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日本的日本漫画杂志志投稿是什么体验

日本的科幻文学水平为什么强于中国?
来源:互联网
【日本在世界科幻文学的重量远远强于中国,是中国文学的低迷还是科幻文学这个分支在中国的影响就不够?在科幻文学的发展中日本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这还真是钱的问题……比如说日本的翻译稿酬是国内5倍以上。钱多自然从业人员就多,行业自然也会繁荣起来。但是繁荣和水平高是两个概念,繁荣并不一定意味着水平高,所以对于题目的表述其实我是持保留意见的。日本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至今历时50多年,其中当然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但回观国内,也并非没有可以与之比肩的小说。而且中日两国大概是因为社会背景的差异,科幻小说所关心的内容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顺便说一句,日本有专业的中国科幻研究会,中国倒是还没有日本科幻研究会哈……------------------- 把下面回复zzzz的也贴上来:星新一是写超短篇的,量大,也有不少很出色的文章,但也不可能每篇都保持高水准,单以小说本身论,国内也不是没有同样优秀的短篇。小松左京的成就当然是有目共睹,但要说水准凌驾于其他作者,个人觉得也未必,且说他最著名的《日本沉没》今天还有多少人当真觉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倒是筒井康隆的小说常常令人惊艳,但是反过来讲日本几十年也只有一个筒井康隆而已。再有,看看今年三体在世界各大科幻奖项中提名的情况,至少日本还没有哪部作品能做到这种程度。
补充一下有关于日本部分的回答。日本科幻实际上是依托于日本整体通俗类和幻想类文学的根基。日本从60年代左右开始,推理,奇幻,科幻等幻想领域都开始蓬勃发展。1970年开始颁发日本科幻最高奖星云赏。简井康隆,小松佐京等注明作家都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而且不局限于文学领域,在动画,漫画等领域都有大量作品出现。漫画之神手冢的作品大量带有科幻色彩。这样大量的作家作品出现,使得日本科幻更容易出现杰作,提高整体水平。而且整个领域的繁荣使得很多作家成为多栖,别的领域优秀作家也会来创作科幻。最近比较有名的乙一就是一个例子。科幻作家一定要有相当水平的科学素养才能写出相对优秀的作品。日本战后文化上没有受到过多骚扰,大量国外的科普科幻作品被翻译,这比国内要早了不少。日本中小学的硬件条件都比较好,一般都有图书馆,相比于中国同一时期,日本学生可以容易获得很多各种图书。这样日本热爱这方面的人的兴趣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举一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凉宫春日》系列作品应该算是带有科幻色彩的轻小说,曾经一本里描述过一个人物手里拿着一本书,书名是“哲学家和画家还有音乐家是一个完整的环”。当时我读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有名的科普作品《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異璧之大成》。此书1979年成书,1985年日文版出版,而中文版1996年出版。足见差距。以上没有坚实可引用的论据支持,如有问题欢迎指出。
我主要从科幻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的角度谈谈。希望有其他角度的优秀答案。答案较长。一句话给那些看不下长答案的人:因为中国科幻根基太浅,传统太短、太少、太弱!国人在长时间里对中国科幻的理解有问题。一、中国科幻的发展历史中国的科幻发展到现在,其实是呈现四个阶段的。如今的中国科幻传统,其实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而且这三十年是中间还出现了一个裂痕,是拦腰截断的三十年。如今的中国科幻传承,是从90年代建立起来的。传统有30年,但是传承只有不到20年。中国科幻是个羸弱的婴儿。第一个阶段是清末到建国前,主要是本土的「章回制小说」和翻译的「科学小说」并行。这个时候的「科幻」,创作者和翻译者的目的主要在于传播科学规律,或是寄托美好的强国梦想。比如鲁迅翻译的《月界旅行》,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陆士谔的《新中国》(这书在2010年因上海世博会还被炒作了一番,说什么预言到了世博在中国开之类,其实是个噱头)。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初期,受苏联科幻文学和鲁迅科幻观的影响,中国科幻文学只是成为科普的工具,文学性和思想性均很弱。文革时期,基本上没有科幻创作。第三个阶段是文革后,这是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其科幻创作平均质量之高,是许多读者今日难以想象的。很多人以为在90年代之前,我国科幻小说创作没有高峰,错了,是有高峰的,相反的,在其后的二三十年时光里,再没有一次形成了那样的创作高峰。后来二十多年的科幻小说家的创作,都是以《科幻世界》为阵地开始的,其影响,和80年代的科幻创作远远不能比。上世纪70年代末,童恩正、郑文光等人希望进行一个突破,试图发扬科幻的文化批判传统,比如有以深沉与悲悯的情怀在《月光岛》上反思「文革」的悲剧,在《温柔之乡的梦》里批判盲从。当时热门的科幻小说还有魏雅华的《温柔之乡的梦》,金涛的《月光岛》,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伦布》,萧建亨的《密林虎踪》,童恩正的《雪山魔笛》,叶永烈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丢了鼻子以后》,郑文光的《太平洋人》和王晓达的《波》等。这些小说其质量与今日相比,都并不低。可以说,当时真的是我国科幻小说史的一个创作高峰。不过比起世界科幻的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中国科幻的根基,实在是太浅了。这些作品,基本上也只限于中国一国传播,世界影响很小。但是!悲惨的一幕出现了,那场很著名的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论争,最终导致了中国科幻的衰弱。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了。在这场运动中,科幻在行政上被定性为「精神污染」,受到直接正面的打击。批评科幻「散布怀疑和不信任,宣传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商品化的倾向,正在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某些科幻创作。」「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畴,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一时间,所有的科幻出版部门风声鹤唳,噤若寒蝉。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禁止刊发科幻小说,相关杂志纷纷停刊整顿,已经试刊成功的《中国科幻小说报》,申请刊号的报告再也没有下文。最严重的时候,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发表一篇科幻小说。 郑文光先生也在这一年患上脑溢血,创作生涯从此终结——就在科幻被认为是精神污染后的不到一个月内。中国科幻刚刚起步,就在这里终结。这是中国科幻的第三个阶段。第四个阶段就是由大家很熟悉的《科幻世界》引导的,这个阶段里产生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这些作家,俗称「新生代科幻」。我不多做论述。回顾了整个中国科幻的历史,你会发现,中国科幻的根基是如此薄弱,中国科幻的传统是如此之短,如此之少,中国科幻的发展是如此艰难。试问,如何能够进入世界水平?二、反思:中国科幻的创作观念科幻文学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的没落,究其根本其原因在于大众以及学界的批评家们对于科幻的误解和偏见。这些偏见可以上述到一个世纪前,并且其影响至今远远未消除。实际上,科幻小说在20世纪初(即第一阶段)被引进中国时,就被纳入到了功利主义的方向,典型者如梁启超、鲁迅。这是原因之一。也由于「science fiction」( 这个词是1926年雨果·斯根巴克提出的 )词义的模糊性,使得其后大部分的人都把「科幻小说」等同于「科学小说」,那些幻想成分较多的科幻小说反而被排除在外,归入到一些「理想小说」这种神奇的分类中去。这是原因之二。这种科幻小说理应承担「科学思想」传播的观点,对于当时以及其后70年我国的科幻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远超目前你们能够想象的影响——直到现在不少人还把科幻小说当做是科普小说,或者仅仅是那种地摊上的奇幻类读物。建国后、文革后绝大多数科普评论家、科学家和有关领导则判定科幻小说是科普创作的一部分。他们以此为出发点,要求科幻小说更多地围绕着科学内容展开,压缩其中情节、背景描写、人物刻画等文艺成份,实质上便是否定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 这种思想在当时固然有现实意义,但在如今真是流毒不浅,普通人对于科幻的误解全缘于此。可以说,其后半个多世纪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是呈现一个较为畸形的状态的。指导理论如此,科幻创作便很难了。而读者群体,就更难培育起来了。在中国科幻发展的第四阶段,高质量的科幻很稀少,面向初高中学生的《科幻世界》和面向初小学生的《科幻大王》只能创造出很少的一部分小众读者。市面上大部分留存的或是十几年前的科幻作品,如《小灵通漫游未来》,或是一些瞎编乱造的神魔乱弹星球大战。大量劣质科幻的存在,再次造成了高质量读者群体的流失。没有受众,科幻的传播就难以为继。没有受众,科幻发展就难以为继。最后增补两点,不了解,便不具体展开,希望有优秀答案补充进来:日本除了科幻文学,还有漫画和奥特曼这样的特摄片作为支撑,科幻发展的生态氛围非常好,中国弗如远胜。日本是个岛国,国民都有忧患意识,或许是科幻发展较好的一个原因。比如《日本沉没》。update :答案被发到知乎官微了,我看很多人问日本有什么好的科幻作品,就此回答一下:长篇有《日本沉没》,超长篇有《银英》,短篇有星新一的各种短篇。都是世界级作品。不要和我提《三体》巴拉巴拉,中国当代科幻能稍微拿出来提一提的也就《三体》了,一部作品和人家整个国家科幻的生态系统比?是谁肤浅?
谈到科幻文学,作为当年的一个亲历者,终生爱好者,有些东西觉得现在有必要说出来,虽是陈年往事,可是希望有所借鉴于将来。如果不想看这段,可以直接跳至第二部分看答案:1中国的科幻姓“科”还是姓“文”?2国人的文化属性。3日本及欧美科幻文学的全价值链整合营销体系。一.往事10多年前,我在浙大创办了全浙江省第一个高校科幻协会,得到当时全国全省范围内可以获得的最多外部学术支持,如《科幻世界》杂志社,《世界科幻博览》杂志(已停刊),浙江省科技协会等,并成为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第一个高校学生团体会员。那几年我们作为一个浙大的小众社团,在当时还是办了大量出彩的活动,比如每年的诺贝尔奖解析讲座(都是邀请与获奖者有直接共事过的,或者相关领域同行教授主讲,包括那次非常有名的“对话”形式讲座——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每年的科幻征文大赛(有科幻作家赵海虹老师主审及《科幻世界》编辑协助审稿,有几篇作品放到现在也还是不错的内容,不过都没对外投稿发表实为憾事。不过最近有人对改编其中一部短篇为电影略有兴趣,接洽中)制作多期科幻专刊《奇点》,主要发布社团的年度获奖作品为主。创建独立的协会科幻论坛,共享科幻读物以及科学,科幻问题探讨。自发捐书建立科幻图书角,多次线下互动阅读。还进行了一次《浙大5校区“科幻&科学精神”问卷大调查》,不知道是否全国范围,至少也是当时省内第一个这么大型的科幻主题调研,得出一些结论引起很多深思。其他讲座,观影,参观活动,很多都属于当时高校内独家。记得前几天姬十三来浙大讲座,我曾和他聊起,当年我创办科幻协会的目的其实和现在果壳在做的事情一致,就是普及科学精神(关于这点定位下面会有详述,暂且不必吐槽),引导人们去“感受科学的人文魅力,探讨科学的人文内涵,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去关注科学,探讨未来。“求创理念,科学品质”,是我们当时的社团口号。只不过,10多年前我们的社团尝试,几年后就淹没在浙大的“百团大战”之中,现在除了当年一些社员记忆,其他什么都没留下。分析原因,除了社团内部管理问题之外,我个人一直对于当年那次大调研《浙大5校区“科幻&科学精神”问卷大调查》中的一个结论很在意。简单说,就是:中国的科普对象应该面向小学初中生,对于大学生这一基本定型,文理术业专攻的人群,科普意义有限。若干年后,姬十三带领果壳,以微博为平台,聚焦大学生等年轻人群体,走上一条全新“科学流行化”的道路,那是赶上了天时与人和的后话。10多年前,还是流行BBS,聊天室的时代,那样的国内网络散点式分布的环境,也都不具备这个外部条件。对于姬十三及果壳现在做的事情,我非常认可,但是我也觉得他们应该对于低年龄层次的小初高用户加以关注,因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整个国家科学精神的布道,应该关注这个未来人群。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了数代中国学子,学子的新新人类应该有更好的科普读物,果壳应该做个表率。不过那次讲座时候,姬十三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做这个纵向延伸,实在可惜了。二.现实拉回这个提问:日本在世界科幻文学的重量远远强于中国,是中国文学的低迷还是科幻文学这个分支在中国的影响就不够?在科幻文学的发展中日本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个人分析:1中国的科幻姓“科”还是姓“文”?在国外,这个其实已经不是问题了,可在当今中国,这个依然还是个问题。科幻小说最先是作为“赛先生”的亲戚而引入中国的时候,如鲁迅,梁启超等人对此有很明确的阐述。最近有部新出版的遗珠之作《飞翔吧!大清帝国》,在这一点上分析的较多,如果敢兴趣那段清末民初中国科幻断代史的读者,推荐一看,很多地方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于历史的无厘头。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幻小说被赋予科普的重大意义,包括那部《小灵通漫游未来》,郑文光,叶永烈等人的诸多作品,都是如此。当然,科幻本就有软硬之分,硬科幻与科普文学也确有交叉之处,但是国内有关部门一味强调于此导向的后果就是,当我国的科幻文学开始软硬兼开的时候,被强制扼杀了其文学一脉的发展,历史影响深远。到现在,我更加认为科幻小说应该被视为为一种类型文学,文学性要求远大于科学表现力。这几年来,在中国作协的圈子里面,科幻小说终于与其他类型文学一道,被主流文学界逐渐认同。不管目前地位如何,这个导向性是非常好的,未来也会吸引更多文学工作者,投身科幻文学。但这个问题的最终破题纠错,还需要借助更多大众媒体来实现。2国人的文化属性。先秦百家之中,除了法家之外,都有追溯往昔史前的传统,儒家是,道家也是,直追三皇五帝,尧舜禹。虽然古希腊也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这样的说法,但在培根等人划时代的科学宣言之后,国外科学以及其他带动影响,使得他们更加往前看,文化的前瞻性视角得以确立。所以国人之文化本就怀旧,又不喜奇巧淫技,同样归属想象文学范畴的武侠魔幻可以有,基于一定科学原理的科幻小说的土壤却一直很稀薄,偶尔几篇也有浓重的机械主义成分,如偃师。儒道佛三家文化虽有差别,但是对于循规蹈矩,中庸调和都有相似,在加上中国只有朴素科学的大背景,李约瑟之问也可以是一个辅证,基于这个背景,中国科幻文学势弱多年也就好理解了。不过,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佛道儒的一些法术概念性的东西,竟然在日后被日本,欧美一些科幻作品借鉴使用,获得世人追捧,比如奥特曼的设定,比如《黑客帝国》、《云图》。但是在科幻文学与这些东西的相关性研究上,目前没有太多研究成果出来,可惜了。不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西方哲学携带大量西式文化的冲突,尤其是经过港澳台这个中转消化后的大众媒体发展,大陆的科幻文学迎来了一波较大发展。其中居功至伟的不得不提到现在的《科幻世界》杂志,虽然这十年来也有不少科幻杂志办刊,但是只有《科幻世界》坚持下来了,孤军奋战,愈战愈勇。现在很流行的大刘,其实在《科幻世界》杂志知名科幻作家排行榜中,当年较长时间内都是排在王晋康之后的(现在很少写了),而现在大刘已经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界的一面旗帜。中国这一代科幻作家的成长,依托的是《科幻世界》杂志这个平台,但是更加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涌动,加上他们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在文化开放的时代接地气,求新谋变,大刘的成功也是其他科幻作家的共同激励而来。另外不得不特别提到1999年的那篇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至今仍很好奇当年究竟是哪位命题组老师会想出这么一个狂赞的题目。恰巧因为1999年4月那期主题就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那年考生有人更好买了那期《科幻世界》,至少作文35分就简单了。我现在都能记得当年全民讨论高考作文题,乃至科幻文学现象的热闹场景,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大众传媒力量对于科幻文学传播的强大影响力。那一年以及第二年的《科幻世界》卖得很好,订阅量据说也很好,那一年很多高中家长不在反对孩子看杂七杂八的课外科幻读物了。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如果放在当下,将是微博头号话题,很多人会有不少社会学分析,而当年,这是科幻文学界的热点,并影响了很多人。3日本及欧美科幻文学的全价值链整合营销体系。美国的科幻市场在1980年代后盛极而衰,但是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流行读物,在欧美日本受众极其广泛,类比武侠小说在中国。而究其原因,最大方面还是科幻文学与现代光影媒体的有机嫁接,使得科幻文学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在长久无趣的当下社会的西方民众,极大满足了他们对于异质文化,异域想象的刺激感和满足感。比如《星际迷航》的影视剧,小说、漫画书、电视游戏等,《星球大战》系列(听说又要开拍新剧了),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依托于整个欧美日本就十分发达的文化产业运作体系之上。一般流程都是书籍出版,电影或电视剧集制作,著作再版或续集,衍生品开发,其他影视作品再开发,一个滚动流程,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利益导向。最近的《饥饿游戏》这个北美最新现象级电影,也是基于这个模式的简单修正而来,只是在目标客户定位,市场开拓,大数据应用方面有了新的尝试。在这一点上,容许我对郭敬明同学的类型文学产业化实践表示一些欣赏,虽然本人对于他的小说和电影,评价不高。郭作为当年的“青春文学”领军人物之一,携在年青人群的影响力(主要是少女人群),建立公司,推新人,建工作室,用娱乐界的经纪人制度,累计起来一些青春文学的写手作家,并且办杂志以平台吸引创作人才,出书做成系列产品,出售小说版权,改编影视剧。针对青春文学的受众,在保障创作者利益的前提下,用西方文化产业界的玩法,打通全产业链,虽然争议不少,但是这个模式至少已被市场证明是可行的。那么中国科幻文学市场是否可以如法炮制呢?比如大刘拉起一杆旗帜,或者《科幻世界》杂志社跨界下,目前看来都不现实。在中国科幻文学这个类型文学里面,目前还缺少可以通盘考虑全局的角色存在,既有对于科幻文学的热爱,又有足够的商业运作能力,还能兼顾多方利益相关机构。另外,中国也有不少可读性很强的科幻小说,也有大量影视公司,但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影视制作团队极其缺乏,导致中国从没产出一部真正伟大的科幻电影(反正我脑子里想不出来)。但是这个也说明,中国文化产业界在这个类型片里面存在市场机会,有朋友他们有家影视公司也确实有这个想法,从科幻电影角度切入中国影视市场,也在协助接洽剧本,任重道远啊。在文学话题里面谈钱略俗,但是基于其他答案也有提到,我这也就不避嫌了,毕竟类型文学的东西,不同于传统文学,应该让创作者赚钱,他们才有动力去创作,作家生存是第一位的。而青春文学,谍战文学(麦家另辟一条师傅带徒弟的路,在科幻文学界未必合适)在商业化方面的成功应该可以复制,创作者不只是拿稿酬,版权费,还有大头的影视剧改编费,再版费,再改编费,后续衍生的商业产品开发等等。据在盛大文学的朋友说起,盛大也在往这个方向走,只是前景现在尚不明确,方向总是对的。回想当年一件小事,我曾想把我们社团的第一次科幻征文比赛获奖作品改编为话剧,与校内一个知名剧社沟通,他们看过这篇科幻小说后,觉得改编难度太大,最后还是放弃了;而两年后他们的第一部原创作品才问世,也是比较简单的大学青春题材。其实当下情况也有类似,很多不错的中国原创科幻小说并没被改编为科幻电影,也让很多大众普通老百姓以看国外的科幻大片为常态,我现在可以理解大刘为什么愿意现在就把《三体》版权卖给一家国内公司去拍了。趁热打铁,边走边看,先有个样本出来也好,此事不以成败论英雄。附录当年我们社团创建时候,我们会刊序言,发到这里纪念下:科幻,因为我们喜欢————张旭良(开幕式发言稿,有删节)
“神舟五号”顺利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科技兴,国家兴,民族兴,则科幻必兴”,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举办本次浙江大学首届“紫金幻宇”杯科幻创作大赛,并得到了《科幻世界》杂志社的支持。
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科幻在发达国家已被认为是一种反映人类后现代焦虑的“先锋文学”,可她在中国的境遇却是长期被排除在主流文学之外,根本未得到她应有的学术地位。而科幻作为一种科学幻想的文学,“它接触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某些装在我们人类这台机器中的幻想,就它最好的方面来说,它能扩大人类能力所及的范围。”诚然,在培养国人科学创新精神之方面,科幻小说完全迥异于其他文学样式,其作用也绝非其他文学样式可比。忆昔1903年10月,鲁迅先生翻译出版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在译作序言中,我们的文学巨人感慨道:同是做梦,中国人梦的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而法国人梦的却是征服月球。鲁迅前瞻性的看清了这种差异中的潜藏危机, 他预见将来,科幻小说对中国民众将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可以使国人“获一斑之见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辅助文明。”他在序言中大声呐喊:“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幻小说始!”鲁迅认为“科幻小说是医治中国人久病之灵魂”的一剂良药,无疑是具有超越时空的民族警示性。
科幻小说是一种以科技进步为首要关注目标的文学样式,她的基本支撑点是科学理念,但就社会范围而言,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国民普遍的科学意识还是相对低下,整个社会只是接受了科幻这种样式却还没完全认同她。欣喜的是,在我国的高校内,思想活跃、对科学充满好奇的大学生们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第一代真正的“科幻人口”。但是,较之北京,四川,上海等省市,浙江省高校内的科幻人口却少得可怜。只要看看我们浙江大学,直到今年才成立了第一个真正的科幻社团:幻宇——科幻爱好者协会,而北京师范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在学校里开设了广受学生欢迎的“科幻”选修课,良好的科幻学术氛围培养出了像星河、杨鹏这样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更不必说在国外,早就有了一门未来学是以科幻小说作为其专门教材的。
科幻文学可以引导人们去“感受科学的人文魅力,探讨科学的人文内涵,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去关注科学,探讨未来。她在提高人们科学素养上的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远见的教育家、教授,学者所意识到,正像我们浙江大学“幻宇”——科幻爱好者协会的成立得到了浙大理学院副院长叶高翔教授和中国长江学者郑波教授的大力主持。当代大学生往往被外国人诟病以“想象力贫瘠,缺乏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很少有机会阅读科学、科幻类书籍。也许有人会说,在校文、理科大学生有可能大学毕业后不在从事与科学相关的事务;但是“科学精神”的“人本品质”对于每一个“社会人”而言必将是终生受益的。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喜欢看国外科幻电影,却似乎越来越不想独立思考,只是被动的“吸收”,而没有主动的创造,但这是与科幻主旨相违背得:她是让人们去感受科学,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而不是让人们一次次迷失在视频特效制造的虚幻场景中。喜欢幻想是人类的天性,而科幻创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想象力的竞赛。想想自己小时候第一次仰望星空时遐想的感觉,现在的你是否还会有那份好奇和感动,不是我们老去了,实在是因为被禁锢的太久了。《黑客帝国1》的哲学内蕴也许正与我们现在高校内的大学生相吻合:中国人不也总是被强大的传统思想这一“母体”教育着不要去“异想天开”,不要“天马行空”,要脚踏实地——一个延续了2000多年的程序。故我们希望在这社会思想最活跃的大学校园内,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科幻社团为中国科幻在浙大正名;通过举办这样一次科幻创作大赛,希望大学生们能找回自己“幻想”的天性,发掘出自己“创作”的潜力——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科幻文学的意义,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推动浙江省内高校科幻文化的成长。阿西莫夫曾经说过,激励我去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希望有一天,人们要找最佳小说的范本时,会想到从科幻小说中去寻找。我们此次大赛是一次尝试,却真的希望它可以成为将来的一种潮流。也许,科幻在浙江省的成长道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协会的所有人都笃信:只要坚持,总可见证中国科幻的明日辉煌。在此,我们以科学和科幻的名义起誓:也许,现在的“幻宇”仅是一点星火,但我们希望她能掀起一场燎原大火;就像潘云鹤校长给我们会报刊名题字《奇点》的寓意一样。此为
“紫金幻宇杯”科幻创作大赛序。
楼上各位说的都太玄乎,我们来说点实际的吧。我02年开始给科幻世界写稿。零零碎碎发表了大约4个短篇,以及一个10万字左右的长篇。前后大概是5年的时间,记得那时候稿费是千字100元。那个长篇我前后写了半年,虽然都是上班之余写的,但总归是投了200+的个人时间进去。最后到手稿费你知道是多少吗?刚好是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对于楼主的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一个文字功底不错,理工科背景出身,有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年轻男性。做什么不比写科幻来钱快?好吧,谈钱伤感情,那么我们这么说,做什么不比写科幻有前途?楼上各位拉拉杂杂说了那么多,都没人往这没钱途一点上较真。文雅点可以这样说:目前国内还传统的图书出版业,无法积攒起足够的消费能力,来支撑科幻这么小的品类。目标用户群不清晰,消费能力不强,改编成电影电视的可能性不大,衍生品授权的可能性不高。出版社没法从这个品类上赚到钱,自然不考虑说挖掘或者养几个作者。作者看不到出版社的投入意愿,自然去找更有前途来钱快的事情去做。闲暇时写个短篇科幻消遣一下,回馈下读者就已经是节操满满了。别跟我说三体。三体那是在巧合之下,变成了流行品。就好像于丹,袁腾飞一样,流行个三五年后,自然由大潮变成涓涓细流。作者本人变成流行符号。而跟进的出版社、作品和作者,运气好找到了自己的水坑,运气不好的就死在大潮褪去后的河岸上了。咱们说回这个问题,日本有阅读传统,有消费能力。一本书写出来,作者虽不至于发财,总不至于不如上班。就算写不出来,还可以回家啃老。但国内作者写作的回报首先低了。然后这社会又穷凶极恶。作者总是人啊,就算自己撑得住,总不能让老婆孩子陪着自己撑吧?再过个十年,就算自己还能写,总得为老来做做打算吧。再过个十年,等棺材本攒足了,估计也写不出东西了。除了上了这条贼船下不来的,估计其他的早就跳水逃生了。说了这么多悲观的话,咱们来说点乐观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传统出版业没法积攒起足够的消费能力。不意味着新兴出版业不行。举个例子,如果将中日科幻文学的比较,限制在百万字以上作品这个类别的话,日本人绝对完败。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起点、纵横、17k(以上排名不分先后)。这些yy小说站养活了很多作者,让更多人下定决心投身写作。为什么他们能让作者赚到钱,为什么玄幻、奇幻、科幻这些在传统出版业看来非常小的品类都能在在线小说站上焕发生机?原因在于起点这类的网站,打破了作品售价均一这个传统出版业无法摆脱的桎梏。同样一本书,在这些小说站发表时,有人忍着盗版小说站各种弹窗广告刷屏去看免费的,有人千字3分钱买正版的,有人掏100万打赏作者。就是这个根据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不同,制造不同付费入口的网游做法,让起点们赚到了钱。也让作者们得以安身立命,买房养家。当然,你可以说起点无文学。但这话我觉得不要说太早,大仲马当初也是写连载的。是非功过,我们两百年后再看好了。抛开起点这种可能一夜暴富的作者平台不说,还有一个,是X瓣这类自出版平台带来的长尾收入。X瓣的阅读平台和作者3:7分成。作品卖多少份,作者拿多少钱。以一个3-4个短篇,4万字量级,定价1.99元的短本子而言,卖出3000本,作者拿到的稿费,就达到了传统出版的回报。而且作者可以借着X瓣这个平台笼络读者,办书友会,打造自己的品牌,连续出书。再举个栗子,之前曾担任《科幻世界》编辑,后离职自己写小说的迟卉。就在豆瓣阅读上出了一本叫“极小值”的科幻小说刊物。内容是4-7篇中短篇。定价2元一本。已经出了4期了。从评论人数和购买频率来看,可能每期收入不超过1000块,但总归是有收入。而且伴随着连续出刊带来的马太效应,收入应该会持续增长。这两个,是我心目中的文学前景所在。再往下,传统出版业最好的前景就是能继续出出教材辞典了。除非他们祭出国家政策的大棒,把这些新兴出版平台拉到同一层面,再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击败这些新兴者。好吧,我已经忍不住开始吐槽了。这回答也就在这里打住吧。15年5月,补充一下:从上次回答到现在,过了18个月,可以补充一些近况了。首先,三体继续火热。接连入围四大科幻奖最终评选。拿奖几乎板上钉钉。拿奖后,可能国内又会掀起一轮科幻出版的热潮。上次科幻出版的热潮在12、13年就已经出现了。只是那些老写科幻的作者们,各自出了本短篇集。现在再回头看,大家仍然只知道三体。15年这次?我们拭目以待。郭总(最世集团)可能投拍科幻电影,以及三体电影开机。可能都是对科幻产业有较大刺激作用的。有正面效果。我们拭目以待。但最后,还是需要有为市场服务的好作者。豆瓣阅读的自出版业务倒没听到什么声音了。像下面评论里面说的,极小值也停了。倒是微博上在做的那个彗星科幻的每个月一次的竞赛相当不错。出了不少好的短篇。只是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另外,提供一个关联阅读,网文方面,腾讯收购了起点。算是一统江湖了。
dhew兄基本上和我看法一致。除了一点:豆瓣收入没那么多,而且都分账给作者了。说白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市场回报还太低,
朋友,一切文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成本问题。
谢邀,但邀请我其实是邀错了人。虽然我本人已经出版和未来会出的两本长篇都算是科幻小说,但我不太爱和人聊“科幻”,因为说到“科幻”,我近年来读的科幻小说“科幻迷”们基本没读过,他们认同的观点我基本要点反对。关于国内科幻的现状,我个人的意见是——最大的障碍是观念的狭隘和落后。就拿科幻奖项来举例好了——美国的很多类型小说大奖,都是涵盖Fantasy, Mystery, Thrill and Sci-fi其中几类的跨界奖项——换句话说,也就是奇幻、科幻、惊险、推理、冒险……不分家。日本也基本照搬了美国人那一套。2001年的雨果奖颁给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迈克尔·克莱顿获得过1969年的埃德加·爱伦坡奖,2012年的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给了高野和明的《人类灭绝》,2003年的轨迹奖科幻长篇给了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米与盐的年代》……至于跨界写作的作家,举不胜举,甚至不乏迈克尔·查邦、科马克·麦卡锡这样受到普利策奖承认的严肃文学作家。西方的科幻,不论是作者、读者、奖项,和其他(类型)文学领域,都是有很多交集的。至于国内的科幻迷么,能聊的就是三个关键词:三体、星云奖、雨果奖,拿来跟你讲的西方科幻基本都是上个世纪的东西,还在为“硬科幻”、“软科幻”争来争去……科幻界的开放程度,大概还不如童恩正时代。
《中国科幻界那么努力,为何还这么艰难》吴岩老师撰文。全文发表于《智族GQ》2014年11月刊。中国科幻界那么努力,为何还这么艰难编辑:何瑫
撰文:吴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对有些人来讲确实是这样。但对另一些人,这个秋天却显得平平常常,甚至恰好相反。丰收感最强烈的应该是来自中国电力集团山西娘子关发电厂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他的小说《三体》第一部的英文版被美国最有经验的科幻出版公司TOR正式发行美国版,而翻译者是近年来在美国颇受好评的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刘慈欣没有应邀去纽约进行发售活动。但在国内,他接受了大大小小的专访,畅谈了自己对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和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感受。站在山巅的刘慈欣收起自己的笑容,做出深思状的照片于是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的封面或题头之上。讲述刘慈欣的故事,离不开传统的艰辛中成长的主题。身处偏远所在的他,从小就是一个科幻迷:枯燥的日常生活,亟待拯救的普通人的生命循环。在一次中央电视台的读书采访中刘慈欣承认,在高考报名的当日,他读到了英国作家亚瑟·克拉克的小说《2001:太空漫游》。那一天,整个世界在他眼前彻底改变了模样。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最大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的实现,走过了蛰伏的10年和尝试的10年才接近了收获的季节。没完没了的修改,再投稿仍然被拒,侥幸地成功发表却毫无读者反响……9月20日,四川《科幻世界》杂志和上海初创未来公司为了跟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争夺眼球,提前召开“未来大会”,同时颁发银河奖。《科幻世界》原名《科学文艺》,它1979年创刊。在创刊的前10年中,这个杂志经历了繁荣、跌落,从饱受期待到饱受争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历程。在老一辈《科幻世界》主编人杨潇和谭楷的眼中,《科幻世界》的从死到活,差不多就是他们摸索中国改革开放的命运、在艰苦的时代中仍然跟作者和读者披肝沥胆共同奋斗的成长的奋斗史。刊物低谷的时候,发行只有几千份。所有编辑部的员工不得不为了生存投入编辑教辅读物。等把一捆捆的读物从印刷厂取回并送到学校,你才有空余的精力回到科幻作品的编辑上来。在尝试过多次人工呼吸和濒死拯救之后,他们等到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终于,从死亡中归来的体验变得神圣而遥远。随着杂志逐渐走向真正的成长,它开始在中国读者眼中成为一块圣洁的招牌,期刊不但从数量和质量上大规模扩充,甚至把所有成功的科幻作者都保护到自己的麾下。韩松、王晋康、星河、何夕还有更多的新生代与后新生代传人,前仆后继地出现在这个刊物的封面作品名单之中。任何一个对科幻这个行业稍微有点儿研究的读者都逐渐会发现,在这个海域中露出水面的所有冰山,在亮丽且能反射出灿烂月光的水面部分之下,都有着艰难且不可告人的痛苦的奋斗史。这是一个不可告人却尽为人知的公开的秘密。你要走向巅峰,先要堕入低谷。此时此刻,还有多少人在低谷中游荡着寻找出路?跟刘慈欣差不多同样出生于60年代的熊伟,对许多科幻人来讲完全是一个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熊伟中等身材,面色微黑,戴着深色的眼镜,讲起话来既有建筑业人常见的那种豪爽直率,也有知识分子式的包容退让。熊伟可能是当今最重要的几个对科幻电影发展起到强烈推进作用的人中的一个。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他至少举办了三次科幻电影发展专业研讨会,又跟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的沙锦飞、DMG娱乐的徐卫兵、春光公司的楚戈等几个人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幻电影促进委员会,将六大民营电影公司中的至少三家的老总请进协会支持。现在,他为这个领域中第一套多季集科幻网络电影做了前期准备。“我原来是做建筑规划设计,90年代从川美的几个朋友那里看到了《科幻世界》这个杂志,觉得很有意思。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行各业都在谋求改变时,三聚氰胺等一些事件触动了我,觉得这个国家应该在科学技术标准等方面做太多的工作。2009年有幸我来到北京景藏健康文化公司,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了有关中国文明到底有5000年还是8000年的演讲故事,我开始对这些超出现有知识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这之后,我在中影华纳横店工作的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剧本写作。我外公是电影《抓壮丁》中的导演陈戈,2010年刚好是他去世30周年,为了纪念他,我写了第一个科幻剧本‘银河文明-守护者’。剧本给影视界朋友看的时候大家有的说好,有的说欠火候。这是坚定信念的开始,2013年我决定做些微科幻电影。有朋友给几十万定金,我也有厉害的导演朋友和搞科幻美术的师兄。但搞来搞去,发现不是这里就是那里掉链子,项目播放出口也很难洽商收益。思考感觉可能是我没找到高手的缘故,但发现实际上这个领域高手本来就不容易。对科幻电影来说关键在人,编剧、导演、美术、特效后期等关键人才,有了这些,才能得到投资青睐。现在,为了实现科幻电影这个梦想,我依靠本行工作收益不断地在做项目前期投入。我自己一些很得意的商业投资项目都放下了。几年下来,虽然已经消耗投入了上百万,我还在继续。只不过我现在变得有些缩手缩脚了。毕竟钱不多!”熊伟对我说。跟熊伟差不多正在潜心推动科幻电影发展的人我还见过很多。这其中最大的一群,是来自80后的主力军团。杨俊杰、乔飞、王语堂、鹿秉书、李恩颖也许能成为这些人的代表。这群人多数在电影学院学习过或进修过。儿童时代的科幻想象力,导致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科幻电影事业。杨俊杰投拍了柳文杨的小说《一日囚》,这个片子参加了湖南卫视《我要拍电影》栏目,还拿到了全国50强。他拍摄的100分钟长片《走马灯》在南京工人影城放映,最后还送去了64届戛纳电影节。比杨俊杰更成功的是乔飞。他拍摄的《冬眠》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拍摄得具有大片感的中国科幻微电影。科幻电影评论家西夏特别推崇这个短片,还说服华谊兄弟公司替它做了首映式。据说该片后来在各地参加了多个电影展映,并获得几十个奖励。乔飞也因此被张艺谋的某个新片剧组邀请。他说《冬眠》账单花费在40万左右,不在账单上的,无法计算。鹿秉书跟李恩颖于2012年开始合作拍摄了《火星之眼》。整个电影投入了300万了。到今年年底才能出第一个预告片。他们说《火星之眼》类似一个系列电影的chapter one,后面还有全新内容。我已经讲了太多致力于科幻电影的青年在这个秋天的投入和工作。我发现这些人多数没有从电影的制作上获得任何经济补偿,但他们所从事的一切,对未来的科幻电影发展却至关重要。正是他们积累起了无数在制片、导演、表演、摄影、美工等方面的微小经验,也正是他们把一系列散漫分布在各个行业中的人吸纳到科幻电影的事业之中,这一长期工程可能比他们的电影本身更具有价值。同样是在这个秋天,科幻行业还有另一些被忽视的存在。这就是那些正在为从事科幻研究和探索、想要发现这一文学艺术领域内部深层结构的人。任何一个熟悉中国科幻史的人都知道,从1902年梁启超发起新小说运动和1903年鲁迅翻译凡尔纳小说《月界旅行》开始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一直被现实政治或社会变革反复中断。多年来,破解这一发展困局的钥匙,就是要深度分析这种外来文类的内核所在。以科幻研究为主题撰写博士论文的学子王卫英,一方面要准备在初创未来大会上的发言,一方面要筹备即将召开的王晋康作品研讨会。此外,她还在策划一些新的科幻图书的选题。王卫英在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毕业,在武汉大学文学院进行过博士后研究。在她看来,中国科幻文学跟主流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切合。她的论文讨论了科幻文学的美学特征。毕业后的王卫英先是在中国科普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她跟前任副所长共同发起并参与了百年中国科幻精品赏析的编辑和撰写,这项计划把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进行了深度梳理,同时也汇集了许多不同行业的科幻研究人才。但就是这样的研究也会引发一些非议。科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已经毕业的困惑无法跟正在读书或撰写论文者的困惑相互比较。那是另一些必须攀爬的障碍。高寒凝、贾立元和梁清散是这些人中的两个。高寒凝是小学2年级读过刘兴诗《失踪的航线》之后爱上科幻的。在安徽大学书摊购买《科幻世界》的时候,她遇到了两个正要创办科幻协会的姑娘,三个人一见如故,立刻跑去注册新的协会。高寒凝写过科幻小说,有许多自然的创作冲动,但她更多地还是把精力放在了文学研究上。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期间,她获得导师的理解把论文的焦点指向了新中国早期的科幻小说,并在这个领域作出了第一个全面的梳理。在一次落选之后,她成功地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报到的兴奋还没消失,她开始了新的担心,导师能让她把论文的目标指向自己喜爱的科幻吗?据我所知,在高校跟导师之间协调,期望以科幻文学作为论文内容的人还不在少数。有的人得到了同意,有的人被驳回。先被驳回后得到同意的人也有。贾立元就是其中的一个。贾立元笔名飞氘,在科幻领域已经是成名作家。从北师大环境工程系本科毕业后进入文学院科幻方向做硕士研究,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他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师从格非教授从事博士研究。起初,导师对他博士论文继续以科幻为选题持有疑虑。“这个领域比较偏门,能否做一个和科幻无关的题目?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也许可以得到更扎实的学术研究训练。”在经历了痛苦的纠结和一些尝试之后,他再次把方向转回科幻,导师也最终认可了他选择的晚清科幻这一研究主题。但是,在难于寻找的报纸杂志中寻觅作品和相关文献的工作是如此的艰难,何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相比高寒凝和贾立元这种正在体制内进行科幻研究的人来说,梁清散的工作就更加艰难。梁清散从小喜欢《科幻世界》和美剧《超人》及日本科幻动漫,还读过《物理世界奇遇记》。1999年,他高考正赶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被科幻世界“押中”的作文题。毕业之后设计院无聊的工作让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在创作了一系列以古琴演奏家为内容的传记之后,他彻底辞去工作转而开始科幻创作和研究。现在,已经成为最世文化签约作家的梁清散还坚持着自己的业余科研。他根据武田雅哉和林健群、李广益等所做的基础书单编制的《晚清科幻书目》获得了大众的好评,现在他继续在新时期早期科幻方面进行着努力。“对我们这些体制外的人来讲,找资料找不到是最大的问题。许多图书馆都必须副教授、博士学位或者介绍信。我则只好看管理员今天心情是不是好。心情好,我就能进去看一两本。”当然,这些年发展中国科幻研究的成果并非仅止于此。一个有价值的共识是,这个文类在过去100多年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道路,这其中经历了数次高潮,也有过多次低落。一般来讲,凡是这个国家想要崛起、雄心勃勃地面对未来的时候,科幻作品便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而一旦社会发展进入攻坚期或动乱期,便会遭遇质疑甚至驱除。面对一个新的当口,中国科幻的发展机遇已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但这一次的发展,跟过去的数次以从上到下方式引导的“向科学进军”发展有所不同,市场经济将主导整个进程。在小马奔腾电影公司担任剧本总监的严蓬和独立制片人王语堂都认为,科幻片在类型片领地必须也必定占有一席之地。这在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国电影行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突破口。更多这个领域的从业者也指出,当前面对电影行业的崛起,新颖的剧作不够、合格的编剧不够、合格的科幻制片人也不够。《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说,当前作者的青黄不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在一次跟笔者的通话中特别说,当前一些成名作者都纷纷被各个公司签约,发表作品的领地被严格限制,而新作者缺乏生活,甚至文字功力也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科幻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此我深有感触。近年来,我几乎担当了所有国内各种科幻大赛的评委或电影展的评委,从看到的作品,确实发现特别有创意的作品太少。人们津津乐道的,都还是过去的那些东西,甚至创作的手法也没有逃出已有的“《科幻世界》体”。重庆大学教师、从海外归来的李广益在一次邀请我讲演时谈到,中国当前的发展,特别是“一路一带”的建设,将给整个世界带去翻天覆地的未来。但这样的故事,在科幻作品中几乎没有见过。而陈楸帆则在他反复强调的“科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中,给科幻文学提出了严肃的书写当代的任务。无独有偶,在第二次日本国际科幻大会上,33位全球作家共同撰写了一个公报,其中指出,科幻小说已不再是一个狭窄的文学类型,科幻思维已普遍渗透到当代多种艺术形式之中,它早已超越了“科幻”的标签和文类的边疆。“在作为一种文类或提供给人观察未来的方法之外,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一种理解当下的方式,它正提供着直面和探寻世界、直面和探寻人类对世界之影响的重要工具。”去年和今年我参加了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的四个科幻相关会议,在会上,各个国家的学术工作者和文学创作者都共同强调,科幻正在越出文学领地走向影视、电玩、主题公园、城市规划、产品设计、战略发展等多种领域,但在此同时,全球性的人才和创意缺乏,正在限制这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中国想要在这个领域迅猛发展且弥补国际空缺,就需要强化自己的创意队伍和创意能力,仅有一部《三体》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大量的科幻创意培训和作品孕育,无论国家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尚未做好准备。此外,在文化环境中放宽对科幻的限制,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影审查中对科幻题材的创意应该更放松,而社会生活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对想象力的充分自由也应该给予肯定。今年11月2日,由董仁威等创办的世界华语科幻小说星云奖的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举行。著名作家韩松担当评委会主席。有关2014年科幻秋天故事还没有彻底结束。对于刘慈欣和《科幻世界》,如何继续下种是季节性的命题,而对于年轻的电影人、作家和科幻学子、教师,未来的一切都还在开创之中。如何成功地度过暂时寒冷的冬季、如何等待一个新的春季的到来?他们还能找到多少投资让自己的项目延续?他们还能找到多少资料让自己的研究深化?他们还能找到多少人的理解和支持?
说那么多都没说到根本!!!“小明他爸啊,你儿子脑子好像不太对啊。画的天空都是红色的”。“儿子,过来”,“啪啪啪”“爸,我再也不敢了”
本科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你都这么大了还看《科幻世界》?
莫不是现在我国还处于大规模研究阶段……?有科学理论的人,不太容易转行到写作上面来,都埋头科研呢……君不见大刘还蜗居娘子关么…推荐看大刘写的《三体》,不管是思想性还是技术性写的都不错,尤其是概念的设定。人家最后敢写到地球毁灭,时间之外的历史。一般能做到这点的作家确实不多。我国的科幻土壤还是太少,就像凡事讨论到中国动漫就等于儿童动画片一样,中国的科幻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走到“扩大受众范围”上面来。中国的好作家是有的,“九州”这个世界的设定就令人击节赞叹。(一个类似龙与地下城的东方世界,众多作家参与设定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期望他们能够有一天将目光、学识转到科学和科普、科幻上来,也盼望着有一天中国看着科幻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挑起大梁。
西方:干的多就会干的好,干的好就来钱,来钱就干的更多,干的更多就干的更好...中国:干的烂所以不来钱,不来钱所以没人干,没人干所以干的更烂...
我觉得倪匡的卫斯理是写得最好的科幻小说,除去因为个人原因和时代原因出的一些被人骂来骂去的错误之外(比如南极白熊),很多观念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也是很有价值的,可惜,很多人不承认倪匡是中国人,也有很多人不承认卫斯理系列是科幻,连倪匡自己都不承认(倪匡说过只要故事好看就行,管他是不是科幻呢)
也有自己的强项嘛,我朝意淫文学水平也是举世瞩目的~
dax eursir:
养成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科幻水平难道不是这样 ?多的不说,20年前,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刚出国的人来说,就是科幻世界科幻作家多半出现在受过大学水平教育的人群中,比如,刘慈欣就是个高级工程师拥有足够的科学素养那是必须的20年前,中国大学录取率是在2000万同龄人里选拔60万,现在是在1600万同龄人中选拔700万而一流发达国家呢,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是在4成左右,中国到现在也只有12%左右没有足够的大学生人口基数,社会不发达到一定状态,不可能出现好的科幻作品 !
貌似日本国民自战后起很热衷于科学技术,不对,自明治维新起?不太了解历史,通过小说了解到的,日本人好像很喜欢理科,他们的本格推理几乎都是基于理科知识,日本人喜欢看推理小说,也许他们就更擅长逻辑思考。东野圭吾甚至写过一个短篇吐槽幽默小说,说日本存在很多“伪理科人”,明明没有理科天赋却喜欢阅读高深的理科内容还一定要弄懂,这也体现出日本人真的很尊重科学。中学时地理课说日本因为小国寡民,所以农业发展与中美不同,着重小地块科技耕种和生物技术神马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农业科技含量很高。新干线就不说了。他们还把中草药以现代医学的科技手段分析提纯神马的。另外,日本人还很喜欢幻想,他们的历史都是圣德太子幻想出来的(笑)。电子游戏产业可以证明这一点,看他们把三国战国幻想成神马,无双大蛇Z!圣女贞德乱入...哦,虽然很扯淡也谈不上什么构思精巧,但它是一款著名的上市游戏,这也表明日本社会非常接受这种幻想。(神马你说韩国电子游戏也很厉害?好吧,他们好喜欢幻想,但为何他们的幻想如同他们的游戏一样,千篇一律。)总而言之,在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国家,人们喜爱科学喜爱幻想就会喜爱科幻,因此就会涌现出大批科幻题材文艺作品。
cru danny:
1.啥都能怪到政府头上的人请无视本回答。2.以下属个人浅见,请斧正。---------------------------------------全文概要到一句话:这都是时间问题。仅仅赞同根基薄弱这句话,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物质基础不够,缺少大量拥有足够科学素养的人投入精神文明建设。欧美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作品普遍有几种类型,或者说我看得比较多的,一是基于毁灭的思考,包括毁灭、重生,这和冷战环境、技术恐惧密不可分;另一种是太空歌剧,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这和欧美文明的精神特质密切联系。而凡尔纳时期的技术崇拜几乎消失了,“基于现有技术的幻想”让人产生了对下一个技术门槛的不明确定义和对现有技术的满足。或者说从雪莱夫人以来,欧美科幻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幻想未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大荧幕上看起来NB闪闪的外星人会使用各种不明的光线武器和各种弱逼的工质引擎,飞碟还得狗斗人类居然还能还手。好吧我不是希望人类直接灭绝,但是欧美科幻的主流基本上只有这个类型。说白了,直到现在,欧美主流科幻还在吃黄金时代的遗产。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刚刚百度到的信息“1971 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1975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9%”,而04年我国才达到19%,到现在为止还有人呼吁数学滚粗高考和读书无用论。且不管这些数据的真假,从趋势上来看,这样的教育基础和群众基础,想诞生科幻大师或者进入黄金时代都是痴人说梦的事。从这些角度来看,欧美科幻的发展取决于几个因素:1、工业革命和信息爆炸的推动;2、冷战语境和殖民历史的影响;3、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奠基。以上欧美谈的多,但日本的科幻发展基本近似,虽然缺少工业革命的部分影响,但是整体上属于欧美科幻的分支,在精神特质上加入了东方元素而已,不影响其发展轨迹。我国的科幻发展,古代近代就不提了,现代部分文革之前也不必多提,原因很简单,技术上还是蛮荒的时代,物质上还饿着肚子的时代,科幻的发展几乎可以忽略,那些闪光都是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挣扎,没有继承性,也缺乏创造性,最重要的是没有根基。科幻的根基是什么,是想得出科幻的人、写得出科幻的人、看得懂科幻的人、买得起科幻的人。只有从物质上精神上都形成良性的闭环并形成产业链,科幻才能正常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正处于科幻发展的前期,也就是探索、积累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发展还得在恢复高考以后。紧接着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全部都全力投入了工业建设之中,于是也就产生了写科幻小说这种“副业”不受待见(这个事儿大刘说过好多遍的样子)的客观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能诞生大刘、王晋康这些国产大家其实是件很了不起的事。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也就是大约00年以后,科幻文学的消费者终于大量出现了,有了消费才能促进生产,于是中国科幻文学进入了爆发性的发展,最后以《三体》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春江花月夜》能够得到孤篇盖全唐的美誉,《三体》也可以。具体评价那么多,就不再秀自己拙劣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了。但有一个观点还是想提一下,就是《三体》真正开始了跳出“技术”的尝试,仅这一条,称为中国本土科幻对世界科幻的巨大贡献也不为过。另一方面,现在国内的科幻发展的问题应该不是科幻的问题,而是文学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学院派和通俗文学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明显,看看现在“网络文学”的发展好了,各种蛋碎。中国科幻赶上了一个不好的时代,一个连文学都没有了的时代还谈什么科幻文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好事,因为网络文学跑马圈地样的高速发展,为文学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一定程度上也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日本科幻目前的轻小说化和动漫化也是科幻发展的一种形式,更灵活更通俗,这也是市场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时也可以认为是社会节奏加快的一种时代特征,我国的科幻发展很可能也会步入这样一种模式。但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诞生殿堂级别的作品,我个人还是很乐观的。总结,再给中国科幻二十年,实质上是给中国的教育、科研、经济、文化二十年,我们的科幻一定还能进一步缩短和黄金时代的高度差,或者,创造出属于中国本土科幻的黄金时代。
小时候不太看科幻小说,是对人类要脱离地球、进入太空的恐惧。长大后觉得是小孩子看的。。。
建立在一个国家科技化文明和工业发展程度上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漫画杂志投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