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冰雪我的世界冰雪城堡种子是什么样的

冰雪里的灵魂
①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么深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血光冲天,好似看到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数脚印。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离开家非常久非常久,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家没有了,他的家已经被人做田地来耕种了,黍和稷都长得很高了。小李陵似乎明白了:人不能离家太久,更不能一辈子不回家。
②公元前99年秋天,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击匈奴,出河西,临大漠。冬天很快降临了,寒潮一阵一阵从漠北扑来。这是一个与他过不去的冬天。至浚稽山一带,在两座峰峦之间,李陵部众与单于率领的三万匈奴骑兵遭遇。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单于很快发现他这三万骑兵竞不足以制服李陵五千步卒。单于让部队后撤,很快调来八万余骑,摆成合围之势,紧紧咬住李陵。突围,突围!李陵此时惟一的念头就是突围。英勇的将士击退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单于的包围圈越勒越紧。李陵抽出一支箭,又抽出一支箭。他的箭率领着千百支箭飞向敌阵。可是,忽然之间,他的箭袋空了。他高呼:箭,箭,快给我箭!可是,几乎在同时,将士们的箭袋全都空了。五千将士的五十万支箭全飞向了匈奴人。从此,李陵一生都没有摆脱赤手张空弓的感觉。他下令解散部队,各自突围。匈奴将士簇拥着单于很快来到李陵跟前。李陵和单于互相看清了对方的面孔。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下马,投降。
③李广如此忠义,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武帝对此耿耿于怀。那些从前赞扬李陵的人现在都说李陵的坏话,他们知道皇帝愿意听什么。武帝问颇有些书生气的司马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司马迁说:"李陵事亲极孝,与人交往恪守诚信,为国家奋不顾身。这次出征,虽身陷绝境,但杀敌数量巨大。他不死,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武帝不喜欢这几句话,司马迁受了官刑。不久,李陵遭受灭族之祸,老母娇妻幼子弱弟都被杀掉了……
④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的阳光瀑布一样泻下来,从南方来到北方的人,总感到这阳光在天空中走了更远的路。李陵和苏武都在这里。苏武手持汉朝的旄节牧羊。李陵则仍然带兵作战,不过现在他带的兵是匈奴兵。李陵娶了单于的女儿,他成了叛徒。汉朝这样说,史书上也这样说。李陵受单于命在北海边上劝苏武投降,与其说是劝降,不如说是倾诉。这是他们说一说汉朝说一说老家的唯一机会。他们其实分别都在自言自语。苏武念念不忘一个忠字。李陵的内心则如北海那汹涌的潮水……
⑤李陵之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后来便融入中原民族。不屈的北匈奴被追杀到遥远的西北,人口所剩无几。李陵去逝一百多年后,这个称雄达三百年,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敌人,唯一能和当时世界超级大国汉朝抗衡的民族从大地上消失了,历史竟无法说清它的归宿去向。只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说匈奴说李陵。历史以奇怪的方式纪念有趣的人和事物。生活在新疆阿图什一带的柯尔克孜族人坚称他们是李陵的后裔,一个民族竟甘愿做一个 “叛徒”的后代。我从喀什去阿图什,面对李陵后裔们的面孔,总是浮想联翩。千古奇文《李陵答苏武书》,据说是伪作。留传到今天的李陵与苏武互相赠答的诗,我相信那一定也是伪作。越是伪作越能说明问题,越有意义。显然,在这些广为传诵的诗文中,李陵是远比苏武更生动的人物。那是人们为李陵而作的悼词,……两千年来,面对李陵这个名字,人们一直是一咏三叹。人们在心灵里为李陵辟出了隐秘的一角。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而李陵在体制的冷硬面孔之外。 冰雪里的灵魂阅读答案
⑥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匈奴人埋葬了他,匈奴人为他哭泣。他的躯体上一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他埋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重视葬地是农耕民族的传统,他已融入了游牧民族。而他前半生所在的那个民族却不能忘记他。隔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人们感受到了李陵灵魂里的冰雪。李陵似乎永远在历史深处沉思默想。我感到历史一直在打扮李陵,但与打扮任何历史人物不同,人们念说着李陵时,总是颤动着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面对李陵这个投降者,人们竟知道了羞愧。人们企图以个人的方式,以一己的情感,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而李陵在冰雪中远去,远去。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
――节选自《散文》2001年11期
  1.文中最后一段说“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请问李陵给了人怎么异样的感受?(4分)
  2.请分析第二段中战争场面描写在文中的作用。(4分)
3.文中多处提到“冰雪”。这“冰雪”有可能融化吗?联系原文谈谈你的看法。(7分)
参考答案:
  1.(4分)【对投降叛国者人们会不假思索地鄙视、唾骂(1分),但对于李陵,人们却迟疑了,甚至对他怀有羞愧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2.(4分)【通过惨烈的战斗场面描写,表现了李陵骁勇善战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寡不
  敌众的无奈。(1分)与下文李陵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形成强烈的对比,交代了人们叹息与羞愧的原因。(2分)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李陵的理解和同情,引发读者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审视(1分)】
  3.(7分)【答案示例:无法融化。一方面,这“冰雪”来自外界环境,从古到今,汉族都没有原谅投降叛国者的心理氛围,古代即使独持异议的司马迁,也只是说“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本质上没有(至少是不敢)原谅他的投降行为;现代的人们即使对李陵有羞愧之感,也不愿绷断“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即使有个别人试图原谅李陵,但奈何年代久远,众人的观念顽强,无法改变。另一方面,这“冰雪”来自李陵自身,他自小受民族情感熏染,知道不会得到任何原谅,投降前“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不是眷恋,而是诀别;后来遭受灭族之祸,雪上加霜,必然彻底绝望。(认为“可以融化”亦可,务求言之有理。合理联系原文3分;谈出自己见解4分,其中客观原因2分,李陵方面主观原因2分。撇开原文内容但有理有据的,本题最高可给4分】 冰雪里的灵魂阅读答案查看: 523|回复: 6
冰雪世界里的浪漫婚礼 美的让人震撼!
  《冰雪奇缘》的故事基于安徒生童话《白雪皇后》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在姐姐艾莎继承皇位后,她的魔力失控冰封大地。为了破除艾莎的冰封魔咒,乐观无畏的妹妹安娜挺身而出,和热爱冒险的山民克里斯托夫以及他的驯鹿搭档组队出发,展开了一段魔法层出不穷、旅程峰回路转的故事。 
  冰雪世界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晶莹,正如你于我,独一无二的你,盈盈停留在我心间,溶入我柔波似的心胸。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美丽的人物造型,再来欣赏一场冰雪奇缘般的婚礼!
冰雪奇缘婚礼 (1).jpg (154.89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2).jpg (115.43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3).jpg (129.49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4).jpg (94.44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5).jpg (77.29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6).jpg (98.17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7).jpg (187.31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8).jpg (52.09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9).jpg (117.14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0).jpg (122.7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1).jpg (252.87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2).jpg (62.93 KB, 下载次数: 1)
09:46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3).jpg (212.33 KB, 下载次数: 1)
09:47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4).jpg (111.08 KB, 下载次数: 1)
09:47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5).jpg (110.53 KB, 下载次数: 1)
09:47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6).jpg (71.46 KB, 下载次数: 1)
09:47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7).jpg (57.62 KB, 下载次数: 0)
09:47 上传
冰雪奇缘婚礼 (18).jpg (117.89 KB, 下载次数: 1)
09:47 上传
外冷内热,美爆了
好梦幻,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感觉
美啊美!就是我的味道!
我感觉不实用,婚礼现场是人聚集的地方,这些被冰封的花朵和冰雕的椅子很快就会融化,怎么控制场面??蒙元帝国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蒙元帝国史
上传于||文档简介
&&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