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中: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旅行

余光中: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旅行_沂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0,191贴子:
余光中: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旅行收藏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天地就是空间,光阴就是时间,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西方人也常常说,所谓人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  关于旅行的动机,第一个是教育。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赴考是要到京城去,这就是教育的旅行。孔子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就到名山大川去看,这些都是为了教育的目的。《徐霞客游记》是一本非常生动的游记,值得一看。徐霞客不仅文笔好,还是地理学家、科学家。他认为长江的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所以他从杭州一路往西旅行,一直到昆明,到金沙江。还有一种是政治旅行,是不得已的,也就是贬官。唐朝把韩愈贬到潮州,宋朝把苏轼贬到最南边的海南岛。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你到罗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  另外一种旅行也是不得已的,就是逃难。我第一次去香港是逃难,因为抗日战争。第二次还是难民,是大学的时候,那是国共战争的关系。第三次是到香港去教书,情况比较好点。中国最伟大的难民应该是杜甫,安史之乱使得他离开陕西去了成都,住在草堂,生活非常清苦。到那边后也不得安宁,就一路顺流东下,到了三峡,最后还去了湖南。  再一种就是纯粹的旅游了,去玩,当然非常自由。旅游的方式,一种是群游,一大堆人;一种是独游,一个人。一大堆人就是旅行团了,好处是不用费心,什么东西都安排好;坏处就是你跟当地的民俗,跟当地的语言之间,永远隔着几十个同胞,虽然号称去了美国,结果没有碰见美国人,也没有讲英文,没有认识到美国的民主制度,等等。这个群游很热闹,可是不够反省,你想得太少,一个人独游考验你的意志,还有你灵活的应变方式,坏处就是太寂寞了,你有感想没有人来听,没有人可以交流。所以打个折中,不要群游,也不要独游,两三个人游。你跟你的女友同游,当然很好。夫妻两人游,也很好。我常常跟我妻子一起旅行。我常觉得两个好朋友出门旅行,一个礼拜后回来还没有吵过架,其中一定有一个圣人,了不起。英国有句话叫做:乌鸦去旅行,回到家里,其乌如故。也就是说,你出外旅行没有吸收到什么东西,那等于没有改变。旅行一定要放远你的目光,才会变化你的气质。比如说我如果没有来香港,来香港没有去听音乐会,前面几排没有坐着印度人,那我就不会知道印度人都有个习惯,他们听到高兴的时候是摇头的。所以旅行时看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惯,你就会心胸宽大点。并不是世界上每个人都按照你的生活和你的方式在过日子,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方式。  旅行如果去外国到底去看什么呢?如果你是外向的,喜欢到户外活动,最好看的自然是名山大川,比如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其实是小瀑布,我有一年到巴西去看伊瓜苏瀑布,有几十个尼亚加拉那么大,连绵不止,有两里多长。好多瀑布垂下来,到半山腰再转一个折,然后再往下。瀑布是一条河,遇到峭壁急转直下,好像一个人到了中年遇到非常大的变化。或者去看一个都市,一个都市的街景、广场、雕像,等等,这也是一种看法。最近有部电影叫《午夜巴黎》,就是讲巴黎半夜发生的很多事情,它们跟历史发生的关系。如果你很喜欢文化,那么你一定会到教堂、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等。有很多朋友不喜欢进教堂,觉得:“我又不信基督,进教堂干吗?”但其实一个大教堂就是一个博物馆,里面有历史。比如说英国的教堂,里面有很多雕刻,有很多名画,可以说是一个很综合的文化陈列馆。你推开门进去,跟外面的世界就隔绝了。你坐在椅子上,看着天使,感觉灵魂出窍,好像升上天国一样。如果你出门是为了去消费,把钱用光之后回家,你到处玩玩但无所用心,那么你只是一个观光客。  关于旅行与文化,我想讲钱币。一说到钱好像充满铜臭,但其实钞票上大有文化。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把这个人的头像摆在钞票上,那一定是非常重大的决定。  比如法国钞票挺有意思,总统从来不上钞票,上的一定都是音乐家、画家或者学者。20法郎上是法国浪漫派作曲家德彪西,他的名曲之一是《大海》,所以钞票背后就是海潮起伏。50法郎上面是一个小男孩,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国牺牲了,他就是《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100法郎上是法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钞票背后是他拿着一支羽毛笔在写日记。他的日记是艺术史重要的参考资料。他没能参加法国大革命,但他后来画了《自由引导人民》,画自由女神率领巴黎市民起来革命。后来新的100法郎上是一位现代画大师,后期印象派,后来的立体派等都受他的影响,他就是塞尚。旧版的200法郎左上角是正义之神,拿着一个天平;右边这个人是一个贵族,孙中山经常提到他,这个人就是孟德斯鸠。500法郎上是一对夫妻,两人一起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丈夫去世了,妻子仍然努力,并且发现了镭,这就是居里夫妇,背面是居里夫人的实验室。  再来看苏格兰钞票。5英镑的正面是苏格兰诗人、浪漫派的先驱罗伯特·彭斯,他是农民出身,可惜37岁就死了。钞票后面是一只老鼠,一般游客可能会以为苏格兰盛产老鼠,其实不是,因为这个老鼠是诗人诗歌中的老鼠。彭斯做农夫的时候,犁田犁到一个老鼠窝,老鼠仓皇而逃。那时候已经是冬天了,非常冷,他觉得很抱歉,就写了一首诗叫《向老鼠道歉》,可以看出他充满人道精神。他也写过很多情诗,其中很有名的一首诗中写道:啊,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里迎风初开。所以老鼠跟玫瑰就出现在这张钞票上。  这就是钞票之中的文化,铜臭之中不能掩盖文化的芬芳。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成功的旅行者,而不只是观光客。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你去过很多国家,然后呢? ——闲扯旅游的正确方式 - 简书
<div class="fixed-btn note-fixed-download" data-toggle="popover" data-placement="left" data-html="true" data-trigger="hover" data-content=''>
写了7676字,被3人关注,获得了13个喜欢
你去过很多国家,然后呢? ——闲扯旅游的正确方式
这世界上没有不喜欢旅行的人,即使是深度宅男宅女或日理万机的奥巴马也不例外。不去旅游并非是不想去,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只是被时间或金钱关闭在护照里面而已吧。
宅男宅女出门吧!
当然,有钱有时间也不必去旅游的理由并不是没有--电子通讯发达是当今社会的便利之处,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事情,可以把从前三天等一个人的回信变为一秒钟的回复。为什么还要那么不辞劳苦地出门旅游呢?有长必有短,这种“快”活法儿同时也不能避免地成为人类另一种能力丧失的温床-那就是使人类跟近距离人群交流的能力丧失。
几天不见你又胖了
打个比方说,我们每天早上起来,友好的跟左邻右舍微笑打招呼,跟工作伙伴们高谈阔论,跟家人说柴米油盐,跟朋友们相约湖吃海喝。而却在心底真正感到困惑的时候很少能对熟悉的亲友们启口。因为在做这一切的同时,很少是通过释放真正的自己去交流,而是在多数时候是仅仅在演绎一个对方眼中的自己。所以才会在夜深人静只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感到压抑。所以才会在忍耐到尽头时,渐渐产生用自己的双脚走出去,用自己的双眼亲自去看世界,去用另一种方式了解外面的人的念头。
跟朋友们海聊
喜欢旅游的我发现自己也变得更加擅长与陌生人沟通,与跟身边的人沟通相比,偶尔也喜欢跟未曾谋面的人交流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正因为彼此的不相识不相干,才会毫不设防地敞开心扉倾诉真实观点。昨天向一个身在大洋彼岸也同样深爱旅游的新朋友Bob请教有关何为旅游的正确方式。
有多久没有拥抱过蓝天
Bob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的擅长欧美式沟通的人,他果然给我提出了不少中肯且有价值的建议,反复阅读着他的建议,我不由得频频点头啧啧称是。然后在末了,他也不忘绅士(客气)地加上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哦,我更建议你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不同的旅行方式。毕竟每个人的方式都是按照自己所需而产生的。”最后这句话让我深思了很久。Bob说的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相应而生的正确旅游方式。然而问题在于,每个人都会真的知道自己在需要什么吗?就好比每个人都想要金银财宝,可是对一个在荒岛上的人给他无论多少金银财宝都没有意义一样;又好比每个人都想有幸福婚姻,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一样;每个人在人生旅途每个阶段对需求不一样,但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此行真正目的是什么的人又有几个呢?
思考使人进步
比如说个近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叫做Jacky的就读名牌大学的九零后男生,别看他年龄不大却已去过几十个国家,不仅在同龄人乃至于与教他的老师相比都属于卓越的见多识广和具有超乎寻常的成熟稳重。然而在墨守成规的大学论文中却始终无法得到好成绩,使得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变得越发的孤傲,越发不愿自己与死记硬背的呆傻同学们为伍同行,更不屑于向只会照本宣科的教授低头求情或者沟通。。作为除了年龄哪里都比他弱小呆傻的姐姐我经常感慨,谁能看得到人人羡慕的那个用流畅地道的中英日三国语言走遍世界的Jacky,潇洒地背着行囊提着十几万RMB的摄影器材,回到自己的三尺小窝里时的高大却孤独的背影。
掌握善于表达自己的技巧
胜过善于登山的技巧
要我看来,年轻优秀的Jacky更加需要的是通过旅行学习如何跟人进行深度的交流,和学会让没有去过他去过的世界的人感受到他的感受。是的,人们看见的总是旅行者光鲜的一面,可是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本人才能咀嚼回味的到。而换个角度说,不光是对潇洒走天涯的旅游者,我们所羡慕的那些被其他各种光环笼罩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在心里独自承受着另外一种不堪的心理历程呢?但是退一万步讲,难道没有任何光环的普通人们就不会有不为人知,难以启口,无法走出的苦恼吗?看世界是为了什么?是不是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把看世界当作了逃避生活逃避责任逃避现实的一个随手拈来的便利手段了呢?余光中先生说的好——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改变气质,改变眼光,改变心态。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改变,而是一种提升。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余光中先生所说的那样让旅行变得对自己对人生有所提升,那该有多好!
旅游是提升,而不是放纵自我
我经常看见亲朋好友们在旅行中晒图,是以其他游客做背景,站在有明显标识的风景之前摆出与身后游客被克隆一般的神情,仿佛在演绎着“这里我来过!”这句宣言。——这种旅行为什么不用photoshop做个图就去完成呢?我也时常听说亲朋好友们在旅途中如唐僧一般忍受着艰苦环境生怕被导游宰去多余的一毛钱,而在原本应该胜利归来之时,如兵荒马乱一般的身体和精神都被压垮。不休息个一年半载很难再有精力去“享受”这份奢侈的罪。——-这种旅行是别人雇你去的还是你吃的苦真的会使你像唐僧一般抱回一本真经来?我更加经常听人骄傲地宣称,我才不跟团!我只自由行!——-no no no,亲爱的,除了没有时间限制地去些网络攻略吹捧的大同小异的饭馆吃吃喝喝,或者去些著名景点挤进去举个自拍杆儿拍拍照之外,你的行程跟旅行社的并无区别。要我看来甚至不如跟旅行社去游,因为跟着旅行社专业导游,你至少还能知道你去过的地方有什么历史大事发生过。不是吗?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是如果你连去过的地方发生过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甚至有些人都不记得自己去过地方的名称)的话,还不如乖乖呆在家里读书呢。当然,记住去了哪里并不是最重要的事,那么除了在各地吃吃喝喝带来的脂肪,我们收获了些什么呢?如果说人们在旅游之前能够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营养,再与之相应设计路程和方向,那么旅游该变得多么有价值啊!所以,不要告诉我你去过多少个国家,我想知道的是,然后呢?
我的城市阳光明媚,你那里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青春是诗,青春是歌,青春是画,青春是书桌上那沓厚厚的试卷,是寄给隔壁班姑娘的那封情书,是投中三分后的那次击掌,是见到偶像的那声呐喊.....
· 563683人关注
借一双眼睛看世界,分享你的旅程。
投稿须知:
1.本专题仅收录与旅行有关的文章。
2.尽量保证图片清晰美观,尽量不要加水印。...
· 489163人关注
本专题仅让编辑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入选文章将立刻上首页。绕过推荐队列。
使用场景:
- 突发事件的相关内容,需要立刻推首页
· 22740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到此一游还是谨以纪念 找寻旅行真正的意义到此一游,还是,谨,以,纪念,找寻,旅行,真正,的,意义,doc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到此一游还是谨以纪念 找寻旅行真正的意义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光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