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做艺术微电影的,就像拍童话剧tvb神话剧剧一样,有特效那种。。。这个项目怎么样,有前景吗?

你现在的位置:&&&&&&微电影研究的热点及问题
微电影研究的热点及问题
&&&&&杨晓林 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摘要:随着创作繁盛,对微电影的理论探讨也铺天盖地而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命名、兴起的原因、历史与现状、美学特征和传播,以及分类研究——包括校园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宣教微电影、艺术微电影、恶搞微电影等。大多数文章还是停留在现象的梳理层面上,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理论研究的深度还不足。这个百家争鸣的热闹时期,研究者常常会陷入的迷途就是盲人摸象式地以偏概全,指鹿为马式地颠倒事实,张冠李戴式地弄错对象等,所有这些问题是因为研究对象的“新”和“多”所致。
关键词:微电影;研究热点;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近几年微电影以蝗虫漫卷之势席卷中国,可谓“微”风四起,“微”震天下。随着创作的繁盛,对其理论的探讨也铺天盖地而来。2014年9月8日在中国知网“期刊”分类下,把“篇名”作为检索项,把“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共查到 973 条结果,其中2014年为285篇、2013年为369篇、2012年为280篇、2011年为38篇;按发表年度分,在中国知网“硕博论文”分类下,把“题名”作为检索项,匹配为“精确”,共查到 70条结果(全是硕士论文),2014年为13篇、2013 年为44篇,2012年为13篇。而在“会议论文”的分类下,可搜到3篇文章。
目前微电影研究主要是以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士论文的形式呈现的,在报纸和网络平台也有讨论。论述主要还是停留在现象的梳理层面上,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理论研究的深度还不足,甚至走入误区。诸如取样举例分析,鉴于微电影每年创作数量多如牛毛,故大多数文章的举例分析影片都是以省市级以上比赛(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赛)获奖影片,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事业单位及著名公司拍摄的,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微电影为主。如由李冰冰主演的《闺蜜》,李晨主演的《致父亲》,徐铮编剧并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姜文导演的《看球记》、陈宇导演的《男生日记》等都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张元导演的《床上关系》作为国内首部网络贺岁大片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而《老男孩》成为网络电影新标杆等,此类作品往往被诸多研究者当作范例不断的解读。与电影精英创作少数作品相比,微电影的创作者更多是籍籍无名的“草根”和爱好者。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微电影的大多数是草根性的不成熟作品,在取样上以成熟的少数专业精品来概括其总体特征,难免会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
微电影研究在著作方面,只有号称国内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微电影理论专著《微影筑梦——微故事片创作初探》,该书横跨中外,纵观百年,材料丰富详实,笔法简约精微,通俗易懂。但因聚焦的范围较大,为“微故事片”——也就是除了微电影以外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外电影短片,以及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外电视短片都是其考察对象。因此就中国微电影的论述方面因篇幅短而缺乏理论深度。而数量巨大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微电影的命名、兴起的原因、历史与现状、美学特征和传播,以及分类研究——包括校园微电影创作、广告微电影创作、宣教微电影创作、艺术微电影创作、恶搞微电影创作、科普微电影创作等。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单片文章数以千计,重复研究俯拾皆是,如对微电影的定义、背景、传播等,很多文章都说着大体相似的话,缺乏系统性。
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及现象的研究,微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生态由狂飙突进般的运动式骤热,到渐趋理性,既取得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研究经验,有力的促进了创作,但同时在理论批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创作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对其研究中的一些争议之处和空白点进行梳理总结,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微电影的名与实
关于“微电影”的命名,一直以来饱受非议,因为其有名不副实之嫌。从当代中国微电影的界定这一角度看,因为创作呈现枝杈交错,野草频生的状态,故命名上也很杂乱,如微故事片、微视频、微电影、网络电影、网络视频、新媒体短片、新媒体电影、手机微电影、短电影、短片电影、电影短片、草根视频等名目纷繁,众说纷纭,下面聊举几家之言:
偏执者认为:“将微电影以商业定制的模式加以应用,其实质上就相当于加长版的广告。”香港毕明直称:“有种广告形式,现称‘微电影’。”著名导演直言:“什么微电影,就是广告,没有电影两个字,谁会关心它的存在,它就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广告微电影”仅仅是微电影的一个类别,一部分指代整体,这个命名显然是片面和武断的。
怀疑者认为:“从相对严格的学术意义上来说,将目前所有被称为‘微电影’的那些视频内容归入电影的范畴,其实是很有问题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微电影’不过是一个泡沫概念,网络时代的过渡产品,一个‘旧瓶装新酒’的伪概念。”“是3G手机、PSP、移动电视、楼宇影视等各种新媒体技术抬出了‘微电影’,门户网站加微博成为了微电影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果一定要界定‘微电影’的话,那么播放平台就成为了区分概念的唯一条件,在电影院放的是电影,在电视上放的是电视电影,微电影则是特指专为网络制作,只在网络平台上播放的故事短片。” 这种怀疑是应该的,也是有理由的。但是将其预设为一个“泡沫概念”和“伪概念”,显然太过主观,是否“泡沫”,只有尘埃落定之后才能定论,也只有时间能回答这个问题,当下就给出这种论断,显然为时尚早和急躁。但其提出的微电影的“网络平台播放”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赞成者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体现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微时“微成本”“微制作”“微容量”“微平台”“微消费”的特点,同时兼具网络性、专业性和媒介的开放性、交互性、民间性,这不仅使得微电影这一概念更具时代内涵,也体现出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恰当地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影像消费的特点,也体现了微电影主体架构的作者个体化民间表达倾向。,这里,特征概括的很清楚,但就成本、制作、容量(长度)而言,到底“微”到什么程度,有点语焉不详,界定不清,在研究中让人进退失据,如坠雾中。而且,“专业性”的论断也有点不恰当,因为草根创作的微电影,大多数是以“不专业”——达不到影院电影的专业(行业)标准为特征的。
新浪2011年设立首届微电影节时,特别区分了微视频与微电影,在他们的定义中,“微电影属于专业性制作,以电影手法讲述故事,主要通过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进行收看、分享和传播的短片。”而2012年首届华语大学生电影节的组委会,则将微电影概括为“微时(一般在3分钟以内)、微媒(媒体属性)、微众(易于草根参与)等特点。”显然,从创作实践看,大多数微电影都没有达到电影行业标准,也未达到专业水准,而“3分钟以内”的长度限定的依据是什么?在实践创作中,除了部分广告微电影,大多数微电影都在10分钟以上,因此这个论断值得商榷。
也有研究者界定“微电影”为:“在新媒体平台(网络、手机、新媒体终端)播放;具有“电影属性”的叙事和表达;短的影像作品。”前两点论述到位,但第三点所言到底是多“短”?有点含糊不清的。
对“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就是小,短、少之意,既暗含“卑微”、“弱小”之意,更有“精简”、“微妙”之意;“电影”就是在影院大银幕上放的长片。从字面上来看,“微电影”无疑指的就是在影院放的“短电影”、“小电影”,但事实是微电影大都不是在影院播放的。而与此有相同内涵的称谓“电影短片”从电影一诞生就已有之。显然我们今天所谓的“微电影”和“电影短片”既有承继关系,但内涵和所指已不很相同。因此可以说,“微电影”说到底就是一个约定俗称的称谓,不能和名字对号入座。鉴于当下众说纷纭,我认为微电影的定义应该是:时长少于60分钟(和长片区别),用数码设备摄制(和早期胶片艺术短片区别),主要(首先)是在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及移动设备上播放(和电视栏目片区别),具有电影属性(和一般记录性的视频区别)的视频短片。下面对比几个相关的概念对其属性和特征做具体阐释。
1.微电影与电影:非影院性与影院性。
影院性是“电影”的一个硬性指标,可以说百年电影的创作都是围绕“在影院里放”这样一个目的而进行创作的。观众进了影院就将无选择地从始至终看完,在封闭黑暗的环境中,观众注意力集中,进入沉浸状态。由此,根据观众在影院黑暗空间的生理注意力集中时间,电影的长度被确定了下来;根据观众的视觉范围,银幕的尺寸被固定了下来;根据视力的分辨能力,电影的画面质量标准确定了;根据在暗黑环境中集体观赏的听力特点,确定了影院声效质量标准;根据观众在影院的接受心理,确定了故事的叙事模式等。但当下所谓的微电影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非影院性”,大多数首先是为了在网络平台,特别是视频网站播放而制作的,“网络性”是其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决定了微电影的长度、质量标准、表现形式及内容等。由于“网络观看”,时间选择很自由,很多网民用的都是碎片化时间,不像影院观看一样用的专门时间,由此导致大多数微电影就是“电影的碎片化”——或是对电影剧情的压缩,或是对电影片段的截取,总体来说微电影由于“网络碎片化观看”这一特性,导致了其就是“电影长片的切割”,或者是“电影的缩微”。由于电脑视频或手机视频尺寸小,由此导致微电影视频尺寸和清晰度没有必要像大电影一样高像素,这为普通的数码摄像机、相机、甚至手机摄制提供了契机。由于是“电影”的碎片化,因此在叙事形式上尽管可以采用电影的类型模式,但是由于是电影的简约版,导致故事的跳跃性、简化性、片段性就成为和电影叙事不同的一个特征。就内容而言,举凡电影的内容,微电影都可涉及,但是微电影的内容似乎更为广泛,因为它的碎片性特征,只要是现实生活或想象生活中的“一枝一叶”,碎屑及情思,无法构成大电影长度的,皆可通过微电影来表现。因为其短,在内容上表现出了比之电影长片相当大的自由和解放。
2. 微电影与电影短片(艺术短片):大众化媚俗化与精英化纯艺术化
电影短片的概念原先特指在电影院放映的短于商业影片传统长度的电影。电影短片可以说是电影诞生之初的原始形态,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等可做如是观,毫无故事性可言。尔后梅里美1902年拍摄的21分钟的《月球旅行记》开辟了故事短片的先河,埃德温·鲍特1903年拍摄的6分钟的《火车大劫案》则被誉为“美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中国早期的第一部电影——京剧纪录片《定军山》是30分钟,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时长40分钟,与其同时的《庄子试妻》是20分钟,等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闫瑞生》自1921年诞生后,电影的“短片时代”便宣告结束。尔后,无论中西,电影短片(包括动画短片)一直以来主要是作为实验性的艺术探索片来被拍摄的,也就是说,其主要功能不是在影院里做“商业放映”,而是为了探索电影表现手法和表达导演个性化的思想,大都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商业性相对弱些。而微电影最初的创作目的便是草根阶层的自娱自乐的恶搞微电影或者喜剧微电影,以及大公司做的广告微电影,如今尽管创作微电影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是其大都怀有极强的宣教目的和娱乐目的,极少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也就是说,源远流长的艺术短片大都具有精英化和纯艺术的特征,而风起云涌的微电影大都具有大众化、媚俗化的特征。而且,在数码时代的“艺术短片”由于获得了网络播放这个平台,从而被微电影这个大概念所囊括,成为了它的一部分,被称为“艺术微电影”或“实验短片”。此外, 70年代后步入鼎盛期的特种形式电影,如球幕电影、动感电影、水幕电影、环幕电影、魔毯电影等,使用片源也基本都是电影短片,自从微电影这个概念提出以后,也被囊括其中。
曾经有研究者提出了第三电影的概念,认为,“第一电影”作为大银幕电影,就是常规的影院电影,也是基础性电影。它有长度,有常规制作,也有影院放映的通常模式。“第二电影”是电影短片,包括故事短片(动画短片),短纪录片,专题片,新闻片,短资料文献片,科教片,以及电视、影院里播放的片花、广告片、专题片。“第三电影”就是微电影,融入了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基础性电影的功用性电影。他所言的“第二电影”几乎把除现在微电影在外的非纯艺术短片全囊括了进去,而这些短片,大多数其讲故事的“电影性”恰恰是最弱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因此被放逐在微电影之外是没问题的,但是故事短片(动画短片)、短记录片如若是当下以网络平台为首要传播对象的,自然应该是微电影,如若是指传统的不以商业为目的,仅仅是为了艺术探索为目的,当然和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短片”是一个概念,不应该被称为微电影。
3.微电影与视频片段:电影属性与随意记录
在这个视频拍摄手段已经非常普及的时代,“随手拍”已经成为了老少咸宜地习惯性动作,作为动态视频的摄像和静态视频的摄影一样已经变得似乎没有任何门槛了,而且可以随拍随传,当下的微信、QQ等都有这个功能。谓微视频泛指时间很短的视频短片,原优酷网总裁古永锵解释说:“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第一视频网对微视频的解释是,播放时长介于3—5分钟的视频,适合于所有终端浏览和展示,尤其是手机。可以说,对于微视频的这两个定义,除了时长上有点过于主观随意外,基本是准确的。
在我看来,微电影是微视频的一部分,微电影和不管用什么方式拍摄的视频的主要区别,就是作为电影属性的最重要特征——故事性,这是衡量微电影和视频片段重要标志,视频片段好比是布料,微点好比是衣服,布料只要没有按照一定的款式设计、裁剪、缝纫、装饰,就不是衣服。一段或几段视频是不是能成为微电影,关键是看其是否用电影的手法(包括视听语言的组合、剪辑手段、故事构成、人物、情节、主题等)在讲故事。因此有学者认为,“微电影本质上就是带有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它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个电影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具有一定的传播效应。”“微电影其实是故事形态的网络视频,所有的网络视频在国外网站都是叫video clip(视频剪辑)。课堂上我们所说的短片实际上都是短的电影,而电影的本质特点之一是集体观看。这两者不能完全等同。而更多时候,这两个概念只是不同语境下使用的词。” 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拍的再好的视频尽管用了电影拍摄手法,但如果不是在讲故事,它都构成不了微电影,而质量再差的微电影只要它具备了电影的构成要素,它依然是微电影。如朴载相(鸟叔)的《江南 style》自从2012 年7 月 15 日在国外视频分享网站 Youtube 上线后,一路蹿红,点击率已达4亿,成为网络上最火的视频,但其依旧不能成为微电影,被认为是全球最佳的大学形象宣传片之一的《北大光影交响曲》,2014年火爆的《小苹果》以及众多的流行的mv也应做如是观。此外,还有电影式的镜头蒙太奇剪辑合成,但缺乏故事内容的传统广告视频、婚礼视频、演艺活动视频、访谈视频,电影和电视的片花、摄制活动记录,以及新兴的1-2分钟的视频微名片等,也不应纳入微电影的范畴。
4.微电影与电视栏目剧:网络播放和电视播放
微电影的长度我将其定义为少于60分钟。一个电影长片的标准长度一般为90分钟,最短的为60分钟(主要是动画电影)。因此微电影的长度应比长片短,否则就成了大电影。与此相对应的,电视栏目剧很多也是少于60分钟的,30分钟的很多。那么微电影与电视栏目剧区别就在于微电影首先是在网络平台上播放的,而电视栏目剧诸如普法栏目剧等,它也可以在网络上播放,但首先是在电视上播放的。与微电影相比,电视栏目剧在内容上和长度上的限制就更多,没有微电影那样开放和海纳百川,而且观众对象也不同,微电影的接受主体主要是年轻的网民,以新异和奇特为特征,而普法栏目剧则在价值观上更为主流和传统,受到播出长度及质量标准的更多约束。关于电视电影,一般专门指用 16 毫米胶片拍摄后只放到电视上去播放的那些电影。一般分上下集,总长度为90分钟,自然也不是微电影。
就微电影创作而言,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一定要以电影般的专业和精良制作来界定,应当树立起一个精而不滥的行业标准。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像时长、成本、制作步骤等标准一定要先期确立下来。这样的愿望当然是好的,但是就目前的创作来看,这样的想法实施起来难度极大,而且也不利于微电影繁荣和发展。就像足球一样,不能界定为达到高水平才能称为“踢足球”,而把难以胜数的足球爱好者因为水平不高而进行的这项运动不能叫做踢足球。而且,正是广大草根阶层的热情参与,才使中国微电影达到今天的繁荣局面。用硬性规定把其排除在“微电影运动”之外,在实践中无疑是行不通的。
二 微电影兴起的原因及美学特征
&&& 微电影兴起的原因有其必然的社会文化及技术原因,也有现实的需要。有研究者认为,“短短数年间,微电影从一种草根式的作品成长为传媒界的‘救荒者’,受到大众和商家的青睐,年产数万部。”此次热潮,“却是在四个‘逃荒者’的共同推动下下兴起的,新媒体播放平台、民间影视爱好者、视频广告制作商、影视专业力量,这四方力量各揣心腹事,相继踏上‘逃荒之路’,却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一座新‘粮仓’——微电影。”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我认为,除了播出平台和制作者之外,微电影的兴起,还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数字制作技术的成熟、以及投资者的构成和变化有重要的关系。
1.文化背景:微时代,微生活,微艺术
一代有一代之艺术,就中国而言,80年代是文学的年代,90年代后进入读图时代,21世纪第一个十年电影开始中兴,而到了第二个十年,随着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视频时代如约而至,先是电影中兴,尔后微电影大盛。在传播活动进入“微时代”之际,微文化以一种群象形式亮相,继微小说、微博的相继爆发,微电影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猛袭来,与微剧、微终端、微视频、微名片、微新闻等携载“迷你型”内容而大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不经意间流行,成为时尚。
信息时代是个微时代,生活更加碎片化,随着网络手机化,艺术随之更加“微化”。巴掌大的手机,逐渐变得无所不能,一切艺术都变得能“掌握”——可以“握”在“掌”中。手机和移动电脑几乎成了“可以看一切”的工具。生活的碎片化不但给微电影创作提供了内容,而且创造了观看的优势,碎片时间是看微电影的最为恰当的时间,而微电影几乎在以“综合艺术”的优势,在强势挤占人们看大电影、看静止的图片、听抽象的音乐、读抽象的文字的时间,它不但分割制造微时间,而且侵蚀观众消费别种艺术的时间,这是其三两年间突然风行的主因。
微电影历史简短,严格来说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2010年也堪称微电影“勃兴元年”,国家广电总局牵头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在深圳举办,影视届专业精英开始领跑微电影创作,《情密星体验》、《11度青春》、《4夜奇谭》、《一触即发》等相继发力,此后,微电影创作随之井喷。2011年,姜文执导的《看球记》、范冰冰主演的《不跟随》、何洁主演的音乐微电影《我多么怀念》、凯迪拉克的《66号公路》、徐峥《一部佳作的诞生》、蔡康永、刘小玲执导的《纵身一跃》等赢得了很高的声名。2012年则有陈国富执导的《初登场》、刘浩、易小星执导的《意外》、黄渤执导的《特殊服务》、陈玉勋执导的《海马洗头》等。到了2013年,微电影的社会影响达到巅峰,成为全民性时尚话题。进入2014年后,微电影开始变得低调务实,静水流深。
微电影骤然风行,大赛数以百计,微电影网站不断涌现,大多数视频网站都设有微电影专区,各大卫视也都纷纷开设微电影频道(甚或出巨资批量定制微电影),各个省市也都纷纷成立具有官方性质的微电影协会,民间组织和创作团体在搭建草台班子后很快成熟起来,对微电影创作和播放渠道熟稔起来。相当多的微电影创作者因为拍微电影而名声大噪,从而获得了进军大电影的机会和资格,同时更多的电影导演也加入到微电影的创作与培训指导及教学中来。微电影因此而红火异常,成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最为引人瞩目的电影现象。
2.摄制设备数码化和播放平台(传播)网络化
奥森·威尔斯曾说 :诗人需要一支笔,画家需要一把刷子,而电影制作者需要一支军队。而当数码技术使电影制作可以少数人甚至一个人完成,而不再必然地需要一支庞大的军队时,就让真正的“个人影像写作”有了可能,微电影就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工具革命”中诞生了。它的制作及传播是以数字化和网络复制为特征的,不仅数字技术提供的微生活方式是微电影兴起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保证,而且数字技术也给微电影提供了表现和传播载体。而数字摄像机、单反相机、手机,随着价位的降低和拍摄性能的提高,以及电脑网络的普及使得电影创作的设备门槛被拆除,变得平民化,这为微电影泛滥提供了技术保障。就制作而言,自2008年“无敌兔”(佳能 5D2)准专业级全幅单反相机诞生以来,中国高校学生就风行用其进行高清视频的拍摄和微电影创作,其不仅成像效果比普通摄像机来得有质感,而且价格相对专业级别摄像机低廉很多。总体来看,具有视频拍摄功能,不断更新换代的相机成了草根微电影制作者实现人生梦想的最爱。
就播出而言,截止2013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发放了608个信息网络传播信息节目许可证,批准了26家网络广播电视服务台,11家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机构,并批准6家3G手机电视集成机构等等,用户规模总体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在线视频用户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了70%。易目唯文化传播机构创始人,三网融合专家包冉认为:“其一,随着4G以及公共WiFi领衔的宽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为广大网民拍摄、上传微视频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网络基础环境;其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的性能快速升级迭代,已使微视频录制接近过去专业器材才能达到的效果,这提供了越来越强的硬件基础环境;其三,各种短视频、微视频的应用(APP)不断创新,尤其是与社交网络的无缝联动,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分发与分享环境。同时,也在培养着新一代网民的视频生产与消费习惯。结合上述三方面基础因素的影响,UGC视频内容的上传数量,必然会成加速态势增长。”这个分析是切中肯綮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广电发〔2014〕2号)作为政策性文件,要求从事生产制作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机构,必须应依法取得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颁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这实质上是正面肯定了网络剧、微电影的艺术创作地位与市场传播合法性,并有序纳入到既有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范畴。但是对微电影制作的质量、长度等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这对草根阶层作品的传播无疑大开方便之门,特别是第三条规定:“个人制作并上传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由转发该节目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履行生产制作机构的责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只能转发已核实真实身份信息并符合内容管理规定的个人上传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不得转发非实名用户上传的此类节目。”只要实名即可上传,这个政策目的是为了加强监管,但无疑也是相当宽松的。随着电脑的处理能力以符合摩尔定律的方式高速飞涨,数字技术日益成熟,大众日渐习惯用影像表情达意,很多人以此去实现“电影梦”。总而言之,随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也逐渐交融,艺术的专业化和非专业化边界进一步被消融,约瑟夫·博伊斯的预言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姗姗而来。
3.创作者参差不齐:草根化与精英化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创作主体主要是草根,水准参差不齐在所难免。不像电影的创作者基本都是专业的知识精英,作品有统一的技术和艺术标准,而微电影的创作者既有专业人士,诸如电影从业人员——专业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剪辑师等,他们的作品一般都有较大的资金支持,作品和大电影是一个品质,但更多的是普罗大众,由非专业人士构成了微电影创作的大多数,他们是怀揣电影梦的发烧友,有从事其他艺术创作的作家、画家、摄影师,也有业余爱好者和心血来潮者。当技术使得微电影的创作成为拿起摄像工具就能拍的“玩意儿”时,微电影就使得电影创作“返祖”到它最初的“杂耍”状态,微电影的低门槛使得很多爱好者把拍微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一种业余消遣,而不是像创作电影一样作为一份工作。尽管“草根作品”的故事是粗糙的,表演是笨拙的,场面调度是简单的,视听也是少章法的,但是他们依然在搭草台班子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在一次次实践中在不断的进步和提高着技艺,向专业水准迈进。一些人最终被专业团体收编了,一些人则退出“微电影狂欢游戏”,但是有更多的年轻人又加入进来。正是这种全民参与性,使得微电影有更大包容性和更强的生命力。“参差不齐”既是微电影创作现状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呈现创作井喷之缘由。
4.出品方(投资人)多元化: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
电影是综合艺术,电影创作也是集体艺术,微电影也不例外,微电影尽管“微”,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需要付出集体劳动,不光有人力成本,而且还有设备成本,一定的投资是必需的。而且,越要做的精致投资就越大。电影的投资方目的大都是希望能有票房回报,获得利润,一般情况下是国家电影集团或者民营电影公司。而微电影的投资方目的大都不是以影片直接的盈利为目的,很多是为了赚取注意力和关注,把微电影中隐藏的信息或者诉求传达给观众。微电影的投资具有全民性和广泛性,出资方基本有三种情况:一是政府及事业单位,把微电影作为宣教载体,其目的是宣传国家或者政府的形象,意识形态、政治纲领、法规等;其二是企业单位,把微电影作为广告宣传的载体,其目的是为了产品做宣传盈利;第三是个人及影视投资公司,主要是为了艺术创作,目的制作与电影内涵一样艺术作品。就个人投资而言,多则数万数十万,少则几近零投资。作为低成本或零成本微电影的制作的民间影视爱好者,他们依靠的是广泛的人脉关系,从影视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和个人处东挪西凑得到拍摄制作设备,如摄像机、轨道、摇臂、麦克风、照明器材等,依靠同学亲朋等非职业演员的友情本色出演,也常常能过一把电影瘾,圆一次电影梦,有些玩过之后永久的退出了电影圈,有些则获得了最初的电影制作体验,最终经过更多的创作实践成为专业电影人。
5.微电影的美学特征及传播特征: “简减精微”与“无微不至”
微电影的美学特征应该考虑其历史现状,也应该和与其相关的概念中比较中得到。就主题而言,因为比电影长片的长度短,所以好的微电影就必须“致精微”,必须“以少胜多”,追求英国诗人布莱克说的:“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手心握无限,须臾纳永恒。”“微言大义,一叶知秋”常常是一部好微电影的必然要追求的境界。
与“微内容”相适应的是叙事、人物、场景甚至视听预言上的“简减精微”,传播方式上的碎片化、芜杂化和海量化。如果说大电影是“枝繁叶茂二月花”,那么微电影就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微电影一改大电影叙事结构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性发展模式,高度压缩或省略“开端”和“结局”,主要展现高潮,常常类似于传统电影的片段。当然,采用这种叙事策略有“微时长”的原因,但更多是为了迎合受众对高潮情节的期待。在人物的设置上往往删繁就简,主角配角几个人甚至有时一个人也能成戏,群众演员也常常是就地解决,能省则省,场景也是能少则少。由于其传播平台是各种新媒体平台,观看屏幕小,因而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多,而大全景、大远景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电影的“衍生产品”,好的微电影作品必然追求创意独特,故事情节曲折,导演创作意图明确,故事框架构思精巧,短小精悍,矛盾冲突激烈,人物性格鲜明,思想内涵可以被大众广为接受。
微电影因为短,在电影长片中构不成的故事,完不成叙事的琐屑和碎片内容,却常常似乎是为微电影“量身定做”的,最适宜通过微电影来表现,这就使得微电影内涵向无限扩展,加之微电影受到的审查没有电影那样严格,播出极为容易,只要在网络上上载就成,因此“广场狂欢,雅俗杂陈”就成为其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征。纵观中国微电影的发展,不乏优秀之作,如从筷子兄弟那接地气、唤起“80”后集体记忆的《老男孩》,到被许多网友捧为神作的《李献计历险记》、《坏未来》,再到“美好 2012”大师微电影活动中许鞍华的《我的路》、蔡明亮的《行者》、金泰勇的《你何止美丽》、顾长卫的《龙头》等都是中国微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除了“高大上”的广告微电影、宣教微电影外,一些博出位的微电影亚类型正以强劲“俗”的势头发展壮大,特别是情色微电影,很多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排行榜上。波德里亚曾说:“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人的身体形象,特别是女性身体似乎成为了吸引眼球的视觉文化载体。诸如《床上关系》、《身度》、《陌陌》,以及《流氓》、《浴室》、《微信、危信》等,常把情色化的表现作为“猎奇性”噱头来吸引男性观众,其预告片更是肉欲横飞,有碍观瞻。这类电影应男性的观看欲望而产生,和情色大电影一样,受到主流舆论的鞭挞也在意料之中。鉴于此类作品的社会消极作用,广电总局“为进一步完善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防止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网络视听节目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出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广电发〔2014〕2号),发布了七项规定,意欲兴利除弊,进行行业规范管理,目的是警示和惩处那些为了商业利益而置社会道德于不顾的“怙恶不悛者”。
微电影的传播是“病毒式的”,可以用“无微不至”来概括。因为微电影题材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可以满足任何人的需求;长短不拘,特别是十分钟左右的作品,几乎可以侵占任何人的碎片时间;类型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最爱;加之传播平台的网络化和手机化,随时随地都可开始欣赏和终止观看。如果说微电影的制作是“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那么微电影的传播就是“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特别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其传播速度和消费次数更是神奇。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的网络传播能力是超想象的,如新浪的《四夜奇谭》就创出2.1 亿点击率神话。
此外,微电影传播还有交互性的特点,即很多消费者本身就是创作者,或者作品意义的阐释者和创作者。在网络播放平台上,上传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注”、“评价”、“回复”反馈,使得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甚至潜在的意义或者新的意义被不断生成,观看者之间的“转发”、“评价”、“再转发”使作品形成滚动式、往来式、交错式的传播,而“关注数”、“转发数”、“点击率”等指数则直白地表现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观众看与不看的选择标准。
三、微电影分类及其内涵&&
由于微电影内容的芜杂和包罗万象,而且类型杂糅现象严重,无论怎样分类都难免有些牵强和相互抵牾。但是为了将其“分解”,进行“切片”研究的方便,我还是勉为其难地列出几个标准进行了一个初步和粗略的划分:按长度分可分为10分钟以内、10-20分钟、20-60分钟;按拍摄设备分为专业数字摄像机微电影、单反相机微电影、高清拍摄手机微电影等;按题材可分为校园微电影、城市微电影、农村微电影等;按创作目的可分为(纯)艺术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宣教微电影、纪录微电影等;按电影类型可分为爱情微电影、喜剧微电影、悬疑微电影、惊悚微电影、动作微电影、魔幻微电影等。由于按长度和拍摄设备等的分类在研究方面意义不是很大,因此我只对几个比较盛行和常见的微电影类型进行阐述。
1、稚真与青春:校园微电影
微电影是数字媒体时代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是各个学科跨界融合的一门综合艺术。涉及学科专业有:广编专业、广告专业、动画专业、表演专业、音乐专业、新闻传播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美术专业、设计专业、摄影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等。校园微电影创作很多是电影专业或者广编专业的核心课程,如剧情片创作,短片创作,实验短片创作,毕业创作等课程尽管沿袭传统的课程名,基本都是拍摄微电影。现在这些相关专业也开始开设电影创作的课程,在有些大学,甚至把微电影创作开设成公选课——如复旦大学的“影像创作实践”课、同济大学的“微电影创作”等就是供全校爱好微电影创作的学生来选修的,再加上自学成材的课余爱好者以及教授创作实践课的老师,共同构成了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主体。
校园微电影创作由此可分为专业作业和非专业习作,作品的内容从课堂到社会,涵盖面也非常广泛,但总体来看,校园微电影创作虽然也涉及校园外的故事,甚至有些还很非主流和重口味,但大多数还是喜欢讲校园里的故事,诸如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同学友谊、校园爱情、师生矛盾与情谊、以及与家人间的亲情等,就是一些微电影与创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无关,如个别微电影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社会上的另类人群和劣势群体如同性恋、吸毒者、妓女、走私犯、黑道人物、拾荒者、智障者、残疾人等,但是关注的视觉依然与与创作者本人的生活阅历和学习背景有关,也与学院派创作对内容的要求有关。
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大多都印上了“习作”的烙印,对专业性高端微电影的临摹与效仿,对大电影形式与内容的继承与突破,对新领域新手法的探索与尝试,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叙事方式、视听语言的构成等都呈现出学步时的特点——稚真与青春并存,这既是校园微电影创作的优点,也是创作时亟需解决的瓶颈。此外,创作设备不足、优秀师资缺乏、闭门造车、急功近利、盲目实践等都是校园微电影创作中需要规避和解决的问题。
2、商业化:广告微电影&
广告微电影,也被称“营销微电影”,一般由于有商业资金的进入,邀请名导演或者专业的电影导演执导,主创团队也都是成熟的专业人员,因此作品大都比较“高大上”,由于是有策划有“预谋”的作品,因此大多数传播广知名度高,也一直为广大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微电影的主流或者微电影指的就是广告微电影,或者商业微电影。如有学者认为,“先从其诞生的原角来看,微电影是在视频短片与广告的夹缝中各元素融合而生的产物,在这个角度来看,微电影的本性就是趋向于经济利益,为商业利益服务。”“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其基本的两大属性。”还有研究者认为,“微电影虽然看起来像故事片,但却与传统电影、电视有非常大的不同。它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向你传达着某个产品或者品牌的信息”。“纵观当前活跃在社交网络中的微电影,它更多地像是电影与广告的跨界结合,因此也就更像是一部拍得像电影的高级广告”。并举例说,微电影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其广告气质。《你能型》、《坚韧·勇敢·爱》、《回家》、《改变世界》等微电影严格意义上就是潘婷、大众银行、三菱汽车、英特尔公司精心制作的商业大片;《一触即发》中不管场面何等宏大,剧情何等惊险,但本质上依然是凯迪拉克的惊艳“表演”;此外,优酷的“11 度青春系列”的投资商是雪佛兰汽车,新浪的“四夜奇谭”系列的投资商是三星集团……甚至有人认为:“微电影的市场最终只有两种方式存,一是,成为广告长片;二是,成为文艺青年的习作阵地。”对于这种把微电影等同于广告微电影的观点,我以为其有以偏盖全之嫌,显然,广告微电影只是微电影中投资较大,制作精良的一个类型,与不可计数的“草根创作”比起来,它只是“少数派。”
广告微电影是电影与广告的“商业联姻”,使原本浅白直露,具有诱惑性或霸王硬上弓式的“硬广告”变得含蓄委婉起来,摇身一变成为把商业诉求巧妙的隐藏起来的“软广告”。为了诱导和激发观众的消费欲望,广告微电影的创意是在“媚俗“中寻找”不俗“,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采用商业类型电影惯用的手法,如名导执导,明星主演,动用高端设备,讲求视听语言的唯美与豪奢,场面的宏大与气派,服饰的考究与精美,追求极致的光影效果等,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沉溺其中,而且运用爱情片、喜剧片、黑帮片、动作片、科幻片等的类型元素来让观众进入看大片的兴奋中,这是“媚俗”。另一方面,讲求创意的精妙,以及对广告内容高度粘合。在叙事结构上,由于广告微电影大多数都比较短小,只有几分钟甚至1分钟,是真正的“微型电影”或曰“超短电影”,因此虽然在讲故事,就必须使叙事高度压缩,或者只是把故事的某个片段比如高潮部分放大,对于开头结尾甚至起承转合完全省略或者一闪而过,留给观众通过想象去填补,以“可见”表现“不可见”,类似国画的“留白”艺术,这就是追求“不俗”。
如2011年桂纶镁和彭于晏主演的广告微电影“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就运用了公路片的类型模式,总长15分钟,叙事结构是片段缀合式的,包括:偶然相遇的“缘起”、怦然心动的“甜”、醋意横飞的“酸”、快意江湖的“辣”、天涯海角的“苦”、再次邂逅的“寻味”、三角之恋的“甘苦情缘”、波澜再起的“百感交集”等,简约而不简单地讲述了一个曲折浪漫爱情的故事,而贯穿始终的益达口香糖则成为恋人间相互关爱的道具,因为“益达”两人相识、相恋、分手又重逢。角色只有三人,镜头以特写、中近景为主,画面唯美,场面以少胜多。益达“酸甜苦辣”系列片在电视媒体上分段分批次的播放,因消费者对后续故事情节发展的猜测和好奇心而引起热议,微博转发50万次,优酷播放达100万次。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广告成本,而且达到了很好广告效果。本片除了斩获亚洲实效营销金奖,艾菲实效营销奖金外,还拿下了微电影金瞳奖等诸多奖项。其中的广告词“兄弟,加满!”更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
3.主旋律化:宣教微电影
微电影风靡中国之后,不光商家和企业看中了它的软广告作用,花重金打造之,就是各级政府也看中了其可以“寓教于乐”的宣教作用,比之主旋律电影电视剧以及各种各样宣传片,微电影具有强大的优势,其观众接受面广,渗透性强,隐蔽性好,易于被接受,使传统的“硬宣传”变为“软宣传”,加之投入小,收效好,因此政府宣传部分及事业单位如公安、卫生、科教、交通、建筑、学校等通过举办形式各样的微电影大赛,在主流平台如网络、电视台、公共场所的视频设置上播放大赛启事和获奖作品,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标杆性人物,以及法规、相关行业规则的宣传。如“彩虹城市公益计划—温暖2012”公益微电影、“美好2012”、“拆掉心中的墙,拒绝冷漠”系列、“最美中国”微电影创作大赛等。由于大都是先制作,投参赛作品,经过层层淘汰后,选出获奖作品,因此先期投稿作品的良莠不齐在所难免,但是它的宣教作用在其征稿参赛的过程就已完成一大部分。最终的获奖作品不但具有合乎要求的形式上的规范性,而且其内容和主题也是和主办方非常合拍之作。 
在这种主题先行的制约和规范下,宣教微电影“显美隐丑”,发挥着“脂粉刷”的作用,它可以屏蔽现实生活的阴暗面,而把阳光面以更光鲜和煽情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潜移默化和感动中教育人,从而达到凝聚人心,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作用。如很多“城市形象宣传片”几乎模式化为风光片,多以爱情故事为主题,景点堆砌过多,缺少情节和互动。大都展现山清水秀、高档住宅、风情土产、地方曲艺、历史遗迹,以及鹤发童颜的“老人”、可爱的“孩童”、妙龄少女等美好形象,所有这些已经成为了固定的“视像”或“意象”,而废弃的楼宇,脏乱的胡同、被污染的河道,以及乞丐、拾荒者、涉黄走私、贩毒者、腐败分子,以及打架斗殴、勾心斗角、欺行霸市、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等都被刻意屏蔽。而且大都高度类型化,如苏州城市宣传片《苏州好风光》是MV类型;张艺谋《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故事纪实类型;威海荣成的宣传片《美丽的龙》是传统的音乐加解说类型。这种宣教微电影具有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功利性,它讲求的是视听语言的专业规范性。
科普微电影可以说是宣教微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原先具有记录性质的科教片变成了具有故事情节的电影,由“硬科普”转变成为“软科普”。从而使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由“硬性”传播变成了易于被接受“软性”传播。
4.个性化:艺术微电影
艺术微电影可谓微电影中的贵族,它以强烈的批判性、探索性、先锋性,以及不媚俗不媚众的高姿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微电影的大多数,即主体是草根大众制作的娱乐短片,但是艺术微电影的创作者有自己的个性化追求,是微电影这个“下里巴人”娱乐品大家族中罕见的“作者电影”,是阳春白雪式的少数派。艺术微电影力图打破大多数微电影的叙事惯例与窠臼,寻求内涵和形式上的突破,在视听语言方面有因循,但更多的追求的是拓展和创新。近年来,不少业已成名的电影导演,像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王家卫、侯孝贤、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贾樟柯、王小帅、张一白、陆川、宁浩、彭浩翔等,都拍过电影短片,很多是纯艺术微电影。如“中影新媒体视听节目制片计划”、“11度青春系列”等项目等,影响较大。
5.讥刺与狂欢:恶搞微电影
如同大电影一样,中国需要盛赞时代、引领正能量方向的“宣教”微电影作品,也需要休闲、搞笑、幽默和娱乐的喜剧微电影。恶搞微电影是喜剧微电影的一个亚类型,也是全媒体时代与大众狂欢的方式之一。狂欢,就是“道德假日”,按照巴赫金的说法,就是无分尊长贵贱,大家都放下人格面具,尽情释放自己,“瘦瘦的乞丐和胖胖的国王是同一桌上的两道菜”。在网络时代,这个“全民狂欢”盛况不再仅仅以“现场”的“广场方式”来呈现,而是可以在网络上以“虚拟广场狂欢”的方式来进行。如在网络上,成千万上亿的人可以因为点击《江南STYLE》这只神曲而共同兴奋起来,同样,恶搞微电影也常常扮演这样一种触媒的作用,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
恶搞微电影可以说是感性形式的政论或者时评,它以喜剧,确切的说是闹剧的形式,通过对不良社会现象或者痼疾夸张式的表现,把自己的褒贬态度予以其中。如胡戈著名的《一个馒头的血案》、《春运帝国》和《鸟头山剿匪记》等。恶搞微电影的内涵是消解虚假的庄严,针砭时事,宣泄压抑的情绪,它是草根情感与意愿的表达。挪用、拼贴、戏仿是其从喜剧电影中直接继承过来的表现手段。人们用“玩”的心态驾驭着媒介技术,进行影像的“微表述”,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宣泄着对现实的热爱或者不满。
结语:微电影理论研究前瞻&
微电影使“影像制造”从精英走向大众,它剥去电影创作“神秘”的面纱,使草根也能窥其真容,它无疑是数码技术这类“工具理性”的产物,马克斯·韦伯称这样“使世界理性化”的过程为“祛魅”。作为一种使电影“祛魅”民间性产品,微电影正在以一种民间化的立场和方式生存和繁衍着。每年良莠不齐,数以万计的作品被创作出来,通过网络进行病毒式的传播,几乎达到了“你要看什么,似乎就有什么”的程度,因此微电影研究的难处在于,“没有看到的好作品”和“没有看到的不好的作品”几乎一样多。电影因为有国家广电局的审查和等记,没有放映的“文本”和上了院线的“作品”都有案可查,研究起来只要有求实认真态度都可以想方设法得到确切的数据作为立论依据,看过所有作品或者大多数作品后,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但微电影数量巨多和不可统计,对其诸多特征的定义只能用“大多是”、“大概”,“总而言之”之类泛指的词汇来界定。与已有百年历史的电影相比,微电影在短短几年内甫一出现,创作就已井喷,微电影研究者也在二三年间就骤然啸聚,人数众多,文化学者、文学批评家、电影学者、社会学学者等蜂拥而上,就其定义、特征、创作现状、类型、传播等各抒己见,使得微电影研究一下子就处于“战国状态”。在这个百家争鸣的热闹时期,研究者常常会陷入的迷途就是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指鹿为马式的颠倒事实,张冠李戴式弄错对象等,所有这些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研究对象的“新”和“多”所致。
作为新生事物,微电影由于多的不可胜数,研究者没有人敢说自己看过大多数作品,而且取样研究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大多数研究者针对的研究对象都是聚焦在著名的电影导演应邀执导的微电影,或者红极一时名声大噪的微电影,或者是各类大奖赛获奖的微电影。殊不知,这些样本是技术、艺术上的那种超品质的微电影,是数以几万计的众多微电影所构成的金字塔塔顶那么十几部或几十部精品,而微电影主体的却是大多数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庸品”,或者是质量很高但是被埋没的“和氏璧”。就像社会学研究社会成员一样,少数精英分子的特征样貌、特征、知识构成和生存环境不能说成是芸芸众生的,这就是微电影创作中盲人摸像式的研究。另外,还有把电影诸种生成条件和特征说成是微电影的,这就是指鹿为马式的研究。还有把极为泛滥的视频的生成条件及特征说成是微电影的,这就是张冠李戴式的研究。
如有人认为,“再进一步审视微电影的微观结构,微电影如同一面都市的镜子,它的故事、主题连同使用的符号无一例外地指向都市——关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关于职场的风云变幻,关于白领的爱恨情仇……微电影中,诸如微博、Iphone、IPAD、酒吧、地铁、咖啡、QQ 等象征时尚与欲望的都市符号跑马灯似的穿梭于剧情之中,而且作为一种积极的、在场的叙事元素推动情节发展。”显然,这里只看到了微电影研究中一个亚类型——“城市微电影”,排除了数量众多的“农村微电影”。而且,就城市微电影而言,除了“白领微电影”外,也有很多“蓝领微电影”以及表现城市底层生活的诸如乞丐、打工者、拾荒者、妓女、残疾人等“贫困人生”或“另类人生”的电影。把城市微电影的特征说成是微电影的特征,这就是“盲人摸象式研究”。
所有这些问题,随着微电影创作的进一步繁荣会得到澄清和解决,百家争鸣的结果会使一些问题达到共识,从而反哺和助推了微电影创作实践。总而言之,创作微电影成为了时尚,研究微电影成为热点势在必然。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杨搏子楼主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43236名成员4267个主题
可用积分:25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神话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