王十分关心寺院的重建,亲自择地选址。&朗措玛寺&是藏地唯一一所由法王亲自择地的寺院。当时法王曾双手亲持金刚橛,由喇荣五明佛学院的龙多大活佛在金刚橛上打金刚结,多安活佛拿锤定橛&&这个位置就是现在大雄宝殿的宝座位置。
  法王还认定了寺院周围的圣地。于寺院西北面10公里左右的一座神山下,法王亲自开取伏藏神水,并明确认定此水为狮面佛母的红甘露,此地是狮面佛母的道场。寺院的后山是拉喀山,法王嘱咐在山顶上供奉格萨尔王,以后由格萨尔王来守护寺院。
  四、寺院的现状及展望
  寺院目前的建筑包含了大雄宝殿、斋堂和僧舍。转经道等建筑正在修缮之中,莲师宫殿也同时在筹备建设。寺内常住僧人约100位左右,全部素食,每日都是在诵经修法中度过,非常精进。寺院每年定期举办四大法会,极为殊胜,利益无数有情。寺院圣地供有诸多圣物,如见解脱莲师飞来像、法王的牙舍利、班禅灵塔及很多殊胜的佛像、佛经等。
  2003年,上师发心学习汉语,带着法王救度汉地众生的心愿,不辞劳苦地往来于寺院与汉地之间,利益无数众生。如今,为从小培养会几种语言的佛教人才而修建的佛学院主体已基本落成,为佛子修行而建的大圆满法实修中心和居士林也将陆续完工。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弘扬大圆满法的光芒,将从圣地金盘寺释教法轮洲遍满虚空法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阿坝州地图
与阿坝州相关的下级地区地图:
与阿坝州相关的同级地区地图:
相关分类: &
相关资讯:
此外,汶川大地震后我乐承捐的汶川县小学课桌椅的第二批已经整装待发,只等阿坝州教育局的通知。作为我乐 “橙色课桌计划”的一部分,此次捐赠也有可能邀请葛优作为大使亲赴震区交付重建物资。
“ 品牌请明星代言已有先例,...这次培训还受到了培训所在地眉山市、内江市、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等九个市(州)畜牧食品局的高度重视,分管兽医工作的主要领导都到会讲话,强调了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参训人员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安排部署所在市州内的培训工作。
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地处四姑娘山景区的核心地段。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小金县将其列为“民居旅游第一村”重点打造,今年,又将其作为阿坝州“三百”示范工程项目的“精品旅游村寨”进行全方位包装。
伴随灾后四姑娘山旅游产业逐步升温,日隆镇长坪村民居旅游接待收入将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今年是阿坝州的开放合作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阿坝州委、州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8日,阿坝州委、州政府在阿坝州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召开了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会议就如何加大全州及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今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作了部署。...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寺院僧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创造性,近日,壤塘县组成宣讲组深入到全县各个寺院有效地开展了宣传贯彻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活动。
据悉,在活动过程中,...会议一是认真分析了第一季度扩面征缴保发放、基础管理、新农保试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规范州级统筹等工作的进展情况;二是阿坝州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实施州级统筹后,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工作要求,对方便参保对象就近就地办理业务,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其中自然景观组合为:峡谷溪流、雪山、海子、森林、沙棘林、野生动植物、高山草甸、牧场等。具有很高旅游观光和史学研究价值,美学观赏价值高。是游客休闲、度假、观光、登山、探险、体验红军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两河旅游区地址: 阿坝州小金县经过几年的努力,《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于去年经省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经省人大一审审议,有望2010年底正式出台,《阿坝州湿地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实施,湿地保护管理逐步迈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二是继续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省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49个,......并将直接用于玉树震后重建。
在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东风本田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从支援四川省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工作到东风本田励志小学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正式奠基,东风本田一直都号召全价值链的力量,诚恳地关注并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社会期待存在的企业。由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共同注资,整合控股阿坝州13个地方电力公司成立的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4月6日在汶川县映秀镇授牌。这将为阿坝经济新一轮发展和藏区群众民生改善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标志着阿坝藏区电力发展史翻开新的一页。
新成立的公司 ...
Copyright &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四川阿坝州地图]1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_四川阿坝州地图-牛宝宝文章网
[四川阿坝州地图]1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 四川阿坝州地图
阿坝县简介阿坝县地图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川、青、甘三省交汇处,介于东经101o18′―102o35′,北纬32o18′―33o37′。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邻;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阿坝名称来历唐贞观年间,吐蕃占领松潘以西地区后,从吐蕃阿里地区移民于此,世代繁衍,并自称“阿里哇”。后简称“阿哇”,汉文写为“阿坝”,藏语意为“阿里人居住”,喻“阿里人开发的地区。目录· • 地形地貌· • 幅员面积· • 历史文化· • 旅游资源· • 阿坝县旅游景点·• 地形地貌·• 幅员面积·• 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 阿坝县旅游景点·• 地貌及气候·• 区域规划·• 经济状况·• 阿坝州4.7级地震·• 参考资料[显示全部]阿坝县-地形地貌阿坝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莲宝叶则山平均海拔4900m以上,境内最高峰5164m,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流;高度由海拔5141m递减到2936m。阿坝县-幅员面积阿坝县县内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阿坝县是四川省阿坝州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0435平方千米,人口 6万。邮政编码624600。县人民政府驻阿坝镇.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之川、青三省交汇处。介于北纬 32°18'~33°37'、东经 101°18'~102°35'之间。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连;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面积】县境东西最长146公里,南北最宽 145公里,面积10352.4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总人口 50199人,其中城镇人7738人,农牧业人 42461人,人口出生率 20.9‰,自然增长率 11.4‰。县内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藏族45400人,占总人口的90. 4%,羌族252人,回族1856人,汉族2657人,壮、苗、满、撒拉等族34人。羌、回、汉及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城。【政区】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1镇、5区、18乡、2场、83个行政村。阿坝县-历史文化阿坝县唐时属“三危”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为谷因浸大征服管辖,唐属松州都督府,明属松州卫,清朝属松潘厅,民国时期隶属松潘县,并置“阿坝设置局”。解放后属茂县专区松潘县管辖,1954年西南行政委员会办公厅批准阿坝设县。1956年3月完成建县工作。阿坝县亦是宗教旅游的胜地,县内33座各种教派的寺院,或建于丘原凹处,僧房依坡而筑;或建于平坦草滩,地势开阔,由于各寺所奉内容有别,其宗教节日不一致,故一年四季中,这里均弥漫煨柔的烟雾,回荡着法器庄严而神秘的声音。阿坝县-旅游资源阿坝县旅游地图阿坝县是宗教旅游胜地,有著名的藏族寺庙郎依寺和格尔登寺景观。境内丘顶平缓之汪山与谷地交颁,溪流纵横。有藏区著名的莲宝叶则神山圣湖野生动物保护区风景区,神奇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文化、安多藏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以及曼扎塘大草原黑颈鹤高原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柯河茸安高山峡谷生态风景区。阿坝县是青海省西宁市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也是甘肃省临近各县与四川、成都等地的主要通道,东接九寨黄龙大划原景区,北接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和安多藏族风情区,构成了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大三角精品旅游景区。阿坝县县内旅游线路及旅游景区(点)里程(1)县城观景―格尔登寺(县城西北角)―龙藏(3公里)―朗龙观景台(2公里)―朗依寺(1公里)―哇尔玛、麦昆藏寨(1公里)(可逆行)(2)海子山―查理寺(30公里)―县城(50公里)―哇尔玛麦昆藏寨(2公里)―赛格寺(1公里)―朗依寺(2公里)―格尔登寺(6公里)―四洼尼姑庙(3公里)―各莫寺 藏寨(9公里)―县城(12公里)(3)县城观景台观日出―哇尔玛麦昆藏寨(6公里)―郎依寺(1公里)―各莫寺藏寨(15公里)―县城(12公里)(4)阿依拉山(或麦尔玛)―查理寺(15公里)―神座姑娘藏寨(6公里)―安神湖(3公里)―安羌(3公里)―阿坝县城(28公里)(可逆行)(5)县城观景―阿斯玛寺(25公里)―垮沙森林(4公里)―柯河姊妹碉(30公里)(可逆行)阿坝县旅游相关电话阿坝州寺庙风光各寺庙景点门票:20元/张哇尔玛藏寨(乡政府)联系电话:(2麦昆昆藏寨(乡政府)联系电话:(3各莫藏寨(乡政府)联系电话:(2河支乡政府(4 安斗乡政府(9阿坝镇政府(8 莲宝叶则租马站2、阿坝县旅游公司(接待中心)联系电话:(2经理:石伟阿坝县客运公司联系电话:(3联系人:曹大富四川九寨运业阿坝县出租汽车公司联系电话:(2联系人:张翼乡村客运联系电话:(联系人:陈会艳阿坝县石油公司联系电话:(4联系人:孔翼公路分局汽修厂联系电话:(5联系人:董礼平3、阿坝县人民政府联系电话:(4阿坝县旅游局联系电话:(6阿坝县招商引资办联系电话:(5阿坝县人民医院联系电话:(4 2482440阿坝县客运站:(8阿坝县-阿坝县旅游景点阿坝夺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东北八公里处的哇尔玛乡政府所属提穷大队第四小队的境内。1、地处人世十美之幽静,如仙境般之幽雅,犹如白海螺之体聚万物吉祥于之灵地。 2、集众僧的夺登寺又以其白帽本教之寺的吉祥之地而得名为“梅竹扎西合旋林”而之盛名。3、夺登寺建寺于藏历第六绕迥木牛年即公元1385年,由本教仁布钦夏甫尼玛增大师奠基而组成僧团。大殿由80根柱头所支撑,取名为“本来寂静桑登林”。前后有十二代本教大师相继维护。藏历第十一绕迥之火马年即公元1666年,由夺登雍仲楚臣将该寺归属给从后藏兴达顶来的本教大师彭措旺杰而变为后藏本教的所属之一,在彭措旺阿坝夺登寺杰的大力帮助和鼎力支持下,又兴建了“兴藏大殿”,取名为“夺登寂静伦珠悦色雍仲林”。之后相继由夺登寺世袭来维护。第八代楚钦第二世楚臣登巴坚赞大师向大知虹身顶礼,将该寺的讲修规范仪则,以及寺内外的规矩都严格进行了规范化管理。4、夺登寺的宗论全都是以本教祖师辛绕米沃在前宏时期的理论,由头戴银冠的德白登吉梅日的理论进行维护而形成了新本教之寺庙。5、该寺有三个札仓和四个康村。三个札仓分别为:讲修法相札仓即闻思梅竹林;成就札仓即论珠悦色林,象雄大圆满学院;文化札仓即大小文明的文化乐园。四个康村是:知康村、时轮康村、神医康村、慈爱康村。6、该寺每年大的定期法会有:八次大的法会,四次修供法会、六个大的节日。另外每月上旬都要进行定期的说戒、修供等的仪轨。7、该寺的前常住的比丘有600余名,现在有490名。8、从该寺的每一世夏钦尼玛僧开始到第12代,以及夺登共13也一直在维护着夺登寺。9、该寺收藏有20多卷历住堪布的经卷,大多数经卷都已刻成木刻版进行保存。10、该寺的仲依有三个,主依为登巴曲科玛。据传是辛绕米沃本人托汉地的孔子代其本人进行开光的。此外还有许多供奉在大殿、各寺庙、拉章等的标准的佛像,以及从印度东西各地带来的众多铜器物品,从蒙古、尼泊尔、前后藏等各地邀请来的具有灵验的佛像为身所依,语所依有三千多种寂静和忿恕金刚像,上百种上而仕承本尊及各种传记等。经卷有命命鸟用金汁写成的八元主要佛经20套甘珠尔、3套丹珠尔,另外还有萨迦派、格鲁派、宁仔派、落举派、竹巴落居、觉衰派等的经卷8万余卷,意所依有。多帕钦布的庄胜灵塔、苯来家也的八座灵塔、大小25座历代夺登的灵塔、虎神塔扎西降魔三世界威严塔、和好塔扎西格威达哇等,塔像内藏有:登巴桑若的几颗齿、桑去向森的舍利、数颗齿等。阿坝神座神座DD是一个即有原始森林,高山牧场又有海子、河流、沼泽、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的自然景区!神座DD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没有丝毫污染,即有林业、牧业又有农业,宁静安祥,特别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桃坪羌寨西距成都450公里,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将森林和草原分开,神座村就座落在这条河流的西侧。神座,"神仙居住之地",这样一个美好的名字,并不是现代人推敲和构思出来的。因为这个宛若与世隔绝的村落,她从古至今就被称为神座!就像神座村由古至今延续的善良质朴的民俗民风一样悠久。这座仅有57户人家的藏族村落背靠高山草场,与绵延不绝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越野汽车行驶在村子附近的丛林小径上,你的眼球会接收到接二连三的惊喜:路边草丛会不时闪现火红色野鸡灵巧的身影、活蹦乱跳的野兔调皮地向丛林狂奔、娇憨可爱神似小浣熊的家伙会从马路中央笨拙地横行。站在村前眺望,偶有马鹿三五成群,迈着矫健步伐正在森林中穿过......神座人与野生动物和森林草山和谐相处的如此融洽,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神座村藏家民居的外形犹若一座座别致土著小洋房,房屋外观稳固而别致,内部宽大而整洁。走在村内,常见满头白发的老人坐在院外,手上旋转着转经桶,口中念念有词地表达着自己的信仰。脸上的皱纹和顶上华发看得出她们的年岁已高,但身子骨却依然硬朗。神座人呼吸着没有任何污染的纯净空气,喝着纯天然矿泉水,他们的牧牛吃的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野草、贝母,神座人每天饮用生态牛挤出的乳汁,食用最鲜嫩的牛肉,再加上始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心态,因此长寿对神座人来说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安多藏区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神座的姑娘、然木多的酸菜、蒙古的糌粑"。现在人们则出神座有四绝:"天然美景、野生动物、生态美食、神座姑娘"。于是便有人说:"是神座的天然原生态环境造就了'神座姑娘'这自古传诵至今的千年品牌"。如果有人认为神从是个纯牧业村寨那就错了。在神座村周围有大片大片的高产青稞地,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收割青稞的季节。此时你若是走近神座村寨,村民们定会停下手中的镰刀,向你露出憨厚的微笑并挥手致意。这里的人们大都不会讲汉语,但你能从神座村发脸上的笑容和手势中,感受得到他们那份天然的原生态的纯朴和热情。阿坝县各莫寺在阿坝州阿坝县城西北部各莫乡唐麦村,距县城13公里,占地18000平方米,是一座显密兼修的格便派别寺院。为阿坝州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为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这一。建于乾隆56年(1790年),由拉卜楞寺大赤巴贡却德庆按第二世嘉木祥大活佛之意创建的。原名法相寺,至今200余年。阿坝县德普寺阿坝县德普寺德普寺在今四川省阿坝县德格乡境内,是萨迦派的大寺院,建于公元1844年,是由第四世德普活佛创建的,历代曾涌现了很多为人称道的大成就者。寺庙有一座大佛殿,在殿里正面的佛龛中,有一见得解脱的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大身像,周围有萨迦五祖、萨迦二胜六庄严、十六尊者,八大菩萨等许多比人大的木刻佛像;有弥勒佛一见有义像、近年从尼泊尔迎请的千手千眼大悲观自在菩萨、大白伞盖佛的金身像等许多非常精美的铜像。还有两套佛陀的本生的唐卡画(每套九幅)为主的众多新旧唐卡画。 密宗续部的大殿,修建于1903年,至今未坏,一般很难见到象此殿这样多的金银和木雕。殿中有从甲绒绰斯甲迎请的观自在菩萨像内天然内藏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非常殊胜。阿坝县-地貌及气候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年波也则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内最高峰5154米,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递减到2936米。县境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湿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气温3.3℃,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33天。阿曲、麻尔曲及交流向西南密布县境大部地区,系大渡河上游源流;贾曲、夏客曲向北注入黄河。县城阿坝镇位于县境中部阿曲河畔,海拔3290米。面积7.5平方公里,西距省会成都509公里,南距州府马尔康 246公里.阿坝县-区域规划行政区划阿坝县2004年辖: 1个镇:阿坝镇。 18个乡:各莫、甲尔多、求吉玛、安斗、德格、四洼 、河支、龙藏、哇尔玛、麦昆、洛尔达、茸安、安羌、麦尔玛、查理、贾洛、柯河、垮沙。羌族252人,回族1856人,汉族2657人,壮、苗、满、撒拉等族34人。羌、回、汉及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城。阿坝县-经济状况沿途看到的独特羌族民居经济以牧业为主,牧农林结合。解放前缺少疫病防治措施。畜群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停留在原始农业阶段。牲畜成活率低,主要农作物青棵平均亩产假40~50公斤。解放后,先后数次从内地引进大批铁锄、铁镰、新式犁等先进生产工具进行无偿发放、推广使用,取代了木锄、木犁、“二个抬杠”等原始农具,改革耕作制度,深耕、轮作、施肥、选种、锄草,加强病虫害防治;迅速建立兽防站,培养兽医,诊治牲畜疫病,降低牲畜死亡率,提倡科学饲养、畜种改良,有计划地调整畜群结构,畜牧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60·~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耕、耙、播、脱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建立了全机械化作业的大型国营农场。奶油分离器深入农牧民家庭,使阿坝县农牧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1976年引进青稞优良品种“肚里黄”,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 1970年建立查理寺林场,开展森林采伐和管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乱砍滥伐造成严重损失。1982年实行了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5年实行牲畜折价归户私有私养,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生产水平连年提高。1990年底,全县农牧业生产总产值达 2650元,比 1958年增长 4.9倍,其中牧业2022万元,增长5倍,农业315万元,增长0.64倍。林业收入达19万元。牲畜总数430955头,比1958年增长1.95倍,粮食总产量939万公斤,增长0.56倍,畜群结构渐趋合理,农业生产从单一的青棵、胡豆种植发展到种植蔬菜、采药、农村工副业和乡镇企业等多种行业。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 711元。1959年 1月,最早建成的草原电站级产。随后建立乡村水中站 31座,以明亮的电灯取代了农牧区数千年来的酥油灯照明。1982年10月全县最大的安羌电站竣工投产。解放前交通十分闭塞,仅有羊肠小道、独木桥,以牛马为交通工具与周边部落联系,物资运输全赖人背畜驮,信息靠捎口信传递。“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学狗爬”的民谚是当时交通情况的真实写照。1955年11月,第一条公路成(都)阿(坝)公路竣工通车。1990年底,全县有省道公路2条,县道公路3条,乡村道6条,林区公路3条,公路总长642.3公里,乡乡通公路,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县汽车队1个,省汽车运输公司所辖车站1个。有客货车158辆,运输拖拉机204辆,自行车750余辆,1987年摩托车达295辆。1952年建立阿坝(县)邮电局,先后开通阿坝至久治、马尔康的邮路。1988年10月安装自动电话。设有县邮电局和区邮电所5个,6条载波线路,2条电传线路,5条长话线路,电话359门。工业是阿坝县新兴产业。解放前仅有几家缝纫、皮毛加工、木器制作小手工作坊。民主改革后,先后建成33座大小水力发电站。“文化大革命”时期,盲目上马一些工业企业,因造成损失而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继建成安羌电厂、肉联厂、牛毛绒分梳厂等骨干企业。现有牧机厂、煤炭厂、综合林场、木材加工厂、粮食加工厂5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地毯厂、建筑公司、肉联厂、奶粉厂等集体所有制企业,19个乡镇企业。全民集体所有制职工 659人,固定资产 1460万元。 1990年工业总产值694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0.7%。初步形成了农吉林产品加工和电力工业生产体系.县境是川甘青三省历史悠久的物资集散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阿坝藏族传统扎崇节的形成,各路商贾纷纷前往阿坝经商。麦桑土官华尔功臣烈亦鼓励经商,阿坝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甘肃、青海及省内松潘、马尔康等地商人云集阿坝,形成了“天兴隆”等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商家”和繁华的崇拉(商贸)市场。解放前夕,有个体户300余户。1951年,人民政府建立了阿坝民贸公司。1958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县各区乡建立了供销商业网站,满足广大黑水秋色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增添了商贸活力,个体商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涌现出许多善于经商、勤劳致富的藏、回各族商业大户。他们致富不忘家乡,积极投资兴办教育,义务扶贫。1990年底,全县有国营、集体供销商业网点24个,从业人员27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70万元。有农牧民个体商户1362户,1517人。县城建起了全州最大的综合农牧市场,贸易兴隆,被赋予“高原商城”之誉。解放前,仅有土官、寺院和大商进行民间借贷,无专门金融机构和私人钱庄。1952年 10月建立阿坝(县)人民银行,1980年建立阿坝县建设银行。1990年全县有银行两所,区乡镇信用社、储蓄所24个。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县财政不断增长,1990年,财政收入 563.3万元,比1955年增长15.23倍;财政支出也相应增长为987万元,增长22.91倍。阿坝县-阿坝州4.7级地震日05:14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羌碉夏先清记者蒋冰 诸泽海)记者获得消息,昨日清晨6时05分,我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交界地区(北纬32.30度,东经101.60度)发生4.7级地震。据当地昨日8时报告,马尔康县日部乡、壤塘县城震感强烈,马尔康县城、小金县城部分居民有感;日部乡公路出现垮塌现象。由于震中位于海拔2680米的高原地区,当地人烟稀少,通讯落后,目前尚未接到人员伤亡与房屋垮塌的报告。有关详情正在进一步了解之中。此次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并决定派邓昌文副局长率现场工作组赶赴震区开展震情监视、震灾评估、科学考察等工作。同时,省地震局正组织专家进行震情紧急会商,当地政府正采取紧急措施抗震救灾。省地震局副局长吕弋培在昨日9时30分举行的震情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此次地震的有关情况。问及马尔康地震是否与印度洋地震海啸有关时,吕弋培说,印尼8.7级地震的发生有可能对全球地震活动产生影响,但此次马尔康地震是否是受印度洋地震触发的,有关地震专家正在分析研究。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坝州阿坝县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