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主角很厉害的电影印度人 那部电影叫什么

印度电影讲的不过是些常识
仅举近年来几部有代表意义的印度影片为例——
1.《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讲述三个叛逆学生在“印度清华大学”的求学故事,由于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对传统成功学嗤之以鼻,所以常与校方发生摩擦,走上社会后依然特立独行。影片批判了印度抹杀个性的教育方式。2.《芭萨提的颜色》:从几个嘻哈青年的放浪岁月入手,讲述了当他们遭遇国家机器时的屈辱与无奈,几位主人公在忍无可忍时选择谋杀了国防部长,并随后在电台直播中向全国人民自首。这是一部缅怀印度老一辈革命家的影片。
3.《自杀现场直播》:赖以维生的农地将遭到“拍卖”,农家兄弟准备用自杀换取政府的补偿金,时值印度大选,这一事件又引发政治势力角逐及一系列风波。影片可谓一部民主制度教材。
而另一部由英国人拍摄,却反映印度社会现状的优秀影片,在此也一并提及——
4.《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借印度版“开心辞典”,讲述一个社会地位卑微者的贫贱人生,深刻揭露了印度经济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
影片中富含深意的场景是——“主持人问,印度国徽上的那句话是什么:A.真理战胜一切;B.谎言战胜一切;C.流行战胜一切;D.金钱战胜一切。面对这个印度众人皆知的秘密,贫民窟出来的主人公居然选择了‘求助现场观众’。”
总之,几部电影传播出的价值观,无非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体制建设的反省。说来说去还是那些话:关注三农、关注教育、正视贫富差距、保障人权、打击腐败、公平公正……
中国人看了却大受触动
而中国人看了这些“产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影片后,却常常大呼过瘾,共鸣强烈,这又是为何?
1.印度电影与中国现实密切相关:在两个有着众多共同社会问题的国度,印度电影讲的故事“似曾相识”,也就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切肤之痛”。
2.中国电影的低迷突出了印度电影的优秀:拿《三个傻瓜》和同时间段的中国电影比比,诸如《山楂树之恋》、《唐山大地震》等国产大片,怎能不令国内观众汗颜?
3.还有一个原因:中国电影中,能讲这些“常识”的影片越来越少了,那些曾经拍出过《霸王别姬》和《活着》的导演,似乎更热衷于“大制作”和“高科技”。以至于印度电影中那些或励志或感人的话语,已经显得那样弥足珍贵。(附件四)
印度电影的文化、科技、想象力也是一样不差
印度电影全面领先
如果说去年是“三个傻瓜”扰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灵,那么今年则是“一个机器人”震撼了中国观众的试听。宝莱坞《机器人之恋》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落后不仅在于心灵或者说价值观层面,即便是文化输出、特技、想象力方面,我们也被落得太远了。
印度的文化特色就是在电影中载歌载舞,《机器人之恋》中的五幕大型歌舞让中国观众大呼过瘾,其原声专辑首发即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itunes的世界专辑排行榜上排到第一位。片中机器人的神奇变身和各种杀招令人看到瞠目结舌,有中国网友评论,“秒杀一切科幻动作片,太有想象力!太震撼了”。(附件五)
融合外来优势与突出自身特色,让印度电影开出奇葩
为什么印度电影可以通吃中国和欧美观众?原因在于它并没有因为要坚持特色而拒绝外来的优秀因素,也没有一味“崇洋”而丢掉自己的优秀因素,所以它犹如博采众长的一朵奇葩。以《机器人之恋》的歌舞为例,其中有最新潮的欧美电子音乐,也有绮丽的印度民族风情,也许你很难定义它到底是什么,但是观者就是感觉美、爽、过瘾……
印度电影繁荣的基础
电影关注现实是印度民众的选择
印度电影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电影类型都曾经“各领风骚三五年”,甚至有一段时间,成人片成为了印度电影的生力军。
比如上世纪70年代时,印度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严重,贫困的人民群众把摆脱重重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幻想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时候就有导演学习西方影片,拍摄场景豪华的大制作,并且花大成本拍“多明星武打片”,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吸引观众观看。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民众审美口味不断提高,群众迫切要求看到反映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影片,这时期武打片逐渐失宠,代之而起的是社会题材影片。这也促成了印度电影新的辉煌。
此后,无论是种族问题还是宗教问题,甚至政局,印度电影都开始慢慢融入。(附件六)
更关键在于,愈发宽松的电影审查
要知道,《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可谓是对印度贫民生活的赤裸裸呈现。而《芭萨提的颜色》更是“谋杀”了政府高官,并宣扬民众“觉醒”,这类的影片,怎么能公映呢?
先说《贫民富翁》一片怎样被法院放行——
该片在印度公映时,果然遭到了一些印度人的抵制,其中有人向法院呈交了请愿书,抗议该片内容。而印度古吉拉特邦最高法院院长在收到有人对《贫民富翁》的控诉之后,特地观看了这部电影,他认为这部电影显示了“印度贫民区居民的潜能和观察力”,认为它“提供了我们应对众多重大社会问题的工具和灵感”,所以他驳回了这项抗议请愿。
再说《芭萨提》一片是如何通过审查的——
这样毁坏政府,尤其是国防部形象的影片,在审查时让导演着实捏了一把汗。国防部长听说剧情后也敦促电影审查委员会让制片人获得军方的许可。在审查时,国防部长及部分军部高官共同观看了本片。一位空军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与其说这是在回顾过去,不如说是在警示未来。”国防部长也不再要求任何的删减,反而建议影片的最后登出更多因驾驶米格战斗机罹难的飞行员姓名。
印度的电影审查制度,是一种官方与民间合作管理的制度,而随着时间发展,审查的条件也愈发宽松,其中一个标志是:曾经在印度的银幕上,难见男女接吻之举,而现在已经稀松平常。(附件七)
开放让繁荣不期而至
1999年,经过电影团体游说几十年之后,印度政府把电影业列为正式的产业,这使得电影业首次能合法地得到银行贷款,能发行债券和得到安全保障。
要知道,很多印度电影公司原来是要通过找黑社会借钱,才能维持下去的。
此外,2000年,在同美国好莱坞多次谈判后,印度政府成立了外资投资管理顾问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国外的任何投资。同时颁布法规批准外国公司可以直接投资于印度电影业。2001年还补充规定,外资投资可以高达100%,并且可以包括投资、生产、发行、公开放映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充分的开放,印度可以拍出《机器人之恋》这样的影片。(附件八)
对中国的启示
对比印度,无论在融资渠道上、电影审查上,还是对进口资源和下游院线的把控上,中国电影业都存在着太多问题。
中国电影业从1993年开始全面改革,而印度电影业也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进行了改革,但基本同时进行电影业改革的两个国家,如今却有着诸多的差距,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近年来中印比较成为流行话题,两个大国孰优孰劣争得不可开交。论高楼大厦、市容市貌,无疑中国遥遥领先,但也不要忘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就说过,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结论:相比好莱坞,其实宝莱坞更对中国电影有借鉴意义,中国电影需要奋起直追了。
&&& 附件一:
&&&&&&&&&&&&&&&&& 印度励志片《三个白痴》引国内网友强烈共鸣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曾一度燃起国内的观众对印度的兴趣,那其实是一部把镜头对准印度的英国电影,但《三个白痴》这部引起众多网友惊叹的青春励志电影,确是如假包换的印度制作。片名《三个白痴》(3 Idiots),讲述的却是三个神一样的小伙子在大学里的青葱往事,其中的一个天才学子更是敢于挑战权威,公然与填鸭式的教育体制作对。这部2009年的印度票房大热之作,最近在网络上流传后却引发国内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网友热力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这部印度影片,也许你也有兴趣看看。
帅哥:44岁阿尔米·汗演活“叛逆”大学生
《三个白痴》,另有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年贺岁档在印度上映之后口碑不错,IMDB上8.1分。影片的主演之一,也就是扮演天才少年的阿尔米·汗,此时在印度正当红,他的加盟也是影片在本地票房大卖的主要原因。中国内地目前已经有不少他的粉丝,认为他样貌英俊,演技强大,集中了汤姆·汉克斯、吴彦祖、青年版憨豆的各种精髓。不熟悉的观众在了解他的年龄之后可能会下巴落地,因为在接拍这部电影,在其中饰演活蹦乱跳的大学生时,他已经是顶着44岁的“高龄”了。
励志:抨击制度鼓励追求梦想,共鸣强烈
一些观众将《三个白痴》与《美国派》相提并论,但是除了有大学生的青春生活,影片更洋溢了一股浓浓的励志气息,让不少人看后都称获得了积极的正面能量。片中的主人公特立独行,信奉“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坚信只要拍胸口说“一切顺利(ALLIS WELL)”万事就会自然无忧,并不断地鼓励其他两个“白痴”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理由是,“如果喜欢摄影,为什么和机械结婚,如果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会有多恐怖!”这些类似成功励志教科书式的信条让不少网友都热血沸腾,甚至有网友称,“看完《三个白痴》,越发坚定了循着希望,要追逐自己的梦想。”
另外,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影片还穿插了三起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自杀的流血事件。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好工作。中国内地的学生倍感熟悉,所以当他们看到阿尔米为此冲进办公室,一字一顿地告诉校长,他们不是自杀,而是被谋杀,许多观众都觉得痛快淋漓。
因为有了强烈的共鸣,遮盖掉制作上的弱点:影片过分神化这三个少年,尤其是阿尔米·汗扮演的第一男主角,为何他能在众人皆醉时保持清醒豁达的头脑,影片并未交代;在片末,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这三位白痴分别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明星,相当理想化。
真情:亲情、友情让人一会哭一会笑
虽然算得上一部喜剧,但是高达80%的观众看过都称自己泪流满面,整个电影看下来,一会哭一会笑。比如其中一个白痴鼓足了勇气要告诉家人,自己想做的其实不是工程师,而是摄影师。爸爸大怒,质问他如何面对外界的期待,这个白痴站在老父亲的面前,忍住哭泣,颤抖地说,“考试有很多门,但爸爸只有一个,我只在乎爸爸的感受。”他告诉对方,“爸爸,如果我是一个摄影师又怎么样,我可能赚更少,车会更小,房子会更小,但我会幸福,我真的会幸福。”这个场面感动了无数观众。
此外,三个白痴被校长勒令退学之后,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三个人拖着行囊走出校园,却遇到校长的大女儿正好怀孕要生产,自驾车在大水中无法行驶。三人二话不说,把校长的女儿抬进了房间,阿尔米更是通过视频跟校长的小女儿,也是他读医的女友现学现卖,再加上自己的工程学的知识,用吸尘器自制助产器具,顺利地帮助婴儿出生。这样的举动不仅打动了校长,也触碰到了观众内心的柔软,不少观众都在留言中特别提到,自己在此处哭得稀里哗啦。众多幽默、感人的情节有条理地交织,使得160分钟的片长还不算太考验观众的耐性。
印度影片引共鸣:向"死记硬背"教育发起"游击战"
时隔全球首映一年之后,印度电影《三个傻瓜》在中国校园悄然蹿红——完全依靠中国学生观众的口口相传,以及他们在微博、博客、BBS上的力荐。
看《三个傻瓜》震惊有二:其一,扮演20岁男大学生的,竟然是46岁的“老男孩”阿米尔汗——被无数中国学生观众誉为印度版吴彦祖、裘德洛、阿姆……我暗喜,好在这不是好莱坞拍的,难以想象布莱德·皮特扮演20岁的大学生。其二,此片在校园里引领的“三傻热”,或曰“阿米尔汗热”——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讨论它;学生在宿舍里集体观看;有大四的学生看完感叹:“如果早点看到,人生道路或许会与现在不同”;还有人连看三遍,又哭又笑几近疯魔,而后又极力向外推荐、转发……
中国、印度的教育缘何因为一部电影有了交集?国内校园对这一交集的注脚是:心有戚戚。“三傻”中的带头“傻瓜”兰乔同学,向“死记硬背”的印度教育发起的一场场“游击战”,以极其精准、似曾相识的画面,触到了国内已经毕业、还没毕业的学子们的笑点、痛点和泪点。
生产“机器”的学校
在美国影评人看来,《三个傻瓜》是《死亡诗社》和《美国派》的合体,深刻又不乏幽默。这只说对了一半。主人公向教育发起一次次“游击战”,瞄准了典型的亚洲学校教育的特点。
《三个傻瓜》讲述的是印度顶级学府——皇家理工学院的3个“叛逆学生”:兰乔和他的两个室友兼好友法汗、拉具的大学故事。他们称刻板的校长是“病毒”,发誓有一天要“删除病毒”;称同级的模范生是“沉默者”,依靠那些提高记忆力的山寨药丸,不停地躲在宿舍里背诵“工程定义”;他们顶撞教师、不把成绩当回事,人称:“三个傻瓜”。
这是一部理工科气息浓郁的影片,不仅经典道具“屁股凳子”采用的是工程学子熟悉的三原色RGB(红、绿、蓝),连校园里的小狗都取名:“千字节”、“兆字节”。
作为带头“傻瓜”,男主角兰乔一出场就技惊四座。按照学校传统,新生入学第一晚必须只穿内裤,向高年级学生致敬。来晚的兰乔趁乱躲进宿舍,遭到高年级学长要挟:“数到10,要是不出来,就整个学期对着你的门尿尿!”慌忙中兰乔心生一计:卸下电灯的电线,绕在尺上,顶端绑个勺子,移到门下。当学长尿在勺子上,触电……
“盐水是电的良导体,八年级物理。”别跟这画外音太较真,Discovery频道的“流言终结者”曾驳斥过这个导电实验的可能性。但兰乔一出场,就以对抗学长的方式,点醒了片中的理工男和荧幕外的观众:学知识,就得应用!
兰乔是个叛逆者,他与教育体制的对抗,好像一场场游击战,看似稚拙,且工具有限,但火力集中,让人笑中带泪。
“什么是机器?”当所有人被老师教导得活像一台机器时,兰乔不是。
“任何能简化劳动和节约时间的就是机器。天很热,开一下按钮,一阵凉风——风扇,是机器;和几英里远的朋友通话——电话,是机器;几秒钟内进行数百万次计算——计算机,是机器;我们被机器包围,从钢笔尖到裤子拉链。”说话间,兰乔将裤子拉链拉上拉下,以作演示。
如此这般,成何体统?白发教授气得直冒烟。
此时,模范生起立。“机器是由相对运动固定的由相互连接的零件组成的,意味着功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这是一个充满喜感的画面:一个“死记硬背”的典型,却让教授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印度明日的希望。
兰乔的命运是:被教授大骂“白痴”,逐出教室。但没走几步,兰乔愣愣地看着教授,“我有东西没拿。”
“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要视觉、有触碰的感官形式使用……”这段对“书”的定义,让国内学子叫绝,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说让人听不懂的话,才能考试得第一?但遗憾的是,这就是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学校教育的特点——以严苛的知识记忆为学习的基础。
无处不在的“争第一”
刻板教育下的扭曲追求:渴望“第一”、而不是渴望“知识”。印度人对于本国教育的自我解剖和反省,竟然一下子说到中国学生的心窝里。
电影中,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每学期有42门考试!为了考试不挂科,有人拜神,“发誓如果物理过了,就献上一个椰子”;有的给奶牛喂草,求“奶牛女神”护佑;有的拜眼镜蛇,供上一品脱的牛奶;还有人索性给菩萨塞钱。&#元连交通警察都贿赂不了,何况是神!”夸张的表演,让中国孩子觉得似曾相识。
“印度和我们太像了!”中国学生称,“从影片中能找到了‘我们’,任何一个角色都有‘我’的影子。”电影高度提炼了学生对老师、学校曾有过的怨念。比如,多少老师曾因为所谓的“成绩”,给家长打小报告,离间朋友间的感情;又比如,有多少老师一上课,就要求学生背绕口的定义,考试时必须只字不差,才能算通过?
“定义”只是应试教育的象征,但足矣——
电影中有个经典桥段:兰乔被气急败坏的“病毒”校长拖上讲台,要求其演示“正确的上课方法”,他用好友的名字“生造”了两个单词,要在座同学“下定义”,结果同学们疯狂翻书,以求成为“第一个找到答案的人”。
时间一到,自然没人能找到答案。“倒退一分钟,当我提问时,你们对这个新知识感兴趣么?你们不感兴趣!你们都陷入了可怕的比赛,就要争第一。就算你是第一,这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兰乔说: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可是,“争第一”的社会氛围,早已犹如病毒,入侵家庭、学校、企业等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中国的课本上也是如此,为什么我们从小只要求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人’,‘第二个、第三个是谁’不作要求。这暗含着一个可怕的社会价值观:人们永远只关心第一名,没人会记住第二名。而第二名,往往意味着失败。”
“三傻”的异国共振
是电影,也是现实。《三个傻瓜》因“太接近现实”在印度本土引起争议,但也是因为它的现实写照,让中国校园产生共振。
《三个傻瓜》在欧美上映后,立刻横扫大荧幕。这部长达3小时的影片,上映不到三周,就在全球囊括7500万美元的票房,而它的拍摄成本仅1000万美元。当好莱坞影评人将此誉为“史上最卖座印度电影”,寄希望于“下一个贫民窟”的出现时,《三个傻瓜》在印度本土却引来争议,一切只因太接近现实!
电影中,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压力而自杀;现实中,电影上映后,一所孟买高中在48小时内,3位学生自杀。印度媒体报道,来自教育的压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
“印度学生的自杀率高居世界首位。”电影中,兰乔指责“病毒”所代表和拥护的教育会杀人,让国内学子印象深刻。“大家都认为是乔伊脖子上的绳子杀人。但他过去四年受到的精神压力呢?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还没造出测量精神压力的机器。如果他们可以,人们就会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
《三个傻瓜》让人窥见了印度可怕的学业竞争。帝国理工学院的原型就是印度顶级学府:印度理工学院。关于这所学校,有个出名的段子:一位学生考取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问,“你们国家的印度理工学院很不错,为什么还来这里读书呢?”学生答:“我就是考不上印度理工,才来这里的。”
某种意义上,美国成了印度学生的“避难所”,当然也是“梦想地”。兰乔对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有个简单总结:学校批量生产蠢驴,这些蠢驴先学工程、然后去读MBA、最后在美国当银行家。学生关心的就是“考第一”、“工作”、“移民”,不谈科学、发明和创造。
讽刺的是,电影的原著者、作家奇坦·巴哈特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工程师、MBA、美国银行工作。“在我出生后第二天,父母即宣布我要成为工程师,没人问过我到底想做什么。”剧中台词,也是巴哈特们的内心独白。
印度人看到了教育中的问题,中国校园产生共振。“如果说这是一部被恶俗片名耽误的影片,人们很容易在网络排行榜上掠过它,以至于它在首映一年后,姗姗来迟才和我们见面,那么我希望,不要有更多的青春和理想被电影抨击的刻板教育耽误!”一位中国学子写下对这部教育悲喜剧的观后感。
揭开印度之谜:贫富分化严重却保持社会相对稳定
让我心中释然的是,印度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不是庆幸印度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而是感到印度不能作为一个案例来证明市场经济是一个坏东西,不能用它颠覆近两百年来我们所发现的一个基本经济发展规律。
印度政府对产品市场还是有相当高的管制程度。印度农业部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监控着20余种农产品的价格。在印度中央政府,仅涉及农村和农业的部就有三个,分别是农业部、农村发展部和农村政权建设部。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合并为一个部,有的学者告诉我们这和党派利益有关。
从劳动力流动性看,也很难说印度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印度有1300万农民没有土地,还有更多的人只有小块土地。按说在这样情况下,应该有很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但实际上农民进入城市的只有400万。从农民的比例来说,这个流动性远远不能和中国相比。另外,印度低种姓的人就业非常困难。因为政府法律的干预,在大学里有10%的低种姓职员,在政府里有22%,但在私营企业里则没有他们的踪影。可见,印度的社会隔阂仍根深蒂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远没有形成。
印度的民主制度发展也很不平衡,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主制度还基本停留在纸上,只有少数几个共产党控制的邦要好一些。印度社会的弱势力量主要由乡村妇女、低种姓人群和少数民族部落组成。这些人群受到传统制度的压迫,没有享受到印度宪法所载明的民主制度的好处。印度的基层政权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很少能自由选举,又因为法律限制党派在基层的活动,民主选举就受到更大的制约。多数基层政权在受教育程度较高又拥有土地的高种姓人把持之下。到1978年,印度才在基层选举中引入政党间的竞争,到上世纪末期地方政党的活动才刚刚有了一点气候。从一般规律来说,民主制度的发展似乎真是从上至下逐步推进的,民主权利也是逐步由男子扩张到女子,由富人扩张到穷人。这个过程的长短与一个国家的基础社会结构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部族社会的部族特征,显然阻碍了这个过程的进展。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亚洲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印度的发展就显得步履蹒跚。到80年代以后,印度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反而有下降,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卡路里摄入量已经降低到正常标准以下。尽管印度在软件产业上有了很大进步,但它似乎没有表现出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一些印度年轻人提起他们经济发展不尽人意的状况时很是激动。
那么,既然印度社会存在我们上面所说的问题,它又为什么比较稳定呢?下面是我的推理。
任何一个人群,如果他们要有创新,必须有起码的超过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一旦他们启动创新,就需要重新分配资源。如果社会有足够的缓冲机制,这个过程就不会导致社会颠覆,否则,社会就难以稳定了。印度农村的低种姓人群缺乏创新所需要的生存资源, “消沉、无奈和绝望”则是他们的表象,他们自身不构成颠覆社会的力量。
没有创新资源的人群本来可以搭其他创新人群的“便车”,例如,那些有创新资源的人群在遇到重新分配资源的困难时,可能借助穷人的力量,承诺“解放”穷人,从而把穷人动员起来。然而,印度的种姓制度阻碍了这两个人群达成这样一种社会契约。
也许这正是印度之谜的谜底吧!
宝莱坞给我们中国电影上了一课
之所以找到这部《三个白痴》来看,是因为已经有好几个博友都向我推荐了这部产自宝莱坞的影片。而当我将这张DVD放入碟仓后,很快就被其跌宕起伏却又不乏风趣幽默的剧情所吸引,竟然全然不觉这是一部时长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
这部根据印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畅销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的电影,采用倒叙和插叙的电影语言,将现在、过去两条叙事线索交替进行,描写两个好朋友一起结伴而行去寻找另一个失散已久的大学时期的好兄弟的故事。穿插讲述他们的大学时代,经历了从困惑,到叛逆,再到自我解放的认知过程。通过这些情节,本片探讨了印度当代的教育制度、学生压力、贫富差距、医疗状况以及壁垒森严的等级观念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衔接全片的则是毫不矫揉造作的亲情、友情、爱情、成长、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及困惑……故事虽然并不复杂,情节却剥茧抽丝。
这部电影之所以用《三个白痴》来作为片名,无外乎是因为三个好朋友用嬉笑怒骂的行为来对抗填鸭式教育制度的谬况。他们顶撞高高在上的老师,质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成绩只重视过程而不看中结果。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出格行为用墨守成规的眼光来看,无异于等于“白痴”!
当好孩子,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娶好老婆,从而达成理想的人生目标。这种相同的应试教育制度,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应该是感同身受的。但中国观众却不可能在国产电影中,体验到哪怕一丁点儿对这种教育制度的揭露、嘲讽和抨击。所以,即便本片充满了异域色彩,但在思想内涵上,带给我们的却是同样的震撼和冲击!我想,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能和这部印度电影达成共鸣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主人公兰乔的扮演者阿米尔·汗。作为宝莱坞最著名的男星,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人物,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8岁的时候,阿米尔·汗便在伯父拍摄的电影中崭露头角,并一举成名;作为网球选手,他曾经获得过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单打冠军;面对家庭的反对,这个哥们儿曾在21岁生日当天选择和邻家女孩芮娜私奔,并喜结连理;由他制片并主演的《印度往事》荣获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而2009年,由其担任制片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内的8个奖项;作为火炬手,阿米尔·汗还参加了在新德里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仪式。在拍摄本片时,阿米尔·汗已年近44岁,却把一个聪明、顽皮、有独到见解又心地善良的20岁大学生兰乔演绎得活力四射、惊为天人。
有人认为兰乔在毕业之后便消失的情节显得过于突兀,但我却认为这恰恰是本片的点睛之笔。试想,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约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乔”考上大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这样的情节无论从主人公的个性,还是道义上来讲都显得很符合逻辑。并且,这同时也为影片开场另外两个朋友和那个自以为是的“屁王”为了十年前的赌约,而驾车前去寻找兰乔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解释。
虽然在本片中,我们依然会看到大多宝莱坞电影的特点——比如剧情中间穿插了大段的歌舞、一些只可意会的印度特色幽默、个别角色仍存在稍显生硬的脸谱化表演,但这些却都不足以抹杀这部影片的出色和精彩。
本片不同于其他印度电影的地方在于,它带给你的不仅是对青春的感动和回忆,更多的是带给你启迪和引导,让你明白在面对迷茫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在面对人生的时候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 附件五:
《机器人之恋》:宝莱坞“新神片”诞生
“印度周润发”搭档世界小姐,影片在印度人眼中是绝对的豪华阵容(图片来源:信息时报)
看到这个机器人造型,威尔·史密斯也要泪流了(图片来源:信息时报)
海报(图片来源:信息时报)
就产量而言,印度是世界上第一电影大国,因为浓烈的民族特色,印度“宝莱坞”电影在对外输出上远不如好莱坞来得强势,载歌载舞的印象在一般观众的心中根深蒂固。但是宝莱坞也一直在吸收其它地方的电影养分,香港的威亚、欧美的特技,以及各种不同的叙事手法都在印度电影中得以交融,比如程小东就曾为2006年的印度卖座大片《克里斯》担任过武术指导,近年来印度本土涌现出不少票房和话题佳作,像《宝莱坞生死恋》、《阿育王》等,去年的《三个白痴》更在两岸三地的影迷中掀起热烈讨论,而近日一部《机器人之恋》在网络上疯传,片中机器人的神奇变身和各种杀招令人看到瞠目结舌,被称为集山寨《终结者》、《黑客帝国》、《人工智能》等于一身,有网友评论,“秒杀一切科幻动作片,太有想象力!太震撼了”。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爽
3500万美元打造印度史上最贵电影
《机器人之恋》投资高达16.5亿卢比(约3500万美元),是印度电影史上最贵的电影,影片集歌舞、科幻、动作、爱情于一身,由泰米尔邦导演S·尚卡尔执导,用泰米尔语拍摄。尚卡尔早在2001年完成受好评的《真心英雄》后就开始筹备本片,沙鲁克·罕、阿米尔·汗等印度大明星都曾考虑参与,2008年最终定下有“印度周润发”之称的拉吉尼坎塔和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的主演阵容。艾西瓦娅·雷凭此片拿到六位数的合约,成为宝莱坞史上身价最高的女演员。片长2小时40分的《机器人之恋》有5幕大型歌舞片段,让艾西瓦娅·雷得以尽展优势。
除了主演是印度最受欢迎的明星,影片的幕后阵容也相当豪华,配乐A.R.拉曼更是两项奥斯卡奖得主,名导丹尼·鲍尔的御用,两人合作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127小时》等片。针对《机器人之恋》的科幻题材,拉曼为影片做的音乐也很有电子未来风,原声专辑首发即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itunes的世界专辑排行榜上排到第一位。
机器人“抢亲”随心所欲却理直气壮
影片讲述科学家瓦西发明出长相跟自己一样的全能机器人齐蒂,还给机器人加入情感模式,不想后来机器人爱上他的未婚妻萨拉,但因求爱不遂产生妒忌,在主人婚礼时前来抢亲,并向人类进行大报复。机器人有人类情感在电影中并不少见,但是发展到要“抢亲”的桥段还真不太多,俄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制定出机器人不得伤害人和要服从人的定律,不过《机器人之恋》显然并不在乎这些。影片剧情的漏洞其实相当多,像机器人随时抽出一个两相插座充电令人哑然,要追赶时皮鞋变出轮滑鞋以及机器人听得懂蚊子语都很搞笑,但是影片却独有魅力,情节虽然随心所欲,但是相比一些科幻片的畏手畏脚,影片在山寨《终结者》、《黑客帝国》、《人工智能》等电影的桥段上强大到理直气壮,也难怪《机器人之恋》上映后能一路冲高,票房达到37.5亿卢比,成为去年印度电影票房冠军。
六大必看场面
《机器人之恋》套路仍不离印度电影动作加歌舞的招式,但是特效制作见功力,而艾西瓦娅·雷更远赴南美洲拍摄歌舞场面。有声有色,影片看点不少。
连场歌舞抢眼
印度电影的华丽歌舞作为间场是一大特色,印度演员歌舞功力深厚,《机器人之恋》艾西瓦娅出演的萨拉扮相华美,服饰也有传统秀丽、未来科幻及异国风物等多种款式。
车厢英雄救美
机器人齐蒂为萨拉教训一班恶棍后遭伏击,两人被困火车厢内。 齐蒂随即叶问上身一打十,凭一支齐眉棍将坏人打个落花流水,成功上演英雄救美,中途电力用完还要用电力线补充能量。
蚊子语言也懂
齐蒂为索萨拉一吻,誓要寻获叮咬萨拉的蚊子。连番追逐找到蚊子,镜头转成蚊子特写,齐蒂更与蚊子谈判起来,蚊子还要求齐蒂“关闭所有生产杀虫药的公司!”
机枪扫射震撼
齐蒂强抢萨拉,在公路上被持枪的印度特警截击,引发公路追逐战。车毁车撞不在话下,齐蒂还用磁力吸夺枪支,并以半圆形排列向印警扫射,十足十的终结者。
主人大义灭亲
齐蒂求爱不遂,跟瓦西作对,瓦西最终找到它的暴力芯片解除危险,齐蒂最后被判毁灭,而齐蒂在自我分解时向瓦西说:“是我叫你创造我吗?是我叫你赋予我情感吗?”相当发人深省。
变形金刚无敌
除了终结者的能力,齐蒂还有变形金刚的身手,他能利用磁力结合众机械人替身组成各种奇怪阵式,这一段他杀人无数,堪称“花式杀人”。比如它能变成毒蛇阵式能跃到半空将整架直升机吞噬;变成巨人阵式时几乎可摧毁任何物件。
&&&&&& 附件六:
宝莱坞电影开始融入政治 直面现实缓解印巴关系
印度电影“Mr. and Mrs. Iyer”的开头就给许多宝莱坞电影的爱好者带来极大地冲击。 一系列新闻报道布满荧幕,从911恐怖袭击、《华尔街日报》记者珀尔在巴基斯坦被杀,到美国侵略伊拉克和古吉拉特邦宗派暴力事件。
这并不是人们熟悉的印度电影,里面既没有舞蹈和音乐,也没有英雄人物。男女主人公在乘车前往加尔各答途中遇到了印度教和穆斯林极端分子爆发的激烈冲突。这部电影其实反映得是印度古吉拉特邦大规模的种族和宗教骚乱事件。在2002年2月到3月期间,超过1000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当地被杀。
传统上印度电影的主题主要围绕民族主义、印度神话、农民和工人生活,而最近的电影逐渐加入对种族暴力和宗教偏执等问题的关注。这些新题材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少出现,但最近十年印度电影开始探索严峻的现实问题,直接面对一些尖锐的问题。
2009年发行的宝莱坞电影《德里6号》是对这一主题的最新尝试。主人公从小在美国长大,后来回到新德里。他的母亲是穆斯林,父亲是印度教徒。电影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描述了新德里普通人的生活。人们之间由于宗教和文化差异产生了许多冲突。这部电影发行时间与孟买袭击案只相差三个月。自袭击孟买以后,印度宗教暴力威胁加剧。许多人担心位于孟买以及全印度的印度教和穆斯林群体会利用互相之间的猜疑和敌意达到其政治和宗教目的。
在反应社会现实的同时,印度电影也在缓解印度和巴基斯坦紧张关系方面发挥了外交作用。
从建国到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走过了62年。但在大部分时间里,两个国家都彼此猜疑。双方对跨境旅游都严格限制。2001年印度对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禁止对方的航班进入印度领空。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受到制约。在1965年印巴战争以后,巴基斯坦政府禁止在国内销售和播放印度电影。
但尽管受到诸多限制,巴基斯坦国内的盗版电影数量仍然如火箭般上升。宝莱坞电影已经成为巴基斯坦通俗文化的支柱。最近,电影开始发挥外交作用。2008年,广受观众好评的电影“Khuda Kay Liye”成为43年以来第一部在印度播映的巴基斯坦电影。许多印度人从中了解了巴基斯坦的生活,惊讶的发现两国社会文化是如此不同。有些印度观众询问导演:“你们那儿有出租车吗?女性能开车吗?”
宝莱坞电影正在证明自己可以走在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前沿,关注印度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它在这方面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前景广阔。
&&&&&& 附件七:
我们可有拍摄《贫民富翁》的勇气
由此,也就难怪该影片在印度公映的时候,遭到一些印度人包括贫民窟居民的抵制,他们认为这部影片丑化了印度。有人甚至向法院呈交了请愿书,抗议该片片名使用“slumdog”(贫民窟狗)一词来指代贫民窟居民。
好在是印度,这部电影不但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查而得以公映,就连抗议者的控诉,也被官方和主流媒体驳回。2月24日,《印度时报》的报道指出,印度古吉拉特邦最高法院院长在收到有人对《贫民富翁》的控诉之后,特地观看了这部电影,他认为这部电影显示了“印度贫民区居民的潜能和观察力”,认为它“提供了我们应对众多重大社会问题的工具和灵感”,所以他驳回了这项抗议请愿。而《印度斯坦时报》的报道,却更多地是从电影本身来肯定这部影片。它明知故问,为什么这部投资仅是《本杰明巴顿奇事》十分之一的影片,在没有做大范围宣传的情况下,却赢得了广泛的欢迎和各项大奖?
由这部影片,我想到了中国导演贾樟柯的困惑。当年《三峡好人》拿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贾樟柯却遭到了“以祖国的痛苦与悲伤博取西方人的好感”这样的批评。其实,与《贫民富翁》比较起来,《三峡好人》显得何其温情脉脉,甚至连并未公映的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也远不及其锋芒毕露。
不能否认,中国的电影人也曾创拍过不少好的现实主义电影,但“这些年现实主义离中国电影渐行渐远”(电影《天狗》制片人肖峰语),我们重点出品和推向世界的影片,如《夜宴》、《满城尽戴黄金甲》等,多是莫名地炫耀我国历史上那些腐朽、无价值和无意义的东西。
“如果有一部影片最没有可能横扫奥斯卡奖项,那就是《贫民富翁》。”这是《印度斯坦时报》对这部影片角逐奥斯卡的预测,但是《贫民富翁》却拿到了8项大奖。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实主义电影世界范围内的复兴,还是仅是对于该电影揭示社会弊病勇气的嘉奖,我们不得而知,但却可以据此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电影制作路线。
二战过后,凋敝的意大利拍出了《偷自行车的人》和《警察与小偷》等现实主义巨作;萧条而困顿的日本也拍了《浮云》、《二十四只瞳》等反思战争、针砭时弊的影片,甚至在经济复兴的时候还拍出了反思二战期间日本女性悲惨命运的《望乡》。这些影片,或者直面惨淡的人生,或者像盛世危言一般警醒日渐迷醉的民众。社会是谋求进步的,现实主义的电影,尤其是批判的现实主义电影,存在的意义,也恰是为了推进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 附件八:
《贫民富翁》获奖给中国电影的刺激
很多小成本电影进入不了院线就是一个不良现象,如此下去中国电影不就剩下几个导演的个人秀?对发现培育新人新作品其实不公平。柏林电影节的秘鲁题材电影和奥斯卡的印度电影,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片,但是都是挖掘人性深处、表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主题作品,尤其应合了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人呼唤纯洁心灵、纯朴人性、生命在于奋斗等的励志主题,而我们近几年的电影却很少有这样表现平凡普通人不平凡精神的作品。我们有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却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的震撼作品,我们也是一个平民社会、农民大国,但是在激荡变化的时代,电影里面的小人物大历程怎么没有看到?因此我们的导演与其眼睛向上,瞄准大电影节、瞄准大题材、瞄准大片,还不如眼睛向下,看看普罗大众有那些苦难。我们需要从细微的生活着眼,去观察和透视当代的大主题。就像秘鲁电影《伤心的奶水》和印度贫民窟里面的贫困故事一样。
奥斯卡传达美国的价值观,我们当然不能完全随之起舞,但是中国电影也应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冲击和感动世界观众的心灵,这既是艺术也更是技巧,这既是一种眼量更是一种智慧。我们期待中国电影导演的这种智慧。
&&&&&& 附件九:
印度电影的启示:年产1200部 票房逾20亿美元
论及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印度是一个可供参照的国家。印度民众对电影可谓情有独钟。有数据显示,目前印度近12亿人口每年花在电影票上的钱超过20亿美元,未来三年该数字有望再增加三成,增速惊人。印度人看电影几乎可以用“忘情”来形容。当看到精彩处,影院里会不时响起掌声和口哨声,甚至还有观众随歌起舞。
印度电影恰似当地的“马萨拉”香料,是一种混合体,杂糅了语言、文化、宗教等各种因素。虽然印度出产的电影针对性很强,大部分是面对本土观众,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印度电影业成为目前全球最大且最吸引人的电影工业之一。据粗略计算,印度每年可生产约1200部电影,创造工作岗位近200万个。
说起印度电影,不得不提“宝莱坞”。它也是印度电影工业的代名词,其电影年产量约占印度电影总产量的60%至70%。顾名思义,“宝莱坞”一词来自它的产业基地孟买“Bombay”与美国好莱坞的结合。它主要生产印地语电影,类型以商业娱乐歌舞片为主,尤其受广大中下层民众的欢迎。
此外,印度还有以泰米尔语为中心的“凯莱坞”,以泰卢固语等为中心的“托莱坞”,以及其余近10种地区语言为主的电影业,都有各自的受众群。这些构成了印度庞大的电影工业。
从电影类型来看,印度电影基本上可以分为“马萨拉”电影和新浪潮文艺片。前者多见于宝莱坞和南部电影类型,融合歌舞、喜剧、动作等多种元素。后者则是印度新浪潮运动下产生的艺术电影。当然,宝莱坞式的歌舞片仍是印度电影的标志,它也促进了印度电影附属产业的发展。仅宝莱坞电影音乐便占印度全国音乐产值的48%。
相比于中国,在印度看电影并不贵。以目前印度规模最大的连锁院线PVR为例,每张票价从200卢比到350卢比不等,早场票价甚至仅售50卢比(1卢比约合人民币0.15元)。同时,印度也是数字影院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目前拥有1400个数字放映厅。
电影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也在全世界创造着电影奇迹,同时应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发表评论:
馆藏&5146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人在法国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