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是孔玉芳吴天君情人孔玉芳吗

(词条-相关词数量)
(推荐度-词条-相关词数)发布时间: 来源: ()
原文地址:作者:
无生上课的定义。无生上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对领导、同行或评委由教师模拟在无学生状态下师生双边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用来评比、研究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是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及教师竞聘活动的一种途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课堂教学发现或培养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在市、区级做评委的经验,对体育教师进行无生上课时的方法作以介绍,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无生上课时,需要注意的是:无生上课不是单
我的博客今天3岁183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
,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你们好》。
,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
原文地址:作者:
&怎样正确地听课评课
无论学校领导、教研员还是普通教师,都经常需要听课评课,那么,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评课者该把握哪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呢?
原文地址:作者:
无生上课的定义。无生上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对领导、同行或评委由教师模拟在无学生状态下师生双边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用来评比、研究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是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及教师竞聘活动的一种途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课堂教学发现或培养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在市、区级做评委的经验,对体育教师进行无生上课时的方法作以介绍,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无生上课时,需要注意的是:无生上课不是单
原文地址:作者:
一、如何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转)
“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在体育教学中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
原文地址:作者:&
学校的队列队形规范来源于部队,而部队队列队形规范的依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现将日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相关部分上传,供体育教师同仁学习。
具体请参阅第一、二、三、四、五章相关条款。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保持整齐划一和严格正规的队列生活,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本条令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本条令没有规定的队列生活事项,按照有关条令、条例和总部、军兵种制定的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生活的准则和队列训练的基本依据。全体军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令,加强队列训练,培养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过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动作,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第四条本条令由各级首长和司令机关组织贯彻执行。首长和机关应当起表率作用,并对部属执行本条令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五条队列纪律
(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第六条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二)。
第七条队列指挥方法
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第八条队列指挥要求
(一)指挥位置正确;
(二)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三)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四)清点人数,检查着装,认真验枪;
(五)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第九条基本队形
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第十条列队的间距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第十一条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一)摩托化步兵班的队形
摩托化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机枪副射手、自动步枪手或者狙击步枪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也可以按照身高列队。
(二)装甲步兵班的队形
装甲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长、机枪射手、机枪副射手、自动步枪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驾驶员、副驾驶员或者射手、副班长的顺序列队,必要时也可以按照身高列队。
第十二条排的队形
排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
(一)摩托化步兵排的队形、装甲步兵排的队形
排横队,由各班的班横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排纵队,由各班的班纵队依次向右并列组成。
(二)排长的列队位置
横队时,在第一列基准兵右侧;纵队时,在队列中央前。
第十三条连的队形
连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和并列纵队。
(一)摩托化(装甲)步兵连的队形
连横队,由各排的排横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连纵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连并列纵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连部和炊事班等,以二列(路)或者三列(路)组成相应的队形,位于本连队尾。
(二)连指挥员的列队位置
横队、并列纵队时,位于一排长右侧,前列为连长、副连长,后列为政治指导员、副政治指导员;纵队时,位于一排长前,前列为连长、政治指导员,后列为副连长、副政治指导员(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后列中央为副连长)。
第十四条营的队形
营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和并列纵队。
(一)摩托化步兵营的队形、装甲步兵营的队形
营横队,由各连的并列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营纵队,由各连的连纵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营并列纵队,由各连的连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营部将所属单位人员,编为三列(路)队形,按照编制序列列队。
营属炮兵连或者机枪连,参照摩托化步兵连的基本队形,按照编制序列列队。
(二)营指挥员的列队位置
横队、并列纵队时,位于营部右侧,前列为营长、副营长,后列为政治教导员(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为政治教导员、副政治教导员);纵队时,位于营部前,前列为营长、政治教导员,后列中央为副营长(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后列为副营长、副政治教导员)。
第十五条团的队形
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第十七条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迎送军旗、奏唱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携枪(筒)的要领:
第十八条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第十九条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枪(筒)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第二十条停止间转法
(一)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二)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三)持枪略
第二十一条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移步和礼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15厘米处(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15厘米处;着作训服时,高于外腰带扣中央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他场合。
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六)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 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者后退
口令:向前 步――走。
后退 步――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步、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步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礼步用于纪念仪式中礼兵的行进。
口令:礼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缓慢抬起(腿要绷直,脚尖上翘,与腿约成90度,脚后跟离地面约30厘米),按照脚跟、脚掌顺序缓慢着地,步幅约55厘米,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两臂下垂自然伸直、轻贴身体(抬祭奠物除外);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行进速度每分钟24-30步。
(八)携枪行进
(九)携便携式折叠写字椅行进
携折叠写字椅行进时,左手提握支脚上横杠,左臂下垂自然伸直,写字板面朝外。
第二十二条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正步和礼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持枪立定时,在右脚靠拢左脚后,迅速将托底钣(95式班用机枪托底)轻轻着地。其余要领同徒手。
第二十三条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第二十四条行进间转法
(一)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照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二)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三)转动时,保持行进时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二十五条坐下、蹲下、起立
第二十六条脱帽、戴帽
第二十七条宣誓
第二十九条冲锋枪手、81式自动步枪手、95式自动步枪手的操枪
第三十条班用机枪手、狙击步枪手的操枪
第三十一条40火箭筒手的操筒
班、排、连、营、团的队列动作
第三十二条集合、离散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连(或者 排)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 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口令: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
口令:成班纵队(二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
口令:成排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班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班横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横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排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班在指挥员右前方适当位置,成班纵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纵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右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连横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横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横队,以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连纵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连并列纵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营集合,通常规定集合的时间、地点、方向、队形、基准分队以及应当携带的武器、器材和装具等事项。
各连按照营的规定,由连长整队带往营的集合地点,随即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跑步到距主持集合的指挥员5-7步处报告人数。例如:“营长同志, 连应到 名,实到 名,请指示”。
营长以口令指挥集合时,参照本条第(一)项的有关规定实施。
5.团集合,参照营集合的规定实施。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口令:各营(连、排、班)带开(带回)。
要领:队列中的各营(连、排、班)指挥员带领本队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第三十三条整齐、报数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平齐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向前――看。
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持枪时,听到预令,迅速将枪稍提起,看齐后自行放下),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口令:以 为准,向中看――齐。
向前――看。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 为准(或者以第 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 名”。连集合时,由指挥员下达“各排报数”的口令,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 排到齐”或者“第 排实到 名”。
必要时,连也可以统一报数。
要领: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预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 名”。
第三十四条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列、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一)单个军人出列、入列
口令: (或者第 名),出列。
要领: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者序号后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
(1)位于第一列(左路)的军人,按照本条上述规定,取捷径出列。
(2)位于中列(路)的军人,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退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照本条的上述规定从队尾(纵队时从左侧)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右路)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右跨1步),然后,按照本条有关规定从队尾出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口令后,应当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二)班(排)出列、入列
口令:第 班(排),出列。
要领:听到“第 班(排)”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按照本条的有关规定,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出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的口令后,由入列班(排)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入列。
第三十五条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一)行进,指挥员应当下达“ 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以成一、二路纵队。行进中,需要时,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者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和振奋士气。
(二)停止,指挥员应当下达“立――定”的口令。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第三十六条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是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
(一)横队和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
停止间口令:向右――转。
行进间口令:向右转――走。
纵队变横队:
停止间口令:向左――转。
行进间口令:向左转――走。
要领: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当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
(二)停止间班横队和班二列横队,班纵队和班二路纵队互换
1.班横队变班二列横队
口令:成班二列横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士兵左脚后退1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右跨1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看齐。
2.班二列横队变班横队
口令:间隔1步,向左离开。
成班横队――走。
要领:听到“间隔1步,向左离开”的口令,取好间隔;听到“成班横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左脚左跨1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前1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左侧,自行看齐。
3.班纵队变班二路纵队
口令:成班二路纵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右跨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向前1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右侧,自行对正、看齐。
4.班二路纵队变班纵队
口令:距离2步,向后离开。
成班纵队――走。
要领:听到“距离2步,向后离开”的口令,取好距离;听到“成班纵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后退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
(三)连纵队和连并列纵队的互换
1.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踏步,其他排和连部逐次进到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左侧踏步并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
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听到口令,连长左脚继续踏1步,右脚向右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前方仍踏步,政治指导员继续踏步,副连长向前2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副连长向左前2步),进到连长左侧,副政治指导员向左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左侧,排长、司务长进到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并取齐。
2.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照直前进,其他排和连部停止间和行进间均踏步,待连指挥员或者基准排离开原位后,各排按照排长、连部和炊事班按照司务长的口令依次跟进。
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听到口令,连长向左前1步,进到副连长前方踏步,政治指导员向前2步,进到连长右侧继续踏步,副政治指导员向右前1步,进到副连长右侧继续踏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副连长右跨半步并踏步),排长、司务长进到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取齐后照直前进。
(四)营横队(营并列纵队)和营纵队互换
1.营横队(营并列纵队)变营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营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营纵队――走。
要领:营指挥员或者营部照直前进,各连按照连长的口令变为连纵队,依次跟进。营并列纵队变为营纵队,营指挥员或者营部照直前进,各连按照连长的口令依次跟进。
2.营纵队变营横队(营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营横队(营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营横队(营并列纵队)――走。
要领:营指挥员或者营部踏步,各连依次进到营部左侧变为连并列纵队踏步,并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营纵队变为营并列纵队,营指挥员或者营部踏步,各连依次进到营部左侧踏步,并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
3.营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按照本条第(三)项的有关规定实施。
(五)团的队形变换,参照营队形变换的规定实施。
第三十七条方向变换
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
(一)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通常是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必要时可以向后转。
停止间口令:左(右)转弯,齐(跑)步――走,或者左(右)后转弯,齐(跑)步――走。向后――转,齐(跑)步――走(当需要向后转走时,应当先下“向后――转”的口令,待方向变换后,再下“齐步――走”或者“跑步――走”的口令)。
行进间口令:左(右)转弯――走,或者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一列横队方向变换时,轴翼士兵踏步,并逐渐向左(右)转动;外翼第一名士兵用大步行进并同相邻士兵动作协调,逐步变换方向(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其他士兵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齐,并保持规定的间隔和排面整齐,转到90度或者180度时踏步并取齐,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
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时,第一列轴翼士兵停止间用踏步、行进间用小步,外翼士兵用大步行进,保持排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者180度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后续各列按照上述要领,保持间隔、距离,取捷径进到前一列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二)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通常是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必要时可以向后转。
停止间口令:左(右)转弯,齐(跑)步――走,或者左(右)后转弯,齐(跑)步――走。向后――转,齐(跑)步――走(按照横队和并列纵队向后转走的方法实施)。
行进间口令:左(右)转弯――走,或者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一路纵队方向变换,基准兵在左(右)转弯时,按照单个军人行进间转法(停止间,左转弯走时,左脚先向前1步)的要领实施,在左(右)后转弯时,用小步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者180度后,照直前进;其他士兵逐次进到基准兵的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数路纵队方向变换时,按照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的要领实施。
第三十八条摩托化步兵班的置(架)枪、取枪
第三十九条摩托化步兵排、连的置(架)枪、取枪
第四十条机枪(炮兵)班、排、连的操枪(炮)
第四十一条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
连(营、团)长出列指挥后,其列队位置,应当由副连(副营、副团)长替补。
队列内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方法:
横队、并列纵队时,副连长(副营长、参谋长)右跨1步(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副政治教导员向前1步;编有副政治委员时,参谋长向前1步),副政治指导员(副团长)向前1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政治指导员左跨1步,与副连长对齐)。
纵队时,副连长(副团长)向前1步(未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副连长左跨半步,政治指导员后退1步;编有副政治教导员时,副营长向前1步,副政治教导员左跨半步;编有副政治委员时,参谋长向前1步),副政治指导员(副营长、参谋长)左跨半步,教导员后退1步。
第四十二条其他分队、部队的队列动作,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实施;队形需要调整时,按照军兵种的有关规定执行。
分队乘坐汽车、火车、舰(船)艇和飞机
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
晋升(授予)军衔、授枪和纪念仪式
我的博客今天3岁183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你们好》。,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至今,我的博客共获得1,612次访问。这些年,新浪博客伴我点点滴滴谱写生活!
原文地址:作者:&怎样正确地听课评课
无论学校领导、教研员还是普通教师,都经常需要听课评课,那么,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评课者该把握哪些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呢?
一、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认识
1、教无定法,课有共性。所谓无定法,是指课堂教学总是随着教学内容、学情变化、时空环境不断发生着改变,从这个角度讲,课堂教学不可复制,是对的。因为“教无定法”,所以课堂教学是不可评价、变幻莫测的,这就陷入了神秘论与不可知论,是不可取的。因为课有共性。
2、课堂教学是科学。无论什么课堂,它总是围绕着学生成长,教师、教材、学生、媒介、环境各要素的有机组合,组合越优化,课堂越高效。所以,课堂教学有基本的原则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科学。(这也解决了不同学科间听评课的障碍,而跨学科听课是不可少的,尤其作为业务领导与骨干,要懂得如何抓住课堂教学共性的东西,再结合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的学科特点去听评课)
3、课堂教学是艺术。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不管多么成功的课堂总是有继续提升、完善的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共性。精彩生动的课堂,总是能给人强烈的感染,学习的过程如沐春风,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教学是艺术。
二、一堂好课有没有基本的评价标准?
1、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基本的要求。
2、叶澜教授对“好课”的理解:
a,有意义;b,有效率;c,生成性;d,常态性;e,有待完善。
3、我对“好课”的描述:一堂好课应该是朴素的、高效的、生动的。
#9651;陶行知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课堂教学是师生一道共同追求真(正确的、科学的)善(高尚的、充满爱的)美(赏心悦目、有情趣的)的过程,这一本质是非常简单的,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越简单的教学才是越有效的教学。简单的就是朴素的。
#9651;课堂终归是常态的,不是总做给人看的,如同家常便饭、居家打扮,没有刻意的表演与矫情,不做作,不花哨,从来没有尽如人意,没有彩排的课堂才能体现生成性,真实的就是朴素的。
#965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恰当的,不能造成对辅助教学手段的过度依赖,该实验时实验,该运用视频时运用视频,过多过滥的使用看来眼花缭乱,实际喧宾夺主。(语文课中配以切合文意的图片、视频、音乐,能够渲染出生动形象的意境,认读生字、组词说话也离不开多媒体就很牵强;数学课中多媒体对平移、对称、旋转等内容的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减乘除的运算就没有板书来得更直接有效。结合语文课堂实际)
#9651;效果的好坏高低,是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的。
#9651;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花5分钟就能达成目标比在同等条件下花10分钟才能达成目标更高效,这也是我们评判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低最直观的指标。
#9651;最大限度的实现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都有收获、有进步,无论他们的基础如何,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还是情感的感染熏陶,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含义。(结合语文课堂)
#9651;在学生能够消化吸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课堂的大容量,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9651;生动的课堂总有贯穿始终的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总是离不开引导、提问、质疑、讨论等双边、多边活动。课堂是灵动的,而不是死水一潭。
#9651;生动的课堂总是充满智慧的启迪。注重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的课程要求里最核心的的要求。激发兴趣,引导思维,质疑释疑,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有张有弛,最精彩的莫过于学生的自我探究与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9651;生动的课堂总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老师讲得鼓噪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就是很多传统课堂的“灌输”,没有情感的共鸣。学生随教学内容同悲同喜,师生因对方的精彩互相感染,老师总是充满激情,学生听得两眼放光,冷不丁还冒出些预料之外的想法与收获,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才有生命的张力。
(有了上面的共识,怎样听评课也就有了大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下面的内容侧重在技术层面。)
三、怎样听课
1、听课是最有实效的专业学习,如同武术中的散打,最具实效性。无论优秀的课堂还是普通的课堂,总能起到“取长避短”的作用。
2、听课前必须有认真的准备:通过听课达到什么目的,对教材的了解,对整个课堂结构的了解。
3、老师听课首先要有和学生一样的身份,和授课老师一起学习知识,这样能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这比听懂一节课的内容更重要。
4、除了学习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课堂教学的观念与技术,因此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可能把所有的课堂信息“收入囊中”。老师在板书,学生在干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参与的程度;提出问题后,大家不同的反应,等等。
5、筛选信息。一个经验丰富的听课者总能从若干信息中快速找出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信息,如情境设置的巧妙处,经验与新知的衔接过渡,教学环节间的转换,课堂上的随机应变等。
6、勤于笔记。听课笔记应近乎课堂实录,至少应记录下:主要的教学环节,这是课堂的框架;关键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包括老师的讲解要点,学生的质疑,采取了怎样的方法合作学习与课堂展示,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自己的感受与评价。
7、注意听课礼仪。进入教室就是“学生”,尊重授课老师;做好学生的表率,你是“来宾”,当好客人;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而不是评论。
四、怎样评课
1、评课是一位老师除课堂教学外教学水平的最直观体现。
2、评课作为常规教研的有效形式,是不可少的。
3、怎样评课:
#9651;懂得欣赏。每堂课都有闪光点,或者表现在老师,或者表现在学生。能够说出一堂课的到底好在哪儿,有时甚至超出了授课老师自己的设计初衷。
#9651;学会诊断。课堂如有处理不当,病因在哪?如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是教材把握的问题,还是没有切合学生设计?是教法选择的问题,还是课堂结构没处理好?
#9651;给出建议。相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上法,如何做得更好。
4、针对有效课堂的常用评价指标:
#9651;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预习效果看独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看没有老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课堂展示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展示理解知识的过程并展现出自我与小组的风采。
#9651;掌握知识的过程性:基础性知识(经验、相关链接)如何准备,如何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小组学习怎样分工合作,等等。
#965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既有各个教学环节的分解目标,又有本节课的整体目标,还有学年目标在本节课的体现。
#9651;课堂的组织与技巧:课堂各环节的组织架构,关节点上的语言组织,适时调控课堂节奏,前台后台的时机把握,小组展示中的适时评价与穿针引线,等等。
5、避免空洞的套话式评课:“本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法合理,德育渗透??????”,万能膏药,没有错话,全是废话,没有实际内容,应该避免。
6、评课也要讲礼仪:
#9651;尊重是前提。
#9651;实事求是,不虚伪地拔高,不恶意地贬低,既要利己,也要利人。
#9651;有准备地发言。
(一)常见评课误区浅析
尽管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在评课中,评课者自身也很容易出现失误甚至错误,除了技术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外,属于评课方式的问题也有不少,就笔者所见,经常出现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哄”评:你好我好大家好,敷衍了事。这种“皆大欢喜”的评课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评课者准备不足或能力有限(比如听非自己专业的课),由于准备不足,所以就难以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而跨专业听课时,评课者有时对授课教师“讲了什么”都不甚了然,又如何有效评课呢?因此,评课者就不得不勉强应对、多夸少评,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分析还是建议,都不免流于空泛笼统。另一种“哄”评则更等而下之,主要是出于人情面子和各种利益的考虑,“课未完,评已定”,这种“评课”其实基本已经不能视为教研活动了。对于“哄”评,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教师并不喜欢,尽管“面子”无虞,但难有真正的收获。
第二,“套”评:用理论、理念、理想套教学。课堂教学实践当然需要理论层面的引导,但是指望一节课“全面、彻底”地体现理论、理念、理想的要求则未必实际,不用说日常课,就是精心包装的“公开课”也难以实现。有的评课者,对教学工作本身并不熟悉,对所听的课了解有限,于是乎只好在评课中祭出“理”字大帽,“套”上一番了事。有些评课者则是带有比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总以为一节课只有用课改理念和教育理想“武装到牙齿”才算好课,于是乎大套特套,被评教师在不得不赞同其理念、理想的同时,却又是一头雾水,大生“这课该如何教”之疑。
第三,“替”评:用自己的教学设想来评课。不可否认的是,评课者在听课时,在做判断时,心中重要的参照系就是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但是,一些评课者喜欢越俎代庖,在评课时教教师如何授课,这就未必妥当了。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一些懂教学,也对所听的课比较了解的评课者身上。评课的目的其实与教学的目的很相似,在教学中,
“告诉”学生怎么做的效果远不如帮助学生自己探索的效果;同理,评课者“代位设计”也并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退一步来看,在实际教学中,评课者的教学设想真的能“替代”授课教师的设计吗?笔者认为恐怕不能,且不说前者未必就比后者高明多少,更重要的是评课者一般都对学情了解有限,其设想也就容易“看上去很美”,实施起来很难。
第四,“苛”评:评课中过重细节,求全责备。清朝道光皇帝有一条“驭下之术”,就是在大臣的奏折里面挑错别字,让大臣们觉得皇帝神目如电、无比圣明,因而战战兢兢。我们有些评课者也有类似的做法,在评课中,不重整体而偏好局部,不观大体而好抠细节(细节当然很重要),找到一点问题就大肆发挥、上纲上线。教学固然要精益求精,但教学又是“遗憾的艺术”,“有问题”是正常的,指出即可,没有必要抓住不放。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说:“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切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可观耳。”他主张在批评中“去其一非,成其百是”(《答王西庄书》),我认为这也正是评课者在评课中应该有的态度。
(二)评课的几条原则
关于评课的原则,我觉得很可以借鉴学术批评的要求,因为评课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不能随意,也要尽量避免偏颇、疏漏。
第一,转变态度、谦虚谨慎。邓小平同志曾经要求去学校听课的人“要像下连队当兵一样,下去当‘学生’”(《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评课者不应抱着自己“比授课教师更高明”的态度走进课堂,评课者的主要工作是“建设性地批评”,但在批评之前必须先以一个谦虚的态度去倾听、去思考,在进行批评时,也要谦虚谨慎。著名学者齐世荣先生说:“批评者的意见即使正确,也只是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正确,而从总体水平上不见得就一定超过被批评者。”(《漫谈学风问题和学术批评问题》)这是非常正确的。
比起被批评者来说,批评者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著名学者余嘉锡先生所作的《四库提要辨证》纠正了清代学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许多错误,但是余先生却认为,纪昀需要为浩如烟海的典籍作提要,而自己却是只挑自己有兴趣、有心得的内容作批评,所以,“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辨证也易”,余先生断言,如果把他和纪昀身份对换,“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正因为如此,批评者就更应该谦虚谨慎,这并不仅仅是风范、风度的问题,谦虚谨慎也会让评课者少了许多犯错误、出问题的可能。
第二,深度钻研,不说空话。评课者决不能“赤膊上阵”,而是要对教学内容研究深透。比起其他一些教研方式,评课是很“日常化”的,但是,“日常化”不等于“随意化”。有一些评课者存在一种想法,认为自己可以“熟悉内容就评内容,不熟悉内容就评教法”。殊不知,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那里,面貌可以千差万别,而所谓“教法”如果脱离了内容,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对自己所听课内容不作研究,不从授课教师和中小学教学的角度实实在在地分析课的内容,评课就难以切中肯綮,甚至会闹出笑话。
第三,设身处地,“了解之同情”。一节课(即使是刻意准备的课)不是孤立的,它与教师的整体教学延续性,学校、教研组的情况密切相关。一节课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根植于这个班学生的种种状况。而这些往往都是评课者一无所知或不太了解的,而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调控,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恰又与这些情况息息相关。因此,在评课时需要充分了解情况(特别是学情),设身处地地评课。陈寅恪先生研究历史,特别重视“了解之同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历史事件产生的各种条件、历史人物行为的环境背景,置身其中,设身处地地作研究,这种思想是我们评课时应当效仿的。
顾泠沅教授指出,教育教学研究要“回到粗糙的地面”(《校本教研:从制度建设到聚焦课堂》),评课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的“粗糙地面”非常复杂,存在于教师、学生、环境等许多方面中,而且带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忽略这无法回避的“粗糙地面”,评课就容易失去指向性和客观性,也就容易想当然,容易简单化、机械化、空泛化,难以评到点子上。
第四,反复论难,力求严谨。很多著名学者,在进行学术批评的同时,也希望别人“入室操矛”,再来批评自己,以深化认识、推进研究。我们的一些评课者却自以为自己说的都有理,加上老师们往往因为地位、面子、利益的关系,不予反驳或讨论,也助长了一些人根本不准备接受辩难的态度。这对于评课,对于教学研究工作没有好处。
我觉得,批评者应该随时准备被人批评,因此,评课者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需要在心中反复掂量、仔细论难,力求“止于至当”。同时,随时准备被人挑刺、反驳。一句话,就是把评课当成完全开放而又非常严谨的“口头学术讨论”,而不是一言堂的“专家指导”或随便的“谈谈意见”。在当前的教研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交流与对话,而形成有效对话起码得有这么两个条件:一是大家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也都有开放的倾听态度;二是大家的发言都(尽量)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这样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
评课,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形式,其鲜活性、及时性、互动性和针对性都是其他教研方式难以替代的。我们有责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让它在教师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听评课始终应围绕一个目标:达成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成功完成听评课的核心: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
2、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9651;“三维目标”首先是课程目标,只有细化到本节课的目标才是教学目标。
#9651;“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另外两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的中介与途径。
#9651;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主线,在知识的传递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并将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在教案中,“过程与方法”可以不单独罗列。
五&LICC听评课模式
LICC,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听评一节课,第一步先要理解课堂,了解该节课的四维度;第二步是确定听课的观察点,即确定听课的重点内容、方向;第三步就是开发观察工具。这种范式提倡听课者听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听课的任务。听课时,听课者之间要合作,根据自己的听课任务进行观察、记录,课后对记录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意见。这种听评课方式一改过去听课者盲目去听课,课后泛泛而评的现状,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能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课堂可以说是研究教与学最适当的场所,它蕴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要素。课堂研究正是要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揭示课堂的事实和规律,而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课堂研究中收集可靠资料的重要手段。课堂观察做为课堂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一方面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方法对;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与其他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在后一种情况中,课堂观察主要作为收集资料的手段,比如实验法收集资料及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阶段也需要课堂观察作为手段;再一方面,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常常被作为其他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的起点,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到有价值的研究主题,也就是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问题。所以说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课堂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它非常适合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研究,它在课堂研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教育决策与评价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观察的设计:1.依据课程标准。2.确立四维观察角度。3.关注教学现场的关键和细节。4进行非结构性、开放式观察。5制定观察总表。
下面是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设计的观察点
维度1:学生学习
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观察指标: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教学信息“呈示”、师生“对话”、学习“指导”和教学“机智”;
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观察指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设定的教学任务,也是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衡量一堂课优劣的最主要标准就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度和达成度,研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学习目标准确性的预测,以及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联度,就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我们合作编制了这个“新授课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度”的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观察框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基于课程标准来制定的,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所以要从这三个维度观察新授课的教学目标。一般课堂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对应相应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观察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观察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结合上述基本常识,制定观察矿建如下:
“新授课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度”基本信息记录表(表1)
1.“评价”项目共20条,共100分。每个小项均采用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中(2分)、差(1分)。
2.“建议”针对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情况以文本形式记录,并在课后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有效性观察
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在教学中把基本观点和原理融入到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质疑、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理解结论,培养能力,升华情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思路。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典型性;情境创设要符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容易进入情境;既要将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书所创设情境的探究价值。
2、形式上,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情境创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如文字、图表、图片、音像(录音、歌曲、漫画、录像等)、实物、角色模拟活动等。
3、情境既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4、情境创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已有感性经历且易于理解的知识,可以由学生直接认知,或通过情境“唤醒”、归类和重组的方式集中呈现;对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则需要教师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和引导。
5、问题设置要与情境具有关联性,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要具有层次性,体现过程性;要有梯度,可操作性强;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具有可探究性。
&为此设置此观察记录表,分“问题情境内容”和“学生表现”两部分。此观察记录表格是在已有表格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增加了对“问题情境内容”的观察和判断,以为诊断矫正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观察量表三“自主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编制说明:“学生学习维度”,其中就有很多观察角度,如学习准备情况、倾听情况、自学情况、互动情况(合作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等等。对部分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不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每次自主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呈现?学生是否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啥程度)
学习的形式是什么?(阅读课本/练习/实验/其他)
自主学习时间是否充足?(时间是多少、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比例)
学生是否参与自主学习?学困生是否参与?
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检测?是否有效?
自主学习是否有序?
自主学习的效果怎样等等。
据此,开发了以下课堂观察量表,用于课堂观察。
说明:1.学习任务中的呈现形式包括:叙述/板书/学案展示/其他;
2.学习形式包括:阅读教材/做练习/其他;
3.教师指导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有无指导/如何指导:个别/小组/集体;
4.效果检测方式包括:提问/展示/检测题/其他。
1.开发意图。根据课堂观察LICC模式和开发课堂观察记录的方法,设计了学生学习维度观察量表。此观察量表以学生学习状态为观察点,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情况,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
2.观察维度。从学生情绪、注意、参与三个视角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
3.研究问题。学生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观察记录表(群体研究)
&课堂提问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课堂即时学情及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手段,教师设计课堂问题的水平、科学性、目的性、梯度性等,对学生理解知识、准确把握、思维训练等至关重要。而教师的提问艺术、理答策略又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设计课堂有效问答观察工具意义重大。
二、观察点框架分析
对核心概念的框架分析(见下表)
三、观察记录工具
&该记录工具从教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四个方面进行观察,每一方面都预设了其它预想不到的课堂记录,每一个观察点要求从定量的记录和课堂描述两个方面作出判断,最后给出一个观察结果分析。
课堂有效提问观察量表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互动效能”教学法,力求做到“少教多练,精讲巧练”,实现学生的主题能动性,转变教师角色,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个体,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使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关注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意识的培养,在互帮互助互评中发挥学习效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采用多种体能手段保证学生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以更好的发展体能,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技巧动作中的跪跳起动作。跪跳起是水平二技巧教学内容之一。跪跳起练习,动作新颖,别致,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经常练习对腰腹肌力量、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协调发力有良好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结合水平二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师正确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主学练和相互帮助、合作下来进行跪跳起练习,同时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敏感阶段,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运动中有较强的参与欲和表现欲。但由于他们身体的协调性不强,掌握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练过程及方法的运用要有一定的坡度和梯度。本节课对传统跪跳起器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和创新,使其为教学服务。通过自主学练、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跪跳起的动作方法,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并在评价环节,采用生生互助生生互评的形式,让学生练习中个个体现小师傅的角色,运用好学生的帮评作用,来完成学习的任务。
四、学习目标的定位
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如下:
1、初步认知跪跳起完整动作要领,并能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使75%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跪跳起动作。
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同时提高腰腹肌力量。
3、激发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自我超越的意识和安全意识。
五、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摆臂、压垫以及小腿发力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收腹提膝向上快速收腿的时机。
六、教学设计流程和思路
基于前面对本课内容和目标的分析,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如下:
1、启动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本课的学习内容,宣布学生本课需要完成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热身,是学生身体的主要关节得到活动,韧带得到拉伸,为后边中大强度的活动做好准备。因此在这个阶段我设计了两个环节,通过图例的展示以及老师的示范动作,使学生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课堂的常规;第二个环节通过队列队形、行进间徒手操以及垫上操等形式调动学生身体的活动机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储备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复习巩固上节课原地跪跳动作的基础上,学习不同高度的向上向下跪跳起以致于循序渐进的完成跪跳起。
1)师生互动,巩固旧知。
让一位学生进行立标示范,唤起所有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动作方法的记忆,然后再通过每个学生个体的练习,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在此环节
通过老师的评价,为学生树立起规则的意识,端正学习态度。
2)生生互动,提高能力。
通过学生两人合作以及四人合作来加大练习难度,发展学生摆臂与下肢跪跳的相互配合以及小腿发力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关注同伴的学习过程,并能够对同伴的练习效果进行简单的评价,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鼓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生生互助,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自我练习、生生互助互评、立标示范、自我练习”的教学过程,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自我练习――引导学生突破心理的恐惧,仔细观察,让学生自我发现学习新知。
生生互助互评――通过一个四人小组互帮互助、互教互学、互练互评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练习方法,体现生生互助的教学方式。
立标示范――找一个孩子在第三层做一个示范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学到的程度以及怎样去对小组内其他同学做出评价也就是评价的要点和标准。
自我练习――突破难点,增加难度。对于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练习的难度,以致于在平地上完成跪跳起,来发展学生的腰腹肌能力。
3、释放阶段:在这个阶段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围绕着本课的内容设计了四种腰腹肌练习的方法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体能。
4、身心恢复阶段: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恢复,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教师在此进行全科总结。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没有止境,本次课要传递的更多的是思考。相信各位老师有更好的思想与方法,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年级:水平二(四年级) &学校:青岛贵州路小学&
教师:白帅&
1、初步认知跪跳起完整动作要领,并能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使75%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跪跳起动作。
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同时提高腰腹肌力量。
3、激发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自我超越的意识和安全意识。
1.裂-合-分-并队走
2.行进间的徒手操练习(正踢腿跑、后踢腿、侧踢腿跑、跳绳跑)
1.宣布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
2.学生在队伍中认真听讲,了解知道课堂活动有基本要求
1.介绍方法,提出活动要求,能够认真听讲,明析热身活动的方法与要求。
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哨音想起后能做到――静止,眼睛看到老师
4.及时进行课堂评价
1.能够连续的跪跳,并能跪跳一层垫子的高度。
2.发展学生腰腹肌的力量以及小腿的发力
3.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2.提示学生摆臂与下肢的协调配合。
3.认真听讲,快乐认真的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能够体会到小腿的发力
4.练习过程中,及时的进行指导与鼓励
5.适时进行总结
3.认真听讲,快乐认真的进行练习,能够做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互相鼓励
4.练习过程中,及时的进行指导与鼓励
5.适时进行总结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增强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2.熟练掌握跪跳起、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增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明确动作顺序,掌握发力节奏,发展腰、腹和小腿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中的稳定性,使学生们都可以在帮助下完成动作,并力争让80%的学生能独立优美完成技术动作。
3.初步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安全意识,战胜自我,体验成功、失败等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成果断,协作的优秀品质,造就欣赏他人,评价伙伴的意识。
能够说出跪跳起的动作顺序和要领。能够在原地分解条件下做出挥摆臂、提膝、脚面和小腿压垫的动作;提高平衡能力,形成善于观察,乐于模仿,相互帮助合作进行学习的能力。
借助跳箱会独立完成跪跳起的技术动作,增强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发展腰.腹肌肉力量,提高平衡性,使75%的学生能够优美的完成动作。
巩固跪跳起的技术动作,并使部分优生可以在组内起到指导的作用,形成果断,协作的优秀品质,学会欣赏和评价。
初步掌握滚动后倒,双手压垫动作以及压垫举腿提臀夹肘(曲腿-直腿,在保护帮助下完成),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初步掌握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形成善于观察,乐于模仿,相互帮助合作进行学习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并使部分优生可以在组内起到指导的作用,形成果断,协作的优秀品质,学会欣赏和评价。
了解多种体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使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经学过的动作,并说出不同动作之间的不同变化。&
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基本掌握体操活动中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方法。&
基本掌握有一些体操类活动项目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初步掌握体操自我保护和项目保护、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办法。P26
基本掌握并应用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保护他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及常见运动损伤紧急处理。P36
学生努力完成课堂任务,适应对新环境主动合作意识,并在课堂中爱护和帮助同学。&
培养学生表现自信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形成合作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尊重相对较弱者。&
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P11
初步掌握有队形的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各种队列队形变换,、山羊分腿腾跃、垫上前后滚翻、肩肘倒立等基本体操动作,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有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P18
初步掌握有一定难度的队型变换和队列动作,山羊分腿腾跃等器械体操和技巧(侧手翻、前后滚翻、肩肘倒立等)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或舞蹈的简单成套动作。P26
基本掌握并应用器械体操(单、双杠和山羊)、垫上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和组合动作。P36
1、义务教学健康教育课本、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指导用书等教材。
2、其他资源:有关网络、视频、期刊杂志等。
1、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单元检测制度。
2、加强学习和积累,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3、加强初小衔接的研究。
1、问题引领下的自主体验学习。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自主体验、探究、交流问题。
2、目标引领下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完成学习练习任务。
3、教师讲解示范下的接受式学习:对于新学教学内容教师主要采用精讲、
示范,学生练习,提倡精讲多练,让每个学生都尽快地运动起来,提高教学
原文地址:作者:无生上课的定义。无生上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对领导、同行或评委由教师模拟在无学生状态下师生双边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用来评比、研究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是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及教师竞聘活动的一种途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课堂教学发现或培养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笔者结合自己在市、区级做评委的经验,对体育教师进行无生上课时的方法作以介绍,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作为体育教师在进行无生上课时,需要注意的是:无生上课不是单纯的说课。虽然无生上课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说明,但和说课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特别对体育学科来说,区别更大。体育教师在进行无生上课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利用术语
语言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对所有学科教师都是一样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无生教学时,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一个通览,把几个关键环节多熟悉,进行强化记忆,莫在讲解时出现过多的空白时间,以给人准备不足的印象。在进行无生上课时很多教师因为紧张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晰,使评委(或听课教师)没有兴趣认真听应聘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所以作为以口语表达的无生上课,教师除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外,自然的教态,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定会显示出应有的光彩。体育课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进行无生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的把所进行的教学内容或动作用体育术语表达出来,这样最少能展示出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无生上课中,有很多教师把体育术语用方言表达出来,如把肘关节称之为“胳臂(ba)肘”,把“勾手”称之为“五指勾起”等。这样的动作称呼让评委感觉这样的话很刺耳,对个人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评委的印象分。
二、把握体育课的主要环节,注重示范的准确性
体育课基本的教学设计主要就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详细的设计,做到重难点突出,多采用情境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导语和过渡语言,引起评委的兴趣,使人感觉其教学设计真实有效,步骤清晰。在进行无生上课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无生上课和有生上课的根本区别,那就是无生上课有很多的口语表达是可以省略的,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在无生上课时语言的罗嗦。如在跑的有生上课时,教师采用分组教学,会根据分组情况进行“预备,跑”的多次口令下达练习,而如果在无生上课时,如果也采用此口令下达练习就让人感觉教师的口令枯燥无味,所以对于此类教学时,教师可以下达口令一次(主要是展示自己的口令下达情况),然后用一句话直接带过。
三、教师在进行教学重难点教学时,要多在此时进行重点把握,进行精心设计,详细规划,对讲解法、示范法和游戏法等教法做到胸有成竹。可以结合说课的形式,把教学目的和教学思路直接说出来,采用讲解和示范法有序进行教学。讲解能显示体育教师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分析能力,示范是展示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基本素质最重要的形式,最为外人所看重,在进行无生上课时要做到示范正确(把握示范的方向性),一招一式做到形神兼备,确保示范一次成功。在平时的无生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往往在示范上出现低级失误,感觉非常惋惜,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对自己的示范不自信,或对动作掌握不熟练,也有太紧张造成的。无生上课和有生上课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在进行无生上课时出现示范失败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而在有生上课时出现失败,有经验的教师能用语言搪塞过去,所以无生上课时出现示范失败,是很难自圆其说的,也无法进行弥补。
三、无生上课的优势要利用
无生上课因为没有学生的参与,体育教师不需要对教学纪律和突发情况进行单独把握,消除真实课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外界干扰,为体育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留下理想的空间,便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理想化的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尽情的展示自我。
1、调动激情,尽量一个人兴奋起来。体育课是富有激情的课堂,特别在有生上课时,如果学生的激情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不活跃,再好的设计也很难说上成功。在无生上课时,体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不仅在上课时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的表现出来,还要调动自己的激情,把无生的体育课上的激情四溅,要求教师要投入到虚拟的真实教学中,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动自己,带动听众,做到此处“无生”胜“有生”。
2、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教学设计。无论是抽签选课题,还是自主选课题,都要在教学设计时,对自己的特长进行“转移”设计,毕竟只有自己最拿手的特长才能让自己充满自信,做到游刃有余。比如教师擅长舞蹈,要求的课题是田径类的,教师则要在准备部分设计以舞蹈为主的准备活动,或在结束部分采用舞蹈放松,使自己的专业特点在无生上课时展示的有声有色;如教师擅长跑,选的课题是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则要在基本部分的后半部设计跑类的游戏或跑跳结合的游戏。
无生上课考验的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能直接反应出教师的基本技能,其难度在一定意义上说大于有生上课。因为无生上课节省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又能真实反应出教师应有的水平,在教学教研活动、教师招聘、年轻教师培养等方面经常被采用,其优良的价值普遍被大家认可。作为体育教师,只要不断提高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定会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业务展示的淋漓尽致,让在无生上课成为展示自我的舞台。
原文地址:作者:
一、如何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转)
“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在体育教学中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人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掌握不好,会影响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人可能是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等。
“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应当认识到,上述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应采用的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重点要突出就意味着要在教材重要的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但突出重点不是丢弃次要内容,相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以偏托正”的方式,将次要内容围绕重点内容来进行。突破难点常用的办法有(a)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如将难点技术分解成多个小步子,或多种辅助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以旧带新,帮助他们由已知过渡到未知,这样可望化难为易;(b)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c)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d)多运用直观的方法以加强学生的感知。但是,抓住关键,往往是解决难点的突破口.可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二、教材重点难点
跨越式跳高:重点是起跳,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蹲踞式跳远: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难点是助跑快而步点准确、板前不减速地起跳和腾空后的蹲踞动作。
立定跳远:重点是&摆臂与蹬地的配合,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难点是动作配合协调。
跑步、齐步互换:动令在右脚,听到齐步的口令后继续向前走2步,然后齐步走。(不进行重难点分析)
掷垒球:重点是背后过肩、肩上屈肘、快速挥臂,
难点是蹬地转体,协调用力
前滚翻:重点是两腿迅速蹬直,难点是团身。
肩肘倒立:重点是翻臀、举腿升髋压垫,难点是展髋夹肘。
山羊分腿腾跃:重点是提臀分腿顶肩,难点是抬上体。
篮球:原地运球
重点是拍球的部位,难点是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双手胸前传接球:重点、难点是传接球的手法和手脚动作的配合。
足球:颠球:重点是脚踢球的部位,难点是两脚的协调配合。
10.快速跑:快速跑的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以最快速度跑完较短距离的全程。重点是途中跑;难点是有力的后蹬和蹬摆的协调配合。
11.耐久跑:
耐久跑对改变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最有效,是培养参与者坚毅、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和战胜困难的精神的有效运动项目。重点是途中跑;难点是合理分配体力和培养意志品质。另外,跑进中蹬摆协调配合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
12.接力跑:重点是在高速奔跑中顺利地完成传接棒;难点是接棒人的起动时机和传接棒时机的确定。
13.跨栏跑:重点是跨栏步和跑跨结合技术。难点是跨栏步的起跨技术、保持身体平衡、节奏感。
14.跳高:跳高对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弹跳力,提高人体的灵巧性和协调性都有显著效果。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难点是过竿技术。
15.跳远:重点是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结合。难点是助跑快、踏跳准、板前不减速。
16.三级跳远:重点是三次跳跃的协调配合和维持身体平衡;难点是合理的三跳节奏并保持三跳的水平速度。
17:推铅球:推铅球对发展腿部、腰腹和上肢爆发力及身体的协调性,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重点是最后用力。难点是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
18: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重点是前掷时的用力顺序,难点是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1)移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重心、蹬地;难点:蹬伸与腰、髋协调。
(2)传、接球: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球技术,重点是用力方法和位置;难点是协调配合。
接球技术,重点是迎、引、持球;难点是手脚配合。
(3)运球:教学重点和难点:控制球,脚步熟练,手脚配合。
(4)抢、打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判断球、洞察对方意图、用合理动作抢断;难点是时机、控制身体平衡。
(5)抢篮板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进攻“冲”,防守“挡”;难点是抢位、起跳、抓球。
(6)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路线和技术;难点是时机和位置。
(7)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位置、路线、技术;难点是时机和意识。
20.足球运动
(1)颠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颠球用力方法和触球部位。
(2)踢球: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难点是脚触球的部位正确。
(3)停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地滚球:部位、缓冲;反弹球:位置、部位、压球方法;空中球:部位、缓冲。难点――选择部位和方法。
(4)头顶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部位、用力方法、时机;难点是判断,空间位置。
(5)运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姿势、部位、方法;难点是动作衔接、重心控制
(6)抢截球:教学重点和难点:判断、掌握抢截球的时机和抢截球后自己身体重心的调整。
(7)掷界外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力顺序;难点配合、重心控制。
(8)守门员技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手型和身体姿势;难点是判断、选位、堵截和接球。
(9)“二过一”配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时机、方向、力量、切(插)。
(10)选位与盯人: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判断、随机应变。
21.排球运动
(1)准备姿势和移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重心的控制;难点是准确移动。
(2)发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抛球和作用力;难点是准确性与攻击性的结合。
(3)双手上手传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击球点、手型、协调用力;难点是球稳、落点准。
(4)双手下手垫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控制球;难点是选击球点。
(5)扣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手法;难点是起跳时间、起跳点。
(6)拦网: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拦击技术;难点是判断路线、选择点。
(7)接发球站位: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站位和判断;难点是一传到位。
(8)进攻战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配合;难点到位。
12、体操运动
(1)前滚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团身要紧;难点是蹬地推手同时用力,滚动成直线。
(2)远撑前滚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撑地远、蹬地有力、团身紧;难点是动作连贯、协调。
(3)鱼跃前滚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快速蹬地摆臂(推手的时机和推手力度);难点是掌握屈臂缓冲和低头团身的时机。
(4)后滚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翻臀;难点是推手。
(5)直腿后滚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举腿翻臀;难点是推手。
(6)肩肘倒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举腿手臂压垫;难点是展髋夹肘。
(7)头手倒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两手与前额撑垫成等边三角形,紧腰提臀;难点是举腿、展髋、臀部回压的配合。
(8)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教学重点:单足踏跳,两手依次后撑教学难点:推手,移重心
(9)山羊分腿腾越:教学重点:正确的踏跳。教学难点:起跳后撑器械
原文地址:作者:
研讨主持:韩秀磊& 吕归青&
友情提示: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的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热点话题讨论提纲最初框架由河南开
封赵超君、浙江衢州祝芳、湖北武汉徐仲书等老师于在2011年4月共同提供,框架在征求了江苏南通杨浩老师、江苏常州王渺一等老师反馈意见后又形成第二次提纲,中国学校体育学体部落管理员群于5月4日晚集中进行了讨论,形成第三次提纲,针对第三次提纲,山东文登吕兵文、北京龚朝辉、山东沂源穆乃国、江苏溧阳吴健、江苏连云港孙立同、安徽阜阳申克才等老师又进行了反馈,形成了第四次提纲,第四提纲又经过广东增城邓若峰、浙江安吉高礼宏、江苏溧阳吴健等老师的反馈和和修改形成最终的提纲,提纲的形成凝聚了杂志忠实读者和学体部落骨干成员的心血,在此,杂志代表全国的一线教师向他们表示感谢。
讨论提纲非个人所为,大家的劳动成果,杂志愿与大家共同分享,以下讨论提纲如转载、转帖或借用请标明以上“友情提示”,以示对参与构思和撰写提纲的老师们的劳动成果表示尊重。尊重知识产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
问题:请举例说明“条件”、“行为”、“标准”三者之间的关系?制订学习目标时怎样体现课标提出的“条件、行为、标准”三个基本要素?请举例说明。
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如何做到既遵循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遵循不同的教学规律和要求,选择教法和学法?课堂教学中的教法和学法创新如何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遵循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请用案例分析。
原文地址:作者:
研讨主持:惠荣、周信香& 宋俊
友情提示: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的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热点话题讨论提纲最初框架由河南开封赵超君、浙江衢州祝芳、湖北武汉徐仲书等老师于在2011年4月共同提供,框架在征求了江苏南通杨浩老师、江苏常州王渺一等老师反馈意见后又形成第二次提纲,中国学校体育学体部落管理员群于5月4日晚集中进行了讨论,形成第三次提纲,针对第三次提纲,山东文登吕兵文、北京龚朝辉、山东沂源穆乃国、江苏溧阳吴健、江苏连云港孙立同、安徽阜阳申克才等老师又进行了反馈,形成了第四次提纲,第四提纲又经过广东增城邓若峰、浙江安吉高礼宏、江苏溧阳吴健等老师的反馈和和修改形成最终的提纲,提纲的形成凝聚了杂志忠实读者和学体部落骨干成员的心血,在此,杂志代表全国的一线教师向他们表示感谢。
讨论提纲非个人所为,大家的劳动成果,杂志愿与大家共同分享,以下讨论提纲如转载、转帖或借用请标明以上“友情提示”,以示对参与构思和撰写提纲的老师们的劳动成果表示尊重。尊重知识产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较之实验稿增加了“地区差异”一说。
问题:您认为国家课标所指地区差异主要指什么?怎样依据国家课标结合地区差异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您所在地区或学校可结合本地区或本校的哪些特点选择地方或本校教材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怎样根据本地区的差异性特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条理念中指出:“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体验运动乐趣和培养刻苦锻炼精神的关系?请用案例进行陈述。
原文地址:作者:
研讨主持:邓小川& 贾振君&
友情提示: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的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热点话题讨论提纲最初框架由河南开封赵超君、浙江衢州祝芳、湖北武汉徐仲书等老师于在2011年4月共同提供,框架在征求了江苏南通杨浩老师、江苏常州王渺一等老师反馈意见后又形成第二次提纲,中国学校体育学体部落管理员群于5月4日晚集中进行了讨论,形成第三次提纲,针对第三次提纲,山东文登吕兵文、北京龚朝辉、山东沂源穆乃国、江苏溧阳吴健、江苏连云港孙立同、安徽阜阳申克才等老师又进行了反馈,形成了第四次提纲,第四提纲又经过广东增城邓若峰、浙江安吉高礼宏、江苏溧阳吴健等老师的反馈和和修改形成最终的提纲,提纲的形成凝聚了杂志忠实读者和学体部落骨干成员的心血,在此,杂志代表全国的一线教师向他们表示感谢。
讨论提纲非个人所为,大家的劳动成果,杂志愿与大家共同分享,以下讨论提纲如转载、转帖或借用请标明以上“友情提示”,以示对参与构思和撰写提纲的老师们的劳动成果表示尊重。尊重知识产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课课练)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是什么?教学中如何选择简便有效的体能练习(课课练)的内容与方法,达到发展学生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发展学生体能(课课练)的内容、时间、形式?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实验稿为“学生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指什么?包含哪些内容?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会学习?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原文地址:作者:
研讨主持:于周涛& 潘建荣&
友情提示: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的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热点话题讨论提纲最初框架由河南开
封赵超君、浙江衢州祝芳、湖北武汉徐仲书等老师于在2011年4月共同提供,框架在征求了江苏南通杨浩老师、江苏常州王渺一等老师反馈意见后又形成第二次提纲,中国学校体育学体部落管理员群于5月4日晚集中进行了讨论,形成第三次提纲,针对第三次提纲,山东文登吕兵文、北京龚朝辉、山东沂源穆乃国、江苏溧阳吴健、江苏连云港孙立同、安徽阜阳申克才等老师又进行了反馈,形成了第四次提纲,第四提纲又经过广东增城邓若峰、浙江安吉高礼宏、江苏溧阳吴健等老师的反馈和和修改形成最终的提纲,提纲的形成凝聚了杂志忠实读者和学体部落骨干成员的心血,在此,杂志代表全国的一线教师向他们表示感谢。
讨论提纲非个人所为,大家的劳动成果,杂志愿与大家共同分享,以下讨论提纲如转载、转帖或借用请标明以上“友情提示”,以示对参与构思和撰写提纲的老师们的劳动成果表示尊重。尊重知识产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问题:哪些学生和内容适合运用探究学习,哪些学生和内容适合运用传授学习?这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不同学段的学习方式有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出了“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概念。
问题:学校体育课时间安排大部分都集中在下午,您认为合理吗?依据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学习成果?请用简要案例阐述说明。
1、2、3、4、5、
青岛贵州路小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玉芳情人郭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