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造句 猜一个字

【谜语故事】:谜语故事汇(下)
【谜语故事】:谜语故事汇(下)
【谜语故事】—谜语故事汇(下)
怀素考徒弟
唐朝有位名叫怀素的和尚,好饮酒,擅书法,他运笔如骤雨旋风,以“狂草”出名。
一天,平原(今属山东)太守颜真卿路过怀素和尚的“绿天庵”,二位书法家相见,十分欢悦。酒至半酣,怀素嘻笑挥毫,写了一联:白蟒过江,头顶一轮明月。请颜太守即兴而对。
那颜真卿乃开元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乃是位饱学之士,应对此联有何难的,于是接过大笔,以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正楷写出下联: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怀素一看,抚掌称好,赞曰:“太守不仅行书遒劲郁勃,正楷更是炉火纯青。难得,难得。”正在夸赞之时,小和尚前来添酒,怀素指着上下联笑曰:“徒儿,这上、下联各咏一物,你可知道?”
那小和尚本是个聪颖过人的少年,只见他略一思索,便答出来了。颜真卿夸曰:“名师出高徒,可喜可贺!”
你能猜出上、下联各咏何物吗?
谜底:油灯、杆秤。
罗贯中与施耐庵
元朝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三十七岁的施耐庵因不愿为权贵欺压百姓,毅然辞去了杭州钱塘县尹的官职,回到了老家苏州。他一面教学谋生,一面根据梁山故事的话本写作《水浒传》。
春暖花开的一天,有位常来往于苏杭的商人,因久闻施耐庵博学多才,精通诗词文史,特意从家乡山西太原带来儿子罗贯中投师求学。
施耐庵见罗贯中年约十四、五岁,长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但不知是否聪明好学,于是咏词一阕试探:
云落不因春雨,吹残岂藉东风。结成一朵自然红,费尽工夫怎种? 有蕊难藏粉蝶,生花不惹游蜂。夜阑人静画堂中,曾伴玉人春梦。
熟读唐诗宋词的罗贯中岂能不知,他略一思忖,拍手笑道:“敬禀教师,待学生也吟诗一句作答。说罢吟道:
白蛇游过清水塘,一朵莲花开岸上。
施耐庵一听,连声称好,当即收他做了徒弟。
请你猜猜二人所咏为何物
谜底:“油灯”。
流浪少年白居易
唐朝中期由于安史之乱使众多家庭妻离子散,着名诗人白居易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十一岁就离家飘泊,孤零异乡。在动荡不定的年代,他一面勤奋读书,一面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把当时流行的口语写进诗歌,反映穷人的痛苦,讽谕朝庭官僚及劣绅污吏。
京都长安有位官居着作郎的善良老学士顾况,读了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拍案称好,连声称赞:“倘若胸中无秀气,腹内欠才识,小小年纪岂能写出如此神韵盈溢,妙语惊人之佳作!”顾学士想资助这位才学闪烁的少年,便问白居易需要什么。
白居易略一沉吟,拱手敬答:“感谢先生厚意。眼下,为斥恶扬善,小人急需之物乃是……”只见他淘气的一笑,吟出四句:
“此宝瘦又细,说话把头低,
不吃农夫粮,能为民出气!”
你能猜出白居易希望老学士送给他什么东西吗?
谜底:“毛笔”。
细雨洒轻舟
唐朝晚期的一个清明节,诗人皮日休和好友陆龟蒙漫步郊野,在村头小酒店落座,皮日休见细雨霏霏,有感而发,随口吟出了一首五言绝句。诗云:
细雨洒轻舟,
一点落舟前,
一点落舟中,
一点落舟后。
吟罢,问诗友陆龟蒙是个什么字。幼有盛才之誉的陆龟蒙,本是位资颖悟绝的才子,岂能不知。但他并未直言相答,而是笑曰:“请仁兄也听我赋一联句。”旋即吟道:
月伴三星如弯镰,
浪花点点过船弦。
皮日休一听,连连抚掌,当即敬其一杯,二人直喝了个开怀大醉,方离村头酒店,回城而去。
你知道皮日休为何要敬诗友陆龟蒙一杯美酒吗
谜底:因为他俩都射出了一个“心”字。
辛弃疾猜谜学武艺
南宋绍兴二十年,年方10岁的辛弃疾已是一个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耀眼的少年诗人。
寒冬的一个黎明,辛弃疾捧着诗卷正要吟诵,忽见不远处梅树下,有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练武。他行如风,站如钉;如鸢飞,如鸟落。辛弃疾越看越出神,扑通一声跪在老者面前,要求学习武艺,报效国家。
老人见辛弃满脸虔诚,笑着说:“看你手不释卷,一定读了不少名篇佳句!”说罢,挥手指着傲雪斗霜的寒梅,令其背一首诗。辛弃疾举目思忖,吟了北宋诗人王淇的七绝《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老人连连称好,答应教他武艺。辛弃疾一听,乐得直跳,忙问应先学什么? 老武师避而不答,只是说“老夫仿王淇诗一首,听后你就知道了。”说罢口占四句:
不受脂粉半点侵,
穿麻吞石自甘心。
只因误入少林寺,
惹得拳头捶到今。
聪明的辛弃疾听罢连声称是,从此自找苦吃,锤炼筋骨,终于练得体魄强壮,一人敌百。后来,在老武师的精心指教下,辛弃疾学全十八般武艺,成了一名文武双全的抗金将领。
你能猜出辛弃疾学的是哪般武艺吗?
谜底:“打沙袋”。
王安石有胆
王安石与他的诗友共游褒禅山,持着火炬走进了一个深深的山洞。开始时走着,比较平坦,洞景也很平常;愈往里深入愈坎坷曲折,行走艰难起来,景色也逐渐奇巧;几经险厄,到达了人迹稀少的深邃之处,那瑰丽雄伟的景致,便更加令人动魄了。王安石不由得感慨而曰:“真可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
于是,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道路平坦而近的地方,到的人很多,但景致却十分一般;艰险而深远的地方,到的人逐渐少了,景色却奇巧起来;而世界上不为人知的大好景色,往往就在那艰难险阻、人迹罕至和深邃遥远之处。
从洞里出来,王安石余兴未尽,感慨而赋,制一字谜让诸好友试猜,其云:
“日月一齐来,
不把明字猜,
冒字更不是,
闷煞老秀才。”
你能猜出是个什么字吗
谜底:“胆”。
清末着名谜师张起南,字味鲈,号橐园,福建闽侯人。他少年时便爱射“虎”,才思敏捷。毕生嗜谜学,自称“谜癖”。
一年春年,他在辰州(今湖南)任职,见窗外雪花纷飞,遂触景生情,巧制字谜一则,谜即为“雨余山色浑如睡”,于元宵灯节悬于街衢,言明猜中者有奖。
有位才思过人,喜读状景古诗的俊逸书生,挤在围观者中凝目沉思良久,抚掌哦曰:“此谜富有诗情画意,堪称谜林一绝!”
张起南一听,拱手笑问:“看来这位才子已胸有成竹,愿洗耳恭听,当面领教。”
那书生一拱手答礼后回道:“请先生听不才赋诗一首。”说罢,当众吟哦:
“此花自古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近看无枝又无叶,不知何处长出来。”
张起南见其以谜猜谜,赞叹不已:“才子真乃辰州射手,智高,智高!”然后,他将自己所着谜书《囊园春灯话》双手奉赠一册,并邀他一道发起组织辰州谜社,使湖南谜坛极盛一时,称雄神州。
你能猜出两人同咏何物?
谜底:“雪”。
唐朝天宝元年,李白从西蜀来到长安城,满腹诗才却没人赏识。有人劝他去找秘书监贺知章。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带上自己的诗稿,登上了长安紫极宫。
贺知章不仅是位学识渊博的名臣,而且还是个热情好客的学士。他招呼李白坐下,便翻阅起了诗稿。贺知章读着,读着,不由得站起身子吟哦起来:“噫吁,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吟罢暗叹道:“竟有如此雄奇瑰丽之句!”于是,拉着李白上街喝酒。
二人来到临河的一家酒楼,一边喝酒一边谈诗论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谁知,走得匆忙,贺知章忘了带钱,于是解下随身佩带的金龟,对店小二说:“再换些好酒菜!”
店小二知道这金龟乃是皇上所赐之物,说什么也不敢收,无奈贺知章执意要押,只好暂且收下,笑曰:“小店今早刚杀了头猪,二位大人要点什么下酒?”贺加章要李白点菜。已有半醉的李白,爽朗一笑,用手指蘸了点酒,先在桌上画了个大圆圈,接着在其中写了个“千”字。
你知道李白要点什么菜下酒吗?
谜底:一盘猪舌头。
镇江从明代起就非常繁华。每逢元宵灯市,到处火球喷薄,爆竹崩訇。彩灯百种千样,有的是飞鸥狡兔,虎豹虫鱼;有的是天孙织锦,龙女踏青。那大户人家,管笛笙箫不绝于耳,真是“一到上元相庆赏,家家灯火乐春情。”
清朝乾隆时期有一年正月十五,文人雅士为斗巧思,纷纷悬挂灯谜,供人射覆,中者有赏。当时,有位风流倜傥的才子王文治,不仅自创中锋侧使之法,独步书林,且爱游戏笔墨,奇构佳谜。这年元宵灯节,王文治又在自家门上挂出一条“文虎”,谜面为五言诗四句:
“珍珠白小姐,许配竹叶郎,
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
他的老师柳大年先生是位学识渊博的老儒。一日,路过学生家门,见此灯谜,捋须笑曰:“我这弟子嘴馋”,旋即道出了谜底,并拿出文房四宝,和诗一首,贴于其旁,诗云:“长脚小儿郎,吹箫入华堂;爱喝米红酒,拍手见玉皇。”题毕嬉笑而去。
王文治闻报而出,细细读之,抚掌大呼:“妙极,妙极!”
你能猜出师徒二人各咏何物?
谜底:“粽子”、“蚊子”。
苏小妹夫妻逗乐
自洞房花烛之夜,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之后,互猜瘦辞隐语,便成了这对伉俪的玉房雅乐。
一日清晨,丫环送来甜粥和几碟小菜,秦少游俯身一看,佯佯摇头,然后对苏小妹说:“娘子,今日早晨,为夫还想再添一个菜。”小妹笑问:“夫君请讲,奴家当即照办。”
秦少游嘻嘻一笑,也不明说,却摇头晃脑而吟:
“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
苏小妹回云:“这有何难。”当即令丫环去厨房取了来。
几天后,秦少游应诗友黄庭坚之约,前往赴宴。行前,苏小妹笑云:“夫君路过街市之时,为我买一物如何?”
秦少游知是回考,连连拱手:“小生洗耳恭听,洗耳恭听。”
苏小妹嫣然一笑,也赋一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秦少游翻身上马,边扬鞭边说:“知道了,知道了。”
你能猜出这对诗苑夫妻各要何物?
谜底:“咸蛋”、“石榴”。
元朝着名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十岁时母亲就送他到财主家去放牛。财主一看,是个小孩,还不懂事。就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年纪小,干不了啥活。这样吧,我们立个字据,先试一年,如果干得好,能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就发给一年的工钱,第二年继续在我家;如果回答不出我所提出的问题,我不但不给工钱,请你另找户主!”母亲听了此话,犹豫不决,王冕说:“母亲!
不要犹豫! 尽管照字据内容办就是了。”于是,双方在字据上画了押。
一年很快过去了。王冕把财主家的牛养得膘肥体胖,走向财主要工钱。财主本应按章办事,但却故意刁难王冕,要讲一个故事谜,让王冕猜一字。王冕说:“你讲吧!”财主说:“从前有一伙穷孩子在挖墒,忽然挖到一块有花纹像篮盖似的东西,可谁也认不出是啥东西。当时有人把它放到水里洗了洗,才看出原来是一块玉璧。大伙叫道:'是块宝贝呀!
我们每人分一块吧。’于是就把玉璧砸碎了,一人分了一块。可是,他们却不懂,这块价值连城的玉璧一旦砸碎了就分文不值。结果,这伙穷人仍旧是两手空空。”
王冕听完财主讲的故事,立即就用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财主无话可说,只好把一年的工钱如数付给了王冕。你能猜出王冕写的是什么字吗?
谜底:“贫”字。
教师戏贪官
从前有个私塾先生,专为百姓打抱不平,常替百姓打官司,经他手就告倒了十多个贪官污吏,知府十分恼火,于是将他传到衙门问道:“你为百姓鸣冤告状,图个啥?”
先生说:“图的是正义二字。”
知府说:“假如我东厢房里有金钱美女,西厢房里有'正义’,你挑哪一样?”
先生毫不犹豫地说:“我要东厢房的金钱美女。”
知府一听大笑:“听这话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人,如果是我,一定要西厢房的'正义’”。
先生说:“我和大人不一样,我有的是正义,恰恰缺少金钱美女。你有的是金钱美女,恰恰缺少正义,所以我们想要的也就不一样了!”
猜四字成语:各取所需。
项羽的长叹
据说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被沛公刘邦围困垓下,日月无光,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项羽全军覆没,宠妾虞姬刎颈自杀。
楚霸王悲痛欲绝,单人匹马杀出重围,仓皇来到乌江边上。一位船家欲接其渡江,以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谁知此时的楚霸王悔恨交加,深感无脸见江东父老,拒不上船。他含泪将坐骑赶上小船。小船划至江心,坐骑不舍主人坠水而亡。项羽望着阴云惨淡的长天和浊浪翻滚的乌江,顿觉万物皆空,不禁仰天长叹,吟诗一首:
忆当年八千子弟,
到如今只有孤人立,
美人名马化作两点伤心泪,
眼前是江水横流,
扁舟一叶。
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项羽当时的心情,而这种心情又通过这首诗体现在一个字上。
聪明的读者,请你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字?
谜底:“愁”。
张生进京赶考途中,在河中府普救寺里巧遇相府千金崔莺莺,惊艳之际,还捡到莺莺掉下的一件东西。当晚,丫环红娘奉小姐之命,前去讨还。张生故作痴呆,反问红娘要讨何物?
红娘恼道:
“这东西呀,皇帝有,大臣无;元帅有,将军无;师父有,徒弟无;市上有,集上无;小姐绣帷中有,秀才书房中无。你是个读书人,难道不知道吗?”
原来,红娘在用包含法制谜,顺便奚落对方是个书呆子。
张生只好认输,乖乖地将东西交了出来。你能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吗?
谜底:“巾”字,(即手帕)。
某穷秀才,做了教书先生的女婿。丈人死后,全靠他妻子编织草鞋摆摊叫卖为生。乡试之年,秀才去后三年,杳无音讯。
妻子在家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竟盼来一张休书:原来丈夫三试连捷,已授京官,想要休掉妻子,另攀高门做东床佳婿哩。
父老乡亲们闻讯后,大抱不平,自动募集盘缠,资助她去京里找丈夫当面评理。
京城路途坎坷,更兼霜欺露侵,气急攻心。秀才娘子出门不久,便病倒在一家小客栈中。
恰巧,有个测字先生也在客栈借宿,听她诉说冤屈后,十分同情,为之请医诊治,开方服药,这才免于路毙。秀才娘子感其救命大恩,拜为义父。此后,父女结伴同行,终于来到京城。这时,义父才说破自己身份,原来他正是义女之夫会试时的主考,因抡才有功,皇上钦点七省巡按,所以扮成测字先生,私访民间。哪料到奉旨抡才,竟举拔了一个富贵忘本的家伙,因而决定回朝之后就上本弹劾,同时帮助义女告御状。
秀才娘子一听,惊喜莫名,又念及当年夫妻恩爱。反过来倒替丈夫求情了,道是只要他承认错误,回心转意,可以既往不咎。巡按大人其实是爱才惜才的,听她这么一讲,也就趁风转篷,答应再试他一试,看看是否真的不可药救了。
且说巡按大人将义女安顿好后,马上央请同僚做媒。那个乖门生听到官居一品的宗师有意招他为婿,喜不自胜,赶快写就八字龙凤庚帖,送上门去。正式订婚之日,其人袍服朝靴,上下一新,满面春风地去巡按府上喝相亲酒。酒过三巡,巡按说,小女有意试试娇客之才,写下一首谜诗在此,等你猜出是何物后,方肯出来相见。这乖门生接过诗笺一看,笔迹好熟,不暇细顾,要紧看内容。诗云:
嫩时青青老来黄,千捶万结打成双;
双双连就同心结,又被别人说短长。
雨雪泥涂我承当,何曾移步到兰房。
有朝一日肝肠断,弃旧恋新抛道旁。
一篇读完马上猜出谜底是“草鞋”,更因诗意谜味,触动心事,不由愧从中来,疚悔莫及。就此向宗师跪下,说出自己原籍已有草鞋之妻,含辛茹苦,助门生成就功名。只因一时名欲熏心,想攀高枝,这才休妻另娶。幸亏小姐这首谜诗,激发天良,救门生于万劫不复之际。门生明日就向皇上告假,准备亲自回乡,重新迎娶原配。
巡按大人见其良心发现,哈哈大笑,马上说破原委,让夫人陪着义女出来相见。夫妻重逢,滋味莫名,做丈夫的百般赔罪,这才得到妻子原谅。
接下来亲事照做,巡按大人以岳丈身份嫁女,他则以一双草鞋做了聘礼。
狄青考和尚
狄青还没有发迹时,生活很艰苦,靠背着弓箭去林中打猎为生。
树林里有座寺庙,庙里的和尚大多势利,常借口他杀生渎佛,结伙儿抢他的猎物。
有一年元宵,四乡居民借寺庙办灯谜会,和尚们也挤在人群里凑热闹,狄青见了,就写了个谜条给他们猜:
一人身背一张弓,两枝箭儿穿当中。
有人问我名和姓,我是和尚老祖宗。
和尚们大怒,要捉他去见官,乡里父老亦有说狄青出言不逊的。
狄青却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个字谜,不信我解给你们听听。”接着便说出了缘由。众人听他说完后,都道这个字谜出得妙。和尚们无言以对,只得自认晦气。
请你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字?
谜底:“佛”字。
孔子出谜题
据说孔夫子有一天在堂前给学生讲课,在灶下烧火煮饭的颜回和子路却为一个字的读音争执了起来。
孔夫子过去为他们做出裁决后,回到堂前,对大家说:我出个谜,谜底就是适才那两位所争的字。接着便念念有词道:“颜回喟然而叹曰是也,子路率然而对曰非也;夫子莞尔曰是也而直在其中矣。”
子贡、子张等人,多在“是”呀“非”啊上面琢磨,结果全没猜对。有子却根据“是也而直在其中矣”的提示,扣出这个字。
夫子大乐,马上提拔有子担任他的助教。
请您猜猜是个什么字?
谜底:“乜”字
一方素帕寄相思
杨慎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他才思敏捷,除精通四书五经外,对俚曲谜语也很有研究,而妻子黄娥也是一位知书达礼,能诗善曲的女文学家。
杨慎在仕途上很不顺意,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即位,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永昌。当时,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常以文字兴狱。
杨慎一去多年,黄娥日夜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想捎信问候,然而又怕遭来横祸。只得托人捎给丈夫一方白丝绢,将万语千言寄托在上。
杨慎接到妻子托人捎来的白丝绢,心中感慨万分。可是,打开一看,一个字影儿也没有,他翻来覆去地看了许久,终于猜出妻子的无限情意。妻子黄娥制作的这则空白谜面,杨慎用一首诗写出了谜底。
杨慎在《素帕》一诗中写道: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相思,
郎君着意翻复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你能猜出是什么意思?
谜底:“丝”与“思”谐音,杨慎夫妇用谐音表达对双方的思念。
古代,北方匈奴常常举兵侵犯中原,妄图吞并中原来扩张自己的版图。
一年,匈奴又要进攻中原。匈奴首领首先派人送来一张“战表”。皇上展开一看,“战表”上只写有“天心取米”四个大字,苦想半天,怎么也不解其意。无奈,皇上只得张榜招贤。
可是,满朝的文武大臣竟没有一人能破解,皇上又令人将告示贴在城门口。这时,京城有位名叫何瑭的小官看完告示后说,他愿为皇上献上退兵之计,皇上连忙宣何瑭上殿。
何瑭在殿上指着“天心取米”四个大字对皇上说:“天者,指吾国也;心者,指中原也;米者;指皇上也。不得了!
这'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江山,擒拿皇上。”皇上急忙问:“那怎么办呢?”何瑭说:“皇上别急,我自有退兵之计。”说着,何塘在四个字上各添上一笔,变成四个字,将原信又送回匈奴。
匈奴首领原以为中原不敢应战,拆开信一看竟吓得浑身发抖,也不敢轻易出兵了。
你能猜出改成了四个什么字吗?
谜底:未必敢来。
陆游出谜教子
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封建统治的屈辱求和政策,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晚年闲居老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还时时挂念国家大事。
一年,陆游的次子陆子龙赴吉州(江西吉安)任职,陆游为儿子饯行。酒宴上,他谆谆告诫儿子,要爱国爱民,自立自强。酒酣耳热之际,陆游诗兴大发,吟出四句来告诫儿子:
头戴四方帽,
身背一张弓,
问君何处去,
深山捉大虫。
儿子才思敏捷,片刻之间便向父亲鞠了一躬,说:“父亲,孩儿一定铭记您老人家的教诲。”你能猜出陆游告诫儿子的是什么吗?
谜底:“强”字。
孔子劝顽童
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讲学,见前面有两个顽童坐在路中间顽耍,子贡赶紧停住车,大声嚷道:“你这两个顽童快让路,这是孔夫子的车!”孔子连忙喝住子贡,下车对顽童客客气气地说:“我们有要事在身,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一个顽童问:“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孔子捋须笑答:“周游列国,讲学传道。”
另一个顽童接口说:“那你这个老先生一定有套本事和才学了?”
“岂敢,岂敢。”孔子连声谦道。
那个顽童接着说:“我问你四个字!”说罢唱道:
一点一点分一点,
一点一点合一点,
一点一点留一点,
一点一点少一点。
孔子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且精通文史,顽童岂能难倒他,很快就答出来了。
接着,孔子笑道:“老夫也回敬二位小才子四句,请问是个什么字?”旋即而吟:
一横一横又一横,
一竖一竖又一竖,
一撇一撇又一撇,
一捺一捺又一捺。
孔子见二顽童抓耳挠腮答不出,劝道:“还是回学堂读书去吧,别在路上玩耍。”说罢乘车而去。你知道各是什么字吗?
谜底:汾、洽、溜、沙;森。
吝啬鬼请客
从前有两个朋友,是一对吝啬鬼,但又十分讲究客套。一天,甲向乙发了张请帖:“明日中午请到寒舍吃'半个鲁’。”乙接到请帖,琢磨不透“半个鲁”是啥菜。
次日,乙起床也不吃早饭,饭着肚皮,想做客时大吃一顿。谁知到了甲家,端上桌的却是一条很小的鱼。甲对乙说:“别客气,请吃'半个鲁’!”
乙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半个鲁”是“鱼”。憋着一肚子气,饭也不吃回去了。过了几天,乙也写了份请帖回敬甲,请帖上也写“半个鲁”。
骄阳似火的七月,特别炎热,火辣辣的太阳当空挂着。甲一大早就来到乙家,只见乙已把饭桌摆在大院的天井中,上头没有遮盖,甲只好汗流满面地坐在桌旁等待。等呀等,晌午过了还不见乙端鱼上桌。心里好不纳闷,感到奇怪,乙这时笑眯眯地从屋里走出来,对甲说:“请呀,别客气,请吃'半个鲁’!”甲这时才恍然大悟。
你猜着是什么意思了吗?
谜底:“日”字,让他来吃太阳。
从前有个姓王的雕刻老人,年近八旬仅有一女儿。膝下女儿已长大成人,他想为女儿招个聪明能干的丈夫,一方面了却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想把自己的雕刻手艺传给女婿。
这一年正月十五,老人邀请村里的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当着众人把一只玉雕的玲珑小盒放在盘子里。他指着精雕细刻的玉雕盒说:“这是一则字谜,谁能准确猜中的话,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他。”
众人看着这精致的小盒,都称赞这老人的手艺高超。这时,人群中走出来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他左手把盘子放在地上,右手托着玉雕盒举过头顶转身就走。
老人连忙叫住这位青年,说:“好,你猜中了,按照我事先说的办! 你就是我的女婿了。”
众宾客都露出惊讶的目光。
你能猜出这个谜底吗?
谜底:“拿”字。
蒲松龄显才成先生
清朝康熙年间,山东淄川县蒲家庄有个儒生蒲松龄,自幼苦读诗文。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只因是汉族书生,被清朝统治者看不起,因而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屡不中。
一天,大名士王涣祥见穷困潦倒的蒲松龄,挑着书箱正要外出谋生,欲试其才,于是口占一联:“芙蓉花开,红粉佳人争望月”,令蒲松龄应对。
才思敏捷的蒲松龄苦苦一笑,拱手便对:“梧桐落叶,青皮光棍打秋风。”
王涣祥赞道:“对得好!对得好!”他略一沉吟,笑曰:“吾在京城听人赋了一个诗谜,久不能解,你是否愿意试猜试猜?”
不等蒲松龄回答,他便将谜面念了出来:
崔莺莺失去佳期,
老和尚笑掉口齿。
小红娘没有良心,
害张生一命归阴。
蒲松龄略事思忖,朝远处高山指了指,以此作答。
王涣祥大惊其才,于是留他在自己家中教家馆。从此,蒲松龄这个落第秀才便成了教书先生。你能猜出这四句诗的谜底吗
谜底:“巍”字。
姜太公到此
相传古时候,有个内阁大学士,是一位大孝子。一次,他回乡省亲,老母说:“儿啊,人家都说皇宫富丽,可惜为娘从来没有见识过。”大学士想这倒不难。他按照皇宫结构布置画成一张大图纸,找来当地一位名建筑师,要他照图样兴建。建筑师一看图样,吓了一跳。要回绝吧,怕得罪大学士;接受下来吧,害怕以后被人告发。情急中灵机一动,提笔在图上写了“姜太公到此”五个字,即将图纸卷起,交给来传达命令的大学士的家人,说此图有几处不妥,请大人再斟酌斟酌。
大学士打开图纸,一眼便看到了这五个字,先是一楞,再蹙眉细思,领会了建筑师的意图。原来这是个用“摘顶格”破解的谜语,限定谜底字数在两个以上,要部首相同,将这些部首摘去后能扣合谜面。此谜之底即“宫室”,摘去两个宝盖头便是“吕至”,恰能对应“姜太公到此”,因姜太公本名吕尚。
而建筑师则是借此谜提醒:私造宫室,“僭越”之罪是逃避不了的,搞不好还会惹来杀身灭族之祸
破了谜的大学士吓出一身冷汗,马上打消了建宫室的念头,还厚赏了建筑师。
聪明的店小二
晚清时期,北京城里有座酒馆叫东兴楼,楼中有个店小二善破各种谜语,以此招来了众多喜欢制谜征射的谜友光顾。
这一天,店里来了两位客人,双双往窗前一张桌子边坐定,甲对殷勤招呼的店小二说:“我俩要的酒不一样,'绿肥红瘦’。”乙则取下头上戴的瓜皮小帽,顺手递给他。
不用再问,就这一言一行,店小二便明白了。原来他俩给自己出了一个“落帽格”谜,其格式规定谜底字数在三个字以上,须将第一字摒除后扣合谜面,好像脱去头上帽子。店小二根据客人乙的动作提示,扣出谜底是竹叶青、花雕两种酒名,摒除“竹”字后,“叶青花雕”(雕即凋落)恰能扣合“绿肥红瘦”。
结果两位谜客如愿以偿,并同店小二结为朋友。
怕老婆的名句
苏东坡同孙贲一起在朝为官。孙贲怕老婆的名声,不仅同僚皆知,也是汴京酒楼茶馆里茶余饭后的笑谈。
有一天,苏东坡请孙贲去酒楼共饮,还点名要一个善猜谜语的歌女陪酒。席间,孙贲要苏东坡出个谜让歌女猜,借此取乐。苏东坡说:“蒯通劝韩信反,韩信不肯反。”这个歌女马上猜了出来,只是碍着孙贲在座,拘谨着不肯说,偏偏孙贲又逼着她快说。岂知一经说破,乐坏了苏东坡,气坏了孙贲。
原来此谜叫“玉带格谜”,规定谜底字数为单数,至少三个字,中间一字须谐读后能扣合谜面,即故意用白字,如同有人围上玉带后腰间一圈白之特征。苏东坡讲的这个谜面,用历史典故:汉朝建立后,功臣韩信不肯接受谋士蒯通劝其叛汉的建议——怕辜负了汉高祖刘邦对他的信任。歌女据此以玉带格式扣底,就是“怕妇(负)汉”,既对应谜面,又画出了孙卉怕老婆的形象,难怪孙贲要生气了。
叶天士开处方
明朝时,江南有位名医叶天士,医道高明,药到病除,大家都管他叫“叶一帖”。
请叶天士看病的人很多,他只问病情轻重,不管病家贫富,为此得罪了当地的一个恶霸李三麻子。李三麻子勾结官府,诬他“非法行医”,砸了他的医馆和招牌。从此,叶天士成了在破庙里歇身的走方郎中。
说来真巧,李三麻子使坏不久,突患急症。情急中,管家忙去破庙里请叶天士看病。叶慢条斯理地问过症状后,说:“不用出诊啦,我给你写张药方,包你一帖见效。”说罢,提笔写道:柏子仁三钱,木瓜二钱,官桂二钱,柴胡三钱,益智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二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三钱,山药二钱。
管家接过方子,飞快地直奔药铺去抓药。药铺里的伙计一看,这哪是什么药方?明明是一纸藏头谜嘛。”
管家一愣,忙拿过来仔细一瞧,原来这是:柏木官(棺)
小说家猜谜取物
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自称“墨憨斋主人”他才情跌宕,风流蕴藉,后世人称之为“天才狂士”。冯梦龙喜欢读书但不热衷功名利禄,视高官显宦如浮云流水,视荣华富贵为过眼烟云,文字倜傥而大胆,且诙谐幽趣。
一日,有位姓李的雅士前来找他评品诗赋文章,时值桃花吐艳,杏花含丹,冯梦龙笑云:“老兄,常言道'桃李杏春风一家’,何不同吾去后花园会会你的本家。”说罢,挽起李雅士出了客厅,就往后面而去。
冯梦龙走着走着,忽然传呼贴身书童,说:“敏儿,快代我取件东西送到后花园来。”
那名叫敏儿的书童拱手问道:“主人要小人取何物送往花园?”
冯梦龙嘻嘻一笑:“你听着!”接着吟了四句:
有脚无手。
又好吃肉,
又好吃酒。
敏儿本是个聪明孩子,一听就知是什么东西,马上就送去了。
你知道书童送往后花园的是何物件吗
谜底:桌子。
吕安写谜语骂人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年少时就很有才华,后来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为人旷达,任性,喜欢老庄哲学。和他同时代的吕安,也是个孤傲清高之士,这两人都是十分相投的朋友。每当想念的时候,虽然远隔千里,也要即刻动身前去探访。
有一次,吕安去看望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他的哥哥嵇喜出来迎接。
吕安知道嵇喜这个人不像他弟弟,为人庸俗,所以看不起他,便不肯进去,只在门上写了个“鳳”字就走了。
嵇喜看见这个“鳳”字,认为是很吉祥的字,很高兴,便一直保留在门上。
人们都怀疑,既是那么吉祥的字,为什么吕安却与当时的文人相聚,经常以猜谜为游戏,连皇帝也经常和群臣一不肯进门呢?
后来人们才明白,吕安是写了一个谜语,“鳳”字是“凡鸟”二字组成的,是说嵇喜不过是一只庸俗的凡鸟罢了。
古镜上牛走口
宋朝,有人发现一面古镜,样子似钟,镜钮甚大,上镶一环。镜上铸有13个隶书字:
一牛有十口,前牛无角,后牛走口。下面还铸有一口虎。
好久都没有人解开这篇铭文的意思。后来有人才研究明白这是关于这面镜子铸造年代的谜语。“有十口”是“甲”字,“牛无角”是“午”字,“牛走口”合为“造”字。说明这面镜子是“甲午(年)造”的。
有位叫赵德润的收藏家,也珍藏着一面挂镜,形似杏叶,背面有一牛转头,牛前有一丛草,下面有四个篆字“避祟驱邪”,两旁有字,和前面所说的镜铭相似:
人有一口,前牛无角,牛口走。
通过解谜的方法知道这面镜子是“丙午”年造的。这两面镜子很有相似之处。从铭文上看,它们的铸造年代至少相差了十二年。
风月天边岳阳楼
在洞庭湖岳阳楼的墙壁上,留着两个字:虫二。
来往的游人看了,都不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有人解释说:“这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仙笔。传说吕洞宾曾经三游岳阳楼。他在岳阳楼上看见那壮丽的湖光山色、滚滚的长江,不禁赞赏这江山实在太美了,便提起笔来在墙上题了这两个字。
这是神仙出的一则字谜,这两个字是“風”和“月”没有了边框形成的,它的谜底就是“風月无边”。后来便有人在岳阳楼上加上了一副对联:
作为这两个字的注脚。
由于这两个字的奥妙,后来在许多风景名胜区都刻上“虫二”两个字,编制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增添游人的乐趣。
全寺僧人皆猪狗
唐轮符年间,有客来到长安的青龙寺,多次想访问知事僧,都因寺中另有要客而遭拒绝。这位客人便在寺门上题道:
龛龙去东海,時日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和尚们看了都不明白,有个小沙弥看了后便解释说:“龛去龙是'合’字,時隐日是'寺’字,敬的文不在是'苟’字,碎去了石是'卒’字,这把我们全寺的人都辱骂了,知事僧才恍然大悟,赶紧去追赶客人,客人早已不见影了。
这个猜破诗谜的沙弥,便是懿皇朝的云皓供奉。
皇帝的谜语也好猜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猜谜语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娱乐。当时的文人相聚,经常以猜谜为游戏,连皇帝也经常和群臣一起猜谜取乐。
有一次,孝文帝设宴招待群臣,大家都向文帝进酒,文帝越喝越高兴。过了一会儿,文帝醉眼朦胧地对群臣说:“朕这里有一谜,谁先猜出,有赏。”接着,文帝口占一谜:“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钟。”
文帝的谜语一说出,群臣都认真地思索起来。不大一会儿,接连几个人说出几个谜底,文帝都摇头否定了。
这时,彭城的王勰站起来说:“是不是个'习(習)’字?”
文帝高兴地点点头,命手下人给了王勰一份厚赏。
过后,王勰给大家解释说:“三三横,两两纵,正好是个'羽’字。金钟是酒杯,酒杯也叫'大白’。'羽’加'白’即为谜底'習’字呀!”大家这才明白过来。
杜甫智斗刁县令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坎坷,仕途艰难,50多岁时,携妻儿全家到了沙头镇。
他刚到沙头镇时,没有生活来源,虽有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非长久之计。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
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有的穷人实在无钱付药费的,还免费赠送。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都到这儿来买药。药铺门庭若市,生意兴拢这样一来,百草堂就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
有一天,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百草堂药铺里顾客不多。这时,只听门咣当一响,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再在此卖药!”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
有个老伙计忙赔笑问道:“你老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怎么我们见都没见过?……”书吏不等他把话说完,开口就骂:“他娘的!你们开的是什么中药铺?快给我把杜老倌叫出来,要是配不齐县令大人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伙计们不敢怠慢,忙去把此事告诉杜甫。杜甫一听就知道这是来故意刁难的,拿过药单一看,便冷冷一笑,区区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真是不自量力!随手取了四味药,走了出来。见了书吏,仍然以礼相待,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县令大人有何见教?”书吏并不看杜甫,只是傲慢地答道:“我们县令大人要你照单发药,否则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滚蛋!”“哦,原来是这样,”杜甫不慌不忙地说:“县令大人需要的药,我们药铺应有尽有。”说着,杜甫拿出四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只鲜李子,一颗干桃僵。
书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这怎是药单上的药?你想干什么?”杜甫道:“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行运早’呢?”“是。”书吏忙答。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是,是。”书吏又连声回答。
“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儿的,却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啊!”书吏无可奈何。
“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不行运’了。”书吏无话可驳,只得连连点头,拿起这几味“药”,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侯白奇谜戏友人
隋朝的侯白幽默诙谐,大家常被他逗得捧腹大笑。他说的谜语,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一天,侯白和一帮文人学士碰到一起,大家要猜谜助酒兴,并规定:“必须是实物,不得虚解惑众。如果解释清楚却并无此物,那就应当受罚。”只见满肚谜语的侯白,略一思索便笑嘻嘻地说:“有个东西,背和屋一般大,肚和车横轴一般大,口和小酒杯一般大。
打一物。”刚说完,大家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天下哪有这种东西,口像小酒杯那么大,背像房子那么大,一定没有此物,侯学士该罚。
侯白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领大家到院子里,指着屋檐下的小燕子窝说:“就是它,你们看像不像?”众人大笑不已。
侯白用谜语开起玩笑来,有时也令人啼笑皆非。据说,侯白同大臣杨素很有交情。侯白机智善辩,杨素常与他一起说笑逗乐。
有一天,杨素同大臣牛弘退朝回来,在路上碰到了侯白。
侯白眼珠一转便装模作样地对他们二位说:“日之夕矣!”
牛弘一愣,不知何意,杨素却听出来了,对侯白说:“你这个人呀,什么时候也改不了戏谑别人的脾气。”原来《诗经》中有这么两句话:“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侯白说的“日之夕矣”,隐含“牛羊下来”,是在戏称牛弘、杨素为“牛、羊(杨)”退朝下来。
老秀才买布
从前,松江府华亭县有个聪明绝顶、玲珑乖巧的织布娘。他不仅有一手织布绝技,而且很有文才。
离此六里之外有个老秀才。他听说织布娘的才能,有点怀疑,有心要会会她。一天,他见织布娘的丈夫在集市上卖布,灵机一动,计从心来。走上前去说:“你这布织的确实不错,老夫要买一匹。无奈我身边没带铜钱,烦你明日跑一趟,把布送到我家里来,你看行吗?”织布娘的丈夫说:“跑一趟可以,不知先生姓啥叫啥?
家住哪里?”老秀才一本正经地说道:
“鄙人姓氏西北风,
家住'正南’屋高耸;
屋旁船儿常出洞,
屋里嚷嚷众儿童;
屋后有棵倒头树,
门前有个倒烟囱。”
丈夫回到家里,把老秀才买布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妻子听。织布娘听后说:“这好办。”就凑近丈夫耳朵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
第二天,丈夫根据妻子的嘱咐,很快找到了老秀才。他一面施礼,一面说:“韩先生,你好,我送布来了。”老秀才一听,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姓韩?
又如何知道我住在这个地方?”
“是我家娘子告诉的。”
老秀才不由暗暗佩服,用双倍的价钱买下了织布娘的布。
请大家猜一猜,织布娘是怎样知道老秀才姓韩和他的家庭住址的。
谜底:西北风象征“寒”,“寒”谐音“韩”;正南指庙宇,因庙宇都是正南方向的;“船出洞”指船从拱形石桥下面经过;“嚷嚷儿童”指学堂;“倒头树”即杨柳树;“倒烟囱”则是一口井。老秀才的意思是:我姓韩。住在拱形石桥旁的庙宇里。
庙宇内有私塾学堂,庙宇后有一棵杨柳树,前面有一口井。
店小二巧破字谜
从前有位姓张的秀才,靠在街头卖字为生,他虽写得一手好字,但生意却不景气,常因手中无钱而忍饥挨冻。
清明快到了,让他写字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有一天,他的口袋里有了几个钱,便来到不远处的一家酒店要了几道好菜和二两烧酒。店小二知道秀才的底细,便提醒道:“秀才,老板说最近生意不好,不赊账的。”
秀才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是不会赊账的。”你瞧这钱够用了吧?
说着将钱递了过来。小二接过钱连声说:“够了,够了,”转身想走,又被秀才叫了回来:“小二,我有一谜,猜得着,余下的钱就赏给你了。”小二说:“有谜只管道来,何必赏钱?”秀才听后,摇头晃脑地说:“句中有一字,每月猜三次,就是秀才猜,也得猜十日。”小二听了,心里马上就有了答案。但又不好直说,怕秀才面子过不去,便说:“等酒菜上齐了,再猜也不迟。”
不一会儿,酒菜上齐了,小二并没有提猜谜的事,而是招呼其他客官去了。张秀才自认为小二猜不出,也不再提话,得意地自酌自饮起来,不多时,便有了几分醉意。这时小二端来一盘包子说:“今天的水饺改为吃包子你看可好?
”秀才正在得意之时,哪里计较这些,伸手拿起一个包子就咬了一口,店小二此时忙说:“秀才你可真行,一口吃掉半只包。”秀才听了。
恍然大悟,立即领会了小二为什么将吃饺子改吃包子的用意,便连连称道:“妙,妙!实在是妙!”说完,乘兴而去。
张秀才字谜的谜底是个什么字
谜底:“旬”。
苏东坡作百鸟归巢图
苏东坡不仅是北宋的文学家,而且是位丹青妙手,有《百鸟归巢图》传世。
相传明代有位翰苑名贤,花重金在积古斋买到了苏学士的这幅真迹。为了“锦上添花”,那翰苑名贤欲为此画配一首好诗,于是猛然间想起昔友伦文叙。此人出身贫寒,曾卖过菜,但其才华闪烁,诗文能臻跌宕流美,荡气回肠之境。
伦文叙看过《百鸟归巢图》之后,略加思索,便挥笔直书起来。诗云:
天生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石。
翰苑名贤细细品味:此诗之中用谐音“巢”暗指“朝”,以“鸟”比喻奸佞。这些“鸟”啄尽人间千万石,弄得民不聊生。可谓寓意深刻
翰苑名贤再一品味,才发现伦文叙的题诗不仅寓意深刻,且有数学情趣,不禁拍案叫绝,连赞“妙绝!妙绝!”
你知道翰苑名贤为何拍案叫绝吗
谜文:伦文叙的题诗,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扣住“百鸟”二字,“天生一只又一只”,是两只鸟;“三四五六七八只”就是3×4=12;5×6=30;7×8=56,四笔数加起来正好是一百只,难怪翰苑名贤拍案叫绝。
名士戏财主
从前有个贪婪而又吝啬的财主,由于他爱财如命,一毛不拔,村里乡民暗地里皆叫他“铁公鸡”。
一年,这个吝啬财主满六十岁,为了庆祝自己的花甲大寿,他大摆“丰宴”,遍请当地缙绅名流。
缙绅名流接到请帖,以为吝啬财主开斋,会花钱买些酒肉,于是有的学究写了贺联“米颜白发洵堪夸,海屋添筹甲子赊”,准备在酒席上乘兴相赠。有个秀才想借此机会显露一下肚子里的学问,他想到此时正是五月,于是写了一首祝寿七言诗:“麻姑酒献千年绿,榴火花明五月红。桃实凝香樽北海,榴花献瑞谱南山。”
到了那一日,大家乘兴而来,但见桌上既无酒也无鹅鸭鸡肉,只有豆干、笋干、菠菜、青菜及红白萝,不禁暗暗叫苦。
一位性诙谐的落弟举人嘻嘻一笑,朝吝啬财主拱了拱手:
“六十花甲,可喜可贺,晚生送副贺联。”说罢要来笔墨纸砚,连连挥笔:
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
接着又写了一张五个字的横额:文口从土回。
缙绅名流一看,无不窃笑。
你知道他们笑什么吗
谜底:上联缺“六”,下联无“九”,谐缺肉少酒。横额五字,组合起来,为“吝啬(啬)”二字。
明朝年间,河南洛阳有位才子名叫文必正,笔墨清新,且蕴微婉之情,洒落之韵,为文人骚士所赞叹。
为了向天官霍荣之女霍定金表白爱慕之情,文必正去拜访霍府,伺机显才。他见客厅摆设,潇洒一笑:“老大人,你这厅堂古仆典雅,琳琅满目,可谓古色古香。但依晚生看来,似乎还缺一物。”
“噢”霍荣一听,有些不解。他想,我这厅堂之上,古玩玉器价值连城,书画墨宝谁家能比!还会缺少什么呢?
于是佯笑而问:“依才子看,老夫这厅堂还缺何物,不妨直言相告。”
文必正并不直说,只是笑道:“依不才之见,这厅堂之上如果再添一字,便可突出您老贵重之身份,又能增添烘云托月的气氛。”
“噢? 此字如此巧妙,你且说来。”
文必正拱了拱手:“恕晚生吟诗四句,老大人自会明白。”
旋即哦曰:
初下江南不用刀,
大朝江山没人保;
中原危难无心座,
思念君王把心操。
霍大人一听十分高兴,文必正终被招为女婿。你知道文才子这首诗谜说的是什么字吗
谜底:“福”。
苏小妹洞房之夜难新郎
洞房花烛之夜,灯红酒绿,好不容易打发走了闹新房的人们,新娘却向新郎提出一个要求,请他到门外去,说:“古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佳话,今天我只出一个谜语叫你猜,猜对了才许进来。”新郎自知拗不过,便答应了。新娘接着出了四句谜语:
八字胡须嘴下分,
牛过板桥要当心,
万字都要从此始,
地支首尾巧连姻。
她要求四句各猜一个字,连成一句话。
新郎想了好半天,终于猜着了,当他把谜底一说,羞得新娘打开了门。
你猜出谜底了吗
谜底:只生一个孩子。
一天,侯白同越国公杨素骑马出去游玩。
杨素忽见路旁有棵槐树死了,便在树前停下,对侯白说:“侯学士学识过人,能叫这棵树活吗?”
侯白想了想说:“完全可以。”并随即下了马,吩咐手下人找来槐树子,再将槐树子放在枯死的槐树上,回头对杨素说:“这样,槐树定能活。”
杨素一时没想明白,问道:“为什么能活?”
侯白回答说:“我这是一则谜:'槐树子放在死去的槐树上,槐树定活。猜《论语》一句。’只要你猜出谜底,就知道原因了。”
杨素想了很长时间,才转身对侯白说:“莫不是'子在,回何敢死’?”
侯白说:“不错。”
杨素不由得感叹说:“不愧是制谜高手,的确高人一筹。”
原来,侯白所制之谜中,“回”是指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子”是指“孔子”。本意是:“孔子活着,我颜回怎么敢死呢?”在这里,侯白用了曲解本意的别解法,“回”是“槐”的谐音,“子”作“槐树子”解。别解法对后世灯谜影响很大;而“子在,回何敢死”这一谜语也就流传在历代谜坛了。
温峤猜谜得娇妻
温峤是晋代的才子,二十三岁那年进京赶考,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来到一个前不归村后不归店的人家投宿。这家只有母女二人,女儿穿的粗布衣裙,却长得十分美丽。老妈妈问过温峤的来意后,便命女儿收拾出一个房间让客人安歇。温峤进了这个房间,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倒也清雅,他掌灯细看,发现在一个条幅上用秀丽的字体写的竟是一条字谜:
一间大厦空又空,里面倒吊齐桓公。
温峤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猜出来,不由得自叹:在家人都叫我才子,可来到这深山脚下,却连这字谜都猜不出,真是天外有天啊!不觉又顺口吟道:
天无涯学亦无涯,书到用时方恨少。
他在反复吟咏着想下联的时候,那位姑娘给他送茶来了,她听了温峤念着这句上联,便在转身走出去时假装不经心地说了一句:
细无度精亦无度,事非经过不知难。
温峤一听,这不正是对着他吟的那句上联说的吗?不禁对这位女子更加倾慕起来。
第二天早上,温峤要算帐向母女告别,老妈妈不但不收他的钱,反而为他置备了一桌可口的家常饭来招待他。饭后,又拿出女儿写好的那副对联下句,下面署名“玉香”,递给温峤说:“公子愿意写出上联吗?”温峤喜出望外地拜说:“晚生恭心奉命。”便在玉香早已备好的纸上写下了他昨晚吟的上联。
老妈妈把这一副对联挂起来,便说:“我看你们是天生的一对,公子如果愿意,我就收你做我的女婿了。”温峤心里又高兴又不好意思,便说:“妈妈,我还没有猜出那个字谜呢!”
玉香一听,便含羞地说:“那是一个'原’字。”温峤又问:“为什么要单出这个字谜呢?”玉香说:“'原’为人伦之本,万福之源,齐桓公名小白,齐桓公的名字倒过来写,便是'原’字的下边了。”
发表评论:
馆藏&3101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门弄斧歇后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