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蕾在那部作品说的是四川话,一句销魂的三哥就是想不起来梦

求一个电影的名字。女主角是天津的一个主持人在电影里说的是四川话他喊里面的男主角【三哥】很搞笑的电影_百度知道将四川话进行到底
“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虽然我活得只比鬼火亮点点,但我还是愿意假装太阳去照射别人。”这是电视连续剧《大生活》里张国立说的四川话,安逸不嘛?巴适不嘛?
还没听伸抖?那再来两句扯眼的,还是《大生活》里的对白。水果西施李八妹(黄小蕾饰):“柳哥,你戴个墨眼镜干啥子嘛?混水果摊还是混上海滩嘛,低调一点儿噻!”柳东(张国立饰):“我还不低调?奔驰600停到门口都没开进来哦。我想你了得嘛。”李八妹:“柳哥,这些玩笑不要乱开哦,你是孤男,我是寡女,一个干柴一个烈火,容易出事哦。”
四川话硬是好耍,不信你再去看看电影《抓壮丁》、听听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配音,学学李泊清的散打,或许,你也会扯起把子摆龙门阵:“格老子,那味道简直不摆了。”
不过,以后要听四川话,恐怕只有打“飞的”来四川听课了。前不久,广电总局又贴出一张纸飞飞儿,白纸黑字写得明白:“电影电视剧不许讲方言”,赵本山老师讲的东北方言不算,这算哪门子政策?
人家说了,说方言既有损主人公形象,又不利于推广普通话,还有碍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那么严重吗?偶原本就是教普通话的主儿,播音员、主持人、公务员、教师、营业员、警察、城管……逮谁教谁,甚至还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节骨眼儿上教过摆地摊儿的太婆,可我骨子里喜欢的,还是四川话。
也许看官要说,“你是四川人当然喜四川话咯”。未必,从近处看,四川那么大,偶卑居一隅,并不地道,不敢跟重庆伙子、成都妹儿攀正宗;从远处看,四川在历史上有两次都差点“绝种”,即便如今的重庆伙子与成都妹儿,也是“湖广填四川”来的,大多谈不上正宗。
闲话扯开,就多说几句。你翻开四川历史这本大书,无疑会嗅到依然飘在盆地空气中依稀的血腥味。公元1123年,蒙古发起消灭南宋的战争,57年间,先后三次攻下成都。尤其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杀川人,千年古城只落得民无噍类,人口由1300万减少到60万,经此一击,四川的千年繁华与古老文明几乎荡然无存。其后300年,四川仿佛冬眠一般,悄悄地躲在大国版图的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很不幸,当历史的车轮进入17世纪中叶时,张献忠再度入川,又立下“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落款为大顺二年,即公元1645年),将好不容易繁衍生息出来的600万川人,杀得只剩下9万人,且大部分蜷缩在盆地边缘。无奈之下,清王朝开始了长达100余年的“湖广填四川”。尽管这段“绝种传说”的真伪还有待考证,但川人大多是“湖广填四川”的后裔是无容质疑的,比如偶的家谱,就明明白白地写着,祖先们来自湖北麻城。
闲话打住,书归正传。时间是医治创伤的最好良药,川人的再生复原能力那可不是“空了吹”的。就像《格老子·四川人》所说,尽管四川人作为个体特征将不复再现,但“作为一个群体概念,将永远保留着他们生活的地方的痕迹”。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语言,偶以为,四川方言就是川人那种坚韧、达观、幽默的自愈重生能力的外化。
说到四川话,有必要解释一下。尽管川人讲的话都叫“四川话”,但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川东、川西、川北、川南方言各有风味,甚至还可能彼此隔阂。最正宗的,当然是以两湖、广东、陕西等地入蜀先民们共融共生出来的四川官话,它以湖北话为基础,其代表就是如今的成都话。另外,还有属于客家方言的“广东话”(一般称之为“土广东话”)以及属于湘方言的“永州话”(一般称之为“老湖广话”)。所以,真正好听的四川话,应该是成都话,偶等所说的四川话,都有点“歪”。
比偶等更偏僻的四川话,更是“歪”得有点离谱。比如,偶跟一川南妹儿吃火锅,菜刚端上桌,妹儿就大叫:“撤”。这不成心跟人过不去吗?还没动筷子呢?哪知,琢磨了半天,才知道人家说的是“吃”,在那边,吃的发音是che,而不是chi。你说“歪”不“歪”嘛?
当然,四川话好听,也跟“歪”有关。原因是,民间说标准普通话的人并不多,于是,四川话“歪”起来就特别生动。好比那部搞笑电影《天下第二》,黄小蕾演的女骗子艳玲操一口地道的成都话喊“三哥雄起,幺妹给你扎起”,就比那几个赶时髦的小女生用拿腔拿调的普通话和嗲声嗲气的港台腔喊“加油”好听得多。难怪有人说,“当电影镜头越来越贴近小人物生活时,方言就以普通话难以比拟的亲和力,传达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性情与趣味。”更有人说,“我们说着这样的语言,说着字典里找不到的奇怪音节,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哪里人,才能告诉别人,我们的故乡有多美,才能在电影里真实表达这块土地上最真挚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看,四川话是很有表现力的。不信,你来看一个段子:《征服》
父:“幺儿嘞,走,出切逛街街。”子:“等哈会儿,我窝粑粑(WC)。”父:“懒牛懒马屎尿多,你娃脑壳二级管短路。”子:“咋个乱骂人呢?我抗议哈!”父:“少说那门多,再给我两个得那铛米花糖,老子立马皮坨子给你搁到背壳上,要你娃跪到地上唱《征服》。”
再看一个段子:《坐飞机》
【售票】机场自动广播正不断广播:“川航 0451
航班,北京北京,票价80块,准备零钱,月票亮起! 呃,快一步噻,上来豆走!”
【安检】人声鼎沸,有人扛着蛇皮口袋,有人拎着活鸡活鸭,安检员满头大汗:“背篼,要补票哈,超重老。”“凭啥子嘛?上回两麻袋洋芋都让我过老哒嘛。”另一个乘客凑过来:“来来来,兄弟伙,烧杆烟,看哈我这几袋活鸡浪个办,如果机舱实在摆不下男,逗绑到飞机翅膀上算球老,反正它们自己也飞得起,又不耗飞机的油……”
【登机】空姐都戴起红绣章,拿着小旗旗,捧起扩音器:“挤啥子嘛挤,各人排队。以头的,逗是你,哈老唆,往以头挤哈撒……票拿出来,没买票逗上来老哈?罚款,十块!浪个,是王机长的舅老关唆,那算老嘛,进切嘛……”
【起飞】飞机爬升到80层楼的高度,正在城市上空盘旋,机长打开舱门喊:“喂,80楼楼顶那个,北京走不走,十块钱一个!有位置!快点上来撒,停哈哈儿,各人跳过来!”
【飞行】一个小朋友要求小解,空姐:“茅厮都遭洋芋儿堆满老,楞个嘛,我帮你把门打开,先将就一哈。对老,外头风大哈,各人捆好安全带哈!”
副机长:“耶,前头是哪个崽儿罗,有架飞机哟!”机长:“是
007哈!狗崽儿逗晓得跟老子抢生意,喊后头的坐好,老子要超飞机老……”
【飞行途中】空姐:“耶,外头有一架UFO!”机长:“看哈以头有几个!外星人20块一个,问他们走不走?”乘客发牢骚:“要装好多人嘛,都挤成肉粑粑老还在上……”飞机剧烈抖动。空姐:“各位乘客,飞机遭出问题老,两个发动机坏老,我们可能要晚点哈。”乘客:“背你妈的时,浪个搞的嘛,如果四个发动机全遭老,我们是不是还要在天上过夜嘛?”
方言的确是一道别具风味的小吃,但绝非一碗别扭的风味小吃。未经改良的四川话是原生态品种,尽管土得有点掉渣,却不乏麻辣鲜香。就像四川火锅,只有吃过的人,才晓得是啥味,只有喜欢的人,才会有一盘莫一盘地去吃。
“用自己最亲切的口音说话,是对自己最诚恳的尊重。”我相信这种说法,“声同音”是好事,但一棒子打死却不是好事。试想,如果上世纪60年代《抓壮丁》不是用四川话来演绎,还能投射出那个荒诞的时代么?所以,有人说,“面对低迷的影视市场,如果说方言可以拯救,可能过火了,但如果说方言可以激活,那倒完全有可能,甚至会成为一种必然。”
至于会不会影响下一代人讲普通话,我也有话说,那要看教普通话的人是不是有点“歪”。如果“教”这个主渠道都“歪”了,你再用电影电视去纠正,也无济于事。
刘德一的《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傻儿司令》——重庆味更浓
正宗川西坝子话的代表——集影视歌编导于一身的媛凤
土得掉渣的“歪四川话”——中江表妹李永玲(已逝)
四川话和普通话同样地道的新生代演员黄小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在囧途》里面徐铮在旅馆上错床,他进的那个房间的女人说的四川话_百度知道武林外传中第五集那个说四川话的女的叫什么_百度知道《人在囧途》里面徐铮在旅馆上错床,他进的那个房间的女人说的四川话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忽然想不起来熟人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