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1935上映时间演员表

热门关键字:
         
电影《领袖1935》在我县开机拍摄
7月16日上午,电影《领袖1935》在扎西会议旧址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大庆,县委书记杨家伟出席。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肖顺兴主持。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少将刘建,成都军区某局政委管严,人民政协网总编付鹏,八月潮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潮,潇湘电影集团制片人、导演、潇影第二影业公司总经理周琦,贵州省遵义市苟坝红创区主任刘明贵应邀出席。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八月潮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潇湘电影第二影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文化艺术产业集团共同打造献礼力作电影《领袖1935》。
该片由潇湘电影集团导演周琦、西北电影集团导演马德林共同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晖、刘劲、王伍福领衔主演。影片着重讲述1935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北渡长江,领导民族抗战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万里长征波澜壮阔、艰难卓绝的历史画卷和英雄史诗。
刘建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八月潮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献礼力作电影《领袖1935》,既是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的生动教材,也是建党95周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宗旨体现;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也是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既穿越了历史的红色经典,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
朱大庆作讲话指出,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扎西,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3月,红二六兵团兵进镇雄、彝良,打响了著名的乌蒙回旋战,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拓展和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以此作为胜利的起点,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扎西会议为这片热血的土地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镇彝威革命老区是欠发达地区,我们今天在此举行《领袖一九三五》的开机仪式,就是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激励老区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为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
杨家伟在致辞中说,电影《领袖1935》70%以上的戏份将在威信境内完成,这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和主动协助搞好电影的拍摄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和推介威信,不断提高威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该影片将于今年10月下旬在北京首映。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Powered by《领袖1935》 展示领袖精神风采-中国社会科学网
《领袖1935》 展示领袖精神风采
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作者:张雪娇
内容摘要:“《领袖1935》从领袖的造就和被确认的角度来写长征,展示出了领袖形成的必然性和领袖自身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领袖;风采;领袖1935;文艺评论家协会;革命历史题材
作者简介: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记者张雪娇)“《领袖1935》从领袖的造就和被确认的角度来写长征,展示出了领袖形成的必然性和领袖自身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成员仲呈祥在观影结束后如此评价道。  10月21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电影《领袖1935》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所长刘汉文说:“《领袖1935》让我们对革命时期领袖的诞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成员李准看来,这也是与其他写长征题材影视片相比,该片最独特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影片,《领袖1935》讲述了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面对敌军以数倍之力欲围歼我军的被动情势下,临危不乱,步步为营,实现四渡赤水伟大战略的故事。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影片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以周恩来的视角讲述了红军在与国民党生死存亡的角逐之中,党选择领袖的过程,展示了毛泽东与周恩来两位伟人在血与火的硝烟中所建立的信任与友谊。  长征是一个被反复描写的题材,想要出新并不容易。影片编剧雷献和说:“经过反复思考,我们觉得一些作品表现了长征革命理想高于天,表现了我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这种精神。但是为什么能够不怕艰难困苦?这个原因就是可供发掘的新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吴屹桉)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历届领导人介绍
中国历届领导人介绍
陈独秀(1921年7月-1927年7月)——中共一至五届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
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
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5年领导五卅运动。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放弃对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退让政策,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错误,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国际托洛
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并在党内进行分裂活动,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
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张国焘()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在一大,当选三个人组房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房员,任中央局组织主任。二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长。四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农工部主任。五大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7
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房员,负责人。
1927年八七会议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大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忎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第四方鿢军主覿领导人。
张在四巿马尔康县忓木碉房立自任主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共产国际令张忖消其中央。 张背忛中国共产党,投奔国民党。
中共中央开除张的党籿。1949冬居香港。忎居加拿大。
瞿秋白(1899年
--1935年)忈忿霜。江苿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1922加入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之忎,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
两度主挿中共中央工作(1927年7月 --1928年7月,1930年9月
--1931年1月)。1927年八七会议的主挿人。毛泽东主挿作出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的6届7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忲问题的决议》说瞿在28.4犯了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错误。1928
1930年9月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长。1935年2月为国民党军队俘去。日在禿建长汀被激害。
被押期间,写下著忿的《多余的诿》。文化大鿩命刿,被毛泽东定为忛徒。墓地被红快兵破毿。1980年10月,中共中央为他濢夿忿誉。
向忠发(1928年7月-1931年)中共六届
名字的感觉好象是,向着忠诚出发,但是这个领导人的品行值得推敲,周恩来曾这样说及:“他(指向忠发)的节操还不如一个妓女!”
日,国民党悬赏10万元抓捕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法租界被捕,上海特务机关当即电告南京总部,南京再电身在庐山的蒋介石。蒋立即批示就地枪决。
24日,向忠发已自首叛变,并开始带人搜捕在上海的中共其他领导人周恩来等。上海即再向南京发电,报知此情。蒋闻讯后,急电上海刀下留人,然而上海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已在24日当天根据蒋介石的第一次指令,将向忠发秘密处决,令蒋介石后悔不迭,而中共则幸免大难。
向忠发,湖北汉川人。早年为湖北汉阳兵工厂工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汉冶萍总工会副委员长、武汉工人纠察队总指挥、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随即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向忠发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杀后,中共中央由政治局常委王明临时主持工作。
姓名:王明 出生年月:1904年 籍贯:中国安徽金寨人 职务:原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领导人。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校长米夫的赏识。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为教条主义宗派的首脑人物,年间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身份来华。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1931年到1934年间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但已去苏联就医,从此拒不回国。60年代及70年代他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攻击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
27日在莫斯科病逝。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5月回国,任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1931年4月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之后又任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这期间曾犯过“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与李德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36年任中共中央代表,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38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部长和南方局组织部部长。1941年后,在延安创办和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任新华通讯社社长。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2月以中共代表身分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和宪法草案审议委员会会议。同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遇难。
张闻天,1900年8月生,上海浦东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33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
  在长征中,张闻天坚决支持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遵义会议上,他根据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为挽救党和红军,实现党的军事路线的根本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延安时期,张闻天长期主管全党的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1938年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并兼任党中央宣传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为推动全民抗战做了大量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干部。他所作的《论青年修养》、《论待人接物问题》等讲演,在广大干部和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1年延安整风开始后,张闻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到陕北、晋西北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写成了多篇调查研究报告。
  抗战胜利后,张闻天到东北做地方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这期间,他写了《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对于新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1950年以后,张闻天转到外交战线,先后担任驻苏大使和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参加了当时我国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日,张闻天病逝于江苏无锡。
毛泽东(日-日)中共七至十届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
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同年10月,迫于美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他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1956年
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后来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同年7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
年,主持召开庐山会议。他本想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到1965年,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但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他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年,发动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50年代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不让江青、张春桥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在他的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华国锋(日—日)中共十至十一届
华国锋,一九二一年生,山西交城人。一九七六年四月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年十月,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粉碎“四人帮”,他和叶剑英、李先念等起了重要作用。后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一九八○年九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一九八一年六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鉴于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推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一致同意他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可以说,华国锋,这是一个在中共党史上永远抹不掉的名字。与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历史巨人相比,华国锋逊色的多,然而,他是结束文革灾难,承前启后,最终导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关键历史人物。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生于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邓村人。
◇少年时代◇  
1911年接受私塾教育并进入新式小学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8年底在四川重庆进入留法预备学校,学名邓希贤。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於法国百恩斯中学。年仅16岁。 
1922年在法国克鲁梭钢铁厂工作,同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青年时代◇  
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5年因五月三十日发生「五卅惨案」因声援上海工人遭法国警察通缉而逃往莫斯科。
1926年随冯玉祥自苏联返国,并於九月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教官。
1927年在上海与张茜元结婚,改名邓小平,同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同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人在广西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分别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
1931年妻张茜元因难产在上海去世,八月邓调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者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抗日战争◇  
1935年1月参加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太行、太岳、冀南等抗日根据地。 
1936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1月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该师是中共抗日的主力师之一(另两个师为林彪的115师和贺龙的120师)。
1939年8月与浦琼英(卓琳)在延安结婚,时年邓三十六岁,卓琳二十四岁,彼时卓琳自抗大毕业,在邓小平领导的北方局妇女促进会工作。 
1941年9月长女邓林诞生。
1944年4月长子邓朴方诞生。
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华东局第一书记等职.
◇国共内战◇  
1947年次女邓楠诞生。同年与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
1948年,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又名徐蚌会战)和渡江战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出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建国初期◇  
1950年1月三女邓榕(又名毛毛)诞生。  
1952年8月任政务院(中国国务院的前身)副总理。
1954年「高、饶事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4月在「七届五中全会」上,与林彪一起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处书记。
1957年9月在毛泽东发动的「反右」运动中任辨公室主任。
◇60年代◇  
日,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中苏会谈。
1963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随后全家在文革中骨肉分离,邓本人被下放到江西劳动。
◇70年代◇
日,林彪外逃失败,邓两次写信给毛,承认错误亦要求出来工作。
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5年1月~1976年4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1976年周恩来去世当年四月五日发生天安门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同年恢复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准许知青回城和异地夫妻团聚。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被会议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的风云人物。  
日邓访美,中美关系正常化。二月爆发对越自卫反击战。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
◇80年代◇  
1980年以农业改革入手,策划中国的改革开放。9月,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1月,华国锋正式下台。  
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1年主持和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毛泽东做了“三分过,七分功”的盖棺定论。 
1982年9月,在当选为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国民所得翻两番(4倍增)计划」  
至26日,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月22日,首次提出了“两种制度”构想。发表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共同宣言。
1987年1月,胡耀邦被解任。11月在第13次党大会上辞去中央委员。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989年5月,会见戈尔巴乔夫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日,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1月13日,会见1989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这是他会见的最后一批外国客人。
◇90年代◇  
日,辞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是为邓小平的最后一项公职。 
1992年初南巡,发表了举世瞩目的“南巡讲话”,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0月第14次党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日,被英国《金融时报》推选为“1992年风云人物”。
日,被世界桥联和北美桥联授予世界冠军金牌奖和主席最高荣誉奖。
1993年1月春节在上海向市民拜年。12月13日,视察上海浦东。
1994年2月除夕在上海和陈云分别露面,电视台播出。在中南海观赏国庆烟花,相片於隔年由官方公开发表。 
日因病逝世于北京。
胡耀邦(日-日)中共十一至十二届
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
年5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先后任校政治部副主任、瓦窑堡一大队政委。1939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四纵队、三纵队政委,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转战华北和西北,参加领导了大同、张家口、石家庄、太原、宝鸡等战役。
1949年冬,率部进军大西南,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
1952年后,先后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
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62年,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1964年11月起,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
197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领导。
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8月在党的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
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日,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赵紫阳(日-日,实际上—5月19日)中国十二至十三届
[赵紫阳](1919—)河南滑县人。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先后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1940年6月后任中共冀鲁豫边区第二地委(后改称第六地委)书记,1943年改任中共冀鲁豫边区第四地委宣传部部长。
1945年8月起,任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政委。1947年秋率地方干部队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南下,任桐柏区党委副书记兼桐柏军区副政委,参与开辟桐柏解放区。1948年参加邓县战役、襄樊战役。1949年3月后任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书长、农村工作部部长、副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并曾兼任广东省军区政委、广州军区第三政委。“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撤销一切领导职务。1971年起先后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并兼任广州军区政委。
1975年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1980年4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年9月任国务院总理。他是中共十至十三届中央委员。1977年
8月被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9年9月在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2月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副主席。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8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推选为代理总书记。同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并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指出他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期间,虽然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也有明显失误。全会决定撤销他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的职务,对他的问题继续进行审查。同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撤销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
生于1907年,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入上海大学学习。1926年11月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中共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参与组织上海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9月至10月任红中社主编。1933年到瑞金,先后任中共中央局党校副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34年1月,接任红三军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后任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政治部主任,陕北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直罗镇、东征和山城堡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并协助朱德、彭德怀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返回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外事组副组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等处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文革”期间被撤销一切职务,被监禁达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兼任广东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80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秘书长。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兼秘书长,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7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同时免去军委秘书长职务。是中共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江泽民(日-2002)中共十三至十五届
江泽民,生于1 9 2 6 年8月1
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
9 4 3 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 9 4 6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
9 5 5 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 9 5 6 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1
9 6 2 年后任一机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 1 9 8
0 年后,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1 9 8 2
年后,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1 9 8 5 年后,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书记。1 9 8 2
年9 月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 9 8 7 年1 1
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
记。1 9 8 9 年1 1 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 9 9 0 年3
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 9 9 2 年1 0
月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 9 9 3 年3
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 9 9 7 年9
月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胡锦涛(2002-?)中共十六届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59年━1964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
1964年━1965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5年━1968年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
1968年━1969年 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
1969年━1974年 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年━1975年 甘肃省建委秘书
1975年━1980年 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
1980年━1982年 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年9月━12月)
1982年━1984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4年━1985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5年━1988年 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88年━1992年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2年━199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3年━1998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1998年━1999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1999年━2002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02年━2003年3月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
2003年3月━2004年9月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4年9月━2005年3月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5年3月━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致敬193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