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南宋宋代汝窑瓷器拍卖的瓷器看下能值多少钱

仿汝窑选购攻略 | 仿汝窑茶具的特点 & 选购方法_什么值得买
为那一杯清茶引发的剁手惨案 篇二:剁手原产地仿汝窑
PO主是一个跳坑茶具的新手,刚刚摆脱了飘逸杯,入手了茶具,自上一篇“剁手紫砂壶”之后,续写此篇剁手原产地仿汝窑。如果没看过第一篇的,那就回顾一下吧&我的心路历程,将以系列方式报道,写这样的东西,首先是给自己做一个整理,以免忘记。其次,给一些纯新手朋友提个醒,避免走我的弯路。这里我郑重说明,我是一个新手,一个走过弯路的新手,文中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老手给予指导和帮助,不要认为PO主是在卖弄或者怎样,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至少PO主在写,在学,谢谢。| 赞220 评论321 收藏907&无论是上一篇还是这一篇,都是记录一下PO主剁手的心路历程,所缴纳的“学费”,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做以分享,希望有对的地方大家互相学习,不对的地方正面批评指正。文长图多,高能预警!!!文长图多,高能预警!!!文长图多,高能预警!!!一、汝窑历史与相关名词解释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但是为什么我在文头要说是“仿汝窑”呢?因为汝窑在宋代历史中,只烧制了20年左右,然后就因为战乱而消逝,而在烧制的这些年中,汝窑的供应也仅是对皇宫大内,只有挑拣出不要的残次品,才允许出售。所以现存的宋代汝窑制品,据说只有六十七件半,这一说法有很大争议,有的学者说应该在300-500件左右,不论是哪种说法吧,反正真正的汝窑是非常稀少的,所以才有了那句“纵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现代工艺下的汝窑产品各具特色,也有接近于宋代的,但是都只能称之为“仿汝窑”不过说“仿汝窑”还是不太方便,为了方便编辑,下文就直接称之为“汝窑”了,所以朋友们不要见怪。现代汝窑主要产地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台湾艺人、陶瓷工作室烧制,因为当地胎土含铁较高的原因,常见铁骨胎质,类似于哥窑的“紫口铁足”。这些汝瓷,器形较精美,釉面多为亚光,温润程度各有不同。一类为内地仿制的,该类仿汝窑品质不一,各色均有。常见的有广东恒福旗下的东道汝窑,“璡”字款等私人窑口,以及河南汝州出产的仿汝瓷。另一类为介于哥窑和汝窑之间的青瓷仿汝,常见的有青瓷兰庭、御赏青瓷,该类瓷质介于哥窑和汝窑之间,釉面不玻化,同时又没有釉面的气泡。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河南汝州的汝窑(汝瓷),河南汝州,是汝窑窑址所在,故称之为原产地汝窑,PO主只买了其中四位相对有知名度的匠人制品,再加上所知有限,只能班门弄斧,抛砖引玉了。莫怪在汝窑烧制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叫做“汝窑无大器十窑九不成”,足可见成品率和烧制的困难,当然在现代工艺的帮助下,成品率也不是没有提高,根据烧制师傅说,手工制品,一级品的成品率大概在17%左右,提高的好像不是很多呢。入手了一些汝窑茶具,朱法喜的朱家汝窑、【郭留江的郭家汝瓷、李廷怀的廷怀窑】,以及刘恩霞的荣盛汝瓷,杯源分别来自淘宝的大观汝瓷、君宝汝瓷、荣盛汝瓷,写明来源是因为这几家淘宝店是几位匠人自己的授权店,因为不是天猫,就不上链接了,以免有什么差池小编把我关进小黑屋。科普几样名词,下面介绍里会用到,老玩家略过即可支钉烧,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汝窑、官窑、哥窑等多用支钉支烧,其状呈山字形、上尖下圆,在圆形垫饼上有不同数量的支钉,也有只有一个支钉的。用支钉支烧的瓷器,底部都留有细小支钉烧痕。汝窑支钉痕最小,呈香灰色;官窑、哥窑支钉痕稍大,呈铁黑色。天青釉,瓷器釉色名。又名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我国古代陶书描写的青如天,明如镜,正是这种釉色特点的形容。有钧窑天青,始于宋,呈淡蓝色,釉层厚而不透明,以铁的化合物为着色剂。另有宋汝窑天青,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色调较稳定,多数釉面无光泽。还有景德镇窑天青,始于清康熙,呈淡灰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以钴的化合物为着色剂。杯子的基本器型满釉支烧,是指在底部挂满釉的器皿使用支钉方式烧制瓷器方法。满釉支烧瓷器在晚唐开始烧造的。因为釉在高温时候熔融,经化学变化后变成硬度高的半透明玻璃质物质,如果挂满釉直接入窑烧制,一定会使器皿粘在窑里,造成无法拿取下来,所以以前的器皿底部是不挂釉的。后来人们为了使底部挂满釉,就发明了支钉以便解决这一问题。釉也粘支钉,但是支钉毕竟面积小,待出窑之后,用东西敲下去就行了,所以底部满釉的器皿通常会有支钉痕迹。二、我所购买的仿汝窑器皿简介我先PO一下我入手的器皿吧,没有排名先后,按照几家分类PO一下,备注价格为网店标价,实际按照淘宝级别会有不同折扣价出现,而且折的还不少。刘恩霞,盛荣汝瓷。购买刘家的汝窑,是在她官方博客里找到的淘宝店铺,跟工作室同名“荣盛汝瓷”,据掌柜的说,是刘恩霞老师的外甥,本家经营,过多的介绍,我就不怎么说了,以免广告嫌疑。工艺美术大师——刘恩霞
源于对汝瓷的热爱,源于对汝官窑烧造技艺的深度发掘,2004年9月刘老师与其爱人自筹资金20多万元,创立了荣盛汝瓷工作室。2007年刘恩霞老师被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盛汝瓷工作室的作品也多次在陶瓷专业展会上获奖。这是一套天寿壶套装,包含了8个小件 一个天寿壶 一个公道杯 六个茶杯,天寿壶高7.5cm,长(从壶柄到壶嘴)15.5cm,壶身直径8cm,公道杯最宽处约为13cm,高约为6.5cm,杯体直径约为8cm,杯子高度约为3cm,口径约为5cm。容量,壶大约140毫升,公道杯大约140毫升,杯子容量大约35毫升,全部采用支钉烧,釉色为天青釉,标价2977.00圈底款与平底款禅定杯,经典器型,口径7.5--8厘米,高度2.5--3厘米,容量65毫升,天青釉,标价299.00晨钟杯,平底款,天青釉,口径7.1cm ,高4.4cm,杯子容量60ml 标价299.00韵心杯,天青釉,支钉大号,口径8.8cm,高3cm,约65毫升,标价238.00玲珑杯,天青釉,直径大约6.5cm,高大约4cm,容量大约60ml,标价369.00三才盖碗,天青釉,整体高度8.5CM& 碗口径10厘米,120毫升(测量方法:盖上盖子不溢出茶水,容量大约为120毫升,不盖盖子碗盛满茶水大约175毫升。),盖碗盖子为支钉,碗和地拖为圈足,标价560.00下面是赠品区,因为买的相对多一些,刘家的汝窑赠品比较丰富,送了一个天青釉的仿古三足洗,一个天青釉的茶宠盖壶,一个绿豆釉圆融杯,一个绿豆釉的公道杯,当然都是有瑕疵的商品,比如某处有黑点了,是不能当做一级品出售的。茶宠盖壶,有点类似快客杯一样的东西,介于盖碗和茶壶之间,120毫升壶 &高度5CM &直径8CM,如果正价468.00仿古三足洗,网店么有这个商品出售,所以我也不知道具体价格,这个东西是用来做壶承使用,看着也比较实用,底面是光底,没有款圆融杯和公道杯,豆绿釉,一个是杯子是支钉烧,公道杯不是,下面的天青釉的微小禅定杯是朱家如要的赠品,下面介绍朱家的时候会有写。这个公道杯嘛,我觉得不太合理,烫手……小结一下刘恩霞的手拉制品,整个器型上中规中矩,感觉釉面很厚实,刘家有煤窑,因为成本问题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在煤烧(找柴烧可以退散了,成本太高,烧不起),其他窑现在基本都是气烧了下面是朱家汝窑 朱法喜的作品,关于朱老师的个人简介,同样度娘伺候,他的店铺为大观汝瓷,淘宝上为本人授权店,这个也不是说我广告,各种贴吧上都有说明的。朱法喜,1952年生,河南省汝州市人,朱家汝窑创始人,汝瓷艺术大师,原产地汝窑工艺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常务理事。...朱家的汝瓷是气烧(也有煤窑,弃用),相对刘家来说可控性高一些,买了一些东西,主要还是杯子,在上杯子之前,我在他们博客里找了几张图,从某些层面表现一下成品率,以下的这一堆壶,只有3个成品这是在朱家汝窑官微找到图片,里面的人是朱法喜老师的女儿朱晓燕,正在灌浆在模具中制作摆件&开始上正图了,&圆钵杯,支钉烧手刻底款,天青釉,口径7.5-8CM &高5-5.5CM 容量150ML左右,标价588.00淑女杯,支钉手刻底款,天青釉,口径5.5CM &高7CM 容量120ML左右,标价 700.00斗笠杯,圈足印章款,天青釉,高3CM& 口径8CM& 容量50ML,标价268.00竹节弦纹杯,支钉手刻款,天青釉,肚径8CM &高6.5CM 容量200ML左右,标价800.00大禅定杯,支钉手刻款,天青釉,口径8CM &高3.5CM,容量80-100ml,标价480.00禅定杯,圈足印章款,豆绿釉,口径5.5cm,高2.5cm,容量约25ml 标价128.00三才盖碗,支钉手刻款,天青釉,容量100ML,标价368.00小结一下,朱家的杯子,釉色润泽通透,因为有瓷片送,可以看出香灰胎,玛瑙釉,掌柜的和我说,老爷子70了,基本上已经很少干活了,只是空闲了到窑厂捏捏支钉,做些仿古件的模具。这里大家注意,“大师款”(手刻款)的都是手拉杯,“朱家汝窑”款(印章款)的都是注浆后修胚。朱家分两支,一支是朱法喜老爷子省大师扛旗带领的队伍朱家汝瓷,一支是朱文立老爷子国家大师带领的队伍朱氏汝瓷,他们是兄弟关系,作品各有千秋,不过我觉得我买不起朱文立的东西。郭留江,郭氏汝瓷。这个和前两个不同,前两家店铺都是自己家亲戚在打理的家族网店,而这家君宝汝瓷淘宝店是郭留江老爷子唯一授权的网上经营店,估计老爷子家族不太大,家里人也不是很懂吧。郭留江,男,1942年生,河南汝州人,共产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干部、中国古陶瓷协会会员、理事、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他组织研发的汝窑天青釉、豆绿碗获国家旅游产品二等奖;“汝窑器皿”获省百花奖;1985年研制成功的天青釉“鸡心碗”、“蜘蛛炉”获国家轻工部优秀产品奖;198&中号斗笠杯,手刻底款,天青釉,口径9.3cm,高4cm,容量约70ml,标价292.00大号斗笠杯,手刻底款,天青釉,口径13.5cm,高4.5cm,容量不详,标价898.00。这个杯子真是大啊,不能称之为杯子了,有点像碗,不能用来喝茶啦,工艺品摆设吧,对比一下上图的花生摆件,能看出差别来。至于中号和大号的价格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我也咨询了店家,店家解释说器型大小差的比较多,越大的越容易变形,这个大的烧了三四个月才成功禅定杯(店家名称功夫杯),手刻底款,天青釉,口径6.2cm,高2.7cm,容量60-80ml 标价226.00公道杯,手刻底款,天青釉,高度:6.5M 容量:170毫升,标价316.00&仿古荷花碗,印章底款,天青釉,口径8.5cm,高5cm,容量115ml,标价380.00除了以上的器皿,我还预定了两只小斗笠杯,一只圆融杯,一只乾坤杯和一只大号禅定杯,因为郭家的窑口相对比较小,所以许多商品需要预定,产出量没有那么多,但是合格率,基本这几家每家都差不多,同朱家一样,郭家的杯子也是手刻款的都是手拉杯,印章款的都是注浆后修胚。李廷怀,廷怀窑。很牛的一个艺人,发明了玉青釉,一个新的釉色。&但是他的作品也有争议,有人认为白胎非香灰胎,釉色也是新的,不属于汝窑的类别,这里我就不做争辩了,李老师自己都是说自己汝瓷了,我只是晒晒买东西的经历,把他的东西也都归到汝瓷里面了,不过由于官网上只连接了建行商城,可选性不多,所以我还是在君宝汝瓷卖郭家的那家店买的,一起还有折扣李廷怀,男,1952年出生于河南汝州,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首批汝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香港国际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河南大学艺术客座教授,出版有《汝窑新论》《汝瓷的造型·釉色及鉴赏》、《历...公道杯,玉青釉,&口径5cm,高6.5cm,容量约160ml,标价929.00三才贵妃盖碗(1盖碗+2杯),玉青釉,&口径10cm,高5.2cm,容量约125ml 标价1715.00,这一套盖碗,看着挺不错的,造型比较独特,底下的托盘由于跟盖碗不太匹配,有些坐不住,所以发回去换了,此次也就没有拍斗笠杯,豆绿釉,&口径7.7cm,高3.8cm,容量约45ml,标价380.00。这个是手拉杯不是注浆杯。因为之前晓芳窑的很多杯子漏拍了,所以补拍了一些照片,补拍到时候柔光罩木有了,光有些硬,可能细节部分没法看出,反正张大妈这里的图也不大,底部我口述吧。斗笠杯,玉青釉,&口径9cm,高4.5cm,容量约60ml,标价455.00禅定杯,玉青釉,&口径7.3cm,高4.2cm,容量约80ml,标价455.00,看一下80ml的杯子有多大,用一个屈臣氏355ml苏打水做对比我买的所有的李廷怀的玉青釉杯子都不是手拉杯,都是注浆的,虽然心理上有些过不去,毕竟单价比较高,但是看做工精细程度,还有与众不同的玉青釉釉面,稍有宽慰。而玉青釉之晶莹剔透的感觉,让我真的想多上一些图希望大家不要介意三、开片效果与对比效果以上这次买的杯子都已经晒完了,为了对比测试,我特意用普洱煮了3只赠品杯子,煮了一个小时,为什么这么做呢,第一是测试开片效果,第二,也是想测试一下难易程度首先是朱家赠送的小禅定杯,真的很小,给你上个对比图就知道了,同样参照物是355ml的屈臣氏苏打水从上图大家可以看到,天青釉的开片很明显,开片也还算漂亮,除了杯子里面底部开片大块以外,其他还是以细碎的小片为主,据说慢慢养,底部也会继续的。下面是刘家的豆绿釉圆融杯,同样一锅煮的,也先上个对比图吧,真大从上图可以看到,刘家的这款豆绿釉的杯子,开片相对较大,由于釉色的缘故,效果不如天青釉的那么明显这个茶滤是我在天猫买茶洗的时候顺便买的一个小玩意,价格不贵,十几块钱,德化产的,也是自称汝瓷的,大体跟台湾的釉面差不多,哑光样式,当时买回来没拍照,图上隐约能看出有开片的纹理,但是与那些一同煮过以后,这是现在的效果,已经很明显了由于郭家和廷怀窑的掌柜的没有送赠品杯子等器皿,所以没法做这个对比测试了。其实可以看出,真正的汝窑,开片完成后会是很漂亮的样子,很自然,不做作,而一些便宜的茶具,号称开片等等,泡过茶水以后的样子惨不忍睹,最主要的是,我们不知道他的釉面是否安全。汝窑器皿和紫砂壶不一样,紫砂壶没有国家标准监管,而正规汝窑制品是有国家标准的。我们来看另外一组开片对比,这种茶具是之前在淘宝上购买做道具的,68元,泉州的冰裂套装,很便宜,包含一堆东西,图上所见即所得&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后来因为自己定的汝瓷还没到,就用它的公道杯做了实验,每天往里面倒残茶测试一下,测试的结果就是这样的这里的杯子和公道杯是同一个颜色的,我没有煮过这个公道杯,只是用残茶来养,结果发现,变色很快,但是很难看,不自然,浇热水以后,会从口边沿冒出茶渍,说实话挺恶心的。为什么手柄处也能有开片痕迹呢?因为厂家将那里做成中空的与杯体相通,让茶水可以浸泡过去,不过想想那里根本无法刷到,还是有些恶心。宋朝汝窑主要都是摆件,好像没出土什么宋徽宗喝茶的器皿,汝窑茶具可能存在茶垢这一点不论是原产地汝窑还是台湾晓芳窑这样顶级汝瓷等等,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严重与否了,每次饮茶之后,将茶具温水洗净,每次烫烫,茶洗里面泡泡,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真的较真的话,我们的茶叶也不一定干净到哪。我们看一下,煮了许久普洱的豆绿釉汝瓷,是不是干净很多,看着很清新自然,当然,大家千万不要学习我,将器皿用茶水煮或者整体一直浸泡在茶水里泡养,这样养出来的茶具不自然,不美观,刘家的掌柜和我说,他们的汝窑可以持续开片达10年之久,更有贴吧的朋友说,夜深人静的时候,用热水烫杯子,会听到开片的美妙声音,那么就是说,如果你每天用它喝茶,每天都会有新变化。汝窑不同于紫砂,汝窑不挑茶,随意茶型冲泡或者饮用,养片是乐趣,比如什么绿茶金线,普洱红线,红茶褐色线之类的,归根结底最后都变成黑线的,不用纠结。对比一下天青釉看看,三只禅定杯,最大的是朱家汝窑,中号的是郭家汝窑,最小的是刘家汝窑这是刘家汝窑这是郭家汝窑这是朱家汝窑经过对比,朱家的釉色略显深沉,釉面感觉起来比较轻薄,开片均匀,郭家的釉面偏白,质感淳朴,开片与朱家基本无异,而刘家的介于他们之间,很中性,只是开片方面,总有一些大片裂纹在里面,这点可能各有所好吧,釉面,开片都是自己家的配方,而三家都有老一厂的经历,估计配方也差不多吧,三只禅定各有千秋,但都是气泡均匀,釉面通透。再看一下残片的图片吧,这次只有朱家和郭家的残片,刘家未提供,所以没法对比这张片状的是郭家汝瓷提供的残片,天青釉这个是朱家汝窑提供的残片,也是天青釉,应该是一个小禅定的残片摞在一起看一下,都是香灰胎对比一下釉面,因为禅定小品,所以釉面相比另一残片要厚一些这个不知道是年代的缘故还是怎样,大家觉得朱家的釉色比郭家的鲜艳一点?也有可能是因为器皿不同吧这张俯视图,可以芦苇看出颜色有一定差别,不过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便宜和贵的汝瓷,炒作是一方面,大师名号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比较重要的是,入釉的成本,很多便宜的仿汝窑,是化工调釉,虽然说瓷器釉面本身就是一种化学反应,但是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是不一样的,高端仿汝窑都是以玛瑙粉碎入釉(虽然估计不是什么好玛瑙),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健康无碍,所以入口的东西,还是选安心一些的吧。四、全文总结本次剁手历程叙述完毕,很多地方可能有表述不详或者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毕竟PO主个人经验有限,只能通过前期的一些学习,购买之后一些体会,写出这些,如果对大家有什么帮助是最好了,如果没有帮助大家就看个乐呵吧至于购买的渠道和价格,由于我购买的比较多,折扣方面稍微大点,肯定不是文中的价格,那只是淘宝的标注价,各位看官自己去看的时候也不会是上面的价格的,页面有折扣的。个人总结几点汝窑是有国标的,自己可以查一下GB/T 23397,有朋友在我上一篇紫砂的时候就评论说,如果没有三陶轩,没有晓芳窑就不要发了,这里我想说一下,咱们必须承认,台湾汝瓷工艺的确是非常棒的,晓芳窑是台湾名窑,以仿古瓷闻名,其品质在台湾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但是如果要台湾汝瓷和河南汝瓷做对比的话,无疑是关公战秦琼,各有千秋的。台湾汝瓷相对内敛,大部分是哑光釉面,而河南原产地汝瓷,大都是玛瑙入釉玻璃面,这就使得许多人更认为台湾的汝瓷接近于宋汝,殊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的频率,原产地汝窑制品也是可以变化的,变的内敛,变的柔美,质地更加玉化。这里我不想争辩什么,人各有所好,买到自己喜欢的就好。(我会告诉你我是因为晓芳窑东西太贵买不起回来PO嘛&)为什么同样的工匠,同样的手拉杯子有便宜的有贵的,因为卖的贵的都是没什么缺陷的东西,可能几百个才会有一两个。有些缺陷是有缺陷,只不过一般人看不出来而已,对于窑厂来说就便宜一些处理了,砸了太可惜,至少能卖出点钱来。市面批量销售的杯子,大部分都是机器压坯后,简单手工修一下而已,找两个一样的杯子,对一下杯口大小,大部分都一样!所以,不要过分追求纯手拉杯了。就单价低的量产器具而论,不论哪买,不论底款是什么样的,大多不是大师亲手制作的,你算算,17%的成品率,100个杯子就要做接近600个坯子,大师们能做过来吗?光底款签名就得累够呛,所以我觉得大师们监制就已经很好了。切记切记,不要和我一样买这么多杯子,而且还舍不得用,因为我最近在装修,有一个18平米左右的茶室,需要摆设,才买来这么多东西的,新手买几个经典器型杯子就足矣了。关于入门注意事项,因为我也是刚入门不久,不过多介绍了,不过有一篇好贴可以推荐给大家看看&&&下期预告,建盏与杂件,同样看反响吧。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1)
赞19评论11
芝奇RGB幻彩背光机械式键盘樱桃轴
饭来智能烹饪机 一键烹饪
HealthPost 158纽币购物体验券
魅蓝5s 智能手机
a.b.art One 时尚智能腕表
国家地理三用式摄影背包 单反适用
彼洋美食中文官网100欧购物券
赞79评论121
赞83评论172
赞85评论136
赞713评论327
赞1194评论940
赞672评论384
赞1245评论942
赞1294评论80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搜房网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搜房网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哪位可以说下汝瓷茶具如何养
浏览次数:0
回答被采纳后将共获得20
你好,汝窑是宋代五大瓷器之一,在宋代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说法。汝窑造型多样,像瓶、罐都有概括。汝窑茶具怎么养方法:把玩时应将汝瓷内外洗净,避免有油污接触汝瓷;使用时,汝窑茶具保养可用养壶笔沾茶汁滋润汝瓷表面,此后可欣赏汝瓷表面蝉翼纹之变化(长期使用的汝窑茶器,出现茶纹属正常现象,纹理更具古韵。)使用汝窑器后,可将茶渣清除干净,可参考茶垢怎么洗,用清水冲洗晾干;汝窑茶具保养在未使用时,可静置于干燥、...
你好,汝窑是宋代五大瓷器之一,在宋代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说法。汝窑造型多样,像瓶、罐都有概括。汝窑茶具怎么养方法:把玩时应将汝瓷内外洗净,避免有油污接触汝瓷;使用时,汝窑茶具保养可用养壶笔沾茶汁滋润汝瓷表面,此后可欣赏汝瓷表面蝉翼纹之变化(长期使用的汝窑茶器,出现茶纹属正常现象,纹理更具古韵。)使用汝窑器后,可将茶渣清除干净,可参考茶垢怎么洗,用清水冲洗晾干;汝窑茶具保养在未使用时,可静置于干燥、清洁雅室之内。汝窑茶具应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雅室之内摆置;汝窑茶具保养经过细心的养护及把玩之后,会出现独一无二的灵性,其蝉翼纹的变化更是每件都不同,这也是就造成了世上独此一件的局面,实为收藏之佳品,若想开茶叶店,有个汝窑茶具保养是非常体现茶文化的。汝窑茶具使用久了就会有茶渍、茶色。看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旧,影响美观。茶色用清水洗是洗不掉的,每次泡完茶时一定要把茶叶及时倒出来,及时清理。彻底将壶身壶外清洗干净,刷洗汝窑茶具时一定要刷洗适度,要用软毛刷具轻轻刷洗,用开水冲洗干净,切忌不能搓洗。涮洗干净后要让胎体晾干净以后放置一段时间在进行泡茶。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请选择房屋所在省份
装修总预算0万元
卫生间:0元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位提问人正在寻找答案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搜房通行证,
ask:3,asku:0,askr:19,askz:14,askd:8askR:0,askD:48 mz:nohit,askU:0,askT:0askA:50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钧窑瓷的日志
南宋官窑技术含量与汝窑
热1已有 1663 次阅读&
&& "官窑"一词,在中国古代的陶瓷历史上应该有两种解释:一为历朝历代专门为皇家烧制的御用,此为泛指。一为北宋和南宋时期的"两宋官窑",是为特指
&&&&&&&&"官窑"一词,在中国古代的陶瓷历史上应该有两种解释:一为历朝历代专门为皇家烧制的御用瓷器,此为泛指。一为北宋和南宋时期的"两宋官窑",是为特指。宋官窑创建于北宋徽宗时期,在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宋瓷之粹。南迁后,因袭故京遗制,重建官窑,故宋代官窑有南北之分。由于存世量稀少,一千多年过去了,各种争论却一直不断。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一直从事鉴定工作的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CCTV《鉴宝》栏目特聘专家张宁先生,请他破解宋代官窑的一个个谜团。
&&&&&&&&之外北宋另有官窑
&&&&&&&&鉴宝:北宋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它也是专为皇宫生产御用瓷器的瓷窑,那么汝窑是否等同于北宋官窑,还是另有所指?
&&&&&&&&张宁: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有一部分人认为官汝窑即北宋官窑,考古资料证明,河南是我国唐、宋瓷窑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从河南全省的窑的分布情况看,各个时期瓷窑遗址绝大部分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北起太行山麓鹤壁、焦作、南到伏牛山东麓的平顶山广大地区。而铁路以东几乎没有古瓷窑的遗存。古汴京(开封)地处京广铁路以东,因此它不具备建窑烧瓷的自然条件。加上南宋官窑的产品与汝窑瓷器极为相似,所以人们认为,文献上的"袭故京遗制"是袭官汝窑,而不是袭所谓的"汴京官窑"。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宫中收藏三者相互印证,即可得出官汝窑即是北宋官窑,亦即汴京官窑的结论。
&&&&&&& 图13 中国嘉德2008春拍南宋官窑琮式瓶2016万元成交
&&&&&&&&南宋官窑延续北宋皇家梦想
&&&&&&&&鉴宝:北宋王朝南迁后,继续烧造瓷器,那么南宋官窑是在哪里烧制的呢?
&&&&&&&&张宁:宋王朝长期以来对""有着一种不可或缺的迷恋和追求,即便到了"偏安一隅"的境地,也要透过这瓷器发出的幽光,去延续昔日浮华的梦境。因为宋高宗赵构在南迁时已经21岁,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对北方的奢华生活有着非常深的印象,于是我们没有在这个时期看到"国破山河在"的悲壮,却领略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自我陶醉。毫无疑问,这与青瓷在"南迁"后能够继续烧造有着直接关系,于是就有了"南宋官窑"。
&&&&&&&&所谓"南宋官窑"是由宋高宗赵构为避战乱南迁临安(今杭州)继烧的"官窑",当时任命了旧臣邵成章为"总督造官",此人也甚是精明能干,且深谙帝王心思。于是在他的"勤奋工作"以及后来者的"敬业"下,南宋长达140多年的时间里竟基本没有断烧。其又分为"修内司"与"郊坛(南宋祭祀天地之坛庙)下"两种。
&&&&&&&&有史料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及其精致,釉色润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这段文字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宋代官窑瓷器的珍贵资料,它言简意赅,把宋代官窑瓷器建立的原因、时代、沿革及其建窑地点作了明确的叙述,使我们对"受命"烧造"贡瓷"至皇家"自置官窑"烧造的发展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南宋人士叶置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确的指出:"渡江中兴"之时,这种青白色的陶瓷美器就已经是"为世所珍"了,而此"世"非是"后世"乃为"当世"也。同时他还告诉了我们,在官窑的烧造历史上,是先有"修内司",再有"郊坛下",南宋时期的确有这个并存着的"姐妹窑"。如今这两个南宋官窑的窑址分别在浙江杭州的凤凰岭(南宋"修内司官窑"窑址)和乌龟山(南宋"郊坛下官窑"窑址)被发现。
&&&&&&&&鉴宝:南宋官窑到底是怎么恢复烧造的?于何时开窑又于何时废止?
&&&&&&&&张宁:史书上对此没有确切记载。但可以大致推断,宋高宗仓皇的从旧都汴梁逃往江南,于临安建立宫殿是为皇城之所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尤其是与女真金国达成了"和平友好条约"后,赢得了暂时的安宁。于是,高宗皇帝于绍兴十三年的时候,就又开始摆上皇帝的谱了,是年他以天子之身份在皇城南面嘉会门外约四公里的地方设立郊坛"祀天拜地",进行大规模的郊祭活动。据记载,此时所用的九千二百零五件祭器,皆为青瓷产品,《咸淳临安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应用铜、玉者,权以陶、木。"就是本应该用铜用玉做的礼器,由于财力跟不上,可以用瓷器和木器代替(这里的"陶"就是指瓷器)。由此可见,至少在绍兴十三以前,祭典用瓷以及定都后宫廷用瓷,都需置建官窑烧造,这个官窑应即是文献记载的修内司官窑。修内司为官署,隶属于将作监,北宋始置,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诏将作监并归工程,修内司兼统宫廷窑务烧造的瓷器。据文献可知,修内司窑早于郊坛窑,其烧瓷史是短暂的。
&&&&&&&&至于南宋官窑是什么时候废止的,更说不出具体时间。蒙古人灭掉金国以后,大举驱兵南下,在南宋恭帝的德二年(公元1276年)攻陷南宋国都临安,恭帝及太子被元军俘获,历史上把这一年划作是南宋灭亡的"界线"。那么,南宋官窑瓷器的废止,应该在恭帝的德二年以前。虽然在恭帝被俘后,仍有皇室人员"继承大统",继续向南逃亡且苟延残喘,最后是在元军的逼迫下,七岁的幼帝在他的那个几乎无人知晓的年号--"祥兴二年"与皇族们一起投海自尽,是为南宋之彻底灭亡。但遗老遗少们于逃亡之路上是没心思烧瓷器的。南宋官窑从高宗的"渡江中兴"到恭帝的被俘国灭,前后140多年,比仅有十几年烧造历史的北宋官窑,应该说已经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南宋官窑瓷器更似美玉
&&&&&&&&鉴宝: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汝窑烧造的旧制,他们两者从颜色上看起来很像,但是南宋官窑有什么自己独有的特点呢?
&&&&&&&&张宁:南宋官窑与北宋不同者在于胎薄釉厚,更加的晶莹润泽,色如美玉。在一层被称作是"聚沫攒珠"般的气泡中,美伦美奂地将陶瓷晶莹的釉色之美与人类的灵性之光发挥得淋漓尽致。汝窑的烧制正处于北宋末年,只延续了十几年就停止烧制,南迁的匠人将技术带到杭州,从瓷器烧造上讲,南方的条件相对来说比北方优越。当时南方有越窑,有秘色,有龙泉,底子很厚,想烧官窑上手很快。所以在南宋初年,很快就把官窑像模像样地做出来了,尽管跟北宋官窑有所区别,但大体的样子差别不大。
&&&&&&&&当南宋恢复祭祀制度时,很多礼器都没了,如果用金、银、铜等金属来做,国家的财政也不允许,所以就迫使瓷器迅速进入市场。所以,琮式瓶、花觚等造型,都是南宋官窑中的常见器型。
&&&&&&&&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是如冰似玉,流畅简洁。碗、杯、盘、洗这些日用品,大部分只有少量刻花,有图案也是相当洗练的卷枝、莲瓣。大量的仿青铜礼器,连上常见的蟠龙、饕餮纹都很少见。官窑青瓷呈现的是内敛而干净的静谧优雅,即便在当代,也称得上是现代极简主义的先锋。
&&&&&&&&后人总结南宋官窑三大特征:"紫口铁足",即器物口呈紫色,底足呈黑褐色;"粉青釉色",即胎薄釉厚,釉层丰富,给人以"雨过天晴"的美感;"文武饰片",即器物表面呈现形如冰裂、蟹爪、梅花、蜘蛛网等的金丝、银丝和铁丝纹线。开片本来是一种技术上的失败,操作者掌握不好的膨胀系数,使得釉面产生了裂纹。窑工将错就错,索性让缺点变成特点,琢磨出了"冰裂纹"、"梅花片"这样美丽复杂的纹路来,倒成为官窑的一个特征,要比汝窑瓷的开片更加明显。
&&&&&&&&一般讲碗、盘、蝶杯等小型器皿薄胎者居多。觚、炉、瓶、等较大较高的器物则以厚胎者居多,瓷胎的色泽以灰色为基本色调,其胎是以瓷石掺入少量当地紫金土配制而成。这种土含有丰富的氧化铁,所以瓷胎呈现一种灰褐色。釉色以青为主,基本上可分为粉青、灰青、米黄三种色调,是以植物灰及石灰、长石、高岭土、石英等原材料配制的石灰碱釉,这种釉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高温时粘度较大,即在高温下不易流釉,因而釉层可以施得厚些,使器物外观显得较饱满。薄釉一般施一次釉,施釉后以支烧具垫于器底,装入匣钵内烧制。器身全部满釉,仅留有支钉痕。厚釉瓷器大部分是垫饼烧,施釉在2次以上,多者达4次,装烧时往往将圈足底部釉层刮掉,在垫上垫饼,釉层不致粘连而报废。据传说,南宋官窑制瓷配方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每件作品须经72道工序方能完成,成品合格率仅有1%,堪称"国宝"。可以说,官窑瓷比汝窑瓷的技术含量更高。
&&&&&&&&官窑瓷稀少万金难求
&&&&&&&&鉴宝:既然南宋官窑瓷器比汝窑的成就更高,那么官窑瓷的价值是否高于汝窑瓷呢?
&&&&&&&&张宁:"官窑"的设立及宫廷用瓷的大量烧造,使宋代制瓷业达到了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但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它昙花般短暂的命运,南宋官窑从兴起到跟随南宋一朝的灭亡只有100多年,这个成熟艺术类别在最辉煌的一刻烟花散尽。南宋皇朝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现传世珍品更少,散落在世界各地,价值连城。南宋官窑每次在拍卖市场上露面,都会引起轰动。1989年,在嘉德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仅为11厘米左右的官窑葵瓣洗,成交价高达2200万元,创下当时中国古陶瓷拍卖的最高纪录;2008年香港春拍上,一件南宋官窑青瓷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75万港元落槌,拍出了全球范围内宋瓷的最高成交价。完整瓷器罕有,残片也弥足珍贵。拥有一件南宋官窑完整瓷器是每一个爱瓷人的梦想。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哪怕得到一块稍大的官窑残片,也要有好的运气。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汝窑瓷器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