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和田玉籽料图片的肉质疏松

淘翠网公众平台
每周推送淘翠网促销优惠活动信息
淘翠网翠友交流QQ群
以翠会友,翠行天下
购物车空了
去挑选一款心仪的吧
扫一扫,把淘翠网装进口袋
当前位置:
和田玉籽料来之不易 教你鉴别真假籽料的办法
来源:玉满斋编辑:xy时间:
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和田玉有7000年的历史,古老的采玉方式也传承了数千年。
  玉雕是我国古老雕刻的品种之一,题材很广,包括飞禽走兽,花鸟人物等各个方面,这些题材和图案大多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每一种图案都通过其表面的纹图,或谐寓、或象征、或含义,表达了一种而求幸福的愿望,小编现就古玉中常见的图案作一些介绍。
  玉雕题材的寓意介绍
  1.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幸福的到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明清圆雕件及玉牌子常用此图案。
  2.鹤鹿回春:鹤鹿与松树,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有富贵长寿之说,多见于玉插屏及玉牌子。
  3.二龙戏珠: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还有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宋代至清代均有出现,圆雕、玉牌均有。
  4.流云百福:云纹、蝙蝠,见于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烟壶上亦见,云纹形似,表示绵延不断,流云百福,即百福不断之意。
  5.鱼龙变化: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一龙首鱼身,一鲤鱼翻越于龙门之上,古代传说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的额头,都是没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有圆雕动物,有玉牌子,明清常见。
  6.福寿齐眉:蝙蝠、寿桃、荸荠和梅花,多见于玉牌子上。
  7.松鹤延年:鹤和松树,松,象征长寿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多见于玉插屏及玉牌子。
  籽料鉴别&&五招识假籽玉
  和田籽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小编教您几招,让您破招拆招!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光泽质地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缝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五、硬度。的硬度是很高的,韧性也很强,和田玉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对于其他的玉石来说,只有石英岩类玉石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而水石常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极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苍白的颜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泽,水石较干涩,光泽不好。
本文地址:/xueyuan/hetianyu/39165.html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淘翠网观点及价值判断。
你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珠宝常见问题
淘翠QQ交流群:
相关链接:
淘翠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证书号:闽ICP备号-4
福州合利生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晋安区连江北路东二环泰禾广场soho 7号楼10层
LTD ALL RIGHT RESERVED.
友情链接:&更多...俺也转一篇和田玉的知识,学习有助于鉴别_籽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35贴子:
俺也转一篇和田玉的知识,学习有助于鉴别
”和田玉 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西起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南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断续长1100多公里。在高山这上分布着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阗玉的子玉。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是“万山之祖”,它高大雄巍且盛产美玉,故受到极大的崇拜。而玉的存在又使昆仑山更加著名。 一、铁克里克塔格古陆缘地块和阗玉铁克里克古陆缘地块位于塔里木盆地之西南缘。自南,向东延伸至南。以铁克里克塔格为主体,还包括其西的西北坡的前缘山脉。这里较接近塔里木分别盆地边缘的绿洲,通行条件不算特别困难,海拔米,自然条件较好。因此该带的原生玉开发在历史上创有两个记录。一是开发历史最早,如元代时就在和阗玉矿建有矿山,设有碾玉作坊。二是开采规模最大,密尔岱玉矿清代开采盛期,采玉工人超过三千名。铁克里克塔格古陆生缘地块可分为三个矿化地段:大同地段、密尔岱地段、库浪那古地段。地段:位于东部的大同村北,之西,距最近的分路线约,有高山及大河阴隔,交能困难,海拔米。矿化地段包括大同玉矿及其西南的2处矿化点,分布于长8~10公里、宽数百米的范围内。
密尔岱地段:位于县西南,棋河上游。距最近的公路线约60公里,交通困难。本地段长20余公里,宽1公里。 库浪那古地段:位于县西南的中游支流库浪那古河东岸,距城200余公里,夏季有洪水威胁,冬季冰冻雪封,自然条件差。 二、公格尔——柳什塔格中间地块玉 公格尔——柳什塔格中间地块位于西的高山轴部,包括桑株塔格格不入、卡兰古塔格及柳什塔格的一部分。
1、塞图拉地段
位于县桑株塔格之南,赛图拉到康西瓦之间的喀拉喀什河北岸。包括赛图拉玉矿、康西瓦玉矿及其附近的矿点、矿化点。附近有新疆---西藏的公路线通过,距城约500公里。交通较方便。矿区海拔4200米左右,空气稀薄,气候较寒冷。
2、铁日克地段
位于县桑株塔格南坡喀拉喀什河两岸,包括铁日克玉矿、卡拉大坂玉矿及附近的矿化点。距最近的公路线。闭塞于深山,供应线长且交通很困难,矿区海拔3500余米。历来未开采过。 1、仿的方法
原矿藏于深处的和田玉,按照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的不同分为籽料、山流水料和山外表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而且皮壳的颜色多种多样,以红褐色为主,细分为秋梨皮、虎皮以及枣皮等。中间产物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具有薄皮壳的则为山流水料。
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化学处理方法——染色处理做假皮子,机械加工方法——滚料磨圆。它们是互为补充、 相互联系的。
1. 1 染色方法
的仿制品主要是通过染色方法,利用无机和有机染料染色,通常的做法首先是对普通和田玉打磨,然后进行表面染色,做出类似油脂皮外表,以达到仿和田玉籽料的目的,同时亦掩盖了玉质的瑕疵和缺陷。具体方法有:
(1)早期使用动物(如猪、羊、马)的血液。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和田玉浸泡于刚杀死、血尚未凝固的狗腹中,在地下埋藏数年后,使之沁色,谓之“血沁”。更有甚者,将马腿割开一小口子,和田玉放入其中,通过血液长期浸染作用使之沁色,达到以假乱真,使人无法辨别的目的。
(2)使用铁锈浸染。将普通的和田玉用铁皮屑捆绑好,用热醋淬之,放置数天后埋入地下,数月取出后表面会被铁屑蚀出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或者浸泡于河流中,经过河流长期磨蚀和冲刷作用,使红色铁锈浸入到和田玉中,然后进行火烤火烧及加工后期处理,使之沁色。
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的数据库 数据恢复服务
(3)使用碘酒、 植物(如核桃皮) 和羊毛染料等对和田玉进行染色处理。
(4)使用有机, 如酸性试剂。
(5)使用无机。主要有
①: 在适当条件下,使转化为三价,即Fe2+ →Fe3+,并发生渗透、扩散和沉淀附着作用。如 FeSO4、Fe(NO 3)3、Fe(NO 3)2、、FeCl2 等。
②锰盐: 在低温条件下,产生铁锰浸染,形成自然的松花状或水草状沁入物。 '
(6)使用中和剂。常见的如A l(NO 3)3、 A lCl3 和A l(OH)3 等,其目的是使水解产生(OH)-,中和酸性溶液,促进Fe2O 3 转化成FeO (OH),以产生褐调,达到仿的效果。
(7)使用混合性。其目的是产生鲜艳、丰富、逼真的颜色色调,避免色调单一、颜色过饱和以及无层次感的外观特征。
(8)使用混合和或注胶(如材料)。 
染色过程主要有:
①缓慢沁色;
②快速染色(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③酸性条件下进行染色加热处理;
④先酸性环境下染色处理,再碱性中和处理最后使用球磨机磨圆处理。
各种染色方法,但其作假水平之高,达到掩人和慧目的效果,给珠宝鉴定师的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而广大消费者更是无法辨认。
1. 2 假皮
做假皮不仅可以冒充,而且可以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一般把玉放置于浸满的海绵中,通过侵蚀渗透作用达到沁色。假皮色大多是枣红皮, 一般漂浮于表面,颜色过于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 而且干涩、不滋润。同时做假皮的是在玉质疏松的部位,也称为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退色变淡。
1. 3 滚料磨圆
滚料磨圆是把山料、青海料、俄罗斯料以及料等的下角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酷似,然后再染色做假皮子冒充。更有甚者把大块山料切割成小块料,再置于球磨机中进行磨光处理,以用来仿。
原生皮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通过了解的成因,我们知道和田玉呈现浑圆状,磨圆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浑圆状的籽料,“油性”好是由玉石细脉形成的。皮色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1 ~ 2秒,即可以看见表皮的 “汗毛孔”,在10 倍下可以观察到呈毛毡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关键。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特别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有效。而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或“小砂眼”。
在河床中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和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颜色,在有裂隙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并且呈现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
由于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缓慢形成的,是风化、水解作用以及大气循环等因素共同形成的,是分阶段的。因此,沁入和田玉内的颜色由深入浅,具有层次感,呈过渡渐变,皮和肉的感觉一致。
(4)无皮色的
无皮色的多属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 无论白玉或黄玉,其表面有一层包浆或沁色。
3、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定特征
和田玉籽料仿制品的鉴定主要从颜色、光泽、外形、 裂纹、硬度和韧性等特征以及仪器检测测试着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过于浓艳、漂浮、不自然、没有渐变过渡形态,沿裂隙或棱线分布富集。
(2)两层颜色分布具有强烈的色差,一面为鲜艳皮色,一面是纯净肉质。
(3)表面酸蚀层,常为白色或黄白色,与白色礓石类似,具有荧光反应。
(4)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不一致。
(5)外形过于完美,不自然,没有磕碰的痕迹,而和田玉籽料自然的卵石形态,表皮有磨圆和自然磨蚀的痕迹(皮壳) 。
(6)表皮漂白和褪色的情况,可见蚀痕。
(7)可见磨砂、抛光的痕迹,而和田玉籽料可见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
(8)表面大面积的硬度偏低,而和田玉籽料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
总之,仿和田玉籽料的鉴定主要从肉眼观察鉴定、显微镜放大检查、实践经验等几个方面着手。对定性描述的颜色进行量化,通过化学实验和现代技术的测试和检验,比对实验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综合全面地来判定和田玉籽料的仿制品。和田玉分布在特定的地域,形成的矿床特殊,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9年制定的和田玉标准(DB65—035—1999),和田玉是指:产于新疆境内, 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的以透闪石为主的玉石。具体分布在塔里木板块公格尔中央隆起带、桑株塔格中央隆起带、柳什塔格中央隆起带、阿尔金断隆带。和田玉矿床一般位于海拔3300米至4600米,分布有“两头一中间”之说,即西头以莎车、叶城为代表,东头以且末、若羌为代表,中间以和田、于田为代表,中间最为有名,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型。
和田玉基本地质表现特征:   1.和田玉几乎全部由细晶和微隐晶质、隐晶质结构的透闪石组成(优质和田玉透闪石晶体在0.01毫米以下),一般占96%—99%,杂质主要有: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透辉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墨,其中隐晶质结构质地,含杂质极少者尤佳。
  2.和田玉形成于2.5亿年前的华力西期,特别是华力西中晚期,围岩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距今17亿—14亿年)和蓟县系(距今14—10亿年)中的镁质大理岩。一般来说,围岩越纯越白,容易形成白玉并且质量也越好;围岩中含铁多容易成青玉;含炭多产生墨玉;围岩含锰、钛多色灰暗;含镍、铬色翠绿。 7:[u.cd
  3. 对和田玉形成有利的侵入岩是花岗岩、闪长岩的过渡岩类,一般来说,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易形成白玉和青白玉,闪长岩易形成青玉。靠近岩体和田玉颜色越深,远离岩体颜色越浅。
  4. 和田玉多在断裂构造带上或附近,特别是在构造带的上部。
  5.和田玉形成时的温度为300℃—450℃,压力为0.2—1千巴。
各区段和田玉特征及资源量概况:  1.西部:从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玉矿经密尔岱到叶城县西河休,矿化带断续出露长约70公里。单个和田玉矿床矿化带一般宽3—5米,矿脉厚0.1—0.6米,矿化带最长约100多米,单矿脉长1.4—1.8米。玉石以青玉、青白玉为主,少量白玉。叶城县西河休,主要以糖青白为主,玉石工艺性较好。按东西向每隔2公里就有一个和田玉矿点推算,在70公里长度范围内有35个和田玉矿点,每个和田玉矿点平均按1000吨计算,则该区和田玉资源约为3.5万吨。
2.中部和田地区:从皮山县的赛图拉至于田县的叶黑浪沟,和田玉山料矿化带断续出露长约450公里,和田玉山料主要分布在于田县、和田县,皮山县和策勒县也有分布。如于田县的阿拉玛斯、赛底库拉木、哈尼拉克、其汗可、叶黑浪沟等,和田县普什至黑山一带、奥米峡等地。和田玉矿脉一般长10—50米,厚0.3—0.8米,玉石主要以白玉和青白玉为主;皮山县主要分布在新藏公路219国道以北赛图拉至康西瓦一带,矿化带带长20—200米,宽0.3—1.5米,多为青玉和青白玉,结构较粗大;策勒县也有分布,主要在乌鲁克萨依大队以东的阿克白乃克山,以青白玉为主,质量总体较差。仔料主要分布在洛浦县、和田县的玉龙喀什河及其古老河床阶地上,有羊脂白玉产出;墨玉县也有分布,主要在喀拉喀什河出山口普基至秃斯阿克其的阶地上;山流水主要分布在玉龙喀什河上游汗也依拉克及木孜塔格冰山以北的河道中或冰积物中;戈壁玉主要分布在策勒县。
  和田地区山料资源量估算情况,按东西向每隔2公里就有一个和田玉矿点推算,在450公里长度范围内有225个和田玉矿点,每个和田玉矿点平均按500吨计算,则该区和田玉资源量约为11.25万吨。   子料资源量按每立方米砂砾石含和田玉20克计算,在长度50公里,宽度约3公里的玉龙喀什河主要出玉地段,开采深度平均5米,估算约15万吨,减去已开采量13万吨,估计还有2万吨。戈壁玉按策勒县主要出产地长30公里,宽30公里即900平方公里计算,含量也按每立方米含和田玉20克计算,采深按3米计算,估算有5.4万吨。山流水的和田玉资源量没有任何相关调查,资源量暂不估算。   3.东部且末县至若羌县:和田玉矿化带断续出露长220千米,估计和田玉矿点110个,每个矿点和田玉资源量按500吨计算,则该区资源量约为5.5万吨。且末县主要分布在哈达里克河、塔特里克苏、塔什赛音等地,若羌县主要分布于库如克萨依至里山一带。矿床矿脉一般长10米—40米,矿脉厚0.1—2.6米,且末县多以青白玉及糖玉为主,若羌县外山以糖包白为代表,里山以黄玉为代表。
(一)全包裹、微透明   了解和田玉仔料的成因,就知道和田玉仔料呈浑圆状,外表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浑圆状的仔料,皮色必然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呈微透明、亮亮的或叫“有油脂光泽”,手捂或手握1~2分钟,即见其“出汗”。   (二)颜色自然
  仔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
  (三)皮色有层次感,皮肉呈渐变过渡状   由于仔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四)皮似有一层不同颜色的毛毡   这类仔料多为石皮仔料。由于形成璞玉的特殊围岩条件以及透闪石矿物的纤维交织结构,这类仔料尽管已风化磨砺为浑圆状,但是其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呈毛毡状,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
  (五)无皮色的仔料  无皮色的仔料多属于山流水料,肉色即是皮色,皮色即是肉色,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所以,也有人按颜色对和田玉进行分类。不过无论是白玉、黄玉或墨绿色玉,其表面多少有层包浆或沁色。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和田玉是透闪族矿物,摩氏硬度为5~6,比玻璃硬,所以购买时如果身边有玻璃,拿玉划一下玻璃,就可以测试出来。如果玻璃有划痕,起码在硬度上来说,这块玉是没有问题的,要是玻璃没有划痕,而玉被擦伤,那可以肯定地说,这块玉不是和田玉。当然,仅仅凭硬度来鉴别和田玉是不行的,青海料和俄料的硬度也一样可以划伤玻璃,甚至还有些用玉石粉通过高压制出来的东西,同样具有这样的硬度。那么,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和田玉料的假冒形式。当然,俄料目前的价格不比和田玉低,所以,用俄料冒充和田玉的年代已成为过去时,这里也就不细说它与和田玉的区别了。 akBR"y:~:H
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田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田玉稍粗,比重比和田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海玉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从地质学角度看,青海玉与和田玉的构成是相差无几的。
石英料是很多黑心商贩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材料之一。其实它与和田玉是很好区分的,在阳光下,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石英料会有星星点点的类似于云母的发光物。只要掌握这点,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开来。
卡瓦石也是很多不法商人热衷于冒充和田玉的原料。卡瓦石的质地和外形与和田玉 相当接近,好的卡瓦石与和田玉确实难辨真假,不过只要通过下面两个方法,是肯定可以鉴别出来的。一是看润度,即使最好的卡瓦石,它也不可能有和田玉那样的润度,它只是微透明的样子很像和田玉;二是拿真正的和田玉和它放在一起,经过对比,真伪立判。
4.西峡玉 
西峡玉是产自河南南阳地区西峡的一种玉石,这种玉其实与和田玉的差别很大,西峡玉的主要矿物成分蛇纹石占80%~95%,其次为磁铁矿、透闪石、阳起石及少量方解石。它质地细腻、致密坚硬,摩氏硬度也为5~6,微透明至半透明,乳白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块度大,裂纹少,玉石外有黄色、褐色、红色的石皮。只要稍微懂和田玉的人,就可以鉴别出来。
5.阿富汗玉 .
阿富汗玉乍一看很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玉,表面做成亚光状的时候,看着润度也很好,但是它的硬度很低,只要在玻璃上一划,就会看到,伤的绝对不会是玻璃。
戈壁玉虽然大部分产自新疆,硬度也很好,但是加工后的油润度不好,而没加工的则能立即区分出来——它的表面被风化成坑坑洼洼。
玻璃硬度够,做得也很漂亮,但是润度和光泽都很生硬,完全不具备和田玉宝光内敛的特质。 以“次”充“好”的3种形式
由于成因不同,和田玉分为籽料、山料和山流水料;根据颜色及质地不同,和田玉又可分为黄口料、和田黄玉、黑碧玉、墨玉、青花等等。
和田玉籽料,通俗地说就是和田玉的鹅卵石,它是离开母体滚落到河里,并经过水流的冲击,滚动了很远的一段距离的和田玉,比较圆润,没有棱角,杂质相对较少。油性比较佳,数量比较少;和田玉山料就是直接从山上采集出来的,表面很粗糙,储量比较大。山流水料是离开和田玉母体,滚落到了河边或者在河里被冲了一段距离,这样的料被流水和沙石磨掉了粗糙的表面,但又没具备籽料的圆润,它依然保留着棱角,但属于圆润的棱角。从价格上讲,山料相对会便宜一些;而籽料因形成不易,且目前已日稀少,所以价格比较高;山流水料的价格则处于二者之间。
“山料”冒充“籽料”
受利益的驱使,于是有人用山料冒充籽料。他们将山料切成小块,放在洗衣机或其他滚动装置上滚动,使山料的棱角变得圆润,然后把山料当籽料的价格卖给收藏者,很多人称这种料为“滚料”。这类东西很好区分,籽料由于在河流中翻滚,受到泥沙的冲击,表面会有一些很小的麻点,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汗毛孔”。而滚料是山料加工出来的,不可能有“汗毛孔”,而且有些“滚料”很明显地能看到滚动过程中玉料相互撞击摩擦的痕迹,还有的甚至能看出是动刀的痕迹——圆润的那面有几个很小的切面。
不过,也有些籽料能看到动刀的痕迹,那是因为原本的籽料上有不好的杂质,去掉后打磨加工的。但即使动过刀的籽料,大部分原状还是保留着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汗毛孔”。
“黄口料 ”冒充“和田黄玉”
好的和田黄玉颜色呈熟栗子黄,是很漂亮的颜色,而即使是很好的黄口料,颜色也不会呈栗子黄的,而是带着青色。和田黄玉目前基本没有新出的了,都是老件,所以价格非常昂贵。
“黑碧玉”冒充“墨玉”
优质的墨玉也难得了,所以有些商家用黑碧玉冒充墨玉。区别二者很简单,阳光下看颜色接近墨玉的黑碧玉,能看到墨绿色(墨玉则呈黑色),而且不好的黑碧玉会有很多杂质在表面,比较容易区分。
和田玉 的各种皮色是经历数万年的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也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现在玉石市场有一种观念,即带皮的玉才是好玉。有的消费者在购买玉石时,十分注重外皮,专挑带皮的买,这是否合适呢?首先我们应认清什么是和田玉的外皮?
玉器人论坛
从矿物学的角度讲,无论是玉的色皮还是原皮,只是和田玉的保护层,皮色是和田玉的外部特征。有关玉皮的说法概括有几种:
1、璞。古人把蕴藏有玉之石或未加雕琢之玉称之为璞。璞也有皮的含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
2、沁或浸。有的专家学者把玉器经长期浸泡形成的不同氧化色称“沁”或“浸”,也有人把籽料次生氧化色称为沁色。
3、氧化作用。这是矿物学家的称呼,由于和田玉长期在河床中浸泡,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
大多数玉的皮,都是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经过长期浸泡等条件在籽料外部形成的各种皮色。这种皮色,其形状千姿百态,可以说无一相同。有的像云朵状,有的像弧线状,有的像散点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不规则;其颜色也丰富多彩,如秋梨皮、枣红皮、虎斑皮、葵花皮、洒金皮、乌鸦皮、鹿皮、桂花皮、芦花皮……
和田玉的皮分色皮和玉皮两种,色皮因玉的地质结构、生成条件、年代的长短不同,厚薄也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在1毫米左右。而玉皮为和田玉包裹的围岩。
眼下的和田玉市场重皮似乎成了流行病,爱皮重过赏玉,甚至一皮遮百丑。只要皮好价就高出一大截,玉质、油性、韧性、密度、硬度、光泽均不以为然。如此爱皮,势必干出“买椟还珠”的傻事。这也催生了造假皮现象成风,假皮造得让人难辨别真伪。许多玉雕大师无不痛心疾首地说:“由于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分辨不清各种玉料产地以及相应的品级,只好单凭皮色来鉴别是否为子料,最终陷入只沉迷于皮色而忽视了玉料本身材质的收藏盲区。”
玉雕收藏者的这种偏好,也直接影响了市场销售趋势。由于大部分爱好者只会认皮色和白度,不少人贪图小利,认为多花几百,上千元钱(四五年前的价)就能购买到所谓高档的“红皮”、“黄皮”等籽料作品,这促使了假皮的泛滥。
和田玉的皮色,大多是在玉的质地密度不大、硬度不够,尤其是在有绺裂的地方,通过氧化着色,真正的好玉是“吃”不进去色的。
真正懂和田玉的人,只会把玉的皮色视为美人之衣,恋花之蝶。把和田玉的皮色剥去,内在才是美玉。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因此,和田玉 的美主要在自身的“体”上,而不是皮。 新疆白玉、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与韩国白玉的肉眼识别
其实,凭肉眼区分不同产地的白玉决非一日之功,即使是市场经验十分丰富的业内人士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因为任何产地的白玉质量都有优劣之别,一般认为,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不如新疆白玉的质量好,但质量上乘者决不亚于新疆白玉。这里仅介绍具有产地意义的白玉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的对比将以上三个产地的白玉区分开来。在点光源照射下,和田白玉籽料成品抛光面上可呈现似斑驳状态,这是和田白玉内部细而短的透闪石矿物呈云絮状交错结构所致。这也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依据。组成和田白玉籽料的透闪石矿物短而密,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和田白玉质地温润细腻,油脂光泽强。如果云絮状结构是和田玉籽料的普遍特征的话,那么不同产地的和田玉籽料的云絮状结构还是有显著差别的,这种差别与透闪石矿物的粗细程度有关。和田白玉山料中的云絮状结构长而松散,灯光照进去,长条状,长丝状云絮往往清晰可见,河南玉商形象地称之为“蟹”,形容这些长而松散的云絮状结构似蟹瓜纹。但无论如何,质地纯净、颜色洁白、细腻、光泽滋润是新疆白玉的普遍特征,为白玉中的优质品种,其温润、柔和的感觉是其它产地的多数白玉不具备的。
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在市场上出现不过是十数年历史。青海白玉的颜色与和田白玉略有不同,多数白玉呈灰白-腊白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透明度一般较和田白玉好,做成的成品有点半透明的感觉,有的青海白玉内部有白色透明的“筋”,行内称为“水线”,呈条状分布。新疆白玉也偶有水线,但不会象青海白玉那样清晰和密集;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在透明度较好的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呈蜡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比较青海和新疆白玉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它们的差异还是较明显的,青海白玉水性重,看起来比新疆白玉滋润,但油性差,成品有毛玻璃感觉。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颜色白,但“白”而不“润”,给人一种“死白”的感觉;透明度稍差,成品表面光泽暗淡,油性较重,质地较粗糙。如将和田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得无神,仔细观察成品内部,常有肉眼可见的白色包体。由于透闪石矿物较粗,成品不易被抛光,这也是表面光泽较为暗淡的原因。部分抛光后的成品表面常可见到不规则的凹陷圆圈,多数具有“桔皮效应”。韩国白玉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品种之一,外观与和田玉很相似,但颜色白中带青黄,质地均匀,内部杂质较少,但石性较粗,弱玻璃光泽-蜡状光泽,光泽不柔和,玉质不如和田玉温润,也就是说,韩国白玉的白度、脂性、润度都与和田玉差,几乎找不到那种细腻、温润的感觉,是以上几种产地的白玉中较容易识别的一种。3、新疆糖白玉与俄罗斯糖白玉的肉眼识别
糖白玉主要是氧化铁沿构造裂隙浸染而成,呈酱色或板栗色,与籽料裸露地表受氧化铁浸染形成的沁色皮有本质的区别。糖白玉多见于新疆的且末、若羌等地的矿点和俄罗斯白玉。根据蚀变的条件不同,各矿点的糖色也有所不同,有些矿点的糖色较重,有的糖色较浅。新疆糖包玉颜色凝重,或者说比较“聚”,糖色与肉之间的界限较清楚;而俄罗斯糖白玉的糖色较“散”,糖色与肉之间无明显的界限,呈过渡关系。在其它方面并无实质的差异,它们的区别可能还是要依据肉的特征。总之,关于新疆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韩国白玉之间的区别,业内人士的经验是:新疆白玉同时具备白、润、油的特点;青海白玉润而不油;俄罗斯白玉是死白,油而不润;而韩国白玉在白、润、油三方面都不如新疆白玉。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内部细微差别来进行区分。这些差别要多看实物,多比较其细微之处,用心去体验,从感官上去感觉它们的细微差别,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积累经验,提高鉴别水平。. 新疆和田 的玉龙喀什河下游产的带皮仔玉或上游产出的山流水玉质地温润细腻,云絮状纹里短而且致密,油性好韧性足,半透明感觉。比重:2.95以上,硬度:6-6.5度。上机器磨雕时不易崩裂。凡是仔玉打磨出来的表面润泽干净,我们称做和田玉打磨面。由于,晶体结构不同的关系,俄罗斯玉打磨出来的是充满平板凹陷的麻皮坑打磨面。行家称之为俄罗斯玉打磨面。二. 俄罗斯贝尔加湖糖白玉山料:里面充满了明显的团块云絮状纹里,结构松,密度相对小。云絮状纹理中夹杂冰点蟹爪纹,其颜色僵白,大都油性差一点。上机器磨雕时易起性,易崩裂。尤其是成品精细打磨面上会出现一团一团的麻皮凹陷,行家称为俄罗斯玉打磨面。比重:2.95以下硬度在6度左右。俄罗斯布利亚特仔料结构近似和田玉高密度,细结构,短的云絮状结构。 三. 青海玉:发现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青海格尔木、祁连县等地。青海玉水分重,透度高,油性差,细小松散的点状云絮状结构是它的典型特征。纤维变晶结构、毛毡结构、半自形中粒嵌镶结构、残晶结构。玉组织里面经常可看见有比两侧玉组织更为透明的玉筋又称水线。盘玩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发灰,发暗,上机器磨雕时脆性大,易崩裂。成品有毛玻璃感觉。因其价格低廉,故充斥白玉市场。硬度4-6度,比重2.9以下老坑的青海玉比较好。颜色:白、乳白、浅绿、绿、褐。
四. 且末玉:点状,松散,粗旷的云絮状结构经常伴随黑点或白色的僵点.黑点是铬尖晶石,白色僵点为白云石. 且末玉的油性好能起包浆大都做仿古件以山料为主块度大.
五. 于田玉 :有仔玉和山料,老坑和新坑.云絮状纹理呈长丝状或长条状,由于于田新坑玉属山料,在开采时用炸药暴破故新坑玉上常遍布裂咎,而且硬度也不及和田玉质地比较致密,油性好,色度好润白.
六. 辽宁岫岩河磨玉:属溪坑仔玉,云絮状纹理粗且杂乱,颜色大都以青色或青黄色为主且夹带各种石性很重的僵斑和皮.经常出现皮夹肉、肉夹皮的状况。因其颜色浓郁,青色部分往往以青黄色或青色部分为基调,很象出土古玉中没有受沁的开窗部分的本色玉。混色部分往往以咖啡、土黄、褐土黄颜色为基调,很象出土古玉受沁部分的土沁颜色。而杂色僵斑部分往往不透明又以褐土黄、褐色基调为主,很象出土古玉先受石灰沁再受其他沁以后的感觉。所以河磨玉多用于仿古件.
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这是指未琢之玉。
自古以来,对璞玉十分珍视,被当作宝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有详细记载:"凡璞藏玉,其价无几。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于无暇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起纵横五六寸无暇者,治以为杯,此已当之重宝也。"说明璞玉在古代是非常珍贵之宝。本世纪初谢彬访问新疆,见和田玉"有皮者价尤高。皮有洒金、秋梨、鸡血等名,盖玉之带璞者,一物往往数百金,采者不曰得玉,而曰得宝"。可见,璞玉即使在现代仍是很贵重的。
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色皮: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如前述,玉皮有各种颜色。玉石界以各种颜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从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质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为上等白玉好料。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秋梨等皮色,价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此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缝附近也嫩能偶尔发现带皮的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糖皮:指和田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称为糖玉。糖玉的内部为青玉或白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对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石矿糖玉的糖皮进行研究,为和田玉氧化所致。再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糖皮由透闪石微晶组成,呈壕状和交织纤维结构,单偏光下可见淡褐色铁质在透闪石中呈云片状分布。
糖皮的化学成分经化学分析,结果:SiO56.85%,AL2O30.98%,CaO13.64%,MgO22.895,Fe2O30.98%,FeO0.88%,  MnO0.18%,TiO20.05%,P2O50.06%,SO31.28%,H2O+2.69%,H2O-0.33%,灼失量3.48%。电子探针质谱分析结果为:SiO256.88%,AL2O30.44%,CaO13.98%,MgO23.55%,FeO0.84%,TiO20.07%, Cr2O30.02%,K2O******%,Na2O0.59%,H2O3.5%等从化学成分可知,糖玉糖皮与白玉近似,但有两点明显同不,一是Fe2O3&FeO而白玉中Fe2O3&FeO;二是SO3高,为1.28%,而白玉中一般为0.6-0.24%。TAG标签:所谓读玉就是对玉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玉方法,同样对于白玉的玉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开料师傅来说,料的硬度高,切得时间久,料对锯片有粘力,切边整齐不出毛口等等就是玉质好的表现。
  对于雕刻师傅来说雕刻时雕细部线条不易起崩就是玉质好。   对于打磨师傅来说比较能磨平整,不易斑斑驳驳,同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和油性就是玉质好。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油润以及看不到结构会说玉质好。
  对于资深玩家来说玉一眼看上去的老气感,玉质感以及一种天生的高贵之气是玉质很好的表现。   究竟应该怎么去衡量玉质好坏?市面上常常看到一些新手拿到玉一上来比比白度,然后打侧光看看结构,这样能正确评价玉吗?
  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好的青海料和俄料当做顶级的籽料买来了,因为那些料既白又看不到结构,但那些料真比籽料好吗?   但开料师傅也会跟你说:不,那些料的硬度比好的籽料还是低一些。  雕刻师傅也会说:不,那些料雕特别细的线条还是要比籽料易起崩口。   打磨师傅更对你说:不,那些俄料青海料很难打磨平整光滑,比较容易斑斑驳驳,要靠比较复杂的打磨方法才能取得与籽料类似的光泽和视觉效果。
  资深老玩家会对你说:不,那些料的油润度,手感,玉质感,内光都是无法和籽料比的,时间玩久了还是会变得干涩。那什么是玉质的本质?而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玉质方方面面的表现?   其实玉质的本质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细腻度,交织度,致密度,纯净度,籽玉所有的表现形式(细腻度,油性,糯性,光泽,玉质感,老气度,内光等等)都是源自于这四点,这四点是白玉品质的根本,对这四点了解透了,就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差异。
一、细腻度   很多人往往会把籽玉结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其实不是这样的,细腻度就是白玉里面颗粒的大小,籽料与山料以及俄料和青海料的差别主要就在细腻度上,籽料的颗粒一般都较各种山料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籽料会有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润度和手感的原因。为什么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只有细腻度很好的料盘后才会有这种感觉,以前我有个卖给爱萱的小佛,那料可以说在细腻度上是个典范,她拿到这件东西后对我说这是她见过玉质最好的料,摸上去有一种快要融化的感觉。另外细腻度很好的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那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之气。   俄料和青海料普遍颗粒较大,也就是细腻度较差,表现在不容易打磨平整光滑,同时手感会较生涩,这是因为晶体的颗粒会比周边硬,所以颗粒越大这个差异也就越明显,所以青海料和俄料打磨时往往会产生亮点或斑驳感,现在的打磨技术还是可以把这些料打磨的看上去很细腻很油滑,但却无法改变其颗粒大的本质,所以经过较长时间盘玩以后就会变得生涩,为什么呢?举个例子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你用水泥浇注成一块石板,水泥颗粒很细腻,所以表面比较光滑,在上面越走越油滑光亮,但你如在水泥中加了很多石子或黄沙,那就不太容易磨平整,但用机器还是可以磨平的,但时间长了,水泥的地方硬度较低就凹下去了,而黄沙和石子由于硬度较高就突起了,这样时间久了反而变毛了。这就是俄料青海料盘久会变得生涩的原因,其实它们本来就是这样,人为磨光还是会变回它原来的样子的。
  要说的是细度其实是没有底的,就像白度一样,细中还有更细的,所以很多玉友会问我这料的细度是不是顶级的,其实这是不对的,细腻度是不能顶级来表述的。 二、交织度   籽料的交织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构,它是用来衡量白玉里面的晶体相互缠绕交织的指标,交织度是玉料产生韧性的基础,总之交织越充分的玉料韧性越好。  怎样的结构(交织度)是最好的,是打侧光看不到结构吗?这是不对的,其实很多青海料就是打侧光基本看不到结构,这说明青海料交织发育不全,所以青海料韧性不足,切起来比较软,同时发脆,所以一般来说青海料是三种产地中品质最差的,俄料就比青海料好多了,至少能看到云絮结构,虽然一般结构较大,说明交织的还不够,于田料的结构(交织)有方向性,所以不同方向切于田料有的方向容易起崩口,有的方向就还好。  总的来说,白玉需要有交织,交织越细密韧性越好,对于看玉料来说就是不打光看不到结构,打侧光能看到很细密很均匀的结构就是在交织度方面好的料子。三、致密度   是籽料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结构,我是知道很多人把看结构当成了看致密度,这是不对的,那怎么看致密度,如果是开料的话看致密度就是看锯片拉出的痕迹是不是油亮的,那成品怎么看致密度呢?成品看致密度就是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但这又和打磨方式有关,所以你要比较几块玉的致密度,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分别把这几块玉对着布用力摩擦,光泽变强越多的就表示致密度越高,当然这只是给新手用的,对于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感觉到一块玉的致密度。  用同样打磨方式,致密度高的玉料出来的光泽就会比较油亮,出来成品视觉效果就会比较好,玉质感往往会比较强。四、纯净度:
  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同时也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比方一个美女身上长了一颗小痣,是不是就不是美女了呢,当然不是。那么长在脸上呢,也不一定,要看多大,是不是影响美观,说不定还是颗美人痣,更添了几分美丽,但如果脸上有几十颗上百颗黑点或痣,即使是小的,那也是麻皮,如果更是大的,那就丑陋不堪了,其实看白玉的瑕疵也是如此,要看具体程度了,这样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有了这四个白玉的要素,大家就可以理解本篇顶部的玉质的各种表现:   ——开料时硬度高---致密度高   ——开料时对锯片有粘力---交织度高   ——开料时切边整齐不出毛---交织度高   —— 雕刻时不易起崩---交织度高
  ——打磨时比较容易磨得平整光滑---细腻度好
  ——打磨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致密度高
  —— 结构细密---交织度好
  ——油性---细腻度和致密度好
  ——糯性---细腻度和交织度
  ——内光强---细腻度交织度和致密度
  ——玉质感强---细腻度,致密度都很好,交织度也比较好
  ——老气感---细腻度,致密度,交织度,纯度都不错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的感觉。
  所以油糯性,内光,玉质感,老气感对于玉质的把握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最后两项),因为他们是几项玉质要素的综合表现,这远远要比打侧光看结构来的重要,有些差的料打侧光看还是很好的,有些很好的料子打侧光看还是能看到细密均匀的结构,当然不打光就能见到明显结构那肯定不会是上好的料。   如果学会了从内光,玉质感和老气感来把握和挑选白玉,那就一定会选到玉质好的玉料,也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假籽料的当。
田黄石和和田黄沁籽料玉石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我给你解释一下他们的区别希望大家共同提高鉴赏的水平。1.(比重方面) 田黄石--没有玉性显石性,比重远远小于和田籽料,同样克数的东东,上手比和田籽料玉石要轻很多,也要比籽料的玉石大很多,所以这个不是田黄石。 和田籽料玉石--就是软玉显玉性比重是玉石里面最大的,上手有承重的感觉,很实在不飘。2.(密度方面) 田黄石--的密度要小于和田籽料玉石,吃刀,发软, 和田籽料玉石--的密度很大,属于透闪石类,一般透闪石的含量在百分之95以上,密度很高不吃刀。3.(颜色方面) 田黄石--的黄是比较古板的黄,有透质感,而且有很强的封蜡的感觉,和黄蜡石.冬令石属同科,不同种,(都不属于玉科)。 和田的黄沁籽料--料子的黄和田黄石有很明显的区别,和田籽料玉石的黄是很鲜明的,有很强的脂粉气,不空洞,同时和田籽料的玉石的光感不是像田黄一样的封蜡的感觉而是油润黄的感觉。(是由于三氧化二铁的氧化转化氧化亚铁沁如玉石造成的黄色)4.(皮毛特征) 田黄石--的表面没有像人类皮肤一样的毛细孔,要就是很光滑,要不就是肯挖不平,这个也就验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田黄的密度要远远低于和田籽料玉石的原因,在河水里几千年的冲刷田黄的材质很软,细小的岩石颗粒常年的击打冲刷过程就会在田黄石的表面留下很不规则的很深很大的坑洞。 和田籽料--玉石本身透闪石含量很高,和翡翠的密度相差很少了所以就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冲刷所造成的玉石表面的撞击坑洞就像人体的毛细孔一样均匀细腻这就是所谓的,水滴石穿.玉百古难侵的道理啦。5.(材质应用和雕刻工艺) 田黄石--材质软(吃刀)适于老手工艺人手工雕刻,一般田黄石的材质用在篆刻印章的比较多,好的手工艺人现场篆刻的速度是很快的,立等可取。 和田籽料玉石--它的密度高硬度也就很高(不吃刀,可以划动玻璃而不自伤)是一般在现场手工难以完成的,需要钻石工具的辅助雕刻才可以出来精美的作品的。在古代要雕刻一块和田籽料的精品进贡朝廷那是要很多人的心血,付出一代或是几代人的生命才可以完成的事情,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钻石工具的出现代替了原石的手工艺雕刻技法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速度。 这也就是古代艺人们常说的琢石3日忙清闲琢玉3年忙上田的道理了,大家可以看看参考一代汉代的,汉八刀雕刻的技法就知道啦,简单的说就是在玉石上面简单的雕刻八刀轮廓来体现一件作品的含义和相形,以蝉为主比较多。6.(总结) 田黄石--就是石,不是玉(属石科)它是被称为“国石”,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至于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藏田者能益寿延年等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故田黄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眼下市场冠以“田黄”之称的所谓田黄,有的虽有柔美的萝卜纹,但外形多不呈卵状;有的虽黄色浓稠可与田黄媲美,但石肌里萝卜纹较稀乱;有的虽细腻性洁,但石质细而松软。有人利用呈黄色的荔枝洞石材刻制印钮假冒田黄出售;或拿杜陵坑中的黄色卵石,欺骗初入门的玩石者;更有甚者则以无数小块薄片田黄石胶合成大田黄石,或在粗质田黄石上镶嵌上品田黄石块,鱼目混珠,牟取暴利。那么,收藏爱好者如何判别田黄石的优劣真伪呢?据专家介绍,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和田籽料玉石--就是软玉(属玉科)它是被称为“国玉”“玉,石之美者”。《本草纲目》记载:玉有润心肺、养五脏、柔盘强骨、利血脉等功效。黄玉作为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滋润,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它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  黄玉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他最具中国文化,像一位世家王子,翩然而处变不惊。他成熟内敛,不事声张,谦虚和顺的外表之下,充满生气却又那么坚定不移。无论在秦歌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中,他都那般光艳照人,从未在光阴更替中失色。  黄色似金,大地的颜色,火焰的光彩,被佛教和帝王们视为神圣的颜色。黄玉除独有的庄严华贵的色泽外,在我国古代,黄色代表王者之色,并为宗教所用,有崇高、华贵、威严、神秘之感。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如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黄,土之色也。”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阳光和土地,受到人们的崇尚。黄色与黄金同色,又让我们想到“古来金玉系良缘”之说,黄玉似乎融合了金与玉的天性,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更深的文化底蕴。  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温热液钨锡石英脉中。古人以“黄侔蒸梨”者最好。因含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黄色,由淡黄、甘黄至黄闪绿色。又可分为蜜腊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黄杨黄等。其中色如新剥熟栗色者为贵,甘黄玉、焦黄者次之。黄玉的结晶颗粒普遍都比较小,但是能量温暖、厚实、穿透力强,对应太阳轮,是十分平和稳重的玉石,能带来温暖和勇气。  东汉文学家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物以稀为贵,正因为黄玉稀少,加之色泽的独特性,使其身价在玉石交易市场中长期走高。和田玉的黄玉硬度高,达到摩氏6.5度,质地致密细润,韧性极强,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光芒内敛之性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是极好的雕刻玉材,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黄玉如灿烂星空中璀璨的星子,散落在色彩斑斓的玉园中,它给人以温润坚贞的质感,是大自然亘古未变的结晶,与繁星同样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令世人爱慕不已。 和田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黄色,还有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颜色偏绿叫“黄口料”(黄绿色的青玉),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田黄石和和田黄沁籽料玉石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我给你解释一下他们的区别希望大家共同提高鉴赏的水平。
1.(比重方面)
田黄石--没有玉性显石性,比重远远小于和田籽料,同样克数的东东,上手比和田籽料玉石要轻很多,也要比籽料的玉石大很多,所以这个不是田黄石。
和田籽料玉石--就是软玉显玉性比重是玉石里面最大的,上手有承重的感觉,很实在不飘。2.(密度方面)
田黄石--的密度要小于和田籽料玉石,吃刀,发软,
和田籽料玉石--的密度很大,属于透闪石类,一般透闪石的含量在百分之95以上,密度很高不吃刀。
3.(颜色方面)
田黄石--的黄是比较古板的黄,有透质感,而且有很强的封蜡的感觉,和黄蜡石.冬令石属同科,不同种,(都不属于玉科)。
和田的黄沁籽料--料子的黄和田黄石有很明显的区别,和田籽料玉石的黄是很鲜明的,有很强的脂粉气,不空洞,同时和田籽料的玉石的光感不是像田黄一样的封蜡的感觉而是油润黄的感觉。(是由于三氧化二铁的氧化转化氧化亚铁沁如玉石造成的黄色) 4.(皮毛特征)
田黄石--的表面没有像人类皮肤一样的毛细孔,要就是很光滑,要不就是肯挖不平,这个也就验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田黄的密度要远远低于和田籽料玉石的原因,在河水里几千年的冲刷田黄的材质很软,细小的岩石颗粒常年的击打冲刷过程就会在田黄石的表面留下很不规则的很深很大的坑洞。 z|^+uL
和田籽料--玉石本身透闪石含量很高,和翡翠的密度相差很少了所以就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冲刷所造成的玉石表面的撞击坑洞就像人体的毛细孔一样均匀细腻这就是所谓的,水滴石穿.玉百古难侵的道理啦。
5.(材质应用和雕刻工艺)
田黄石--材质软(吃刀)适于老手工艺人手工雕刻,一般田黄石的材质用在篆刻印章的比较多,好的手工艺人现场篆刻的速度是很快的,立等可取。 T=kR!Gx
和田籽料玉石--它的密度高硬度也就很高(不吃刀,可以划动玻璃而不自伤)是一般在现场手工难以完成的,需要钻石工具的辅助雕刻才可以出来精美的作品的。在古代要雕刻一块和田籽料的精品进贡朝廷那是要很多人的心血,付出一代或是几代人的生命才可以完成的事情,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钻石工具的出现代替了原石的手工艺雕刻技法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速度。
这也就是古代艺人们常说的琢石3日忙清闲琢玉3年忙上田的道理了,大家可以看看参考一代汉代的,汉八刀雕刻的技法就知道啦,简单的说就是在玉石上面简单的雕刻八刀轮廓来体现一件作品的含义和相形,以蝉为主比较多。
6.(总结)
田黄石--就是石,不是玉(属石科)它是被称为“国石”,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至于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藏田者能益寿延年等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故田黄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眼下市场冠以“田黄”之称的所谓田黄,有的虽有柔美的萝卜纹,但外形多不呈卵状;有的虽黄色浓稠可与田黄媲美,但石肌里萝卜纹较稀乱;有的虽细腻性洁,但石质细而松软。有人利用呈黄色的荔枝洞石材刻制印钮假冒田黄出售;或拿杜陵坑中的黄色卵石,欺骗初入门的玩石者;更有甚者则以无数小块薄片田黄石胶合成大田黄石,或在粗质田黄石上镶嵌上品田黄石块,鱼目混珠,牟取暴利。那么,收藏爱好者如何判别田黄石的优劣真伪呢?
据专家介绍,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都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理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它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和田籽料玉石--就是软玉(属玉科)它是被称为“国玉”“玉,石之美者”。《本草纲目》记载:玉有润心肺、养五脏、柔盘强骨、利血脉等功效。黄玉作为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滋润,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它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
  黄玉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他最具中国文化,像一位世家王子,翩然而处变不惊。他成熟内敛,不事声张,谦虚和顺的外表之下,充满生气却又那么坚定不移。无论在秦歌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中,他都那般光艳照人,从未在光阴更替中失色。   黄色似金,大地的颜色,火焰的光彩,被佛教和帝王们视为神圣的颜色。黄玉除独有的庄严华贵的色泽外,在我国古代,黄色代表王者之色,并为宗教所用,有崇高、华贵、威严、神秘之感。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如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黄,土之色也。”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阳光和土地,受到人们的崇尚。黄色与黄金同色,又让我们想到“古来金玉系良缘”之说,黄玉似乎融合了金与玉的天性,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更深的文化底蕴。 黄玉是典型的气成热液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云英岩和高温热液钨锡石英脉中。古人以“黄侔蒸梨”者最好。因含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黄色,由淡黄、甘黄至黄闪绿色。又可分为蜜腊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黄杨黄等。其中色如新剥熟栗色者为贵,甘黄玉、焦黄者次之。黄玉的结晶颗粒普遍都比较小,但是能量温暖、厚实、穿透力强,对应太阳轮,是十分平和稳重的玉石,能带来温暖和勇气。   东汉文学家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物以稀为贵,正因为黄玉稀少,加之色泽的独特性,使其身价在玉石交易市场中长期走高。和田玉的黄玉硬度高,达到摩氏6.5度,质地致密细润,韧性极强,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光芒内敛之性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是极好的雕刻玉材,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黄玉如灿烂星空中璀璨的星子,散落在色彩斑斓的玉园中,它给人以温润坚贞的质感,是大自然亘古未变的结晶,与繁星同样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令世人爱慕不已。
和田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黄色,还有一种微微带有黄绿色的嫩黄色。颜色浅了不能称为黄玉,颜色偏绿叫“黄口料”(黄绿色的青玉),偏褐色又显色气不正。颜色纯正的黄玉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大家一定要区分石和玉的特性,不要混淆。以上是我的愚见,望于大家多多的交流。”  
好贴,顶!
学习学习,
希望多转一些,再转一篇关于什么叫小三中四的我一点也不懂,让我学习一下多好。
这文章 我学习了一晚上 感谢楼主!
除了金庸先生、古龙先生、梁羽生先生的书,已经很久没有看这么多字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田玉籽料 优选工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