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主体和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区别

客体价值论--《探索》1988年03期
客体价值论
【摘要】:正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价值是否只能依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不同,而无由客体本身所决定的本来价值可言?我认为,价值是客观的,其客观性首先就在于它是载于客体之上的;虽然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总是依主体及其需要的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究竞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价值是否只能依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不同.而无由客体本身所决定的本来价值可言?我认为,价值是客观的,其客观性首先就在于它是载于客体之上的,虽然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总是依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任何已经纳入人类的认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世伟;[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德昂;[D];重庆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闰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刘卫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曲新久;[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杨成铭;[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王玉樑;[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5期
种海燕;叶黎明;;[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4期
彭文晓;;[J];学术论坛;2006年04期
邓晓芒;;[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苏宝梅;[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5期
夏勇;[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世伟;;[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朴;[J];美术;1980年02期
万小初,蔡长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冯彦山;[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陈书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寒溪;[J];人民音乐;1980年02期
晓星;[J];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于庆新;[J];人民音乐;1980年05期
元景兰;[J];人民音乐;1980年06期
金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钱志和;[J];人民音乐;198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雄奇;姜振学;金之钧;;[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陈姮;;[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张智宏;王艳;;[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张照庆;;[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莫俊卿;;[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张锡禄;;[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马艳玲;;[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叶宁海;;[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方瑞祥;许启明;陈明义;王能干;陈树生;高传安;丁万里;陈礼如;;[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苏喜生;徐战;曾继常;方友林;;[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雨田;[N];中国包装报;2000年
田章云;[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张生军;[N];中国水利报;2000年
樊淼;[N];中国质量报;2000年
孙全德;[N];检察日报;2000年
王杰;[N];学习时报;2000年
韩咏霞;[N];医药经济报;2000年
赵清;[N];中国税务报;2001年
韩庆祥;[N];光明日报;2001年
周力;[N];检察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卓泽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杨松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刘玉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许晓华;[D];河海大学;2003年
陈恩伦;[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吕腾;[D];复旦大学;2003年
周文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朱明勋;[D];四川大学;2004年
曲蕾;[D];清华大学;2004年
陈海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鹏;[D];长安大学;1999年
范妍南;[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黄保红;[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熊若愚;[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单敬坤;[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段滔;[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杨军;[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李晓明;[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徐文辉;[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张宏宇;[D];郑州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论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哲学上所说的价值与经济学所说的价值有何区别?
yrTX16QY87
哲学史上关于价值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从词源上说,“价值”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掩盖、保护、加固”,后来演化成“可珍贵的、可重视的”等.可见,这个词是人表述事物与自己的关系、对自己的意义的概念,是一个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特定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没有形成关于价值问题的系统论述,但有一系列的基本观点.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价值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实践是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等.循着这个前人的基础,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价值及其特征:(1)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对价值的最一般本质的科学抽象.它不同于某种具体的价值形态,也区别于具体科学中的价值概念.价值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属性的需要,以及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的统一,可见价值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表现,它既不能单纯归结为客体所固有的属性,也不能只归结为主体的需要或愿望,而只能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之中.(2)价值是相对人而言的,所以价值关系的主体只能是人,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价值产生的根源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从人的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价值关系形成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人及其社会实践的社会性、客观性决定了价值也具有社会性、客观性.(3)价值是多元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价值按照区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正价值,负价值;人的价值,物的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对个体的价值,对社会、对集体的价值等等.讲清了哲学上的价值概念,自然就能与具体科学中的价值相区分了.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指商品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与这个价值相关联的还有价值量、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归结起来,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其区别主要表现为两点:(1)价值表示的关系不同.哲学上的价值表示的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是对价值的最一般本质的抽象.而商品的价值是撇开了劳动的对象、使用的工具以及生产的方式、方法等具体的东西,所剩下的惟一的一个共同的东西——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表示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价值大小的评判标准不同.哲学上的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那么,判定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价值大与小,当然就要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由于主体的需要和利益是干差万别的,面对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需要和利益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价值评价.所以说哲学上的价值评价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大小,及由它决定的商品的价格不是由任何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价值明显地带有确定不移(一定条件下)的客观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体和客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