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孙小梅主持人孙小梅多少岁

当前位置: &>&
孙小梅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简历资料微博家庭背景照片微信QQ联系方式个人爱好工作简介
1988年 获“北京青年艺术节器乐比赛”小提琴第二名 1989年 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下周屏幕》、《电视你我他》至今。期间,客串主持
   《天地之间》、《旋转舞台》、《动画城》等栏目,以及台内外重大活动 1991年 获“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十大主持人”称号 1992年 参加“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组比赛,获“优秀歌手奖” 1993年 作为CCTV第一位赴台湾采访拍摄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轰动宝岛
1993年 随CCTV银河少年艺术团赴新加坡访问演出
1994年 出版第一张个人演唱专辑《轻轻地问,轻轻地唱》;随中国广播艺术团赴新加坡演出 1995年 随CCTV梅地亚少年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演出 1999年 在美拍摄纪录片《Tobasco》获全美纪录片大奖
1999年 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天安门焰火晚会》 2000年 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1998年,孙小梅进入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大众传播专业进修。
孙晓梅孙小梅能摘得这个象征美国纪录片最高荣誉的大奖,绝对是“无心插柳”。“当时连想都没敢想,一篇作业会获奖。在美国学习期间,我所有的目标就是在学业中不断地拿A。得奖的事,是从在美国的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中得知的。后来,我的导师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这是我们州立大学第一次获得全美国纪录片大奖。”尽管孙小梅的叙述很平静,但我看到她的眼里闪着泪光。你想,一篇作业能从全美国48个州以及3个国家和地区选送的2333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谁能不喜出望外呀,即使泪流满面都不为过。 进修纪录片这门课时,只有孙小梅属于“外国人”,她们这小组的5个人中有白人、黑人,还有她这个黄种人,被称之为“国际组”。“国际组”结业时选择了出品著名辣椒酱品牌Tabasob的麦肯尼家族作为拍摄对象,是个仅有15分钟的纪录短片。
平常在学校里,学生之间忙得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大家都是下了这门课,连忙背起书包再奔另一个教室。即使是“国际组”成立之初,相互之间也是各干各的,报选题,写计划,都是分头行动,然后再汇总、讨论、查阅资料。只有到了拍摄外景那天吃午饭时,大家才开始有工夫聊天。“国际组”的同学了解孙小梅是从灯光开始的。“他们做得太业余了,每个人都显得手忙脚乱的。”孙小梅笑着对我说,“采访人物时,他们打的灯光很硬,还有影子。”孙小梅实在憋不住了,拿两张柔光纸,贴在灯光上面。在央视工作时,孙小梅对灯光的要求就特别高,所以,此时的她对灯光太敏感了。可组里的人竟连柔光纸为何物都不知道,就更别提到哪儿去找了。孙小梅说:“灯箱里肯定有。”果然,他们从灯箱里找出了柔光纸,但又担心柔光纸被灯光烤糊了。惹得孙小梅在心里直笑他们“土老冒”。
当柔光纸贴在灯光上,被采访者的形象立刻显得“光彩照人”起来。于是几双蓝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孙小梅,“简直神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孙小梅笑而不答,但她终于受不了他们“崇拜”的目光,只好如实招来。孙小梅郑重其事地说:“我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而且已经有10年‘播龄’了。”闻听此言,“蓝眼睛”们更是惊得直吐舌头。
从此,“国际组”在拍摄片子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都向孙小梅讨教一番,她也就只好在这几个毛头小伙子面前以“大姐”自居了。从打灯光、别话筒到采访日程的安排,可谓事无巨细,都得操心。
有了这种愉快、融洽的合作,整个片子拍摄起来异常地顺利。“当时我就觉得我们的团队精神非常的好,肯定能拿A,果不其然被我言中了。但我压根就没想到获什么奖,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孙小梅说着开心地笑了,浅浅的酒涡里溢满了幸福。
艺多不压身
孙晓梅&孙小梅出生在上海,两周岁的时候,便随父母迁居到福建。父亲曾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指挥,母亲是一名舞蹈演员。3个孩子中,孙小梅排老幺。谁要是问孙小梅是哪儿的人,她都会自豪地回答:“福建人。” “我5岁开始学小提琴,这条贼船一上就是12年。那时候,全家人只要聚在一起,就是唱歌、跳舞、拉琴,热闹极了。邻居们特羡慕我家‘歌舞升平’的气氛。”聊到童年,孙小梅似乎一肚子的话要说。
有一天,孙小梅的哥哥在门前拉舒伯特的《小夜曲》,小小的孙小梅一人坐在自家的木楼梯上,听着听着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还一脸难过的表情。哥哥惊呆了,一把搂过孙小梅:“哎呀,不得了啊,我小妹能听懂音乐了。”害羞的孙小梅特不好意思地说:“哥,你可不可以教我拉小提琴。”孙小梅的父母为此高兴得不得了,忙托人从上海捎来一把最小号的小提琴。
一年后,孙小梅有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一脸稚气的她穿着小白裙,蹬着小黑皮鞋大大方方地向台上走去,可怎么也找不到舞台地上写的那个“中”字,把孙小梅差点儿急哭了,惹得台下的大人们一片哄笑。好在她的小提琴独奏为她挽回了面子。
晚上,兴奋劲儿还没过去的孙小梅凑近母亲的耳边央求:“今晚我可以不洗脸吗?我想明早再在镜子里看看自己。”几次努力失败后,孙小梅才不情愿地在镜子前看了最后一眼“盛妆”的自己。
打小就这么“臭美”,难怪,如今的孙小梅衣着那么有品味。 高中毕业那年,孙小梅手里攥着两张录取通知书:一份来自福建师范学院音乐系,另一份则是北广的。 孙小梅不想拉小提琴,当初考音乐系是怕高考遇到“万一”。“我对自己向来比较挑剔,做什么都要做得最好。而我的小提琴水平不可能达到我的要求。因为当时我经常看到媒体上报道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他们共同的成长道路是一念书就进音乐附小、附中,从小干的就是专业。我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小提琴不是你一生的依靠。”
其实,考北广也不是孙小梅的初衷,仅仅是在父亲的开导下才去凑热闹的。 起初,父亲让孙小梅去试试,可她却不屑地说:“我才不去当广播员呢。”父亲劝她,“我知道你未必能考上,可任何机会错过就没有下次了。锻炼一下自己,就当见见世面也是好的呀,起码是一种人生体验嘛。”孙小梅想,这话还挺有道理的。于是就去试了。于是,这世上少了一个小提琴“匠人”,多了一个艺多不压身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1989年,孙小梅从北广播音系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起了《下周屏幕》。当时,观众就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女孩颇有好感,但如果没有1990年《综艺大观》的那台特别节目,孙小梅肯定不会那么顺利地成为“腕儿”级主持人。这些年来,在观众眼里,以流星般的速度划过夜空的主持人还少吗?
那天,孙小梅深情演唱的那首《情义无价》,相信至今还印在许多观众的脑海时。“这不是那个播节目预告的女孩嘛,还真有两下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我身边就有人这样说。
不久,“有两下子”的孙小梅又使出看家本领,一曲如泣如诉的小提琴独奏,通过央视这一全国最为强势的媒体,走进了广大观众的心里。
接下来,孙小梅代表广播电视系统参加了央视举办的“五洲杯”歌手大赛,一举杀入了决赛。次年,还出版了个人演唱专辑《轻轻地问,轻轻地唱》,结果又是一通热销。
“节目的红火与我拉小提琴和登台演唱是互动的,如果仅凭每周10分钟的《下周屏幕》,我想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所以,我觉得主持人多才多艺是有助于事业的发展的。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给了我那么多的艺术细胞。”孙小梅这话可真说到点儿上了。
将“电视你我他”进行到底
我一直搞不懂,在美国拿了纪录片大奖的孙小梅回国后为什么还要“委身”于《电视你我他》中不能自拔。 “一个栏目被观众认可和接受需要漫长的时间。现在观众提起《电视你我他》就会想到孙小梅,同样,只要聊起孙小梅就不能不提到《电视你我他》。就像一个服装的品牌,已经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了,有它的风格了,那么,要有所改变,就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决不能脑子一热,一冲动,就与曾经的自己‘背道而驰’。再说,我对这个栏目有着深切的感情,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这个节目目前还不能算是做得最好,节目本身还有很大的潜力等待挖掘,还能做得更出彩。”孙小梅几乎是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
孙晓梅1993年以前的《下周屏幕》只是介绍下一个星期的节目预告,说白了就是节目的广告。后来,孙小梅向台领导提出要把自己主持的《下周屏幕》和《电视你我他》合二为一,组成一个15分钟的《电视你我他》。2000年年初,《电视你我他》经改版扩到30分钟,并设有4个版块,分别是《下周屏幕》、《你说我说》(请台里的热点人物或栏目谈幕后故事)、《电视情缘》(讲停观众与电视之间结缘的动情故事)和《动态》(关于正在拍摄的电视剧、节目信息)。 “当然,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觉得《电视你我他》做到头了,我会自动离开的。”
“会选择去做纪录片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我拿不准。因为我现在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看见过你主持的《音画时尚》和一些阳春白雪味道的节目,也挺不错的。”
“那只是客串,我的正业还是《电视你我他》。”
走在采访归来的途中,我还是觉得孙小梅的理由有些“牵强”。但既然允许徐静蕾、李亚鹏们将“爱情”进行到底,为什么就不能让孙小梅将“电视你我他”进行到底呢?这么想想,我就释然了。
孙小梅在荧屏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观众们诧异于她的永远年轻和魅力。孙小梅对此做了巧妙的回答:第一,女同志的年龄最好不要去猜;第二,我的心理永远年轻;第三,我的确年轻。有一位很富有诗情画意的观众这样形容孙小梅:她是天上的一颗星,不是最亮的那一颗,但却是照耀得最长久的那一颗。她的可爱,不在于闪烁的迷人光彩,而在于安详、宁静和温馨。的确,作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孙小梅以她清新自然、亲切脱俗、灵活大方的主持风格征服了广大观众,而且多年来一直有非常好的观众缘。
事业的责任心
孙晓梅迷信机遇的人也许都认为孙小梅是命运的宠儿。从孙小梅的履历表上看,她无疑是幸运的,16岁上大学,然后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成为著名节目主持人,仿佛幸运女神偏心于她。同样相信幸运和机遇的孙小梅获取成功的经验却是百倍的付出和努力。“凡事我要么不做,我做了就一定要做好的”是孙小梅的人生信条,这样的人生信条也促使了她的成功。
孙小梅做的节目并不大,好像一直蛰伏在角落里,拳脚不得施展。《节目预告》、《下周屏幕》、《电视你我他》等时间短、结构简单、程式化较强的节目曾经吓跑了很多主持人。但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开场白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见上一小面的孙小梅却在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节目预告真正做出花样、做出风格、做出收视率来。事实证明她做到了。
天道酬勤,十几年来,孙小梅凭借始终如一的真诚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她推崇敬业精神:“做工作就好比喝咖啡,好喝我就喝,不好喝就把它丢在一边。那是不行的。如果你眼前只有一个选择的话,那你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件工作做到闪光。”她的敬业和认真,她的执著和探求在大学期间就淋漓地显露出来,不是随随便便的机遇和幸运所能够概括的。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跻身主持人这个行业的她,当初报广院只不过是凑热闹罢了,谁曾想“这个热闹就跟我有了解不开的缘份”。从小就在“这孩子非常聪明”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孙小梅也一直认为自己很聪明,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其实聪明的人很多。而这对于争强好胜的她来说更是一个前进的动力。她当时给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我要汲众家之所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就这样,一年四季,岁月悠悠。有夏日的苦长,便有冬日的苦短;有春日的满地泥泞,就有秋日的一览高天。她这大学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10年工作中观众的肯定就是明证。曾给她上过课的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也夸奖说孙小梅“有灵气”,并坦言“给孙小梅他们上课,我感到一种压力。”
美国求学 收获惊喜
尽管做出了很大成绩,但始终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孙小梅越来越感到知识的不足,她觉得要想在节目里有所新的进步和突破,就必须继续充电。她说,自从做节目主持人以来,我很少静下心来学一点东西,这种只出不进的局面如果继续下去,总有一天会入不敷出的。为此,1998年孙小梅去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习大众传播学。
离开大学10年后又重新回到校园,孙小梅的第二次大学生活既熟悉又陌生。一直自信的她在刚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心里却一点儿底都没有。还没有完全融入美国大学的教学环境,写文章时还要考虑有没有语法错误,她的忐忑不无道理。知耻近乎勇,当她徜徉在曲径通幽的校园里默默思索时,当她和同学交流不再有障碍时,当她的执著和认真得到老师的赞许时,她的自信心也在逐渐培养。孙小梅也许永远忘不了自己的第一篇作业。绞尽脑汁、千辛万苦完成之后,她还有一点点的担心:希望取得好成绩却害怕能力不足。老师把这篇作业评为了A,给了“excellent”的批语。她长出一口气,高兴得一晚上没有睡觉,这种兴奋的感觉是她从来没有过的。
孙晓梅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她对美国的教学也有了更加理性的理解。她非常佩服美国学校对学生的实际参与能力的培养。在选修电视制作课过程中,她和几个同学做了一部介绍美国爱莫利岛美丽风光和出品辣椒酱品牌Tabascor的麦肯尼家族的历史的纪录片。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孙小梅从搬运设备、镜头运用剪接、联系场地,以及买饭、扫地等等,几乎什么都干过,这是她在国内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同甘苦共命运的工作使大家紧紧地拧在一起,合作非常愉快,片子拆除得相当成功。这部片子获得美国最佳纪录片大奖,该奖项也是首次被大学生夺得。对于孙小梅来说,也是获此项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留学期间,孙小梅发现美国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和采访对象签合同,这是毫不含糊的。有一次他们去一个离学校非常远的地方拍镜头,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突然想起来合同没有带,于是急忙又返回去取。这种事情在国内近乎很少发生。 难以割舍的音乐情结
作为主持人,孙小梅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这并不是她的全部。她同时也是一个唱歌的好手,甜美的歌喉,婉转的嗓音总被人怀疑她是不是一个地道的专业歌星。
1994年孙小梅推出了个人演唱专辑《轻轻地问,轻轻地唱》,由她作词的主打歌曲《轻轻地问,轻轻地唱》一度打入歌曲排行榜。凡事认真的孙小梅对于唱歌也是满怀痴情。她说,我绝对不会把唱歌当作一种业余爱好,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事业。她与音乐的确缘份不浅。从小就喜欢唱歌的孙小梅受过几年专业训练,学过十几年的西洋音乐,还会拉小提琴。她说:“在乐感的把握上、在对艺术的感知上我不比其他音乐人差,只是机遇造就了我今天的选择,使我背离了自己作为一个音乐人的道路。”
《轻轻地问,轻轻地唱》使孙小梅的歌唱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但繁忙的主持工作和留学生活使她不得不遗憾地暂时把歌唱事业放在一边。她说:我肯定还会出自己的第二张专辑,但是我不会为了出唱片而去凑一些歌。等到以后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去做。
真正的朋友装在心里
生活中的孙小梅一如她主持的节目,寡淡、自然,丰厚但不复杂,热情但不做作,朋友们都信任她。而谈起朋友之间的事情孙小梅也显得出奇的兴奋,仿佛迫不及待地等着与你分享她的快乐。毕业10周年纪念日,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回到了母校。谈起这些孙小梅失去了往日沉稳的气度,眉飞色舞,滔滔不绝:“那天晚上我在台里录节目
孙晓梅一直到晚上11:00,所以迟到了很长时间。当时的气氛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想在这10年中,即使留在北京的同学联系也非常少,这种聚会到底有多少人呢?肯定会稀稀拉拉的。但是,90%的外地同学都回来了,大家都非常开心。10年的沧桑使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大家的心态还是跟十几年前一样,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大学情结。” “当时我们住在一家宾馆里,完全按照原来的宿舍排列,很晚了,大家仍聚在一个房间里讲故事、说段子,‘哈哈哈’开心地笑。这是毕业以后从来没有过的。第二天我们回广院看望老师。在学校里,我们细细地走遍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每个角落里都盛满了沉甸甸的往日的故事。中午临近吃饭时,安排的午餐给了我们又一个惊喜。我们午餐全部回到了学生食堂里,排队买份饭。然后老师跟我们一起吃,当时还互相占位子,跟大学期间一样。”
“那次活动以后,我体会到,大学四年结成的情谊是无法用某种具体的东西可以代替的。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只要一做梦,就是在广院的宿舍里,和我的同学在一起。我觉得很奇怪,我从来没有梦见过我美国的同学。可能真是大学四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离开学校之前,我们全体同学还在主楼前齐声清唱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我曾经参加过《朋友》的节目录制,那个节目里有一句话:可能天天在你眼前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但是,只有心里有,他无论在哪里,都是你的朋友。”
现在的孙小梅一如既往地继续着自己的节目主持事业,虽然驾轻就熟,但却屡屡创新。从美国留学回来后感觉做节目更加有底气了。尽管如此她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人的位置上:“只是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希望今后的努力能够得到观众的更多认可。”这种再平常不过的想法似乎正应了两句诗:淡极方知始为艳;于无声处听惊雷。
孙晓梅:苏南抗日女英雄
孙晓梅孙晓梅,1914年生,浙江富阳人。七七事变后,在浙江海宁仲路小学教书的孙晓梅联络爱国教师和进步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10月,她带领进步青年步行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参加了新四军,进入教导总队第八队(女生队)学习。1939年初,孙晓梅被分配到新四军政治部所属由薛暮桥任组长的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组工作。1940年夏,孙晓梅奉命随工作队奔赴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民运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中共武进县委妇女部长、中共镇丹中心县委民运工作队长。1941年10月,孙晓梅奉调到中共长江工委,负责长江工委与路北特委间的政治交通工作。遇有重大任务,或者在斗争紧要关头,孙晓梅总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她和战友们经常扮作农村妇女、贩货商人等,穿越封锁线,出入敌占区,传送文件,收集敌情,护送干部,惩罚敌伪,购买药品和军用物资等,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3年3月,日伪军开始大规模“清乡”。4月27日,孙晓梅护送一批党的干部渡江北上后返回根据地途中,不幸被日军宪兵抓住。日军宪兵对孙晓梅软硬兼施,先是软化诱降,接着是惨无人道的酷刑和死亡威胁,妄图从她口中获得苏南新四军活动情况。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孙晓梅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日军宪兵恼羞成怒,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她。孙晓梅壮烈殉国,年仅29岁。
------分隔线----------------------------请问央视主持人:孙小梅哪一年出生的?她的家庭,丈夫,年龄,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请问央视主持人:孙小梅哪一年出生的?
,丈夫,年龄,
姓名:文清
  昵称:清清
  生日:元旦
  出生地:广西桂林
  籍贯:江西吉安
  业余爱好:旅游、游泳
  座右铭:善待每一天、
    ...
王小丫,女,汉族,
身高:165厘米,
体重:49公斤,
李 晓 东 档 案
别 名:帅哥
口头禅:还行
业余爱好:听粤语歌
最尴尬的事:忘拉拉链
喜欢的作家:鲁迅、王朔
喜欢的主持...
日(阴历五月二十七)
大家还关注您所在的位置: >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孙小梅简介加入日期: 来源:zm 点击:
&&&&& 孙小梅,生于上海,长在福建,5岁起习小提琴,并同时接受声乐、舞蹈的训练。
&&&&&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89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下周屏幕》、《节目预告》等栏目。
&&&&& 1993年,孙小梅和她的《电视你我他》摄制组赴台湾采访拍摄。1993年与银河少儿艺术团访问新加坡演出。
&&&&& 1994年出版第一张个人演唱专辑《轻轻地问,轻轻地唱》。主打歌曲《轻轻地问,轻轻地唱》是本人作词,曾一度打入歌曲排行榜榜首。
&&&&& 1998年,孙小梅赴美留学进修,主修大众传播学。
&&&&& 1999年回国,除《电视你我他》之外,还在CCTV-3文艺频道主持《音画时尚》、《荧屏诗坛》两个栏目,以及《CCTV2000年元旦相声小品晚会》等。
&&&&& 日,孙小梅参加主持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焰火晚会》在天安门的现场直播;在中央电视台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以及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中再现风采。强龙历史网中国最全面的历史网站
央视主播主持人孙小梅不为人知的一面 央视女主播孙小梅老公背景
来源:中山网
编辑:强龙小编zhangjinlong
评论:189条
强龙历史网:
央视主播主持人孙小梅不为人知的一面 央视女主播孙小梅老公背景资料【图】
央视主持人孙小梅老公是谁?网上有传闻说孙小梅老公是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部副部长,已经退休了。更令人吃惊的是说孙小梅老公竟然是王雪纯的爸爸!其实孙小梅老公是个海龟,在美国哈佛大学拿到了MBA,然后回国通过美国风险投资搞了个IT公司。据说孙小梅老公比孙小梅年龄还小了2岁,属于姐弟恋。遗憾的是,孙小梅老公大名搜查未果。
【强龙历史网:文化新闻综合网站】声明:强龙历史网:转载本文仅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广告合作QQ:
广告合作QQ:
广告合作QQ:
强龙历史网()集安市强龙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链接,广告业务QQ:
强龙历史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电视台男主持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