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馆外观和日本神社辣么像?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上的风水败笔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上的败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这个花了4000多亿人民币打造的国际盛会无疑又给中国的&GDP&贡献不少,在西方还在为债务问题头大烦恼时,我们花钱缺毫不含糊。中国有句俗话说;&持家要勤俭,待客要大方&这句话对中国人民是有太多的感触,即使我们勒紧裤带也住不起、死不起、病不起、多少打工人为了赞助费读不起时,也要大方招待救助全世界的朋友客人。我们在来看看花了巨资建造的中国馆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与自豪了?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上,每个国家都拿出了最杰出最前卫赋予文化内涵的代表作品,在世博会的历史上,不乏惊世建筑之作。1889年巴黎世博会给世间留下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里程碑,成了法国标志性建筑。在中国上海的世博会上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中国器&、&天下粮仓&。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和我说,&中国馆一点都不中国&。&这让他颇感欣慰。&是啊,从上海世博馆的设计方案公布迎来的都是一片赞美之声,更有人说;&上海世博中国馆融入风水文化,上海世博会风水这边独好&,世博中国馆真的是建筑设计上的杰出作品吗?在我看来不是,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连好作品都算不上,简直就是设计上的风水败笔。&&&&
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方形建筑将成为上海世博中国馆时,在我心里第一个联想到的是汉朝的建筑、中原的古都长安与洛阳,因为对于我们研究周易风水的人来说建筑设计与方位的概念是印入心里的,方形的建筑是属土的,属土的建筑只有在中原大地上才能达到天地人合一的效果,如果这次世博会是在中原大地开的,这个带着浓厚&中原口音&中国色彩的建筑也许会成为标志性建筑的好作品。&&&&上海在世界地里位置上上海在世界的东方,也在中国的东方。东方是属木的,木代表积极向上、开放进取才符合这个城市的时代的精神,而这个带有中国历史(文化)包袱与厚重中原形象(中原属土)的建筑出现在上海世博会上与这个城市是及不协调的,正是由于我们的设计师背着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包袱,压制了设计师的灵感,结果摆脱不了中国的元素,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却不被这些设计专家院重视,才使这个被誉为&东方之冠&、&中国器&、&天下粮仓&的中国世博馆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地方。&&&
上海在东方,东方属木,世博中国馆是正方形建筑,属土,在东方木克土,不合天时地利不协调,中部中原属土,这个属土的建筑被染成红色出现在上海,做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从田地里走出来的小伙来到了上海,未了掩盖被晒黑的皮肤而在脸上涂了一层粉而已,他能融入这个城市?&&&上海世博中国馆注定不会成为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听报道有说中国馆将作为将作为景点永久保留,它能永久保留吗?在上海这个积极向上充满进取的城市能容它多久,我们拭目以待。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源
广州风水大师看风水最新文章排行如何评价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
&img src=&/5c12cddaa3354cef5711c25_b.jpg& data-rawwidth=&1888& data-rawheight=&11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8& data-original=&/5c12cddaa3354cef5711c25_r.jpg&&&img src=&/7db1faaaaf7ffcd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7db1faaaaf7ffcd_r.jpg&&&img src=&/2589baaee181d781dcfca6b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589baaee181d781dcfca6b1_r.jpg&&&a href=&///?target=http%3A//www.chinaasc.org/html/zp/sj/xinjianzhu/64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中国馆方案文本&i class=&icon-external&&&/i&&/a&
简单说几句,主设计师不认识,团队里认得几个1 客观的说,从专业角度,房子本身挺不错的,概念,形式,构造细节,完成度都不错只是中间因为某些原因,透明的屋面变成了现凉席,但也是顶住了更恶劣的要求,要知道任何一个能盖出来的房子,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实现度还比较高了建筑是遗憾的艺术,也是妥协的艺术,每一点成功背后都是几十倍的失败,实际工程真的是很难的。这个房子本身是很不错的,比起很多建筑作品确都好,毕竟真房子不是奇幻仙境。房子这东西,你要说多好多好,其实哪能啊,需要对空间,材料,光线,构造都有敏锐感知的经过训练得人才能体会。比起食物和xx,很多艺术都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古典音乐都说好,其实多少人听了不犯困呢?2 所以,问题在于,原来的效果图太好了,果然是美术学院出身,那种模糊的动感堪比美颜相机,虽然真人也挺漂亮,但确实比不过效果图,因此大家感到失望也是事实。如果打分,房子可以打到85以上,但效果图起码是95,普通观众的期望起码是105,所以,哎。。。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懂美颜照的意义。像我司做设计,一般是不狠做效果图的,尽量真实还原甚至刻意回避特制的图面效果,以确保真房子好过效果图,因为除了因为客户是熟客多,还有就是自己开发的项目,更不能强化效果图,要优化,就实实在在的优化房子本身,否则最后客户看了房不买账啊!必须素颜,配合真实案例考虑效果。当然,偶尔有投标那种,没办法你懂 ,但也不会太夸张,毕竟要长期声誉的。效果图和实物的区别,就像食物照片和吃食物的区别,真的是完全不一样。
卖家秀买家秀设计师来我们学校(米兰理工)做演讲的时候,我也去听了,概念再好,效果出不来,还是白搭。
愤怒的凉席。
未经允许本文不得用于商业及任何盈利性质用途,非商业使用转载需完整保留作者及该订阅号相关信息。未经允许非个人用户不得转载。原文转自我自己的订阅号:角落工作室,微信号:corner-studio先来看看之前盛传的效果图,传说中的风吹麦浪。这材质,这效果,酷炫这流动的空间感,棒棒哒这稻田,美极了。然而。这个凉席是怎么回事,谁出来解释一下,半透明的效果呢,麦浪怎么改成菊花浪了,这个菊花……浪……这个寓意……不敢细想啊话说菊花在国内也是墓地建筑常用的元素吧,这个和麦浪的感觉也差的太多了吧……效果图除了蓝天就是咱们的场馆了,实际上周围都是馆,旁边的乌拉圭馆,哥伦比亚馆,完全把咱们的形体淹没了。好吧,外观上就算了,每个人对于美的把握不一样。我们去室内看一看。话说,这两个表现的是一个意思?!话说,这两个表现的是一个意思?!再来说说展品,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食物,给养地球,我泱泱大国别的不敢说,吃还是在全球有一号影响力的。为毛就全聚德占那么大面积。各种小吃都不见踪影。好歹放个舌尖上的中国宣传片都能完虐外国人啊。然后再说说主题影片。然后再说说主题影片。开头还有习大大致辞,本来寻思这下扬我国威了,尼玛接着放了一个关于团圆的动画片,尼玛大哥是厨子,二哥是郎朗啊,这你能忍?还是水彩动画片,静态图片还好,动画起来简直惨不忍睹啊,在世博会看了这么多影片,只有中国这个影片放映的时候有外国人起身离开啊……好在最后的民族舞蹈又赚回了一点点分数。但是这和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关系不大啊!看完完全摸不清头脑啊……好吧,展览内容如果是我才疏学浅,看不懂也就算了。中国馆的参展态度和细节简直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个LED显示器还会插播LED公司的广告,简直无语了,而且管理人员不知道是不是看不到右下角的提示,这个不是最佳分辨率!而且根本就没人管!这个LED显示器还会插播LED公司的广告,简直无语了,而且管理人员不知道是不是看不到右下角的提示,这个不是最佳分辨率!而且根本就没人管!然后是这次中国馆的主题,和彭麻麻的成名作是一个名字哦!但是主办单位你确定要用A4纸打印这么丑的字体贴在栏杆上嘛!还贴的到处都是!!!都开展十天了,就不能好好设计设计嘛!设计之前就没想过主题文字应该摆在哪嘛?开展了才用A4纸打出来,还打的这么丑!!!然后是这次中国馆的主题,和彭麻麻的成名作是一个名字哦!但是主办单位你确定要用A4纸打印这么丑的字体贴在栏杆上嘛!还贴的到处都是!!!都开展十天了,就不能好好设计设计嘛!设计之前就没想过主题文字应该摆在哪嘛?开展了才用A4纸打出来,还打的这么丑!!!更过分的是这个,和刚才希望的田野是两个贴在一起的。字体,语言顺序和刚才那个都不一样,你让强迫症,处女座怎么办!!先不说贴这个有没有必要,你都做了栏杆了,还要贴这个就是多此一举。就算贴了也要找一个低调一点的透明胶吧,为什么要用XXhotel的透明胶去贴这个A4纸呢!!我大中华的逼格呢!吐槽了这么多...说点好的虽然展品不怎么样但是餐厅非常给力好吃不贵,比米兰普通的中餐馆都要便宜,比绝大多数世博会的餐厅都要便宜。吃的给满分,可能是唯一加分项了。想关注更多信息想关注更多信息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订阅我的公众号每天都有更新哦
材料被换掉了啊,画风一样才奇怪了。。。屋顶的透明材料换成了某种粗糙的木板,而且下面的结构部分也从细柱型的换成了厚厚的板材,要么结构师不给力,要么是造价太抠,要么就是中国特色瞎搀和。
首先来看看设计者是谁“在世博会的历史上,中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在境外世博会中亮相,并以占地4590平米成为除德国馆以外的最大国家馆。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贸促会与农业部联合成立了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组委会,并于2013年8月对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陈大纲、展陈设计、室内设计、标志设计、吉祥物设计等组织了综合设计国际招标。经过两轮评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赢得第一名,并承接了中国馆的所有专项设计任务。”所以世博会的设计是由一家机构完成总体设计,包括以下的logo和吉祥物根据网上的介绍,这些设计是以“天地人和”为主要的设计原点,所以在我看来,整体而言还是设计的不错的,这些运用到的中国元素恰到好处,并不“俗”气。再看回中国馆的设计。中国国家馆围绕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天、地、人和”的思想理念,设计元素更包含中国古建筑屋顶,麦浪,编织,都是从中国的元素出发,但从效果图来看,建筑曲线的形式感会更强,更具有现代感。毕竟是效果图,那么真实的中国馆怎么样呢?完工要等到四月底啦,网上搜到的只有部分施工照片,个人还是比较期待的。完工要等到四月底啦,网上搜到的只有部分施工照片,个人还是比较期待的。其实大家可以把米兰中国馆对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还有米兰世博其他展馆,至于我就先不写,可能之后有时间再更,或许以后有时间会说说其他国家的展馆。——————————————————————————————4月30更听说明天世博会开幕,过来更新看看中国馆的成品,来自央视新闻微博的图。画风不一样啊!
效果图真的很惊艳,好喜欢效果图的屋顶,当时说的是希望的田野上漂浮的云啊,为什么后来变成了希望的田野上愤怒的凉席 (╬ ̄皿 ̄)凸
摘抄一段陆轶辰来演讲的时候我的微博吐槽:参数化的表皮有两种实现形式,标准化节点做法和各不相同的板,标准化的板和各不相同的节点做法。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师陆轶辰说,他想要在这两种做法中找到一个平衡。他成功了,节点各不相同,板也是。
清华美院和Studio Link-Arc一起合作的。希望的田野我觉得应该辩证的来看吧那种田野的感觉是有,但是过于注重形式了。我回答的时候还没有出这个像买家秀的凉席。
我觉得风吹麦浪这个概念很酷啊可是仅仅是效果图而已吧,景观不做麦田,那和环境也不相融啊。效果图上摘麦穗的少女换成排队的大爷,你想想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早期日本神社里的手绘木牌画
早期日本神社里的手绘木牌画
编号:se,
品种:其他收藏品-其他收藏品
属性:民国,,,,海外,,,,,单件,,
简介:好品如图,完整无损
商店【宏萌集藏屋】“其他收藏品”目录下其他商品:
¥1,000.00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其他收藏品 >> 早期日本神社里的手绘木牌画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逛建筑网站的时候看到的  我非建筑专业  所以请大家稍微鉴别一下  似乎大概貌似有点像啊    友情提醒:  1.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社区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影响他人阅读的行为。广告发布到分类信息。  4.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社区立场。  5.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天涯社区( )” 并署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须获得作者和本社区授权。  中国馆的构想图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大家再看看安藤忠雄设计的光明寺~~~
  图片呢
  来个光明寺的内部设计图
  再过来看看建成后的光明寺背面图
  接着是光明寺的环水图`~
  日本那个,设计和实物相差也太大了吧?施工队是在淘宝开店的吗??
  小小介绍一下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成绩:23战13胜3败7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时候,他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集中。安藤忠雄是双胞胎中的的哥哥。双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东京开设北山创造研究所,经营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北山孝二郎(因为与美国建筑师彼得;爱森曼的合作而知名)。最初的建筑作品—Rose Garden(ローズガーデン、玫瑰花园;位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雄所属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神戸北野、大阪心斋桥)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    之后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的建筑。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
  顶多是巧合
我看过一起介绍
不会是模仿
总设计师是个真正的 德高望重 的老先生
  作者:神奇的小白脸 回复日期: 11:54:24 
    日本那个,设计和实物相差也太大了吧?施工队是在淘宝开店的吗??  ————————————————————————  这个是内部设计图  不是外观模拟图
  表骗偶,什么抄袭。明明颜色就不一样!
  某天看朝廷台一个讲圆明园?还是什么来着。  一个水塔?的形状就跟世博馆很像,我以为是抄袭老祖宗的呢  = =!
  神奇的小白脸 回复日期: 11:54:24 
    日本那个,设计和实物相差也太大了吧?施工队是在淘宝开店的吗??  ============、  红烧大排。。。哈哈哈
  安藤忠雄很NB    虽然我不是建筑设计的  但是看一些设计杂志都看过他的名字
  中国馆真丑= =  看各国的效果图都是往高科技,未来化上靠  就中国搞了个自以为很民族实际上莫名其妙的东西  
  谁先谁后? 中国馆的设计师是谁?
  两个相差很大的好不好- -        不过中国馆的确是抄袭了前几届的 上次在马路上看到的 是介绍历届世博的内容还有展馆    眼睛突然一亮。。。。。。抄了
居然真的抄了
  作者:豆腐花真香 回复日期: 12:04:57 
    两个相差很大的好不好- -                不过中国馆的确是抄袭了前几届的 上次在马路上看到的 是介绍历届世博的内容还有展馆        眼睛突然一亮。。。。。。抄了 居然真的抄了    ===============  现在中国已经没有抄袭这个词了,都是借鉴
  要说模仿,我觉得世博中国馆模仿的是UCSD的图书馆
  虽然造型很像,但是明显中国和日本出发点都是传统木建筑的斗拱结构,由这个发展出来的造型。都是通过横竖方向的梁搭出来。    UCSD的图书馆主要靠斜撑,力学的方向完全不一样啊
  简单来说,中国的木屋顶虽然是三角形的,却不是用三脚架撑起来。而讲究横平竖直,一层一层搭上去。  日本,朝鲜也都是这个样子。顶多在这个范围内抄袭
  作者:aligaduo 回复日期: 12:15:30 
    虽然造型很像,但是明显中国和日本出发点都是传统木建筑的斗拱结构,由这个发展出来的造型。都是通过横竖方向的梁搭出来。        UCSD的图书馆主要靠斜撑,力学的方向完全不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微一笑,天涯总算还有明白人。    而且中国馆的斗拱更明显,突出的是屋顶,日本光明寺突出的是整体。  因为那些硕大的斗拱,中国馆显得非常气派和堂皇,光明寺明显气度小很多。  再有,说到抄袭和模仿,一个基本常识是,两国都取材于唐代建筑风格,中国馆的更殿堂一些。  那么唐代风格,谁抄袭谁了?  
  建筑这个东西,历史以来就是在“抄袭”中发展的,无论中外。  以前不讲究创新,版权,也不说什么设计师。  有好的建筑都是抄袭着来盖的,那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地域的建筑风格都差不多,街景很统一,很和谐。  现在不行了,每个人都要创新自己的设计,就五花八门的都出来了
  其实仔细看了中国馆的构想图,上面一张图的这个截面,效果还带有汉代阙门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的。
  这事中国的传统建筑的模式    made 不懂就别乱说。  动不动抄外国的。  sb
  唐朝的时候木材原料充足,斗拱做的很大,跟柱高能达到一比一,非常雄伟。人站在旁边显得很渺小。    现在中国的完全保留唐朝面目的建筑已经很少,大家要看的话,可以去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那个原汁原味,虽然不很有名。
  是古风吧.我记得我中学语文老师说隋代的建筑屋檐四个角是不翘的- -  转几张西安寺秒的图图.唐风为主,明清为辅这个寺庙的顶上我觉着是明清的风格,主要是看屋檐下的梁木
  我是学设计的,我们老师当时就说中国馆就有抄袭嫌疑,安藤早就有这种设计了
  我也没说硬是抄袭,只是觉得很像……  下面是别人说的另一个很像的建筑  东京国际会展场
  我觉得可能是尊重传统太过了吧  这种类型的建筑很有气势,但总觉得似曾相识  当然设计者就是想要中国特色……
  这是个仿唐风格的吧
抄袭日本 你怎么不说日本不少建筑都是抄中国的呢
  作者:小爱爱大爱爱 回复日期: 12:36:25 
     这是个仿唐风格的吧 抄袭日本 你怎么不说日本不少建筑都是抄中国的呢   ——————————————————————————  我说的是安藤忠雄……  没指日本那一棒子  别什么都上纲上线的行么?
  那要追溯起来 还不知道谁抄谁的呢
  你说错了,这个角正好说明是唐风的建筑。明清的更复杂化了,形状也不是这个样子。
  这回中国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连安藤忠雄的著名建筑都要抄袭。这些人要不要脸了,在世博会上让日本人看见了,中国的脸在全世界都丢光。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丢掉抄袭大国的称号啊。
  安藤忠雄(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简历: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特别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桥一带)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87年 -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89年 -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7年 - 2003年 -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 -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  以后中国的设计师不要再抄袭这些大师的作品了,真是丢人。
  关于那张内部设计图  我现在看得建筑图册有张全景的  网上能看到的只有局部的  所以别拿施工缩水说事了
  唐时的斗拱主要起到结构的作用,是很简洁大气的,那个时候主要用泥墙,为了防雨,屋檐出挑很大。  明清时候砖产量曾加,屋檐作用减小。斗拱有很多用来装饰的,堆在屋檐下面,繁复华丽。  这个可以当作判断的依据
  楼上跳的真厉害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40:52 
    这回中国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连安藤忠雄的著名建筑都要抄袭。这些人要不要脸了,在世博会上让日本人看见了,中国的脸在全世界都丢光。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丢掉抄袭大国的称号啊。  -------------------------------------------------------  你不要这么言之凿凿,算不算抄袭还很难说。  安腾也只是把传统建筑的一个元素拿来用,单就那个室内本身也算不上什么创新。  况且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区别不是一点两点的。安腾只是在屋里做个木架。  现在的会馆不只外观看起来像木架,里面还有很多空间结构和功能。这个处理起来才是最麻烦的。  
  我再贴贴中国这个不要脸的抄袭者何镜堂的作品和安藤忠雄的作品一比较你就知道为什么他要抄袭了,他的建筑作品根本就拿不出手。何镜堂的作品安藤忠雄的作品
  这个寺庙的顶上我觉着是明清的风格,主要是看屋檐下的梁木    ------------------------------------------------    这是法门寺吧?张锦秋设计的。    西安的很多建筑,好像大唐芙蓉园之类的都是她设计的。梁思成的女弟子。。。    顶上的那个有专业的名词,是唐代建筑专有的,好像是个什么鸟的名字。。。    我是门外汉,觉得判断一个建筑是明清还是隋唐,看颜色和这个顶就很明了了。。。  
  貌似这个建筑不是抄袭的~~~要抄袭也是抄袭老祖宗的东西~~~它的外形几乎和中国古代的梁是一模一样的~~~。。。。当初有个世博中国馆的评委(某官员~~)来学校演讲,给我们看了候选的几个建筑~~~那个丑啊,让我不寒而栗。。。ta号称“我们当官的很忙的,没那么多时间看参选设计图~~每张图大概瞟一眼~~也就那么两秒钟吧,最后就选的这个”TMD它们用两秒钟扔掉我们纳税人的几十亿~~~~用300秒上厕所~~~3600秒吃顿饭~~~~~~靠!!!我们真TNND贱~~~~
  内裤内穿的多了去了  但是超人就是因为内裤外穿才形象鲜明的  ……
  何镜堂的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和安藤忠雄的水的教堂相比较可见。  何镜堂的作品繁复而丑陋,华而不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安藤忠雄的作品简洁优美,让人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水的教堂
  OK,我对你贴的这两张不知所云的图完全无语了。  那这样我也可以说安藤忠雄抄袭柯布西耶,  对了,他养的狗名字就叫柯布!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40:52        这回中国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连安藤忠雄的著名建筑都要抄袭。这些人要不要脸了,在世博会上让日本人看见了,中国的脸在全世界都丢光。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丢掉抄袭大国的称号啊。    -------------------------------------------------------    你不要这么言之凿凿,算不算抄袭还很难说。    安腾也只是把传统建筑的一个元素拿来用,单就那个室内本身也算不上什么创新。    况且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区别不是一点两点的。安腾只是在屋里做个木架。    现在的会馆不只外观看起来像木架,里面还有很多空间结构和功能。这个处理起来才是最麻烦的。  ——————————————————————————————  我也赞同这个说法  但是造型,哎,我只看外表了……  希望下回世博会可以有点未来性吧  别的国家的都很有创意的样子  当然这个鼎也可以说很有“意义”吧~    
  我艹!这明明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用啊?!  日本人用了我们再用就他妈的抄袭了?  抄袭抄你娘个头!  还大师呢,人“大师”都没好意思说这种建筑形式是他自己发明的,你激动的指手画脚干什么?像主子表忠心?  说你日奴你要跳脚,你不是日奴是什么?!
  也可能是最近抄袭门事件太多  lz我有点小敏感了
    我艹!这明明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用啊?!    日本人用了我们再用就他妈的抄袭了?    抄袭抄你娘个头!    还大师呢,人“大师”都没好意思说这种建筑形式是他自己发明的,你激动的指手画脚干什么?像主子表忠心?    说你日奴你要跳脚,你不是日奴是什么?!  ——————————————————————————  注意,我只是说创意不足  有些模仿的痕迹  只是喊些懂建筑的人来看一下是不是借鉴了  有必要那么日奴日奴的叫来唤去的么
  5555上面打错了是斗拱~~~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03:09   ----------------------------------------------  我觉得他骂的是楼上贴图的那个人
  一直有人说中国人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我看的确,明明是自己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居然因为别国曾有这样的应用,硬要逼自己承认抄袭,神马东西!  怪不得穿个汉服被说像和服,建个楼牌被说像鸟居,汉唐妆容被说像日本人,明朝袄裙又抄袭韩国人……一群忘本的家伙!  看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刻不容缓啊,否则以后自己看自己的东西都不好意思了……这不会是抄袭吧?!  我艹!  
  觉得中国馆不是抄袭也不是模仿,顶多算复古,设计者从汉唐穿越来的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51:20    ---------------------------------    这位同学,你后来贴的图有相似的地方吗?我眼拙。
  本来还以为中国又抄袭了,进来一看雷飞了,原来兰州是个不认识斗拱的烧饼。搞清楚谁抄谁没有啊?          
  两位,3Q~ 唐代~~  aligaduo兄提过的汉代门阙局部图图,看着有点类似.
  不懂建筑&设计。。。    只是想说:难道只要有上宽下窄的建筑,就是抄袭吗?这。。。。。。。。。
  我记得有一个帖子说中国最丑陋的建筑物,当时是没有贴出何镜堂的深圳科学馆,如果贴出来了,必定能进前十。相比之下安藤忠雄的司马辽太郎纪念馆果然是美轮美奂深圳科学馆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建筑不懂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觉得它很中国  根本想都没想到它能是抄袭的    
  说实话,看到日本那个以为是茅房……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03:09 
      我艹!这明明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用啊?!      日本人用了我们再用就他妈的抄袭了?      抄袭抄你娘个头!      还大师呢,人“大师”都没好意思说这种建筑形式是他自己发明的,你激动的指手画脚干什么?像主子表忠心?      说你日奴你要跳脚,你不是日奴是什么?!    ——————————————————————————    注意,我只是说创意不足    有些模仿的痕迹    只是喊些懂建筑的人来看一下是不是借鉴了    有必要那么日奴日奴的叫来唤去的么  ==========================  你不是日奴才见鬼了,所有的中国古建筑内部都这样,还没有日本人的时候就这样,难道古代人是日本穿越过去滴?    世博会中国馆本来就打的复古旗号,目的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馆。后来东方卫视到伦敦去采访,结果人家市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觉得这馆挺好看的。    不过,真的有把牌坊认为是鸟居的?这也太神奇了吧。    
  安腾和柯布对混凝土的运用手法都是很像的,保留着施工粗野的痕迹,谁抄谁?
  这明明是复古,何来抄袭??抄谁??哦,抄老祖宗~
  中国自己的传统东西也成了抄袭么?不懂建筑但是长了眼睛的人飘过……
  作者:梅婆 回复日期: 13:05:51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51:20        ---------------------------------        这位同学,你后来贴的图有相似的地方吗?我眼拙。  ————————————————————  我是想说明何镜堂和安藤忠雄的差距很大,不可能安藤忠雄抄袭何镜堂,只可能何镜堂抄袭安藤忠雄,不要在弄出个“三毛抄四”的丑剧。
  找到了    这个东西叫鴟尾    还有,这种搭来搭去的风格明明是斗拱    怎么出口转内销就成了抄袭    我们没要他们小日本的正仓院,药王寺的版权费就不错了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3:07:26 
    我记得有一个帖子说中国最丑陋的建筑物,当时是没有贴出何镜堂的深圳科学馆,如果贴出来了,必定能进前十。相比之下安藤忠雄的司马辽太郎纪念馆果然是美轮美奂  ---------------------------------------------  我虽然不敢说你是班门弄斧,但是你找图的水平太差了,我给你找吧。我们来看看古根汉姆博物馆
      估计楼主就是那种讽刺汉服是抄袭和服的那类生物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唉,LZ,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啊!
  = =真囧。。。都快造好了。。还提这个。。    我是不怎么懂这些的,不过反正我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很传统的啦,很中国风啊。。没觉得像日本的。。。    而且我也很想知道lz想怎么个创意法= =。。。    
  上面是白宫,  下面是巴黎恩瓦立德教堂    其实我想说天下文章一大抄
  囧,码字瞬间  你们又在上纲上线了  能消停么?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3:10:49 
    作者:梅婆 回复日期: 13:05:51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51:20            ---------------------------------            这位同学,你后来贴的图有相似的地方吗?我眼拙。    ————————————————————    我是想说明何镜堂和安藤忠雄的差距很大,不可能安藤忠雄抄袭何镜堂,只可能何镜堂抄袭安藤忠雄,不要在弄出个“三毛抄四”的丑剧。  --------------------------------------------------------  这个叫zuiaibaoa的东西,思维是不是不正常。哈日能哈到这种程度的也算少有了。  
  作者:很馬很假 回复日期: 13:18:19 
    = =真囧。。。都快造好了。。还提这个。。        我是不怎么懂这些的,不过反正我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很传统的啦,很中国风啊。。没觉得像日本的。。。        而且我也很想知道lz想怎么个创意法= =。。。  ——————————————————————————————  看其他国家的展览馆就知道了  有部分确实还蛮强的
  作者:麒麟碧 回复日期: 13:04:46 
    一直有人说中国人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我看的确,明明是自己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居然因为别国曾有这样的应用,硬要逼自己承认抄袭,神马东西!    怪不得穿个汉服被说像和服,建个楼牌被说像鸟居,汉唐妆容被说像日本人,明朝袄裙又抄袭韩国人……一群忘本的家伙!    看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刻不容缓啊,否则以后自己看自己的东西都不好意思了……这不会是抄袭吧?!    我艹!  ------------------------------  排!怎么出口转内销就成抄袭了?
  不过要是能展馆能运用一些高科技就很好玩了  希望不要再是led光幕了  都已经看得太多
  斗拱,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都不认识了,LZ居然认为是鬼子货,该打!
  日本的一切曾经都是抄袭中国    只不过他们沿袭得很好    不像我们,自己的东西,几千年后,却以为是抄袭人家的了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40:52 
    这回中国真是丢人丢大发了,连安藤忠雄的著名建筑都要抄袭。这些人要不要脸了,在世博会上让日本人看见了,中国的脸在全世界都丢光。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丢掉抄袭大国的称号啊。
------------------------------------------------------------  谁才是抄袭大国啊,好好想想清楚是你的日本亲爹,什么都是抄袭的服装,文化,建筑别忘了那个什么日本京都完全是按照唐朝的长安建的,你说谁是抄袭大国。你说的那个安藤忠雄的著名建筑在我们看来一点特色都没有还不是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去用。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    我不这么想     为毛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大胆而理智气壮地用?为毛日本人用了我们的东西,洋鬼子觉得是日式的了,我们就要屈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你家的房子被别人抢占了,大家都觉得那房子根本就不是你的,就算你有房证也不是,你就认了?    退一万步讲,我们为毛要顾及洋鬼子怎么想怎么看?我们大多数人也一样分不清什么哥特式,罗马式,希腊式之类的,那他们西方人就不用了?    归根结底,这世界的规则是强者写的。但绝不应该因为我们现在还不够强,就强迫自己放弃自己的东西。    误会怕什么,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问心无愧理直气壮。  
      作者:zuiaibaoa 回复日期: 12:58:12   而安藤忠雄的作品简洁优美,让人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  这话结合这图看,真是被雷飞了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  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首先日本在国际上发展建筑的时候,我们国家正好文革,被他们占去了先机。但是日本传统建筑的名气绝对没有中国大。  况且这个玩意,本来就是谁的膀子粗谁说了算,反正中国膀子已经越来越粗了,将来会更粗。  退一步说,安腾有很多名作,但是那小建筑真的没什么名气
  傻叉,我们用过的东西日本人copy了,我们再用还要考虑别人误解,误解什么,我们是不是要考虑文盲对文字的误解而不用文字。自己没文化就去补课。我祖先发明的,我爱用。日本人还借用汉字呢,我们是不是也要废除汉字防止别人误解。为了一个copy的东西放弃祖先的东西,本身就是对我们文化的出卖和背叛。
  作者:一个人在ty 回复日期: 13:23:02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        我不这么想         为毛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大胆而理智气壮地用?为毛日本人用了我们的东西,洋鬼子觉得是日式的了,我们就要屈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你家的房子被别人抢占了,大家都觉得那房子根本就不是你的,就算你有房证也不是,你就认了?        退一万步讲,我们为毛要顾及洋鬼子怎么想怎么看?我们大多数人也一样分不清什么哥特式,罗马式,希腊式之类的,那他们西方人就不用了?        归根结底,这世界的规则是强者写的。但绝不应该因为我们现在还不够强,就强迫自己放弃自己的东西。        误会怕什么,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问心无愧理直气壮。  ——————————————————————————————  嗯,也是  lz我多想了    等造成了去上海看看  实地观摩下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真的像你担心的这样,那正因为外国人不了解这是我们正统的中华风格,我们才更要多多的宣传。世界上的很多事就这样,别人不会自己来了解你,只能你去争取消除他们的误解,就像日本人老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瞎话,他们老说老说,还就真有不少人相信了,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人都保持沉默都不去辩驳,那不久的将来南京大屠杀就真成了中国人的一个笑话了。  还有,本来这个中国馆的设计就本着中国特色的宗旨,当然要选择传统的风格,特色鲜明的让人感觉到中国就够了,什么创新不创新倒不是很重要,其实我觉得这种风格内地不多见,对我还是很有新意的。  总之一句话,lz,你实在太多虑了  
  作者:麒麟碧 回复日期: 13:04:46 
    一直有人说中国人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我看的确,明明是自己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居然因为别国曾有这样的应用,硬要逼自己承认抄袭,神马东西!    怪不得穿个汉服被说像和服,建个楼牌被说像鸟居,汉唐妆容被说像日本人,明朝袄裙又抄袭韩国人……一群忘本的家伙!    看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刻不容缓啊,否则以后自己看自己的东西都不好意思了……这不会是抄袭吧?!    我艹!  ```````````````````````````````````````````````````  是的,所以我不认为中国会在我们这一代强盛起来,个个还活在被人侵略的悲情之中,什么都怕,畏首畏尾,没有文化,没有自信,没有血性,没有创造力~~~~~~~~~~~~~有那么伟大的祖先看看现在真是悲哀!
  作者:一个人在ty 回复日期: 13:23:02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  你老人家多心了,我都说过了,街头采访,人伦敦人一眼就认出这是中国建筑了,或者在外国人看来,中日韩建筑都差不多。我有看过discovery做的中国古建筑专题节目,人家把内部构造介绍得清清楚楚,可能有些你都不知道。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  你该吃药了
  到底谁抄谁?一些不明生物可真神奇,雷的我
    归根结底,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这种行为只能说明他们sb而已。把中国的东西当成日本的说明在他们眼里的东方没有区别而已。    我们吃饱了撑得才去在乎sb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    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越退让谦虚,那些sb越觉得我们是理亏了。    再墨迹,就找他们小日本要抄袭版权,要不给就麻烦他们就把什么国宝药王寺,正仓院,唐招提寺,国宝松本城都拆了。靠,典型的给脸不要脸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  我国保留的还少啊?什么隋唐遗风斗拱的我不懂,但就lz在前几楼贴的几个图片证据来看,我国全国各地此类建筑不要太多阿,内部结构都是差不多的,日本绝对没有我们的多。  我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用的都是这种木结构,世博会用一下怎样?我只是对那个颜色有意见。
  作者:不要BI我 回复日期: 13:31:04 
    作者:没有葡萄吃 回复日期: 13:16:50          不过我再说一句呃        其实根据各位筒子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一件事        两个建筑都是走隋唐遗风的路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建筑存在一定的被误解的风险        中国人能体会到这是汉唐风格        可日本人甚至西方的建筑学家却不定会赞同        因为我们国土上保留的这种隋唐遗风的建筑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日本国土上却几乎是随处可见        欧美的许多建筑史学家也已将日式古建筑从中国建筑中提出来分别对待了        那这个时候对于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讲        他们反而会觉得这个建筑不过是有中国特“色”(中国红)的日式建筑的翻版        这样我们要去除这种先入观带来的恶劣影响是相当费力的        且就算我们能让他们了解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风格        但我们如何去反驳这个中国馆确实创意匮乏的结论?                总之,我觉得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没有经过很多思考,只是政治性地选择了这个方案,忽视了可能带来的误解。                  ----------------------------------------------    你该吃药了  ============  多吃点,早治疗早康复,正常了还是好孩子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  设计的东西各花入各眼,你觉得好,别人未必觉得好。  你觉得抄袭,不喜欢,别人不一定这样认为。  中国馆看起来很大气,当然好不好建完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效果图看起都好,至于日本那个建筑,小家气不说,那个结构明显就是借鉴中国的斗拱的好吧  抄袭,怎么个抄袭法,斗拱本来就是中国独有的,谁抄袭谁?  LZ自己不求甚解,看到外国有个建筑相似就是抄袭,那钢筋混凝土结构呢,全世界一大抄。  ========  上面有些人怎么看这么像网特,最近好多帖子里都出现些语气诡异的ID,是不是六十大寿到了,WT要领奖金啦
    作者:麒麟碧 回复日期: 13:04:46        一直有人说中国人不懂得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我看的确,明明是自己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居然因为别国曾有这样的应用,硬要逼自己承认抄袭,神马东西!      怪不得穿个汉服被说像和服,建个楼牌被说像鸟居,汉唐妆容被说像日本人,明朝袄裙又抄袭韩国人……一群忘本的家伙!      看来传统文化的普及刻不容缓啊,否则以后自己看自己的东西都不好意思了……这不会是抄袭吧?!      我艹!    ------------------------------    排!怎么出口转内销就成抄袭了?  -----------------------------------------------------------  铜牌。真受不了兰州烧饼。哈日哈成这样。
  囧,大家一提内外就激烈了    早知道我就单单只说这建筑有点没创意就好了    
  看见这么传统的建筑真的很高兴  国内现在需要的不是高科技建筑  需要的是这种带传统特色的建筑  所以这个场馆  对国内而言
是有新意的
  我再重申一遍  我只是觉得这建筑有点像安藤正雄1998年设计的光明寺  只是喊人来鉴定下  其他不懂建筑这道的没看完贴的  看完再来说吧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世博会品牌推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