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用耳放推荐有什么推荐的

将简单的东西做得更好——聊聊一款经典线路耳放的设计与制作_最数码科技论坛_太平洋电脑网最数码论坛
将简单的东西做得更好——聊聊一款经典线路耳放的设计与制作
最数码副香主
贡献1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539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香主注册: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耳放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在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模拟线路就已经发展到了高峰,我们目前看到的各类模拟放大器差不多都可以归纳到几种电路构架中,但是每家的产品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电路构架类似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一些细微之处就能有不同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国外耳放看上去成本很低,但效果并不差的原因。&&&&耳放尤其是台式耳放,其实就是一个输出功率比较小负载阻抗比较高的功率放大器,线路上完全可以通用功放的线路,只不过细微之处需要加以调整。这种调整不是说把大功率输出管换成中功率输出管那么简单,而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负载进行优化。以莱曼耳放的线路为例,这是个很简单也很经典的线路,运放OPA2134负责电压放大,一对小功率互补管BC550/560剖相并驱动另外一对中功率互补管BD139/140缓冲输出。就我们目前的普遍评价来看,这个耳放比较适合推HD650等中高阻抗的耳机,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耳放的动态是不特别好,推低阻抗耳机也有些疲软。难道这个线路就不适合驱动低阻抗耳机吗?显然不是这样,如果你将供电电压提高到±18V甚至更高,用100Ω的电阻替换那个47Ω,此时推动管BC550/560的工作电流由原来的9.31ma降到9.00ma,但输出管BD139/140的工作电流却由43.76ma提高到90ma(注意此时最好给BD139/140增配更大尺寸的散热器)。较高的静态电流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大的甲类输出功率,在应对低阻抗耳机是也就会有更好地表现。(电路图引用耳机大家坛&zst1982413,在此表示感谢。)这种调整并不难,尤其是对于我们目前常见的那几个耳放电路,有点电路知识的朋友都能明白,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在意它,而是纠结用什么高端运放去替换OPA2134,或者换上高速整流管和高品质电容。我不否认高品质器件的作用,但是明明两个电阻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用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元去解决呢?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标题中写——将简单的东西做得更好。&&&&在各类耳放中我比较倾向全分立晶体管甲类耳放,其具有线路灵活、制作简单等特点。尤其是我最常用的JFET单差分输入+单管甲类电压放大+互补管缓冲输出,这个线路构架非常经典,使用的器件也很少,但是通过器件的搭配调整,以及整个线路工作点的改变,可以适应各类耳机和音箱。对于这个线路我做过大概四五版不同的耳放,在不断地调整和制作中有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电路设计&&&&目前全分立甲类耳放输入级主流设计是差分放大,当然这里有单差分、双差分的区别,也可以给输入级加上恒流源或使用沃尔曼线路,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差分放大。音乐传真喜欢BJT单差分带恒流源和电流镜(如下图,XA50的放大电路,疑为国内抄板,与原机有区别)高文喜欢JFET孪生管带电流镜恒流源和沃尔曼线路(如下图,高文某前级的放大电路,可能存在国内改动的可能)他们的共性是都是用了恒流源,这对于提高电路电压适应性有很大好处,但是在大动态时输入级输出电路会受到限制。但如果不用恒流源的话又会降低电路的为稳定性,因此曾有朋友设计出使用TL431控制偏置电压的双差分放大电路(如下图)这种线路设计我十分喜欢,通过TL431控制输入级的偏置电压,只不过对于电源部分有一定的要求,最好给输入级做独立的稳压,而且由于需要调整偏压来控制输入级的电流,所以在调试方面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只做一两台机器,自然是没有问题,但对于大批量制作来说就比较麻烦了。&&&&理论上说输入级的工作电流取高一点比较好,但是对于BJT而言,较高的工作电流意味着比较大的噪音,因此不少上世纪80-90年代的产品输入级电流都很低,有的甚至不到1ma,这就严重影响了大动态时的表现。现在的功放和耳放输入电流往往要大一点,并通过使用JFET来减少工作电流对于噪音的影响。不过使用JFET异极性配对难度比较大,这个问题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孪生管来解决,但成本会提高很多,因此最终我还是采用JFET单差分电路作为输入级,工作电流设定为2.25ma。管子选择上建议选择音频JFET,常见的2SK30A、2SK170都是很不错的选择。&&&&电压放大级是传统的单管甲类放大带恒流源负载,甲类放大能有效的降低失真,使用恒流源可以提高电压适应范围保证工作稳定性。对于电压放大级的设计有三点要求,首先因为公用恒流源参考电压,所以此级的工作电流大体范围是确定的,不会超过5ma。其次要考虑级间匹配的问题,本机采用±25V供电,输出功率根据公式Po=(ηV)2/2RL(η为功率因数)计算,如果忽略一切损耗,那么在32Ω阻抗的负载上可以输出9.76W(此为甲乙类输出功率),此时需要输出管能够持续输出0.552A的电流。由于中大功率晶体管的β值都不是很高,因此先假定输出管β值为60(根据不同的管子有不同的β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则电压放大级晶体管需要输出9.20ma以上才足以驱动输出管。这对于小功率晶体管来说,功耗未免有点太大,因此有必要增加一级缓冲放大或降低工作电压。我这款设计,早期主要是针对中低阻抗的耳机,对于电压输出摆幅要求不高,因此当时大多采用±15V或±18V供电,因此电压放大级工作电流设定为4.5ma是没有问题,但在提高工作电压之后,就必须增加一级电流放大。最后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选择结电容小的晶体管,过大的结电容会影响转换速率,常见的MPSA42或2N5551都是不错的选择。&&&&输出级由于工作电压的调整,因此从原来的一级放大扩展为二级放大,为了减小电压放大级的工作负担,使用一对小功率管与中功率管配合使用,同时增加的一级放大可以将反馈点提前,这样就可以不使用大环路负反馈,有效的提高耳放动态表现,缓冲级工作电流设定为10ma,输出级工作电流设定为80ma。此时推动各类阻抗负载(从32Ω到600Ω)基本都可以保证0.5W左右的纯甲类输出功率,对于高阻抗耳机来说,限制最大输出功率的是供电电压,而对于低阻抗耳机来说,限制最大输出功率的是输出级工作电流。这两个问题是没法兼顾的,除非使用大功率输出管和大功率高电压变压器,综合成本、效果等方面,±25V供电和80ma的工作电流是一个比较经济的选择。&最终电路图确定如下与NAIM的某款机器线路比较类似&输入级工作电流2.25ma,电压放大级工作电流4.5ma,缓冲推动级工作电流10ma,输出级工作电流80ma。&制作过程&&&&我比较倾向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因此在制作过程中电位器、耳机插座等部分都独立制作线路板。在比较早的版本中,整机采用稳压电源,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压适应性,同时稳定性也比较高。只不过由于整机工作电流比莱曼A1之类要大,因此稳压电源的成本也会高一些。早期设计的耳放需要将输出管固定在机壳上,通过机壳散热,这样做安装比较复杂,因此后期版本均将散热片直接固定在线路板上,稳压部分使用LM317与LM337配合。&&&&从第四版开始将电源部分与放大部分放在一块板子上,这样接线就比较少,同时尺寸也小了很多,从这一版开始为了提高动态,输出级不做稳压,每一通道的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均增加一个独立的稳压电路,虽然电路复杂了一些,但是由于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的工作电流都比较小,因此稳压部分并不复杂,但效果却有明显的提升。&&&&第五版也就是最新的版本是改动最大的版本,电源部分再次独立出来,但新设计的电源部分只有整流和滤波,同第四版一样,输出级不做稳压输入级单独设置一个稳压电路。电源部分独立出来是为了使用容量更大品质更优秀的滤波电容,放大部分增加了一个电流缓冲级,减小了电压放大级的工作负担,同时加入反馈选择和增益选择这两个功能可玩性更高。&&&&&关于声音就不多说了,反正基本上是达到了我的要求,快速有力,细节丰富,输出功率充沛,无论是高阻还是低阻适应性都很好,如果追求韵味,可以在电容和晶体管的选择上加以调整。&&&&以上就是我制作这款台式甲类耳放的一点感受和经验,其实各位朋友在制作耳放的时候也不妨考虑一下这些问题,调整一下电路参数,更改一下器件配置,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受,如果只是拿来一个套件焊接拼装起来,那和工厂里的焊接工又有什么区别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不是很复杂或者很特殊的电路也许经过你的细心调教,就能成为一个最适合你的耳放。&END
已有 1 人评分
想当年,在研究CMRR,共模抑制比,想当年,在玩NE5532那款经典的运放,现在,一切都还给老师了,那些熟悉的名词,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能对着电路板反向测绘出电路图的年代。
总评分:10分
[本主题由于 12:00:07设为精华1,原因:专业]
[本帖最后由 梼昧狂客 于
22:38:23 修改]
最数码龙头
头衔:最数码龙头注册:
楼主可以顺便便宜点儿卖点给大伙儿
最数码副护法
贡献15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4228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护法注册:
太专业了,这才是玩家级别。
最数码香主
贡献2591, 距离下一级还需1409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狂客兄好专业呀,这是如何炼成的?
最数码副寨主
贡献8275, 距离下一级还需2925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寨主注册:
很不错的布线&&工业板打得也很漂亮工业板一次最少打10块吧?
最数码副香主
贡献1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539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香主注册:
&发表于&21:43&狂客兄好专业呀,这是如何炼成的?
折腾了四五年了,这东西经验多了就好了
最数码副香主
贡献1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539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香主注册:
&发表于&22:29&很不错的布线&&工业板打得也很漂亮工业板一次最少打10块吧?
有几个还算比较熟的PCB厂子,不过最少也都是10块起步,这次做的板子是2mm厚&2oz铜箔&镀金的,也就是几百块,不算贵
最数码香主
贡献2663, 距离下一级还需1337贡献
头衔:最数码香主注册:
我勒个天啊!我完全是在看天书!膜拜膜拜····&
最数码副堂主
贡献5331, 距离下一级还需369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堂主注册:
不懂电路的纯属支持
最数码副堂主
贡献5082, 距离下一级还需618贡献
头衔:最数码副堂主注册:
膜拜偶像!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如何选购耳放?
这个问题本人也好几个月都没有想透彻,发点感想与耳烧们共勉。本人第一次答题,不推荐任何器材。本人是一边接着土炮听耳机的一边回答的问题,没有高贵属性,博士光环,不具备理论深度和评测素质。
本人穷折腾,所以答案完全没有参考意义。ps(本人盗图党。)---------------------------
---------------------------割-----------------------------------------------------------------------
----------------------------------------------小众市场下的耳放--------------------------------------------------------了解比较一款产品,最方便全面就是上百度搜索,百度把我们带到论坛和帖吧,我们在各处扒文,难免会吸食着枪文的剧毒,比如在下,一个产品一个人说好,我们怀疑是枪,两个人说好,我们怀疑是托,大家都说好,我们实在就忍不住去买回家,等新人再问同样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为群众的声音出了一份力(因为听的少啊)。于是舆论就形成了,口碑也就出来了。我可没说这像传销哦。这叫口口相传。
玩耳机的人少,玩耳放的人更少。本人除了自己周围没几个人玩这玩意儿,本人不负责的说,都开始玩耳放了,难免就比较宅了。出门到处听器材就不太情愿。(不必反驳,我申明不负责任了):)
因为种种原因缺乏对比和试听,耳放消费者大多在网络上搜集信息,但往往是吸食剧毒,要不就是被泼冷水,迷茫无助,想相信又不敢相信,想买又怕掏钱!因为小众市场获取的产品信息面是狭窄的。图文并茂口沫横飞的文章就成为大家的参考基准了。加上大神的自带光环,相对于纯吐槽的帖子就有了绝对优势的公信力优势。购买同款产品的消费者要写一个产品感受也会依看过的这篇文章来作为参考。受到了极大的心理暗示。---------------------------------------神器之一的SOLO这是数码多2010年的文章,引用图片膜拜一下文字的力量吧!这是一篇07年的大神的文章。不发链接了,免得引口水。膜拜一下文字的力量吧!这是一篇07年的大神的文章。不发链接了,免得引口水。引用一篇大神的文章:只复制了这一段,你心动了吗——“油润平滑”,“空气感”,“昂贵”,“2000美金的水准”,“低频到黄泉的深度”。等等这些形容词下,打动你了吗?这水平当我语文老师多给力啊。我书读的少,你别吓我数码多拆机说道这里,肯定有人会喷我,说我太土,只喜欢国产堆料的土炮,只适合啃大馒头,木耳,不懂产品背后的价值,调音技术的高深。YOU CAN YOU UP,你去设计一个啊。我会抱头鼠窜,跑远点,然后郑重的回答——你------咬------我------啊!!-------------------------------------------------我们为什么欣赏枪文-----------------------------------------------------------------------------------------------------------------------------------------------------------------------有时候明知道是枪,是毒文,但读起来也舒服,就是因为GUNNER文采飞扬配合好角度灯光的高清大图,让人欣赏到了作者表达的美,美都喜欢,因为赏心悦目。但请注意甄别,表达的美与实际的美的区别。好比一个化妆没化妆的区别。女孩,化妆品,灯光,PS一系列环节变成了一张艺术照。但当你想要的只是这个女孩时。你就要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了。不能到手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怀疑自己是木耳,觉得自己有毛病,要纠正自己的听音观。耳放产品缺乏公信评测标准和机构。或者说,评测的机构太少,没有一统江湖的标准。不像视觉系统的产品,大家有共识,哪种科技是先进的,哪种材料更高级消费者心里有数,人人都用,受众多,群众基础好。而听感呢?都说耳朵收货,但限于条件,都通过阅读去选购器材,不走弯路,太难,太不现实。因为审美疲劳一旦袭来,毒文又在那里向你招手。玩音响的人其实就比较小众了,水就够深了。但都比玩耳机的大众吧!玩耳放的更是小小群体里的小另类。所以GUNNER对一款刚推出市场产品的评价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没几个人花心思去评那些个东西。也没几个人有条件去把玩,不信任长篇大论,图文并茂,信谁!--------------------------------------------------------------------------------------------------------------------------------今天试试搜了搜“莱曼 听感”,第一页,看到素质与听感的"素质“,“听感”这些词可以为任何产品做辩护,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产品评价。至于要不要追求那种听感放弃一些素质,这种取舍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素质代表听感不好吗?还是其他什么意思?那素质到底指什么东西,是仅仅指解析吗,动态吗,听感是什么,是温暖的留声机吗?"素质“,“听感”这些词可以为任何产品做辩护,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产品评价。至于要不要追求那种听感放弃一些素质,这种取舍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素质代表听感不好吗?还是其他什么意思?那素质到底指什么东西,是仅仅指解析吗,动态吗,听感是什么,是温暖的留声机吗?数据跳出来说他解析多高多高,曲线多么多么平滑。没用,听感不好,此产品就一棒子被打死了。词语的不规范,加上听力本身的感性。让HIFI设备的价格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定价策略-----------------------------------------------------------------------------------------------------------------------------------------------------------------------------------堂主推荐的KHV-111这款耳放德国亚马逊价格今天看是299欧,前两天看到了249欧的报价,折合人民币1800多,299的报价也不过2300元。在淘宝上,如堂主所说,代购价格离谱,如果搜索“khv-111",价格5000块钱人民币左右,谁买,告诉我,我粉他。但是如果搜索“KHV-3",款式变了,不是代购产品了,价格在二者之间,3500元。当然我对这个价格依然不满意,特别是我前几天看见249欧元的报价的时候。我邮件联系了声雅厂家,希望他们对照德国亚马逊的价格同款卖一个给我,我可以适当加价,声雅让我给他们看,我发去了链接,但是最终结果是,几回合交流,声雅否认德亚上的那款KHV-111MK是他们家的产品,他们家只有KHV-111。这个结果让我很失望,我不知道该相信谁了,我觉得厂家不太厚道,当然这是主观的猜测,毫无根据,因为可能德国亚马逊有个山寨的声雅(汗)或者声雅山寨了一个德国牌子。元芳你怎么看。所以难免觉得国内大厂的漂亮产品不值得我购入的想法。并且认为贱卖到国外国内也不卖的做法有些伤人。当然是指耳放这一块,---------------------------------------------------传统耳机大厂定价策略------------------------------------------------HDVD800HDVD800美亚2000美元。淘宝不等。虽然暴利!但至少一碗水端平了吧。Beyerdynamic A1Beyerdynamic A1美亚1000美元。淘宝不等。策略和森海是一样的。------------------PS:当然和我一样堆料党这两个机器的拆机图就别看了。-----------------------------------------------------------------------说点题外话------------------------------------------------------------------------------------------------------------------------------------------------------------------------------------------------如果你试图了解老外玩的耳放你会发现很多国产货很受欢迎不过在国内,国产货往往被“味道”这根大棒棒拍死了。国人信不过自己的产品这个观点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不能怪大家,但是对于把几个电容玩到黄泉去的老外的产品也要谨慎对待。受限于体积,耳机本来就有自身的瓶颈,箱子一个低音像一记波动拳打过来,耳机做不到,你怎么换1000万的耳放也做不到,最后只有脑补。很多时候觉得这个耳机不好听,不去怪耳机,而是觉得是没有推好,不是耳机的问题,因为是名器嘛,名器潜力无限!而这个耳机潜力的极限在哪确实无法明确表述,谁能用语言表达呢!“这个耳放能发挥五成实力”,以类似这种武林术语来表达耳放功力,而至于几成功力如何对应,就拿人民币说事了,5000块钱八成实力!15000元推出九成实力!管你什么设计,什么参数,人民币成了小宇宙,上不封顶,感觉就是一坨人民币在推耳机,人民币在耳放里的作用我觉得有时候被夸大了而大家浑然不觉。我能说这是拜金主义吗?这是非理性消费吗?到了一定的阶段,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审美疲劳了,烧友玩多了,腻了,这个时候任何的改变都是积极的,正面的,都是烧友追求的,换一个解析弱点的,恩,味道出来了,不愧是名器,换一个低频弱点的,恩,清新了,不轰头了。什么,这是国产的土炮!我拿来ABAB!我就说哪里没对嘛!人心潜力无限,你要安了心去找,什么找不出来嘛,特别是听感这种感性化的东西。实质是你不是在追求更好的,而是在追求一种变化,而不是提升!提升的只是人民币和新鲜感!-----------------------------------------------------水那么深,怎么办---------------------------------------------------新手买土炮,朝便宜堆料的产品下手!多听,听一段时间后,有机会AB一下其它产品,不要被它昂贵或者低廉的价格影响了。就想它是一块电路板,外壳和价格与音质无关。然后尽量客观的问自己,喜欢不。想摘下耳机不,舍得摘下耳机不,就这样玩,这样升级,这样烧下去。追求听音最基本的愉悦感觉。别想太多,别去费力气使劲听。建议:试听环境安静,有条件拿回家试。外面干扰太厉害。不光是声音,还有心境。
谢邀。我听过很多耳机,但没听过很多耳放。因此关于本问题我的答案(选购部分)会带有很强烈的个人经验主义倾向。请注意甄别。—————————废话完毕分割线————————科普部分:放大器,有信号放大(前级)和功率放大(后级)两个环节。前级负责对信号的处理,包括音量、均衡等。后级负责把前级处理过的弱信号,放大成足够推动喇叭或者耳机的大电流信号。把前级后级两个环节,分别单独做成机器,叫分体式放大器。两个环节放在一个机器里,叫合并式放大器。耳放=耳机放大器。它可以独立做成一部机器,也可以放在别的机器里,作为线路的一部分。任何带有耳机输出插口的音源设备,内部都已经含有一个耳机放大线路了。独立的耳机放大器,一般就是个用于推动耳机的、单独装机的、前后级合并式放大器。电声转换器,将电信号转变成声音信号的器件,其实就是平常说的喇叭或者耳机。从物理角度来看,放大器,尤其是后级部分,实际上就是为「电声转换器」——也就是耳机或喇叭——供电。灵敏度:对于耳机来说,就是输入1毫瓦的电流,耳机会发出多响的声音。灵敏度越高,耳机越响。阻抗:对于耳机来说,就是输入电流中有多少被线路损耗掉了,这部分损耗的电能,没有被转换成声音。由此,高敏低阻的耳机,只需要很小的驱动电流就可以发出足够响的声音;而高阻低敏的耳机,需要更大的电流驱动,才能发出相等的声音响度。独立耳放的三个重要衡量因素:驱动力:意即输出功率。有些耳机的灵敏度极低,比如AKG K1000只有74dB,相比那些100多dB灵敏度的耳机,它需要百倍的功率才能推动。控制力:耳放如果具有比较低的输出阻抗,就能形成比较高的阻尼系数(阻尼系数=耳机输入阻抗/耳放输出阻抗),令耳机的振动系统该放就放、该收就收。为什么高级的耳机常常设计成高阻?因为高阻耳机搭配几乎任何耳放,都很容易获得很高的阻尼系数,也就是耳放对耳机有很好的控制力。音色和音质:这是声音风格和纯净度的问题。也就是萝卜青菜见仁见智的问题。好坏完全由你决定。有一个关于耳放阻尼的文章《》值得一看。———————科普结束分割线—————————选购部分:是否需要独立耳放,以及如何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科普过后,可能有不少人已经做出自己的决定了。我觉得一般通用的原则是:如果认为现有系统推不动耳机,当然需要耳放了。如果认为对耳机的控制力不够好,也会需要耳放,但前提是要能形成「较高的阻尼系数」。如果你的耳机只有16Ω,那么几乎没有任何耳放能够形成足够的阻尼。这时候你需要一根阻线来提高「耳机的阻抗」。喜欢某款耳放的声音特色。如何选择?当然最好是自己听过,并且喜欢。推荐:基本上不觉得任何进口的耳放具有性价比。我听过一些口碑极佳的进口耳放,要么贵得离谱,要么名不符实。就不点名了。我听的耳放不多,不到20台。在我听过的耳放中,有两台耳放是我想要推荐的。一台是Superlux HA3D电池耳放,我觉得3-5k的各种耳放很少比它的推力更出色,它在背景的宁静度、声音的平衡感、和细节的呈现方面也很棒。是我日常用的耳放。我大概每周会有一个晚上,一边喝点东西,一边专门用它来听2-3个小时音乐。它可以同时推三组耳机,而且分别控制音量。它也基本上没有音染,非常直白的声音,如果前端的音源不好听,那它也不会把声音变好听。机器本身就不带电源,我一直都是用电池的。而且我是用一节3.7v的磷酸铁锂电池+一节空电池,为求更快的放电速度。你可以用两节1.5v碱性电池或两节1.2v镍氢充电电池,但不可用两节3.7v磷酸铁锂电池,可能会烧坏耳放。缺点:HA3D的无法为低阻耳机提供足够的阻尼系数,因此低阻耳机可能会出现失控——主要是低频变臃肿。对于超高灵敏度的低阻耳机,还会出现频响扭曲的问题,比如TF10,会损失高低频,音质劣化,即使加上TF10原装的高阻线也不能纠正。除了上面极端情况外,我试过的耳机中,32欧或以上,并且107dB或以下的耳机,都能推得很好。这台机器现在淘宝是白菜价,注意搜索时有些店家是卖套装的,免费再送一副耳机。即使是购买HA3D的本尊原型Sound Devices HX-3,价格也都不算是太离谱。图片在下,评测在此:另一台是Vincent KHV-111。我在朋友那里听到这台耳放推HD600,被它的音色迷住,温暖,甜美,轻松,有高贵的质感,惊人的推动力。胆石混合设计,一只12AX7纯甲类放大,左右声道独立控制。查了下背景,原来Vincent也是中国的产品。中山声雅厂,可能有不少人知道,国内发烧老牌子,90年代中期专门做放大器起家。Vincent品牌的产品是由声雅在德国的代理商Uwe Bartel设计,再由中山声雅制造出口。Uwe Bartel设定的Vincent宗旨是「比竞争对手高两级」(Play Two Classes Better)。缺点:难买。国内不知道哪里可买到。这部耳放在德国网站上售价299欧。我朋友也是在德国买的,当个宝贝搬回来。淘宝美国代购要5000块,太过分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咨询下中山声雅厂方,看看这个在国内哪里有售。在搜图的时候,发现维基百科英文的耳放条目,用的就是这台机器的图片:没有找到Vincent KHV-111的测评文章。但是找到了同厂更高一级的KHV-1的测评:没有找到Vincent KHV-111的测评文章。但是找到了同厂更高一级的KHV-1的测评:,参考下好了。KHV-1是双12AX7设计,售价750欧,图片在下方:以上。以上。————————————————更新来自陈天阳的消息:官方店地址:他们走淘宝的,不过不是明着卖,你要在备注里写上需要khv-1(出口版),然后联系旺旺谈妥。店主应该会告知你,hap-1是khv-1的升级版,前者温和厚暖一些(国内销售),后者比较爽直(出口版),以上我了解到的,您自己考量咯。店主说推荐朋友尽量推hpa-1。————————————————更新我在三个月前买了一台土炮OTL胆耳放,也推荐给大家好了。()当初选这台就是因为它没有输出牛,可以获得我想要的细节和动态。和我的无源前级一样是用卫讯刀架+蓝色Dale电阻做步进式电位器,我嫌那个胶木按钮太丑,换了一个铝合金的。内部用料方面很实在,输出耦合是Jensen。我用来推HD650和K701。它的确速度非常快,音场和细节都相当不错。当然它各方面工艺都显得粗糙,而且动态还未达致我的理想。此外推T1和HD800有点过于明亮,不够平衡。但就价钱来说,要求太高也不合适。入门级胆耳放值得考虑。管子的价格也便宜。上张图
音源,耳放,耳机是一套系统,很难单独说买什么样的耳放。耳放的根本作用是能更好的展示耳机的实力,因为我们日常的音源(笔记本,随身听,台式CD机)很难推动一款高质耳机,必须借助耳放的信号放大。但这个信号放大,就不可能完全忠实的放大,必然会带上了耳放自己的口味。所以建议先确定好自己的音源是什么,如果是便携设备,就带到音响店去,试听一下他们的器材搭配,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条件作出选择
推荐能翻墙、能看(很长的)英文、能接受得了一定数学物理知识的阅读原文:这里只给出核心的东西。首先是指标是很重要的,不要听信指标无用论。只是因为这个世界比较复杂,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很多人不理解、不明白、也不会算而已。然后定义何为推得动、推得好。简单来说,就是能达到足够的声压等级(响度,SPL,单位db)。达不到的话可能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声音小,一种是出现Clipping(就是本来波峰是尖的结果变平了)【这里假定音源是合格的,不会出现大音量时失真或信噪比降低的情况】。那么所谓足够的声压,就是一个经验值了,不同人的喜好(喜欢多大声音)、流行还是交响不太一样。简单说,不喜欢太大声105db就OK,大部分人110db就够用了,要求高点则115db,120db听起来就比较痛苦了。参见()。可以达到的声压等级(根据灵敏度的单位,有两种估计方式)1. SPL = (Sensitivity in dB/mW) + 10 log (Pmax in mW)2. SPL = (Sensitivity in dB/Vrms) + 20 log (Vmax)因此重点就是音源在特定耳机阻抗下的输出电压(或功率)。我的集成声卡ALC892注明32欧下输出电压可达到1.1 Vrms,又以我刚订的Presonus HD7(98 dB/mW,32欧) 为例,可算出输出功率P = V^2 / R= 1.1^2 / 32 = 38 mW。故SPL = 98 + 16 = 114 dB,应该是满足要求的。(由功率算电压:V = SQRT((P in Watt) * R))问题是,很多时候指标信息很不全面。理想情况下,声卡或者耳放应该针对多个耳机阻抗标注电压或功率,如150mW at 32 Ohm,15mW at 600 Ohm(或标注对应的电压),否则你是根本无法预测它在其他阻抗下的功率和电压。但是很多情况下要么没有阻抗就标了一个功率(完全没用),要么就是只针对一个阻抗标了电压或功率(如ALC892只针对32 Ohm标了电压)。原文中也给了一些大概的估计方法,不过这里面确实涉及到了更多的技术指标,比如电流限制、随着阻抗增高电压的增高,感觉预测效果也不是太好。另外,音源也有输出阻抗这个指标,也很重要。它必须小于耳机阻抗的八分之一(按Wikipedia上的说法是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否则……比较复杂总之不好就对了。还以我的ALC892集成声卡为例,它注明输出阻抗为2欧,而Presonus HD7是32欧,因此没有问题。原文中说有些耳放输出阻抗可达10欧,这时候就必须用80欧以上的耳机,否则效果不好。引入额外设备(如耳放),总会产生一些问题(滋滋声、好几个音量控制……)。因此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不是需要耳放。如果音源指标数据缺失得厉害无法确认,原文中推荐可以弄一个FIIO E5(现在貌似停产了,被E6代替了)试试看有没有改善。好的设备是不会吝惜笔墨写明各种指标的,如果确实需要耳放,那么最好买指标数据全面的。叉烧中也有一篇文章专门说这个问题,大意就是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耳放,不一般的情况下不需要一万以内的耳放。这可能说得有点极端,不过我觉得针对现在动辄就“上耳放”的说法,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我觉得很多情况下,投资声卡可能更好()。PS. 耳机到了,音量开到10感觉就够了……
前两天买了个DT 990 PRO ,250Ω,前端七彩虹CK4,请大家推荐个耳放吧,现在简直选迷糊了。
我只想问下AKG K550需要啥样的解码器 耳放
在高端的耳机中分为两类,一种是高阻抗、低灵敏度的耳机,这类的耳机普通设备的耳机输出很难驱动。用现有的音源如便携视听设备推不动,那么就要选购耳机功放。来推动设备或进一步提高音质。还有一类的耳机采用的低阻抗、高灵敏度的设计,这样的耳机主要针对随身听等低阻设备,所以不需要耳放来推动,但也有部分发烧友,用耳放来改善音源的输出音质,来更大的发挥耳机的效果。可以去这里看看,参考一下。
拜亚DT880,配湖人V90耳放,A1太贵
先上图,争取一下发言权。结论是,solo好于a20好于novo(这个貌似价格上就欺负人)对,没有论证过程,不猜测,不推理,就耳朵听出来的,爱咋咋地。形容solo就一句话,终于听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请帮我顶到张旭f那就行,我要他看见我。哼。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接耳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