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鹏我爱你韩文翻译我爱你和翻译

《译经偶拾》后语 ――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
&&所处位置 -->
更新时间: 21:25:17&&
《译经偶拾》后语
作者赐稿,2004.4
1.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约在五、六年前,一次集会前,与中国伊协的两位负责人(沈、马),还有马存真女士谈到:沙特有关方面向中国伊协提出,为沙特出版的《古兰经》汉译文制一个“勘误表”。因他们发现汉译中有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同时他们对显而易见的,如把“利息”译为“重利”,沙特有关机构已经改正了。当时他们让我担负这一任务,我听到后,感到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只是个人能力有限,不敢冒然承担,希望中国伊协领导组织专门机构进行。届时我可参加。&&&&&
2.一石激起千层浪。自从提出这一工作后,我再三思考,这一任务是重要不能推卸的,因为《古兰经》是广大穆斯林的宪法,对于《古兰经》的汉译,既然已由沙特有关方面提出制定勘误表。可见他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中国穆斯林,尤其是一般穆斯林学者们,以及一切对《古兰经》素有研究的人士,应该义不容辞地响应这一号召,力争把工作搞好,所以我便根据我在翻译工作中,在引用《古兰经》文时,曾借助于沙特版的汉译本,以免重复翻译浪费时间,但结果多半是;所引经文在阿文中是很恰当的,但在引用沙特版汉译本时总是有些格格不入,还对得重新翻译,于是对沙特版汉译本产生了疑问,问题究竟何在呢?&&&&&
3.译文或注文的失误,其症结所是在翻译中对《古兰经》学研究的忽视或不够,所以才产生。“因为《古兰经》有许多注释,见仁见智,各有特色,亦各有价值”。(见时子周译本译者序4页)日&&&&& 从上面译者的这句话中,可知道沙特版汉译者,主要对《古兰经》的注释或译解语,是可“见仁见智”的,意思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见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就没有了伊斯兰的思想了,如果再说:“各有特色,亦各有价值”,这是不是说:“只是有好的,没有差的么?这样评论是失掉科学研究的观点立场的说法,换言沙特版的译汉者所译的《古兰经》也有特色,也有价值。如有人说沙特版汉译中有地方可加工勘误,岂不是与译者的见解相反而不能成立了呢?只能保留他的译文中那些失误让它遗害万年吗?&&&&&
4.注释或翻译经文,应该依照《古兰经》学有关规定办事,因《古兰经》是伊斯兰的根本大法,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注释或翻译的,有些外国人用外文写的有关《古兰经》的东西,由于他们的主张观点不同,才会出现一些奇谈杂论,对这些只能加以驳斥,怎能加以吹捧或奉为蓝本,视为珍宝呢?这种崇外思想,由来已久,十分普遍,其危害就更大,再比如:“远在一九二六年时,上海中国回教学会早已着手译经,先师哈德成阿訇口译,伍特公先生笔记,依据穆罕默德?阿里的英文译本加以修润后在《回教学会月刊》发表(见国内版译者序2页)又在其参考书目中所列外语《古兰经》译本有五种,而穆罕默德?阿里的译本被列在参考书之首。&&&&&
还有沙特版汉译者的八卷本(1949年版)中有若干注解,因无参考书目,又与一般阿文参考书不同,如把“镇尼“说成时人们中的“上层人物;把“利息”译为“重利”;把有降雨的启示中的“Smayi”(天)都改为“云”想必都是出自穆罕默德?阿里德英文《古兰经》译本,这一点请懂英文的穆斯林们查找吧!至于穆罕默德?阿里他是原印度的“喀底尼”亦称“艾哈麦底”派的头头之一,是被批判的邪说异端,所以拿他的译本当作蓝本去译和注释是错误的。(见爱资哈尔大学校刊《伊斯兰之光》“喀底亚尼”版一文,该文刊在三期:第七册?第447-463页)&&&&&
5.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古兰经》的译汉和注释工作呢?&&&&&
埃及著名学者,苏优推在他著的《古兰经学精研》中(见该书第二卷180-181页)云“有人说,凡具备以下各条者,可以注释《古兰经》,即应具以下十五项学问者:即精通阿拉伯文;精通语法;精通词变;精通派生规律;精通修辞学的三项内容;精通古兰诵读学;精通宗教原理;精通教法原理;精通下降和故事的原因;精通废除和被废除的经文;精通教法;精通有关注释的圣训;精通简意词和混意词;精通天赋之学。&&&&&
印度出版的《喀底注释》前面所介绍的《注释明镜》一文中说:注释《古兰》所需要的是以下各点:懂得阿语,明白语文中之单词和复合词与提出法规的关系,这就需要通晓语法,要懂修辞学的三项内容,能分辩简意词和混意词;要懂降示的原因,和废除的原因;要懂得什么是可形容安拉的;什么是必须用来形容安拉的,什么是不可用来形容安拉的,以及对圣品的理解,最后要懂《古兰经》的朗诵规定(选自《幸福之钥》第十卷)&&&&&
以上是从事注释者应具备的有关知识,而对翻译成外文的人,更应该对所用以译《古兰经》为某种外文者,也应对某种外文(如汉语)必须通晓,必须具有两种语文互译的能力和知识,也应该懂得两种语文的词意变化,即汉语有古代的和现代的,阿语也是这样,所以国内十几种汉语译本,译者不少是阿语的门外汉,又加上媚外思想作怪,和缺乏《古兰经学》方面的知识,很容易受到穆罕默德?阿里所译英文《古兰经》译本的影响,这一点是十分可怕的。&&&&&
6.什么人才有注释《古兰经》的合法资格呢?&&&&&
我国的宪法的解释,其他各国宪法的解释,都是有一定机构主持解释的,决不是放任自流,凭一己主见进行解释的,那么从伊斯兰初期开始,对《古兰经》的注释是除了《古兰》经文互相解释和穆圣对某些经文加以注释以外,有资格注释的共有十位圣徒:“即四大海里法、伊本?麦斯欧德、伊本?安巴斯、吴板尤?本?凯尔布、宰德?本?萨比特、艾布?穆萨?艾什阿勒和阿布顿拉?本?祖贝尔”。以上是与穆圣同时代的门徒。&&&&&
下代的再传门徒中有资格注释《古兰经》者是:“穆扎习德、尔克雷麦和巴士拉人哈桑(以上见印度板《喀堆注》前所附德《注释明镜》一文。)&&&&&
如果另外有人冒然去注释《古兰经》,便被称做一己之见的注释,除了要担负错误之罪外,被人们忽视为“一己之见的注释”,而受人唾弃。如译为外文者,缺乏有关阿语和某种外语各方面的知识,在名利的驱使下,自以为是地,随心所欲地玩弄语文技巧,以哗众取宠者,其后果将是害人害己,实际上是害己。&&&&&
7.由制订“勘误表”到通译《古兰经》&&&&&
一切都是安拉的安排,在“勘误表”任务到达之前,我曾为之不解,国内各位学者为介绍《古兰经》是有功的,即使他们有所失误,也是有助于后来者汲取的教训。为了明白他们翻译的成果,我在这一段时间里,借助热心人士的帮助,搜集到《古兰经》汉译本七本。对这七种译本的二十个章节大胆地进行了比较,并于每节之后提出自己的供人们参考,这个小附言共约三百页,包括《法蒂哈》、《艾立夫、俩目、米目》的七节,其他是“海帖”中的十八个“酥赖”名之为:《古兰经》七种汉译本比较》(共二十章节译文)&&&&&
这一作品的完成,加上我曾屡次倡议由中国伊斯兰机构主持成立译经委员会,一改过去一直是单干的方式,从而可保证译文的质量,这种提议迄今未得到响应,于是沙特版附印汉译文印发各地了。听说西北某大寺现在正在竞选沙特版汉译文作为悬挂的木刻版的蓝本,虽有人劝告他们应当慎重,但他们因骑虎难下,竟对提意见者据不回信。&&&&&
这种情况,使我已出八十的老人深深忧虑到集体翻译不可能,势必走单干的旧路了,然以往各种译本哪一个不是单干的成果呢?如不及时单干,一旦寿限结束,则遗憾终生。将来会受责问的,所以经过半年近十个月的思考,终于在1990年圣纪日后开始了通译《古兰经》工组。&&&&&
8.通译《古兰经》的准备工组之一是:坚持每日晨礼后朗诵《古兰经》一卷。其二是选定阿文注释经典,以免不小心让不正确的意见,流入译文中,共计四种,其一是:伊斯兰学者们公认的正统派注释《塔白雷注》著者是:伊本?哲雷勒?塔白雷;其二是:在我国流行,并被定为埃及爱资哈尔大学附属中学的《注释》教材的《喀堆?白达威》著者是:喀堆?纽绥伦丁?艾布?赛尔德?史拉则?白达威”;其三是《奈赛非注释》其著者是“艾布?白顿卡特?阿布顿拉?本?艾哈麦德?本?麦哈穆德?奈赛非”是位著名的学者,他的注释 “其中皆是正统派言论,无异端邪说之词”;其四是中国寺院教育中流行已久的“两个哲俩伦丁合著的注释”名之曰《哲俩赖尼》。&&&&&
以上四种参考书,第一、二种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备存,借用方便,其他两种系我个人购用的,而且这两本上都有我随时所注的各种资料。&&&&&
另外:如有需要,我处还有“ 拉则”的注释,和最近在沙特吉达港出版的《注释精选》也是可参考的中型《注释》,只是其中选自《喀沙夫注》的东西,除修辞学外,注释上则有什叶派的见解。&&&&&
由于我不懂英语,但我知道诸如穆罕默德?阿里的英文版《古兰经》,以及由周仲羲由英文译本再译为汉语本的《古兰经》,这样就受到安拉的保佑了。&&&&&
9.硕果累累&&&&&
经过持续不断地朗读《古兰经》和不时地钻研《古兰经》微言大义,在决定通译《古兰经》的工作后,历经四十个月的日夜工作,知感主,竟而完成了约80万字的底稿,又因制作《勘误表》任务的下达,便据沙特版的汉译文,结合我译的《古兰经》底稿,就主要的问题,提出三十一项,数量虽不算多,但其中的每个问题都可举一反三,是值得注意的。&&&&&
我译的《古兰经》的题目是《古兰经汉译简释》即把古兰经的意义,用汉语表达出来,而“简释”是由于阿文参考书,限定为四种,所以不配称作“详释。”&&&&&
由于《勘误表》,约为五千字,题目是《后语》,即“勘误表”,每一问题都根据多种注释加以论述,这也算是向中国伊协交差吧!&&&&&
在此我对沙特有关方面和中国伊协对这一工作的关怀,使我完成了一项不敢妄想而竟完成的神圣任务。我也希望:不论是沙特有关方面,或是中国伊协方面,对这样“亡羊补牢”的作法,不要再现。因一旦出现类似的现象,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何况由于译文的失误,会造成许多以抄袭为生的人的更大胆冒充阿语学者,骗人害人呢?&&&&&
于北大?中关园&&&&&
95/1/6日脱稿&&&&&
95/1/14日校稿。
共有 3986 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书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缘起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边缘山人工作室制作书名:&《古兰经译注》定价:&108出版社名称:&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5译者:&马金鹏开本:&16书名:&《古兰经译注》ISBN编号:&5 & &本书是由原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副教授马金鹏先生所译。2005年出版了中阿对照本。此次新版为中文版。马金鹏(年),祖籍山东济南,伊斯兰学者,毕业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原北京大学阿拉伯语副教授,曾任《月华》主编。马金鹏一生勤勉,译著涉及语法、宗教、文学等各个领域。翻译出版专著《 伊本·白图泰游记》、《古兰经译注》。《古兰经》是伊斯兰教至高无上的经典,国内现在通行的是马坚先生的汉译本。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该版本理解起来仍有困难。而马金鹏先生的《〈古兰经〉译注》是依据《泰伯里注释》、《贝达威注释》、《耐赛菲注释》和《两哲俩伦丁注释》四种作为参考范本,注释达11000多条。译者对汗牛充栋的《古兰经》注释本是经过比较、有筛选的,标准是其学术权威性,国际认可度等。金鹏先生的译作,据他在《〈古兰经〉译注》“译者的话”中称,“有二十多种”,除宗教类书籍外,还包括诗歌、语法和文学评论等。可见,他的学术关注是多领域、多方面的。在译注过程中,马先生尽量使用我国清真寺经堂用语,并加以说明。这是对《古兰经》更为通俗的翻译和注释,可供广大读者学习使用。&达丽雅文化(daliya1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daliya15达理雅特——播种者(《古兰经》第51章),我们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安拉的喜悦。祈求安拉使我们凝聚一支最强的穆斯林翻译队伍,出版高品质的伊斯兰书籍。以古兰圣训相劝,以真理互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daliya15达理雅特——播种者(《古兰经》第51章),我们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安拉的喜悦。祈求安拉使我们凝聚一支最强的穆斯林翻译队伍,出版高品质的伊斯兰书籍。以古兰圣训相劝,以真理互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谁认识马金鹏 听说他回来了_平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8,894贴子:
谁认识马金鹏 听说他回来了收藏
谁认识一个叫马金鹏的 我朋友在找他 听说他回来了 他们是很多年的兄弟 没有了联系方式 请知道马金鹏这个人速速留言联系 谢谢了 真的很重要 如果有认识马金鹏的 请给他看下面这张照片就知道是谁在找他了
百度沸点搜索榜单权威发布!我们这一年都干嘛了?
我认识一个叫马金鹏的 刘家河中学物理老师
挺帅的,帮顶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今天的我 你爱答不理 &明天的我 你高攀不起】✔
这是他QQ,你加他联系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更多公众号:daliya15达理雅特——播种者(《古兰经》第51章),我们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安拉的喜悦。祈求安拉使我们凝聚一支最强的穆斯林翻译队伍,出版高品质的伊斯兰书籍。以古兰圣训相劝,以真理互勉!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新书1|《古兰经译注》马金鹏先生译,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已故教师当前位置:&&
《〈古兰经〉译注》(Qur'an Chinese Translation),马金鹏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子夜》,马金鹏译,外文出版社,1986
《伊本&白图泰游记》(The Travels of Ibn Battuta),马金鹏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马金鹏先生与《&古兰经&译注》
(马杰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 2012级硕士)
摘要:今年适逢北京大学已故著名回族学者马金鹏先生诞辰100周年,马金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回族学者、教育家、阿拉伯语翻译家。他一生著述和译作颇多,其中《&古兰经&译注》和《伊本&白图泰游记》最具影响,堪称巨制。本文不揣浅陋,就《&古兰经&译注》的缘起和过程,以及历史贡献作一简述,以纪念先生诞辰100周年。
关键词:马金鹏;《&古兰经&译注》;伊斯兰教
一、马金鹏先生生平及学术成就
马金鹏先生191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贫困的穆斯林家庭,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开始接受伊斯兰文化,并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下进入当时著名的成达师范学校接受阿拉伯语的系统学习。1929年初成达师范迁至北平,马金鹏先生即离家随校到北平学习,由此为他之后所从事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1年从成达师范毕业,1932年在一位人士的资助下,作为成达师范第一批赴埃及留学生进入世界著名的伊斯兰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文学院继续深造。通过四年的勤奋努力于1936年顺利毕业,回国后一直在母校成达师范教授阿拉伯语,并担任过《月华》主编。新中国成立后,成达师范一度不再开设阿拉伯语课程,在友人介绍下,马金鹏先生于年期间,担任上海福佑路清真寺教长,刚好验证了成达师范所提倡的&三长&(即以培养教长、校长和会长为目标)教育的实际功效。1953年,经我国著名回族学者马坚先生推荐,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教,直到1987年退休。
马金鹏先生一生致力于阿拉伯语教学和阿拉伯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他在北京大学工作的35年里,与其他同事一道,为我国阿拉伯语界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与北大的同事们共同编写了阿拉伯语语法和语音教材,先后参与阿拉伯语教材、《阿汉词典》《成语词典》、《中阿字典》、《中阿分类词典》、《中阿大辞典》等工具书的编写和校订工作,同时参与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的翻译工作。
此外,马金鹏先生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伊本&白图泰游记》,伊本&努巴的《讲演集》,海展迪的《穆罕麦斯五行诗》和《曼丹叶哈》,穆斯塔法&习巴尔的《穆圣史中的借鉴与教训》等译著。马金鹏先生还有大量鲜为人知的译著尚未正式出版,这些译著涉及宗教、语言、文学和时政等领域,其中宗教研究译作约 64万字,时政译作约12万字,小说翻译约23万字,个人著作约11万字。这些前期著述的翻译和积累,为马金鹏先生在耄耋之年翻译《&古兰经&译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了良好的准备。
二、《&古兰经&译注》翻译的缘起及过程
谈起马金鹏先生对《&古兰经&译注》翻译的历史原因,这要追述到1989年北京大学举办穆斯林庆祝开斋节联欢会的时候。当时应邀参加联欢会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两位负责人沈遐熙先生和马贤先生,以及马坚先生的夫人马存真女士,在会前与马金鹏先生进行过一次交谈。中国伊协两位负责人谈到了沙特有关方面向中国伊协提出了制定一个已出版的《古兰经》汉译本勘误表的任务,以便随沙特印的汉译《古兰经》发送各地。他们都希望由马金鹏先生来完成这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对此,马金鹏先生生前是这样回忆的:&当时我感到这项任务很重要,但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何况我对沙特所印汉文译本,虽然见到过,并没有读过。所以我向这两位负责人提出《古兰经》的译汉工作应由伊斯兰团体组织一个译经委员会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想快,就多找几位大阿訇参与。我年近八十,身体多病,制定勘误表更需要计划、时间、参考书和经费。我当众表示:如果需要我参加提议中的译经委员会的话,我是可以参加的。&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此事未能成行,但却促成了先生对《古兰经》的译注,他怀着补正前人译文之不足的责任,以及对《古兰经》无限的敬畏和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开始独自动手译注《古兰经》。为了完成这样一项浩瀚而艰巨的任务,76岁的马金鹏先生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1、研习原著,精心准备。为译注《古兰经》,马金鹏先生再次重新认真学习《古兰经》,研究《古兰经》,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很多阿文版的权威经注,并进行了认真研读。此外,马金鹏先生还找来了当时所有的《古兰经》汉译本,进行比较和推敲,并在翻译前写下了10万字的笔记&《对&古兰经&中二十章之七种译汉比较》,做了大量前期文案工作。
2、明确志向,确立标准。在研读权威经注的基础上,马金鹏先生尤其对苏优推的《古兰经学精研》进行了认真研读,深入了解了《古兰经》注释者所具备的条件、标准和资格,给自己立下了译经志向和标准。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根据伊玛目&艾布&塔里布&泰伯雷在其经注序言中谈到的经注者们应该具有的资格:&要知道其条件,首要的是志向正确和遵守宗教的法规&;另一条是根据苏优推的《古兰经学精研》中关于&《古兰经》注释者,应当根据来自圣人及他的弟子们和再传弟子所传达的穆圣时经文的解释,要避免一切新生异端&。在此基础上,马金鹏开始了对《古兰经》长达8年的学习、研究、翻译和注释历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翻译的同时,为了深入体会《古兰经》的内容,马金鹏先生坚持每天背诵或诵读一卷《古兰经》,数年如一日,以虔诚的信仰,践行着一位耄耋之年学者对《古兰经》的无限敬畏。在长达数10年的翻译过程中,马金鹏先生还写下了10万字的《译经偶拾》,其中详细记载了他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疑难经文的推敲论证和个人的心得体会。
在马金鹏先生86岁高龄时,这本80多万字的《古兰经》译注终于定稿,并在多方努力下,于2005年正式付梓出版。
三、《&古兰经&译注》的历史贡献
马金鹏先生《古兰经》译注的出版,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价值和宗教影响,其贡献是多方面的。
其一、重要的政治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对这一政策,国际社会时有人质疑。马金鹏先生这本《&古兰经&译注》的出版,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正确的、是真实的,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穆斯林享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马金鹏先生用实践从一个方面有力地回击了来自国际社会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质疑,有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不同文明和不同宗教间的对话。
其二,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已有很多种不同版本的《古兰经》汉译本,而且译者的翻译水准大多都很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马金鹏先生的这本《&古兰经&译注》的出版,为我国《古兰经》汉译本又增添了一个新版本。这本《&古兰经&译注》每篇都有经过大量比较和筛选的注释。这个带注释译本的问世,无疑为这一领域锦上添花,并对不同文化层次和学习习惯的《古兰经》研究者和后辈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考依据和指导。尤其是马金鹏先生在为译经准备时所完成的《对&古兰经&中二十章之七种译汉比较》和译经结束后所完成的《译经偶拾》,对《古兰经》研究者无疑也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文献,有利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其三,重要的宗教影响。马金鹏先生完全按照译经标准进行《古兰经》的诠释。从宗教方面看,其译注具有4个特点。一是翻译准确,注释公正。在他毕生对《古兰经》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翻译时抛开了各种非阿拉伯语译本,并对过去非阿拉伯语译本的不当之处予以纠正,完全按照《古兰经学》所规定的原则进行翻译,力图使之成为当前最具权威的《古兰经》汉译注释本;二是参考资料较多,翻译水平较高。马金鹏先生在其译注中所依据的注释参考书,即《泰伯雷注释》、《恩达威注释》、《奈赛菲注释》和《两哲俩伦丁注释》,这四本注释是从多种阿拉伯语版本中精选出来的,是伊斯兰世界公认的经典著作,有些还是国内外穆斯林清真寺经堂教育中学习《古兰经》的重要教材。此外,以北京大学这一高等学府藏有的许多可供参阅的珍本书籍、各种中文和阿拉伯语工具书,作为翻译《&古兰经&译注》的参考资料,保证了译文质量;三是汉语注音,吸收了经堂语。为了方便读者,译文中如需要阿拉伯语原词时,都用汉语做了注音,并吸收了国内清真寺中许多译语(经堂语),以尽可能满足各界读者的需求。四是注释全面,成果显著。经过不懈地努力,马金鹏完成了译解注文11000余条,尤其对有关历史事件的背景、一些词语的含义和典故等均有注释。由于这些特点,该《&古兰经&译注》赢得了国内穆斯林的广泛认知,对提高各族穆斯林的精神素质和文化水准,开展宗教生活,并防止不正确的言论流入穆斯林中间从而引发纠纷,都大有裨益。
马金鹏先生倾其一生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历程,不免让我想起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经典名句。我想,这也足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样一位有着远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品质的回族学者笔耕不辍的人生境界。马金鹏先生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不断实践的一生。他的学术人生几乎浓缩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他把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阿拉伯语教学研究和伊斯兰文化发展事业,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作为学术追求的目标,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诠释了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高尚的人生价值,在耄耋之年,依然用身体力行牢牢坚守着自己对伊斯兰最崇高的信仰。
马金鹏先生是当代中国回族学者中不可多得的学者之一,他为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和阿拉伯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史册。
成达师范学校创建于日,是我国近现代回族穆斯林创办的经堂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并举的一所师范学校。
伊斯梅尔&马金鹏.《&古兰经&译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829页
北京大学.&马金鹏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日
伊斯梅尔&马金鹏.《&古兰经&译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837页
伊斯梅尔&马金鹏.《&古兰经&译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830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你韩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