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和《黑客帝国的地位》谁的影史地位更高

如何评价电影《终结者 5:创世纪》?
维基百科:
171 个回答
备注……………有严重剧透!!论我觉得《终结者5》有个地方做得比较贱,刚好这个比较贱的地方又被我错过了,所以整部电影看得我瞪大眼睛,爽得不行。这个比较贱的地方就是预告片。预告片做得太贱了,在我看来,好像就是一部悬疑电影的预告片,一开场就甩个大逼脸,然后旁边刷上凶手两字一样。《终结者》系列是我的启蒙电影,小小年纪我就把《终结者》电影翻来覆去地看,我当时觉得,啊,怎么可以这么屌!无论是里面未来世界人机大战的想象,还有简直就是天生就是为了T800这个机器人形象而生的施瓦辛格。搞得我没事就把手放在眼前摆弄,研究皮肉组织下是不是有着复杂的机械组织。总之,我对《终结者》系列电影的熟悉度,相当于我童年幻想世界的丰富程度。所以当我看《终结者5》 的时候,捏紧了我稚嫩的小拳头,加快流动了体内兴奋的小血液。一开始电影依旧是延续之前的老套路,机器人为了获得胜利,做了个小弊,把人形机器人T800送回过去,企图在人类领袖约翰.康纳诞生之前,杀他老母:萨拉.康纳约翰.康纳岂能让万恶的机器人把自己扼杀在子宫里,愤然把跟了自己十几年的手下兼亲爹:凯尔.里斯送回过去,保护老母。当看到小鲜肉版的施瓦辛格以三十年不变的小学生广播体操之竹鹰起飞式一路雷光带闪电地落在三十年不变的雪茄大叔大卡车旁时。我想,啊,难道就是这样了吗,不过是豪华版的《终结者》翻拍嘛。接着就扒光朋克小流氓的衣服,再狠狠地踢他们的屁股。然后一路与凯尔.里斯斗智斗勇。最后伟大的人类胜利,并且顺利地进入共产主义。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令我眉头一跳。一个大叔版施瓦辛格跳了出来,及时制止了小鲜肉版施瓦辛格当街扒人衣服的流氓行径。并且看样子,他也是硬气的T800,而且似乎还站在了小姑娘萨拉.康纳的一边。啊,施瓦辛格弃暗投明似乎有些早了呀,我仿佛看到了《终结者》2和1的有机结合……还有之后液体机器人T1000水汪汪,亮晶晶的出场,以及惨不拉几的融化毁灭,这一切带着乱了套的嫌疑,强烈诱惑着我紧张地看下去。这种乱了套的情节,很大一部分基于1和2的经典老情节,让人有一种“应该是这样,啊,怎么变成那样了”的感觉。我开始觉得《终结者》5有点意思了。当然最让我激动的就是啊,时空传输的时候不能穿衣服!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艾米莉亚.克拉克给萨拉.康纳这个角色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在1和2 里面,萨拉.康纳总是能带给人一种:“啊,这娘们好屌”的感觉,特别是2,这娘们直接屌到精神病院去了,还特牛逼地从精神病院逃了出来,实在是强悍。而艾米莉亚.克拉克我觉得更有一种正常小姑娘的感觉。虽然说在大叔施瓦辛格的调价下,她变得冷血且强大,但是她穿越前和施瓦辛格的深情一抱,还是体现了她内心并没有那么强大,这点设计和表演很有人情味。总而言之,在脱衣服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的胸还挺大。恩,导演和编剧的设计也很有人情味。当约翰.康纳又突然穿得跟个搞传销似得登场时,我更是一股子日了狗的迷茫惊讶。凯尔.里斯穿越之前,不是看到他被不知名物体给捂了一下吗,怎么他又跳了出来,而且贯穿前几部的人类领袖竟然也跟风回到过去,闲的蛋疼呀这是。而且他的老头老娘正经历了一场裸体穿越,体验了一把玉女心经的修炼过程后,还一起演了段相声,正是含情脉脉搞对象的好时光。结果这犊子跑来扯啥玩意啊。还来了个亲子相认合家欢乐,天啦。后来他爷爷施瓦老辛格就看不下去了,我女儿正搞对象呢,你跳出来干啥玩意儿,就好像街上两口子走着,忽然来个小屁孩抱女的大腿管她喊妈一样贱。于是精壮的老板施瓦辛格砰地一枪,把他的不懂事的龟孙子给轰飞了。到了这个地方,我开始觉得《终结者5》很有意思了。两口子一看不得了,两人连个嘴都没啵上就有了一个比他们都大个十几二十岁的儿就算了,这儿还一下子就被萨拉的老爹给杀了,少年送终中年子,世间最复杂的体验莫过于此了。注意,这个情节设计的不错,根据凯尔.里斯的判断,极有可能是萨拉的老爹T800多年来 只是骗取萨拉的信任,真实目的在于救世主康纳,而不直接杀掉萨拉,我想可能一旦有这个动机,很可能人类就会派出相应力量保护萨拉。阻止计划的实施。可能还有更多其他的原因,总之我觉得局势很是扑朔迷离,不知下一步会往哪个匪夷所思的方向发展。看到这里,我已经觉得很过瘾了,于是当我又看到三十年不变的人类领袖约翰康纳,竟然变成了分子机器人T3000并成功上位大反派时,我的眼睛睁大啦!天啦,就不说《终结者》123里面约翰.康纳对人类反击机器人有多么重要,就连莫名其妙的《终结者》4里面,人类领袖约翰.康纳都是由英气逼人的蝙蝠侠克里斯汀安贝尔演得,辣么帅辣么正义的男人,到了5咋成大反派了捏!下面摘抄经典1和2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一段评论:把约翰·康纳变成大反派的想法非常酷,因为你们看到的和预料之中的完全不同,精彩之处就在于这种局面的扭转。如果你喜欢终结者系列电影你也会喜欢这部电影。(评)看来伟大的大脑总是不谋而合,我当时的心情和梅隆兄是一样一样的,从大叔施瓦辛格教育小鲜肉施瓦辛格开始,我就觉得整套电影的这个想法简直棒,老态施瓦辛格的归来,让终结者系列不得不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而这种基于之前系列,然而却截然不同的大逆转,导演企图开创新纪元,独立而又不脱离路线。看似是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其实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时空,两条时间线来解释,从逻辑上来说也是成立的。所以根据派拉蒙会继续《终结者》6,7的拍摄承诺,导演创作的空间将会更为宽广自由,而且整套系列可以浑然一体,又能以洗脱翻拍嫌疑。所以《终结者》5看得我是瞪大眼睛,爽得不行。最后然而我这一切精彩的体验和高竖大拇指,完全就在于我观影之前并没有看预告片。也没有去太多看《终结者5》的有关介绍和评论。于是我刚刚补了一遍预告片。看后我的大拇指竖地更高了。恩,不错,两个施瓦辛格对打,约翰.康纳T3000 分子化……咔咔咔全都一起出现在这精彩的预告片里,生怕少抖个包袱吸引不了观众。……总之,这一次的《终结者5》,作为一个铁粉,我的观影体验很不错,很庆幸自己没有了解太多,鲁莽地就去看了《终结者5》果然惊喜大都还是来自于未知啊。果然天下第一大罪便是剧透呀。看着网上一片《终结者5》的负分评价,少年不由自主地笑了。
终结者5是预料之中,做足了致敬的不好。嗯,我想扯一些有的没的,倒不单单指《终结者5》这一部。《侏罗纪公园》《大白鲨》《异形》《终结者》这些电影都是高概念电影。什么是高概念电影?简而言之,让你看到你从来没有看到的东西。你没见过恐龙在草原上漫步吧?你没见过鲨鱼在海滩上吃人吧?你没见过外星人在人体内繁殖吧?你没见过机器人穿越时空杀人吧?这样的电影,在第一部很吸引人,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你从来没有见到过。故事概念就是卖点,这样的电影很难得,也比较容易获得赞赏。然后第二部,进行加码。加码的意思就是让双方都变强,但是对手那一方变得更加不可战胜。异形1:一船船员,利用船上的简陋设备,对抗一只异形。异形2:一船士兵,带着大量武器,对付好多只异形,还有一只皇后。(增加对手的数量)终结者1:一位人类战士,对抗终结者。终结者2:一位终结者,对抗几乎无敌的液态终结者。(增加敌人的能力)如果你不加码,观众就有一种“又看了一遍第一部”的感觉。就像《侏罗纪公园2》一样。这样子的第三部就很难搞了。因为加码很难啊,像《终结者》这样,第二部的液态终结者已经是接近于无敌的状态了,第三部怎么加码?弄上二十只液态终结者穿越回来?那你准备怎么编?其实,你有三个选择:0.继续讲差不多的故事。比如异形3,终结者3,然后借着名气上映。1.换个故事讲。比如终结者4,然后希望能够开出一片新天地。2.神来之笔。除了最后一条以外,另外的两条似乎都不是什么好选择,而什么是神来之笔,很遗憾,我不知道。我觉的这是一种血统继承,也是一种血统诅咒。所以,终结者5拍成这样,也是意料之中的。当然,真正的粉丝会无视剧本以及混乱的时间线以及无趣的场面调度以及终结者变成了话痨以及液态终结者两下就被干死了以及从女汉子变成了童子军新兵的莎拉康纳以及跟终结者干了那么多年还会被终结者吓到的凯尔以及你们知道新来的T800在哪里着陆为什么不早点架设狙击枪以及既然T800的手快坏了为什么不拆了新来的那只修好你那只手以及为什么你们要烧掉一块芯片来穿越时间明明原地坐着就可以了真正的粉丝只要看到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就很满足了。×××××××××剧透警告××××××××××××有点可惜他浪费了一些本来的好题材,比如T800被液态金属修复,居然放在最后,作为让观众安心的桥段。如果放在战斗的高潮作为大逆转,可能更加爽快。想想看,在当天网准备上线的时候,T800满血复活进化为T1000,把对手炸个稀巴烂,然后再回头一句“I am Back。”或者“Old,and updated。”我觉得我就直接在影院里尖叫了。××××××××警告结束××××××××××××××
儿子海外归来,一看混得人模狗样,爹妈喜不自胜,但慢慢发现儿子不对头,经打探(以及充满警惕性的居委会大妈帮助下),终于认清儿子居然是美蒋派遣回来的特务。我公安干警一举侦破该案,爹妈大义灭亲,抓捕行动中积极配合,主动检举,最终亲手抓获并击毙该罪大恶极负隅顽抗的敌人。这叫文革反特故事,抓阶级敌人的。现在据说,这反人性,因为那年月人人相互揭发,老公揭发老婆,儿子检举爹妈......划清界限,常事儿。阶级斗争,本来就你死我活。据说咱已经不能这样了,得常常反思。但搁美国人这儿,就叫大片儿。美国大片不反人性吧?不反!绝壁不反!儿子已经不是儿子了,已经是个人机混种,成阶级敌人了,阶级敌人就不是儿子,就算他是妈生的也得杀!为了人类千秋万代大业,爹妈必须杀他!射他,摆他扔量子场,钢水炉子,王水喷泉里。总之,千刀万剐,再踏上一只脚,叫叛徒永世不得翻身!要说人美国人,觉悟是高。儿子已经人机混种,飞天遁地,爹妈又那么能打,这一家三口要在人类世界里横着走道,还不是想怎么来怎么来,各种吃香喝辣。反正按时间线,儿子过几年就是人类领袖,一呼百应,跟皇上差不多。可人家硬是为追求正义、真理,舍弃这一切,宁可啥都不要,舍得一身剐,敢把儿子拉下马。这思想境界,啧啧~
上面这个答案在知友的提醒下有一些修改和更新。下面原是是没有修改的老答案。删了。---------------------------------------------------------------全是剧透----------------------------------------------------------------
刚刚看完。1、本片具有极强的铁杆粉丝向,之前的老梗在本集中都有体现,大家可自行发掘。2、本片第一次实现向未来穿越,打破了穿越回过去的常规。另外本片也明确地指出历史有多条时间线,这是之前未出现的。3、州长老了……但还没过时!!!4、龙妈好矮啊,简直跟郭敬明一个级别。最后一个问题:究竟是谁送州长去保护萝莉的?
(无剧透,放心观看)先回答问题,如何评价?总的来说,《终结者5 创世纪》这是个老年向,粉丝向的作品,对我这种特别熟悉这个系列的80后死宅老男人来说它就是个神作,而很多年轻观众和女性观众则因为颜值问题而对这作褒贬不一。对我来说这一作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好看很多,没有2强,但是也比3和4强太多了,作为终结者系列粉,我表示看的各种开心,尤其是这作里面有大量针对1和2的致敬彩蛋,老粉丝肯定会笑的乐不可支,不过毕竟是30年前的作品,很多梗如果不是狂热爱好者估计不会记得,也就感受不到笑点,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之前先重温1和2。我是今天去刷了创世纪的IMAX,很庆幸是在我一点都没被剧透,甚至连演员表和海报都没看的情况下去看的。还没看完我就觉得好好看!事实上在我回来以后刷豆瓣的时候,证明我不看海报的做法太正确了,除了极少的海报版本,比如这张,大多数海报简直是自带剧透。那啥觉得这片子不好看的应该是不喜欢终结者系列和比较年轻的观众,在类似我这种80后老男人的眼里,州长、T800和T1000本身就自带「燃」值,80年代的美国城市场景+小流氓莫西干头也有泪点加成,各种熟悉场景的反转,不停的让我在电影院里发出「卧槽」「卧槽」的呻吟。真心都是各种童年的记忆,满满的情怀。所以说如果你不是很熟悉这个系列的剧情,请一定先去看1和2啊!还有千万别被剧透,剧透的话观影乐趣少一半。PS:肯定也有人也会表示,凭什么我看你个电影还要重温之前的,不看前作难道就看不懂剧情,导演你为什么不在一集里面把你们这些臭宅的设定交代清楚。这样想其实也没错,我在朋友加看小时代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想法,只能说彼此口味不同,不适合。
《终结者》和“创世纪”:噩梦一切始于一场噩梦。1980年,一个仿佛充满了混乱的年份。强大的红色苏联攻入了阿富汗山地,中东的以色列把各个阿拉伯国家打的抱头鼠窜,欧洲各国还在柏林墙前为了华约可能随时碾过来的10000辆坦克而提心吊胆,在亚洲嚣张许久的越南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惨痛教训,中国则刚刚结束一场动荡,开始试着走出泥潭。那时候,没人能看清世界在朝着哪个方向走,是在上升,还是在毁灭。恐惧如同暗夜中的雨丝,无声无息的四处蔓延,核战的阴影笼罩着一切。就在那一年,年轻的加拿大重型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做了一个噩梦,当时他只有26岁,开始闯荡好莱坞,试着成为一名导演。他得到了一个机会,拍摄一部很low的恐怖片,但是在五天之后他被开除了。他的生活也陷入到了最深的谷底,躺在自己临时栖身的旅行房车中昏昏沉沉。成名之后,他这样回忆,“当时我发着高烧,处于崩溃边缘,然后我做了一个梦,一个金属人从熊熊烈火中走出来,他的皮肤已经被烧掉,露出本来面目,但是它对着我笑了,散发着暗红光芒的眼睛死死盯住了我。”被惊醒的卡梅隆记住了这个惊悚绝望的瞬间,他觉得这个梦一定有什么神秘的意义,试着将这个梦编成一个故事。在一系列经典概念的罗织下,他写出了一个剧本,但很长时间内无人问津。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他第一个妻子,在餐馆做女招待的安妮·赫德,同时也是他老板罗杰·科曼的助理,他们一起完善那个记录噩梦的剧本,一起寻找投资,试着把这个噩梦展现到所有人眼前。虽然后来他们离婚了,但毫无疑问,这是他们最难以忘怀的日子之一。在他们寻找投资的日子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国会发表演说,公布了著名的“星球大战”防御计划,这个气势宏伟的计划将核战的阴影史无前例地推到了前台,全世界都在为之战栗。1984,那个著名的年份,据说从这一年开始,老大哥永远都在看着你。花费了640万美元,卡梅隆将他的噩梦变成了银幕上的现实。3月份,他们开始拍摄这个故事,年轻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接受了他银幕生涯第一个,也是最经典的反派角色,带着恐怖的机器人化妆在洛杉矶的街头走来走去,甚至在傍晚与女主角,还有导演一起走进街角的快餐店。“你好,我们需要四个餐位。”带着坚硬冰冷的德语口音,魁梧健壮的奥地利人和他脸上的妆差点将服务生吓出尿来,按说好莱坞的服务生应该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但没办法,太吓人了。年轻的特效化妆师迪克·史密斯在边上得意的笑,而斯坦·温斯顿后来则打趣说应该把T800的模型直接拿过去,吃饭都不用给钱,可以省一些经费。电影拍完的时候,大家都累坏了,不但所有的预算花光光,卡梅隆和赫德还把他们私人节省的4万美元也投了进去,他们没什么退路,也不需要退路。日,《终结者》在美国上映,作为一部定位于深夜档的B级片,起初没人对它有多看好,影评人和同行都对这部影片大加抨击。但几天之后,一切变得不同,观众潮水般的涌进影院,很多人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带着家人和朋友,开着车,走进临近午夜的影院来体验詹姆斯·卡梅隆的噩梦。那迫在眉睫的惊悚,不会停歇,也不会终结的追杀,让座位上的观众几乎吓出尿来。3800万美元的最终票房改变了一切,口风开始转向,也有投资人拿着支票来问是否有续集的打算。卡梅隆的噩梦实现了他的美梦,他是一个真正的导演了,他有资格将这个天赐的噩梦延续下去。这就是《终结者》的起源,或许它真是天赐的礼物,带着冷战的阴影,核爆的恐惧,末世的绝望,生硬冰冷的来到世人面前。没有多余的废话,用行动来证明一切,大开杀戒,横扫一切,不会停息,也不会终结,直到你忘记它。但我们怎么可能忘呢?噩梦终究是人类自己开启的,它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卡梅隆只是把它在银幕上实现了而已。而且,他觉得这个噩梦的故事还没有讲完。“I’ll be back。”他对每个人说。于是,日,《终结者:审判日》再一次回到我们面前,依旧是高大健壮的施瓦辛格,但这一次机器人T850不再是人类的噩梦,而变成了人类希望的守护者。罗伯特·帕特里克扮演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成为新的噩梦。它比T800还冷酷,不说,不笑,不问,不答,只会动手,即使是烈火、寒冰、枪林弹雨也不能阻止它。如水一般任意变化,无法被伤害,也无法阻挡,可以变成每一个人的面目,用利刃瞬间结束杀戮。这是卡梅隆留给影史的经典形象,再也无法被超越。但最令人惊悚的,还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核爆场面,一切都在漫天的火雨中被终结,女人和孩子瞬间化为灰烬,留下熊熊燃烧的儿童乐园,卡梅隆的噩梦到达了一个新高度,这才是真正令人恐惧的终结者所在。终结人类的,是我们亲手铸造的武器,我们才是真正的终结者,而能够解救我们的,也只有自己。两部经典,就此铸成。直到现在,也无人能超越。现在回头看,《终结者》的出现是个偶然,因为它源自一个噩梦。但也是个必然,因为噩梦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现实世界的核战阴影营造了挥之不去的毁灭气氛,美国和苏联的核竞赛将人类放到了悬崖的边上。电影里萨拉·康纳在铁网外对着一无所知的民众嘶喊,一切却哑然无声,民众在无知中嬉笑喧闹,在忽然从天而降的大火中化为灰烬,这就是现实的最好写照。只有很少的人意识到,人类曾经距离全体毁灭那么近。所以,《终结者》的成功,首先源于人类自身的聪慧和愚蠢,我们无意拥有了宇宙间最终极的力量,但却如同孩子拿着打开保险的手榴弹一样,不知如何处置。无知和狂妄,是永远无法逃避的恐惧所在。另一个让《终结者》如此卓尔不群的原因,是在于剧本触及了人类文学和科幻史上多个经典的思考命题。“机器与人类的关系”来自于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人类追求机器的智能化,依靠机器让自己变得强大,但越来越强大的机器是否会永远听从人类的指挥,又该如何与人类共处?而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人类对于“上帝造人”说的模仿和反思。众所周知,西方宗教文化中,神创造了人,人却奢靡骄逸,不守规则,最终触怒上帝而降下神罚,用大洪水毁灭了人类,仅留下诺亚方舟上的少数人,人类的原罪自此而始,这也是“审判日”的由来。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探讨的是同样的命题,作为上帝的创造成果,人类有资格踏入神的领域,创造新的生命么?人类又如何与自己的创造成果共处?这是个永恒的难题。从《银翼杀手》到《我,机器人》,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时间穿越”,开启于科幻大师乔治·威尔斯。我们能否回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的历史?而历史一旦被改变,对事实上来自未来的我们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你回去杀了你的爷爷,那么你会存在么?如果你已经不存在了,你又怎么能回去杀了你的爷爷呢?这个经典的悖论入斯芬克斯之谜一般,长久以来吸引着众多聪慧的脑袋为之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性关系,在科学的衬托下,呈现出无限变化的可能。“人工智能之殇”,始于电影宗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在1965年开始制作的《2001太空漫游》中,他暗讽IBM公司的HAL电脑成为电影史上最早出现的智慧杀人机器,为了保存自身,而不顾系统指令,将人类置于死地。这种来自于机器人求存的威胁,随着机器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而变得越来越让人胆战心惊。《黑客帝国》曾经给我们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答案。“父权的确立和超越”,这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男权时代之后,一直无法回避的现实。自从“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悲剧在古希腊上演,这个问题就清晰摆在人类面前。只有打倒了强有力的上一代,新一代才能证明自己有能力掌控权力。但新一代却是上一代亲手培植起来的。父亲象征着保护,也象征着毁灭,只有打倒他,孩子才能证明自己成人。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有个强有力的父亲,就像萨拉·康纳最终意识到的那样,约翰·康纳父亲的最佳选择,其实是冷漠无言的T850,而最后它的自我牺牲,又让约翰·康纳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个无限循环的悲剧现实,至今仍未平息。“末世废土”,在核战的恐惧下,人类无数次构想在漫天的蘑菇云之后如何活下去。囤积食物和军火,学习求生技能,修建足够坚固的地下堡垒,这不是电影,这存在于现实,切尔诺贝利的阴影给了人类一个真实的答案。植根于此的后核战时代废土命题,在西方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文化内容。无论是电脑游戏的《辐射》,还是电影《艾利之书》,都可以去体验一下。或者直接前往普里皮亚季小镇,看看那个惊悚的现实距离噩梦有多远。如果仔细研究,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上的渊源,但这已经足够了。卡梅隆用他的智慧和才华,将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以及他脑海中的诸多命题融在一起,开启了这个噩梦。第一部是彻底的恐惧,来自未来的机器人没有怜悯,也不会停息,一刻不休的追杀人类,直到被守护者舍命阻止。第二部则点燃希望,再次被派遣回来的机器人守护者打开了学习模式,试着与人相处,学会爱与悲痛,并懂得了牺牲。将自己与敌人一起融化在滔滔铁水中,试图将人类的恐惧终结,留给人类希望的所在。卡梅隆的两部终结者之后,后来人尝试延续这个经典,并试图融入自己的思考。《终结者3》是“祖父悖论”的一个变种:你向你爷爷开了一枪,但他不会死,他会通过别的方法生存下来,直到你的出现,“抽刀断水水更流”。在《终结者2》中被销毁了关键技术的“天网计划”,依旧在延续,末日只是出现的晚一些,但还是发生了。没有了卡梅隆的《终结者3》,只有施瓦辛格孤军奋战的身影,单薄无力的男女主角动辄歇斯底里,毫无人类未来领袖的风范。只有片尾漫天飞舞的核弹,此起彼伏的蘑菇云让人无法忘怀。而试图重启故事的《终结者2018》,有伟大的野心,但却被明星摆布的无所作为。这个充满了末世废土气息的故事,讲述成人后的约翰·康纳如何成为领袖。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化融合机器人,他该如何抉择。片方原定由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终结者,但他却对约翰·康纳更感兴趣。因为他是最重要的明星,结果戏份不得不调整,萨姆·沃辛顿扮演的终结者成为配角,狂躁焦虑的康纳成为主角,最终交出了一个并不令人满意的答卷。我所知的故事结局,其实与现在《终结者2018》中上演的并不一样。“约翰·康纳的心脏受了重伤,无法救治,他面对拥有人类灵魂的生化终结者,交出了自己的军衔。嘱咐他在自己死后披上约翰·康纳的面皮,用这个身份继续生存和战斗下去。就这样,一个拥有人的灵魂,机器人的身体的约翰·康纳诞生了,带领着人类群体,借助机器的力量,与机器人继续抗争下去。”这个原定主题延续了《终结者2》中机器人与人的交互关系,有一种再世为人的冲击力。但很可惜,这个结尾被改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那样,沦落成一部电视剧。说到电视剧,《终结者》也有美剧,发行了两季,顺承第二部的剧情,讲述萨拉·康纳带着儿子逃走之后遇到的种种危机。限于成本和特效制作,两季之后,美剧就结束了。不过有一段一直在上演的故事,很多人其实没有看到过。这是《终结者》的3D剧场版,仅存于环球影城游乐园的现场,讲述的是第一部的男主角凯尔·瑞斯在接受穿越任务之后,如何杀到时间机器,实现穿越的故事。这个故事仅仅在美国、日本和马来西亚三处的环球影城剧场上演,由真人演出,结合3D虚拟影像,观众带着3D眼镜尝试“观看不可干预的历史”,看着机器人在观众席中追逐杀戮,看着激光弹在眼前飞来飞去,看着战士在眼前倒下,阴冷的飞行杀戮者机器人打开扫描器扫描全场,寻找活人,所有人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喘……总之,一切令人不寒而栗,值回票价。我曾在洛杉矶现场观看,终生难忘。时间距离1984已经过去了30年,“星球大战”防御计划已经消失,苏联不存在了,可机器却已经完全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看看我们四周,谁不是在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呢?这才是终结者的真实所在,所谓审判日,已经为时不远。《终结者:创世纪》在北美上映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在中国公映。仅仅一周,中国票房已经超越3亿人民币,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地区。但是,这里必须要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终结者:创世纪》是一部合格的续集,虽然作为铁杆粉丝,我还是坐进了电影院,从头到尾看完,连演职员表都没放过。但除了看着施瓦辛格老去的脸唏嘘一番之外,这部电影在我这里不足以撑起一部经典的重启,某种程度上来说,终结者系列已经沦落成一部爆米花电影,而不是那部能够让我们在深夜一遍又一遍重复观看的T2,琢磨其中的情节纠葛,观察每个细节和枪械,讨论其中每个命题的深厚意义,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难以复制。仅仅从场面上看来,《终结者:创世纪》的画面并不差,开片核弹腾空飞起的场面,的确让人惊出一场冷汗。随后凯尔·瑞斯被康纳拯救,不露脸的终结者也显示出一种神秘的压迫力,但这部电影所有的精彩之处到此为止。之后康纳带领人类反攻天网的场面,甚至不如30多年前的T1,感觉已经杀遍全球的天网没有令人战栗的大型战斗机器,摩托猎杀者,水中猎杀者,高达战斗者,空中绞杀者……曾经在《终结者2018》里出现的种种高端武器,一个都没有!天网被拿着轻武器的人类轻松给消灭了,而且康纳才带了十几个手下!一股国产抗战剧的气息顿时迎面而来。这是那个几乎消灭了人类的天网?除了会发光的时间穿越机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东西啊!就如同日本侵略者一样被凄惨地消灭了。其后的故事编排,也可以说是较劲脑汁,但反复穿越的桥段,把故事线搅的有点乱。种种对老经典的致敬之处让我这种铁杆粉丝会心一笑,可除了致敬,这部电影并没有“终结者”应有的看点和灵魂。那是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点。1.一个强大到无法抵抗,不眠不休,追杀到底的恐怖机器人。无论是T1、T2还是狗尾续貂的T3和2018,都有这样的角色存在。最初的T800惊艳登场自不用说,T2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是无法超越的经典,TX女性机器人模仿T1000,但压迫感十足,2018弱了一点,不过因为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太多,场面宏大,机器的强大感还是很突出。2.莎拉·康纳面对未来的追杀,顽强不屈,始终奋发求生的意志。从第一部开始,看似只知道哭喊的莎拉·康纳就是全片最柔弱却最无法击倒的角色,而在T2中她则成为有二头肌的女汉子,能打能跑,主导了未来的走向,终结者都成为她的陪衬。从根源上来说,这个顽强抵抗,教导儿子成为领袖,直至白血病而死的女性,成为整个系列电影的灵魂,那张在每部电影中出现的照片,是她不屈的存在。这样一个性格鲜明,让人敬佩的人物形象,是州长一身肌肉的形象背后,让“终结者”系列成为永恒经典,令人无法忘怀的真正原因。从T2之后,能完整达成这两个要素的作品就没有了。T3有强悍的敌人,但康纳和他命中注定的妻子过于神经质,施瓦辛格作为机器人又无法被塑造的太立体,让这个天平偏离。2018设定康纳和终结者双雄对峙的剧情很好,两个人把“焦躁—沉静”和“迷茫—坚定”的过程分别凸显,影片有了生气,可惜敌人还是不够强,处于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的地位,变成了打怪升级的废土游戏。气势十足,但回味不够。轮到《终结者:创世纪》,重塑的莎拉·康纳太青涩,一直强调与T850老爹的亲情,缺少应有的坚强和独立。约翰·康纳的反派身份不可谓不用心,但他的叛变,将整部电影的亲情气氛破坏的荡然无存。那个曾经飞车逃命,孤身犯险救母,人小鬼大的约翰·康纳,轻易就被改变。当他拔枪指向自己的母亲莎拉·康纳,父亲凯尔·瑞斯,尽管我们都知道那不是他生理上的真正父母,但英雄的形象已经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只剩下机器人老爹再次说“I'll be back”,留给我们一个伤感的背影。没有英雄,就没有了经典。至于从前的最大看点,终结者机器人,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T800出场就被一枪毙命,曾经最大的噩梦,T1000液态金属机器人也不过几个照面就领了便当。号称新款生化机器人的康纳,看着挺吓人,可从头到尾就没造成什么伤害。至于那个号称不断成长的天网,那个据说将毁灭全人类的天网,充分印证了好莱坞电影“反派死于话多”的铁律,从头到尾就是各种叨逼叨,好歹像T2里一样,报警派个SWAT过来添乱啊,结果全程嘴炮攻击,伤害为0。除了那个号称“创世纪”的操作系统让我们在低头看着自己手机时有些不寒而栗,其他方面真是屁用都没有。失去了卡梅隆执导,《终结者》系列总是少了一些灵魂,仅有施瓦辛格的威猛和沧桑,不是终结者的真正魅力所在。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会不会有新的经典冒出来。毕竟人类在幸存,而机器也在升级和延续。科技与智慧一直在碰撞,卡梅隆开启了这个经典,而后人会在这个经典上再谱写什么,即使穿越回来的终结者也不知道。《终结者:创世纪》不是一个好的重启,但我希望未来能给我一些惊喜。因为这个原因,我还是原因走进电影院。《终结者2》结束时,萨拉·康纳在黑暗的公路上独自飞驰,喃喃自语:“不可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头一次充满希望面对它。因为一台机器,一名终结者,学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也许我们也办得到。”是的,希望,而不是恐惧,支持我们继续前行,这是《终结者》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本文同发于微信公众号:知影zhimovie,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有理想,有温度,有水准,关于这个世界上的电影和现实,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凝望。我是飞鸟冰河,祝大家平安。
终于有高清版了,立刻刷了3遍,不过韩版好像缺少片尾彩蛋。前半部分基本在致敬1、2集,满满的情怀,年轻版和年老板施瓦辛格+龙妈,还有凯尔里斯+t1000(我才不想知道这两个演员的名字呢)的阵容看的太爽了。这些满满的情怀!这些满满的情怀!这些满满的情怀!嗯,如下:1、不断出现的经典全裸穿越。2、落地要抢衣服。3、年轻版州长完美的倒三角背部线条。4、t800对打。5、t800打t1000(韩国版t1000什么鬼!)。6、骨架t800追杀凯尔里斯。7、t800不停被康纳焦作人(2里的约翰这次变成了莎拉)。8、为了等待莎拉而慢慢变老的老爹t800。后半段全新时间线下演绎的剧情就比较差,bug不断,要自己不停脑补。但是剧情不重要!最令人发指的是凯尔里斯和约翰康纳的戏份极具上升,州长和龙妈因为戏份减少不再能撑场,场面就崩溃了。对,我就是要说这个:由于凯尔和约翰的演员挑选失败,彻底断送了创世纪成为经典的可能。终结者1里的凯尔,成年小鲜肉一枚:终结者2018里的凯尔,未成年小鲜肉一枚:到了创世纪里:把鲜肉爸爸搞成肌肉男真的好吗?终结者2里的小鲜肉约翰:终结者2018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老鲜肉约翰:当然,第三集里被玩废了,变成中二颓废好青年:但是搞到创世纪里:这就差在脸上直接写“我是boss”了嘛,什么鬼!!!
看首映场通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既没有熊孩子大喊大叫,又没有装逼犯喋喋不休,有的只是上百位志同道合者的陪伴,这种极致的观影体验是周末场几乎不会出现的..已经看了一个多月的国语片,终于有一部进口大片可以解解馋了,虽说今年的国产电影比较给力,但是有较量才会进步得更快,希望有一天可以取缔保护月这种脑残规定,把票房还给市场..废话说多了,回归电影本身,轻微剧透..创世纪是终结者系列的第五部电影,不得不说詹姆斯卡梅隆的剧本写得真不错,完全是为了州长量身定制的..影片一开场,我以为是像往常一样沿着历史进程继续讲故事,主角将带领反抗军打败天网..当熟悉的剧情和台词不断出现的时候,我甚至以为影院错误地放映成了第一部..渐渐地我又发现一切都不太一样了,虽然轮回到了30年前,但是历史已经被改写,未来变得更加不确定,一下子就挑起了我认真看下去的欲望..因为改写了历史,施瓦辛格变老了这一硬伤就被巧妙地化解了..甚至正因为变老了,T-800从一名冷冰冰的守护者变成了慈爱的父亲,与龙妈的亲情线更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看得出来创世纪在特效大场面上比前一部有所收敛,努力想要回归科幻本质,虽然尝到了些许老味道,可惜还是不够正宗,也许只有卡神亲自出山才能够地道..这一部创世纪的导演也是权力的游戏的导演,在拍摄这种反转剧情的时候的确有一手,不过不知道这一次主角都没死掉,他会不会有点不太习惯..州长真是老了,但是却越发地帅气,可能是从政的缘故,表演能力炉火纯青..龙妈真好看,在高大威猛的肌肉男身边显得格外娇小,却又迸发出坚韧不屈的强大战斗力,这种反差感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州长和龙妈,其他角色的颜值真心不敢恭维,特别是约翰·康纳的扮演者,从蝙蝠侠直接降格成了刀疤脸,虽说凯尔·里斯的扮演者看上去呆呆的,但是龙妈这种真龙血统怎么能生出这么个天生反派脸的家伙?隔壁老王也不至于有这么强大的基因吧..总之,这部电影基本上符合了我的预期,虽说剧情和选角还有一些瑕疵,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要给7.5分..
《我的机器人岳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终结者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