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刘福令名字艺术签名设计签名

《第一个总统》作者讲述桂林八个状元
《第一个总统》作者讲述桂林八个状元
作者:唐咸武 文章来源:桂林旅游网&
发布时间: 转载:日
&具有249年历史的广西贡院是当时广西的最高学府,
图为独秀峰下的广西贡院。唐咸武摄
延续将近1300年历史的中国封建社会科举教育考试,考中的广西12名状元中桂林占了8个,最完善的清朝科举,广西中的4名状元全部出自桂林市临桂县,并在全国诸省中排名第五。自科举以来,全国13名“三元及第”者,广西占了两名,其中临桂县的陈继昌是13名“三元及第”中的最后一名,是名副其实的“前有古人,后无来者”。以科举考试成绩衡量一个省或地区文化发达程度,地处边陲的蛮荒之地的桂林,已排在全国的前列。
以择优录取的科举选官的1300年历史,没人买官卖官,见证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性。宋朝拐脚王世则、既跛脚又左眼瞎的方逢辰、元朝瞎一只眼的陈祖仁,因才学过人,文章卓魁天下,皇上并不因其残疾而歧视,仍以才举人,体现出
“以人为贤”的原则。对照今天,有的以血缘、地域、同学、同事、上下级等裙带关系提携官员,甚至投机钻营者疯狂买官卖官等沉渣泛起的现象,一些真才实学者被埋没,可见科举制度“公平竞争”的系数有借鉴之处。
7月24日,《第一个总统》、《桂系演义》作者、桂林市文联名誉主席黄继树在桂林百姓大讲坛上向市民专题讲座了科举制度与桂林状元,激起听众的满腔热情,博得市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黄继树在桂林百姓大讲坛上津津乐道地讲述桂林历史上的8位状元。唐咸武摄
黄继树在主席台上签名忙。唐咸武摄
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教育考试制度,也是封建王朝选官的基本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这将近1300年的历史中,科举制度产生了10万余名进士,500余名状元,这对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起过重要作用。科举制度贯彻以“择优录取”的原则,参加考试者基本不受门第、家世、地位的限制,将读书、考试做官有机的组合成一整套体系,这些原则和特点,甚至对西方国家文官制度的形成,也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当代学界,已把“科举学”列为一门内容广博的专门学问进行研究。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对今天也还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科举制度由产生到消亡,历时近1300年,其中经历了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其大概情况如下。
科举制度规定,读书人求取功名,首先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取得秀才资格,然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即在省一级参加考试,考中即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取得举人资格后,再到京城参加朝廷礼部主持的会试,会试考中,即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取得“贡士”资格后,最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一甲的的一、二、三名为赐进士及第。二甲无定额,一般录取人数为一百多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也无定额,一般录取为一、二百名,为赐同进士出身。这些考中进士的人才,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而考中状元,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科举制度废除至今已100多年,但状元的影响仍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民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每一个行业的拔尖人才称为“状元”,“理科状元”、“文科状元”在当今的高考中,仍为最令人羡慕的称誉。
“状元及第”四个石刻大字镶嵌在桂林王城的东门上,折射出桂林辉煌的历史。唐咸武摄
“榜眼及第”四个石刻大字高耸在桂林王城的西门上,点缀桂林的历史文化。唐咸武摄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考试及录取情况。
考秀才——县试、府试、院试
&&&&明清之时,学子应小试考秀才前,统称为童生。童生之称不仅仅限于少年儿童,头发斑白者,尚未考上秀才的中老年学子,仍称为童生。
秀才是读书人获取的第一个功名。要成为秀才,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次严格的考试。
县试的主考官为知县,考试地点设在县政府附近的考棚,考试时,知县坐于大门外的台上,两旁官吏分立,学官教谕按名册唱名,分发考卷。县试录取后,才能有资格参加府试。
府试的考试地点在府一级城市的考棚,主考官为知府。考生很辛苦,必须在天未亮入场,打着灯笼,进入考棚寻找自己的座号。
府试考中的考生,还必须参加院试。院试的主考官由朝廷派出的学政官员担任,考试地点一般在府或省会城市的考棚。
经过三级严格的考试,考中者才能获得秀才功名,当个秀才确实不容易。童生考中秀才后,便有专门的报喜之人——报差,前来报喜。报差为两人,一人手持报单,一人持小铜锣一面,向考生家中报喜。清代的报单为大红纸,长3尺,宽2尺,上书“捷报贵府少爷某某,蒙钦命某某(官衔)几品顶戴提督某省某学政某姓,取中某某年岁试第几名,乡试联捷”。考中秀才后,第一件事是要换装,把衣服换成秀才标记的“蓝衫”。清代的秀才服装全套绸制,蓝色,内层为“开叉袍”,正中前后开叉,圆领、马蹄袖,束以腰带,外罩“套子”,对襟、开胸、礼帽为深边中间突起,周围缀以红缨,正中嵌一黄铜制、枣核形的白塔尖,叫做“顶子”,也称“雀顶”,足穿长筒靴。
考取秀才之后,必需行拜师仪式,秀才们一律换上秀才装,向孔子的牌位顶礼膜拜,才算是真正成为孔子门生,儒家子弟。
考中秀才后,有哪些待遇呢?主要是社会地位的提高,社会上称秀才为相公。秀才见官可以不拜,可以不应徭役之征,最明显的是自己家的房屋,立马升高,比一般普通人家的房屋高出三寸。秀才年终还可获得官府的一定银两津贴,我们过去说“穷秀才”,其实秀才一般不穷。
考举人——乡试
考取秀才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报考举人。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地点设在省城的贡院,主考官由朝廷派遣。乡试考取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考试时,考生们携带考篮、卷袋、门帘等专用考具,着短衫进入考场。考场门口,差役严格搜查进入考场的考生,以防作弊。考生进入的考场叫做号舍。号舍每间宽三尺,深四尺,屋檐高八尺。考生昼夜生活在号舍中,直到完成考试。号舍以《千字文》之字排列顺序,每号之中,约二三十舍,一舍坐一考生。进号舍时,考生先卸卷袋,挂于壁上,再将门帘钉挂。门帘之色,有黄有绿,一号数十舍,从外望去,好像深窄的小巷。
考中举人,要举行庆贺仪式,举人在自家大门顶上悬挂“文魁”额匾,以示荣耀。考中举人后,会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社会上人们称举人为老爷,举人有与知县平起平坐、地位相等的身份。举人犯了罪,也必须先向学政报告,先将功名革去后才能按平民进行审理。《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进的丈人张屠户也立刻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考进士、考状元——会试、殿试
乡试考中举人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会试。会试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乡试的下一年三月间举行,由朝廷礼部主持。
明、清两朝的会试在京都北京举行,考虑到边远地区贫困家庭无力为考生筹措路费的困难,朝廷特地发给考生们一种“火牌”,考生们凭“火牌”可以免费获得挂着“礼部会试”黄旗的沿途驿站的接待,可以免费使用由驿站提供的一匹驿马。
由朝廷礼部主持的全国会试,在京城贡院举行。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经礼部会试录取的贡士,再下殿试场,参加全国最高规格的考试——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和录取。清代的殿试,在保和殿举行。考生们在天亮后穿戴礼服,胸前挂着装满考试用纸的卷袋,背上背着装满考试用品的布袋入场。皇帝升殿后,礼部官员开始给考生们发放考卷,考生们要下跪接受。
殿试揭晓,皇帝坐于殿上,新科进士们跪拜于殿下,这时候,传胪唱名: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某某。新科状元上殿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接下来新科状元手捧皇榜,随礼部堂上官从皇帝专用大道走出。皇宫中的鼓乐仪仗队吹吹打打迎新科状元捧皇榜到东长安门张挂。这时候北京顺天府的知府要为新科状元敬酒,插花披红,接着大兴、宛平两县的知县还要为新科状元左右扶镫上马。状元骑马从专为皇帝而开的正阳门走出,状元骑马游街以示荣耀。市民围观,争睹新科状元之风采。再接下来,皇帝还要请新科状元吃饭,皇帝赐新科状元“恩荣宴”。
宴席上摆宫花一枝,小绢牌一面,上书“恩荣宴”三字。桌上银盘菓品,上四十多道菜,皆奇珍异味,为皇帝平时所用。皇帝请新科状元吃饭,还要国舅来作陪,国舅向新科状元敬皇帝赐的御酒,状元用金碗饮酒。最后,皇帝还要赐予新科状元服饰。皇帝授予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六品京官。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七品京官。
殿试录取的其他进士,还得参加翰林院考试,考取者称庶吉士。留馆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二、桂林状元
&在实行科举制度将近1300年间,桂林一共出了8位状元,他们分别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名状元,唐朝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状元赵观文;唐末天祐三年(公元906年)状元裴说;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王世则;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武状元李珙;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状元陈继昌;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状元龙启瑞;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状元张建勋;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状元刘福姚。
桂林王城正阳门上镶嵌的“三元及第”四个石刻大字,以弘扬桂林科举的辉煌。唐咸武摄
广西历史上,一共有12名状元,其中桂林占了8名,但其余的4名均有些争议,例如宜山的宋状元冯京,他出生在广西宜山,长于广西藤县,后随父定居江夏,在江夏乡试考中解元,后考中状元,因此有关状元的资料显示,冯京为鄂州江夏人(今湖北武汉市)。又如出生广西平南的南汉状元梁嵩、出生广西武宣的太平天国武状元覃福贵都不是全国性的状元。
清代,一共举行了112次会试,产生了114名状元,前两科因为要照顾满族考生,分满、汉两榜放榜,分别录取满、汉状元各一名,因此112次会试产生了114名状元,后朝廷觉得此举不利于选拔人才,便取消了满汉之分,无论满族、汉族考生一律平等参考公平录取,不再照顾满族考生。整个清代录取的114名状元之中,江苏49名,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广西4名,广东3名,直隶(今河北省一带)3名,福建3名,湖北3名,江西3名,贵州2名,湖南2名,顺天(今北京市一带)1名,陕西1名,四川1名,河南1名,正白旗1名,正蓝旗1名,正黄旗1名,共114名。广西排名第五,广西这4名状元全部出自临桂县,这就像开全国运动会一样,广西的一个县级代表队,在和全国各省级代表队竞争中,获得第五名。
再看科举考试中的“三元及第”。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又叫“三元及第”,科举考试中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集解元、会元、状元头衔于一身者,叫“连中三元”,又叫“三元及第”。在实行科举制度的将近1300年间,一共才产生过十三名“三元及第”者,其中广西占2名(广西宜山的冯京、广西临桂的陈继昌)、其余为河北、河南、山东各占2名,陕西、湖北、浙江、安徽、江苏各占1名。&
临桂县的陈继昌就是这十三名“三元及第”中的最后一名,真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桂林王城的城门上镌刻的“三元及第”匾,就是专为陈继昌而刻的。如果以科举考试的成绩来衡量一个省或地区教育文化发达程度的话,古代广西虽地处边陲的蛮荒之地,但桂林文化发达的程度,在清代已排在全国的前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桂林,可谓地灵人杰。
桂林这8位状元,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比较高,赵观文是临桂县人,他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他考中状元的时间是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赵观文这状元头衔的得来实属不易,因为在考试和录取中,主考官营私舞弊,将一名学问平庸但后台关系很硬的考生名列第一,而成绩最好的赵观文仅名列第八,考生们愤而上告,这事惊动了皇帝,唐昭宗连夜撤换了主考官,并任命了新的主考官,对考生们进行复试,赵观文名列第一,高中状元。赵观文中状元的时候,唐王朝经黄巢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已经元气大伤,衰败日显。
朝政被宦官把持,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赵观文人品正直,不肯与宦官集团同流合污,不久便辞官南归,回到芦笛岩附近飞鸾峰下的老家闲居,后来迁居到城中的进贤坊,不知终年。赵观文有诗文传世,其中最著名的是《桂州新修尧舜祠祭碑文》。
唐末状元裴说,他的先祖是山西闻喜县人,他的曾祖父裴曙,是唐德宗贞元年间的进士,在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到临桂县当县令,后来便定居桂林,以忠义传家,诗书继世。裴说大约出生在唐僖宗广明年间(公元880年至881年),也就是黄巢称为齐帝,唐僖宗逃避到四川的时候。
当时,桂州因远在岭南,没有遭受频繁的战祸,社会秩序相对平稳。因而裴说的少年时期是平静的,也给了他发奋读书的机会。唐哀宗天祐三年(公元906年),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举行科考,裴说和弟弟裴谐以才学出众被桂州选送赴京参加科考。裴说高中状元,裴谐名列第三为探花。裴说在京城任礼部员外郎,裴谐则回岭南当县令。裴说高中状元之后,在京城做官还不到一年,唐王朝便灭亡了,裴说不肯屈事篡夺唐朝帝位的朱全忠,便趁宰相张文蔚率领百官去大梁迎请朱全忠的时候,弃了官,带着家小离开洛阳,向南方逃难,从而开始了他离乱流亡贫病交加的苦难生活,最后病死于归途中与湖南永州隔江相望的潇水渡口一家客栈中,时年不到三十岁。裴说是唐末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其诗作51首传世。元代大诗人辛文房在其所著《唐才子传》一书中,对裴说的评价是:“裴说,工诗,得盛名。”
裴说逃难途中所作的一首诗:
《岳阳兵火后题僧舍》
十年兵火真多事,
再到禅扉却破颜。
唯有两般烧不得,
洞庭湖水老僧闲。
这首诗写的是裴说南下逃难路经岳阳,不料岳阳遭了兵火劫掠之后,房屋几乎全部被烧毁了,他来到当年与弟弟裴谐北上赶考时投宿的一座寺庙,发现那座寺庙也被烧得门歪墙塌,柱焦瓦破,只有当年接待他的那位高僧仍在残破的寺庙中神闲气定地诵着佛经。“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看看,什么都烧光了,剩下的只有浩瀚的洞庭湖水和眼前这位诵着佛经的老僧那份神闲气定的禅心是永远也烧不掉的!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唐末战乱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劫难。
桂林历史文化中心形成于独秀峰下,唐朝大历年间,桂管观察使李昌巎在独秀峰
建孔庙和学校,是桂林办学最早的记载。图为独秀峰下的读书岩。唐咸武摄
宋状元王世则是永福县人,脚有残疾,是我国科举历史上首位残疾人状元,人称“拐脚状元”。以残疾之身获状元头衔的人,科举史上一共有3位,除王世则外,宋理宗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状元方逢辰也是一名跛脚、左眼瞎的残疾人。元朝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状元陈祖仁也是个瞎了一只眼的残疾人。这三名中国科举史上的残疾人状元,均是才学过人,建功立业之人。王世则作为一名腿脚不便的读书人,千里迢迢赴京都考试实属不易。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春,王世则参加殿试,成绩名列第一,因为他是个残疾人,虽然考试成绩名列第一,但朝中大臣认为王世则是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如果取为状元,有损国家形象,宋太宗对是否钦点王世则为状元一时委决不下,宰相赵普便向他讲了唐宣宗时,山东举子黄巢,参加殿试,文章卓魁天下,本该当状元,但因其相貌丑陋,被贬为三甲末次,此举以貌取士而弃其才,尽失天下士人之心,黄巢怒而不就官,改贩私盐,继而起兵造反,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赵普劝宋太宗借鉴前朝之鉴,切不可以貌取人。
宋太宗采纳赵普的建议,不但钦点王世则为状元,且破例为王世则等新科状元、进士举行琼林宴,开启了科举历史上皇帝宴请新科状元的先例,以后元、明、清皆因袭下来。王世则这个状元当得实在曲折,就在他当上状元做了京官的第二年,与王世则同榜的进士、新任岚谷县令在草台集不慎失火,烧了军粮,年终官吏考绩之时,朝中大臣上奏宋太宗,说前科拔取的进士,委任以来,多有不符实任不称职者。太宗闻奏,便下令要前科进士入京,重新考试,合格者准赐出身,不合格者除名。这年春天,宋太宗亲临礼部贡院主持前科进士复试与新科举子考试,经过重试,王世则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又一次夺得第一名,在将近1300年的科举史上王世则是唯一的连科状元。宋太宗非常高兴,给王世则加官进爵,授予“文明殿学士”。升为三品朝官,命王世则主持科考,选拔人才。当时风气不正,有人为了巴结主考官,托情行贿,王世则一概回绝,他紧闭府门,在门前倒挂了一根弯竹拐杖,两旁又书一幅对联:
  公本分明,拐脚却非私念;
  杖从节起,直木乃用尺量。
这幅对联,寓意极深却又十分显明。公字为分字之头,私字之脚,与私相背即为公。王世则巧妙而又风趣地把自己的拐脚形象与公字相结合,又表明自己不徇私情的坚决态度,杖字左从木旁,右边从丈,竹杖由竹节相连长成,古时度量长度十尺为一丈,这是明白告诉他人,做人要有节气,不要蝇营狗苟去暗中托情买关,选拔人才是凭真才实学去衡量,绝不能弄虚作假讨巧作弊。
王世则为人正直,敢作敢为,因建议宋太宗早立太子之事,触怒太宗,宋太宗下令将王世则“贬谪象州,永不复用”。王世则被贬象州,再调蒙州、永州。直到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才得以平反回朝任职,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46岁的王世则在疾病与抑郁中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死于汴京。王世则有诗文传世。
南宋嘉泰元年,在科举考试中桂林11人中举,时任桂林提点刑狱权知府事的王正功
在独秀峰下为之设宴勉励,即兴挥笔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诗句,
旨指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桂林的文化人也是可以甲天下的。并刻在独秀峰下的读书
岩上,以慰先贤,更励来者。“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成为传播桂林的千古绝唱。
图为保存完好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碑刻。唐咸武摄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万世景仰的民族英雄,就是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武魁状元、抗金名将岳飞。在岳飞抗金成名之前,亦有一位在金兵大举南侵时,孤军赴死,威震敌胆,一战殉国的武状元,他就是桂林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状元李珙。李珙,字温之,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农历二月十六日,&
出生于永福县毛垌里古河乡陂角村,即今永福县堡里乡甲浪屯东。李珙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赴京城考试,因武艺出众,文章亦优被钦点为丁亥科武魁状元,授官武功大夫。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兵大举南犯,围攻宋朝京都。宋徽宗束手无策,匆忙将帝位让与儿子。宋钦宗即位,急令各地火速发兵来救,不料救兵未至,金兵已攻破汴京,将徽、钦二帝掳去。此时李珙驻军广南西路融州府,接到皇帝的勤王诏书,正欲领兵北上,但广南西路督府元帅程大器见金兵来势凶猛,不愿出兵北上。李珙只得招募死士三千,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率三千孤军北上勤王,与南下数万金兵激战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市)。李珙孤军被金兵团团围困于一座高山,金兵主帅派人招降李珙,李珙撕下战袍一角,血书绝命诗一首交金兵使者带回,那诗写道:
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
今为忠义死,做鬼亦杀贼。
在杀伤大量金兵后,李珙与全军三千余人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李珙终年48岁。南宋绍兴二年正月,宋高宗赵构降诏,旌表李珙之忠义,赐谥号“忠州防御使”,诏令岭南各地建李珙祠以享千秋之祀。
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广西临桂县举子陈继昌,继在广西乡试中夺得解元之后,又在全国科举考试中一举连夺会试会元、殿试状元,意气洋洋“三元及第”。皇榜一放,朝野欢动。嘉庆皇帝亲自赋诗庆贺:
  大清百八载,景运两三元。
  旧相留遗泽,新英进正论。
  嘉庆皇帝说,大清朝一百八十年来,只出了两个“三元及第”者。一个是乾隆四十六年的苏州府长洲县举子钱棨,另一个就是陈继昌。陈继昌是乾隆年间的大学士(宰相)陈宏谋的玄孙,陈继昌得中三元,乃明德著后昆。陈继昌高登科第后,一时意气风发,也自豪地在自家祠堂中题了一幅对联:
高祖当朝一品,
  玄孙及第三元。
  他觉得意犹未尽,又作一联云:
  高祖六部少一部,
  玄孙三元多一元。
这幅对联是说:他的高祖陈宏谋在乾隆时期,官居宰辅,朝廷中的吏、户、兵、礼、刑、工六部,陈宏谋曾做过五个部的尚书高官。而陈继昌本人,不仅是“三元及第”,此前在临桂县考选秀才的童生试中,也是第一名,这个第一名叫做“案元”,故说“三元多一元”。陈继昌题完这两幅对联,觉得还不过瘾,又自刻了一枚铭章,铭文:“古今第十三人”,表示他是自隋唐以来第十三个“三元及第”者。不想这个铭章,竟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的绝响。陈继昌之后,再也无人能“三元及第”了。
陈继昌高中状元之后,嘉庆皇帝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又赏给他一座在崇文门内的宅第。任京官三年后,陈继昌被委任外放,先后做过云南、陕西、甘肃、察哈尔、广东等省的主考官和视学官,任过陕西、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五年升任江苏巡抚,同年十二月因病告假,离职回临桂老家养病,三年后,在家中病逝,享年五十九岁。陈继昌每到一地为官,他都能以高祖陈宏谋为榜样,弘扬教化,振兴实业,利赖民生,关心百姓的疾苦。凡事均注重实际,不尚空谈。陈继昌做人品格高尚,为官不仅有政声,而且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备受人们的推崇和赞许。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三月,27岁的临桂县举子龙启瑞在北京礼部会试中名列头甲,随后又在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名列榜首,被钦点为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三年后任广东省乡试副主考官,后任湖北省学政。龙启瑞在湖北期间,为官清廉勤谨,为人清新脱俗,为政励行务实,得到湖北人士的尊重和拥戴。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二月,龙启瑞的父亲入京城晋见皇上后,在离京途中病死于河南许州。龙启瑞得悉噩耗,连忙自汉口北上许州料理父亲的丧事。道光三十年二月,龙启瑞将父亲的灵柩运回桂林安葬。朝廷批准龙启瑞在家为父守灵。这时已是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六月,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击破清军重围,直逼广西省会桂林城,桂林告急。这时候在家为父守灵的龙启瑞不幸夫人刘氏新丧不久,真是祸不单行。驻守桂林的广西巡抚邹鸣鹤登门请龙启瑞出山,协助守城。那龙启瑞本是文武双全,建言献策,果然保住了桂林城,迫使太平军撤围桂林,北上全州。咸丰四年十月,龙启瑞奉旨回京,立即得到咸丰皇帝的召见,升他为侍讲、翰林学士,赏顶戴花翎,任从三品官。这时候,太平天国已建都南京,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兵部侍郎曾国藩奉旨在湖南招募训练湘军,特来向龙启瑞索要《团练辑略》一书,商讨操办团练之法。这曾国藩与龙启瑞交情颇深,龙启瑞的父亲在湖南湘乡为县令时,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交往甚厚,曾国藩少年时期便与龙启瑞结为好友,称之为世兄,极为尊重他的才学。道光十八年,曾国藩进京参加科考中三甲进士,而龙启瑞则奉父母之命在家完姻,未能进京参加科考。曾国藩中第后写信给龙启瑞:“弟之愚顿,尝蒙皇恩,幸得中第。若世兄之大才,来科定可夺魁抢元。”果然龙启瑞在下一科高中状元,可见曾国藩有识人识才的远见。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龙启瑞升任通政司副使,官居三品,同年十一月被任为江西学政,他在赴任途中,人还未到江西,又被升任为江西布政使。三年之中,龙启瑞连升三级,被委任为封疆大员。龙启瑞几经艰险周折,方才到达南昌任上。这时候的江西全境,只剩下省城南昌和曾国藩屯守的建昌两座孤城,其余全被太平军占领。南昌城处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偏又遇上大旱蝗灾,军心动摇,民皆疲于奔命。龙启瑞费尽心力,才使得南昌城内稍得安定。太平军见南昌城池险固,防范甚严,采用围而不攻,将主力转战各地,与曾国藩的湘军决战。龙启瑞坚守南昌城,终日劳累过度,忧心如焚,茶饭不思,终于忧患成疾。咸丰八年(公元1859年)九月,龙启瑞病逝于南昌任上,年仅45岁。他续娶的夫人何慧生,得知凶信,痛不欲生,在龙启瑞灵前大哭一场,便自缢殉夫去了。
龙启瑞博学多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岭西五家”之一。咸丰皇帝得知龙启瑞之死,哀其股肱折失,三日不朝。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同治皇帝降诏将龙启瑞入祀“江西名宦祠”
以纪之,并降诏湖北、江西、广西建立龙启瑞生祠以配千秋祭祀。其实,后人纪念龙启瑞,并不在于他的政绩和他为大清王朝尽忠尽瘁,而是钦佩、崇敬他的博学多才,是他在晚清文坛上所占据的显著地位。他一生著述了几十部极有价值的治学专著和文学诗词专著,给后世之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张建勋是桂林历史上的第七位状元,他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张建勋字季端,号愉谷,临桂县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41岁的张建勋进京参加科考,会试中选之后,他接着在殿试中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的策论,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张建勋的《民以食为天》的殿试策论是怎样写的?
他是这样起题立论的:“臣闻食者,民之天也。而用以经之,武以卫之,蚕绩以辅之,凡以体元之光鸿化也。”他说,我认为:民以食为天!“食”是天下之人赖以生存的最大的事。经邦治国,保卫国家,巩固朝廷的统治,都要知道“食”这个根本,再加上要穿衣。
只有懂得这一点,并以此去体察万民的疾苦,才能教化天下,达到大治。当时的科举考试,必须作八股文。提出论题后,便要引用四段经义典籍,来说明他所提出的论题是有据可依的。他接着写道:所以《史记&平准书》里讲:要平赋相准,掌握好天下的输入敛入,谷米缺少价格昂贵的时候,就把仓里的积粮卖出去让百姓活命;谷米丰足价格平贱时,就要买进来储存。把这个办法放开,使天下都效法去做,都有好处和利益。汉朝的桓宽在《盐铁论》里讲:盐铁关系到国家税赋,更关系到民生这个根本,所以应该让其流通,宁可舍弃一点赋税收入也要适应民生的需要。战国的时候齐国的上卿管仲说:要特别注重从四方诸侯国调够充足的粮食,让臣民都是温饱的模样,必然感戴大王的德惠。春秋时的荀子也说:国君将恩德布施于天下百姓,让百姓温饱安居,国家就能大治,百姓就会懂得忠君之道,服从君王。上面这四个典故,便是古代先哲们反复了解研究实际社会而献给君王的趋利避害富民强国大计。只要为政者经常能够体察民瘼,有计划地使用好国家的财粮,使百姓的生存有保障,使天下没有一个男子不去耕种粮食,没有一个女子不纺织衣物,这样国家富足,内政修治,朝廷的纲纪申张,国家可以治理得井井有条了。
这篇文章后面的八股论述就不说了。
张建勋这一篇“民以食为天”的殿试策论,确是一篇精言宏论,在参加殿试者中,不同凡响,令其他策论相形失色。当时光绪皇帝刚亲政,很想励精图治,从根本上改变国弱民穷,国运日衰的现状,他见了张建勋这篇策论,不由龙心大悦,遂将张建勋钦点为状元。这一来,朝中的大臣、同榜的进士、应试的举子,竞相传抄张建勋的殿试策论。这句“民以食为天”的话,很快又传遍京城大街小巷,传到老百姓的耳中,竟成了最时髦的一句话,成了人们见面交谈的焦点。酒馆、茶楼、客栈、店铺这些公众场合,都在谈论“民以食为天”。甚至有人探问今科状元是谁时,回答的人竟说是“民以食为天”而不说或说不出张建勋的名字。时至今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播,而状元张建勋的名字,却极少有人知道了。张建勋中状元后,被委任为翰林院编修,5年后被委派到云南做乡试主考官,他在云南五年,倡文重教,身体力行,深得云南人民的信赖,官绅、士人、百姓皆感戴其德。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张建勋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访问,考查学务。张建勋是位著名的书法家,他在日本考察访问期间,与日本友人互研书法,互赠书画作品,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刚从日本考察回国,便被清政府任命为新设立的黑龙江省提学司提学使,并兼民政使。在任上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张建勋寓居天津,以诗文自娱。1918年5月,张建勋在天津辞世。他著有《愉谷诗稿》传世。
桂林最后的一名状元刘福姚,字伯崇,生于临桂县东乡刘家里。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刘福姚应进士科考,一举夺魁,被光绪皇帝钦点为状元。刘福姚高中状元,在科举场中,引起强烈反响。原来,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一般都是三年举行一次,成为正科大比。正科之外,有时朝廷根据选拔人才的需要,遇上皇帝亲族大喜吉庆,又加考一科,称为恩科。从光绪十五年到十八年,清廷举行了三科大比,即光绪十五年的正科,光绪十六年加开恩科,光绪十八年的正科。这三科中,光绪十五年的状元为广西临桂县人张建勋,光绪十六年的恩科状元为福建晋江人吴鲁,光绪十八年的状元又为广西临桂县人刘福姚所取,时隔三年,临桂县出了两名状元,而且刘福姚这一科,临桂县还中了刘福姚,范家祥、陈福荫、吕森、王家骥、秦士麟、阳凯、郑揆一等八名进士,创造了中国科举历史上的奇迹。仅仅几个月,从京城到各省乃至海外的广西会馆,大门外都贴上一幅新对联:
  一县八进士,
  三科两状元。
临桂县把桂林的历史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刘福姚高中状元后,被光绪皇帝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不久升为翰林院侍讲,成为能够在皇帝身边和亲王府走动的人。后被任命为贵州省乡试主考官,浙江、河南乡试副主考官。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刘福姚奉旨回京,任翰林院秘书郎兼任学部图书馆总务总校。“戊戌变法”的失败,加速了满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进程,也加速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推行殖民化政策的进程。就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不到两年,便发生了“庚子之乱”。在八国联军侵陷北京,满朝文武权臣追随慈禧太后西逃之际,刘福姚却没有走,他宁死不离开北京。
刘福姚一生为人耿直清正,不齿于阿谀奉承。他只尊重像翁同禾那样忠心为国为民的人,不屑与朝中那些蝇营狗苟钻营弄权的王公大臣为伍。有的王公大臣想利诱收买他,他却将这些王公权贵视作蛆虫粪土,概不巴结。他常对同僚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为官可以无禄,不可无骨!”面对残暴的侵略军,他没有枪去反抗,但他却有一枝笔去战斗。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他同晚清著名词人王鹏运、朱祖谋时常聚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带有伸张民族正义反抗侵略、讨伐侵略者、歌颂历史上抗御外侮,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的词作,集成一部《庚子秋词》,收入刘福姚、王鹏运、朱祖谋三人的词作350多首,这些词作,被后来的学者誉为“反侵略文学”。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也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刘福姚在愤懑郁结中死去,他大约活了49岁。
最后我想讲一点,那就是实行科举制度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正统朝代,为什么唐朝、宋朝、清朝桂林都有状元出,而元、明两朝300多年,桂林却没有出一个状元?特别是明朝立国长达276年,统治的时间比清朝还长,但是清朝桂林却出了4个状元,排名全国第五,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唐朝、宋朝、清朝时期,桂林的地方官员重视文化教育,元、明两朝桂林的统治者不重视文化教育。
桂林的历史文化中心,形成于独秀峰下。南朝宋少帝景平二年(公元424年),大诗人颜延之来桂林做太守。他常在独秀峰南麓岩中读书,那岩后人称为读书岩。唐朝大历年间(公元766—799年),桂管观察使李昌巙(桂州最高军政长官),在独秀峰建孔庙和学校,这是桂林办学校的最早记载。唐、宋两代,桂林的地方官员对教育都很重视。宋元祐年间(公元年)桂林知府孙览,为兴读书之风,在当年颜延之读书的岩洞上敬刻“颜公读书岩”五字。
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的“大比”(科举考试)中,桂林有11人中举。为鼓励读书人在科考中夺魁,时任桂林提点刑狱权知府事的王正功,在独秀峰下为11位中举者“行宴享之礼”,王正功即席赋诗给予勉励:“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穷上头。”王正功意气风发,笔锋一转,于是引出千古绝唱:“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王正功告诉人们:桂林不仅山水甲天下,桂林的文化人才也是可以甲天下的啊!
王正功命人将此诗刻在独秀峰读书岩洞口之上,以慰先贤,更励来者。由于唐宋两代桂林的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当时桂林的文化教育也就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成就。因此,唐、宋两代桂林出了赵观文、裴说、王世则、李珙4位状元,也使“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的历史得到了改写。
可是到了元、明两代,情况就不同了。
元朝时元太子妥欢帖睦尔把独秀峰下这块历来的教育文化风水宝地改为王府,学府被废。妥欢帖睦尔虽然后来做了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但他废学府,建王府这个行动,无疑使桂林的文化教育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元朝90年,桂林无状元。到了明朝,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朱守谦大兴土木,在独秀峰下建靖江王府,读书人只有遥望王府兴叹了。因此明朝276年,桂林没有出状元。
清朝的统治者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却重视文化教育。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在独秀峰下又传来朗朗读书声,广西的最高学府——广西贡院在靖江王府的废墟上建立了。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请翰林院的翰林们吃饭(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饭后视察贡院,有感“云路鹏程,诚不易易”,遂题诗四首,亲书石刻,颁行天下,建立学府。
由此可见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乾隆亲书石刻的石碑至今仍镶嵌在独秀峰下的广西师大礼堂后墙上面。独秀峰下的广西最高学府——广西贡院从清顺治十四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历时249年。一个学校有249年的历史,也够辉煌的了!为桂林乃至广西培养了大批的知识人才,因此清代桂林出的状元最多,教育文化也最发达。
乾隆皇帝亲书石刻《乾隆赐翰林诗刻》今镶嵌
在独秀峰下的广西师大礼堂后墙上。唐咸武摄
位于桂林市区中央的明代藩王府靖江王府,是桂林城中城,这里宫室、
坛庙、府第四十余间,占地二十公顷,是桂林历史文化的一张王牌,这也是
广西贡院的所在地。图为桂林王城内城正门。唐咸武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字签名设计免费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