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优步烧钱“红色警戒2军备竞赛赛”何时停

滴滴优步陷入“军备竞赛” 分析:已违背理性 - 推酷
滴滴优步陷入“军备竞赛” 分析:已违背理性
环球时报_张妮
中国打车软件公司滴滴出行16日宣布,已经完成一轮总额高达73亿美元的融资。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滴滴出行此轮募集的资金包括苹果的10亿美元投资、来自投资者的45亿美元,以及通过举债募集的28亿美元。此轮融资后,滴滴出行的估值超过250亿美元,其持有的现金也超过100亿美元。
而就在15日,不久前拿到沙特阿拉伯主权投资基金35亿美元融资的优步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区业绩,称已占有中国打车市场的1/3,业务即将覆盖60座城市。总计过百亿美元的融资让滴滴出行和优步的“弹药库”都已填满,正如美国CNBC网站所言,两家公司的中国市场之争“正逐渐升温”。
对于两家公司的“烧钱大战”,优步中国高级副总裁柳甄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行行业只靠融资不能走很远,还要有造血能力。这个行业今后长期发展的关键点是看能不能发展出更有效率的产品。
有分析认为,这个领域目前包括世界上估值最高的两家初创企业,有走向非理性估值的风险。“这是一场军备竞赛,违背了理性,”《金融时报》援引曼哈顿创投公司经济学家麦克斯&沃尔夫的话称。
《华尔街日报》也分析称,补贴竞争“烧”掉了两个公司获得的大量投资,“这简直就像一场战争,但是我们很难看到战争的结束”。
声明: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电商报原创或编译,转载时请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电商报”并附本文链接。电商报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
电商报是国内影响力巨大的电商媒体之一,第一时间获取电商行业重磅头条、趋势分析、名人言论等,请在微信中搜索「 电商报 」或「 kandianshang 」,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从此和电商报建立直接联系。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港媒关注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敌人变伙伴 烧钱战结束
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分析指,“我们想问,Uber中国还有钱吗?他们的烧钱行为同样不可持续,与滴滴合并最符合投资人的利益”。
8月1日报道&内地叫车服务软件商滴滴出行1日宣布,与Uber全球(优步)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资料等在中国营运的全部资产。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8月1日报道,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国这片创新的赛场上不断过招比拼,相互学习砥砺;如今与Uber的合作,将让整个移动出行行业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滴滴和Uber将相互持股据了解,两家公司达成协议后,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根据滴滴公布,未来,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超过1500万司机和3亿注册用户已经加入滴滴社群,共同搭建将人、车、交通和生活方式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生态圈。优步中国人才和经验的加入,将让滴滴能更好服务中国人的需求。滴滴也将继续积极拓展国际化策略。业者:两公司烧钱战结束滴滴与优步中国的合并传闻由来已久,而早在7月22日,就有接近此事的市场人士指,滴滴可能已经在考虑与Uber中国合併的计划。一名行业研究人士表示,现在资本市场其实已经明确发出信息,不希望两家公司再继续争斗,而从滴滴自身经营的角度而言,亦无必要持续进行资金消耗。&Uber也是如此&,一位美国机构投资人分析指,&我们想问,Uber中国还有钱吗?他们的烧钱行为同样不可持续,与滴滴合并最符合投资人的利益&。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一名推特用户透露,广播系统播出的内容声称南中国海属于中国。受影响机场被迫关闭了所有电脑系统,并以人工方式为乘客办理登机手...
报告说,随着中国的军事能力、特别是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战争一旦发生,美国不一定能够获得操作上的控制权,从而摧毁中...
主要产地山东省在冬季遭受了低温灾害,进口公司LY产业称,“收成减少”给价格带来影响。
据介绍,塔利班代表团访华期间和中国官员举行了“广泛、全面”的会谈,向中国介绍了“入侵势力占领阿富汗以及他们对阿富汗人民犯...
英国前商务大臣文森特·凯布尔暗示特雷莎·梅对中国在英投资持有“普遍偏见”,并希望效法美国的相关规定禁止可能有损国家安全的...滴滴优步陷入“军备竞赛”-看东方-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滴滴优步陷入“军备竞赛”
电视不播的
真相在这找滴滴收购优步中国陷反垄断争议 烧钱会终止么?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近期滴滴优步合并传闻  滴滴将收购优步中国全部资产,律师认为是否触发反垄断法,需看两者营业额  6月25日,柳甄在2016成都全球创业创新交易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表示,优步和滴滴本身有品牌以及区域的极大差异。  6月28日,优步创始人明确表示,Uber和滴滴不会合并。  7月,滴滴相关负责人则回复称“公司并无类似计划”,优步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也在朋友圈表示,合并一事“纯属谣言”。  7月21日,据外媒报道,多家机构投资者正在推动Uber与滴滴出行签订一项合作协议,投资者提出将Uber中国并入滴滴。  继滴滴快的去年情人节成功牵手后,8月1日,当前厮杀最激烈的两家网约车巨头滴滴、优步中国宣布合并。持续多日的传闻终于得到印证,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对于两者合并,有市场人士质疑,这将在专车市场形成垄断的局面,触发反垄断法。而有律师则认为,是否符合反垄断申报标准,需要看两家企业的营业额。  Uber全球将持滴滴5.89%股权  优步进入中国两年,与滴滴屡次展开烧钱大战。对于此次联姻,滴滴出行CEO程维、总裁柳青发表内部信称,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  据滴滴透露,双方达成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优步也发表声明称,根据协议,优步将持有滴滴20%的股权,成为滴滴的单一最大股东。  对于持股,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滴滴说法是“20%权益”,而优步的说法是“20%股权”。对此优步公关人士表示并不矛盾。滴滴出行公关人士对此解释称,可以行使股东权利的股份是5.89%,但是占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即17.7%,另外2.3%是优步中方股东所持有的比例。  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对于收购后双方如何运营,滴滴出行表示,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  对于滴滴和优步的合并,易到用车昨日表示,这绝不意味着出行领域的竞争已经结束。滴滴和优步的合并使得中国出行市场将回归商业本质,疯狂补贴“烧钱”的时代将过去。  此前双方多次辟谣合并传言  关于滴滴优步的合并,此前已有多次传闻,但每次传言一出,滴滴和优步均不停忙着辟谣。  就在此次收购消息宣布几天前。7月21日,据外媒报道,多家机构投资者正在推动Uber与滴滴出行签订一项合作协议,投资者提出将优步中国并入滴滴。  随后,据媒体报道,优步方面回应称:“对于谣言和揣测,我们一向不予置评。”滴滴相关负责人则回复称“公司并无类似计划”。优步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也在朋友圈表示,合并一事“纯属谣言”。  而一个多月前,6月28日,优步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曾明确表示,优步和滴滴不会合并。  6月25日,柳甄也在2016成都全球创业创新交易会上做主旨演讲时,就当时优步中国与滴滴合并传闻予以回应。她表示,优步和滴滴本身有品牌以及区域的极大差异。另外,优步是技术驱动的公司,不仅仅只有出行,还有无人驾驶汽车等项目。  追问  政策  滴滴收购优步涉嫌垄断?  据罗兰贝格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滴滴出行占据专车市场46.6%市场份额,神州专车以39.9%比例排名第二,优步占7.2%排名第三。如今两大巨头合并,有市场人士质疑,这将在专车市场形成垄断局面,触发反垄断法。之前滴滴快的合并,易到用车就曾举报其合并违反反垄断法。  昨日,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涉及的反垄断问题主要是经营者集中,包括经营者合并、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控制权以及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控制权等三种情形。  根据反垄断法,经营者集中需要事先向商务部反垄断局进行申报的标准是:所有企业上一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并且至少两家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或者,所有企业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并且至少两家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  赵占领称,就滴滴收购优步中国而言,应该适用的是后一个标准,即主要看两家企业上一年度的营业额总和是否超过20亿元,每家是否超过4亿元。如果达到这个标准,需要事先申报并通过审查,否则不能收购。  赵占领补充说道,滴滴与优步中国的营业额指的是企业自己的收入,而不是平台上的交易额,因为订单中的交易金额全部或者大部分属于网约车司机,而不属于平台。目前两家公司的年营业额并没有官方公开数据可查。在赵占领看来,目前公开资料还不足以判断滴滴收购优步是否符合申报标准。  不过,他也提到,根据规定,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表明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商务部反垄断局可以主动调查。  而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则认为,滴滴专车目前可以提供发票,按照会计准则,平台上的交易额也有可能全部计入滴滴营业额。业内对如何计算这种新经济形态的营业额一直没有定论。  业界认为,如何给新商业模式定义并计算“营业额”,给监管部门和相关各方提出了挑战。  不过,游云庭认为,即便滴滴优步需要进行反垄断申报,获批可能性也很大。因为,在网约车领域,还要面对易到、神州的竞争。另外,此前滴滴、优步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如果收购之后减少了补贴,对于整个用车行业来说,将减少网约车对出租车的不正当竞争。  策略  专车烧钱补贴大战将终止?  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报告称,至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正因为看中如此之大的市场,滴滴优步等专车平台此前频频上演“烧钱大战”。  据媒体报道,优步CEO曾透露,优步在中国与本土打车软件滴滴快的陷入激烈价格战,每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滴滴虽未公布数字,但有媒体粗略计算其2015年至少亏损100亿元;而神州专车的IPO文件中显示,其2015年亏损37亿元。  随着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双方是否会继续上演烧钱大战,滴滴方面昨日并未作出回应。  不过,国内一专车公司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靠烧钱和补贴的模式毕竟不能持续,最终要盈利是大家的共识。滴滴出行董事局成员徐传通过经纬官方微博评论称:“我们常常以为竞争才是商业的本质,甚至为了打败对手而将所有精力放在竞争上;但是无法迅速取得胜利的竞争,只会导致价值的消耗,而不是创造价值。”  终端  专车市场将涨价?  “完了,我们和你们的好日子都到头了,你们坐车便宜到头了,我们补贴也没有了。我都想改行了。”昨日,滴滴优步最终宣布合并的时候,一位优步司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滴滴、优步合并,最直接的变化恐怕就是乘客端涨价、司机端降补贴。有消费者反映,最近打车不管是滴滴、优步,还是神州、易到,其实都已经在涨价了。一位滴滴司机对新京报记者说,最近已经听到不少乘客抱怨专车涨价,比如从西四环到国贸,过去大概50多元,现在要70元以上。  乘客端涨价,司机端则接连降补贴。据上述优步专车司机介绍,去年中下旬是12单奖励150元,今年初降到12单奖励60元,两个月前又变成12单奖励40元。滴滴补贴降幅则更大,上述滴滴司机告诉记者,原来22单奖励100元,最近变成了22单只奖励60元,“估计补贴马上就慢慢取消了”。  昨日,国内一专车公司内部人士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价格上涨确实是专车市场的趋势。IT分析师唐欣也认为,以后补贴估计不会持续了,无论滴滴是否收购优步,补贴都不会再像往日那么凶猛。(记者 刘素宏 李媛)  作者:刘素宏 李媛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滴滴优步还在烧钱大战?这里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告诉双方
10:10:08&&来源:今日头条
& & & & 【每日科技网】&  最近又传出滴滴与优步合并的消息,称将Uber中国并入滴滴,成为股东,不过被滴滴否认,回顾以往报道,这已经是不是第一次传出合并消息了。
  以目前情况来看,滴滴优步暂时不会合并。首先面对中国千亿大市场,谁都不肯轻易放弃。滴滴战略负责人朱景士表示:滴滴日订单已突破1600万,一个季度增长60%速度迅猛。同时,目前滴滴四百余个城市中已有近三百个盈利,很快将整体盈利。在几乎中国所有城市,滴滴都竞争对手,在出行行业中,滴滴一定会成为胜出者。而优步作为国际型网约车,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他们之间好比一场豪赌,谁能成为打车行业第一,就能得到千亿市值。
  双方都不缺资金支持,网约车主要靠补贴占领市场,也就是烧钱。目前双方都不缺钱,优步已经融资超150亿美元,投资方有广汽集团、中国人寿、百度、万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等。而滴滴新一轮融资总额达73亿美元
可调用资金超百亿,有阿里、腾讯等巨头支持。若是继续烧钱,补贴大战还将持续很长时间。既然不会合并,最终赢家会是谁?目前市场份额滴滴占了大半,优步在中国市场的对手BAT这等巨头,胜算似乎不大,APP界面风格也没有滴滴接地气,最终可能滴滴胜算更大。
  不管谁输谁赢,这里还有一个对双方都不好的消息,上海最近已经开始重查网约车,上海是承认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城市,如今盘查网约车,似乎政策已经变了。
  网约车补贴不会永远存在,投资者不是慈善家,网约车必须以利润回报投资者,在养成用户习惯后,就会开始盈利模式。这就类似于美国的沃尔玛模式,在新的城镇新开店铺会开始廉价倾销,当用户已经习惯沃尔玛购物后逐步加价。
  当网约车在出租车行业站稳脚跟完成布局后,或许也会规范管理司机群,走向现有出租车模式:出租车公司运营+司机份子钱。本质上还是一家出租车运营公司替代另一家而已,不过与传统的出租车因营公司不同的是,这家公司只用数据运营,而没有实体出租车。爆炸时代,一些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是未可知的,网约车这么多年还没有被正式被承认合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sgo军备竞赛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