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有共产国际歌的人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中有中国人吗_百度知道& & & & 正文
正确评价共产国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核心提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总结共产国际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促进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辩证认识和正确评价共产国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对把握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莫斯科。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总结共产国际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促进形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辩证认识和正确评价共产国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对把握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期&学海观潮&邀请李景治、吴恩远、张中云、柴尚金四位学者,围绕共产国际在二战中的作用及其评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李景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吴恩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中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柴尚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最早揭示法西斯的反动本质
共产国际最早认清并揭示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及其对世界的危害,给各国共产党和民众与法西斯作斗争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张中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日、意等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为一方,同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一方进行的侵略与反侵略、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结果是反侵略、反法西斯的力量联合起来组成的统一战线最终打败了侵略、法西斯的国家,推动世界走向民主和进步。
共产国际最早认清并揭示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及其对世界的危害,给各国共产党和民众与法西斯作斗争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法西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国家力量,19世纪20年代初产生于意大利,30年代初发展于德国。在一个时期内,人们认为法西斯只是极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疯狂的军国主义、反共主义的一种主张和运动而已,对其本质和世界侵略性的危害缺乏清醒认识与防范。共产国际于1935年7月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对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和揭示,大会决议明确指出:法西斯主义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的、极端沙文主义的、极端帝国主义的恐怖专政,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这就是说,法西斯不只是对付国内工人阶级的,而且是对付国内全体人民的;不只是一国的现象,而且是国际的现象;其矛头不只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且是反对民主、民族自决和社会进步的;法西斯不只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敌人,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共产国际认为,法西斯就是战争。此次大会通过的《关于新的世界大战危险的决议》明确指出,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好战集团正在加紧军备,准备发动新的世界大战。这次大会为后来世界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形成共识,并采取联合行动作了重要准备。
吴恩远: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最大、最反动的政治思潮。为了争取所谓的本国&生存空间&,对内强化国家垄断政权、取缔议会民主政党、实行法西斯党团独裁;对外疯狂实行军事扩张,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1921年共产国际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已利用白色法西斯匪帮向无产阶级实行进攻&,在当时最早向世人揭示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此后在共产国际四大、五大、六大上都对各国共产党和工人群众发出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的号召。
特别是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法西斯加快推进侵略战争步伐,促使共产国际反法西斯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共产国际七大决议提出:各国工人阶级要团结起来,联合广大民众,共同反击法西斯的进攻。这就向全世界发出对法西斯主义危害的警觉,并吹响了抵抗法西斯主义的进军号。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日本配合德国夹击苏联,苏联是不是就会顶不住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日本配合德国夹击苏联,苏联是不是就会顶不住了?
我只是关注历史,幸而没有发生那样的不幸.我听说正是因为苏联得到日本不会进攻的消息才敢把东线的重兵团调来增援并最终获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
这个问题好像不久前有人问过.
当时日本内部确有北上和南进两种战略方案,争论极为激烈.
北上方案的好处是可与德形成夹击,缺点是占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那时还没开发油气资源)对改善日本的战略态势并无任何好处.日本陆军特别是关东军倾向此方案,因为是以他们为主.
南下方案的好处是占领东南亚可取得日本急需的石油等战略资源,坏处是对欧洲主战场形势没有直接帮助.日本海军倾向此方案,因为主要靠海战.
最后是技术上的可行性结束了这场争论.关东军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与苏军进行局部战争,苏军在朱可夫指挥下在诺门坎大破日军,表现出苏军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双重优势.力主北上战略的关东军蔫了,于是南下方案得以通过,这对日本是明智的选择.
  假设一下,如果日军选择北上,虽然苏军主力在欧洲,但守备东线的部队仍有相当战力可节节阻击日军.关东军的机械化水平并不高,装备与苏军存在代差,凭兵力优势,打得比诺门坎好没问题,突破边境防线很容易,但估计推进到贝加尔湖一线时就强驽之末了,后勤补给无法支持其深入西伯利亚腹地.而苏方的战略纵深还很长,以土地换时间的空间很大,这对欧洲战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日本不把中国搞定他是不会轻易进攻苏联的,中国的资源和中日历史渊源是日本迫切要进攻中国的原因
我记的看过CCTV的一部纪录片,,好像是说日本有个苏联的间谍,职位挺高,,正是得到了他的消息,,斯大林才果断决定增兵莫斯科,,而且当时日本的国防预算大部分给了海军,也是一个原因
不会,如果日本进攻苏联,那就会影响它整个的军事部署,他至少要抽调当年在我国作战部队一半的兵力,这样他是很难顶住我国军队对他的压力的。而且,西伯利亚乃苦寒之地也,在那里作战日军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而且非战斗减员势必也会增加。
再说,日本当时的作战目标是最快速的掠夺资源,相比于中国,西伯利亚显然是不能满足日本的,日本的肯定是不会花大力气去抢一块当时开发难度还很大的荒原了!
问题应当是日本为什么没有选择进攻苏联?
苏联的远东地区对日本的战争意义大。
辽阔的土地稀少的人口漫长的运输线会成为负担。
辽阔的土地成为防守的有利因素!
苏联的胜利的一个方面就是空间的优势!
转一贴看看日本敢不敢夹击苏美。
1 诺门坎战役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此战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大动干戈,以关东军惨败而告终,日本陆军省被迫承认“诺门罕之战是日本陆军自成军以来首次惨败”。
不过此役后人提及甚少,诺门罕战后,苏联深陷欧洲战场,此战很快被湮没于浩瀚的卫国战争重大战役中,鲜有提及;日本在国力、军力强盛之时,尽占天时地利攻击苏联,不料关东军险些蚀光了老本,自然更不愿宣讲;伪满洲国二战后灰飞烟灭,残渣余孽作鸟兽散,也无多少记录;蒙古虽称此役为建国后惟一一战,但宣传有限、影响不大。因此,诺门罕战争世人知之不多,国内有关此战的研究和公开出版物更不多见。2005年5月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国内第一部从日本、苏联、中国多角度透析诺门罕战争的纪实图书——《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
  一根小小的导火索引燃了早已埋好的炸药——诺门罕战争揭开了序幕
  诺门罕之战是在双方有所准备但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匆忙打响的。1936年6月,日本《帝国国防方针》把苏联列为了第一敌对国,并悄悄着手战争准备。8月,日本制定了或北进苏联、或南下南洋的《国策基准》,紧接着又与德国签订了《德日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极为亢奋的日本认为有纳粹德国在欧洲帮忙,可以放手在远东大干一场了,诺门罕处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之中。
  但斯大林并没有睡着,1938年10月,远东红军第57军更换完新装备开入蒙古。作战对象直指海拉尔的日军第23师团。这个师团以好战和擅长进攻而著名,师团长小松原长期为日本驻苏联大使馆的武官,是日本陆军中为数不多的“苏联通”,关东军的用心路人皆知。
  1939年5月,“满”蒙在哈拉哈河畔意外地发生了一次小冲突,关东军将领们闻之欣喜若狂。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的战争种子,终于在“满”蒙边境破土而出,关东军司令部指示23师团立即扩大战事,出兵诺门罕。诺门罕战争的进程如同战后一个日本老兵形象的回忆:“当时日本就像是一个半大小子,舞舞扎扎地向(哈拉哈河)河畔的俄国彪形大汉频频挑衅,最后大汉恼火了,一拳将毛小子揍到河里。”
  第一次诺门罕之战关东军吃了个“窝心拳”
  开战伊始,东京认为“大肃反”后的苏军已不足为虑,狂妄地宣称日军一个师团可以对付苏军3个师。关东军各部队好战情绪被激发起来,据战后日军心理机构调查表明:“几乎所有参战的日本士兵都热切盼望与苏军交手,90%以上的军官对苏军情况一无所知,却毫无理由地轻视对手。”当时日军整个处在一种病态的“亢奋”中,蠢蠢欲动。
  日,日军向苏蒙军发起攻击,第23师团骑兵联队和重装甲车部队虽包抄奇袭蒙军指挥部得手,但很快被苏军坦克包围,一交手,关东军便尝到了苏军的厉害,日军的重装甲车比铁皮罐头厚不了多少,根本不是苏军坦克的对手,一会儿便被打成零件状态;日本骑兵面对苏军这些横冲直撞的“钢铁怪兽”束手无策,只好绝望地挥舞着马刀,砍得装甲丁当乱响。苏蒙军1个喷火坦克连和装甲车营轻而易举地全歼了日军这股快速部队。正面进攻的日军也没好到哪儿去,被苏军密集的炮火打得丢盔卸甲、损伤过半,灰溜溜地撤回了海拉尔。
  关东军擦拳摩掌半天,没想到上来就吃了个窝心拳,小松原中将为轻率出击感到一阵后怕,只好丧事当成喜事办,悄悄地咽下了这颗苦果准备再战。
  亚洲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战——第二次诺门罕之战
  6月20日,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向诺门罕进发了,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这个师团在日军中牌子硬,名气大,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双料王牌,被公认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1939年7月,《纽约时报》这样评价道:“日本第7师团的士兵们在齐齐哈尔附近尘土飞扬的草原上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主要集中于三种日军所重视的技能:刺杀、射击和冲锋。他们反复练习肉搏战,这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其官兵据说全来自北海道,那地方被认为盛产顽强和冷静的武士。”
2 回复:诺门坎战役
被誉为“国宝”的第1坦克师团是全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坦克师,从来就没舍得用过,这次也上了前线;关东军航空兵主力倾巢出动飞抵海拉尔机场。为了第二次诺门罕之战,关东军动了老本。可令东京想不到的是,此刻他们的对手已换成了苏军一代名将——坦克战专家朱可夫!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跟朱可夫玩大兵团作战,小松原等人就有些小儿科了。
  日军的计划是步兵主力渡河迂回包抄,坦克师团正面强攻,但坦克攻击并不顺利,从7月1日起,第1坦克师团的多次冲锋都无功而返,苏军顽强地把守着河东岸阵地。只有7月3日晚,第4坦克联队利用大雨掩护和苏军的麻痹,奔袭苏军第36摩步师重炮阵地侥幸得手。从战术意义上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这也是日军坦克部队在整个诺门罕战争中惟一的一次胜利。
  7月4日,苏军将偷渡过河的关东军步兵主力击溃后,朱可夫将军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正面的日军坦克,苏军两个坦克旅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冲入日军战车群中。在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近千辆各型战车相互厮杀,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开始了。苏军的T-28、T-26、T-130、BT-6、BT-7坦克和BA-6、BA-10装甲车等各型现役战车相互配合,简直把诺门罕当成了新武器实验场,打得日军八九式坦克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日军坦克和装甲车,很快变成了一堆堆冒着黑烟的钢铁垃圾。此战之后,日军坦克部队基本瘫痪了。安冈坦克师团的溃败极大震动了东京,认为造价昂贵的坦克不宜再用。其实有一点不好明说,用士兵组成“肉弹”攻击简单、便宜,还能体现日军的“勇敢”。
  朱可夫将军战后这样评价日军坦克部队:“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回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整体上看,日军坦克部队在整个二战期间既无战术也无技术。
  在正面鏖战的同时,关东军航空兵出动了三个旅团奔袭了苏联的塔木斯克机场,这是亚洲空战史上第一次大机群成功突袭敌方机场,战术上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苏军前线飞机损失大半,一时丧失了制空权。不过,苏军新型的伊-16战斗机投入战斗后,很快夺回了制空权,苏联空军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机进攻队形,首日交锋便用火箭弹将6架日机打得凌空爆炸。苏联空军英雄斯克巴里欣甚至创造了正面撞毁敌机自己却安全降落的奇迹,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多个王牌被陆续击落后,关东军的飞机更多时间是呆在地面上了。
  这期间,日军还卑鄙地动用了石井部队,(即臭名昭著的七三一细菌部队)秘密向哈拉哈河投放了鼠疫、鼻疽等烈性传染病菌,由于苏蒙军的饮用水来自后方铺设的输水管,所幸没有大的伤亡,日军虽三令五申不准饮用河水,但还是有不少士兵在极度干渴下偷偷喝了河水,成了细菌战的牺牲品。战后日本关东军军医部统计,整个作战期间前线共有1173人因病因不明死亡,关东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肉弹”没顶住炮弹——第三次诺门罕之战
  第二次诺门罕之战打响不到半个月,关东军损兵折将已近万人,坦克、装甲车、飞机、野战炮等技术兵器损毁过半,日军隐隐感到苏军并不像东京所想的那么好对付,于是破釜沉舟,决定动用珍藏的远程重炮部队。7月15日,关东军驻满洲各地的炮兵联队纷纷忙碌起来(包括驻旅顺的守备炮兵),重型履带牵引车吭吭哧哧地将一门门炮管硕长的加农炮从洞库中拖拽出来,关东军拿出了全部家底。
  7月23日,日军大口径火炮一起开了火,整个诺门罕战场火光冲天,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炮击,据记载为日本陆军史上首次,关东军这次要砸锅卖铁拼老命了。不过日本炮兵从未受过超远程射击训练,也从未经历过饱和射击,虽打得热火朝天,但前沿传回消息说效果并不好,精度尤为不够。战至中午,炮群一口气打出了近万发炮弹,这种消耗在日军战史上是惊人的,照这样打下去要不了几天关东军就得破产。更令关东军恼火的是重炮相继发生故障,多门重炮炮架折断,炮身过热、膛炸、炮管烧蚀等事故层出不穷。
3 回复:诺门坎战役
下午,转移到新阵地上的苏军炮群开始反击,大量炮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炮兵阵地上,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面对苏军排山倒海般的打击,日军还击的火力近乎于呻吟,步兵甚至请求旁边的炮兵千万不要还击,以免招来更猛烈的打击。日军记载:“苏军的还击远远超出预料,密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从未见过的,阵地被黑云一般的烟尘覆盖,能见度只有两三米,浓烟遮住了视线,到处是伤员、尸体和损毁的兵器,无一处完好的炮位。”炮战延续了三天,日军已毫无还手之力,骄横的日军垂下了头,炮兵决战又输了。
  既然空、坦、炮方面接连失败,日军只好又回到步兵“猪突冲锋”——即像野猪一样不顾一切低头猛冲的老路子上,这是日俄战争时的老套路。入夜后,数万名日本步兵一起冲出了掩体,端着刺刀呐喊着发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几万把闪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残的杀气,关东军的眼睛都红了。
  当日军冲到苏军阵地前沿时,苏军突然打开了车载探照灯,几千发照明弹也先后升空,暴露在强光下的日军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就成片成片地被打倒了。在指挥官带领下,日军继续不顾死活地冲锋。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使日军普遍有一种亡命徒似的作风,但亡命徒式的勇敢并不能改变其失败的命运。据战后统计,关东军连续几次大规模夜袭作战,共伤亡5000多人;苏军仅阵亡263人,防线后缩2—3公里。观战的德国武官目睹了日军这些疯狂的举动后,瞠目结舌,给国内发回的报告中称日军的战术水平至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横扫千军如卷席——朱可夫的反击
  诺门罕的战事持续了3个多月,日军虽一再受挫,却丝毫没有退意,一切迹象表明,继续防御无法遏止日军的疯狂意图,连续的胜利使苏军士气高涨,该大反攻了。苏军总参谋部决定总攻时间为8月20日(星期天),因为按照惯例,日军前沿部队的军官有半数要轮流到海拉尔去休假。进攻的命令20日凌晨2点45分传达到一线连队,对面日军阵地一片沉寂,苏军反攻做到了最大的突然性。
  总攻第二天,苏军两翼包抄的装甲部队顺利会师,完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同时,强大的炮火和密集的轰炸将日军所有前沿炮兵阵地、观测所、通讯站完全摧毁。第203伞兵旅突袭敌后,成功地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已成瓮中之鳖。东京不肯认输,怎么也不愿相信堂堂的“大日本皇军”会失败,命令部队立刻反击,不能坐以待毙。(从总体上说,日本军队的作风二战时期应该算顽强的。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几乎没有成建制缴枪的部队,这是日军惟一可以标榜的一点资本。)
  8月24日凌晨,反攻部队纷纷从坍塌的工事中爬了出来,等日军完全脱离了阵地之后,苏军的炮火铺天盖地般打了过去,无处躲藏的日军伤亡惨重。一天的反击中,日军仅仅前进了不足两公里,但伤亡却是可怕的。有些地方尸体多得摞在了一起,让人无处下脚。日本战史记载:左翼进攻部队只剩下7名军官和87名士兵,旅团长小林少将右腿被打断,险些让人踩死;右翼进攻部队中了苏军埋伏,森田彻大佐率队冲锋被打成了“筛子”。关东军的疯狂反击失败后,防线全线崩溃,苏军追击到将军庙一线停了下来,歼灭关东军主力目的已基本达到,斯大林不想在远东引发苏日大战。
  诺门罕前线的日军最后仅剩下400余人,整建制跑出来的只有骑兵联队百十人。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切腹自杀,参谋长冈本双腿被打断,后来这位大佐在海拉尔医院治疗时,不知怎么惹恼了伤兵,被人用刀活活地砍死在病床上。整个诺门罕战争期间日军损失了近50000人,步兵第23师团、第7师团、第8国境守备队(旅团)、第1独立守备队(旅团)和第1坦克师团几乎损失殆尽,11个特种兵联队彻底丧失了战斗力。高级军官的伤亡也是空前的,日本报纸哀叹:“大量高级军官如此集中的伤亡是日俄战争后从未有过的”。
日本陆军太弱了,不仅装备远远逊于苏军,战术思想更是远远落后。总的来说,日本陆军还停滞在一战水平上。
二战时,远东还未发现石油等资源,只有林木和荒芜的原野——日本进攻苏联?它图什么?
诺门坎一战,日军在苏军攻势下全无还手之力,从那时起,日军已断了进攻苏联的念头。
即使日军配合德军夹击苏军,以日军的能力,也不会牵制苏军多少力量,顶多是制造一些紧张空气罢了。
日军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苏军完全可以不理睬日军.事实上,苏联在调动远东军增援莫斯科时,还是留了几个集团军镇守满蒙边境防御日军,而这几个集团军足以抵挡日军的进攻.
主要是日本配合德国夹击苏联对它没好处,所以它最后放弃了。
如果日本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最多占领苏联的远东地区,离莫斯科还很远。不可能使苏联顶不住。但是这样做日本就不可能攻击美国,不可能获得东南亚的石油、橡胶、锡这些战略物资。不可能继续在中国的战争。
所以左尔格知道日本即将南进的决定,对苏联有重大意义。
日本最先进的飞机、坦克、大炮在苏军武器装备面前都变成了“烧火棍”。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在苏军面前都成了当年中国的“义和团”,哪有能耐去夹击苏军?要去夹击也只有自取灭亡。20万苏军就可将日本全部陆军消灭殆尽。
日本是不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的,如果日本配合进攻德国,那日本就要抽掉在华的三分之一的兵力,特别是关东军,那它在中国的兵力就会非常空虚,那对日本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这样,那中国军队就会在中国境内向日军发动反攻,到时日军将会腹背受敌,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况且,日军要进攻苏联的地方是西佰利亚苦寒地区,是兵家禁地.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共1个回答)
乐谱中常见的符号几十种,这里无法标识出来,怎么说的清?简单说有各种标识强弱程度的符号、有各种标识速度变化的符号、有各种标识各种修饰音的符号、有各种标识演奏反复过
因采用狼群战术,因此也叫狼群。
中国的军舰先进,但是很轻敌,以天朝大国自居,而日本为进攻中国已经蓄谋已久,进行的是有针对性的现代军事训练。而且日本军舰开始悬挂美国旗,麻痹清朝海军,军舰靠近后改
十大的话真的很难平定哦!&&不过你要是装修的话应该找一个离你家近点的,然后口碑好的公司,可以上&&好工长网&了
关于宇宙中的最高温度,只能是科学家的推测:   
太阳日冕的温度高达100万℃   
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堡技术物理大学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温度计,可以快速测量热核
大家还关注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