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一个死脑筋 近义词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想来也已经好几天没有更新。上来的时候看到好友邀请有20个之多,我惊。于是把没有头像的统统忽略,有头像的也不细看,只论相片是不是我所爱。其实精准的好友并没有几个,其实也是无所谓。只是想着自己每次向人发出邀请总希望得到回应,所以也一并回应。刚熬着写完一个关于空置房晒黑灯的稿,我自己把它定义为深度,尽管我也知道都是些七拼八凑的内容。但是我自觉得我有一个观点是亮点的,就是不管这些人晒的是什么,以何种精神,都值得尊重。因为让人看到公民意识的成长和反抗。工作上也是跑盘,今日原创多了,我还是比较开心,虽然还是很累。联系了几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很窝心。IF去了菲律宾又回到厦门又到广州,从此漂泊,但是临行之前还是电话了我,那时候正在九百份点豆花降火,都没顾得上好好说,我惭愧。不久前还看望了生病的小猪,看到WK、新友、猴子等人,也很开心。叁答应周末帮忙看W390相机,也很窝心。
历史上的今天:
我们小手拉小手。
风没有被阳光打败。
时间被放逐。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死脑筋的美国人
死脑筋的美国人
宝贝一家在美国生活多年,我对美国人的照章办事是既感动又无可奈何。有的时候,还真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暗叹一声,死脑筋的美国人啊!
&说说这两天发生在我们单位的一件事吧,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话说我昨天发现单位的秘书干了一个糊涂事,我前几天给了她一份订单,请她帮我订一份活性试剂,昨天收到时才发现根本不是我要的东西,仔细一查,那位迷糊虫把订单号抄错了。这份订单上的试剂不便宜,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到那家公司去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帮我换一下产品。还别说美国公司的服务态度极好,原本是我们买方出的错,人家完全可以拒绝我们换货的要求,可是那家公司的订货小姐非常客气,只收了我们20%的原料费用,而且当天就把我要的试剂快递过来,同时要求我们在接到新的试剂后把订错的给他们寄回去,俺非常高兴,虽说交了一点点学费,但毕竟是我们有错在先,毕竟人家也有成本不是?事情到此非常圆满。
果然今天我按时收到新试剂,所以按约定我当然要把订错的试剂给人家寄回去。不过问题是:运费谁付?还有,这种试剂要求低温邮寄,我需要知道用什么方式邮寄最合适。等我把这一切疑问发过去,那位小姐的回复让我傻了眼:运费当然是你们付啦,你们订错了东西,总不能我们付运费!至于收回的试剂,我们的原则是这样的:产品一旦离开了本部,不在我们的控制之内,我们就无法保证质量了,所以你寄回来的试剂是没有办法继续卖的,知道不?所以我们才收你20%的材料费。东西么,随你怎么寄,不过没必要寄快递啦,反正是要扔掉的。
当时我就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了,这是什么思维啊?
不过在郁闷美国人死脑筋,脑袋不拐弯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美国生产的试剂在我们看来是天价的原因:从和销售小姐的来往信件中可以看出,试剂的成本只是售价的20%左右,为什么有那么高的附加价值?是美国人太黑了么?其实也不是,产品的销售价中售后服务占的比重很大:
【顾客第一】我相信像我们实验室的这位秘书小姐一样糊涂的美国人不在少数,买家出错了怎么办?本着顾客第一的商业铁律,一般的商家都会给顾客一个自由退换商品的机会,这也是争取回头客的基本销售准则。可是退货的损失谁来承担?商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当然是打在零售额里,这就是羊毛依旧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信誉至上】从我的角度来想,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研究人员都是经过训练的,一般来说所有的试剂都会妥善保存。可是商家却认为,从商家的商业信誉出发,出了手的产品商家不再能控制产品质量,寄希望于买家有较高的科研素质,能够妥善保存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产品一旦离手,就属于质量不可信的东西,不能再卖给第二家,必须销毁。这样的要求基本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所以尽管痛恨美国人一根筋,我认为他们的销售理念是对的,将心比心,我也不愿意去怀疑我用原价买来的商品是别人退回来的,是不是?当然,对于我们这种温度敏感的活性试剂来说,只能销毁,对于另外一些卖电脑的电器商家,他们的产品一经开包,买家退回后,不管是否需要经过修理,都不能再以原价销售,这也是商家信誉至上的原则。当然这些损失,也只能打在零售价里,商人的目的就是赚钱,赔本的买卖谁也不干,所以再精明的买家也玩不过商家。
【管理严密】至于销售小姐一定要我把产品寄回,然后再销毁,听起来荒唐:你都不要了,干嘛还管我怎么处理?可是却是一个防止买家利用商家信誉第一的思维占便宜的有效方法:你想啊,我等于用比买一件商品多20%的价格买了两件合格的活性试剂,如果商家不坚持要求自己看着销毁,那么有可能越来越多的“聪明买家”利用这个漏洞占商家的便宜。更重要的是,这批产品流出去,负责售后产品质量与理赔的依然是商家。这么个细水长流法,再财大气粗的商人也禁不起不是?所以,看似荒唐的做法里绝对有它的道理。
由此想开去,我不觉联想到儿子宝儿经常为了一些细节问题跟妈妈较真的事:宝儿放假前,妈妈曾经悬赏:只要他的中文比赛能够拿奖,妈妈将发给他2小时电脑游戏的奖券,凭此他可以多玩两小时的游戏。结果小小年纪的宝儿居然跟妈妈细究这两个小时是可以一次性用完,还是可以分几次使用?是不是任何时候想玩就玩?吓得妈妈一身冷汗,赶紧跟他制定细节要求:只能周末玩,而且每玩半小时必须休息10分钟……。由此看来,是不是美国人是从孩子时代就开始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哎哟我的宝贝儿子,以后长大了是不是也是一个死脑筋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脑筋的人什么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