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福在线设计自己的签名名

马建福: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实践
我的图书馆
马建福: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实践
中穆网按:讨论回族是否有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否增强是个伪命题。回族本就生于斯长于斯,亘古不变的热爱何来用多少去衡量?回族自古至今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文化上长期实践的是“融入主流、保持本色”。原题: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实践作者:马建福(北方民族大学)出处:中国民族报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决定外来思想文化是否可以进得来、容得下、长得大和活得久。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是以国家治理的一统性和国家政治的统一性为核心,以儒家文化为治理思想核心,同时允许儒、释、道、伊,甚至民间宗教、地方习惯等等多元文化共存并蓄。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政治性环境有着这样的特点,才使外来思想、舶来文化和传入宗教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政治结构体系下,多元文化才有了发展演化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厘清了这样的背景,才有可能探讨伊斯兰教中国化这样的命题。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在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的2000多万穆斯林信仰。从唐朝早期传入中国至今的1300多年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伊斯兰教表现出迥异的特点。以回族为代表的中国内地汉语伊斯兰文化则有着吸纳中国文化、形成中国汉语穆斯林民族和伊斯兰中国化的特点,这部分是笔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伊斯兰教唐宋落地生根和元朝彻底中国化唐宋伊斯兰教的进入、穆斯林文化的本土化和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萌芽基本上来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还没有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染,但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已经表现为建筑风格的本土化。当时进入华夏大地的穆斯林多为阿拉伯和波斯及中亚等地的商人,他们蕃居于中国社会,以清真为核心形成寺坊。蕃客侨民本身的经济方式也决定了他们客居中国而不会封闭生活。他们不仅要积极地开展贸易活动,而且要敞开寺坊,迎接娘舅家的人进坊了解他们,不然如何推动联姻结亲?对这一现象,当时唐人、宋人都有见闻式的介绍。如杜佑在《通典·边防典》中所述“一日五时礼天”,“不信鬼神、祀天而已”。另外还有南宋赵汝适的《诸番志》中提到的“王与官民皆事天……每日五次拜天”,南宋岳珂在《裎史》中的“膜拜祈福……竟不知何神……”等。这些表述中,即使带有一些对异文化的怯生,也有着用自我文化的嫁接表达,但是这些个案足以证明回族先辈按照伊斯兰教的要求秉承积极入世的态度,也证明了中国盛世文明的包容性特点。这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开端,其核心样态是,蕃客侨民以主人自居,客人与主人来而有往,清真寺坊落地生根,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碰撞、互动并衍生出承载两种文明的中国穆斯林。如果把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看做中国化的落地生根,那么元朝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则进入了生根发芽阶段。在穆斯林的积极适应和对当地人的主动了解的过程中,在文化上进入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的阶段。如泉州吴鉴的《清净寺记》对教义的严肃性概括和元人周密在《癸辛杂识》的“回回送终”篇中讲述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可见一斑。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元朝大规模西征促进的人口大流动和穆斯林的大量迁徙入华,不仅推动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也加速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蒙古军西征,其势力一直伸展到今天的伊朗、巴格达以及阿拉伯地区。大量大食、波斯、中亚等地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迁徙到中国,并以回回命名称呼,为元朝接纳,由此成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回回。前朝唐宋,蕃客侨民偏安一隅于南国诸地,如沿海城镇、港口城市和交通要冲。这与当时入华交通轨迹和商人身份紧密相关。元朝时,各地穆斯林落户通婚、屯居为民,遍布山野乡村,实现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和开花结果。元朝穆斯林文化本土化和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是东方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彻底对接并兼容并蓄的过程。伊斯兰文明积极入世的生活观和中华文明包容接纳的实践理性推动了回回在中华大地上的积极参与和身份转换。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往来交流,回回积极参与元朝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从为政人数便可一目了然。在元朝中央政府任过宰相之职的穆斯林,共有17人;在地方政府任过平章政事等要职的穆斯林,共有32人。当然,文明互动过程中,也不免有因为文化上的差异而生成的误解和摩擦,但这正是两种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元朝回回民族的形成也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元朝政府在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回回国子监”的设立,官员子弟不分族种、信仰,皆修传统中国文化。由此可见,元代伊斯兰教整体呈现传播地区广、信奉教众多,中央政府加强对穆斯林社会的管理,伊斯兰教在中国向本土化过渡的特点,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承先启后的时代。伊斯兰教明清结构化发展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化如果说元朝穆斯林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彻底本土化,伊斯兰教实现了中国化,那么进入明清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则开始了结构化发展的过程。所谓结构化发展的过程,指的是明代之后,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逐渐实现了其中国化,经历从外来到扎根,其载体已经不再被称为蕃客、侨民,而是具有中国实名的称呼回回。回回所承载的伊斯兰文化不仅因历史性和区域性的差异而丰富多样,而且成为中国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多元并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文化的承载者回回还吸纳整合了两种精神生活方式,即伊斯兰教的信仰和中华文明中的儒、释、道思想。在接受这些思想和实践精神生活方式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畅读儒家经典,实现“以儒诠经”,通过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经籍,将伊斯兰教由阿拉伯语转换为汉语,并用儒家传统解读伊斯兰教,实现了知识阶层伊斯兰教的本土化。在民间社会,伊斯兰教中国化则沿袭封建统治的王政结构,衍生出门宦林立、教派有别的现象。这些内容的出现,也与回回穆斯林在中华文化涵化的过程中吸纳接受以儒、释、道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有关。另外,明清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在完成结构化之后,也出现了世俗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明代中后期尤为明显,面临“经文匮乏、学人寥落”的考验和挑战。著名伊斯兰文化研究学者纳国昌先生认为,回族穆斯林在成长过程中,尽管受到伊斯兰文化的熏陶,但是长期处于汉文化的汪洋大海文化氛围中,伊斯兰教信仰趋于淡化,出现所谓“倘有教门之家,尚存三分回回气氛,如无教门子弟,纯变为汉教矣。”受封建传统影响,再加上孝道文化的浸淫,当时回回摒弃伊斯兰教条例而跟随世间风俗者比比皆是。出现穆斯林文化彻底世俗化的原因,除了孝道文化的影响之外,还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譬如文化成分的世俗化,积极融入汉语世界而丢失回回语言,改为汉姓而实现宗亲,缺少哲理性教义教理的传授,出现信仰内部的结构性断裂等。另外,国家政策的封闭使外来思想难以进入而缺乏思想更新,还有宗教生活礼俗化而缺少根本性的阐释解读。明末清初,在遭遇这些现实问题后,回回穆斯林内部开始出现自我反思以及寻求民族和宗教救存。回回穆斯林知识阶层提升宗教理念,使礼俗性的日常生活向学说化层面提升,伊斯兰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以经堂教育为核心的教义学说复兴,以此鼓励回回穆斯林从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的文化性实践向知识性理解和理性践行转向。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这一转型也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一次深刻互动和对话,正是有中华文明的坚实底座,才使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不至于因为政治性的遭遇而遗落殆尽,也成就了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文艺复兴”。这一复兴的结果是撰写各种经典和以儒诠经的人才众多。这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巅峰时期,是伊斯兰教通过自我调适而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典型个案。当然,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摆脱其宗教内核,即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指南,而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与其他宗教、其他哲学理念相得益彰并契合并存,成为一种文化本土化实践的新生,成为中国多元文化不可缺少、无法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中国化后的伊斯兰教并没有顺风顺水地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传播,在清朝统治的政治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之后遭遇了严重误解和打击,即使伊斯兰教尽可能地与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保持高度一致。清朝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遭遇了大清律例的国家法、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教法和民间法的冲突而导致伊斯兰教被误解,因为误解和成见导致的镇压也使伊斯兰教内部出现了自我调适、自我更新和主动开言路而积极作解释的现象。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教在伊斯兰文化上实现了彻底的本土化,即极具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是一个实践的阶段,是表征回族穆斯林如何用行动表达爱国情怀的实践过程,也是回族穆斯林用宗教信仰中的基本“爱国爱教”理念践行爱国传统的过程。民国时期,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他说,“回族在中国历代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宜从事于回民之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之革命运动”。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回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回族保家卫国的壮举和国内战争时期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足以证明,伊斯兰教不仅完成了中国化,而且在积极主动地实践中国化,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融入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代洪流中。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伊斯兰教中国化已经于明末清初完成,现在是在继续中国化的伊斯兰教实践。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现状,按中国穆斯林的区域分布,可以分为内地伊斯兰教和新疆伊斯兰教两个部分。笔者对新疆部分没有做过研究,只能从认识上做结构性的理解和分析。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与内地大相径庭,总体而言,新疆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应该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前完成的,在今天又遭遇了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需要各方面的调适。如何深入推动发展与现代化,同时保育新疆伊斯兰文化不会因之受冲击,是一个重要的研讨话题。在内地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发展与现代化和维护传统、保留日常生活习惯之间的不协调。回族是内地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主要载体,当然还包括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以及其他民族成员中为数不多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内地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层面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社区教育的取舍问题。今天,人们都意识到接受学校教育是子女就业的最好出路,但是人们又担心因为城市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影响,使子女缺少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以清真寺为场所的书院式教育,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可能被忘却和遗失。2、社会适应与宗教世俗化问题。回族是以围聚清真寺而形成的寺坊的社区或者民族社会。传统社会的回族社区在宗教文化方面体现为相对封闭和内部隐蔽传承。受现代化与发展的冲击,传统封闭的回族生活圈被打破。生活在城市中的回族受拆迁影响而导致社区的离散,围聚清真寺的居住格局逐渐变为超越固定社区的回族点阵式分散居住。与此同时,也加速了回族居民的世俗化。原来因为居住同一社区,距离清真寺较近,加上熟人社会和熟悉社区的互相监督而彼此坚守穆斯林的日常生活,青年一代的社区教育也能够传承延续。离散社区的现实是距离清真寺较远,回族居民彼此疏于监督和联络,回族老人前往清真寺比较困难,也使回族青年无法接受社区教育而导致宗教生活的淡化。农村回族居民也同样遇到这样的世俗化问题和自我心灵守望不够导致行为失范的现象。农村回族走出农村,在城市中寻找生活资源,传统的子承父授的精神守望和行为监督的缺失,使他们在寻求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不顾及宗教教律的约束而表现为见利忘义。这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错位现象。这不仅是回族的问题,实则是整个社会也要反思的问题。如何在推动回族改善经济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心灵的守望,值得进一步研究。3、国际大环境的污名化现象与回族被误解的现象。一些地区的回族穆斯林在城市化流动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大杂居、小聚居变为无序分散而居。当然,这种分散居住有利于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是这种交往的认识并没有达到“知根知底”的状态,反而因为不全面的了解增加了一些猜测和武断。因为这些流动人口有着穆斯林的身份,也有着伊斯兰文化多样性的承载,多样性增加了交往对象的迷惑性。同时,局部或个体的交往摩擦会被扩大化,会把个人的行为误以为是穆斯林的行为代表,是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条要求的结果。这正是不同群体在城市化过程中交往的困境和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大环境出现有着穆斯林身份的不法分子的恐怖行为,就被联想、被放大,人们把这种放大和联想的结果强加于他们的交往对象身上,使流动社会的回族背负污名,使伊斯兰教也遭致偏见和歧视。如何消除偏见和误读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4、网络媒体的无节制和网民的被操弄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隔。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微信便捷的转载,不仅使文化快餐化,而且在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加速了被误解和被误读,甚至出现了故意抹黑的行为。国际政治问题中涉及的穆斯林问题,在西方媒体的操控和误导下,被断章取义地强加在伊斯兰教上,同时无限扩大到全球穆斯林身上。国内网络媒体缺少鉴别而不分轻重地任意翻译转载,也给国人准确理解伊斯兰教和认识穆斯林蒙上阴影。甚至有些图谋不轨之人,把历史上出现的摩擦无限制地夸大,破坏民族和睦关系,扰乱社会。这些都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5、学术关注片面化和民族“边缘化”导致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止步不前。按照回族形成的历史实际分析,回族是内地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结果和载体。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迥异形塑,使回族作为一个民族本身就有内部多族群和文化多元的现实。这种多元性的结果就是回族在全国各地的文化实践上有着多样性的特征。多样性是相对于单一性而言,多样性有着生命力。多样性如果不经过分析和整合提升,往往会导致认识上的片面性。回族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往往会被学界一部分学人进行片面的概括,没有经过调查和理论性的提升就一蹴而就地定性质、下结论。结果是,不仅没有公正、科学和符合事实地分析问题,而且也得不出科学的结论。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思路、对策及建议就伊斯兰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适应与变革,有学者将其总结为4个方面,以风俗本土化适应中国传统习俗、以附儒而行适应中国主导文化、以忠主忠君适应中国政治需要、以新文化运动适应中国历史潮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给我们的启发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以回族为载体的中国化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中国化的伊斯兰教不仅具有自身强大的感染力、生命力和凝聚力,更来源于它不断针对具体社会而实行的自我调适。新中国成立以来,伊斯兰教在中国积极适应,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伊斯兰教中国化继续在深入实践,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是自我结构性的失范和外界解构性的臆断。回族穆斯林传统居住格局的逐步消失,使过去安居乐业的回族现在变动不居且游离于城市和农村、寺坊与世俗社会之中。这种居住格局的结构性失范,需要重新理解网络化时代、人口流动时代的“社区”。同时也出现了家庭与社区关系的结构性失范。回族过去是扩大式家庭,呈现的是老有所养、少有所教、中青年有所指引的家庭生活规范。现在很多地方的核心家庭逐渐消失,出现了老无所依、少无延续和中青年各行其是的现象,这种失范也是整个社会的一大问题。回族需要继续维持日常生活的规范,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如何调整这一问题,则需要回族群策群力,同时也需要全社会一起应对。回族知识层面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书院式教育的没落与消失,将加速回族的世俗化。之后,仪式性行为的确减少了,但是心理仪式却在加强。所以,回族知识界需要重新反思,如何延续书院式教育,以继承和保持回族传统人文素养。否则这种世俗化的结果是,尽管回族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坚持礼拜、严格按照宗教要求生活,但是他们心理意识上的自我与他者的边界却在社会冲击和文化缺失的过程中得到加强,不利于各民族的交往和社会多样性的呈现。伊斯兰教中国化不仅要促使回族穆斯林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走上富裕的道路,共同为伟大祖国的复兴作贡献,而且要保护回族文化,不能因为发展和现代化而丢失自我。所以要思考当前如何继续稳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笔者认为,讨论回族是否有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否增强是个伪命题。回族本就生于斯长于斯,亘古不变的热爱何来用多少去衡量?回族自古至今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文化上长期实践的是“融入主流、保持本色”。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提倡保持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在回族现代化适应中体现出的基本思路。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在中国社会多元一体格局中,我们要继续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治理思路。多样繁荣而一体不变,是一个社会生命力的标志。伊斯兰教中国化,要继续加强回族文化的多样性呈现,鼓励回族在各个领域做出努力,做好服务。而且要加强回族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熟悉和了解自我与他者,并且认可和接受他者,要有成人之美的文化心理和知识素养。这样才会与不同民族更进一步地和谐相处,多样繁荣,最终为中华民族的和而不同作出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记忆_历史过程与应对_宁夏海原的个案研究_马建福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记忆_历史过程与应对_宁夏海原的个案研究_马建福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建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