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 清华大学铜雕大师

铜雕大师朱炳仁在北大留下“2015之问”
  “金碗空了”,你想往里放点什么?——铜雕大师朱炳仁在北大留下“2015之问”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罗争光)面对2015只金光灿灿的小碗,里面空空如也,你会想往里面放些什么?9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览厅内,由著名铜雕艺术家朱炳仁带来的“金碗空了——2015人类缺什么?”展览,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也给北大学子们留下了一个“2015之问”。
  朱炳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的传承人,也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此次在北京大学展出的2015只“金碗”,全部用铜制,由朱炳仁带领团队精心制作了近四个月。
  “上天给了人类那么多资源、矿产,都在不断枯竭中,环境也在恶化。大自然原本给我们的‘金碗’是满的,现在却越来越空了。正是这些,触动我完成了这一个创作。”朱炳仁说,“我想通过展览警示人们,不要认为我们就是天之骄子,不要认为我们能捧着‘金碗’就什么都不怕,应该有对自然、对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敬畏。”
  这场展览采取互动式展出。2015只“金碗”,每一只都精雕细琢,以空空的姿态等待着北大师生投入自己的心愿和思索。
  面对这场“2015之问”,很多参展者已经作出了回答。有人在碗内写了一个大大的“爱”,有人希望“消除性别歧视”,有人写着“愿人类更美好”,有人写着“2015人类缺什么?个人认为,缺的是品质”,甚至有人工整地写着“1+1=3”……
  “之所以选择在北大展出,而且采取互动的方式,就是希望让大家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人去思考:怎么投身到人类永续生存和发展的大课题上?大家的参与热情,让我很欣慰。”朱炳仁说,“从我个人来说,就是希望能在碗内放入我们的理念和思想,敬畏社会、敬畏自然、敬畏传统,对一切未知怀有敬畏。”
  据介绍,十五年前,朱炳仁曾用铜创作了一只巨大的“金饭碗”,里面装满五谷杂粮,在国内多次展出大受欢迎,摸过那只“金饭碗”并许愿的人,数以百万计。如今,朱炳仁以“金碗空了”的全新思路,希望引导人们思考索取与付出、思考得与失。
  当天的展览中,大量以熔铜技术创造的朱炳仁作品也呈献给参展者。熔铜工艺是朱炳仁的独创技艺,通过1080摄氏度的高温熔解及化学氧化工艺等,逐步凝练出的一种新的创作手法,有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铜铸造或铜镶嵌工艺。在具体操作中,这种工艺不依赖铸造模具,但艺术家对创作原材料完全可控,从而使作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例如现场展出的朱炳仁熔铜技术作品《金稻》,金色的稻谷秸秆自然舒展、沉甸甸的稻穗若隐若现,俨然一片水乡丰收的景象。这个作品于2012年在第十六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展出,吸引了广泛关注。
  朱炳仁告诉记者,熔铜工艺是一种偶然所得,“我发现铜在高温下,突破了传统模具的禁锢,它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流态,这其实也是回归自然的一种呈现,也是敬畏自然的一种技术。熔铜工艺的表现力是非常独特又非常强大的,每一个作品都自然流露,不可复制。”
  朱炳仁既是铜雕艺术家,也是一名多产的诗人。就在“金碗空了”展出的当天,朱炳仁的第二本个人诗集《乡语》正式发布。全书六十首诗,是朱炳仁近几年的创作,主题既有对铜艺创作的抒怀,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悲悯,更有对历史人文的再解。
  朱炳仁认为,好诗与好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2012年4月,他曾与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北京大学携手举办了一场诗友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曾评价说,朱炳仁“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
  据悉,以“金碗空了”为主的朱炳仁艺术展此次将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览至6月13日。此后,将逐步安排在国内不同地方展出。
[责任编辑: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绍兴铜雕大师赵秀林革新传统技艺 精雕细琢江南诗画
  铜,5000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符号。李颀有诗云:&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欧阳修赞叹:&壮士亦何为,素丝悲青铜&;秦观词中述:&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铜炉、铜镜、铜驼,铜之纹饰、铜之铭文,一段&铜文化&囊括了悠悠千年历史之精华。而在千年古城绍兴,这一自古盛产铜锡之地,至今仍留存着一门与&铜&相连的技艺&&铜雕。
  为感受这门传统技艺,记者来到绍兴城北蕺山脚下的书圣故里。在笔架桥27号,一幢白墙黑瓦的二层小楼便是由民间铜雕艺人设立的绍兴铜雕展示馆。
  馆前立着一尊一人高的青铜雕像,两手交叉,捋着胡子。此时,与雕像一般样貌的老人迎了出来,理了理一头长发,中气十足地说:&你看,像不像,我照着自己样子做的。&这个精神头十足的白发老人,便是刚获&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头衔的&绍兴铜雕&代表性传承人赵秀林。
  &叮叮当当&间,承袭家学
  走进铜雕馆,白铜、黄铜、红铜,小器、大件、巨幅,成排按时间轴陈列的各式铜雕作品瞬时让人感叹民间匠人的巧夺天工。从最早的铜壶、铜墨盒,到随后的伟人铜雕像、水乡旖旎风光、古越历史故事,赵秀林指着一件件作品,将赵氏绍兴铜雕的承袭脉络清晰铺陈开来。
  1902年,绍兴一带手工铜锡制作加工业兴盛,一间间铜镴店生意兴隆,手艺人打造的铜炉、铜锁是家家必备之物。就在这一年,赵秀林的爷爷赵六一在如今绍兴市柯桥区华舍镇二木桥下,开起了一家&阿一铜镴店&,赵氏绍兴铜雕由此而始。
  赵秀林告诉记者,爷爷最早尝试在暖手的铜火熜上雕刻吉祥花纹,而父亲则擅长绘画,最钟爱在铜墨盒上刻上雅致的诗句与花纹。
  9岁开始,从小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长大的赵秀林,便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铜雕。年幼的他曾做过一年箍桶学徒,学了两年打铁,并学会了雕刻印章、书法绘画等多种手艺。16岁起,他跟着华舍镇的胡如淼先生学了3年扇面画。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赵家的铜镴店被关停,赵秀林成了绍兴东浦绸厂的工人。出于对家传手艺的执着,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赵秀林的屋子里总会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焊铜锁、刻铜章,年复一年,倒也做得小有名气。&刻一个铜章大概要花20个小时,80年代能卖到50元一颗,当时是很不错的收入了。&赵秀林说。
  &流浪式&采风,革新铜雕
  2000年,国有企业转制,赵秀林下岗。47岁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怀揣着4.8万元下岗补贴,开始了全国采风之旅。
  走过内蒙古、吉林、云南,那一年的赵秀林探寻了不计其数的民间艺人,大大增长了见识。&我常常盯着路边手艺人一看就是一天。&赵秀林回忆,一次,他在云南西双版纳打洛镇迷失了方向,翻越几个山头才找到一户住家。由于语言不通,他靠比划与他们交流,白天为住家的大铜壶和铜盆雕刻花纹,以换得一日三餐和住宿。&回来之后,我的作品风格跟以前大不一样,格局更开阔了。&他说。
  结束20个月&流浪&回到绍兴后的赵秀林,一改在器具上&小打小闹&式的刻画,向雕琢大型平面铜雕精品发展;一改绍兴铜雕以刻为主的制作方法,向&阳雕&与&阴刻&并举的方向发展。他将大色块雕刻与中国水墨画结合,用劈、铲、剁、锉、削等雕刻技巧表现水墨书画的浓淡、深浅、粗细。作品的主题,也从过去的伟人雕像转向对风物民俗的表现。&要是能把大家熟悉的东西刻好刻活了,那才是本事。&
  赵秀林告诉记者,为了雕好绍兴人最熟悉的《兰亭序》,他整整做了12年&傻子&,&《兰亭序》前后38枚印章,每一枚的字体风格都大相径庭,王羲之更是书圣,金钩银画,我天天捧着《兰亭序》研究琢磨。&要临摹这份天下第一行书尚且不易,更何况要一刀一刀刻出来。12年间,赵秀林共刻了一百余幅《兰亭序》,其中刻坏的有五六十幅;最终,历经百次打磨而成的两米长巨幅《兰亭序》,让他成功摘得了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技艺苦中成,生生不息
  在赵秀林日日伏案的工作台上,几枚铜钉固定着新作《小桥流水江南家》。作品勾画的是安昌古镇一景:乌篷船泛于河中,沿河是光洁的石板路、古朴的江南小院和一座用石块砌成的古桥。恰在这时,从窗口透进来的阳光斜照在铜雕作品上,雕琢的景致霎时活了起来,水漾波纹透着晶莹,沿河的石板路也闪着油亮的光,何其妙哉!
  &现在我每天早上6时就坐在这里,通常完成一幅作品要敲打几十万下。&赵秀林从桌上的十几把白钢刻刀中拿起一把,右手握住小榔头,左手调整好刻刀角度,在画面中的&流水&处呯呯一凿,刻出道道波纹。&这块铜板只有1.5毫米厚,刻刀的角度如果有一点没把握好,一榔头下去,铜板背后就是一个洞,整幅作品就毁了。&将作品翻转细看,尽管正面凹凸有致,背面确实别样平整。
  赵秀林的手掌几乎呈黄白两色,黄色的是厚厚的老茧,白色的则是起泡后脱的皮,仔细一看,连指节之间的纹路周围也满是厚茧。&铜雕是个精细活,要特别投入,不小心滴一滴汗,溅一点唾沫在作品上,都会留下擦不去的痕迹。&日复一日专注于雕刻极易反光的铜板,赵秀林落下了爱流眼泪的毛病,颈椎腰椎也常有病痛。
  环视四周,工作室墙面上的奖状头衔不计其数,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更有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和中国文联一起授予的&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想要的成就都有了,如今我儿子也继承了铜雕手艺,成了赵氏铜雕的第四代传承人。&谈起当下的生活,赵秀林有欣慰也有期待。&我盼着把所有作品都捐出去,建一座铜雕博物馆,让绍兴铜雕薪火不绝,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第15版:两岸
· · · · ·
台湾姑娘艺从中国铜雕大师续写国艺传奇
&&“招收了这5个徒弟,对我们而言是最大的幸运。”看着忙碌不停的徒弟们,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之子朱军珉很是欣慰。2012年,朱炳仁与陈水琴、王文瑛、嵇锡贵、赵锡祥等4名大师共同向两岸三地招收关门弟子。如今,徒弟们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逐渐崭露头角,有了各自的成绩,让几位国大师对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看到了无限希望。&&身兼国家级工美大师、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等多重身份的杭州籍铜雕大师朱炳仁,自2002年起就投身两岸文化交流与推广工作。&&2012年9月,包括他在内的浙江5位大师面向两岸三地公开招收“关门弟子”,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技艺的热潮。&&“不光是我们在教他们技艺,实际上他们也是反过来在督促我们。”他说,让父亲最高兴地莫过于“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以及徒弟们在学习探讨中的互相提高。&&圣人孔子的“因材施教”成为教育理念的圭臬,而朱炳仁也一直沿袭着这份宗旨。在对铜雕技艺的传授中,他针对学生们不同的特点与兴趣,设立不同培养方案,努力将这5名后辈培养成才。&&一年的学习中,在渐渐向工美大师靠近的学艺道路上,徒弟们进步良多。&&朱军珉透露,如今父亲的部分作品就是由他的“徒弟团”合力完成,从做造型做结构到表面处理,他们的贡献不容小觑。&&对于铜雕技艺的传承,朱军珉颇有信心,而他的信心正是来自师弟妹们对于铜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记者了解到,在朱炳仁的徒弟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姑娘,而她也是此次国大师收徒活动中唯一的台湾人,不仅如此,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曾自荐为其做见证人。&&“两岸文化一脉相承,而工艺美术的交流和学习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此前,朱炳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相较于台湾对工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成熟,大陆尚在起步阶段。&&不过,近年来大陆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日渐重视,出台了多项推广及保护政策,让这位为传统工艺奉献一生的“老手艺人”看到了一丝曙光。&&如今,师徒俩不仅共同从事工艺美术的创作,更肩负起了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任,续写着中国艺术的传奇故事。(中新社电&吴佳蔚 朱晓霞/文) 编辑:叶晨江川铜:两千年铜雕自牛虎案始
用水冲洗制成的铜器胚子
为铜器做造型
上世纪70年代,云南江川李家山的古墓发掘中,出土了一件惊世骇俗的铜器“牛虎案”。这是一件被确认为2500年前诞生的祭祀礼器,其造型简单大气,与同时期发掘的甘肃武威“马踏飞燕”铜雕,并称为一南一北两件青铜器绝世珍品。牛虎铜案也被视为江川的标志,复制放大后矗立在江川县中心,也曾在原云南省博物馆门前作为地标。
江川生产了无数大小比例不等的牛虎铜案,它们作为云南的代表性纪念品,被送往世界各地。江川也因此传承了铜雕工艺,并且发展起了生活用铜器产业、工艺美术铜雕产业,以及城市建筑装饰用铜器产业等。本次文博会,江川将携带2000件铜工艺品来昆展示。
江川铜锅称斤卖
昆明人到抚仙湖游玩,都喜欢点铜锅洋芋焖饭;吃小锅米线,很在意煮米线的小锅是否是铜做的。铜锅饭的确很正点,铜锅中,又数江川铜锅是最有名的。去江川的路边,有一段是铜锅集中售卖区域;至于售价,老板娘把选好的铜锅往电子秤上一放——130元/公斤,一口小锅刚刚超过1公斤,140元。
老板娘又拿出一口更加闪亮的铜锅。“不是所有的铜锅都是130元一公斤。”她说,“我这口锅要160元一公斤,因为它的做工更好。”她说,她家的铜锅最好的要200多元一公斤。
纯手工打制的铜器,打制的质量平整,铜锅的黄红色就均匀,闪闪发亮,锅型也特别漂亮。江川人每家都会买口铜锅、买把铜壶烧水喝,昆明人也会来江川买铜锅回家焖饭。
几名精壮的汉子就在店旁打制铜锅,一位师傅用圆规量红铜板,要把它切割成圆形,所有的圆弧几乎都是相切的。这是为了避免耗材,边角废料都要回收,卖废品收购站。现在的铜板材,价格在七八十元一公斤不等,每口铜锅赚的都是手工钱。
“铜锅大师”的绝活
江川新河咀村的陆培兴打了35年的铜。他的铜壶、铜锅堪称精品,别人的一口铜锅只卖100多元,他的能卖到四五百元。陆培兴拥有“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称号,长期在打铜的巨响里工作,使他的听觉有些受损,跟他说话要提高嗓门。
铜锅有什么好?陆培兴最清楚。他喊来媳妇:“你给他们烧点水喝,铜壶烧出来的水是鲜甜的。”人体需要铜离子,使用铜锅能补充铜离子,这是人们喜欢铜制器皿的原因之一。他还有一招绝活:做阴阳酒壶。这壶在酒席上用处颇大,可以想倒水就倒水,想倒酒就倒酒。
陆培兴15岁起就进江川铜器厂干活,1989年,陆培兴回家开了家铜艺作坊,自己打制各类铜器。1990年,陆师傅成了家,媳妇是隔壁渔村的杨家女儿。来到陆家,媳妇也学会了打制铜器,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儿子技校毕业后,回家也跟着父亲学手艺;女儿则在县医院工作。一家三个人打制铜器,家里时常叮当作响,砧子光可鉴人。陆师傅的媳妇多做打杂的活,为他们配备用材。
3D技术与传统工艺嫁接
江川铜器制品厂,是江川最早开办也是最大的一家铜工艺品厂,现改名为龙华铜雕有限公司,年产值达8000万元。它是云南规模最大的铜雕工艺厂,发展规划为2年内产值达到3个亿。龙华铜雕公司杨绍华经理介绍,厂里可以制作重达6吨的铜器,一次可浇铸3吨铜水。这么大的浇铸量,这么大的熔炉,这样的工艺掌控能力,在云南省也是绝无仅有的。
铜雕工艺的需求量很大。厂子里的大部分工人,近期几乎都在昆明帮助安装铜雕。杨绍华说,铜工艺还可以与家具结合,把斑铜技术、乌铜走银技术都开发利用起来,不只做孔子像、佛造像等大件,也做些精致的小件,发展潜力巨大。
杨绍华还把3D打印技术应用于铜雕设计。他花了近两万元,买了一台日产3D教学用模型机,花几天的工夫,自己动手安装起来,用这台3D模型机,他用了3天的时间,打印出了一尊立体的大卫像,成果可喜。如果3D打印机技术成熟,他就可以利用扫描仪,来扫描获取立体的3D数据,并将数据换成3D模型,这就可替代原有的人工雕塑工序,链接该公司独有的铜塑工艺程序,能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
工厂每雕一件铜制品,都将经过十余道工序,包括雕塑原型、刷蜡模、结壳制模、脱蜡壳、阳模倒成阴模、修模、干模、烧模,然后浇铜水,最后才有光亮如镜的铜雕出现。可以说,铜制品是千磨万砺,始得光亮细腻。(记者杨理锐)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新闻· ( 15:43:08)· ( 10:58:07)· ( 11:03:31)· ( 16:26:44)· ( 10:14:4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建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