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不做香港人 粤语有一部电影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拍的!里面有两个男的,一个讲粤语

香港电影中的粤语经典台词_粤来粤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贴子:
香港电影中的粤语经典台词
充!先发一份转帖。1 中国人唔系病夫!() 带著,单挑,打到班喽罗一仆一碌。东亚病夫?同我吞咗呢几粒字佢! —( 1972)
2 「曾经有一份至真嘅爱情摆喺我面前,但我冇去珍惜,到冇咗嘅时候先至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莫过於此。如果个天可以畀个机会我返转头嘅话,我会同个女仔讲我爱佢;如果系都要喺呢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系一万年。」(至尊宝) 至尊宝戴上金刚圈,前尘世事化为一缕青烟。 —( 1995)
3 「我不嬲讲嘢都咁大声,我大声讲嘢唔代表我冇礼貌!」(钟天正) 监犯也是人,也有人权,为他们出了一口气。 —( 1987)
4 「你话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十年都嚟紧头啦老细!」() 被黄 Sir推入无间地狱梗系火。柴九话人生有几多个十年,但又有几多个三年可以蹉跎? —( 2002)
5 「我少读书,你唔好呃我!」() 读得书少,但深明大义,不似有人以读得书少为藉口,做事不负责任。 —( 1972)
6 「冇信心就一定会输!」(李建华) 华仔名言,之后人人跟住讲,不过有信心还有信心,冇实力咪又系输。 —《傲气雄鹰》( 1989)
7 「阿 Sir,我冇做大佬好耐啦!」(豪哥) 豪哥从良但不获细佬杰仔原谅,一句语带双关的对白,大佬真系唔易做。 —( 1987)
8 「唔好搵支枪指住我个头呀!」( Mark哥) Mark哥宁愿死都唔会俾人用支枪指住个头,有 guts。 —( 1987) 9 「唔赌唔知时运到,唔滚唔知身体好。」(郭天佑) 戏中率领小春等人背妻召妓。从此,去滚都有个藉口。 —( 2003)
10 「我衰咗三年,我等紧个机会,争番口气。唔系要证明话畀人听我威,只系想话畀人听,我唔见咗嘅嘢我想自己攞番!」( Mark哥) 爱说教,黑帮电影都唔例外,这句经典成为无数港人的座右铭。 —( 1987) 11「就算系一张厕纸、一条底裤都有佢本身嘅用处 o架嘛。」(司令) 沦为猪肉佬的淩淩漆受国家委托,换来竟是司令的冷讽。 —《国产淩淩漆》( 1994)
12「我乌蝇宁愿做一日英雄,都唔想做一世乌蝇呀!」(乌蝇) 乌蝇唔想一世俾人睇唔起,坚持做单大嘢,华仔劝极唔听。 —( 1988)
3D双端东方魔幻网游「大青云」勾魂公测,穿越逆转,封神故事,全新演绎!
晕死,度娘抽了,吞了开头两个字~这贴子会不断更新补充,也欢迎大家补充自己心目中的粤语经典台词!
【转帖】流金岁“粤”之十大港剧经典台词原帖地址:1、“饮杯茶,Ya个包”
普通话译本:“喝杯茶,吃个包子。”(有事好商量)
饮=喝;Ya=吃,中山石岐方言台词出处:《盖世豪侠》(1989年) (饰演)台词
为何有名:时至今日,无数人在茶楼食肆街头巷尾中用此金句互相戏谑时,已经很少人还能想起这句所谓俗语原本只是句电视剧台词。《盖世豪侠》被公认为是风格的发轫之作,也是在儿童节目与龙套角色中挣扎多年的周星驰得到的第一个主角。1989年,当嫩脸小子嬉皮笑脸的坐在茶摊上说出“饮杯茶,Ya个包”时,他一定没想到,他和他的台词即将开启整个华语世界的无厘头时代。
2、“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
普通话译本:同字面意义,无须翻译。台词出处:(1992年) 丁蟹(饰演)台词
为何有名:这句台词的最早出处是来自于清代的,但成为街知巷闻的警示名言还是多得了所饰演的那个亦癫亦狂的丁蟹。不仅为港剧史贡献了不可多得的绝对经典之作,甚至为香港贡献了不知算是巧合还是定数的“丁蟹现象”——每逢郑少秋新戏开播,股市皆会大跌。光凭这点,终极反角丁蟹拧着脸喊出“人善人欺天不欺”,就能够成为粤港观众永难磨灭的记忆。
3、“人在做,天在看”
普通话译本:同字面意义,继续无须翻译。台词出处:(2005年) (2005年) (2008年)(2008年)
(2009年) 等等
为何有名:作为每两部剧集就必然会出现一次的“人在做,天在看”,不仅是港剧最为耳熟能详俗套台词之一,也因出现频率过高而使来源难以追查。上文所举出处范例也不过是其中少数的几个例子而已。而近年最著名的一次运用则是在《溏心风暴之花好月圆》中,荷妈(李思棋饰演)怒斥狐狸精红姨(米雪饰演),语气铿锵,用字凌厉,带着将电视机前善良观众心中的一口怨气都吐了出来,这句台词亦网易网友被评为“最受网友欢迎的《溏心》金句”。
4、“Yo!驶乜惊呀!”
普通话译本:“哟!用得着害怕吗!”
驶乜=用不用,用不着;惊=害怕台词出处:(1996年) (饰演)台词
为何有名:版的不是最贴近原著的(如内地86版),也不是被最奉为经典的(如版),但他的这句口头禅流传度之广即便是对比周星驰的至尊宝也不遑多让。此版热播那年,粤港地区上至八十老孺下至三岁孩童都随口便可报来。至03年,香港电台开播搞笑节目《笑谈广东话》,打着教内地游客学讲粤语的旗号,头两期教的就是这句经典台词。直至今天,粤港观众仍不时能在电视广告与电台节目中听到这声熟悉的“YO!”。
5、“做人咩都可以输,信心唔可以输!”
普通话译本:“做人什么都可以输,(只有)信心一定不可以输!”
咩=什么;唔=不台词出处:《天地豪情》(1998年) 大头文(罗嘉良饰演)台词
为何有名:TVB的家族剧制作传统不是从《天地豪情》开始,但是TVB的“罗嘉良时代”就一定是从大头文开始。大头文不单将罗嘉良彻底捧上TVB一哥的位置,也为这位优秀演员在内地打下了雄厚的观众基础。而剧集播出时正逢97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经济低迷,港人信心动摇,大头文一句“但系信心就唔可以输”掷地有声,恰逢其时,一举成为励志金句。
6、“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嘅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则我唔系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嘅胸襟,加强劲嘅臂弯。”
【转帖】流金岁“粤”之二十大港片经典台词原帖地址1、“鸡包 包 鸡包 包 鸡包纸 包 纸包鸡……” 普通话译本:同字面意义,无须翻译。 台词出处:《麦兜故事》(2001年) 麦太(吴君如配音)台词 为何经典:说到港味动画,首先会被想到的几乎是这部2001年上映的《麦兜故事》,出生在单亲家庭的麦兜和妈妈麦太相依为命,麦兜并不聪明、平凡得可以淹没在人群中,但在麦太的心中,出生时出现异象的麦兜一定可以与众不同。被爱和希望包围的他们虽然总是不能如意,但依旧顽强的生活下去。这对母子的琐碎点滴让香港人很是唏嘘,上映10天票房就超过了千万港元。“纸包鸡”是道传统的粤菜,当然不会是麦太介绍的做法去做,麦太牌“纸包鸡”卖的就是师奶们充分利用一切的小聪明,温馨好笑又带着一点辛酸。为坚韧乐观的麦太配音的是吴君如,10年后吴君如在《岁月神偷》里也扮演了一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忘“信”的妈妈。2、“叫鸡唔使畀钱呀?”普通话译本:叫妓女不用付钱呀?台词出处:《国产凌凌漆》(1994年) 妓女 台词 为何经典:一个猪肉佬,找完妓女不用给钱么?1994年,还只是演员的周星驰,转行当起导演,与李力持合作拍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超后现代主义无厘头怪咔喜剧《国产凌凌漆》解答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一部不用看过国语配音,也能把你逗得死去活来的粤语影片。当演员以并不标准的粤语说出这段台词,所营造的喜剧效果更甚。“你忧郁嘅眼神,唏嘘嘅须根,神乎其技嘅刀法,同埋果杯 DRY MARTINE 都彻底咁将你出卖咗。”星爷唏嘘也是这个时代唏嘘,星爷的潇洒也是这个时代的潇洒。当你觉得整部影片看起来阴阳怪气的时候,初当导演的周星驰变本加厉,引领整个后现代娱乐精神时代加速到来!3、“一人一支可乐,见一镬打一镬!”普通话译本:一人一支可乐,见一次打一次!
台词出处:《古惑仔》(1996年)系列 靓坤(吴镇宇 饰演) 为何经典:这句押韵的对白在靓坤首次出场、也是首次跟陈浩南杠上时出现。粤语有俗语“见镬打镬”,字面意思是见一次打一次,也表达对对方的憎恶和威胁。靓坤手上的250毫升可乐瓶跟维他奶一样,既是粤语语境里百无聊赖的惨绿少年的集体回忆,也是街头混混随手可得的武器。跟陈浩南话不投机就拿玻璃瓶砸头,粤语俗话称此为“爆樽”,刚好借着“乐”和“镬”音近来威胁陈浩南的跟班们。这句恶狠狠又顺口得有点搞笑的话,尽显靓坤的痞子气。在《古惑仔》红透半边天后,也一度成为青少年的流行语之一。 4、“出嚟行,预咗要还。”普通话译本:“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台词出处:《无间道2》(2003年) 韩琛(曾志伟 饰)倪永孝(吴镇宇 饰)台词 为何经典:《无间道》第一部里,曾志伟扮演的韩琛在开场对小弟们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一言成为金句,到了《无间道2》中这句话再度被发扬光大,只是说的人变成了吴镇宇,而且说完这句台词后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就真的“还”了。这句蕴含丰富黑道人生哲理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物心声,而“出嚟行,预咗要××”句式也成为人们口头禅改编的热门,比如“出嚟行,预咗要食(吃)”,“出嚟行,预咗要玩”等等。 5、“对唔住,我系差人。”普通话译本:“对不起,我是**。”台词出处:《无间道》(2002年) 陈永仁(梁朝伟饰演)台词 为何经典:被视为“拯救港片”的《无间道》系列堪称经典,而影片中梁朝伟与刘德华在天台对决一刻的这句“对不起,我是**”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梁朝伟饰演的**卧底陈永仁常年潜伏于黑帮,**的身份一直不为人知,而刘德华饰演的刘健明其实是黑帮安插在警界的卧底,所以当刘德华回应一句“谁知道”后,梁朝伟立即用枪指他头示威,这一剑拔弩张的场面也成为无数人模仿的对象,当然,《无间道》经典之处还有很多。
6、“黎耀辉,不如我哋由头来过。”普通话译本:“黎耀辉,不如我们重新开始。”台词出处:《春光乍泄》(1997年) 何宝荣(张国荣 饰演)台词 为何经典:“不如由头来过”是何宝荣的口头禅,也是《春光乍泄》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虽然影片中,梁朝伟饰演的黎耀辉跟何宝荣总是吵嘴打闹,分分合合,但是每次黎耀辉听见这句话,又都会跟何宝荣再走到一起,因此这句话一度成为情侣间吵嘴后复合的必备良句。 7、“十个大哥,九个坎坷。”普通话译本:同字面意义,继续无须翻译。台词出处:《再见阿郎》(1999年) 阿郎(刘青云饰演)台词为何经典:“三十多岁还没有开窍,就以为自己是大哥,以为自己很凶”这是剧中小雪对阿郎定义。而对于这些世故阿郎也不是不懂他说:“十个大哥,九个坎坷,在道上混的,总要做好心里准备横尸街头,被打死不要紧,最重要千万别不三不四的死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刘青云和戏中阿郎相差不多,生不逢时,但也都有自己的坚守。在银河印象如鱼得水的日子里,少有的得奖的刘青云与杜琪峰一帮人,并没有停止对粤语片的贡献。“我挑剧本很迷糊,不知道为什么拍了这个,没拍那个,自己也很迷糊。我爱拍杜琪峰的片子,因为我们住得很近。 8、“明明有冷气,吊把风扇响中间,吊颈咩?!”普通话译本:“明明有空调,吊把风扇在中间,用来上吊吗?”台词出处:《92黑玫瑰对黑玫瑰》(1992年) 周维娟(毛舜筠 饰演)台词 为何经典:广东师奶贪财又爱面子,说话刻薄又爱绕弯,骂人善旁敲侧击,毛舜筠扮演的周维娟是身上齐集各项标准师奶特质,在她跟随黄蝴蝶把钥匙和大衣送返黑帮女人家的情节里得到充分体现。这句台词来自她对黑帮女家豪华装潢的各种羡慕妒忌恨的第一句:家里有空调还要装个风扇装样子、厨房是自己家的七八倍、便池比浴缸还大,“这样的女人只会甘做男人的玩物有什么好”,这就是她冷嘲热讽的结论?等周维娟看到满柜子的漂亮衣服,才露出“**住家菜”的本性:有那么靓衫,被男人玩一辈子我都愿意! 9、“睇相就公主,睇样就番薯。”普通话译本:“看照片样子像公主,见真人就像番薯。”台词出处:《志明与春娇》(2010年) 张志明(余文乐饰演)台词为何经典:与独立自信的港女不同的是,港男总是和“口衰”联系起来,志明和春娇就是典型的港男港女。春娇朋友大晒,朋友失恋一定是要随叫随到;就连春娇的朋友都算是港女一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而在爱情面前优柔寡断的志明只有在评论起别人的时候,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说起“童颜”变“**”起来也丝毫不积口德,一副口衰样。“志明与春娇”的关系里如果不是春娇步步逼近,志明可能就会一直在原地踏步了。 10、“鞋字半边难,半边佳,一步难,一步佳。”普通话译本:同字面意义,无须翻译。台词出处:《岁月神偷》(2010年) 罗太太(吴君如饰演)为何经典:在繁体字中,“鞋”的一边与“难(难)”相似,另一边与“佳”相同,所以吴君如扮演的罗太太,会建议给“鞋”取名字,“左边这只叫难,右边那只叫佳”,这样走起路来,就是“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这一巧妙的解字艺术正好反映了影片主角对待人生的乐观态度,其中的人生道理因此也感染了无数观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香港电影为何会走向没落?--百度百家
香港电影为何会走向没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如今,香港电影年产量只在30部左右徘徊,大批有知名度的电影人也开始倾向于在内地淘金。那么,曾经的香港电影究竟是为何走向今天的没落?外因很明显,那么有没有自身的内因呢?香港电影又是从何而起?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香港电影的简短发展史——
& & & & & & &香港电影为什么会走向没落?
香港电影,也是中国人的电影,不管是香港电影,还是内地电影,都是华语片的组成部分。香港电影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鼎盛时期,港产片一年产量超过200部,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片在上映、在拍摄,刘德华、梁家辉、梁朝伟同天转场拍几部戏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香港电影年代的黄金时期,也涌现了很多名导、明星和杰作。香港电影也成为了香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电影也是香港文化的骄傲。
但是在20世纪末尾,随着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巨星先后投入好莱坞拍戏,还有吴宇森、徐克也加入了好莱坞导演的行列,同时伴随着1998年的金融风暴、以及好莱坞大片在港台地区的号召力日盛等等现象,香港电影开始走向衰落。如今,香港电影年产量只在30部左右徘徊,大批有知名度的电影人也开始倾向于在内地淘金。那么,曾经的香港电影究竟是为何走向今天的没落?外因很明显,那么有没有自身的内因呢?香港电影又是从何而起?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香港电影的简短发展史——
黎民伟,香港电影之父
启蒙时期,香港电影文艺气息浓郁()
1913年,黎民伟拍摄了香港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香港电影也从此正式诞生。香港电影发展到40年代末期时,这段时期的香港电影主流仍然是以文艺片为主,而且当时香港基本是以国语片为主,粤语片的市场不大。在40、50年代比较轰动的粤语电影应该就是《黄飞鸿》了,《黄飞鸿》是香港功夫电影的滥觞,它对香港后来的商业电影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1930、40年代的香港电影受内地的影响很深,香港在那个时期拍摄的文艺电影,和内地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别。到了5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时的香港电影,开始有了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
1950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还是以文艺片为主,国语片、粤语片、厦语片、潮语片争相辉映,整个电影市场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香港电影有很大的区别,当时香港电影的文艺气质很浓,1953年,香港还出品了根据巴金《家》、《春》、《秋》改变的同名三部曲电影,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文艺片是主流,商业影片不登大雅之堂。其实早期香港电影文艺气息重也很好理解,毕竟当年制作电影的导演大部分都是文化人,他们创作的起点就比较高,以文学经典作品问切入点,不走市井路线,这个情况在邵氏时代就逐渐被彻底扭转过来了。
发展时期,邵氏逐渐一家独大()
到了1960年代,邵氏公司崛起,香港电影正在开始逐步经历重大的转变。开始,邵逸夫主要重视的是女明星的培养,在当时的香港影坛,女明星要比男明星受欢迎。光是一个林黛,就足以技压群雄。邵氏拥有很多大牌的女星,同样的,邵氏也就占有了很大份额的电影市场。女明星在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1950、60年代看电影的主要是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孩子,家庭主妇喜欢看爱情文艺片,爱情文艺片女主角肯定是中心,这其实也标志着香港电影开始真正走入平民的生活中去了。
大家熟悉的《乱世佳人》、《魂断蓝桥》这些爱情片,都是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男演员在爱情片里时常都是扮演薄情寡义的角色,让女主角爱恨交加,让观众嗤之以鼻。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慈母泪》、《蓝与黑》系列、《玉梨魂》、《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这样的电影在当时的香港很受妇女们的欢迎,女明星受到大众的追捧。当时邵氏就在下意识的制作商业爱情片,女演员漂亮,电影情节感人,电影中的爱情缠绵悱恻,比如《江山美人》、《星星月亮太阳》、《千娇百媚》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到了60年代后期,邵氏开始大量出品武侠电影,就是这时候开始,香港电影开始步入黄金时期。武侠电影能够兴起,和当时梁羽生、金庸、古龙他们的武侠小说的风行有直接的关系。邵氏凭借“双剑”打开了市场,武侠片成为邵氏的一个拳头产品。邵氏的武侠“双剑”就是《大醉侠》和《独臂刀》了。两部出色的影片掀起了武侠电影新的浪潮,尤其是《独臂刀》的影响力最大,开创了华语影坛阳刚武侠的先河。《大醉侠》还是以女性角色为主,主要刻画的还是金燕子这个角色,《独臂刀》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大戏,女性角色只是陪衬。
黄金时期,电影公司群雄并起()
从197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初,邵氏的商业大作基本上都是武侠片或是动作片,还有风月片。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特征就非常明显了,商业至上,一切都是以商业利益为主,什么好看拍什么,这就为日后香港电影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1970年代,邹文怀独创嘉禾公司,和邵氏分庭抗礼。嘉禾能够站稳脚跟,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因为有了李小龙这张王牌。李小龙把功夫电影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李小龙在国际上,为香港功夫电影打响了知名度。武侠片、功夫片、动作片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电影的时代背景,还是武打动作的设计,都是泾渭分明的。
武侠片全部都是古装片;功夫片主要是反映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故事;动作片主要是指时装动作片,讲述现代的故事。张彻把这三个类型的商业都拍了,并且拍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武侠片是要吊钢丝的,功夫片就不用,刘家良的《少林三十六房》就是功夫的经典作品,完全不用钢丝来炫耀轻功,全剧凭的都是真功夫来征服观众。动作片一般会出现手枪,这是最明显的标志,成龙的《警察故事》就是动作片代表作品。
进入了80年代,香港电影已经开始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最鼎盛的时候,香港电影的年产量在300部左右,惊人的数字啊!当年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绝不是浪得虚名。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优点和缺点就反映地很明显了,拍电影几乎成了暴利,大量的资金开始进入电影行业。电影是越拍越多,可是电影的制作水准在逐年下降,烂片和垃圾电影越来越多。在年代,香港有好片,但是也有很多烂片。
比如刘德华,最高峰的时候,刘德华一年拍摄14部电影,人送外号“十四少”。刘德华迄今为止,拍摄了并且已经上映的电影已经超过120部。在94年之前,刘德华主演了81部电影,绝大多数都是主演,这些影片的质量也是良萎不齐,烂片多过好片。其实刘德华的工作情况,多少可以反映当时香港电影业的一个现状,急功近利,是导致香港电影业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张曼玉、周润发他们现在已经贵为国际级影星,当年同样也是拍过一些烂片的,可见当时香港电影的整个大环境就是如此,好片烂片你就得照单全收。
成龙是我见过拍烂片最少的明星,成名之前肯定再所难免,像《飞渡卷云山》、《少林门》等影片,其实也不能说是烂片,只是不好看而已。成龙在靠《醉拳》、《蛇形刁手》成名之后,创作态度日趋严谨,严格控制自己电影的产量,严把质量关,才能保持自己20年依然大红大紫。
香港电影当然不全是功夫电影的天下,但是香港电影是商业电影的天下,商业至上,一切都是快餐文化。很多8、90年代的商业电影,它们的剧本往往是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出炉,更有甚者是边拍边写,这样的创作态度,不出烂片还了得?
王家卫是香港电影、华语电影、以至亚洲电影都算得上是一个异数。据说他拍电影从来没有完整的剧本,而且王家卫还是边想边拍,他大部分电影都要拍摄一年以上,这样得制作风格,使得王家卫成为香港最特立独行得导演。王家卫因为《阿飞正传》、《春光乍现》、《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花样年华》、《2046》这些艺术佳作,而成为蜚声国际影坛的大导演,他是香港艺术电影的杰出代表。
成龙虽然可以在功夫片领域呼风唤雨,但是凭借他一人之力也不能挽救香港电影的颓势,近年来,继《十二生肖》之后,他的作品《警察故事2014》、《天将雄师》都开始逐渐削弱动作戏份了,毕竟年过六旬了。即便是加上王家卫、吴宇森、周润发、杜琪峰等等大导演和大明星也不行。时势造英雄,精英只能是少数,他们即使非常有力量,可是他们的力量有限的。
平淡时期,风骨仍在但影响力衰退()
电影是一种大众娱乐和消费的商品,再艺术的电影也得要钱来拍,或许未来可能会出现不要钱的电影,那时的电影才能真正谈得上艺术。香港电影一直都在走好莱坞得发展模式,很多商业电影直接套用好莱坞大片的剧情,比如《鼠胆龙威》模仿《虎胆龙威》,《中南海保镖》模仿《保镖》,狄龙主演的《廉政第一击》模仿了《铁面无私》等等,香港电影很通晓“拿来主义”。好莱坞其实也是如此,05年大热的《无间行者》不就是最好的实例吗?
香港电影在80年代出现了新浪潮电影运动,以徐克、许鞍华、方育平、谭家明、章国明等人为代表,他们在80年代初为香港影坛奉献了一大批艺术杰作,给香港影坛打开了全新的格局。可是到目前还坚持在香港拍电影的只剩下许鞍华和徐克了,徐克在《蝶变》之后,就一直在主流
商业电影阵地中打拼,成为香港新一代武侠电影大师,并且开创了新武侠时代。许鞍华一直坚持走文艺路线,代表作品就是95年的《女人40》,2002年她又拍了一部《男人40》,没有取得以往的成功。
在香港,单纯的文艺电影很难得到发展空间,没有上乘的文艺佳作,那么电影艺术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商业影片是潮流之作,很快就会降温,很多商业影片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观众看过就忘。
好的文艺电影,却能够久久在观众心中驻留,时常勾起他们观影的回忆。好的商业电影也会使人难以忘怀,但是这样的精品不是很多。《英雄本色》是商业电影,大家都很熟悉,并且很喜欢这部影片。
《英雄本色》之后,香港很多电影公司也相继拍摄很多同类型的电影,可是根本没有几部能够使观众记住的,这就是所谓的跟风之作。《古惑仔》引领了潮流,《古惑仔》之后,许许多多类似的影片大量涌现,都快泛滥成灾了,可是真正能够得到观众首肯的,也只有《古惑仔》系列的前五集,或是前三集。
香港电影目前年产量不到百部,全年本港票房不超过3亿港币,票房不到巅峰时期的1/10,现在的香港电影已经是跌落谷底,如果再不奋发图强,可能在谷底下面还有个坑,还要往下滑落。香港电影在1994年之后就日现颓势,人才的流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几位一线的明星和名导相继去了好莱坞发展,使得香港影坛失去支柱。
盗版的横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盗版也叫水货了,这个问题在80年代中期就凸现了,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彻底的解决。也不能把所有问题全部归咎给盗版,现在正版影碟发片太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我观察,香港电影最快在影片上映之后的半个月就会发行DVD,这样的速度,观众自然不会再轻易掏钱买票看电影了。美国影片上映之后,半年才允许发行DVD,最快也要4个月之后,这样对于影片的票房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值得借鉴。
香港电影其实在80年代也有一个转变的契机,可以在那个时期注重对于文艺影片的制作,可是在那个时期能坚持下来的文艺片导演实在太少了。缺乏扎实的文艺基础,轻浮的创作态度,是导致香港电影目前举步维坚的最主要的原因。说句难听的,香港就是整个一文化沙漠嘛!很多老一辈的香港电影人都指出,现在的香港导演,不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只知道学习美国电影,看美国大片、看MTV,这样怎么会拍出中国人喜欢看的电影呢?
我们可以回顾到李翰祥时代,李翰祥的电影出了名的是精益求精,在道具的布置上更是一丝不苟,李翰祥的古装电影几乎以假乱真的,做的太细致了,让人一看,就觉得中国古代的确是这样的。李翰祥之所以这么厉害,都是靠平时的知识积累,阅读古籍、收集古董、研究古代民俗文化,旁征博引,就是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才能拍出那样美轮美奂的古装历史大戏,看李翰祥的古装电影,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现在的电影导演,很少有像李翰祥或是胡金铨那样的学习态度,拍出的电影自然经不起推敲。
困顿时期,产量锐减新血减少(2003至今)
现在内地的观众普遍反映香港电影没有过去的好看,首先是演员就没有以前的那样吸引人。香港目前新生代的女明星没几个能独挑大梁,2015第34届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中,王菀之占了三个提名,可见香港电影新人演员已经到了匮乏的地步。这和过去张曼玉、林青霞、叶童、袁咏仪、王祖贤她们争芳斗艳的时代已经是天壤之别,好的女演员实在是太少了,拍一部电影都找不到什么好的女演员配戏。
男演员呢?香港电影众所周知是以动作片打天下,现在的男演员演戏好的还是有不少,可是能打的就很少了。目前已经不年轻的甄子丹仍然是一枝独秀,他的新作《叶问3》也已开机,但很明显,甄子丹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作新人。像洪金宝、成龙那样从小练功的武打演员,现在香港新生代明星中实在是太少了。毕竟洪金宝他们的年月,当时的父母还愿意把小孩送去学武,这在今天看来已是很稀罕的事情。极度缺乏巨星和人才,缺乏创意是香港电影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香港电影想要再度辉煌,就必须有一大批新的电影人才给香港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就好像1979年发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一样,只有这样,香港电影才能起死回生。
现在香港电影一年当中都很难有30部电影开机,新演员就更难说出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之所以能在金像奖上获得12项奖杯,也是因为竞争中太弱的缘故,如果是《一代宗师》放到1990年代,就很难拿下这么多奖杯了。
缺乏新人,缺乏新作,倚靠中国内地拍摄电影,香港电影其实已经融入了内地电影,以后逐渐就是中国电影了,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的区分越来越不明显。或许,香港电影不是走向了没落,而是走向了融合。
阅读:2214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0万
阅读:1193
热门文章HOT NEWS
有些事情计划不来
阿尔法工场
老胡说科技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香港粤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