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笔名是什么女儿叫什么名子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郭和夫_百度百科
郭和夫(),化学家。四川人。是和的儿子,也是郭沫若的长子。
郭和夫个人履历
郭和夫,中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石油化学家。男,汉族,。历任全国化学会、化工学会理事,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他是先生与日籍夫人所生,在郭沫若先生的11个子女中排行老大。
日生于日本。
1923年3月毕业于日本市川小学。
1935年3月毕业于东京府立第三中学。
1938年3月毕业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1941年3月自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毕业后,在该校从事有机合成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末辗转台湾返回祖国途中,在台湾工业研究所任技正短期工作。
1949年春经地下党的帮助,终于回到了祖国大陆。同年5月怀揣总理的亲笔信来到大连,应聘到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有机化学博士生导师。专长有机化学、石油化学、。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页岩油成份分析工作。在烃类液相氧化方面发展了光氧化法制异戊二烯的流程。组织了络合催化学科新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了金属有机化学应用于有机合成,如三十烷醇拟除虫菊酯的研究。
日在因公赴外地科研考察途中突发脑出血,逝世于哈尔滨,终年77岁。
郭和夫人物生平
郭和夫日出生在日本冈山市,出生时家庭经济还很困难。郭安娜出于对郭沫若的爱,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郭沫若先生结婚,并断绝了与家庭的关系,也失去了父母在经济上对她的支持,他们全家只能靠郭沫若先生领取的32元的官费助学金度日。
郭和夫等人接待外宾
受家庭影响,郭和夫自幼学习刻苦认真,门门功课成绩优异。194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工学部应用化学科,并留校工作。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先生告别妻子和儿女们参加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与丈夫分别多年的妻子郭安娜一心想找到失去音信多年的丈夫,于是在1946年通过在台湾工作的妹妹,将长子郭和夫和三儿子郭复生安排到台湾工作。1949年3月,郭和夫和母亲安娜回到大陆,周恩来总理还接见了他们母子。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郭和夫先生被安排到大连大学附属研究所工作。
其后,在郭和夫的主持下,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以后的50多年的时间里,郭和夫一直从事有机化学、石油化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郭和夫先生在国内化学界首次开展了页岩油的成分分析工作,为我国页岩油的综合利用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从60年代开始,郭和夫先生又带领一批科学家开展了对金属有机铬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作用等的研究,并先后在金属有机化学、烯炩聚合、原子簇铬合物以及结构化学等领域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还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郭和夫科学贡献
郭和夫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大连化物所的整体研究领域中有机合成催化化和催化合成手性化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国际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科交叉,捕捉新的学科生长点,及时调整和发展新的学科方向和学科领域。
郭和夫(右)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敏锐地抓住了国际上还刚刚萌芽的前沿领域——金属有机化学,并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了有关二茂铁和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从70年开始通过多年艰苦努力在化学固氮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奖。
除了将有机基团与金属相结合之外,郭和夫更看到了有机合成要与催化相结合,着眼于有机合成催化化和催化合成手性化。与所内具有强大优势的多相催化相对应,组建了均相催化研究室,并担任室主任。之后又发展成为络合催化和匀相催化两个研究室。
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发展了、丙烯共聚的匀相钒、铝络合催化剂及乙烯、丙烯和长链α–烯烃高效钛系载体聚合催化体系,前者已在工业生产中获得应用。
进入70年代,针对我国急需发展石油化工和建立大型企业的现状,郭和夫又先后开发了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及烯烃聚合制取降凝剂的新工艺,并及时的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烯烃络合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方面,他较早地提出了一个活性络合物模型的设想。
在20世纪80年代初,郭和夫敏锐地感到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它必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前沿学科,为此,他积极地提出了要开展生物催化研究的建议。他敏锐的意识到到手性化合物与药物及人类生命的密切关系,及时地组织人力积极开展了手性配体和不对称催化的研究工作,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大连化物所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郭和夫密切关注国际科研发展动态,努力学习、跟踪和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基础建设。。在他领导的研究室里,在有机合成及其催化化,络合催化及匀相催
郭和夫(前排左一)
化,金属有机化学包括水相金属有机化学,烃类氧化,烯烃聚合,固氮,原子簇络合物化学尤其是异核金属原子簇络合物化学,C1化学,结构化学,计算化学,生物化学及酶催化以及不对称催化等重要基础研究方向上都适时布点,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和基金课题,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大连化物所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水平。例如:温和条件下络和催化固氮,C1化学高选择性反应中的金属有机化学,烯烃岐化及金属原子簇络合物研究等课题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十分重视结构化学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建议并在研究室内成立“结构化学组”并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了大量的结构分析和液态和固态核磁共振波谱以及x–线单晶结构衍射分析工作,大大促进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例如,确定了多种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特别是确定了抗宫颈癌中药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分子结构,并对它及其衍生物进行了人工合成,为探求药物分子结构与抗癌疗效间的关系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郭和夫培养人才
郭和夫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者,开创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丰硕成果。同时他又是一名辛勤耕耘的园丁,是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和可信赖的长者。他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高级科研骨干人才,在大连化物所形成了一支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在这一支学术团队中,他是最年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郭头”。他不但精通日文、英文,还能阅读德文、俄文和法文文献。有机化学领域基础扎实,造诣极深,学识渊博,有问必答自不必说;就是其他学科领域,无论是天文地理,国内外历史,动植物知识,乃至风土人情方面,都有广博的知识;老中青各阶层的同事无不乐于求教于他并必能得到满意的指教,大家都亲切称他为:“活字典”。几十年来,他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总是充满热情,倾注满腔心血,寄予殷切的期望,创造各种条件,促进茁壮成长。使得各种类型的年轻人都能因才培养,各展其能;他的得力助手因工作需要而调离他处,他不拘私利而乐观其成;受到郭和夫教诲的中、青年骨干有上百人之多。
改革开放后,他精心选派所内优秀人才到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处学习深造,回国后都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题目负责人、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等就有30-40名之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郭和夫就是研究所内两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经他培养的近3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有的来自部队的解放军,有的是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农村子弟,还有唐山大地震留下的孤儿。他培养出了大连化物所第一位女博士,并在所内首次取得了金属有机络合物的x–线衍射单晶结构。一代代人才辈出的同时,又迅速地将大连化物所的络合催化科研水平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
郭和夫人物作品
1. ,郭和夫,彭少逸. 色谱法从页岩油分离非烃. 燃料学报, ):131
2. 郭和夫,,芮尊宏. 页岩油和煤焦油.石油的化学和工艺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90
3. ,,王捷宇,,,郭和夫. 过渡金属氢基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氢转移反应的研究. 科学通报,1981,(14):869
4. ,胡皆汉,郭和夫. 某些卤代吡啶振动光谱的计算(I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31
5. 邵昌平,,杨秀之,,贝浼智,郭和夫. VCl2 , VCl3 络合物溶液光还原氮和放氢反应. 催化学报,):37
6. ,廖世键,刘荣枝,郭和夫. 齐格勒型催化剂钛的价态对乙烯高聚或低聚的作用. 催化学报,):225
7. 烯烃岐化催化剂Bu4N[Mo(CO)5Cl]–RAlCl2 活性衰减原因的探讨. 廖世键,,余淑文,,郭和夫. 有机化学,1986,(3):195
8. 奚祖威,,,,黄家璧,蔡坤芝,郭和夫.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萘酚. 催化学报,):357
9. 石有茂,陆世维,郭和夫. 同花瓣相似(Isolobal Analogy) 关系应用于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设计. 化学通报,1988,(11):20
10. 李争宁,陈惠麟,郭和夫. 铜化合物催化环丙烷化反应. 分子催化,):352
11. ,陆世维,原晓华,郭和夫. 新型含有μ3 - O的三核茂锆羧酸衍生物的水相合成和结构. 科学通报,
12. Wang Zhiqiang , Lu Shiwei , Guo Hefu et al. Aqueous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Seven – Coordinate Complex (η – CH3C5H4) Zr (S2CNBz2)3 . Polyhedron, ): 39
13. Wang Mei , Lu Shiwei , Bei Meizhi , Guo Hefu et al. Studeis on Reac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Hydrides with Heterocumulenes VII . J Organomet Chem , : 277
14. Shi Youmao , Cheng Guobao , Lu Shiwei , Guo Hefu. The Cleavage Reaction of the Mo – Mo Triple Bond. J Organomet Chem , : 115
15.,张遂之,郭和夫. 几种手性二胺磷的合成及其应用. 化学试剂,):132
郭和夫社会评价
正是由于郭和夫先生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贡献,使他先后多次获国家科学进步奖,另外还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工部及辽宁省政府奖20余项。
郭和夫先生一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呕心沥血。日年过七旬的郭和夫先生因公出差途中,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抢救无效,最后病逝,享年77岁。郭沫若的子女
1、长子郭和夫:化学物理所创始人
郭和夫(),著名化学物理学家,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化学会、化工学会理事,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人大代表。他是郭沫若先生与日籍夫人郭安娜所生。郭和夫先生在郭沫若先生的11个子女中排行老大。
  郭和夫日出生在日本冈山市,出生时家庭经济还很困难。郭安娜出于对郭沫若的爱,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郭沫若先生结婚,并断绝了与家庭的关系,也失去了父母在经济上对她的支持,他们全家只能靠郭沫若先生领取的32元的官费助学金度日。受家庭影响,郭和夫自幼学习刻苦认真,门门功课成绩优异。194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并留校工作。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先生告别妻子和儿女们参加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与丈夫分别多年的妻子郭安娜一心想找到失去音信多年的丈夫,于是在1946年通过在台湾工作的妹妹,将长子郭和夫和三儿子郭复生安排到台湾工作。1949年3月,郭和夫和母亲安娜回到大陆,周恩来总理还接见了他们母子。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郭和夫先生被安排到大连大学附属研究所工作。
  其后,在郭和夫的主持下,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以后的50多年的时间里,郭和夫一直从事有机化学、石油化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郭和夫先生在国内化学界首次开展了页岩油的成分分析工作,为我国页岩油的综合利用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从60年代开始,郭和夫先生又带领一批科学家开展了对金属有机铬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作用等的研究,并先后在金属有机化学、烯炩聚合、原子簇铬合物以及结构化学等领域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还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正是由于郭和夫先生在科研领域的卓越贡献,使他先后多次获国家科学进步奖,另外还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工部及辽宁省政府奖20余项。郭和夫先生一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呕心沥血。日年过七旬的郭和夫先生因公出差途中,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抢救无效,终于病逝,享年77岁。
2、次子郭博:颇有乃父之风
郭博(1920—  ),著名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家。郭博先生日出生在日本福冈县的博多,他的母亲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日籍夫人郭安娜。郭博先生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一、相貌酷似其父的郭博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带着他和哥哥郭和夫来到中国住在上海哈同花园,直到他要上小学时,郭博才重返日本。因此郭博先生的汉语和日语功底都颇深。
  郭博9岁那年,正好碰上日本天皇登基,举行美术作品展,那时只读小学三级的郭博绘画已很出色,于是他将自己的一幅作品送去参展。画的内容是一座红色大桥,凌空飞起,横卧在江面上,桥下画的是蓝色的滚滚的波涛,看上去气势宏伟,色彩鲜明。评比时得了个一等奖。
  父母得知儿子获了奖后非常高兴,为了鼓励儿子继续努力,郭沫若先生于是给郭博买了一全套的油画颜料,母亲郭安娜还从生活费中挤出了一些美元给儿子买了一架柯达照相机。自此,绘画和摄影同时成了郭博的两大爱好。学摄影和绘画花费的钱很多。当时郭沫若夫妇的经济很困难,有时连全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因此,父母建议郭博在绘画和摄影这两项中暂时只能选一项。从小就很懂事的郭博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学习绘画,忍痛将摄影的爱好深藏在心灵的深处。
  郭博自幼聪明好学,他的小学提前一年读完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学。在中学学习期间,郭博又提前一年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日本的京都大学。京都大学是一所出过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著名大学。21岁时,郭博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该校建筑系。年轻的郭博就曾参与过日本的许多大工厂的建筑设计,尤其以日本著名的东芝公司居多。那时年轻的郭博在日本建筑设计界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了。
  二、1955年,郭博在父亲的召唤下,毅然回到了中国,进入上海建工局设计公司工作。多年来,郭博先生积极参与上海市的市政规划与设计,为上海市设计出了许多而今正屹立于浦江两岸的经典建筑,上海著名的希尔顿大饭店就是他的代表作。另外,他还培养了不少在建筑设计界颇有名气的专家。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的设计者都是他的高足弟子。
  郭博先生在地理、气象等方面也颇有研究。1962年,上海崇明岛出现一种所谓的“怪潮”。当时既没有出现地震,也没有出现台风,却出现了洪灾。对此,不少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种看法,然而都难以令人置信。郭博先生经过仔细的研究后,认为崇明岛的这次洪灾是南美玻利维亚大地震引起的长浪冲击造成的。这一观点,终于被学术界所认同。对日本坂神大地震的成因,郭博先生也有自己很特别、然而又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观点:是由于日本战后大量填海造田,造成地层压力失衡,因此引发了这次大地震。正是由于郭博先生的博学,以及多方面的成就,他的同行和朋友都称他“颇有乃父之风”。
  三、摄影是郭博先生的又一大特长,尤其是在古代建筑的摄影方面,可说是在摄影界独领风骚。郭博先生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为人正直,讲真话。即使是“文化大革命”中,处境艰难的他仍旧如此。“文化大革命”中,上海许多古老的建筑遭到践踏之时,他深感痛心。此时他以一个建筑师的良心,毅然拿起了自己手中的照相机,将那些即将从地球上消逝的古建筑一一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下来。据统计,从1975年到1989年近15年间,共拍了6万余张,其中还有古代建筑的照片。郭博先生因此也成了有名的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内容丰富,除了上海外滩的西洋建筑、南市老城厢的旧式民居外,还有哈尔滨的俄罗斯式的东正教堂、成都的东方式的寺院等。
  当人们看了他的这些摄影作品时,一致认为他是一位“业余摄影大家”,其作品有如父亲郭沫若的文章,质朴、通俗、易懂。而郭博先生总是说:“我自幼很佩服父亲的文章,他那质朴、通俗、易懂的风格,让人看了舒服,我的摄影作品也追求这种风格。”作为摄影大家的郭博先生,他的显影室却设在家中的卫生间里,无论春夏秋冬,工作时,都要把房间遮掩得严严实实。人们简直难以相信,在这样简陋的工作室里,竟然生产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来。然而摄影生涯长达四五十年之久的郭博先生常谦虚地对人们说:“一个摄影家在他的一生能有30张照片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是一流的了。我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如果也能有30张照片留下来,就是达到了我的意愿。”
  四、在郭博先生与人们的交往中,人们有一种感觉,似乎他很少提到父亲郭沫若。致使有人误认为他与父亲之间没有感情。其实郭博先生的内心一直深爱着父亲。当年郭博先生回国,就是应父亲之召而来的。回国后,是父亲为他安排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还同父亲一同回到四川乐山,探访了故里。在那里,他们父子还把肩同游了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在郭博先生的人生道路上,无时不在以他那伟大的父亲为榜样。
郭博先生有一个十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的儿子也是搞建筑的,现在在日本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那令人尊敬的又十分贤惠的来自日本的郭夫人。这位郭夫人不仅是郭博先生家庭生活中的贤内助,更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郭夫人将日本女性的优良传统带到了中国,当家中来了客人时,她总是立刻从房中出来鞠躬相迎。手中端着一个竹编的小盘,其中放着水果、糖果或其他食品,小心地放在茶几上。告别时再鞠上一躬,然后碎步退回房间。她作为妻子,从不参与丈夫与客人的谈话。在家中,郭博先生和夫人仍然用日语交谈。时至今日,郭博先生仍然习惯于用日语或英语写作,然后再译成中文。
3、五子郭汉英:敢讲真话
郭汉英,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是郭沫若先生与夫人于立群所生的最大的一个孩子。郭汉英在郭沫若先生的7个儿子中,排行第五。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住在重庆赖家桥乡下的防空洞里,郭汉英就出生在重庆一家医院里,据说于立群女士生下汉英几天之后带着他出院时,刚走出百来米,医院就被日军的飞机炸毁了。1964年郭汉英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后转至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从事过核理论、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场论以及计算物理的研究。1978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一、郭汉英先生在科学上有一种敢于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做人更是遇事善于思索,敢讲真话,从不随波逐流。他曾在自己的一篇回忆父亲郭沫若的文章中提到过他少年时代的一件事。那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郭汉英先生读初中时的事。一次,他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五一庆祝活动。庆祝会上唱起了歌颂无产阶级的《国际歌》和歌颂毛泽东的《东方红》。听了这两首歌的歌词后,从小喜欢动脑筋的郭汉英觉得《国际歌》中宣称“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皇帝,无产者全靠自己解放自己”,而《东方红》则把毛主席比为太阳,还称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两相比较似乎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无法解释清楚。庆祝会结束后,郭汉英回到家里,他带着疑惑和不解问父亲郭沫若。郭沫若思考了一下,似乎觉得儿子的想法有他正确的方面,但又想到维护毛主席的威信,于是向儿子进行解释说:《东方红》是一首民歌,老百姓把毛主席比做大救星,表达了亿万农民对领袖的朴素感情。《国际歌》是无产者的赞歌,也是巴黎公社的悲歌,它代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要求,它的提法是科学的。郭沫若在儿子面前似乎很理直气壮地肯定了《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提法之后,停了一会,大概是怕儿子惹出祸来,于是又强调说:“时代造就,时代需要,现在的中国有9亿农民,9亿农民需要《东方红》。这是中国的现实。”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被一些人捧成了神,说毛主席的讲话是“最高指示”,毛主席是“最最伟大的领袖”,他讲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在“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对这些形而上学的提法,虽然连毛泽东自己都反对,但谁也不敢质疑,更不敢说毛泽东的不是了。青年时代的郭汉英先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一天,郭汉英和同事们在办公室里不知何故谈起了书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过书法及一些书法理论的他则说,父亲常说,评论书法作品高下,首先是看作者是否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然后看字是否活起来,立在纸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跃然纸上。做到如此,就是好字,如果不是,就是败笔。那时,他所在的办公室的墙上正好挂着一幅毛泽东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于是他们就用要“跃然纸上”的观点来分析毛泽东的这幅书法是否有败笔。大家仔细观察之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发现有的字站不起来,不能“跃然纸上”。有人就故意对郭汉英道:“照你的说法,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幅题词里也有败笔啰?”
  自幼敢说真话的郭汉英回答说:“当然有可能,没有一个人的书法完全能够避免败笔,无论他是谁。”郭汉英的这一说法,在当时来说,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那极左的年代,有人很快将郭汉英的言论向领导打了报告。并说:“郭汉英胆大包天,居然敢说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书法有败笔。”因为此事,郭汉英在“文革”中还受到冲击。郭汉英在那大搞盲目崇拜的年代里,即使是对一个伟人,也能实事求是地毫不掩饰地作出评价,实在是难能可贵。
  2002年8月,被称为当代爱因斯坦的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来到中国,顷刻间在中国掀起了一个“霍金热”。霍金是研究宇宙学最成功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指出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向人们暗示了空间和时间是从大爆炸起点处开始而至黑洞结束的观点。从这一理论他还推出宇宙的黑洞不应该完全是黑的,黑洞向外辐射,最终蒸发、消失。另外,他还推测宇宙在想像的时间里没有边缘,它是无限的。同时,霍金又纠正了爱因斯坦的错误。就在这年的9月中旬,郭汉英先生应邀作了报告。面对着国内的“霍金热”,他在报告中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向科技界吹了一股冷风。郭汉英先生曾在1979年、1983年先后在意大利和莫斯科听过霍金的讲座,这次霍金来到中国,他又听了霍金的讲座,对霍金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于是他在报告中说:“全世界有上万人做着与霍金一样的工作,只不过霍金抓住了机会,加上他至今仍与无法治愈的疾病抗衡。因此,霍金赢得了目前的荣誉。”他还说:“霍金是当代物理界的伟大人物,但不是最伟大的。”这又是郭汉英先生讲的大实话。郭汉英先生的行为纠正了我们国内评价人物总走极端,不能实事求是的倾向。
4、六子郭世英:最具人性魅力
郭世英(),在郭沫若先生的11个子女中他排行第八,在郭沫若先生的7个公子中,他排行第六。1942年出生在陪都重庆。自幼聪明过人,才华出众的郭世英经过打磨之后本来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然而一场“文化大革命”使这个“最具人性魅力”的青年(作家、哲学家周国平语)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死时年仅26岁。郭世英的中学时代是在北京有名的干部子弟学校101中度过的。在中学里他一直是班上的三好学生,模范共青团员,还被誉为高干子女的表率。那时,郭世英不仅成绩优秀,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是学校足球队的名将。
  一、郭世英在101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外交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在这所政治性很强的学校里读下去,而于1962年转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
  郭世英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聪明过人,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那厚厚的一本《古文观止》,他只要默默地读上几遍,就能将全书的古文背诵下来。1962年,世英刚入北大哲学系,他的父亲郭沫若正应国家青年艺术剧院之约赶写剧本《郑成功》,这时世英常在一旁翻阅父亲所用书籍和有关资料,还自己动手也写一本《郑成功》的剧本,并且在父亲之前脱稿。当青年艺术剧院派人来郭老家催稿时,郭沫若先生还未完稿,于是郭沫若就对来人说:“我的剧本还未脱稿,那么你们就先把我儿子世英写的《郑成功》的剧本拿去看看。”在哲学系学习期间,郭世英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黑格尔的经典著作通读了一遍,然后,告诉他的同伴们说,我已研究了三年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有一次他还约上几个同学到北大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的府上讨教,朱光潜先生听了他提出的许多哲学上的问题及其见解之后,还真以为他研究了三年时间的黑格尔著作。
  二、在郭世英进入北大不久,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哲学的热潮,还号召全国人民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从政治军事到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在这一热潮的推动下,作为哲学系学生的世英自然想到要主动投入到这一热潮中去,他便组织了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郭世英对小组的同学说:“现在工、农、商、学、兵各阶层都在学哲学,用哲学,对此咱们哲学系的学生不能置之度外,应该打前锋,向哲学的一切禁区进军。”于是,既天真又认真的他主动提出了一些十分现实又敏感的研究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是阶级斗争,“大跃进”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有没有顶峰,什么是权威以及对毛泽东思想能不能一分为二等一系列十分敏感的问题。
  由于他们的小组探知的许多都是哲学上的未知问题,他干脆将自己的学哲学小组命名为:“小组”。他们小组的成员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如星期天、寒暑假的时间在一起探讨这些未知问题。在那以阶级斗争、政治挂帅为纲的时代,小组的言论及其活动很快引起了北大领导和公安部门的注意。有关部门从他们发表的文稿和有关的书信中发现了他们有“严重政治问题”。更奇怪的是,有关部门发现他们小组的命名与当时所谓国际“修正主义”的总头目“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时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有联系。因为“赫鲁晓夫”的俄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也是“”,郭世英等人成立的“小组”便由此被戴上了是苏修头目——“赫鲁晓夫集团”在中国的代言人等罪名。郭世英还被有关部门定为“有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其性质属敌我矛盾”。还是周恩来总理的干预,郭世英的问题才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了。周恩来考虑到郭沫若的影响,在征得了郭沫若的同意后,指示公安部门,以下放劳动锻炼的名义,安排世英到河南黄泛区的西华农场去劳动,接受改造。
  三、在西华农场劳动改造期间,郭世英表现十分突出。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这位从京城名牌大学来的大学生,头戴一顶遮阳斗笠,肩上搭一件小白披单,浑身烤得黑乎乎的,但他从不叫一声苦,就这样每天跟着农场的工人一起劳动。
  那时,世英所在的场党委号召职工开展积肥活动,书香门第出身的他从不嫌脏,也积极地参加到这项活动中去,每天出门时总要带上拾粪的铲和粪筐。一次,世英和几个同伴去附近的商店买香烟,忘记了带拾粪的工具,在路上世英看见了一堆正冒着热气的马粪,他毫不犹豫摘下头上的斗笠将粪托回到住地。就这样,一年下来,他积的肥堆得像一座小山,年终评比时,他得了第一名。在农场劳动期间,郭世英虚心向场里的全国劳动模范、著名的植棉能手屈应理学习植棉技术。在屈应理的指导下,世英每天下午下地观察棉花发芽、开花、结桃的全过程,并用本子将自己观察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他还向北京的父亲写信,要求购买一些有关棉花栽培的书籍寄给他。后来,郭沫若先生给世英寄了一本厚厚的《植物栽培学》,世英特别喜欢这本书。那时,人们时常看见他劳动时,总是用绳子将书扎在胸前,每当休息时,就把书翻开来看。有时世英还打趣地对身边的同伴们说:“这就是我的小小图书馆。”
  1965年的初夏,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的师生来到郭世英所在的农场实习,并撰写一些棉花栽培方面的论文。借此机会,世英也拿起笔写了一篇关于棉花栽培的论文,并交给农大带队指导实习的老师。这位老师看了世英的文章后赞不绝口,并将他的文章推荐给农大的实习生看。从此以后,郭世英对植物栽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打算劳动锻炼结束后回北京申请从北大转到北农大去读书,毕业后,还回到农场工作。几年的劳动锻炼培养了这位高干子弟的劳动人民感情。一年中秋,郭世英从商店里买了两斤月饼出来,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大娘正在向路上的人挨个儿乞讨,见此情景世英二话没说,就将两斤月饼送给了这位老大娘。
  在农场劳动期间,郭世英非常关心和尊敬工人师傅,在他们面前从不摆大学生和高干子弟的架子,因而那些工人师傅也很喜欢他。每当逢年过节,工人师傅家中改善生活时,总要把世英叫去。在屈应理的家里,几个孩子也都没把他当外人,总是亲热地称他“大哥”。
四、1965年底,北大党委批准郭世英返校继续学习。此时世英向组织上提出了转学北农大,学校和父亲郭沫若都同意了他的要求。世英来到北京农业大学的第二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心奋发向上,企盼将来对国家和民族有所作为的他,不曾料到,一场灭顶之灾无情地降临到这位充满人性魅力的青年头上。在那非常时期,即使是国家总理周恩来也没有能够保得住他年轻的生命。“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一些人再次向郭世英提出了“小组”的问题,说他是公然“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革命分子”,十恶不赦的敌人。在世英的问题上,有人还借题发挥说:这么多年来是谁一直在包庇“反革命分子”?矛头显然是指向国家总理周恩来的。
  1968年的春天,北京农业大学的一伙造反派将郭世英用绳子捆绑起来关押在私设的牢房里,为了不让他逃跑,那些没有人性的歹徒们又将世英的四肢反绑在椅子上。除此之外,连续三天三夜对他进行审讯,千方百计地逼他“交待如何准备叛逃苏修”等莫须有的问题。面对歹徒们的诬陷和人身侮辱,郭世英没有屈服。就在日清晨6点钟,当郭沫若先生的秘书和世英的妹妹平英来北农大去了解世英被关押的原因时,来到一座楼房前,发现郭世英已倒在血泊之中。世英的母亲于立群得知儿子去世的噩耗后,顿时晕倒在地,精神错乱,躺在病床上,她口里反复不停地说:“世英没死,世英正微笑着向我走来呢!”还不停地埋怨郭老说:“何必要他回来读大学呢?如果在农场继续劳动下去,他不会死的,他本来不肯回来……”
  此时,郭沫若先生后悔自己没有向周总理汇报世英被关押的情况。当世英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全家人都为他十分忧虑,家里的人都要求郭老出面与周恩来总理交涉一下,请他出面解决问题。但郭老一想,在这非常时期,总理的压力也已经是够大的了。加之国家的内政外交,事无巨细,全压在他一人身上,不能再因为世英的事去打扰他。就这样,使世英失去了生的机会。此时郭老只能强忍着失去爱子的痛苦,在家人面前没有流一滴泪。
  世英死后,周恩来到郭老家,当着郭老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世英是为我而死的。”郭世英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有人说他是跳楼自杀的,但从他当时被捆绑的情况来看,他根本不能动弹,何以能打开窗户,爬上窗台自杀呢?另外,一向性格开朗、坚强的他,并没有自杀的动机,也未曾想试图逃跑。此说显然不可靠。因此,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农大的一伙歹徒杀害了他。
5、二女郭庶英:父女情、师生情
郭庶英,现任北京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总经理。在郭沫若先生的三个女儿中排行老二。在郭老与于立群女士的6个孩子中也排行第二。郭老一生工作虽然很忙,但他十分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子女。在郭老的11个子女中,郭庶英是最受郭老疼爱的一个。
  据郭庶英女士自己回忆,小时候,父亲总爱和他捉迷藏,还跪在地上给孩子们当马骑。有时父亲还用四川话教孩子们读儿歌。而今的郭庶英女士还记得四岁时父亲教给她唱的儿歌:“金斧头银斧头,白胡子老头骑黄牛,黄牛不肯走,牵过桥,黄牛屙了一把尿,太臭。”
  1959年,郭庶英高中毕业后,面临高考,女儿报考什么专业,作为父亲的郭沫若拿不定主意,于是带着小庶英去向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请教。钱先生对郭老说,女孩子去学边缘学科比较好,比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郭老采纳了钱三强先生的意见。郭沫若先生当时还将庶英报考的几个学校全部用一张纸抄下来。前几年,郭庶英女士还发现了父亲的这张纸条。但后来又不知放到哪儿去了。对此,郭庶英感到很遗憾。最后,根据钱三强先生的建议,郭庶英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当时,郭庶英的父亲郭沫若同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从此,这对亲密的父女又加上了一层师生关系。
  郭庶英与父亲郭沫若整整在一起生活了38年,在她的兄弟姐妹之中,时间可算是最长的了。与父亲有着深厚感情的郭庶英对父亲的一生,尤其是他的晚年了解的特别多。她所写的关父亲的《我的父亲郭沫若》一书是迄今为止郭沫若子女所写的第一本关于父亲的回忆录。该书向人们展示了郭沫若先生是一个非常善良,有极大包容心,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人。该书还记述了郭庶英与郭沫若之间的父女情,师生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沫若是什么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