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透视原理愉快的拍摄 摄影师个人剖析材料何为镜头感

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旅行应该带什么镜头 这三支镜头就足够了
旅行应该带什么镜头 这三支镜头就足够了
作者:Photoblog
责编:苏秦
50mm F1.4标准镜头——街拍、低光拍摄
  50mm F1.4的适用范围很广,人像、风景、建筑的题材都适用,而且很轻便,尤其适用于一些街拍。另外,镜头焦段不会过长或者过短,拍摄时和被摄者的距离也不会过远或者过近。50mm拍出来的照片,就像拍摄者正身处被摄者的附近,两者能保持一定的交流。
Photo by Nishanth Jois
Photo by Simon Carrasco
  另外,50mm可以轻易拍出虚化,对于突出主题是十分方便的做法。50mm F1.4的大光圈,能轻松应对室内如餐厅、建筑物内的拍摄环境。而且相比50mm F1.8,50mm F1.4有更佳的光学素质,也比50mm F1.2有更好的对焦速度与较轻的重量。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Photoblog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1716次21633次3890次4689次5657次6630次7627次8609次9604次10538次
焦圈,为摄影而生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运用透视原理愉快的拍摄 摄影师剖析何为镜头感
运用透视原理愉快的拍摄 摄影师剖析何为镜头感
作者:胡渣
责编:苏秦
    摄影师胡渣为你剖析何为镜头感,如何运用透视原理愉快的拍摄。将近四千字的大型攻略。如果你没有耐心的话,可以直接看这个总结:1、镜头感好比一个圆球体。焦段越小,视角越大,曲面越大。焦距越大,视角越窄,曲面越平。 2、小于50mm镜头都有明显的畸变。焦段越小,畸变越大,拍摄时候越需要注意。 3、大于50mm开始进入刀锐奶化范围,焦段越大,背景化的越开。相同构图的拍摄,200 2.0的虚化一定大于85 1.2,即便85拥有1.2光圈。 4、同焦段的不同款镜头在镜头感上并无本质区别,但画质、色彩肯定不一样。 5、镜头感的培养,没有捷径,唯有多拍。而镜头感熟练度的终点是盲拍。 以下是正文:     很多摄影师喜欢说多拍照,培养镜头感。可是所谓的镜头感到底是什么,好想很抽象,玄学一般。大家都知道有镜头感这个东西,可是镜头感到底长什么样?看不见摸不着。笔者作为管理学硕士,最喜欢理论结合实践,认为即便是摄影这种主观的艺术,其实也存在客观的一面。所以镜头感这东西,不是玄学,他可以意会,也能言传,且听我慢慢道来。     何为镜头感?就是不同镜头之间的视觉差异。除去色彩、分辨率、色散、通光量、焦外二线性、口径蚀这些专业性的成像质量差异之外(这些不懂也没关系,并不影响摄影创作。非专业器材党,根本看不出这其中的差异。),最重要的是透视感的差异。所以本文的重点在于为你分析何为透视感,不同焦段之间都有什么差异。这个特别重要,直接影响你的拍摄手法。     那么何为透视感,学美术的都知道近大远小的基本原理。所以透视感,第一奥义,就是近大远小。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很多人其实并不明白真正的含义。举个例子,在你面前的柜子明明是四四方方的一个平面,为何拍出来却是上头小,下头大呢?甚至连线条也不是直的呢?    相机和眼睛不同,相机是单眼成像,而眼睛是双眼成像,外加人脑视觉纠正。所以眼睛看到处于一个平面方方正正的柜子,但是相机里看到的却是圆桶梯形。根据图示,我们可以看到柜子之间相机的距离,中部偏下的绿色圆弧最近,底部红色圆弧处次之,最远的就是顶上蓝色圆弧了。近大远小,所以你得到的成像必然是这样。    这就是著名的桶形畸变。这也是为什么照片拍出来的人脸总比实际要大的根本原因,有科学根据的。所以这里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脸小的人比较上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看起来一般的人,一到镜头面前就容光焕发。而很多本人很美,一到镜头面前就变丑的原因之一。不过聪明的科学家们,早就考虑到这问题。所以就有了镜头校正这个东西。    图示采用SONY R2+FE24 70 2.8GM的24端拍摄,用Lightroom软件镜头校正对比图。为了更直观的看到明镜头校正的效果,我100%放大了局部,并在书柜边缘画了一条黄色直线。    根据图示我们可以看到镜头校正,基本解决了桶形畸变这个问题,把弯的线条拉直了。但是依然没能解决近大远小的透视问题,方方正正的柜子,依然是个梯形。怎么办呢?很简单,站远一点,越远透视越正,因为半径越大,圆弧的弧面就越平。    所以理论上当你站在无穷远时,这个圆弧接近一条直线。就能拍出方方正正的柜子。可是站那远,我估计就算拍到柜子,在画面里面也只是一个小小点。这样的方正的柜子又有何意义?    所以这里再引入一个概念,就是焦段。焦段的数值越大,能够拍的越远。把远处的景物拍到眼前。所以你用24焦段,拍摄全身人像和用85焦段拍摄出来全身人像拍摄位置距离是完全不同的,拍摄出来的透视感也完全不同,依然还是因为近大远小。
超多摄影技巧、实用器材推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蜂鸟网(fengniaoweixi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胡渣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1716次21633次3890次4689次5657次6630次7627次8609次9604次10538次
焦圈,为摄影而生    小切割135焦段。相对于85的刀锐奶化和200的空气切割机,135的焦段略显尴尬一些。但从压缩感来看的话,135优于85,而弱于200。也许是85和200的名头太大,而导致135的相对小众。不过依然有大批簇拥,这基于两者之间平衡的镜头感。SONY ILCE-7RM2+LA-EA 4+135mm F1.8 ZA  1/160s F3.2  ISO160CanonEOS 5D Mark II+EF135mm f/2L USM  1/80s  F2  ISO500    空气切割机200定。这应该是追求人像虚化道路上,民用级别的终极体验了吧。然而太贵了,70 200 F2.8镜头玩过,200 2.0还真没玩过。所以很难在镜头感上说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只有这个级别的镜头,才能在全身人像虚化的有所建树。     90微距、百微。相对于前面说的虚化,微距镜头具备更强的虚化能力。即便很小的光圈也能得到非常浅的景深。因为影响景深的三个要素焦段、光圈、物距中,90微的物距太近了,几乎可以贴身拍摄。所以特别容易得到非常浅的景深,此外微距镜头即便光圈缩小到22,也可以得到非常清晰的画质,因此被微距无弱旅。SONY ILCE-7RM2+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1/60s  F9  ISO100    变焦。则是光圈较小,焦段覆盖范围较广的一系列镜头。相对定焦来说,镜头感很难培养。因为焦段覆盖范围太广,变化也太细微了。例如24和25焦段镜头感的差异,一般人真的很难感受的出来。所以即便使用变焦镜头,也尽量使用其中几个焦段作为常用焦段,这样的镜头感就容易多了。 总结:     将近四千字的大型攻略。如果你没有耐心的话,可以直接看这个总结: 1、镜头感好比一个圆球体。焦段越小,视角越大,曲面越大。焦距越大,视角越窄,曲面越平。 2、小于50mm镜头都有明显的畸变。焦段越小,畸变越大,拍摄时候越需要注意。 3、大于50mm开始进入刀锐奶化范围,焦段越大,背景化的越开。相同构图的拍摄,200 2.0的虚化一定大于85 1.2,即便85拥有1.2光圈。 4、同焦段的不同款镜头在镜头感上并无本质区别,但画质、色彩肯定不一样。 5、镜头感的培养,没有捷径,唯有多拍。而镜头感熟练度的终点是盲拍。
最新教程周点击榜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我剖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