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到张家界汽车属于咸丰的名胜古迹吗

咸丰的名胜古迹_百度知道湖南名胜古迹——株洲篇-天下湖南网
湖南名胜古迹——株洲篇
株洲市风景名胜区简介
炎帝陵  & 炎帝陵即炎帝神农氏陵,又名天子坟。位于炎陵县塘田乡炎陵村太和山前,始建于何时以无法考证,但据史书载当不晚于五代前。宋太祖时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陵前建庙,清代康熙、道光年间均立过墓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炎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上古时中国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又名神农氏,是传说中农业生产的始祖、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者和倡导者。炎帝葬何处,晋以前无考。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载,葬于长沙。宋罗泌《路史》载:"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酃县为南宋时由茶陵分置)。宋乾德五年(967),宋太祖诏令在塘田鹿源坡修建炎帝陵,建庙分前后二殿,奉祀炎帝。明清两朝对庙陵多次重修。清雍正十一年(1733)最后一次重修。历代帝王遇有庆贺大典,便派遣官员来陵前告祭,规模与祀舜陵相等。百姓多于端阳、中秋及传说中的炎帝生日前来祭扫,除夕来祭扫者更多达数千人。1993年以来,湖南省人民政府多次在此举行公祭炎帝陵典礼,同时举行"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炎帝陵取圣火仪式。现陵园方圆1平方公里,包括炎帝墓、碑、天池、永丰亭、味草亭、奉圣寺、天使馆、飞香亭、龙墀、行礼亭、帝陵、左右朝房和左右碑亭。帝陵前殿供奉炎帝,后殿供奉赤松子(炎帝药师)。历代官府皆禁止在此樵牧。1954年,主殿因朝拜者失火被焚,尔后其余设施又多次被毁坏,终在"文革"时变成一片废墟。1986年,政府拔款开始修复并重新规划。1988年11月对外开放。修复与规划总体面积7.5平方公里,控制与保护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除恢复原有全部古建筑群和炎陵十景,还重点开发狮子溶洞、炎山水库等20多处风景点,成为省级重点旅游风景区。整个陵区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斜濑水纡萦于坡前,胜似一条玉带;远眺云秋山拱手峙立于西南,宛若一幅画屏,与文物古迹自然融为一体,环境十分幽雅。
神农谷 &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内森林茂密,是一座天然“绿色宝库”和动物园。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自然景观神奇而迷人。因毗邻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地,而称之为神农谷。小气候环境优越、清新的空气和高含量的负氧离子(最高达6.5万个/立方厘米),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疗养和探险的胜地。境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春秋季宜人,根据逐日平均气温与空气相对湿度的组合状况和对人体心理感觉及生活测试结果分析,森林公园境内使人感觉舒适的时间有114天,舒适的旅游期长达196天,4月中旬一11月是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的舒适旅游期。 & 整个神农谷群峰漫舞,谷岭交错,且多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远望罗霄山脉,峰峦重叠,延绵起伏,空间层次异常丰富,轮廓优美的山体,姿态各异的水体,幽静的森林环区,神奇迷人的气象景观,奇险的深涧峡谷,恬静的田园风光相互渗透,紧密相连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神农谷不仅自然景象丰富,而且山水结合的好,与植物相得益彰,形成了她神秘、野趣、奇险、恬静的风景特色。 & 神农谷山高林密、峡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参天、飞泉瀑布、流水括瀑、云海奇景、变化莫测,且有珍禽异兽出没其中,自然风景极为丰富优美。公园分六大景区:甲水景区、桃花溪景区、横泥山景区、田心里景区、九曲水景区、平坑景区。一级景点6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28处。主要景点有:树抱石、珠帘瀑布、试鞭石、一线天、石板推、狮子崖、龙潭天河、东坑瀑布、古老仙等。&攸县酒埠江 & 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内自然景观独特,集洞、河、泉、桥、瀑、峡于一身,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湖光山色、溪流飞瀑、植审美观点繁茂、峡谷幽深、山水林洞要素齐全。其间的酒埠江水库规模宠大,水质洁净,空气清晰,两岸群山环绕,林木葱茏,景观丰富多彩。溶洞景观资源也十分丰富,岩溶地貌典型、独特而完整,溶洞密集成群(已发现156个)、多层发育、规模宏大、造型奇特、景观丰富,是湖南乃至全国位置最东、规模最大的溶洞群,与西部地区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张家界的黄龙洞,贵州的龙宫洞,湘中地区娄底的波月洞,东部江西的义龙洞相比,在规模及表现形式上独具特色。其中的白龙洞长达数公里,分为三层,洞内石钟乳发育良好,且有上万年古鹿骨化石遗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朱学稳教授高度评价白龙洞“景赛黄龙洞,奇胜芦笛岩。” & 酒埠江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有千年古刹宝宁寺、太平天国活动遗址和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纪念地多处,这些人文景观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早在宋代,攸县籍太学博士彭天益()向宋徽宗皇帝介绍攸县风土时,就曾用“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佳句对该地的自然美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大京风景区 & 大京风景区分为仙峰岭、京水湖、屏风岭等三大景区,包括34个景点,内有以观赏植物为主的植物园和以富有山林野趣的野营活动基地,可在此进行森林浴、野炊等活动。是一个以山、水、林、禽同生共荣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观与以盛极明清的古庙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集游览、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被列为株洲市至炎帝陵旅游线的起点。区内崇山峻岭,峰峦叠嶂,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清澈平静的湖水变化多彩,这里山水辉映的水面,九曲十八而幽的小水湾,大、小溪水相嵌在崇山峻岭的腹地之中,溪水潺潺,清澈透明。湖中绿岛,百鸟投林,翠绿的山色倒映湖中,山水一色,是一个泛舟寻芳、悠然垂钓的好去处。京水湖畔阡陌纵横,沃野千里,稻黄果香,炊烟袅袅,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婆仙岭亦称仙峰,相传为七仙姑修道成仙处,山巅常年云雾缭绕,朦胧迷离。金轮古寺始建于唐,明、清时香火极盛,为景区最高点,现仅存遗址。古寺飞钟、枯岭丹霞、老虎听经、狮子啸月、石港远帆、屏风夕照、桃林花雨、双井清泉合为"仙峰八景"。
云阳山木森林公园 & 云阳山森林公园位于茶陵县城西5公里处,是茶陵县主要风景区。《湖南通志》载:云阳,炎帝故封,为湖南封建之始。《史略循蜚》载:唐初,云阳始封为南岳。不料朝臣刘晏到茶陵后,说云阳山“虽其灵异峭绝莫俦”,但米水滩险流急,“切虑艅艎莫济”,因此改封衡山为南岳。故云阳山有“古南岳”之称。民间传说更为神奇,说老君在紫微峰“肉身成仙”,因此云阳山被道家视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神仙福地。 & 云阳山草木茂盛,风景秀美,丹崖翠壁如屏,飞瀑流泉迭见,秀峰幽洞纷呈,集秀、幽、险、奇于一身,它的雄姿秀色,仅次于南岳衡山,并且每年7月去南岳进香的香客有先到云阳山朝拜的习惯,所以云阳山又有“亚衡山”、“小南岳”之称。 & 登山远望,整个县城如在青山环抱之中,晴天时在蓝天白云辉映下,青出如黛,风光明丽;阴雨有雾时,山影飘渺迷离,有如雾中浮岛。云阳山山体起伏连绵,主要有7座高峰,植被完整。云阳山的南麓,呈现出明显的峰丛洼地型岩溶地貌,峰丛间有具典型性的溶蚀漏斗,洼地中有竖井,地下有集中渗透通道,暗河发育庞大,有景色奇好的溶洞群。云阳山的人文景观主要为寺院庙观,山脚、山腰、山顶都有分布。从山脚起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山路盘旋而上,路面宽约3m,可达山顶。 & 云阳山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吸引了宋代著名诗人共同庭坚,明代“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著名旅行客徐霞客,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等先后到此探幽揽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 以其天生丽质,连绵翡翠的山体与古城茶陵融为一体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湘东边陲,优美的森林风光与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令世人赞不绝口,誉满三湘。  & 我们,将这两口泉池分别取名为“天池”“白鹤池”。民间仍然称之为“天池”、“天鹅湖”。
醴陵仙岳山森林公园 & 南屏耸翠——仙岳山,又名丁仙山,即原仙山公园,海拔351.9米,屹立于瓷城之南,与旧城区一江之隔。登山远眺,既可俯瞰全城,又见渌江如带,群山起伏,林木葱郁。春来杜鹃艳,秋到枫叶红,风不如画。相传宋青阳县令丁令威弃官学道,云游至醴,筑观于山,道成乘鹤仙去,故名丁仙观。明成化间(),道士姚安禅重建丁仙观。清光绪时(),在已毁观址建药王宫。民国22年(1933),改建南岳行宫,规模居境内寺观神庙之首。1945年被侵华日军炸毁。日本投降后修复。1958年被拆除。年,信徒捐款新建护国寺,前进为天王殿,中进为圣帝殿,后进为大雄宝殿。前殿左首有丁仙观,“丁仙观“石额为原丁仙观遗物。大雄宝殿左侧有巨石(旧志称石坛),石上因风化自泐,加工人凿成“仙岳山”、“丁仙”、“王仙”、“彰仙”、“如来佛”等字。现山顶建有大型寺庙,名“护国寺”。1988年,在山顶建醴陵市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发射塔直插云天。仙岳山腰建有老祖道院,三进。前进为老祖殿,中进为圣帝殿,后进为三清殿。 & 仙岳山辖区博大,群山环绕,林木茂盛,达万余亩,又名胜古迹很多,被定为湖南省级森林公园。由于紧临城区,是醴陵闹中取静的最佳休闲去处和登高踏青的理想环境。 & 仙岳山森林公园以其秀丽的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富饶的瓷城融为一体,成为湘东旅游热线上一亮丽的明珠。
 &【渌江书院】是我省著名的书院之一,是在宋元明三代学宫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创建起来的,迄今有250年历史,是公园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院内古树参天,蔚然深秀。文星朗耀,名硕辈出。里面有靖兴寺、宋名臣祠等著名古建筑。 & 南宋学者张南轩、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时,醴陵进士吴猎与他们交游甚密。吴猎先从张南轩学,后拜朱熹为师。朱熹任潭州知府时,曾聘他的学生、醴陵学者黎贵臣掌岳麓书院。由于醴陵学者与岳麓书院人事交往密切,“醴人望风景从”,兴办书院。  & 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两次来醴讲学。一次是乾道三年(1167)往潭州访问张拭回来,另一次是绍熙五年(1194)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时。两次来醴都在醴陵渌江书院前身之学宫讲学,宣传理学思想。  & 书院前有千年古樟,古樟下刻有明王守仁在醴之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门前是悠悠流过的渌江。渌江书院设讲堂、内厅、斋堂,祀有“万世师表”孔子画像,右边还有一排清代考棚。  & 道光17年,左宗棠任渌江书院山长,撰文“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据说陶澍阅边至萍乡,途经醴陵,官绅设行馆于育婴堂,请左宗棠写一门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湘子弟翘首公归”,陶澍激赏,驱车见左宗棠,作彻夜长谈,并订儿女婚姻,纳左为东床。  & 左宗棠对醴陵学子十分器重,情谊深厚。咸丰十年(1861)他率军出江西援祁门,途经醴棱,当时文武官吏匍匐郊迎,他仅颌首而已,但见到渌江书院学生时,便下车握手,偕行十余里,谈笑甚欢。  & 渌江书院承继宋明理学道统卜重视振兴文教,培育英才。这里走出了一批治国治军治文人才。其中有辛亥革命时著名政治活动家宁调元,南社创始人之一傅雄湘,曾组织护法军与蔡锷举义策应功震长岳的肖昌炽等。渌江书院后改为学堂,继办师范,仍然英才蔚起,名贤辈出。李立三、左权、张子意、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都在此求学而后走向救国救民之道。 & 【靖兴寺】唐建,公元621年,李靖奉命征伐割据湘北,湖南的梁王肖铣,驻军醴陵西山,其妻红拂随往。后来,李靖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不幸的是,红拂在醴陵染病而亡,李靖选择了山环水绕,风景优美的西山安葬了她,并且修建了靖兴寺,募僧守护。 & 【宋名臣祠】在靖兴寺的右侧,祀南宋抗南名臣、醴籍湖南派巨子吴猎和皮龙荣、杨大异等人。厅墙嵌有黄自元书“宋名臣祠记”碑刻。祠前有千年古樟。
李立三故居 & 李立三故居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渌江乡福建围村。1899年11月18日,李立三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代。  & 故居房屋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原为邓姓产业。1891年,立三祖父元吉购置。1891年南北军阀混战时,故居南边前进正房被北军焚毁。此后故居大部分房屋因失修陆续倒塌,剩下十余间危房为李立三胞弟李隆翰一家居住。1984年全面修复,并于李立三诞生85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 & 故居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黄色围墙,前后两进,左右有横屋相连,共有房屋32间。中间是黑漆大门,两边是青砖垛子,檐下绘有山水人物,屋前有槽门,八字柴门,上方和两侧有李立三的父亲李昌圭题写的“芋园”二字和对联“春华秋实,日升月恒”。两张拱形侧门上,分别用篆书题写着“迎督”、“集福”的门额。进柴门15米为正屋,大门的正上方,是一块新嵌的祁阳石匾额,上面镌刻着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李立三同志故居” 七个金色大字。  & 由故居前厅过天井为正堂屋,正面墙台桌上,安放着李立三同志的半身塑像,苍翠环绕,神采奕奕。左横堂屋两侧,对称4房,分别为立三及其父母与弟妹卧室。右横屋及住房,现为辅助陈列室,陈列230多件实物、照片、文字资料,介绍立三同志艰苦奋斗一生的业绩。由故居前厅过天井为正堂屋,正面墙台桌上,陈设李立三半身塑像。左横堂屋两侧,对称4房,分别为立三及其父母与弟妹卧室。故居内复原陈列后进南边第一间即李立三父母的住房,第二间即李立三的妹妹李祗欣和妹夫蒋先云夫妇住过的房间,前进南边第一间即李立三的卧室,以及客厅、火炉屋、厨房、碓房等,陈设的床、柜、桌、倚、凳和疲褥等家具、用具40多件都是原物。右横屋及住房,现为辅助陈列室,分七个部分,陈列230多件实物、照片、文字资料,展出了李立三少年时代、留法勤工俭学、开展安源工人运动、领导“五卅”运动、组织南昌起义、致力解放战争,直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英勇、顽强奋斗的一生光辉事迹。介绍立三同志艰苦奋斗一生的业绩。
仙庚岭 & 株洲市仙庾岭风景名胜区是以观光、游览及庙会文化活动为主,结合游乐、短期渡假及趣味竞技等参与性、休闲性和娱乐型活动内容的城市近郊风景名胜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初步形成了独特的仙庾文化,打造了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仙庾品牌。 & 风景区总面积为550公顷。风景区东面与浏阳市接壤,南面距大京风景名胜区10.6公里,西部与镇政府所在地仙庾镇相邻,西与茶马公路(仙庾镇茶圆塘——跳马)相邻,南部株浏公路距风景区2.4公里。 & 核心景区面积为1.8平方公里。2003年8月,通过市规划设计院对核心景区作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即景区细分为石塘休闲区、观光旅游区、野外活动区、仙庾渡假区、观光农业区。 & 现已探明各类景点20余个,其中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6个。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咸丰旅游景点大全_咸丰旅游景点介绍_咸丰景点推荐
共65个景点,点击加载更多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西大门。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距州府所在地恩施98公里,距重庆市53公里。地处东部、鄂西南边陲;扼楚蜀之腹心,为荆南之要地。县政府驻。国土总2550平方公里,其中4.4万公顷。800米左右。辖10个乡镇一个区,263个村,总人口36.4万人(2013年数据),有、苗族、、东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面积 2550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Xianfeng County
人口 36.4万人(2013年数据)
行政区类别 行政县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和南温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著名景点 唐崖土司城遗址、坪坝营生态旅游区
下辖地区 辖5个镇、5个乡、5个居委会
政府驻地 高乐山镇
电话区号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车牌代码 鄂Q
邮政区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5600
地理位置 鄂、湘、黔、渝边区结合部
行政代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2826
县委书记 刘忠义
县长 戴清堂
少数民族 土家族、苗族等18个民族
周朝以前属蛮夷国。周期初年是的地方,以后是子国地;战国是楚国巫郡的地方;秦朝属黔中郡;汉朝属武陵郡;东汉合到南郡;三国到属建平郡管辖;时属宜都郡管辖;时期,咸丰、来凤、宣恩三个县称乌飞县;时期,咸丰、来凤两县称开夷县,属施州管辖;唐朝将州改为郡,取消开夷县设清江县(包括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利川),五代又划咸丰、来凤两县为感化州。宋朝为,富州地,后改为羁縻柔远州,初名懿州,后改为安定州。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改州设散毛府;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改为散毛寨,同时设置唐崖司、龙潭司、金峒司。明五年(公元1372年)定其地,七年(公元1374年)割散毛司地之半(今咸丰县龙潭河以南地)设大田军民千户所,辖大旺、龙潭、唐崖、金峒、西坪各司地;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置大田军民千户守御。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将大田军民大户所及唐崖、龙潭、金峒、西坪各土司地共设一县,经迈桂奏请清世宗皇帝钦定为咸丰县,盖取&咸庆丰年&之意。(根据《嘉庆重修一统志》:从雍正十三年(1735)设置咸丰县,到咸丰元年(1851)咸丰帝登极,咸丰县比咸丰帝早116年。因此,咸丰帝与设置咸丰县无关。)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于省;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属荆南道;十五年(公元1926年)属施鹤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复隶于省;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属鄂西行政委员会;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16日,改为第七督察区,至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咸丰均属之。日(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县城解放,咸丰县人民政府随之成立,隶属湖北省恩施地区(原为恩施地区专员公署)。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10年底,咸丰县辖5个镇、5个乡,5个居委会、263个村委会。下辖乡镇有、、、朝阳寺镇、、、尖山乡、活龙坪乡、小村乡、黄金洞乡。
咸丰县地处武陵山东部、鄂西南边陲;扼楚蜀之腹心,为荆南之要地,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东经108°37′8〞-109°20′8〞,北纬29°19′28〞-30°2′54″,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距州府所在地恩施98公里,距重庆市黔江区53公里。
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较大洞穴333个,主要高山有星斗山、人头山、二仙岩、坪坝营等,共7900多个山头。复杂,呈南部高、中部低、东部向西部倾斜。沿龙潭河河床东北高、西南低,形成河水倒流,境内海拔最高点1911.5米,最低点445米,相对高差为1466.5米,以二高山地区为主,占总面积的68%。唐崖河流经中部。
2010年,咸丰县咸丰森林覆盖率高达77.2%,是鄂西林海的主干。优良的生态,适宜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物产。现已发现草本植物160多科900多种,拥有珙桐、古杜鹃、红豆杉等10多种世界级珍品树种群落。&金丝桐油&驰名全球,优质坝漆远销海外,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已发现药用植物178科1172种,以鸡爪黄连、鸡爪白术、党参、甜味绞股蓝、半年烂七叶一枝花、竹节人参等为主的名贵中药材,有&华中药材库&之誉。咸丰是中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这里盛产的烤烟,以其品质饮誉。咸丰素有&湖北仔猪第一乡&之美称,这里生产的&湖川山地猪&享誉湘、鄂、黔四省市,其加工制作的&富硒乳猪&系列产品,享誉全国,畅销东南亚。
野生动物多达210余种,有、香獐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穿山甲、黑熊、大灵猫、果子狸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20种境内的忠建河是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
截止2012年,咸丰县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已发现矿产40多种,有稀世珍品贵妃玉、松香玉,有世界罕见的高品位硒资源矿床约1.67万公顷,煤炭、汞矿为A级储量,重晶石、大理石、方解石、铜矿、高岭土等13种矿为D级储量。其中含煤地层面积534.81平方公里,储量1644万吨,保有储量1500万吨。
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到22万千瓦。
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咸丰县总人口363710人,其中:高乐山镇73764人,忠堡镇15633人,甲马池镇17145人,朝阳寺镇14259人,二仙岩镇8340人,清坪镇45378人,丁寨乡30288人,杨洞乡35472人,大路坝乡9213人,尖山乡39529人,活龙坪乡29348人,小村乡20588人,黄金洞乡24753人。 截至2013年,总人口36.4万人。咸丰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全县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民族主要民族有、苗族、侗族、、回族、东乡族、、畲族、满族、、、、瑶族、高山族、壮族、等11个少数民族。
咸丰县,2009年生产总值达到27.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8年的42.1∶21.8∶36.1调整为38.7∶22.9∶3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3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财政总收入2.7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7亿元,突破1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6.62亿元和11.4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7.1亿元。
2010年,咸丰县夏粮播种面积183417亩,比2009年下降0.85%,其中:洋芋种植面积180628亩,下降1.01%。夏油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全县种植油菜74839亩,比去年净增5000亩,增长7.14%。预计夏粮产量31827吨,比去年增长17.08%,油菜籽产量9344吨,增长15.23%。畜牧生产小幅增长。上半全县出栏肉猪24.86万头,同比增长1.5%,季末生猪存栏46.25万头,增长0.3%。居民菜蓝子工程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建成蔬菜基地45887亩,春菜产量55043吨,比去年增长18.92%。
2010年,咸丰县大河边电站建设正式启动,建成后水电总装机将再增加1万千瓦,达到15.1万千瓦。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石材石化、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资源型工业。工业园区主园区先后有8家企业入园开工建设,目前已有鑫鑫麻织、新明龙石业、磊源石材等3家投产,武陵矿业、樱桃林业、佳德木业即将建成投产,鑫磊矿业及园区标准化厂房正在加紧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6家,达到45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年工业企业技改投入2.25亿元,汇龙食品、楚焱纸业等企业技改项目竣工投产。积极推进银企合作,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放贷款2.56亿元,新增1.24亿元。工业完成增加值4.97亿元。
财政2010年,咸丰县实现财政收入21550万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23.7%,完成全年收入计划的7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93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完成年度预算的57.9%。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达到5069万元,比上年增长34.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的比重73.1%,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6个百分点。共实现财政支出26955万元,比上年上升25.4%,占年度预算的50.3%。金融2010年,咸丰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8043万元,比年初增加21886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01119万元,比年初增加2536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1762万元,比年初增加1714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66297万元,比年初增加6383万元,中长期贷款65374万元,比年初增加11276万元。信贷结构更加优化,重点领域投入得到增加。从贷款的性质看,前6个月,我县固定资产贷款、经营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增加2100万元、4292万元和10398万元,分别占贷款增量的12.2%、25.1%和60.1%。外贸月,咸丰县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外贸出口大幅增加。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94.5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200.4%,完成全年计划的48.6%。其中山茶油出口78.65万美元,馨源茶业公司完成茶叶出口60.47万美元。
咸丰境内有椒石、利咸、咸来三条省道和,长渝、沪蓉两条高速公路,渝怀、枝万两条铁路,恩施许家坪、黔江舟白两个机场,打造咸丰&承东启西,东进西出&的区位优势。2010年,咸丰县新建出口公路16公里、通乡公路22.2公里、通达工程84公里、经济循环路20公里;加强道路养护,干支公路和农村公路好路率分别保持在90%和85%以上。
2010年,咸丰县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通过实施国家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项目,咸丰县共有29所学校实施了71个项目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新增校园面积200多亩,新建校舍5万多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3万平方米。是恩施州重点中学,前身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咸丰初中分校&,建于1938年。1938年7月,湖北省政府将武昌中学、勺庭中学迁至咸丰,由陈诚兼任校长。1949年后,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初级中学&。1956年定名为&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由原咸丰二中,县职业高中、县农机学校合并而成,集、和普通高中教育于一体。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还是咸丰县首批&人民满意学校&、州级文明单位和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科学,成效显著,两年高考在全州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咸丰县民族技工学校是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和改革委联合批准设立的一所集全日制中、高级技工人才培养,农村转移培训为一体的中等技工学校,同时也是湖北省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恩施州&&培训示范基地,享有省级同类学校招生、培训、政策优惠等同等待遇。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县直初级中学,始建于清朝嘉庆中叶,始称蔚文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名为咸丰县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十七年改为县立中心小学。建国后,学校于1950年被命名为城关中心小学,1974年为城关镇继红中学,1984年定为现名---咸丰县民族中学。学校校址于1984年由原蔚文书院迁至县城东架鼓山脚下。
2010年,县已建成规范化中心卫生室32个,建筑面积达8876平方米;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7450平方米;先后投入资金243.5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达2323.8平方米的县乡两级传染病救治机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农民参合率已达90%,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2010年,咸丰县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该县有13个民间文艺团体活跃于城乡,广场文化、院子文化方兴未艾;&2131电影工程&在农村各地深入实施,并受到文化部的表彰;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几年共出版文学专著10余部;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唐崖土司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剧等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竞技体育走出低谷,参加全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3金4银3铜的好成绩。
2010年,咸丰县卫生改革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0.63万人、参合率93.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1万人、参保率95.1%;农村卫生设施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成功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河畔,占在4平方公里。元置唐崖军民千户所,明洪武7年改长官司,清雍正13年属咸丰县,乾隆元年驻通判,乾隆37年驻。明万历天启年间,土王覃鼎屡建战功,声威显赫,夫人田氏精明能干,治理有方,土司城修整一新,3街18巷36院纵横交错,城内设有教场、阅台、万畎园、大小衙门及左右营房。唐崖土司皇城紧连咸丰朝阳寺电站水库,是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垮岩、小垮岩,壁立千仞,犹如刀削斧劈;向家湾、枞木坪地表2.34平方公里的崩滑体、堆积坝,乱石穿空,蔚为壮观;蛇盘溪、小渗塘堰塞湖虽然已被山洪冲决,但其遗址尚存;峡谷幽幽,碧水涟涟。历经150年的风雨侵蚀,发生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咸丰地震,留在如今咸丰县大路坝区境内的地震遗址景观仍历历在目。大路坝乃鄂渝交界之地,诸多地震遗址除小南海湖泊属重庆黔江外,其他皆属咸丰县。其中,气势最为夺人的,当数大垮岩、小垮岩:原本海拔1500米的绿井山,地震时被削去800米;4500万立方米的崩滑体向西面的向家湾、枞木坪推移2公里,阻塞山谷,形成长1170米、宽569.8米、高67.5米的天然大坝,其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等多种地震破坏形迹,成为研究的不可复制的宝贵自然实体。● 咸丰坪坝营生态旅游区 咸丰生态旅游区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坪坝营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咸丰县南端,与恩施州来凤县、重庆黔江区接壤,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坪坝营是一个生物种群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森林生态区,有着&湖北的大兴安岭&之美称。坪坝营原始生态旅游区以古、奇、秀、幽、野等景致构成的浓郁原始气息为显著特色,是中国中西连接部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 唐崖河旅游区 位于境内,地属区,以唐崖河流域为主线,是中国最大的原生态土司文化旅游区。黄金洞古称黑洞,地处恩施、利川、咸丰交界之地,据中国和比利时洞穴专家联合考证,此洞形成于侏罗纪以前,迄今已有1.5亿年,其罕见的地质奇观,璀璨的人类文明,堪称世界自然与文化宝库。旅游区内山雄水奇,民风原始,有武陵百里画廊之誉。土苗羌侗等十八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哭嫁歌、摆手舞、傩戏、茅古斯等等。
咸丰县是革命老根据地,贺龙、任弼时、、、王震、项英等174位将帅在留下了不朽战绩。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家界历史古迹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