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元年siro 1736 ed2k年汀州上杭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龙岩古代是什么地方_百度知道福建汀州府永定县13位翰林一览表及小传_客家文化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32贴子:
福建汀州府永定县13位翰林一览表及小传
永定13位翰林小传 (王贵垣收集整理) 一、王见川(),字道存,号畜斋,别号介石,溪南锦峰乡人。生而慧颖,早岁很快就获得秀才资格,成为有钱粮补助的廪生。雍正十年壬子科(1732)举人,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联捷进士,来不及参加殿试,就接到父亲丧讯,丁忧回家。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除服,会功令以初登进士分校乡闱,奉调充浙江同考试官。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补殿试,考中金德瑛榜二甲(一甲3名,二甲90名,三甲251名。王见川在二甲中排第46名(总49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满洲礼部侍郎徐元梦的荐语是:“为人孝友,笃志学问。”入翰林院不久,蒙恩诏举行褒赠庆典,奉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凡朝考都可不参加。乾隆七年壬戌(1742),馆期已满,经考试后可分发各县任职,方来京候补。这期间,奉委往六安州查水灾。旋奉委解银往天长、盱眙、泗州赈济。剀切指陈,大称上官意,由庶常改授歙县知县,视大割如烹小鲜,以经学饬吏治,口碑载道。以一书生领此要缺,不特催科抚字善载口碑,加以上江冲道,宪辕征发,案卷猬集,咄嗟立办,尤见经济文章与有实学。。任期未满,以“母老,去籍数千里,不能迎养”为憾,遂告养在籍,孜孜以培植后进为务。及终养,师五十余矣。犹辛苦不暇,纂修邑志,以书局自随,留意风察。馆太平,建高陂石桥,创汲古文会。还,则为其里立丽泽文馆,岁时课士。功甫竣,倡建合邑凤山书院,提纲规划,题捐谷六千余桶,以资每岁修缮膏火,并津贴考试,刊志成书,嘉惠士林。年既晚,校订宗谱。爰谋合建七户总祠,额曰“弈槐堂”,俾人皆知敬宗睦族之谊。比年,应嘉应州刺史詹公之请,掌教培风,讲学造士。此皆士庶之所讴思,儒林之所瞻仰者。 二、廖鸿章,字南崖,太平里青坑人,廖冀亨的小儿子。聪颖好学,每次考试几乎都取头名。乾隆元年丙辰(1736)恩科举人,次年(1737)联捷恩科进士,殿试于敏中榜三甲(一甲3名,二甲80名,三甲241名。廖鸿章在三甲中排第31名(总112名),后来成为名臣之一的余文仪紧排其后,为第32名),选为清书庶吉士,分习《国书》。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同馆推其赅洽。后,以在籍兼礼部尚书沈德潜荐,为苏州紫阳书院掌教。博闻善诱,随叩即鸣。苏州为人文渊薮之地,但时人无不钦服。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爷南巡,到紫阳书院,特赐一首诗给廖鸿章。生平著述繁富,稿存苏州未刻,其刻者仅《藜余诗草》、《紫阳课艺》二种。子守谦,长孙文耀,俱顺天榜举人;次孙廖文锦,曾孙廖惟勋,长玄孙廖寿丰、次玄孙廖寿恒,俱翰林。廖鸿章的父亲廖瀛海也是举人,侄子廖瑛,进士,为著名戏剧《怒斩道台》中的主人公。廖鸿章是永定县科举最辉煌成就——青坑“五代五翰林”的发轫者。 三、赖
勋,字卓峰,嘉庆三年戊午科(1798)中四川乡榜,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联捷进士,姚文田榜殿试三甲(一甲3名,二甲74名,三甲143名。赖勋在三甲中排第58名(总135名)),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宁都知州(从五品)、南安府知府(从四品)。 四、廖文锦,字邵庵,太平里青坑人,廖鸿章的孙子。嘉庆十三年戊辰恩科(1808)举人,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11)进士,殿试蒋立镛榜二甲(一甲3名,二甲92名,三甲142名。廖文锦在二甲中排第67名(总70名)),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河南卫辉府知府(从四品),署南汝光道(正四品)。 五、巫宜禊(1790-?),字雨池,大溪人,巫宜福的弟弟。聪颖好学,才华飚发。巫宜福中举时,宜禊尚幼读。嘉庆丙子科(1816)举人,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进士,吴其浚榜殿试二甲(一甲3名,二甲100名,三甲152名。巫宜禊在二甲中排第33名(总36名)),翰林院庶吉士,初任礼部主事(正六品),以奏对称。旨简放江苏苏松泰道(正四品),会粤督林公则徐厉禁鸦片,缴毁英商烟土数万箱。英以舟师攻陷吴淞炮台,宜禊以淞沪逼近,退守后方。事平,部议解职,侨寓吴中,子孙遂寄籍焉。 六、巫宜福(),字鞠坡,大溪人。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1795)举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恩科进士,陈沅(道光志为“陈沆”)榜殿试二甲(一甲3名,二甲99名,三甲122名。巫宜福在二甲中排第53名(总56名)),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充国史馆纂修,以亲老告养在籍。文章博雅,邑中碑铭、篆刻,多出其手。书法秀劲,士林宗仰。道光庚寅,邑令方公履篯聘主纂修县志,地方文献,赖以有征。著有《木屑篇》行世。
七、黄钟音,字永洸,号毅甫,抚市人。幼随在四川做生意的父亲黄梅堂在重庆(原属四川)读书,领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1831)四川乡榜,道光十三年癸巳恩科(1833)进士,汪鸣相榜殿试二甲(一甲3名,二甲100名,三甲117名。黄钟音在二甲中排第34名(总37名)),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历官湖广道监察御史(正四品)、广西按察使(正三品)。在广西任上,时值太平军兴,钟音驰往梧州视师,被围数月,城陷被执,不屈而死。子云衢,庠贡;星槎,广东盐大使(正八品)。 (八)、卢
燮,字晴川,太平里云川人。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恩赐举人,嘉庆元年丙辰(1796)钦赐翰林院检讨(从七品)。 (九)、郑龙观,字体乾,(不知哪里人)。嘉庆三年戊午(1798)恩赐举人,嘉庆四年已未(1799)钦赐翰林院检讨(从七品)。 (十)、黄云(),讳就斋,字秉恭,号霭亭,榜名云,太平里厦黄人,黄朝弼长子。器宇魁梧,年高益壮。乾隆十六年(1751)学院冯取进县学,高陂桥修桥总其大任,举一可反三矣。二十八年(1763)学院补增广生,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恩赐举人,壬戌(1802)钦赐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寿94岁。配江氏、吴氏,例授安人(六品)。子二:绍基,赞周止。
(十一)廖惟勋(),字炳之,别字卓峰,号掎臣,祖籍永定青坑人,廖鸿章长曾孙。道光十三年癸巳恩科(1833)进士,殿试汪鸣相榜二甲(一甲3名,二甲100名,三甲117名。廖惟勋在二甲中排第21名(总24名)),翰林院编修,官到贵阳府知府(从四品),护理贵西兵备道(正四品),诰授中宪大夫(正四品)。去世很多年以后,因孙(寿恒)贵,诰赠光禄大夫(正一品)。 (十二)廖寿恒(),字仲山,别字舞生,号抑斋,室名抑抑斋。福建汀州府永定县人,出生于江苏省太仓直隶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县)。廖鸿章次玄孙。咸丰辛酉(1861)以副贡资格参加顺天乡试,考中举人。同治二年癸亥(1863)恩科进士,殿试翁曾源榜二甲(一甲3名,二甲78名,三甲119名。廖寿恒在二甲中排第5名(总8名)。同榜探花是后来成为晚清大臣的张之洞),翰林院庶吉士,戊辰(1868)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历任河南、湖南学政,广西、江西乡试正考官,顺天乡试副考官,己丑(1889)会试大总裁,光绪元年(1875)擢冼马,不久任侍郎,周历六部。光绪廿三年(1897)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不久任兵部尚书(从一品)兼署左都御史,晋刑部尚书(从一品),又回任兵部尚书兼署刑部尚书,廿四年(1898)任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廿五年(1899)调礼部尚书(从一品)。诰授光禄大夫(正一品),并同时请旨诰赠父亲廖惟勋光禄大夫,诰封长兄廖寿丰光禄大夫。
(十三)廖寿丰()字谷似,又字研田,号暗斋、止斋、谷士,福建汀州府永定县人,出生于江苏省太仓直隶嘉定县(今上海嘉定县)。咸丰8年(1858)顺天乡试举人,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进士,殿试梁耀枢榜二甲(一甲3名,二甲120名,三甲200名。廖寿丰在二甲中排第67名(总70名)),钦点翰林院编修。后任浙江粮道,壬午(1882)充乡试副考官,戊子(1888)调查浙江按察使,庚寅(1890)按月福建布政使,又调河南布政使,署河南巡抚,癸巳(1893)授浙江巡抚(从二品)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领兵部侍郎衔(正二品),因弟(寿恒)贵,诰封光禄大夫(正一品)。
永定县7位武进士一览表
永定未钦点翰林的22位文进士一览表 (已钦点翰林的,见翰林一览表,这里不再列入)
字伯启,号中峰
弘治二年己酉科1489
明弘治三年庚戌科 1490
钱福榜三甲36名(总129名,共录取3+90+205=298名)
户部主事(正六品)、员外郎(从五品),常德府知府(正四品)
明代知府比清代高半级。永定设县以后第一位进士。
嘉靖十三年甲午科1534
嘉靖十七年戊戌科1538
茅瓒榜三甲107名(总205名,共录取3+95+222 =320名)
中书科舍人(从七品)
赖先女婿,应天乡试榜举人。因弹劾奸臣严嵩被罢官。
字淑顺,号观瀛
嘉靖四十年辛酉科1561
隆庆五年辛未科1571张元忭榜
万历二年甲戌恩科1574孙继皋榜三甲22名(总95名,共录取3+70+226=309名)
江浦知县(正七品),刑部主事(正六品)、郎中(正五品)、湖州知府(从四品),广东副使(正四品),广西布政司左参政(从三品),蕲黄道参政(从三品),降广西副使(正四品)
因丁父忧,万历二年补殿试。著有《一鉴诗集》。
崇祯十二年己卯科1639
崇祯十六年癸未科1643
杨廷鉴榜三甲84名(总165名,共录取3+78+314=395名)
揭阳知县(正七品),兵科给事中(从七品)
著有《读易识小》、《琴心轩艺》。
字维郊,号石儿
崇祯十五年壬午科1642
崇祯十六年癸未科1643
杨廷鉴榜三甲125名(总206名,共录取3+78+314=395名)
宜兴知县(正七品),礼部主事(正六品),湖广道监察御史(正七品)
明代监察御史品级虽低,实权却大,相当于钦差,代表天子出巡各道。著有《素园遗稿》。康熙版县志主修。
顺治十四年丁酉科1657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1659
徐元文榜二甲55名(总154名,共录取3+96+277=376名)
长沙县、善化县知县(正七品)
康熙版县志同修者。
顺治十七年庚子科1660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
马世俊榜三甲221名(总301名,共录取3+77+303=383名)
兴业、甘泉等县知县,邳州知州(从五品),淮安府河务同知(正五品)
著有《联捷真稿》、《愧峨诗集》。康熙版县志同修者。
康熙五十年辛卯科1711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
陈德华榜三甲193名(总277名,共录取3+81+215=299名)
龙泉知县(正七品)
著有《&诗经&省悟》、《性理会要》、《慕真堂文集》、《治谱汇言》刊行。
雍正四年丙午科1726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
彭启丰榜三甲25名(总78名,共录取3+50+173=226名)
铁岭知县(正七品)
解组归后,曾做秦中崔巡抚幕僚。著述未梓
康熙五十七年丁酉科1717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
陈倓榜三甲20名(总115名,共录取3+92+233=328名)
灵石知县(正七品)
著有《石偶稿》。
雍正十三年乙卯科1735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
于敏中榜三甲114名(总197名,共录取3+80+241=324名)
刑部主事(正六品)、员外郎(从五品),御史(从五品),给事中(正五品),云南迤东道(正四品),江西按察使(正三品)
包龙图式的人物,江西地方传统戏剧《怒斩道台》的主人公。因此得罪该道台的后台而被罢官,后来寄籍苏州。
雍正十年壬子科1732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
于敏中榜三甲48名(总131名,共录取3+80+241=324名)
乐陵知县(正七品)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1737
于敏中榜三甲200名(总283名,共录取3+80+241=324名)
永宁知县(正七品)
永地杭籍。 乡试年份恐有误。
雍正十三年乙卯科1735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
庄有恭榜三甲55名(总148名,共录取3+90+235=328名)
陕西兴安州知州(从五品)、平利知县(正七品),湖南龙山石门知县(正七品),澧州知州(从五品)。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
秦大士榜三甲83名(总156名,共录取3+70+158=231名)
官仁怀(道光志为“分水”。)知县(正七品),兴化教授(正七品)。
任满后,被聘凤山书院掌教。著有《岳云文稿》
乾隆三十年乙酉科1765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
陈初哲榜三甲9名(总62名,共录取3+50+98 =151名)
兴业、桂平知县(正七品),署延平府教授、任台湾府教授(正七品)。
任满后,被龙岩知州聘为新罗书院掌教。著《沈氏两世合课文集》。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1777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
茹棻榜三甲40名(总83名,共录取3+40+69=112名)
开建、感恩知县(正七品)
1791倡建太平书院
卓仁,号贯亭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1783
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1795
王以衔榜二甲3名(总6名,共录取3+18+90=111名)
工部主事(正六品),都水司。嘉庆辛酉、壬戌会试同考官,营缮员外郎(从五品)、郎中(正五品),转任浙江、广西、河南道监察御史(正四品或正三品)
中广东阳山县人,祖籍永定。广东乡试榜举人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1832
吴钟骏榜二甲
山西道监察御史(疑误,这官职明代有、清代无)
湖南乡试榜举人。 查进士史料,似无此人,恐名字有误。
注:1.还有很多项目不齐全,恳请有心人帮忙指正、补充,以求完整。 2.在民国版的县志上,下洋的胡应卿进士是根据采访册补入的,查有关清代进士资料,在那道光十二年壬辰科及前后几科都找不到该名字,不知是否“胡应卿”这一名字有误,或者这是其族谱上的名字,而正式学名、官名并非这个。 3.有好多人不是在福建乡试考中的举人,是在外省或京城参加乡试的。在外省乡试的,一般是祖上就在那做生意,其本人从小就在那读书。在京城乡试的,一般是贪图那里举人名额较多,比较容易考中(但花费较大),这有点像如今考北大清华,在北京考似乎分数稍微不要那么高一些。 4.前面翰林一览表中,也有上面这第3点现象。如黄钟音,从小随在四川做生意的父亲在重庆读书,在四川参加乡试,看当地的资料,他们已经把黄钟音当作是那边的翰林来统计、宣传。这有点像如今的体育比赛,一名运动员出了成绩,输出省和输入省可分别计算金牌。不知为何青坑“五代五翰林”的后三位,民国版县志却未作这样处理,把他们统计在内。 5.这22位文进士,加上已钦点翰林的10位文进士,再加上7位武进士,永定县一共有39位进士。之所以把这22位文进士放在武进士之后,是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以官职大小排列。考中翰林后,比较容易达到中高层官衔,故列第一;武进士的官衔也普遍比没中翰林的文进士高,所以列第二;文进士如果没点翰林,一般情况下官职做不大,所以列第三。
下面说说汀州府其他县域
清代平台蓝姓名将的祖籍均在武平清代的蓝姓先贤,前赴后继,用一代又一代人的热血捍卫和治理宝岛台湾,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赢得了殊荣。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功勋卓著而赫赫有名的蓝理、蓝廷珍、蓝鼎元、蓝元枚等都是武平蓝姓开基始祖蓝大一郎衍迁福建漳浦的直系后裔。  近年漳浦蓝姓族人前来武平寻根谒祖,经查对漳、武两地《监氏族谱》,其世系一一吻合,漳浦蓝姓开基祖庆福公,系武平蓝姓大一郎公之玄孙。此外,闽、粤、赣、桂、黔、滇、川等多家《蓝氏宗谱》对此亦有记载。  武平蓝氏种玉堂宗祠(坐落在县政府宾馆后侧),至今仍存石刻门联一对,联曰:海国功深,勋铭虎将;文澜涨阔,集著鹿洲。此联谓蓝氏先贤武略文韬。上联指大一郎公第十六世孙漳浦人蓝理和第十九世孙蓝廷珍及第二十一世孙蓝元枚平定台湾之武功;下联寓大一郎公第十九世孙漳浦人蓝鼎元治理台湾之文德。以漳浦蓝姓名人的事迹撰写在武平蓝姓祠堂大门上,作为武平蓝姓的公允祠联,是武平、漳浦两地蓝姓属于直系关系的又一佐证。  现就以彪炳青史的蓝理等四位名人与武平蓝姓的血缘关系,以及其生平大略分述如下:  蓝理(),字义甫,号义山,是蓝大一郎第十六世孙。民族英雄郑成功,于公元1662年收F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但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裂状态,长达20余年,为维护祖国统1一大业,蓝理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随施琅出征澎、台,与郑克土爽军二万余人在澎湖海上相遇,蓝理拖肠血战,勇立首功,台湾终于回归祖国。康熙三十年,调任浙江定海总兵,四次兼掌提督大权。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南巡,御赐《勇壮简易》榜文。次年调蓝理镇守天津,复赐《所向无前》榜文。康熙四十五年,升任福建陆路提督。  蓝廷珍(),字荆璞,是蓝大一郎第十九世孙,是清初定策经理台湾的功臣。他历任澎湖副将、南粤总兵官,曾奉命出师台湾,参与平定朱一贵起事。之后,为治理和开发台湾尽献良策。雍正元年(1723)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衔,世袭三等阿哈哈番(轻车都尉)。雍正七年,病卒于任所。朝廷赠太子大保,谥号“襄毅”。廷珍征台、治台颇有成效,在开拓和发展宝岛经济中起了重大作用。蓝廷珍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名人。  蓝鼎元(),字玉霖,号鹿洲,是蓝大一郎第十九世孙。他出身书香之家,祖父蓝继善,博学多识,父蓝斌为漳浦秀才。鼎元十岁丧父,幼年贫困,刻苦攻读,出类拔萃,所作(《饿乡记》为当时人们所传诵。康熙六十年(1721),随族兄蓝廷珍出台征战,文檄多出其手。平定台湾后,又随廷珍招抚降众,撰写《平台纪略》,论述治台十九条良策。后来历任理署台湾的文武官员多以此为法。雍正元年,蓝鼎元被选入京,不久,被授予广东普宁知县,居官有惠政,听断如神,被誉为“筹台宗匠”和“经世良才”。其名著有《鹿洲公案》、《修史试笔》及所编《潮州府志》等。  蓝元枚,字卜臣,日宠之子,廷珍之孙,属大一郎第二十一世孙。以世职补广东参将,迁龙门协副将,擢台湾总兵。乾隆四十九年(1784),擢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二年,台湾林爽文起事,元枚奉命驰驿泉州,署陆路提督,并奉诏代水师提督、陆路提督进兵台湾,复命为参赞大臣,督福建兵二千,进彰化,会总兵普吉保攻柴坑,获胜。不久卒于军,朝廷赠太子大保,与其祖父廷珍同谥“襄毅”,后人称大小“襄毅”以别之。 (来源:武平视窗)
扬州八怪”黄慎的师傅著名画家——上官周
汀州武状元丁锦堂
人称青天的惠州知府,扬州知府——清代书画家伊秉缓
客家大将刘国轩与陈永华(陈近南)、冯锡范并称明郑时期台湾三杰
"扬州八怪"之著名画家——黄慎
“铁面提督”钟宝三清代闽浙水师提督钟宝三(年),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临城镇石砌村人,为官清廉,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时人誉称:“铁面提督”。 清道光三十八年(1858年),钟宝三从广西边关参将提升为福建汀(州)漳(州)道总兵,并代行漳州知府职务。上任伊始,雷厉风行,当堂审理了10多起人命冤案,均涉及官吏豪门欺压百姓者,严惩了一批作恶多端的豪绅恶棍,其中还有一位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知县。事后,得到昭雪冤情的百姓大办厚礼酬谢钟大人,但钟宝三一概拒收。百姓见钟大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改送当地土产——莲藕给他,寓意钟宝三品行像莲藕那样纯洁美好。钟宝三欣然收下莲藕,吩咐管家蒸制莲藕汤,让下属尝鲜,并意味深长地告诫下属:“要洁身自好,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 钟家三公子是个不学无术、好吃喝嫖赌的花花公子,依仗父权,骄奢淫逸。一日,邻村新娘子路过,三公子见新娘子长得颇有姿色,顿生邪念,上前调戏不成后,令家丁抢入府中淫乐半日,蒙辱的新娘子含恨跳江自尽。死者家属把状告到钟提督案头,钟宝三异常气愤,忍无可忍,随即派员核实案情后,下令处斩主犯。钟夫人见钟提督动真要杀儿子便耍赖阻拦说:“老虎凶残不食子,你就忍心斩公子?要杀就杀我母子!”钟宝三呵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于是大义灭亲,含泪处决三公子。 后人有诗赞曰:为官公正钟大人,大义灭亲最可敬。官场皆浑他独清,流芳千古好名声。
汀州历代3位状元(含1位外地考生)373位进士其中唐代1人 宋代166人 元代4人 明代68 清代134人 另有举人数千名。(长汀为汀州府衙所在之地,宁化为客家祖地)附汀州府各县进士人数 现有人口长汀111人 宋代70人 明进士21人 清代20人 长汀县:人口49万宁化93人 唐代1人 宋代71人 明进士7人 清代14人 宁化县:人口35万清流39人 宋代20人 元代2人明进士12人 清代5人 清流县:人口15万永定36人 明进士5人 清代31人 永定县:人口46万连城29人 宋代2人 明进士3人 清代24人 连城县:人口33万上杭26人 元代1人 明进士12人 清代13人 上杭县:人口48万 武平20人 宋代2人 明进士4人 清代14人 武平县:人口36万明溪19人 宋代1人 元代1人 明进士4人 清代13人 明溪县:人口12万合计373人 唐代1人 宋代166人元代4人明进士68人 清代134人 总人口: 274万
汀州伍氏家族进士特奏名榜名录 (摘自宋本宋本《临汀志·进士题名》) 旧志自唐开元末至大中间百余岁,中第仅得伍愿。又至宋朝太平兴国中亦百余岁,仅得罗彧。意史有阙文而长老无传邪?然观近世以来,每科得人亦稀,间有阙而不书者。或谓水破南午,阴阳家为非宜,虽障而东,气势未复。不然,文献非无传,俊秀岂为少,而何名第之寥寥也?乾坤旋转,泮学恢闳,士君子益讲学砺行,以需时用,嗣是当连牍比书矣。  唐大中十年丙子(公元856年)崔铡榜  伍愿改名正己,字公谨,宁化县人。擢甲科,调临川尉,累迁御史中丞。自居职,略细故,存大体。尝从容喻台属曰:“有言责者,岂特攻人臣小过而已,小善亦不可掩。廊庙有失,犹当救正,故正人为邪佞所挤者极力营救。大臣或以谗贬,辄再三论。”时列朋党渐炽,禁锢名流,正己曰:“势不两立矣!吾祖子胥尽忠孝,引经直谏,不免奸谀之口,终受属镂之赐。今靖潜庸回以诬善良,吾岂能以一杯水救一车薪火哉!”遂丐归田里。未几,唐室俶扰,年八十一致仕。四子:泳、演、浚、洪。三以荫补官,洪独不肯仕,隐武陵原,自号抱朴居士。自正己后,子孙蕃衍登第者至今不绝。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公元1008年)姚晔榜  伍佑字右之,正己曾孙。中甲科,调赣州雩都令。历知宜城、浈昌二县,以廉能称。寻差楚州团练推官。先是,州有盐场,自唐乾符间废,盖百四十余年。未有能起之者,佑至,首议兴复。役不及民,甫期而就,岁入公上缗钱数万,后人号为伍佑场。天圣间,以例转承奉郎守秘书著作佐郎,孤特寡与,同列谗忌,复出知海盐、革阳二县。后加上骑都尉,通判潍州。寻转运承议郎,终太常博士。文章近古,尤长于诗,有集行于世。  皇佑五年癸巳(公元1053年)郑獬榜  伍择之字元宾,宁化县人,佑之子。博洽有器识,恬于进取。亲旧力勉,始就场屋。中第调南丰簿,时曾子宣、子固犹未第,择之一见奇之,与为忘年交。治平二年,文潞公荐擢秘书少监,寻以故归里。创义方堂,买监书,延明师,聚族党子弟教养之。元佑间,复出宰长乐。时诸司酷暴相矜,辄兴大狱,择之戚然,曰:“以残忍附上官,非我志。”即日归故庐。觞咏自娱,遂不复出。吴庚字西美,长汀县人,简言之重孙。刻志问学,几忘寝食,效古人铸铁砚以自励。调黄州司理,泉州推官,改京秩,终清海军签判。  绍圣元年甲戌(公元1094年)毕渐榜  伍文仲字仲成,宁化县人,正己五世孙。七岁能属文,人目为神童。十六魁乡荐,累七举,中第。复应宏词科而卒。  元符三年庚辰(公元1100年)李釜榜  伍懋字深道,佑之孙。调饶州乐平尉,江州德安丞。历知雩都、遂安、游溪、将乐四县。寿八十有二,终承议郎。  大观三年乙丑(公元1109年)贾安宅榜  伍仲休字通远,正己五世孙。博学善属文,充贡上庠擢第。调南康军理掾,辟差安远令,寻知惠州河源县。丁毋忧,勺水不入口,毁瘠致病。终承直郎。  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汪应辰榜  伍杞字卿才,宁化县人,仲询之孙。调安南理掾,治具多所平反。时有外邑尉以资补官,急于谋赏,盗不及数,诬平民以充。杞得其情,尉惧罪,救援至郡。郡欲曲从,杞力争,且不欲贻尉人入罪,止下县更讯。士论高之。终宣教郎,知潮阳县。 绍兴十五年乙丑(公元1145年)刘章榜  伍升字景升,佑曾孙。调建昌军南城县尉。  嘉定七年甲戌(公元1214年)袁甫榜  伍唐字日卿,宁化县人。调江陵府松溪簿尉,重庆府节度判官,终衢州教授。孙功甫。  嘉定十六年癸未(公元1223年)蒋重珍榜  伍梦谐字子蒙,宁化县人。调赣州瑞金尉,沣州法曹,终漳州录参。  淳佑十年庚戌(公元1250年)方逢成榜  伍功甫字勋伯,宁化县人,唐之孙。以太学上舍释褐,终常德府教授。  宝佑四年丙辰(公元1256年)文天祥榜  伍安然字文卿,宁化县人。吉州永新县主簿。  特奏题名  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伍锡字康侯,宁化县人。汀州长史。  绍兴八年戊午(公元1138年):伍利用宁化县人。连州录事参军。   绍兴十二年壬戌(公元1142年):伍伯思字安行。宁化县人。潮州司户。  绍兴十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伍时可清流县人。 伍致远清流县人。  乾道二年丙戌(公元1166年):伍冕宁化县人。永州文学。  淳熙十四年丁未(公元1187年):伍必胜清流县人。  宝庆二年丙戌(公元1226年):伍升宁化县人。漳州龙岩主簿。  淳佑四年甲辰(公元1244年):伍叔辉字清叟,清流县人。再任岳祠。  特奏名岁月贯字官称之不备者 伍子正字适道,宁化县人。福州文学。 伍仲询宁化县人,袁州司法。 伍邦彦宁化县人。将仕郎。 伍民瞻字表臣,宁化县人。福州司户。 伍文炳字积中,宁化县人。韶州仁化县令。 伍文资宁化县人。广州增城县尉。 伍见独字居厚,宁化县人。潮州司户。 伍纯中字纯甫,宁化县人。潮州司户。 
汀州府的第一位进士伍正己 伍正己(794-874年),初名愿,字公谨。汀州宁化人。约生于唐贞元十年(794年),登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进士,为汀州府第一位进士的人。后在担任临州(今甘肃临洮)尉时改名正己。官司至御史中丞。
伍正己出仕前,唐宪宗大和九年(835年)发生了"甘露之变",宰相李训等谋诛宦官不成,反被族诛一千多人。其后,以南司(宰相府)为代表的公卿与北司(宫禁)的宦官彼此互相攻讦,陷害之事层出不穷,许多正义之人亦受株连。在这样复杂、恶劣的环境下,身任御史中丞的伍正己,以国家大局为重,旗帜鲜明,坚持原则,不拘小节。他从容地对下属员说:“有言责者,非特摘发小过,正当名扬善类,令连茹汇升,为朝廷扶植元气耳。”尤其是对于那此遭谗贬摘的士大夫,他更是不遗余力地设法营救,使之能得从轻处理或免受迫害。伍正己的这种举止,得到朝中多数官员的好评。后来朋党的气焰更加嚣张起来,致使更多无辜之士身受其害,伍正己为此叹息不止。说:“庸回方正,势不两立,吾岂能以杯水救车薪之火哉!”至此,他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官回乡。
伍正己回乡后,把中华文化带进宁化,把中原文化引进宁化,致力教育,发展文化,积极办校,尊师重教。他的你亲德晋,恩封中大夫。四个儿子:泳、演、浚、洪。三个儿子以荫补官。只有洪不肯出士,隐居武陵,号"抱朴居士"。他的后裔伍佑、伍仲林、伍宗源等政声文采,名皆彰著。由于他的表率,激励后代,人才辈出。据统计,宁化唐进士1人,就是伍正己。宋进士30人,其中伍姓就有11人,占36%;宋特奏名37人,其中伍姓就有15人,占40%。宁乡举伍姓有13人,明乡举伍姓有3人,清乡举伍姓有13人。由此可见,伍正己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充分体现早期客家人的"尊师重教"的品性,“培养人才”的毅力。
伍正己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官归里,不久,唐王室争权夺位,自"甘露之变"后不到四十年,就有了清流之祸,他于唐乾符元年(874年)逝世,终年81岁,幸免于难。伍正己过世后,第一个祀乡贤祠。
汀州刘氏家庙 是江南刘氏五大宗祠之一
图为汀州刘氏家庙外景
  位于长汀县状元峰下小巷深处的刘氏家庙是汀州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一座古家祠。它北倚卧龙山,西连横岗岭,东临龙岩潭,南通兆征路,环境清幽,雄伟壮观,是江南刘氏五大宗祠之一。   刘氏家庙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为刘氏入闽始祖刘祥公七代孙河南怀庆府尹刘参常为首倡建。三国蜀汉昭烈皇帝之次子鲁王刘永及入闽始祖刘祥,故称鲁王庙,百姓俗称“王衙”。   刘氏家庙元初因兵变毁,焚于火,明永乐三年重建,明隆庆、清嘉庆、道光、民国等多次重修,占地1000多平方米,完整地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家庙坐北朝南,结构上由门楼、照璧、天井、上中下三厅、东山书院、朱子阁、结义亭、厢房等组成,房间69间。   家庙下厅檐口悬雍正御前带刀侍卫刘英,进士、刑部主事、“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名将、太子少保刘国轩之牌位。上厅正中为刘氏历代祖牌位,上携数千上祖姓名。上悬“敦睦堂”堂名巨匾。整座大厅匾额重重,楹联密布,显得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   南宋乾道年间(1170年),进士、左迪功郎刘子翔任汀主簿。他力主办教育启贤,捐俸于家庙后购民房创建东山书院。招收后裔子弟及地方绅士子弟入学,聘地方名儒任书院山长和教习,并请其堂兄、著名理学家刘子恽专程从崇安来此讲学。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曾从建阳到漳州途中经漳平集贤里来东山书院讲学。长汀名儒扬方(朱熹门徒)、雷行瑞、刘斐章、刘振京、刘尚临、汤志尧、 范苹、戴良葵、谢松涛、刘汉发都曾在此讲学课突。   由于家庙环境幽静又屋宇宽阔,房间众多,故除供刘氏后裔春秋两祭和子弟读书外,常为兵家及政府机关进驻。据史料载,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指挥机关、中共“训政人员养成所”、中共兆征县委、县苏均曾在此办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到此检查指导工作。陈云同志曾在此写作《怎样订立合同》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年轻时在长汀读书即食宿于刘氏家庙。
三明进士林荣发自隋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开科取士以来,至清末,全国共有十万多进士。三明境域也出过不少进士。据《三明市志》载:“三明境内各县历代进士共有720人。”其实,查阅《八闽通志》以及乾隆《延平府志》、《汀州府志》和新编《福建省志》还可以补上18人,也就是说(已知)达738人(包括特奏名和赐进士出身);其中,有5名状元、3名榜眼、5名探花。分析一下三明境域各历史时期进士的人数分布分析,往往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汀江文化形成较早,唐末至宋初开始兴学育才。汀州郡学创建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州府建文庙,培育人才。各县相继创设县学,兴办书院。汀州客家读书成风,人才辈出。据《客家风情》一书收录自唐宋至清代进士以上及其他人物的汀州客家名人计148人。如文状元张显宗,宁化人,武状元丁锦堂,上杭人。清代著名画家有上杭的华岩、长汀的上官周、宁化的黄慎、武平的李灿等;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还有著名书法家、惠州知府伊秉绶(伊汀州)是宁化人,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是永定人。从书中所记,可见汀州人文鼎盛。
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宁化李世熊、黎士宏,上杭刘坊诸人。郑文宝,不仅著有《郑兵部集》、《江表志》、《谈苑》、《南唐近事》等,诗文和史学在当时都有极大反响。其诗承晚唐五代诗风,格调轻盈柔软,小巧玲珑,清新酣畅,深得当时晏珠、司马光、欧阳修等著名诗家赞赏,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中说他是“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李世熊,主要著作有《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史称其:六经诸子百家,无不贯通;为文沈深削该、奥博离奇。撰修《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对客家地区方志学作出了特殊贡献。黎士宏,世熊弟子,人称“以诗文章名天下”。刘坊,著有《天朝阁集》。自视甚高,声言“自有文章以来,一刘鳌石而已”。人评其文“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绘画领域则有“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老师上官周以及扬州画派的佼佼者华岩等。上官周,原名世显,号竹庄山人,清朝康雍乾时代汀州府长汀县官坊人。 《中国绘画史》载:“就清之人物画来说……长汀上官周之工夫老到……为清代史诗风俗画之较有名者。”上官周终生立志作画,遵循画家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游历江、浙、皖、闽、粤、赣诸省,精心绘制了《罗浮山图》长卷,著名诗人查慎行观后觉得“正缘身不在山中,识的罗浮真面目”,并赋有“上官山人今虎头”诗句,把他等同于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虎头)。他的画、诗、书、印名闻大江南北,有“江南民间神笔”之誉,人们称其“四绝”。时闽、粤、赣习画者纷至沓来参师受业,这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宁化人黄慎,他“少学画于上官周,人物、花鸟、山水、楼台,尽得其妙”。华岩,原字德嵩,又字秋岳,福建上杭人(上杭古属汀州)。华岩属于扬州画派,他的艺术既具有扬州画派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他成就非凡,花鸟、人物、山水皆能,是一位绘画艺术上的多面手。他的画,删繁就简,以虚求实。在用笔上崇尚自然,去斧凿痕;在立意上超于象外,不主张过于刻画,追求超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中国画史记载的诸多画家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后人多有评述,“评者谓如春风紫氛、层崖积雪、玉瑟弹秋、太阿出水,足称神品。书画之妙,亦似其诗,海内推为三绝”。除此之外,近现代的文学家江翰、诗人康泳、法学家诗人江庸、书法家伊秉授、项朝钦、黄肇河、李云霄、林钟鸣、罗丹等;新加坡诗人胡浪曼,台湾女词人傅玉良等都是汀州客家人。古老秀美的汀江孕育了客家文化,逐步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明末清初从中原迁来的客家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极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名节思想。他们为人则“不食周粟”、退隐山林,为文则愤世嫉俗、慷慨激越、彪炳可翫。其佼佼者有李世熊、刘坊、黎士宏诸人,他们的道德文章,光辉千古。在客家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
清代是宁化文化教育成就超越唐宋,大放光芒的一个朝代。清代宁化涌现了李世熊、雷、黄慎、伊秉绶这些在史学、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不但傲视汀州府诸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近代上杭诗人邱复评论说:“予尝论吾汀人文,近三百年来独萃于宁化,如寒支(李世熊)之文章、气节,翠庭(雷)之理学,墨卿(伊秉绶)之书,山人(黄慎)之画而兼诗,皆可卓然而传百世。”宁化再次夺回在闽西、闽北文化教育的领先地位。  数据是枯燥的,在成效上有时却很有说服力。自隋唐实施科举制以来,宁化共考取举人152人,正榜进士及第50人,状元1人。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宁化孕育出文韬武略、政声彰著的众多客家历史名人,仅列入《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就有30多位,他们为发展客家文化和繁荣华厦文明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时光的视角转到千年后的当代宁化,崇文重教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兴学先进的风气正方兴未艾。作为福建省少数经济欠发达县之一的宁化,历届县委县政府倾其所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多少仁人志士、客家乡贤慷慨解囊,支持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正所谓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宁化县每年高考大学录取率、综合教育质量评估稳居三明市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出数十名的清华北大学子;造就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中国远洋集团总裁陈忠表等时代娇子。宁化的文化教育水平在闽赣中部诸县傲然挺立、独树一帜。  青松翠柏涛声阵阵,林间小径鸟语花香,傲岸的宁化北山脚下是百年历史名校、省一级达标学校——宁化第一中学。校园内层林尽染、书声朗朗,秉承“刻苦勤俭、拼搏进取、甘于奉献、爱国爱乡”客家精神的宁化学子,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坚守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信仰,续写着宁化的光荣与梦想。
走进汀州客家博物馆:感受客家千年文化博物馆大门 (摄影 李伟贤) 苏维埃政府横匾 (摄影 李伟贤)华广网10月14日福州讯(李伟贤)"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报道组来到汀州客家博物馆,感受客家首府的千年文化。 长汀县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庄严宏伟、绿草如茵、古柏鲜花、环境优美,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汀州试院旧址"和唐代古柏等参观游览内容"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展室展示了长汀多姿多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如汀江龙门、朝斗岩、云骧阁、双阴塔等。还有客家围屋等客家独特建筑。围屋主要是府第式建筑,周围由一圈围屋围拢起来,里面池塘、水井一应俱全,可以供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居住。它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团结精神,在古代也有利于抵抗外族的侵犯。 客家围屋 (摄影 李伟贤)  "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展室展有一组反映长汀传统文化的照片,如舞龙灯、踩船灯、采马灯、闹元宵、民乐演奏、顶轿比赛、木偶、抬阁、九连环、百壶宴和花灯等。还展有被称长汀客家女三件宝的凉笠、围裙、布草鞋,以及犁、石磨、砻、洗脸架、供桌、各式竹编制品等客家人生产、生活代表性的用具实物。博物馆内关于张九龄到汀州府视察的描述 (摄影 李伟贤)清代悬挂于汀州府城门上的扁阁 “邦家之基”(摄影 李伟贤) 科举时代汀州学子的辉煌 (摄影 李伟贤)宋代汀州长汀县学旧照 (摄影 李伟贤)
抗战时期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办学概况 (摄影 李伟贤)抗战时期长汀被成为“红色小上海”(摄影 李伟贤)汀州屋桥——位于长汀策武当坑村的永隆桥图片 (摄影 李伟贤)唐大历4年始建的汀州城隍庙图片,是福建省历史最为悠久的城隍庙之一 (摄影 李伟贤)客家首府"汀州"汀州府学(文庙)   始创于宋代咸平二年(999年),绍兴三年(1133年)迁于今址。整座文庙气势恢宏,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规模之大殊不多见。 客家人素有耕读传家、尊孔崇儒的垂世风范,因而有客家人的地方,大都建有孔庙,汀州文庙就是实证。城区卧龙山麓的宋代汀州文庙,历经修葺,已恢复旧貌,成为今日古城的一个文化娱乐中心,承传着客家人的重教传统汀州文庙位于长汀县城兆征路20号,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是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场所。汀州文庙历史上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除主殿之外还有讲学堂、名宦祠、启圣祠、宗圣祠等等。它的范围包括现在的县政府大院的大部,县人大办公楼全部。文庙许多附属建筑由于历史原因移作他用,目前保留了棂星门、泮池、拱桥、戳门、东庑西庑和大成殿等主要建筑,占地25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古朴壮观。尤其是大成殿,更显其独特气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十三檀卷棚式前步廊,柱网布局规整。明间正中为方形藻井,采用出桃三层如意斗拱承托,四角有雕饰垂球。次间为三扇井口天花,绘有龙风、花草;明间大额访砍制月梁形,用材硕大,跨度7.35米,金柱直径均不小于40公分。自明至近年,对文庙都有维修,使主建筑不失当年风韵。汀州文庙的保护也经历了一些挫折,例如1980年拆除了棂星门,建起四层的文化大楼,使文庙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失去了文物的风貌。1995年,县政府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还文庙以历史原貌,决定拆除文化大楼,并成立文庙维修理事会,广泛集资重建棂星门,恢复汀州文庙的原有风貌。过去大成殿神上设有大成至圣先师神位,东配、西配分别是复圣颜子、宗圣曾子神位;大殿正上方悬挂一块清朝康熙皇帝御笔巨型牌匾,上书“至圣先师”四个大字;东庑西庑列设十二先哲神牌;东庑西庑供奉七十二先贤神位。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  上杭孔庙坐落在汀江河畔的县城东门学坪,故称学宫、儒学,又称文庙,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迄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整座孔庙端庄雄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极为高超,有“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之赞誉。上杭孔庙系福建现存的历史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庙之一。2001年1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芳坊  流芳坊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近500年的历史。明王朝明武宗皇帝时,为了表彰明诰赠奉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吴谷用及其子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树,由时任地方官员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荣。牌坊上有(恩荣)字样,就是朝廷(皇帝)“恩赐荣誉”的意思。“流芳”是流传芳名于后世,即“流芳百世”的意思。从牌坊勒石上可看出,此牌坊于明清两代经吴氏后嗣(子孙后代)多次维修。牌坊上有“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和“南京户部郎中父吴谷用”等字样,可见吴谷用与吴湘是父子关系。经查考有关资料,吴谷用父子是胜运里汤湖(今属上杭县稔田镇)人;吴谷用,字时济,封赠南京户部郎中;吴湘,吴谷用之子,字茂泰(又茂参),明洪武年间荐科举人,官至南京户部郎中。  吴氏后嗣(子孙后代)为官者众多,子孙辈就有14人被授予功名或担任官职。也正是因为人才辈出,所以吴氏后裔也十分重视流芳碑带给他们的荣誉。自明正德九年建造流芳坊后,曾进行过至少五次重修,分别为明万历二十九年由地方官员重修,清康熙、雍正、嘉庆和光绪年间由其裔孙进行过重修。  流芳坊的保存,说明至明代客家民系已在上杭形成相当影响,是上杭作为客家祖  地地位的一个佐证。1984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流芳坊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在紫金南路(瓦子街)改造时进行了重修。丘氏宗祠  “丘氏宗祠”坐落在上杭瓦子街解放路,早年为海内外丘氏裔孙纪念客家丘氏开基始祖丘三五郎的宗祠。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属典型的清代古建筑,也是最具特色的客家古建筑之一。属土楼围屋式结构兼有客家民居“三堂出水”的建筑风格。该祠占地约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连进四大栋,四周围房,配房为二层建筑计100余间,如今该祠虽经190多年风雨,却仍保存完好。  同时“丘氏总祠” 也是清朝著名的抗日保台爱国志士丘逢甲创办“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所在地。1905年,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联络上杭举人丘复等丘氏族人,在丘氏总祠创办“上杭丘祠师范传习所”,开国文、英文、算术、史地、植物等课程。在丘逢甲的倡议下,上杭黄坑崇德、中都忠实、忠恕,东溪立本各小学同时设立。曾是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师范,是上杭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师资的学校,为兴办新学培养了骨干力量。丁状元旧居:  丁状元旧居位于瓦子街解放路,是明代古民居,现今大门口还挂着“丁状元旧居”的牌匾。丁状元名叫丁锦堂,字笏初,号福三,清上杭在城里(今临江镇)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殿试中荣登辛未科钦点武状元,成为清代福建省第一位武状元。  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授以振威将军衔,任广东南澳厅游击,代理镇守总兵官职务。身为海防重地军事长官,他肩负重任,恪尽职守,任职16年,列强一直不敢侵犯南澳,保卫了东南海疆安全,是客家的英雄。  郭氏宗祠:  “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姓为上杭大姓,人数众多,素有“郭半街”说法。郭氏宗祠建于明正德5年(公元1514年)。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祠址在瓦子街杭中路59号。门首镌有石刻楹联:“开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
义宁陈氏五杰之——湖南巡抚陈宝箴上杭客家移民崇文重教、科举入仕、光宗耀祖方面。《义宁州志》载,落籍江西义宁州的客家人,他们为争取获得与当地土著人一样的入学与应试科举资格而不懈斗争。“雍正二年(1724年)四五月间,土著绅士为阻止客家人入籍和考试,围攻州署,欧打赴考生童,知州刘世豪不畏胁迫,主持公道,并奏请准予客民入籍考试”,终使朝廷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在义宁州设置怀远都,赢得了“怀远都”之名。文曰“安辑棚民之请,耕山者概编保田,有产者另立都图,以怀远为名,隐寓招携之义”允准“耕山者概编保甲,有产者另立都图,童生课习五年,一律准予参加科考”。当上杭客家移民取得科举入任的入场卷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嘉庆二十四年,上杭客家移民纷纷捐资在县城创建怀远人的第一个书院:梯云书院。张氏宗谱载,辉石公,于乾隆年间随父元基公由闽之上杭迁宁,橘迁于彭市,再迁杨庄陇,公“倡立良祖公派冢,又襄彭市风车鼓石桥,助捐梯云书院暨云记宾兴、军需团练诸费”。又文渊公,讳斌,字彦胜,号文渊,世居闽杭,幼随诜振公商宁之彭市,遂家焉。季子讳灿,字达三,号秋帆,例赠修职郎,“书院宾兴之倡建,宗祠族谱之纂修”;何氏谱载,何巨珍、巨兰兄弟兄弟移居江西义宁安乡十三都护仙源立籍,第二代凤歧与侄云升“合进铜鼓奎光堂及书院捐名,共领院志壹部捐票弍纸存据”。何光水,字映澜,号海门,讳云汉,奉旨议叙八品,咸丰乙卯(1855年)年五月九日,城陷殉难,蒙恩荫恤世袭云骑尉。道光乙巳(1845年)年,光水公曾捐租助修梯云书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杭中都迁义宁安乡十三都护仙源立籍的陈氏(人称竹塅陈氏)一族为教育振兴做的贡献。《梯云书院志》载,竹塅陈氏第四代孙陈规鋐(陈宝箴父),在创建梯云书院的活动中,陈规鋐捐银320两,是五个捐银最多者之一,推为首事之一。道光二十八年陈规鋐又以长子名义续捐银200两。道光二十九年再次捐银200两给梯云书院宾兴会。光绪十年(1884)陈规鋐长子陈宝箴回乡,购936本两千卷书捐给梯云书院,光绪十八年,梯云书院重修《梯云书院志》,陈宝箴撰《梯云书院记》并捐钱一百吊。陈氏家族对梯云书院一如既往的关爱,赢得到了义宁客家人的尊敬等。梯云书院的建立,为怀远人培养了大批文、武公职人员人才。 据统计,自清乾隆至光绪末,义宁州客家人人文蔚起,科甲蝉联:“怀远”有进士8人,占全县同期进士17名的47%;举人75名,占202名的37% ;武科举人怀远人占80% 。其中,上杭移民后裔就有上杭张化孙裔安乡高丽支笏臣公,入选明经廷试进士、泰乡北岸张明山张向日父子中咸丰辛亥恩科魁元,会试优等“授五品衔,赏戴蓝翎,擢广昌营把总,驻防四年,盗弭民安”;有上杭廖花裔廖廷华,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有何氏何秉元同治十二年举人、何尚华清光绪癸已举人;有邱氏邱仰山,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等。特别迁自上杭中都琳坊的竹塅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从事变法者。其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三立长子陈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陈衡恪次子陈封怀,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为我国的植物园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为我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义宁州客家人的教育振兴与义宁陈氏文化世家的迅速崛起,不但为义宁州文化史写下重要的一页,更为上杭祖地光宗耀祖、祠宇的文化内涵抹下了浓浓一笔。
崇尚读书,兴学育才  梅州、汀州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出自书香门第,具有中原文化气质和"诗礼传家"的家风。据乾隆《嘉应州志》记:"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客家童谣道:"蟾蜍婆,咯告咯,晤读书,无老婆","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都把读书与娶妻联系起来,反映了客家人崇尚读书的风气。在客家农村,有"有子不读书,不如养条猪","不读诗书,有目无珠"的乡谚,也反映了读书在客家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旧时,尽管生活极为贫困,但靠挑担砍柴卖也要缴女子读书费用,成为两地客家人普遍的动态。  汀江文化形成较早,唐末至宋初开始兴学育才。汀州郡学创建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州府建文庙,培育人才。各县相继创设县学,兴办书院。汀州客家读书成风,人才辈出。据《客家风情》一书收录自唐宋至清代进士以上及其他人物的汀州客家名人计148人。如文状元张显宗,宁化人,武状元丁锦堂,上杭人。清代著名画家有上杭的华岩、长汀的上官周、宁化的黄慎、武平的李灿等;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还有著名书法家、惠州知府伊秉绶(伊汀州)是宁化人,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是永定人。从书中所记,可见汀州人文鼎盛。 梅江文化发源于宋,盛于明、清。早在宋代就有12岁中进士一门三进士的神童蔡蒙吉,明代有太子太傅李士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盛端明,父子同中进士的饶相等。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嘉应州后,每年应童子科考试的都有万人以上、嘉应州知州王之正在州衙照壁上题"人文秀区"四字,盛赞梅州好学之风。嘉应州主考官吴鸿撰文云:"嘉应之为州也,人文为岭南元均是嘉应州人,有"五科五解"之佳话。自宋至清代。梅州七县登进士者有200余人。其中,梅县有清中叶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晚清有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大埔有不辱使命的外交官何如璋及有一腹三翰林父子四进士的杨之徐父子,丰顺有军事家、诗人丁日昌及著名将军太子太保吴六奇,蕉岭有**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五华有武状元李威光,武榜眼曾琼琲,一品朝官近代中国军医之父徐华清等等,都较为出名。清嘉庆年间,梅州读书人数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直至今天,梅州、汀州客家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仍得以发扬,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超过中原。 梅江、汀江两地客家人在交往中历来是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梅州流传着一则美谈:早在清乾隆年间,梅县才子宋湘赴省参加乡试,途经惠州时,因盘费不足,求助于惠州知府伊汀州(伊秉绶)。伊秉绶赏识这位客家子弟的才学,当即资助宋湘赴穗。结果,宋湘举乡试解元,被誉为"广东第一才子"。后宋湘赴京殿试进土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年间,伊汀州特聘宋湘回粤,任惠州丰湖书院主讲。晚清爱国志士丘逢甲内渡后回到焦岭(其祖籍上杭,后移蕉岭)后致力于办教育。从19O5年起,丘逢甲曾亲往邻县上杭、武平等地劝办新学,在镇平县创办师范传习所,培养办学师资,有的派往上杭、武平及梅州各地办学,促进了粤东及闽西新学的兴起。综上所述,梅江文化与汀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客家先民由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复由闽徙粤。入阅后,先在汀江流域定居,后逐步向梅江流域转徙,进而流向广东各地,后又流向四川、广西、湖南、台湾、香港乃至海外各国,把中原文化插迁到世界各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元年 经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