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泡最好的壮阳药酒配方方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药酒?
药物组成:乌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这三个药在荨麻疹治疗中很常用;其饮食注意如下:
1 避免喝酒;所有的过敏性皮肤病都应当无条件忌酒及含酒精的饮料;
2 少吃辣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中药的话,有很多是可以壮阳的话,如果想泡药酒的话,可用肉苁蓉、鹿茸、狗脊,熟地、当归、枸杞、杜仲、吐丝子、金樱子,五味子、五灵仙等药,壮阳的食品有韭菜、黄鳝;平...
要看是作什么用,如补血活血,滋阴补阳用的都不在一样。
枸杞人参酒
【配方】人参100克、枸杞子1700克、冰糖2000克、熟地500克,白酒适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沛,生津固脱,安神益智。适用于腰膝酸痛...
大家还关注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乌梢蛇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乌梢蛇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英文名】:
【拼音】:
Wū Shāo Shé
【别名】:
乌蛇、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乌风蛇、黄风蛇、青大将、剑脊蛇、黑乌梢、三棱子
【药材类别】:
【性味】:
【归经】:
【入药部分】:
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
【产地和分布】:
主产于我国南方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其次安徽、河南的南部也有分布,但产量很少。
【形态特征】: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用法用量】:
9 ~12g。或者研粉吞服1钱,入煎剂用3钱。也可泡酒。
【注意事项】:
【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附方】:
  1、主治白癜风,及身体顽麻。功效:祛风止痒,燥湿消痰,温通血脉。 乌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白僵蚕60克(微炒),肉桂15克,独活60克,天麻60克,川乌15克(炮裂,去皮脐),细辛15克,防风15克(去芦头),胡麻子60克,枳实15克(炒微黄),蝉壳15克,白附子15克(炮裂),天南星0.3克(炮裂)。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7.6克。(《医方类聚》乌蛇散)
  2、主治一切干湿癣。功效:祛风除湿,清热散瘀,理气 通络。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0克,干荷叶15克,枳壳(去瓤,麸炒)1克上3味,捣为散。每服7~10克,空心蜜酒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三味乌蛇散)
  3、治牛皮癣。 乌蛇、白藓皮、丹参、银花、地肤子各30克,荆芥、防风、蝉衣、苦参、赤芍、连翘各20克,浮萍、紫草各15克,甘草10克。共为末,日服2次,每次9克,开水送服。(《浙江中医杂志》1986;(2)乌梢蛇散)
  4、治干疥瘙痒久不差。 黄芪60克(锉),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川乌头90克(炮裂去皮脐),附子60克(去苗),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克,食后以荆芥汤下,以差为度。(《圣济总录》黄芪丸)
(本文由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更多关于 药用价值、功效、乌梢蛇 的文章
按字母检索药材
中药炮制文章推荐
中药方剂大全文章推荐你所在的位置:
22种养生药酒配方大全
22种养生药酒配方大全
出处:乖乖网
作者:猫咪
养颜酒配方:白茯苓、甘菊花、石菖蒲、天门冬、白术、生黄精、生地黄各50克,人参、肉桂、牛膝各30克。制法:共捣成细末,用蚊帐布包贮,置于净器中,用醇酒1.5公斤浸之,七日开取,去渣备用。功效:此药酒对于形容憔悴、身倦乏力者,起到润肌肤、壮力气之功效。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饮1小盅。人参大补酒配方:人参5克,熟地黄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克。制法:将人参去芦头,烘软,切片,枸杞子除去杂质,与白熟地同放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药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搅拌1次。浸泡15天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药酒备用。将冰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加热溶化煮沸,煮至见微黄时,趁热过滤去渣,待凉后加入药酒中,搅匀。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清酒液即可饮用。功效:大补气血。安神,滋肝明目。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无病者常饮,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功。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人参灵芝酒配方:大支人参1支,灵芝草30克,白酒750毫升。功效:失寝,食欲不佳,冠心病,病后年老体弱。服法:人参、灵芝一起浸入白酒中,7天以上即可饮用。每次l匙,日饮l-2次。人参枸杞酒配方:人参30克,枸杞子500克,熟地黄100克,冰糖4000克,白酒5000毫升。功效:补气补血,对食少、乏力、盗汗、、眩晕、等各种劳损虚症,均有显著效果。制法:一同装入坛内,加盖密封。20天后进行过滤,然后再将酒装入坛内,密封。30天后即可饮用。人参枸杞子酒配方:人参20克枸杞子350克熟地100克冰糖400克白酒5公斤。功效:强壮抗老,补阴血,乌须发,壮腰膝,强,活血通经。适用于病后体虚及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等患者饮用。无病常饮,亦有强身益寿之功。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制法:将人参烘烤切片,枸杞除去杂质,用纱布袋装上扎口备用。冰糖放入锅中,用适量水加热溶化至沸,炼至色黄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备用。白酒装入酒坛内,将装有人参、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盖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搅拌1次,泡至药味尽淡,取出药袋,用细布滤除沉淀物,加入冰糖搅匀,再静置过滤,澄明即成。用法:饮用时,可根据自己的酒量,每次饮10-12克。长白山全株鲜参酒配方:本产品集长白山民间秘方,以长白山全株鲜人参为主要原料,以纯粮酿制的优质白酒为基,由鹿茸、灵芝、天麻、不老草、枸杞子、蛇、蛤蚧、五味子、贝母等名贵药材的固形物或浸汁液体配制而成。功效:此酒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益智养颜,滋补壮阳,延年益寿之功效,是中老年理想的滋。服法:饮酒既可。鹿血酒配方:鹿血200克白酒1000克功效:补虚弱、理血脉、散寒邪、止疼痛。主治:阳虚怕冷,腹痛,肾虚阳萎,虚寒带下,崩漏等症。制法:鹿血新鲜的最佳,按量取后注入酒坛内,再注入白酒,用筷子搅匀,静置约24小时。取上层澄清液,食时在热水中加热约50度时即可。鹿茸酒配方:鹿茸5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效用:壮元阳,补气血,闪精髓,强筋骨。主治:肾阳虚之阳萎,滑精,腰膝酸冷,虚寒带下,精亏眩晕耳鸣,小便频数等症。制法:将鹿茸、山药酒泡7天后服,经常饮用,每次少许。鹿鞭酒配方:鹿鞭1条,白酒1000克。功效:壮身健体,壮阳。适用:腰膝酸痛、肢体无力、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等。制法:将鹿鞭洗净,温水浸润,去掉内膜,切成细片,装入坛内,注入白酒,密封浸泡1个月后服法:每日2次,每次5—10克。灵芝酒配方:灵芝30克,丹参5克,三七5克,白酒500克。功效:治虚弱,益精神。适用于神经衰弱,头晕失眠、冠心病等。制法:将原料切片,放入坛内,注入白酒,密封置阴凉处。每日摇晃数次,2周后过滤去渣即可。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20克。灵芝人参酒配方:灵芝50克,人参20克,冰糖500克,白酒1500克。功效:益肺气,强筋骨,利关节。适用于肺痨久咳,痰多,肺虚气喘及,失眠等症。制法:先将灵芝和人参洗净,切成薄片,晾干后与冰糖一同装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酒坛中,加进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去布袋,搅拌后再静置3天,取上清液饮用。服法:日服2次,每次15–20克。忌多饮。人参灵芝酒配方:大支人参1支、灵芝30克、白酒750毫升功效:失寝,食欲不佳,冠心病,病后年老体弱。服法:人参、灵芝一起浸入白酒中,7天以上即可饮用。每次l匙,日饮l-2次。灵芝酒配方:灵芝50克,切碎,浸泡在500毫升白酒或黄酒中,密封20日后用。功效:为补益内脏、强壮身体、延缓衰老,特别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主治:治风湿性,腰肌劳损,等症。服法:每日饮2次,每次20-50毫升。灵芝黄芪酒配方:白酒20斤,灵芝0.4斤,黄芪0.4斤,党参0.3斤,白术0.2斤,白糖或冰糖4斤。将药材洗净后切片,用纱布袋包好,在白酒内浸20~30天,并加入白糖或冰糖即可,每天适量饮用。功效:能显著提高人体细胞的吞噬功能,并可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对慢性、慢性胃炎、神经衰弱等多种慢性病以及肝、肾脏疾病均有不同疗效。①灵芝50克,米酒500毫升。将灵芝切薄片,浸于米酒中,7—10天后即可服用,每日服两次,日服20—30毫升,能治疗硬皮症。②灵芝50克,粮食酒1000毫升,蜂蜜20克。将灵芝切薄片,与蜂蜜一起入酒,密封浸泡15—30天后服用。每日两次,日服40毫升,能治疗胃癌,还能祛除雀斑。助阳补阳酒配方:红参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克。制法:将红参、鹿茸蒸软后,放入白酒中,加盖密封,浸浸泡15天即可饮用。功效:补气壮阳。适用于老人冬季阳虚,畏寒,肢体不温。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注意:夏日不宜饮用。易上火者慎服或禁服。人参酒配方:白人参30克,白酒500克。制法:将人参切成段或薄片,浸入优质白酒中,加盖密封,置于阴闵处,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后饮用。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沛,生津固脱,安神益智。适用于久病气虚,脾肺不足,,动则气喘,自汗乏力,面色黄白少华,或脉虚,津伤口渴、消渴,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疲倦心悸,健忘,阳痿等患者服用。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服10-10毫升。酒巴将喝尽再加酒浸渍,直至参味淡薄,取参食之。注意:服用期间,不宜喝茶,忌食萝卜。反藜芦。西洋参酒配方:西洋参30克,白酒500克。制法:将西洋参加工粗碎,置净瓶中,入白酒(或黄酒)浸泡,加盖密封,每日振摇数下,经14天后便可开取饮服。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适用于少气,口干渴,疲乏无力,声音嘶哑,午后潮热,肺虚久咳,干咳、咯血等症。对于肺结核、冠心病及高热后引起的气阴两伤,均可使用。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0-15毫升。、边饮边添新酒,酒淡为止,参渣可嚼服。注意:忌食萝卜。反藜芦。虚寒者不宜用,腹冷痛,寒性者忌用。鹿茸山药酒配方:鹿茸15克,山药60克,白酒1000克。制法:将鹿茸、山药与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以上便可服用。功效:补肾壮阳。适用于性欲减退、阳痿、遗精、早泄;肾阳虚弱的遗尿、久泻、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它贫血症。服法:每日3次,每次服15-20毫升。风湿药酒配方:全虫、当归头、川牛膝各50克,川穹40克,红花45克,白芥子30克,1克,白酒2500毫升。制法:将前6味切碎,麝香研细末,同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功效:活血祛风、搜风通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疼痛话症,以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者。用法:口服。于每晚临睡前服30毫升。风痛药酒配方:丁公藤19.2千克白芷1.6千克五加皮1.2千克麻黄3.2千克青蒿子1.6千克当归1千克桂枝1.6千克小茴香1.2千克川芎1千克威灵仙1.6千克防己1.2千克建栀1千克羌活1.2千克独活1.2千克白酒(50°以上)192千克。制法:先将以上15味药,除白酒外,混匀,再加入白酒密封浸渍,夏、秋45天,春、冬60天,滤取上清液,将药渣压榨,榨出液与浸液合并,静置4天,滤过即得。用法:口服,常用量每次15毫升,每日3次。功效: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用于风湿寒痹,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老伤复发.复方炙草乌药酒配方:炙草乌100克威灵仙200克穿山龙300克纯粮优质白酒适量。制法:取生草乌加10余倍水,加热煮沸,煮3~4小时后(拣大号用刀切开,以内无白心,舌尝不麻为度,即可)将水焖干,取此灸草乌压榨与威灵仙、穿山龙粗末混合,用渗漉法提取进行收集,最初的渗漉液850毫升,另器保存,继续渗漉,收集渗漉液约2000毫升,过滤,取低湿蒸发至成软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毫升,加食用乙醇(75%)使成1000毫升即得。用法:口服。每次10毫升左右,每日2~3次。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止痛药酒主料:白酒(8000克)乌梢蛇(45克)(豕希)莶草(150克)川乌头(15克)附子(15克)露蜂房(45克)甘草(15克)红花(30克)青风藤(30克)辅料:络石藤(60克)南藤(60克)穿山甲(45克)蜈蚣(30克)全蝎(45克)地鳖(45克)牛膝(15克)桂枝(45克)桑寄生(45克)白砂糖(2000克)制法:将以上各药碎断,装入布袋,放在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搅拌一次,浸泡30-40天后取出布袋压榨,合并,过滤,滤液加白糖,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5天,过滤,即成。每日服二三次,每次服10-15克,孕妇及小儿忌服。功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
乖乖精彩专题推荐
大家都在问
Copyright (C)
黔ICP备号-1
文网文[号 联系邮箱: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养生泡酒配方大全知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日益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养生带来了可能。目前,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股养生的潮流,养生已经超越了人们的实际需要而演变成一种生活时尚。在层出不穷、名目繁多的养生途径和产品之中,中医在养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将养生的目光转向了中医,尤其是中医里历史悠久、效果突出的养生药酒,更是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追捧。朋友们在泡制各种养生药酒的时候,切记不可随心所欲,应首先了解一些炮制养生药酒的相关知识,否则,可能非但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在泡制养生药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常见的养生药酒的配方。泡制养生药酒的注意事项1 、泡药酒的选用(1)一定要是真正纯粮食酒,酒的选用是泡药酒最为关键的一步,大家都知道,最近据媒体接连报道,说市场上 70%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的,很多打着纯粮酿造旗号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这两种酒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粮酿造酒是天然发酵酿造而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这些天然形成的物质会和药材发生反应,如此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勾兑酒的本身添加成分对人体就不是很好,更会影响破坏药材的功效,所以选择泡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选择酒精勾兑酒当泡酒,再好的药材也只会浪费了,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泡药酒一定要选用纯粮酿造的酒, 好药材配好酒,才能达到药酒最大功效, 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 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养康纯粮酒,只有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才能达到药酒的最大功效。(2)度数:炮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 50~60 度的优质纯粮食白酒最佳,从中药材分析,不论中草药,还是动物药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数才能杀死细菌和病菌,还有,药材水分的渗出会稀释酒精度,所以选择度数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适的。而酒度数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最后,从保质角度来看,低度酒,再加上药材的稀释,含水量过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另外,酒的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度数也会下降。所以选用 50-60度的酒用来泡酒比较好。(3)不易选择塑料桶装酒:市场很多塑料大桶酒,尤其是装高度酒,其实是很不好的,一定要选择陶坛或者玻璃瓶装酒,切记不能用 PET 塑料桶,酒具有腐蚀作用,尤其是高度白酒,长时间和塑料桶接触,白酒腐蚀塑料容易融入一些塑料桶的成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用塑料桶装酒泡酒。2 、药材的选用和处理动物药材,应除去内脏和污物,毒蛇要去头,然后清水洗净后,用火炉或者烤箱烘烤,以达到除水灭菌的效果。植物药材,要尽可能地除去泥污和杂质,阴干后使用,之所以要阴干,就是要保持药材的药力。3 、容器的选择泡药酒的器皿一定要选择陶坛或者玻璃器皿,有条件最好选择陶坛,陶坛比玻璃更适合存酒放酒,我们熬制中药、古时候存酒都是陶的,可以加速酒的老熟,不能选用塑料和金属器皿。塑料和金属中容易逸出有毒物质,或者产生毒化反应。而玻璃和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 谷养康纯粮食酒 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由,坛子容量是 2300ML,但实际装酒为 1500ML,留出 800ML 的地方可以装入药材,他们瓶口直径 4CM 可以直接加入药材,这款酒,不单是真正纯粮酿造,而且是陶坛,专门为泡药酒而做的。常见养生药酒配方1. 王益酒【配方】 蜜炙黄芪 250g 生炒白术各 100g 熟地黄 250g 枸杞子 250g 玉竹 250g 白酒 1500ml【功用】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制法】1 将所有药材洗净后研细碎,装入纱布袋中; 2 与白酒一起放入砂锅内,上火煎煮 40 分钟; 3 过滤去渣留液,入瓶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1 次,临睡前饮用。【药材功效解析】玉竹:甘平之味,养阴生津,润肺养胃。黄芪:甘温益气。白术:健脾助运。地黄:养血活血。枸杞子:补肝肾之阴。此酒力缓,久饮对先天、后天不足有不可估量的疗效。主治诸虚百损,体弱无力,头晕目眩,胃纳不佳,腰膝酸软,男子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盆腔炎等症。【方剂来源】民间验方2. 乌须酒【配方】何首乌 500g 白首乌 500g 胡桃肉 90g 枸杞子 60g 莲子肉 90g 全当归 60g生姜汁 20g 蜂蜜 90g 细曲 300g 生地 120g 麦冬 30g 糯米 5kg【功用】补肾养肝,益精血。【制法】1 先将两种首乌洗净,用水煮过,捣烂; 2 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药材捣为粗末与首乌一起装入白布袋,封口备用; 3 将细曲捣成细末,备用; 4 生地用酒洗净,放入煮首乌的水中去煮,等水渐干时,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尽后,取出捣烂备用; 6 将糯米放入锅中,加水 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状,然后倒入干净的坛子里; 7 冷后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放在保温处酿制,待有酒浆时开封; 8 将生地黄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3~5 日后开封; 9 压榨去糟渣,贮入干净的坛子里,再将药袋悬入酒中,加盖; 10 将坛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 80 分钟后取出,埋入土中; 11 过 5日将酒坛取出,开封,去掉药袋,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再细滤一遍,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白首乌、枸杞子、胡桃肉、莲子肉、当归:补肾养肝,益精血。 红枣:调和诸药,并有健脾作用。 麦冬:滋阴润燥。蜂蜜:调味,并能缓和酒性。此酒功效为补肾养肝,因肝肾精血不足而导致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憔悴,须发早白,大便秘结等症。【方剂来源】《寿世保元》3. 大补中当归酒【配方】当归 40g 续断 40g 肉桂 40g 川芎 40g 干姜 40 g 麦冬 40g 芍药 60g 甘草 30g 白芷 30g 黄芪 40g 大枣 20 个 干地黄 100g 吴茱萸 100g 黄酒 2000ml【功用】补虚损。【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2 将其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黄酒浸泡 24 小时; 3 加水 1000ml,上火煮至 1500ml; 4 冷却后,去掉药袋,过滤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每日 3 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当归、川芎、干地黄、白芍药:补血而调理冲任。黄芪、续断、白芷、麦冬、大枣:健脾益气,补肝益肾。肉桂,吴茱萸、干姜:温通经脉,暖小腹而止疼。此酒主治产后虚损,小腹疼痛。【方剂来源】《千金方》4. 当归地黄酒【组成】生地黄 50g 当归尾 50g 黄酒 500ml【功用】补血,止血。【制法】1 将上述 2 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 2 放进锅中,倒入黄酒,在火上煮 1小时; 3 然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20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地黄:滋阴养血,治疗吐血,衄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腹痛等症。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当归尾有止血的作用。但当归性滑,生地粘腻,所以脾胃虚寒,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应慎服。此酒有补血止血的功效,主治产后血崩,腹痛等症。【来源】《民间验方》5. 当归独活酒【配方】独活 60g 大豆 500g 当归 10g 黄酒 1500ml【功用】祛风补血。【制法】1 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 24 小时; 2 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 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15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 当归:补血活血。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方剂来源】《民间验方》6. 当归红花酒【配方】当归 30g 红花 20g 丹参 15g 月季花 15g 米酒 1500ml【功用】理气活血,调经养血。【制法】1 将上述 4 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2 放进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 3 7 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用法】每次 15~30ml,每日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治疗血虚,又可用于痛经。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养血安神,为调经之要药;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调经。此酒有理气活血,调经养血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方剂来源】《本草纲目》7. 巴戟熟 地酒【配方】巴戟天 60g 熟地黄 45g 狗杞子 30g 制附子 20g 甘菊花 60g蜀椒 30g 醇酒 1500ml【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制法】1 将上述 6 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 3 5 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8. 巴戟天酒【组成】巴戟天 18g 牛膝 18g 石斛 18g 羌活 27g 当归 27g 生姜 27g 椒 2g 酒1000ml【功用】补肾壮阳,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 1 小时; 3 取下冷却,过滤后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将酒温热服用,不拘时候,常觉有酒力为好。【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用于阳萎痿、冷痛、腰膝痹弱等症。牛膝:活血法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烦,明目,强腰膝,补肾积精。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痹弱、疮痈、便秘等症。生姜:解表,止呕,止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胃寒呕吐等症。椒:可温中,止痛,杀虫,用于脾胃虚寒冷痛,吐泻,蛔厥等症。此酒内补肝肾筋骨,外祛风寒湿邪、中介活血通经,主治腹部瘀结冷痛,折伤闪挫,腰膝痹痛,足痿无力,肢节不利、四肢拘挛,肾虚阳痿。9. 仙灵脾酒【配方】仙灵脾 60g 白酒 500ml【功用】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制法】1 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 2 放入酒中浸泡,3 日后取出。【用法】每次 10~30ml,每日 1 次,睡前服用。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此酒。【药材功效解析】仙灵脾:又名淫羊藿,其性味辛甘而温,可补肾壮阳,祛风去湿。此酒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主治阳痿,尿频,腰膝无力,四肢麻木,肌肤失仁,以及女子性欲减退,久不受孕,也适用于老年人的肾气不足诸症。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10. 长春酒【配方】山茱萸 30g 巴戟天 45g 石菖蒲 30g 地骨皮 40g 覆盆子 45g 枸杞子 100g菟丝子 45g 肉苁蓉 120g 柏子仁 40g 五味子 24g 熟地 45g 山药 40g 牛膝 70g 杜仲 70g 茯苓 30g 人参 10g 木香 15g 川椒 9g 泽泻 40g 远志 30g 天冬(去心)30g麦冬(去心)30g 白酒 3500ml【功用】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制法】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约 1 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人参:补气。白茯苓:健脾利湿。当归:补血活血。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11. 仙茅酒【配方】仙茅 120g 酒 500ml【功用】温肾壮阳,祛寒除湿。【制法】1 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每日早晚 2 次,空腹服用。阴虚火旺者忌服。【药材功效解析】仙茅:性味辛热有毒,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用于阳痿精冷,小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痹等症。此酒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症。12. 九香虫酒【配方】九香虫 40g 白酒 400ml【功用】补肾壮阳,理气止痛。【制法】1 将九香虫拍碎,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 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九香虫:又名黑秃虫、屁板虫,为蜻科昆虫九香虫干燥全虫。其性味咸温,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适用于胸隔气滞,脘痛痞闷,脾肾亏损,腰膝酸楚,阳痿等症。此酒主治因肾虚所致的阳痿,以及胸隔气滞等症。13. 仙灵酒【组成】仙灵脾 120g 菟丝子 60g 破故纸 60g 金樱子 500g 小茴香 30g 巴戟天 30g川芎 30g 牛膝 30g 当归60g 肉桂 30g 沉香 15g 杜仲 30g 白酒 10000ml【功用】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制法】1 将上述药材打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 3 将器皿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 1 小时; 4 取出器皿,密封;5 7 日后开封,过滤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3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破故纸、牛膝、肉桂、杜仲:补肾壮阳,强筋骨。金樱子:可补肾固精。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沉香、小茴香:理气,兼引药下行。此酒有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无力,下元虚冷,行走无力,阳痿,遗精、泄泻等症。中老年肾阳亏损,气血不足者可把此酒作为食疗常服。14. 右归酒【配方】仙萸肉 70g 菟丝子 55g 炮附片 30g 枸杞子 75g 茯苓 50g 鹿角 30g 当归120g 桂枝 70g 熟地 50g 白酒 1500ml【功用】温利肾阳,填充精血。【制法】1 将上述药材洗净一起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缝口; 2 放入白酒中浸泡,封存 100 天; 3 过滤去渣,取液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5~10ml,每日早晚 2 次服用。药性偏热,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药材功效解析】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鼓舞肾气。熟地、山萸肉:补肾阴,滋化源。茯苓:泄其肾浊。此酒主治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老年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腰酸腿软,小便不利或反而增多,遗尿,尺脉微弱,舌淡;或者中年人阳痿,滑精,以及寒癫,浮肿,火不暖土,脾胃虚寒,呕吐腹胀,食少便溏等症。15. 大风引酒【配方】制附子 16g 枳实 20g 泽泻 20g 陈皮 20g 茯苓 20g 防风 20g大豆 100g(原方有甘草) 水 1000ml 米酒 1000ml【功用】祛风利湿止痛。【制法】1 将上述前 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3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 4 煮取 750 毫升,分作 3 份。【用法】每日服 1 份,3 份为 1 疗程。【药材功效解析】制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泽泻、茯苓:利湿健脾。枳实、陈皮:理气化湿。大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此酒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16. 三滕酒【配方】络石藤 90g 海风藤 90g 鸡血藤 90g 桑寄生 90g 五加皮 30g 木瓜 60g 白酒 3000ml【功用】祛湿,舒筋,通络。【制法】1 将上述 6 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 ml 即成。【用法】每次 30ml,每日 1~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络石藤:性味苦寒,善于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海风藤:性微温,味苦辛,长于法风除湿,温通经络。鸡血藤:性温,味苦而微温,专于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桑寄生:性昧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皮:性温味苦辛,可祛风湿,强筋骨。木瓜:性温味酸,舒畅活络,化湿和胃。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17. 十七味药酒【配方】白石英 120g 酸枣仁 30g 羚羊角 30g 磁石 120g 石斛 90g黄芪 30g 羌活 30g 生地60g 牛膝 90g 肉桂 60g云苓 60g 杜仲 45g 酒 3500ml【功用】祛风,利湿,补虚。【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悬挂在干净的坛子同内;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10 日后开启。【用法】每次 1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旋饮旋添酒,味薄止。【药材功效解析】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风、羌活:祛风湿,通经止痛。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丹参、山萸肉、黄芪、酸枣仁、生地、杜仲:补虚蠲痹,缓挛急,强腰脚。石斛、磁石、羚羊角:补肾益精,聪耳明目,舒筋除痹。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为生化之基。此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18. 十味附子酒【配方】制附子 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 50g 丹参30g 续断 30g牛膝 30g 白术 50g 生姜50g 细辛 25g 肉桂 25g清酒 1500ml【功用】散寒逐湿。【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细如麻豆大,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春夏 5 日,秋冬 7 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制附子、肉桂、细辛:温阳散寒止痛,启先天生发之机,扶正以祛邪,通经除痹弱。五加皮、续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并可祛湿,以治腿足酸软等症。丹参:通调血脉,养血舒筋,以疗挛急、萎枯。白术、生姜:和胃化湿,以祛肿胀、呕吐之患。桑白皮:开肺利水,以抑脚气之冲逆。此酒散寒逐湿,温阳行痹,补肝肾,强筋骨,益脾通脉,降利冲逆。主治因脚气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或麻木、酸痛、挛急、肿胀、发热、萎枯、呕吐等。19. 天麻酒【配方】茄子根 30g 大麻仁 30g 骨碎补 15g 制附子 8g 晚蚕沙 30g恶实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 15g松节(碎细)15g 败龟(醋炙)15g 龙骨 10g 虎骨(酒炙)10g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 10g 独活 10g 当归 15g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 15g 熟地 15g 酒 1500ml【功用】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制法】 1 将上述 19 味药材粗捣碎如麻豆, 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 春夏 4 日,秋冬 7 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天麻、松节、恶实根、羌活、独活、茄子根、晚蚕沙;祛风湿,利关节,以治风痿之标。骨碎补、龟板、龙骨、虎骨、乌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当归、川芎、大麻仁、熟地:滋养阴血,养血柔筋。此酒能祛风于内外,邪正两顾,燥润相济,主治肢体瘫痪,行动不利20. 天麻石斛酒【配方】牛蒡子 20g 制附子 20g 乌蛇肉(微炒)20g 仙灵脾 20g五加皮 20g 虎胫骨(涂酥炙黄)32g 牛膝 20g 草薢 20g 桂心 20g当归 20g 杜仲 20g 茵芋20g 狗脊 20g 丹参 20g 石斛 20g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25g 天麻 20g 川芎 20g 酒 1500ml【功用】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细碎,放入瓮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 日后开取。【用法】每日 1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饮 10 毫升加 10 毫升新酒,至药味薄为止。【药材功效解析】石斛、川芎、当归、丹参:舒筋活血。天麻:息风平肝。仙灵脾、杜仲、狗脊:补肝肾,强饿骨。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胫骨、乌蛇肉、茵芋:祛风湿,坚筋骨,止痛。制附子、川椒:温阳散寒止痛。桂心:通血脉,暖脾肾。此酒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21. 乌梢蛇酒【配方】乌梢蛇 1 条 酒 500ml【功用】祛风通络,攻毒。【制法】1 将乌梢蛇放入干净的瓶中; 2 倒入酒浸泡 3~4 日,药酒则成。【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3 次。【药材功效解析】乌梢蛇:性味甘、平;无毒,能祛风湿,通经络。此酒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麻风,皮疹搔痒,疥癣,破伤风。22. 五加皮酒【配方】五加皮 50g 当归 45g 牛膝 75g 高粱米酒 1000ml【功用】散风除湿,强溺壮骨。【制法】1 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 2 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 40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用法】每次 10~3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五加皮:性温而味辛苦,可祛风胜湿,强筋骨。当归:甘辛而微温,可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强肝肾,壮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此酒主散法湿,和血养血,主强肝肾,益腰膝,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养生泡酒配方大全知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日益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养生带来了可能。目前,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股养生的潮流,养生已经超越了人们的实际需要而演变成一种生活时尚。在层出不穷、名目繁多的养生途径和产品之中,中医在养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将养生的目光转向了中医,尤其是中医里历史悠久、效果突出的养生药酒,更是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追捧。朋友们在泡制各种养生药酒的时候,切记不可随心所欲,应首先了解一些炮制养生药酒的相关知识,否则,可能非但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在泡制养生药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常见的养生药酒的配方。泡制养生药酒的注意事项1 、泡药酒的选用(1)一定要是真正纯粮食酒,酒的选用是泡药酒最为关键的一步,大家都知道,最近据媒体接连报道,说市场上 70%多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的,很多打着纯粮酿造旗号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这两种酒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粮酿造酒是天然发酵酿造而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这些天然形成的物质会和药材发生反应,如此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勾兑酒的本身添加成分对人体就不是很好,更会影响破坏药材的功效,所以选择泡酒很重要,一不小心选择酒精勾兑酒当泡酒,再好的药材也只会浪费了,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泡药酒一定要选用纯粮酿造的酒, 好药材配好酒,才能达到药酒最大功效, 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 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本人一直在用的谷养康纯粮酒,只有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才能达到药酒的最大功效。(2)度数:炮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 50~60 度的优质纯粮食白酒最佳,从中药材分析,不论中草药,还是动物药材,都含有水分,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细菌和病菌,而只有稍高的度数才能杀死细菌和病菌,还有,药材水分的渗出会稀释酒精度,所以选择度数偏高一些的酒才是合适的。而酒度数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最后,从保质角度来看,低度酒,再加上药材的稀释,含水量过高,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另外,酒的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度数也会下降。所以选用 50-60度的酒用来泡酒比较好。(3)不易选择塑料桶装酒:市场很多塑料大桶酒,尤其是装高度酒,其实是很不好的,一定要选择陶坛或者玻璃瓶装酒,切记不能用 PET 塑料桶,酒具有腐蚀作用,尤其是高度白酒,长时间和塑料桶接触,白酒腐蚀塑料容易融入一些塑料桶的成分,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用塑料桶装酒泡酒。2 、药材的选用和处理动物药材,应除去内脏和污物,毒蛇要去头,然后清水洗净后,用火炉或者烤箱烘烤,以达到除水灭菌的效果。植物药材,要尽可能地除去泥污和杂质,阴干后使用,之所以要阴干,就是要保持药材的药力。3 、容器的选择泡药酒的器皿一定要选择陶坛或者玻璃器皿,有条件最好选择陶坛,陶坛比玻璃更适合存酒放酒,我们熬制中药、古时候存酒都是陶的,可以加速酒的老熟,不能选用塑料和金属器皿。塑料和金属中容易逸出有毒物质,或者产生毒化反应。而玻璃和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 谷养康纯粮食酒 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由,坛子容量是 2300ML,但实际装酒为 1500ML,留出 800ML 的地方可以装入药材,他们瓶口直径 4CM 可以直接加入药材,这款酒,不单是真正纯粮酿造,而且是陶坛,专门为泡药酒而做的。常见养生药酒配方1. 王益酒【配方】 蜜炙黄芪 250g 生炒白术各 100g 熟地黄 250g 枸杞子 250g 玉竹 250g 白酒 1500ml【功用】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制法】1 将所有药材洗净后研细碎,装入纱布袋中; 2 与白酒一起放入砂锅内,上火煎煮 40 分钟; 3 过滤去渣留液,入瓶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1 次,临睡前饮用。【药材功效解析】玉竹:甘平之味,养阴生津,润肺养胃。黄芪:甘温益气。白术:健脾助运。地黄:养血活血。枸杞子:补肝肾之阴。此酒力缓,久饮对先天、后天不足有不可估量的疗效。主治诸虚百损,体弱无力,头晕目眩,胃纳不佳,腰膝酸软,男子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盆腔炎等症。【方剂来源】民间验方2. 乌须酒【配方】何首乌 500g 白首乌 500g 胡桃肉 90g 枸杞子 60g 莲子肉 90g 全当归 60g生姜汁 20g 蜂蜜 90g 细曲 300g 生地 120g 麦冬 30g 糯米 5kg【功用】补肾养肝,益精血。【制法】1 先将两种首乌洗净,用水煮过,捣烂; 2 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药材捣为粗末与首乌一起装入白布袋,封口备用; 3 将细曲捣成细末,备用; 4 生地用酒洗净,放入煮首乌的水中去煮,等水渐干时,再用文火煨; 5 待水汁尽后,取出捣烂备用; 6 将糯米放入锅中,加水 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状,然后倒入干净的坛子里; 7 冷后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放在保温处酿制,待有酒浆时开封; 8 将生地黄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3~5 日后开封; 9 压榨去糟渣,贮入干净的坛子里,再将药袋悬入酒中,加盖; 10 将坛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 80 分钟后取出,埋入土中; 11 过 5日将酒坛取出,开封,去掉药袋,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再细滤一遍,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白首乌、枸杞子、胡桃肉、莲子肉、当归:补肾养肝,益精血。 红枣:调和诸药,并有健脾作用。 麦冬:滋阴润燥。蜂蜜:调味,并能缓和酒性。此酒功效为补肾养肝,因肝肾精血不足而导致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憔悴,须发早白,大便秘结等症。【方剂来源】《寿世保元》3. 大补中当归酒【配方】当归 40g 续断 40g 肉桂 40g 川芎 40g 干姜 40 g 麦冬 40g 芍药 60g 甘草 30g 白芷 30g 黄芪 40g 大枣 20 个 干地黄 100g 吴茱萸 100g 黄酒 2000ml【功用】补虚损。【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2 将其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黄酒浸泡 24 小时; 3 加水 1000ml,上火煮至 1500ml; 4 冷却后,去掉药袋,过滤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每日 3 次,饭前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当归、川芎、干地黄、白芍药:补血而调理冲任。黄芪、续断、白芷、麦冬、大枣:健脾益气,补肝益肾。肉桂,吴茱萸、干姜:温通经脉,暖小腹而止疼。此酒主治产后虚损,小腹疼痛。【方剂来源】《千金方》4. 当归地黄酒【组成】生地黄 50g 当归尾 50g 黄酒 500ml【功用】补血,止血。【制法】1 将上述 2 味药材一并捣成粗末; 2 放进锅中,倒入黄酒,在火上煮 1小时; 3 然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20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地黄:滋阴养血,治疗吐血,衄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腹痛等症。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当归尾有止血的作用。但当归性滑,生地粘腻,所以脾胃虚寒,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应慎服。此酒有补血止血的功效,主治产后血崩,腹痛等症。【来源】《民间验方》5. 当归独活酒【配方】独活 60g 大豆 500g 当归 10g 黄酒 1500ml【功用】祛风补血。【制法】1 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 24 小时; 2 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 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15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 当归:补血活血。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方剂来源】《民间验方》6. 当归红花酒【配方】当归 30g 红花 20g 丹参 15g 月季花 15g 米酒 1500ml【功用】理气活血,调经养血。【制法】1 将上述 4 味药材研成细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2 放进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米酒浸泡,封口; 3 7 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用法】每次 15~30ml,每日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治疗血虚,又可用于痛经。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养血安神,为调经之要药;月季花:疏肝解郁,活血调经。此酒有理气活血,调经养血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方剂来源】《本草纲目》7. 巴戟熟 地酒【配方】巴戟天 60g 熟地黄 45g 狗杞子 30g 制附子 20g 甘菊花 60g蜀椒 30g 醇酒 1500ml【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制法】1 将上述 6 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 3 5 日后开取,过滤去渣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8. 巴戟天酒【组成】巴戟天 18g 牛膝 18g 石斛 18g 羌活 27g 当归 27g 生姜 27g 椒 2g 酒1000ml【功用】补肾壮阳,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煮 1 小时; 3 取下冷却,过滤后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将酒温热服用,不拘时候,常觉有酒力为好。【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用于阳萎痿、冷痛、腰膝痹弱等症。牛膝:活血法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烦,明目,强腰膝,补肾积精。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痹弱、疮痈、便秘等症。生姜:解表,止呕,止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胃寒呕吐等症。椒:可温中,止痛,杀虫,用于脾胃虚寒冷痛,吐泻,蛔厥等症。此酒内补肝肾筋骨,外祛风寒湿邪、中介活血通经,主治腹部瘀结冷痛,折伤闪挫,腰膝痹痛,足痿无力,肢节不利、四肢拘挛,肾虚阳痿。9. 仙灵脾酒【配方】仙灵脾 60g 白酒 500ml【功用】益肝肾,祛风湿,壮筋骨。【制法】1 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 2 放入酒中浸泡,3 日后取出。【用法】每次 10~30ml,每日 1 次,睡前服用。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此酒。【药材功效解析】仙灵脾:又名淫羊藿,其性味辛甘而温,可补肾壮阳,祛风去湿。此酒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有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主治阳痿,尿频,腰膝无力,四肢麻木,肌肤失仁,以及女子性欲减退,久不受孕,也适用于老年人的肾气不足诸症。此酒主治腰膝发凉、麻木、酸软疼痛,腿足屈伸不利,痹着不仁,肝肾两亏,风寒湿痹。10. 长春酒【配方】山茱萸 30g 巴戟天 45g 石菖蒲 30g 地骨皮 40g 覆盆子 45g 枸杞子 100g菟丝子 45g 肉苁蓉 120g 柏子仁 40g 五味子 24g 熟地 45g 山药 40g 牛膝 70g 杜仲 70g 茯苓 30g 人参 10g 木香 15g 川椒 9g 泽泻 40g 远志 30g 天冬(去心)30g麦冬(去心)30g 白酒 3500ml【功用】补虚损,壮筋骨,调阴阳。【制法】1 将所有药材捣成碎末; 2 装入纱布袋,放进干净的坛子里; 3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再放在文火上煮沸; 4 约 1 小时后离火,冷却后将坛子密封; 5 7天后开启,将药渣除去,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何首乌、怀熟地、枸杞子:补肝肾,填精髓。怀生地、天冬、麦冬:滋阴。人参:补气。白茯苓:健脾利湿。当归:补血活血。此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之症。11. 仙茅酒【配方】仙茅 120g 酒 500ml【功用】温肾壮阳,祛寒除湿。【制法】1 将仙茅九蒸九晒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每日早晚 2 次,空腹服用。阴虚火旺者忌服。【药材功效解析】仙茅:性味辛热有毒,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用于阳痿精冷,小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痹等症。此酒主治阳痿滑精,腰膝冷痛,男子精寒,女子宫冷不孕,老年遗尿,小便余沥等症。12. 九香虫酒【配方】九香虫 40g 白酒 400ml【功用】补肾壮阳,理气止痛。【制法】1 将九香虫拍碎,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 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九香虫:又名黑秃虫、屁板虫,为蜻科昆虫九香虫干燥全虫。其性味咸温,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适用于胸隔气滞,脘痛痞闷,脾肾亏损,腰膝酸楚,阳痿等症。此酒主治因肾虚所致的阳痿,以及胸隔气滞等症。13. 仙灵酒【组成】仙灵脾 120g 菟丝子 60g 破故纸 60g 金樱子 500g 小茴香 30g 巴戟天 30g川芎 30g 牛膝 30g 当归60g 肉桂 30g 沉香 15g 杜仲 30g 白酒 10000ml【功用】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制法】1 将上述药材打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加盖; 3 将器皿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 1 小时; 4 取出器皿,密封;5 7 日后开封,过滤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3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破故纸、牛膝、肉桂、杜仲:补肾壮阳,强筋骨。金樱子:可补肾固精。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沉香、小茴香:理气,兼引药下行。此酒有补肾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骨的功效,主治腰膝无力,下元虚冷,行走无力,阳痿,遗精、泄泻等症。中老年肾阳亏损,气血不足者可把此酒作为食疗常服。14. 右归酒【配方】仙萸肉 70g 菟丝子 55g 炮附片 30g 枸杞子 75g 茯苓 50g 鹿角 30g 当归120g 桂枝 70g 熟地 50g 白酒 1500ml【功用】温利肾阳,填充精血。【制法】1 将上述药材洗净一起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缝口; 2 放入白酒中浸泡,封存 100 天; 3 过滤去渣,取液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5~10ml,每日早晚 2 次服用。药性偏热,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药材功效解析】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鼓舞肾气。熟地、山萸肉:补肾阴,滋化源。茯苓:泄其肾浊。此酒主治肾阳不足,阴寒内盛,老年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腰酸腿软,小便不利或反而增多,遗尿,尺脉微弱,舌淡;或者中年人阳痿,滑精,以及寒癫,浮肿,火不暖土,脾胃虚寒,呕吐腹胀,食少便溏等症。15. 大风引酒【配方】制附子 16g 枳实 20g 泽泻 20g 陈皮 20g 茯苓 20g 防风 20g大豆 100g(原方有甘草) 水 1000ml 米酒 1000ml【功用】祛风利湿止痛。【制法】1 将上述前 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3用米酒、水一同煮大豆; 4 煮取 750 毫升,分作 3 份。【用法】每日服 1 份,3 份为 1 疗程。【药材功效解析】制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泽泻、茯苓:利湿健脾。枳实、陈皮:理气化湿。大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此酒有祛风利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痛,遍身胀满。因制附子之毒性,可小量服之,观察效果,再酌加至治疗量。16. 三滕酒【配方】络石藤 90g 海风藤 90g 鸡血藤 90g 桑寄生 90g 五加皮 30g 木瓜 60g 白酒 3000ml【功用】祛湿,舒筋,通络。【制法】1 将上述 6 味药材,切成薄片,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按冷浸法制成药酒 ml 即成。【用法】每次 30ml,每日 1~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络石藤:性味苦寒,善于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海风藤:性微温,味苦辛,长于法风除湿,温通经络。鸡血藤:性温,味苦而微温,专于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桑寄生:性昧苦平,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皮:性温味苦辛,可祛风湿,强筋骨。木瓜:性温味酸,舒畅活络,化湿和胃。此酒有祛湿、通络、舒筋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17. 十七味药酒【配方】白石英 120g 酸枣仁 30g 羚羊角 30g 磁石 120g 石斛 90g黄芪 30g 羌活 30g 生地60g 牛膝 90g 肉桂 60g云苓 60g 杜仲 45g 酒 3500ml【功用】祛风,利湿,补虚。【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碎为细末,装入布袋内,悬挂在干净的坛子同内;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10 日后开启。【用法】每次 1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旋饮旋添酒,味薄止。【药材功效解析】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风、羌活:祛风湿,通经止痛。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丹参、山萸肉、黄芪、酸枣仁、生地、杜仲:补虚蠲痹,缓挛急,强腰脚。石斛、磁石、羚羊角:补肾益精,聪耳明目,舒筋除痹。云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为生化之基。此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腰脚软弱无力,视听不明。18. 十味附子酒【配方】制附子 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 50g 丹参30g 续断 30g牛膝 30g 白术 50g 生姜50g 细辛 25g 肉桂 25g清酒 1500ml【功用】散寒逐湿。【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细如麻豆大,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春夏 5 日,秋冬 7 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0ml,每日 3 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制附子、肉桂、细辛:温阳散寒止痛,启先天生发之机,扶正以祛邪,通经除痹弱。五加皮、续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并可祛湿,以治腿足酸软等症。丹参:通调血脉,养血舒筋,以疗挛急、萎枯。白术、生姜:和胃化湿,以祛肿胀、呕吐之患。桑白皮:开肺利水,以抑脚气之冲逆。此酒散寒逐湿,温阳行痹,补肝肾,强筋骨,益脾通脉,降利冲逆。主治因脚气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或麻木、酸痛、挛急、肿胀、发热、萎枯、呕吐等。19. 天麻酒【配方】茄子根 30g 大麻仁 30g 骨碎补 15g 制附子 8g 晚蚕沙 30g恶实根(切焙)10g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天麻 15g松节(碎细)15g 败龟(醋炙)15g 龙骨 10g 虎骨(酒炙)10g乌蛇(酒浸去皮骨炙)10g 羌活 10g 独活 10g 当归 15g牛膝(酒浸切焙)10g 川芎 15g 熟地 15g 酒 1500ml【功用】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制法】 1 将上述 19 味药材粗捣碎如麻豆, 装入纱布袋内; 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密封; 3 春夏 4 日,秋冬 7 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用法】每次 15~2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天麻、松节、恶实根、羌活、独活、茄子根、晚蚕沙;祛风湿,利关节,以治风痿之标。骨碎补、龟板、龙骨、虎骨、乌蛇、白花蛇、制附子、牛膝:益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当归、川芎、大麻仁、熟地:滋养阴血,养血柔筋。此酒能祛风于内外,邪正两顾,燥润相济,主治肢体瘫痪,行动不利20. 天麻石斛酒【配方】牛蒡子 20g 制附子 20g 乌蛇肉(微炒)20g 仙灵脾 20g五加皮 20g 虎胫骨(涂酥炙黄)32g 牛膝 20g 草薢 20g 桂心 20g当归 20g 杜仲 20g 茵芋20g 狗脊 20g 丹参 20g 石斛 20g川椒(去目并闭口者微炒出汗)25g 天麻 20g 川芎 20g 酒 1500ml【功用】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制法】1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细碎,放入瓮中; 2 倒入酒浸泡,密封; 3 7 日后开取。【用法】每日 10ml,不限时,将酒温热服用。饮 10 毫升加 10 毫升新酒,至药味薄为止。【药材功效解析】石斛、川芎、当归、丹参:舒筋活血。天麻:息风平肝。仙灵脾、杜仲、狗脊:补肝肾,强饿骨。五加皮、牛膝、草解、牛蒡子、虎胫骨、乌蛇肉、茵芋:祛风湿,坚筋骨,止痛。制附子、川椒:温阳散寒止痛。桂心:通血脉,暖脾肾。此酒舒筋活血,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脚肿胀。21. 乌梢蛇酒【配方】乌梢蛇 1 条 酒 500ml【功用】祛风通络,攻毒。【制法】1 将乌梢蛇放入干净的瓶中; 2 倒入酒浸泡 3~4 日,药酒则成。【用法】每次 10~20ml,每日 3 次。【药材功效解析】乌梢蛇:性味甘、平;无毒,能祛风湿,通经络。此酒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麻风,皮疹搔痒,疥癣,破伤风。22. 五加皮酒【配方】五加皮 50g 当归 45g 牛膝 75g 高粱米酒 1000ml【功用】散风除湿,强溺壮骨。【制法】1 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 2 与当归、牛膝一起放入砂锅内同煎 40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兑入高粱米酒中。【用法】每次 10~30ml,每日早晚 2 次,将酒温热服用。【药材功效解析】五加皮:性温而味辛苦,可祛风胜湿,强筋骨。当归:甘辛而微温,可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牛膝:味苦、酸性平,可强肝肾,壮筋骨,利尿通淋,活血散瘀。此酒主散法湿,和血养血,主强肝肾,益腰膝,主治风湿麻痹,四肢拘挛,腰腿软而无力,或膝痛不可屈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梢蛇泡酒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