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和邮票的八十万枚邮票后来去哪了

热 词& && &
罗斯福的健康学习法
&&&&来源:&&&&
&&&&&&字号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在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坐着轮椅的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的第32任总统。他领导国家战胜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萧条的危机,又动员了人类有史以来空前强大的军事力量,把三大洲人民从法西斯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美国人民高唱着他的竞选歌曲《幸福的日子重又来临》,连续四次选举他为总统。然而除了卓越的功勋,这位伟大的人物还有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不寻常之处,即他是世界上唯一拄着双拐和借助轮椅参加总统竞选的人。1921年8月,39岁的罗斯福得了脊髓灰质炎,从此双腿落下残疾,再也不能正常走路。那么富兰克林靠什么克服疾病障碍最终成功当选总统呢。
爱运动 靠游泳治病
1921年夏天,三十九岁的罗斯福在坎波贝洛休假期间,不幸患了脊髓灰质炎症。
疾病使罗斯福瘫痪,他一面治疗,一面加强体育锻炼,这样治疗的效果很明显。通过体育运动恢复他肌肉的功能。罗斯福非常自信地说:"我不相信这个娃娃病能够整倒我一个堂堂男子汉,我要战胜它……。"病情稍有好转,他便在病床上活动手脚,和儿子角力,做游戏。他每天借助挂在病床边的机械进行各种力量练习练肌肉活动功能。然后下床拄着拐杖练习走路,每天增加几步。1922年他回百老汇的信托公司去上班时,因拐杖失去控制,摔了个四仰朝天,爬起来继续前进,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得到了周围人们的敬佩。
一位叫洛维特的医生建议:用游泳来治疗他的疾病。罗斯福按照大夫的意见,试一试。当他第一次下水时,四肢感到舒服,十分兴奋,因此天天进行游泳治疗。后来,同事介绍他到亚特兰大附近的温泉治疗。他来到这里,不用撑木,也能在水中站立,慢慢地走动。1925年夏天,他丢去拐杖,开始慢走。当时的报刊用显眼的大字标题“游回健康”来报导他战胜疾病的事迹。
游泳治好了罗斯福的疾病,他深感游泳的好处,他想让更多的患者来这里治疗,便把温泉买了下来,创建新的游泳池,发展治疗条件,并建立宿舍、餐厅,提供方便,接受全国各地的病人来这里治疗。他还充当“医生”,现身说法,指导病人治疗和身体锻炼,深得患者和社会的好评。
罗斯福任总统后,仍然坚持游泳,还在炎热的夏天打高尔夫球,一天能够活动45分;他还喜欢跳过一排排的椅子。运动使他身材仍然丰颀英俊,容貌不减当年。耶鲁大学著名教练沃尔特?坎普说,罗斯福“体形优美,像一个运动员那样肌肉发达。”显然,这是跟总统先生的酷爱游泳分不开的。
爱集邮 愉悦身心
此外,罗斯福最钟爱的也是最能使罗斯福得到愉悦的活动就是集邮。罗斯福集邮从10岁时就开始了,而且终生不渝。当他1945年逝世时,已收藏邮票120多万枚,需用一辆装甲车和一辆货车运到拍卖地点,后来他的部分邮票被其亲人卖了20多万美元。而在他任职总统期间,美国集邮人数从200万一跃达到900万,邮票销售增长了6倍。
热爱集邮的罗斯福总统,极关心邮票的发行,尽管身为总统,公务繁重,他却不止一次的参与了邮票的设计工作。据统计,罗斯福在连任4届总统期间,亲自参与邮票设计达6枚;参与邮票发行3套。而且他还参与了有关中国内容的邮票构图设计和发行。日发行的《横渡太平洋》面值25分航空邮票,日发行的《中国飞剪号飞船》面值20分和50分航空邮票的构图设计方案,基本上都处于罗斯福总统之手。
从所集邮数量之大,到参与邮票设计发行次数之多,罗斯福大概是创造了世界纪录。其实罗斯福之参与邮票的设计发行,同邮票之参与罗斯福的生活事业的比例是相当的。当那可怕的脊髓灰质炎突然侵袭了罗斯福的身体,使他面临可能要永远瘫痪在床的威胁时,是那些包罗万象、趣味无穷的邮票帮助他逃脱了恐惧和空虚的折磨。他让自己长时间的沉浸在小小的邮票世界中,慢慢恢复了宁静和信心。
每当思考历史、思考政治的思维活动难以进行下去时,他总是拿出集邮薄来摆弄,从中汲取难以描摹的暗示或者灵感。在他成为总统之前,不止一个晚上啊,助手谋士们为他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胜利而激烈争斗,而罗斯福却坐在那里默默摆弄集邮薄。然后,他举起一枚邮票,说:“也许,我们可以在全国大会上把那条规定废除掉。”智囊团中的谋士们盯着他手中的邮票,觉得他似乎是在拉家常,完全胸有成竹,大家于是充满了信心。
从10岁到逝世,罗斯福从没放弃对集邮的热爱,或许正是那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才让他在面对病魔的折磨和巨大压力时心灵有了一丝安宁,有了一个可以放松的机会。
(责编:雷蕾、周斌)为什么集邮在世界各地都有爱好者,为什么集邮因为了解到1944年决定“霸王计划”时马希尔特地为罗斯福送去几张花卉邮票,所以才想问问
集邮是为了收藏的雅兴,部分人说集邮或者喜欢收藏的人会在从中体会文化历史,因为邮票的题材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邮票也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和国家的名片,虽然学到手的几率渺茫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下面是一个集邮者在论坛说的自己的看法.第一:投资升值.我就那么一点点的邮票和邮品,这些年来如果真想以其为投资的话,可能早就饿得气都没了.我开始喜欢邮票时,集邮还是一种罪过,后来有炒邮风时,我又没钱,即使有钱也无经商之智,还是有一点儿自知之明为好.第二:精神吃粮.我倒是在下乡和部队时有种“吃”相,但精神上却从无吃的欲望.不是生来就不想吃,而是因为长期以来的不准吃而产生的后遗症.当年很以有“精神”为荣,现在才明白实际上那时我从未有过自己的“精神”.第三:交友桥梁.人在旅途,有朋为幸.可我的集邮之始却不敢明目张胆,世道艰辛啊.到可以摆上台面了,又耻于显白和拙于谈利,所以友朋之交还是在水中,而不在邮中.第四:组集争光.想我一布衣,虽经各业,无一精艺,有集而无光,从未想争誉.况就是想争个光,也不知是为谁去争和光了谁人.第五:那就只有“其后”了.集邮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让我说就是不为了什么我才集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知识点梳理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罗斯福还很关心美国邮票的印制,从内容...”,相似的试题还有:
按要求写句子。&&&&&1.罗斯福曾经以总统的名义,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邮册里有邮票。(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用画线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难道不是你的亲人从远方寄给你的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罗斯福收集的邮票,一部分是从信封上揭下来的,另一部分是买来的。但他从来不买价格昂贵、在十美元以上的邮票。他一生中整理好的邮票大约有八十万枚,存放在一百五十部邮册里。罗斯福从集邮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在一次军事会议上,一位参谋部的军官转动着总统身旁的地球仪,指着所罗门群岛的位置说:“总统先生,我告诉您所罗门群岛在什么地方。”罗斯福回答说:“不必了。请另q忘记,我是一个集邮者。”1.从文中选词填空。揭下(  ) 转动(  ) 存放(  ) 学到(  )2.“昂贵”的反义词是(  )。3.老舍先生说“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与文中哪句话相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说说罗斯福收集邮票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回答问题。罗兰·希尔先生恍然大悟。今天的事,使他看到了邮政制度上的漏洞,他跳上马车陷入沉思。一路上,他想好了两条改革措施:第一,信件邮费不应是收信人出钱,应由寄信人支付,将邮资凭证贴在信封上;第二,邮费要便宜一些,不论路程多远,收费都一样。不久,英国政府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批准了由他设计的世界第一种邮资凭证——邮票,从日起在英国正式使用。邮票诞生了,深受人们欢迎,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直到现在。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词语。(1)突然间领悟过来。(  )(2)作为某种证据的事物。(  )2.将下列画线的词语换一个说法。(1)今天的事,使他看到了邮政制度上的漏洞。(  )(2)邮票诞生了,深受人们欢迎,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直到现在。(  )3.罗兰·希尔的两条改革措施,说明了原来的邮政制度有两条漏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前位置:
解密罗斯福旧藏—— “半白日徽图”蓝1分邮票考证纪实上
岳&&&&发布时间: 11:30:19
&半白日徽图&邮票诞生于1937年12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高度团结、一致对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第一套邮票,蓝色,计有法币1分、5分两个面值(5分另有黑色一种)。&半白日徽图&邮票非常珍罕,三种邮票加起来的总存世量不超过20枚,因此,长期以来,每一枚&半白日徽图&邮票的出现都成为集邮爱好者竞相追逐的对象。
,初期,根据地创办了自己的邮政,初称&&,&&,&半白日徽图&邮票是边区临时邮政发行的首套邮票。
&&记述文字《甲戌邮刊》的第六卷之第六、七期,这本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一日(71日)在西安邮刊中有一篇署名&绍斋&的文章《记晋察冀边区邮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晋察冀边区临时邮局发行之自制邮票,始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至二十七年十二月底止,在此一年中共发行邮票三次。茲略志其梗概如左:
第一次邮票:仅为五分之一种,纵横均为28米厘之正方形,四周列有边框,票中绘有党徽及&晋冀察边区&、&临时邮政&、&五分&等字样,发行于二十六年十二月,至二十七年一月底即已废止。其票值为一千四百元,行使仅一月有余,流行于外间无多,现在搜求,已极感困难矣。票之全图为黑色,石印于白色薄螺纹纸上,印制皆极粗,光边无齿无胶,边纸宽窄多不一致。
以上各票及其概略,均系得之于该边区派赴某战区参与会议之代表胡刘两君,复由舍亲杨君转致而来者。闻该代表并携有呈送某长官之各种大方连票,其影片或将能藉本刊披露,以供我同好一睹为快也。
又闻此项邮票系由一位爱好美术之高君所设计,记者已转托舍亲询索其设计与印制之经过,及实用确数,与临时邮章等项,此后如有所得,当再续行披露。
战事发生,迄今两载,在此过程中,惟以此边区邮票最足欣赏,乃吾集邮界仅有之珍品,各会友无不重视,故吾人当亦不厌多方探讨,力求详尽,以实史乘,而供同好之参考也。
&&绍斋&是著名集邮家黄绍斋的笔名,文章所刊附图(图1)中&半白日徽图&邮票仅5分黑色一种。由于此枚邮票是黄绍斋的亲戚从参加会议的边区代表手中得到,资料的来源系旁人口头转告,加上当时信息流通不畅,因此文中所述的一些邮史事实值得进一步推敲。
同年10月,《新光邮票杂志》发表了署名&则鸣&的文章《答邮图徒君之集邮日记》,日记根据黄邵斋的文章也对&半白日徽图&邮票作了一些介绍。后来,钟笑炉在《近代邮刊》,刘肇宁在《集邮》、《中国集邮》(英文版)、《集邮博览》上发表有关&&的报道性文章,介绍的也是5分邮票,对于1分邮票只有简单的提及。1990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史》(华北卷)同样如此。因此,&&1分也就成为集邮界一直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碍于缺少实物和资料,久无实质性的进展。
在2013年1月27日-28日香港皇朝公司(Dynasty&Auctions)的拍卖中,有两项华北解放区的邮品引起了笔者的特别注意,它们是Lot917的&半白日徽图&新票一枚(图2),Lot918的&全白日徽图&(第一版)四方连(图3),拍卖目录的说明中标注这两件邮品均源自美国罗斯福总统旧藏。
对于多数的中国集邮爱好者来说,美国总统&&(图4)给人们的印象,除了在&二战&中的果敢与坚强外,嗜邮如命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蒋夫人宋美龄代表民国政府把包括&临时中立&大全套在内的中国珍邮作为国礼赠送给他,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罗斯福的名字引起了笔者对这些拍品的特别注意,在好奇的同时勾起了笔者的一连串疑问:
这几枚中国的解放区邮票是真品吗?
这些解放区邮票确为罗斯福总统旧藏吗?
罗斯福又是从哪里得到了这些邮票?
带着这些疑惑,加上一直以来对&&的关注,我决定以此为契机,重新回顾已收集的资料,对原有的清线索和思路进行再一次梳理,打通探寻的路径,展开一次新的邮史秘境追踪。
为了更好地寻找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根据可考的资料,我对香港此次拍卖之前出现过的&&半白日徽图&&蓝1分邮票的源流和存世状况作如下梳理:&
刘肇宁先生在2012年第5期《集邮博览》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与张珩、钟笑炉的一段邮缘》的回忆文章。文中全文公开了20世纪60年代钟笑炉写给刘肇宁的一封信,其中对&半白日徽图&邮票这样写到:
半白日尚有蓝色1分一种发现,&根据当时邮资平信五分,&疑一分是备作公文用的或者因保密之故。此种公文旧信封没有流传出来,&或者公文不贴邮票,只印少数样张,&而未正式印制发行,&直到1956年才见到此种一分票一个横双连。
同住上海的集邮家刘广实先生也向笔者介绍过他与这个&半白日徽图&蓝1分新票双连的一些过往:20世纪50年代,顾培钧先生曾在&福利邮票社&内向他展示过一件双连,后转给了著名集邮家李凤哕。80年代中后期,一位老人曾携带此双连到上海邮票公司估过价,以后下落不明。
刘广实先生还向我展示了他收藏多年的&上海双连&旧照片,这张照片是钟笑炉先生赠送给他的,现在这里首次公开发表这件双连的图片(图5)。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太阳集邮拍卖公司(SUN&PHILATELIC&CENTER&,INC)拍卖&半白日徽图&新票一枚(图6),成交价美元1.21万元,而同期拍卖的红印花大一元直角边带张号(56#)新票四方连成交价才仅3千多美元。这枚&&半白日徽图&新票后来被日本著名的集邮家古庄昭夫收藏在他的《解放区人民邮政》邮集中。
1996年12月14日,66岁的古庄昭夫在主持完集邮活动开幕式的次日凌晨,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2001年11月24日,英国SPINK拍卖公司在香港君悦酒店,拍卖了古庄昭夫旧藏的《解放区人民邮政》大奖邮集的全部邮品,这是SPINK第一次将解放区邮集单独分项拍卖。经过一番激烈争夺,香港集邮家杨乃强以港币20.7万元拍获古庄旧藏蓝1分&半白日徽图&邮票。
嘉德1997年秋拍新票1枚
1997年,嘉德秋季邮品拍卖会中曾出现一枚&半白日徽图&新票(图7),拍卖成交价人民币11.8万元。&
对于这枚邮票的来源,嘉德在当年拍卖这枚邮票时,并没有详细提及,只是对邮票的发行背景作了一些简单的描述,因此这枚邮票拍卖时并没有引起邮友过多的关注。
拿到刘广实先生提供的&上海双连&图片并经过认真比对后,我发现,1997年嘉德拍卖的这张新票极有可能是&上海双连&的左边一枚。
虽然&上海双连&的黑白图片不甚清晰,但基本轮廓和重点特征均可以辨别,从邮票的局部特征比较图(图8)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邮票外框的形状,还是局部特征以及油墨浓淡,这两张图片所反映出的信息高度一致,均可以一一对应,可以断定:1997年嘉德秋拍中所出现的这枚&半白日徽图&蓝1分邮票是&上海双连&的左边一枚,双连已被剪开,&上海双连&已不复存在。
杨乃强目录旧票1枚
1964年香港写第一解放区目录(以下简称&杨目&)刊发的&半白日徽图&&5分邮票一枚,此版目录邮票示例全部为黑白图片。75第三版&目&中选录一(图9)销&平山&戳,这枚旧票在1980年第四版、1982&年第五版的&杨目&中也已选录。这几本目录都是彩色版,但&半白日徽图&却是黑白图片,我分析此票可能非杨乃强先生本人所有。1991年第六版的&杨目&中,&半白日徽图&邮票的图片换成了蓝5分新票一枚(彩图),并且标注了参考价格,但蓝1分面值只有新票价格,没有旧票价格。
1997年秋季,中国嘉德拍卖了上面的蓝1分新票,随即在1998年的新版目录中,杨乃强重新选择了嘉德所拍卖的这枚邮票的彩色图片作为示范图例。
在回顾了&半白日徽图&蓝邮票的历史信息后,笔者的研究方向转回了此次香港新出现的这枚邮票和与之相关的一些资料之上,希望能有一些新的斩获。
香港拍卖的&半白日徽图&邮票贴在一张米黄色格纹贴片上,此贴片在下部销盖红色&&E∕&(源自富兰克林&&罗斯福邮集∕日H.R.哈默纽约公司拍卖)(图10),这表明这些贴片源自罗斯福邮集。
同时,在这张贴片上部的空白处标注:Capt.&E.F.Carlson&Letters(E&F&卡尔逊上尉的来信)(图11)。
在贴片下部&半白日徽图&的邮票旁边标注了如下信息(图12):
North&&Shansi&&&&&(晋北)
Provisional&&&&&&&&(临时的)
V.&&Rare&&&&&&&&&&(非常稀少)
From&&E.F.C.&&&&&&(源自E.F.C.)
Jan&&38&&&&&&&&&&(1938年1月)
而紧接在Lot917后面的Lot918的是&全白日徽图&(第一版)四方连也贴在同样材质的贴片上,这个四方连邮票的下面标注:some&of&the&new&stamps&now&being&used&in&the&regional&area&of&Shansi,&Charhar&and&Hopei(晋察冀地区现在使用的一些邮票),同时也特别写明来源:Capt.&Carlson,&Aug.&15&1938(卡尔逊上尉,1938年8月15日)(图13)。
除了上面的两项拍品外,笔者经过通读整本目录并在拍前预展中的仔细甄别后,发现还有一件拍品与之相关,那就是Lot2。
Lot2的文字说明中也指出这个Lot源自罗斯福邮集,和Lot917和Lot918共同组成了1946年4月1日-2日在美国Harmer公司拍卖罗斯福邮集的Lot284拍品。
Lot2的说明中还特别提到(许多信件是以&卡尔逊突击队&而名闻遐迩的&&卡尔逊上尉写给罗斯福的私人秘书玛格丽特&莱汉德的),一共有7个信封。
因为提到了1946年拍卖的罗斯福邮集,所以,我查阅了相关目录,1946年的拍卖目录(图14)上对Lot284是这样描述的:,&coll.&of&727&stamps,majority&used,incl.&duplicates,7&fronts&and&19&covers,20&are&Air&Mails,5&of&which&are&addressed&to&the&President,1&is&clipper&first&flight&Hong&Kong&to&San&Francisco&postmarked&Shanghai&26-437,also&incl.&North&Shansi(1)and&2&diff.&blks&of&4,good&to&fine.(图15)
从上面的文字记载可以发现,当年拍卖的Lot284中除了从1878年大龙到1941年民国的727枚邮票外,还有7个封皮和19个完整的信封,其中20封为航空邮件,5封信的收信人为罗斯福总统,1个从香港飞旧金山的首航封,销盖1937年4月26日上海邮戳,另外还有一枚名为North&Sansi的邮票和两个不同的四方连。
经过对以上信息的汇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罗斯福邮集的Lot284拍品1946年被藏家买走后,一直由私人珍藏至今,整个Lot的全部邮品保存完整。香港皇朝拍卖公司的美国总部征集到此项Lot284后,分拆为3项拍卖;
2、Lot917的&半白日徽图&蓝1分邮票,是1946年罗斯福邮集Lot284中的标注名称为&&&的那枚邮票;
3、Lot918的是&全白日徽图&(第一版)四方连,是1946年罗斯福邮集Lot284中的标注名称为&2&diff.&blks&of&4&的两件四方连;
4、1946年Lot284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它邮品,全部在此次的Lot2中;
5、罗斯福邮集中的这些解放区邮票都源自一位名叫卡尔逊(Carlson)的人,卡尔逊是一名军人,军衔上尉,全名为E.F.Carlson,简写为E.F.C.。
现在,研究罗斯福旧藏邮票的大量信息都汇集到一名叫作卡尔逊的美国军人身上。所以,探寻罗斯福邮集上所标注的卡尔逊上尉的人生简历,以及他与罗斯福之间的过往经历,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罗斯福旧藏的这枚&半白日徽&1分邮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军官卡尔逊全名&&()(图16),1896年2月26日出生在美国一个公理会牧师的家庭,高中辍学,16岁参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尔逊在法国的战斗中负伤并被授予紫心()勋章(图17)。紫心勋章最早&()&
卡尔逊一生曾四次来到中国。1927年2月,卡尔逊随同美国海军第四陆战队第一次来到中国。六个月后,陆战队新组建了情报部,卡尔逊成为情报官。由此,卡尔逊学会了观察政治发展的动向,逐步拥有了自己的政治思维,尤其对中国问题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1929年6月,作为海军上将马克&L&布里斯多(Mark&L.&Bristol)的参谋成员,卡尔逊随同上将夫妇参加了孙中山在中山陵的葬礼。1929年9月,卡尔逊回国。
1933年,在尼加拉瓜服役的卡尔逊接到命令第二次来到中国,在北京美国公使馆卫队当副官,并负责编辑《公使馆卫队新闻》(Legation&Guard&News)。1935年,卡尔逊再次离开中国。
回国后的卡尔逊成为查尔斯&H&莱曼(Charles&H.&Lyman)将军的随从参谋。卡尔逊在工作之余一边归纳整理有关中国的个人资料,一边在职进修华盛顿大学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课程。1935年秋天,卡尔逊受命到的温泉公寓组织一支海军陆战分遣队,负责保卫罗斯福总统的安全,由此卡尔逊与罗斯福相识并建立起了私人友谊。
1937年,渴望成为中国问题专家的卡尔逊希望去中国进修语言,请求得到上级的批准。临行前卡尔逊接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密信,信中希望卡尔逊向他报告有关中国的最真实状况。7月31日卡尔逊乘船离开西雅图,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中国之旅。
1937年8月18日,卡尔逊抵达上海,淞沪保卫战鏖战正酣。11月19日,卡尔逊离开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启程前往山西考察。1937年12月中旬至1938年2月中下旬,卡尔逊在山西通过两个多月与八路军的深度接触,见到了朱德(图18)、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贺龙等中共领导人,看到了中国抗战一支强悍生力军最真实的一面。前,拜访了白崇禧、孙连仲领,了了的。后来,,,军驻延安观察组十,一次(图19)逊:
我们希望目前同国民党的协定能持续下去,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两党政府。我们认为,银行、矿山、交通应该国有。应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作社,我们赞成鼓励私有企业。最后,我们认为,中国应同一切愿意在平等基础上对待我们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友好关系。
毛泽东还分析了美日关系未来走势、欧洲局势和对日斗争的相对态势,睿智的毛泽东给卡尔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位谦虚的、和善的、寂寞的天才,在黑沉沉的夜里在这里奋斗着,为他的人民寻求和平的公正的生活。
后来毛泽东还专门致信卡尔逊(图20),、欧阳山尊等青年作为他的同伴,一起前往蒙古前线。在蒙古之行中,他们见到了马占山、傅作义、邓宝珊、高双城等抗日将领
卡尔逊的第三次中国之行是他四次中国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次,此次的卡尔逊亲身考察了中国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根据地,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战区。由此,卡尔逊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的抗日爱国热情产生了敬佩之心。他把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都一一以书信的方式向罗斯福总统做了汇报。这些书信中所描述的内容和表达的观点,不仅改写了卡尔逊后来的人生轨迹,也影响了罗斯福总统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处置。
1938年底,美国海军部的部分领导人对卡尔逊同情八路军的言论表示不满,禁止他在报刊上和公开场合发表任何相关言论,倔强的卡尔逊向海军部提出辞职,被迫暂时中止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卡尔逊潜心写作和演讲,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和中国抗战的文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军队》(The&Chinese&Army:Its&Organization&and&Military&Efficiency)&和《中国的双星》(Twin&Stars&of&CHINA)(图21)两本书。
1940年卡尔逊最后一次来到中国,他与路易&艾黎()一起考察了中国九个省份的&工合&运动(&&人士),这其中也包括新四军控制的皖南地区。
1941年12月,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卡尔逊响应国家的号召,再次从军。重返部队的卡尔逊,组织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卡尔逊突击队&。卡尔逊在部队中参照中国八路军的管理方式,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官兵平等和军事民主,还把&&()确定为全精神口号,&&由此写进了英语字典,为。1942年8月17日,卡尔逊率领部队利用游击战法偷袭了日军占领的太平洋上马金岛,全歼守敌300余人,鼓舞了军心和民意,罗斯福总统的儿子吉米作为其中一员也参加了这场战斗。此后为(图22)&1946年,卡尔逊因病再次退役,隐居在波特兰渥德雪山山麓。战争中的伤病使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47年5月27日,卡尔逊病逝在美国波特兰的医院里,终年51岁(图23)。
卡尔逊逝世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代表中国人民联名向卡尔逊发信,感谢他为中国民主事业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卡尔逊逝世后,朱德总司令给卡尔逊夫人发去了唁电,沉痛悼念这位在抗日根据地结识的朋友。
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卡尔逊,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辨识力,尊重、同情、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虽然他未能亲眼目睹新中国的诞生,但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真诚的朋友。
受卡尔逊经历和思想的影响,在上世纪年代初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后,美国的俄勒冈州成立了&&&卡尔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友社&,从年开始到上世纪末,协会先后组织了多个旅行团来中国访问。&卡尔逊中国之友访华团&的全部简报集结成《卡尔逊的传世友谊》一书公开出版,以纪念卡尔逊身前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续写着美中人民友好事业的光辉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3万枚硬币买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