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云白玉龙纹佩錾花龙纹盘清朝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清乾隆矾红龙纹天球瓶】-百科知识-词汇网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
关键词:&& 发表时间: 13:30:27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名称】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 【类别】 瓷器 【年代】 清 雍正年间 【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宫御用磁器
【名称】 清雍正矾红彩云龙纹盘【种别】 磁器【年代】 清 雍正年间【文物原属】 清宫御用磁器【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
高3.4cm口径17cm足径11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以矾红彩装潢。内口沿处绘弦纹两道,盘心绘1立龙,周围衬以火焰纹,盘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6字款,外围青花双圈。以“云龙纹”作为器物、衣饰的装潢纹样,是清朝宫庭物品的1大特点,体现了皇室尊贵的意味。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博宝艺术网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欢迎加入
参考价格:¥96966
拍卖量:448
资讯量:31
论坛量:97
錾花[拍卖]
¥ 15,000--18,000
¥ 6,000--7,000
¥ 5,000--6,000
¥ 7,000--9,000
¥ 8,000--10,000
¥ 35,000--40,000
¥ 13,000--23,000
¥ 7,000--9,000
錾花[交易]
錾花[资讯]
錾花[论坛]
收藏品最新资讯
收藏品价格最高拍卖
¥ 1,200,000--1,200,000
¥ 4,000,000--4,000,000
¥ 1,800,000--1,800,000
¥ 700,000--700,000
¥ 1,740,000--1,740,000
¥ 200,000--200,000
¥ 3,000,000--3,000,000
¥ 1,000,000--1,000,000
收藏品最新交易
收藏品最新论坛
我想比较一下
拍卖量:10
交易量:14
论坛量:21
论坛量:12
艺术品收藏字典
下一步您可以:【文物篇】清代御用金银器
【文物篇】清代御用金银器
本期分享的展览与往期大部分分享一样,都不是某个博物馆常设展览,不是随时可以前往参观和拍摄的,这一点有些朋友不清楚,多数是网络上没有或很少的图片,希望对文物有研究兴趣的朋友有空多浏览,也请分享给您身边的爱好者,特别是有收藏爱好的朋友,搞收藏一般从博物馆的藏品开始看,可避免走弯路或上当误入歧途。顺便给初学者作个提醒,古玩自古水深,但凡是商家分享的知识尽量少看,多数是误导作用。关于古玩界的黑暗,我们会定期发布揭露帖,敬请关注,谢谢大家。
《展览序言》自1644年清兵入关到1912年清朝灭亡,大清帝国统治了中华大地长达268年之久。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清朝的人口最多,蒙古、台湾、汉时的西域和唐时的吐蕃全都被它收入版图。然而,帝国晚期的衰弱、战败、割地、赔款仿佛成了国人永远的伤痛。
在大清帝国统治结束百年之际,我们从故宫的清代御用金银器中精选了80件金器和20件银器来穗展出,希望借此来洞见这个消逝王朝的背影,并亲身感受满清皇室的生活和文化品味。
清朝时代的北京紫禁城俯视图
清朝疆域图
太和殿的摆设
皇帝使用的印玺存放工具
展品《金鹤香薰》。鹤为金质,呈昂首站立呜啼状,通身錾刻羽纹,腹部内空,其上覆羽翅为盖,空腹内可贮香料,香气通过张开着的鹤口部漂出。底置一山石形铜铅座,鹤双足底出榫,可插入底座之上。鹤形香薰为清代宫廷殿堂中重要的陈设品,置于宝座地坪上的两侧。
展品《金印池、匣》。印池、印匣为一套,是盛放印玺之器。黄金制成,印匣外部两侧备有四个提手,可系绳。
展品《银錾花镂空双龙纹长方盒》。盒银质,盖作拱起的梯形,盖面镂空錾花,中为一桃,左右各一条云中龙。盖拱及盒身为镂空竹枝,盖与盒的口沿则錾以缠枝梅。此盒为皇帝书房中装文具的陈设品。
展品《银烧蓝暖砚》。此砚特别之处在于冬天可使墨汁不冻,故称“暖砚”。砚盒上部安放着两个银质长方形砚池。砚底下方中空,其中安放着两个半圆形小屉,当天寒地冻时,于其中置放烧红的木炭,温暖砚池,可以防止墨水冻结。此砚盒为银鎏金嵌珐琅,材质名贵,做工精细,是清代文具中的代表性作品。
展品《金光素盆》。清东陵祭器
展品《铜镀金双耳四足炉》。此炉为神前香案上所供之器,其器形由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这件炉大量饰以青铜器常见的几何纹饰,整体造型庄重,是祭祀天地祖先时的祭器。
展品《金累丝万年如意》。这件如意是在木胎上采用八成金质累丝工艺制成。是乾隆皇帝寿辰时王公大臣们进献之物。
展品《金累丝嵌松石葫芦式斋戒牌》。斋戒牌是祭祀前佩戴在身上以表正在斋戒期间的标志牌。此牌为葫芦形,以累丝工艺制作,牌的上下有丝带以供佩挂,各串珍珠一粒。
展品《金带座佛龛》。此金佛龛带底座,龛前面中间镶玻璃,边为累丝缠枝莲花纹,两边及顶、底均累丝卷草纹。背面刻“乾隆三十一年九月初三”及满文、藏文。金座錾刻莲瓣纹,底刻有佛花。
展品《银錾花贲巴壶》。“贲巴”是藏语“瓶”的意思,这种壶原用于佛教灌顶仪式。这件贲巴壶腹中部凸出一仰首兽头,口衔长曲流。壶上有盖,下有蕃莲花底座,腹部有银鎏金梵文一周,颈中部、腹部饰银鎏金蕃莲纹及多种花卉纹。此壶造型奇特,做工精细,为清宫佛堂中的供器。
展品《金嵌色石塔》。为藏传佛教覆钵式塔。整个塔身十分美观、华丽。正方形须弥座为底,四周饰以铃杵纹、莲瓣纹及双狮纹。须弥座上为四层圆台饰莲瓣纹并刻满文字。塔腹为八个兽头含绿松石珠镶嵌的缨络。塔身正中有龛门,外有玻璃罩。塔刹十三层,刻满文字,四竖行绿松石珠镶嵌其中。塔尖有火珠、日、月、天盘、地盘组成。
展品《银团寿纹多穆壶》。“多穆”为藏语,原指一种盛装和搅拌酥油的桶形器。多穆壶多为满清宫廷和藏蒙上层贵族使用。该壶器身分为三节,腹部一侧饰以龙首,龙口含弯流,另一侧龙口衔长弯柄,柄下端为鱼鳞纹龙尾,器身表面鏊刻团万寿纹。此壶为咸丰时祭器,民族特征突出,而又彰显出高贵的皇室气派。
展品《金佛塔》。这件佛塔为藏式风格,但在其塔座上安有一圈汉式栏杆,两种风格浑然一体。塔的整体装饰较为简洁,造型小巧玲珑,而工艺高超精巧,整体金光璀璨,是不可多得的盛世之作。
展品《金佛》。佛像头戴活动五佛冠,肩垂飘带,项挂缨络纹,佛身两旁各插宝相花一枝,花心分别镶法轮、佛花各一,椭圆形座,莲瓣纹。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其宫廷饮食文化既延缓了几千年中国宫廷筵宴传统,又保留了满族的饮食特点,同时还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清代皇室特点的宫廷礼俗。清代皇帝及其皇室成员在进行筵宴时,不仅精于美食,而且重视美器,以体现其政治上“举世无双”的显赫权势。可以说,每一件餐具从外形到内观,都充分体现出皇家的“尊荣”、“富贵”、“典雅”与“威仪”。
清代宫廷御膳主要是由三种各具风味的地方菜系发展而成。
第一种是满族菜。满族早期为游牧民族,牛、羊、马等肉类便成为日常生活常用食品的原料。入主中原以后,清宫内府的厨师利用这些原料,加以改良,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
第二种是山东菜。本来北京的饮食没有什么特色,明朝迁都北京时,皇室中的厨师大多来自山东,因此山东风味便在宫中普及开来。此后宫廷饮食便以山东风味为主并沿袭下来。
第三种是苏杭菜。乾隆皇帝数次巡行江南,且每次都到苏杭等地。乾隆皇帝对苏杭菜点十分欣赏,下令编制菜谱,从此苏杭菜也在宫中流行起来。
展品《金錾花云龙纹葫芦执壶》。此壶为乾隆时酒器,整体呈葫芦形。壶嘴与壶身相连接处为一兽首造型,柄为龙形。盖面及腹部皆錾刻云海及二龙戏珠纹;盖及壶身镶嵌有珍珠、红宝石、绿松石、珊瑚石、青金石等各色宝石共颗。此壶纹饰繁复,锤錾技艺高超,是清代宫廷御用酒器中的精品。
展品《同治款金錾花执壶》。皇宫宴会上的斟酒之器。此壶为八成金,盖面饰有花卉纹,颈部饰一周蕉叶纹。下腹部饰缠技花叶,一侧铸一仰身龙首,口衔长曲流,流中部有一镂空缠枝横梁与壶颈相连。异形曲柄,上端以龙首与壶颈相连,下端向外弯出一灵芝形装饰。此壶造型优雅,线条流畅,錾刻的纹饰精细繁复。
展品《乾隆款银镀金龙柄奶壶》。此壶为银质鎏金。盖顶有花苞形钮,下以覆莲纹为纽座。盖腹无纹,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盖下口近缘处铸卷浪纹。壶颈部饰一圈八宝花,腹部光素无纹,壶腹一侧有龙形把手,其上部有金链一条与盖相连,圈足饰垂莲瓣纹。该壶造型体现了乾隆盛世精湛的工艺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展品《银累丝盖碗》。盖碗是清宫中常见的喝茶用具,但做工如此精致却又神光内敛的盖碗则较为少见。该碗以极细的银丝仿藤编的样式,以累丝的工艺做成,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
展品《银镀金葫芦式带盖执壶》。此器作葫芦形,兽首长曲流、龙首长曲柄,盖上以莲台形座托花蕾形纽。通体錾刻石榴花卉纹和如意云头纹,华丽端庄。壶底錾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展品《光绪款金执壶》。这件执壶与同治款金錾花执壶形制花纹都相仿,虽然从刻款看分属两代皇帝,但其制造时间应当相隔不久。
展品《银錾花葫芦式执壶》。这两件壶形体巨大,造型规整,为乾隆时期大型银器中的佼佼者。壶盖呈塔形,流和曲柄的根部均饰龙首。器身錾刻鎏金宝相花,盖面錾刻莲瓣纹。圈足饰六朵鎏金莲花。壶外底中心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
展品《乾隆银镀金錾凤纹带托杯》。此杯银镀金,杯口沿下与腹近圈足处各饰一圈雷纹,腹部在米粒锦地纹上錾缠枝纹,中有二凤穿枝飞舞。双龙耳作身缠花枝状,神态雅拙可爱。杯盘中心突起一覆莲座,上有母口,杯的圈足正好嵌入,可有效保持杯的稳定。此杯为祭祀时所用之物。
展品《乾隆款金爵》。爵为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类似于后代的酒杯,仿青铜爵样式,前流后尾,双菌形柱立于爵口上,器腹上饰宽带纹和花瓣纹。三足外撇,使整体器形显得较为低矮。这套金爵也是传统祭典时的礼器。
展品《金錾花云纹椭圆盘》。该盘为椭圆形,盘内缘和内底以錾花工艺作米粒锦地纹,上出许多突起的朵云纹,应是宴飨时放果品的果盘。
展品《同治款金双喜团寿茶碗》。清代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家,都流行以吉祥物、吉祥语或吉祥符为器物装饰,而金银器因多数都为庆典所用,所以表现得尤其突出。
展品《光绪款金匙》。这件金匙的匙身别具一格地作为莲瓣形,仅寥寥数根线条,就把莲瓣的形态和质感都表现出来了。加上细长婉转的整体曲线美,给人以高洁清爽的印象。
展品《金錾花执壶》。通体錾刻缠枝莲花纹和如意云纹,象首流,龙首柄,盖为双层莲瓣纹,器底刻铭文“四十六两六钱五分”。这件豪华富丽的执壶是清代金器中的陈设珍品。
展品《银带盖火锅》。银火锅,由盖、锅、炉架、炉盘、酒精碗六部分组成。这套银火锅造型独特,样式优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工艺、美术和历史价值。
展品《青玉镶金筷》
展品《道光款金光素碗》
展品《玉柄镶金匙》。这件玉柄金匙,以黄金为勺,光素无纹;以羊脂白玉为柄,柄端浅雕龙首。制造者把握住金与玉的性质,两者互相辉映,相得益彰;造型上修短合宜,曲线优雅。
展品《金镶玉果叉》。这把用于吃水果的果叉,以金为叉齿,青玉为叉柄,白玉为叉首,青、白、黄三者搭配得如此协调,令人惊艳。
展品《金錾花八宝餐具》。此六器叉、碟、小碟、单耳杯、勺、箸皆为錾花八宝龙纹,当年被溥仪典押换钱。
展品《金漱盂》。这件金漱孟为侈口、高领、鼓腹、圈足,领与腹部各錾出一圈“十”字纹地,上相间排列双喜与团寿纹。
展品《金手炉》。这件金手炉作八瓣瓜棱造型,鼓腹,腹部附一金扁条,上连活动提梁。炉有盖,盖上雕镂空五幅捧寿图,可让热气外出;炉身无纹,为免过热烫手,提梁上缠有布条,手炉造型简洁,小巧可爱,是清宫中的应时用品。
展品《金手炉》炉身无纹,为免过热烫手,提梁上缠有布条,手炉造型简洁,小巧可爱,是清宫中的应时用品。
展品《金镂空花鞘白玉把小刀》。左面一把小刀,刀柄为玉质,刻有云龙图案,剑格镶有宝石,刀鞘镂空,錾刻菱形花卉纹,鞘头有一穿环,系一黄色的穗带,鞘尾呈塔尖形。
展品《金如意》。其头、柄、尾各刻一团寿纹,共围以九只蝙蝠和四枝花卉,柄上团寿两边开光内共刻有十个喜字,寓意福寿多多,喜事连连。
展品《累丝嵌烧蓝葵瓣式银盒》。盖顶、盖侧、盒侧及圈足都作葵瓣形,子母口,表面银胎烧珐琅,上为团花、莲瓣、花卉纹饰。通体以银丝编织成网格纹。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工艺水平极高。
展品《累丝银花篮》。圆盘盖,花形盖纽,真口,平沿,扁圆鼓腹,圈足。对称的两股银条编成长直提梁,顶有一圆环扣。通体采用累丝工艺制成。
展品《银镀金云蝠八方盒》。盒作长八方形,除盖顶面外,盖侧与盒身均以雷纹界隔出八格,满饰繁缛的蝙蝠与云纹;盖口沿有数圈弦纹,其两侧各附有一块錾海水双龙戏火焰珠的银片,应是为了方便开启银盒而设计的。
展品《累丝银盒》。盖面和外底以细丝卷草纹为地,累一朵粗丝菊花。盖边和腹部纹饰均分为组,每组分别以粗、细累丝掐成六瓣花卉和卷草。圈足边缘饰累丝雷纹。整器形制规整,工艺精湛。
展品《累丝葵瓣式银盒》。盖顶、盖侧、盒侧及圈足都作葵瓣纹,并以不同粗细的银丝堆砌出不同样式的卷草纹。其造型美观,装饰繁密,工艺复杂,体现了制作者的高超水平。
展品《雕花嵌宝石八角金盒》。通体呈八角形,盖面及八个侧面镂空雕刻花叶纹饰。盖面中心及其边沿、盒侧八面周边均嵌有红绿蓝三色宝石。整体造型别致,色彩华丽,做工十分考究。
展品《金葫芦》。圆雕剖开的半个葫芦,器身外有葫芦藤叶缠绕,并有花朵盛开,其花叶上亦有昆虫爬卧。此器为一对,金成色好,做工精致,是清代中晚期宫廷妇女用来装小首饰的陈列用品。
展品《金嵌珠宝护身佛窝》。佛窝是佛教用来存放护身符或安置佛像的地方。这件护身佛窝呈拱顶小厨形,正面錾一朵盛开的莲花,花心为一“佛”字,花托与花瓣上分别镶嵌了一颗异形珍珠、两颗蓝宝石、四颗红宝石。佛窝由一条黄色长绶带饶边系住,绶带下端散为丝穗形。
展品《金累丝花囊》。香囊又称花囊,此香囊由镂空累丝花朵组成,上饰点翠芘叶。香囊上下有丝绳串珊瑚珍珠为饰。
展品《金累丝花囊》
展品《金镶石圆盒》。盒为圆形,盖面嵌宝石碧玺等云蝠花纹,盖边嵌碧玺菊花,盖边及底边錾花“十”字纹,此盒錾刻工艺极其精致,为后妃盛放胭脂等物品所用。
展品《金錾牡丹纹嵌珠戒指》。戒指可以暗示后妃们的地位高低。这枚金戒指戒身宽大厚重,做工精湛细致,在一朵牡丹花心上托出一颗大珍珠,显得尊贵气派,应是皇后或地位较高的贵妃戴用的。
展品《金嵌红紫宝石戒指》
展品《金镶珠石松竹灵寿字簪》。簪首中部篆书“寿”字,寿字中间嵌东珠一粒,东珠非常珍贵,一般只用于皇后的首饰上。寿字由錾刻加累丝工艺制作的五朵灵芝环绕,灵芝上嵌宝石。簪首下部还饰有珠子颗。簪脚为镂空累丝长针状。
展品《嵌珠连环金簪》。簪首錾刻成连环状,一端环弯曲,上嵌珍珠一粒,一端长尖形,一侧有“德裕”、“足金”戳记。此簪造型别致,为清宫后妃的佩戴物。
展品《镶红黄碧玺金花簪》。簪上嵌有两颗红色和一颗黄色碧玺,枝叶里有绿色丝线。簪脚呈长针状,素面。
展品《镀金元宝式银盒》。通体呈元宝形,圆盘盖,元宝形钮,盖面饰凸起的螺旋纹,平底,盒身素面无纹。
展品《金錾团寿字镯》。此镯断面大致呈圆形,但向内的一面较平直,以方便戴取。向外一面以米粒纹为地,上饰团寿纹一圈,寓意长寿。
展品《金镶九龙戏珠镯》。镯为一对,圆形,以金栏划分出九格,每格中各有一团身龙,龙口衔珍珠各一。手镯边沿錾刻海水纹,内壁刻有“聚华足金”戳记。造型独特,做工精致。
展品《玳瑁镶金扁方》。扁方为满族妇女梳旗式“两把头”时用于贯连固定头发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此扁方正面镶金,錾缠枝葫芦;扁方头部镶一錾金蝙蝠,头部两端各一朵金花托一颗珍珠。这件扁方的材质为玳瑁,现已很难见到,实为珍贵。
发表评论:
馆藏&16441
TA的最新馆藏舜华声音:
一把辽代錾花双龙纹金壶的传奇经历(图)
来源:收藏快报
&&&&摘要:福建厦门博物馆有一件稀世珍宝―――辽代的錾花双龙纹金壶。这件宝物是典型的北方文物,它是如何出现在东南沿海的厦门,又是如何入藏厦门博物馆的呢?
  日上午,一位来自遥远北方的&不速之客&来到厦门市博物馆,将一件辽代錾花双龙纹金壶放在馆长张仲淳的办公桌上,震惊了整个博物馆。
  &当时就感到整个壶非常华丽,而且有着一股古朴的气息。&张仲淳清楚地记得,他一看到这个壶,就被它打动了,于是他马上跟博物馆的其他领导和专家商量,决定征集这件文物。
  其实,这位北方人几天前就来到了厦门,一直在古玩市场走动着。他的怀里揣着这件古老的金壶,由于金壶较大,使他的胸前出现鼓鼓的一团。他机警地观察着每一个前来购买古玩的人,每当发现出手大方者,他便上前与人打招呼,将怀中金光闪闪的金壶拿出来给人看。
  然而,一连几天过去了,他并没有为金壶找到买主。这个北方的汉子慢慢地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他心神不宁地四处打听哪里有爱好收藏的富商。从遥远的内蒙古来到厦门,他正是看中了厦门这个海滨城市的富裕,他在得到这件宝贝之前,就听说过厦门有许多爱好收藏的香港人、台湾人和一些外国人,特别是台湾人,爱好收藏的比较多。他认为,这些人一定非常有钱,只有他们才能够为自己手中的宝贝出个好价钱。可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厦门,他到哪里去找这些有钱人呢?
  正当他为此绞尽脑汁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裤子透进了一阵凉风,伸手一摸,发现从裤子的口袋一直到大腿,被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口袋里的钱包不翼而飞。
  这位丢了钱的北方人揣着件举世罕见的宝物,却是身无分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想起前两天一个古玩店的老板说要出一万元收购,他当时嫌价格太低,没有答应。现在,他又找到这家店,希望能谈下个好价钱。令他失望的是,店老板不在家,要到第二天才能回来,如果今天不能把东西卖掉,这个晚上他只能露宿街头了。
  也许这就是机缘吧?无意中的错过,使这件流落民间的文物在后来成为了厦门市博物馆的几件镇馆之宝中的一件。当这位北方人突然想到厦门市博物馆的时候,心里并不十分情愿,因为他知道博物馆不可能像收藏家那样出个很理想的价钱,但为了快点卖掉东西回家,他还是找到了博物馆。
  这件东西使张仲淳的眼前一亮,他不敢相信,此人送来的竟然是一件如此贵重的文物。整个金壶散发着古朴之风,却并无锈迹,金光依旧,精美异常。他上手一试,沉重的感觉让他的心里更加踏实了。为了慎重考虑,他把博物馆对金银器有研究的同事都叫了过来,大家认真鉴定之后,认为这是一件距今千年的辽代精品。根据造型,他们将之命名为&錾花双龙纹金壶&。
  这把錾花双龙纹金壶,通高20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5.2厘米,金质。圆唇,盘口,长颈,溜肩,下腹斜内收,圈足外撇,双龙錾耳。颈部有十三道凸弦纹,双耳及器腹均錾刻花纹。从肩到下腹依次錾刻雷纹、羽状纹、双龙戏珠图案、莲瓣纹,其中主题纹饰是双龙戏珠。珠为阴阳太极图案,外为太阳光芒,这种珠是传说中的宝物。双龙戏珠寓意吉庆呈祥。该壶造型灵巧,纹饰精美,通体金黄,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
  面对物主高昂的要价,张仲淳犯了难:博物馆经费有限,碰到这样可遇而不可求的重器,到底该不该花大价钱购买?
  博物馆的几位领导在与物主聊天时得知了他被偷之事,于是在对方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尽量控制价格,以照顾博物馆的经济状况。他们还带领物主参观了博物馆,让他认识到文物进入博物馆的重大意义,使他认识到自己将文物卖给博物馆也是做了一件好事,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最终博物馆成功征集了这件藏品,总花费不足5万元。
  看着这件錾花双龙纹金壶,张仲淳和同事们的心情格外高兴。自博物馆成立以来,还没收到几件像样的北方文物,今天送上门的錾花双龙纹金壶不仅是典型的北方文物,而且质地为金,精美华贵,又是罕见的辽代器物。可以说,这件文物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的,若论经济价值,更是馆内大多数藏品所无法比拟的。
  辽代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契丹贵族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外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辽代的金银工艺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受到了来自波斯,以及地中海等地文化的影响,并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创造了富有特征的金属工艺。辽代的工艺美术特色,是与悠远的草原民族传统和生活习俗紧密相关的,同时与北宋相比,辽代与西方的联系也更加密切,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墓中出土了大量金银器,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辽代的金银器多为契丹贵族使用,大都为辽代宫廷与地方的手工业制品。因此,辽代金银器中大多富有契丹民族特色,以马具、带饰居多,金银器皿较少。而这件錾花双龙纹金壶雍容华贵,古朴大方,正具有辽代的风格。
  辽代錾花双龙纹金壶征集成功后,厦门市博物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邀请了国内许多专家进行讨论,认为确为辽代物品无疑,并且从它的纹饰、造型和工艺特征来判断,此壶必为辽代贵族所用。但由于从民间购得,其中的流传已经无序,无法找到它的根源,更弄不清它当年的主人到底是谁?但无论如何,它那尊贵的造型和精致的纹饰,还有那闪闪发光的黄金质地,都见证了一个朝代兴盛时期的繁荣和富强。如今,辽代錾花双龙纹金壶正收藏在厦门市博物馆,向参观它的人诉说着一个古代强悍民族的极盛时期的奢华与骄傲。虽然契丹政权最后为女真所灭,到了今天,甚至整个契丹族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但它留下的这些文化遗产,在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更令人们对那段历史产生无限的遐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进入论坛]
济南市泉城路17号
鲁ICP备号电话: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陶瓷 龙纹 爪成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