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过期两天几天能吃吗

泡面过期几天能吃吗?
今天做文件,刚才感觉好饿发现家里就剩了一包泡面,而且泡面还过期了,只过期了五天,不知道还可以吃吗?
大众养生网小编解答:
泡面属于油炸性的食物,已经过期的话就不要再继续吃了,因为泡面中的油脂会发生变化,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在异味,吃了之后也许能抵挡饥饿,但是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熬夜工作的朋友来说,如果饥饿的话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说水果,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和水分对皮肤是有好处的,除此以外,晚上还可以喝,酸奶不仅提高饱腹感,同时还有减肥的作用。
小编推荐&:
泡面就是属于一种油炸食品,长时间的吃很多泡面的话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现在泡面过期的话,就是会产生很多的有害物质,所以是会对身体不好的。平时如果多吃的话身体内部抵抗力就会严重的下降。所以最好是不要吃过期的泡面才好,平时还要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多的蔬菜是比较好的。适当的多吃一些水果的话对身体内部的代谢又促进作用,也是加速体内的毒素快速排出的。
一般过期的东西是不能吃的,因为里面的营养物质已经变质,严重的是会导致拉肚子,有的人体质较为虚弱的,还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而且泡面也是属于油炸类的食品,它的营养价值不高,吃太多的话也会导致癌症,特别是里面油脂含量特别高,容易导致发胖,平时想要减肥的人,尽量少吃一点方便面,后面如果吃的话,建议一个月控制好吃的次数。
(C) Copyright 2014 大众养生网方便面五大传言:吃一包需32天才能解毒?-中新网
方便面五大传言:吃一包需32天才能解毒?
  6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承办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风险易发、高发的特征仍然存在,解决好这些问题,既需要法律监管、市场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也需要社会公众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正确认知食品安全问题,理性对待食品安全风险,提升食品安全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
  活动还包括“食行天下,食者无忧――科普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本报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联合主办的“食今不昧”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食品安全科学沙龙等方面内容。
  “食今不昧”微信公众号主要目的,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科学家孙宝国的话说就是:“既是食品谣言的粉碎机,又是食品科学的传播机。”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诠释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话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前任主席饶平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书军在食品安全科学沙龙互动环节当场解读了社会上正在流行的方便面不消化、黄曲霉素、有毒草莓、防腐剂添加剂、转基因等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文/魏世平
  传言一:美国科学家通过胶囊内镜的方式拍摄了“加工食品”与“无添加物食品”被吃进肚子里的情况对比,结果发现手工拉面在32小时后已经完全被消化,方便面则仍保有残余、尚未完全消化。还声称之所以难以消化,是因为其中加了多种抗氧化剂、添加剂等,长期食用有害健康。
  破解:我能告诉你人家玩的是艺术实验吗?
  这个所谓的美国科学家实验更准确地说,是2011年美国的一个设计专业的教师和一个医院的医生两个人合作的研究,他们以艺术的形式,将作品中的一部分放给大家看,表达的也无非是对现代食品的情绪。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科学实验,而更像一次行为艺术。因此实验中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比如在吃方便面时,配上的是一种饮料,而手工拉面则搭配了易于消化的茶,这样的消化过程对比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同时这个实验的出发点是研究加工食品的消化过程,在原视频中,两种面在2小时后就基本消化了,只是方便面还能看到一点点样子而已。所谓的32小时的传说只是为了耸人听闻罢了。
  要知道,目前胶囊内镜技术尚未达到可以连续拍摄32小时。
  传言二:方便面饼中加了碱、酒石酸钾钠、抗氧化剂等,长期食用有害健康。
  破解:你家原来发面不放碱?
  就像我们家里和面一样,方便面面饼制作中也会添加一点儿碱(如碳酸钠、碳酸钾)作为酸度调节剂,这是用来增加面条的弹性和延展性。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的规定,其添加量是千分之二。所以如此小的含碱量再加上食用过程中水的稀释,方便面汤灼伤胃黏膜的说法并不成立。
  至于方便面里添加的酒石酸钾钠,在葡萄里就天然存在,是一种酸性物质,它即使是人工的,也和天然的结构是一样的,所以也无需担心。
  但是如果方便面有哈喇味了,那可就是氧化了,油脂氧化会产生很多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这也就是放抗氧化剂的原因。
  传言三:方便面加了泻药的成分。
  破解:泻药?懂一点逻辑好吗?
  其实这个传言自身是有矛盾的。一方面说方便面里添加了用于制作泻药的酒石酸,那么应该有助于消化才对吧?但另一方面又说,因为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使面条难以消化。
  唉,逻辑,懂一点逻辑好吗?
  传言四:油炸面里放棕榈油,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
  破解:5000年来人们都在吃有害的油?
  炸方便面使用的油确实是食用棕榈油,这种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果肉中榨取的,是一种已有超过五千年历史的天然食品。
  同时,棕榈油是符合国家关于食品的相关标准,广泛用于食品行业中的。许多实验也已证实,棕榈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约各占一半,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对其有降低的作用。
  传言五:吃一包方便面需要32天才能解毒?
  破解:“太空食品”是闹着玩儿的吗?
  1958年日本人安藤百福发明了方便面(有机会大家可以参观一下日本的方便面博物馆),50多年来方便面遍布全球,具有“方便、美味、营养、安全、价廉”的特征。2012年全球销售方便面超过1000亿,还被美、日等国作为“太空食品”供宇航员食用。
  而所谓的“解毒”之说,缺乏科学依据。方便面和我们生活中所吃的每一碗面、一餐饭一样,营养成分以外的物质排出体外的周期,是由物质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而不是遵循所谓的肝脏解毒周期。 文/魏世平
  〖刨根问底〗
  方便面的传说和解读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食今不昧”上发表后,有些小伙伴们还不过瘾,继续跟我们互动,提出问题。
  我们决定,以后专门针对大家的疑问向权威专家进行及时咨询,然后于下次的订阅号推送中进行统一解答,我们负责“刨根”,你们尽管“问底”!
  方便面热量一定很高吧?
  问:没错,你们说泡面其实好消化,而且很安全,但是泡出来那么多的油,热量一定很高,还是不能多吃吧?
  答:首先,的确不能多吃,不只是泡面,所有的食品都不能单一地持之以恒地一直吃啊。保持营养膳食的重点之一就是保证多样性。比如单独吃馒头也肯定会营养不良,而配上蔬菜鸡蛋和肉就分分钟变成一个营养餐。方便面也是一个道理。“营养均衡”这四个字不是白说的,爱吃泡面的小伙伴们,记得:爱就要克制哦。
  然后说到热量,1包方便面(80.0克)含有热量378大卡,需要慢跑56.4分钟消耗完。对比一下,1把普通面条(50.0克)含有热量140大卡,需要健美操41.8分钟消耗完。
  不过看一下这个根据《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中推算的能量推荐摄入量,其实就感觉这些热量作为一顿饭来说其实还好啦:18-59岁男性每天千卡,女性每天千卡(之所以有个范围,是因为从事的劳动不同)。
  食品安全博士钟凯也告诉我们:方便只要不是每顿都吃,一点问题没有。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种推荐长期食用的食品,而是作为一种临时、应急的食品,方便面追求的第一目标是方便,第二是提供能量和最基本的营养素。
  总之,保持膳食多样性,多运动,最健康哦。文/张艳艳
  棕榈油还是让人不放心
  问:据说方便面中的“棕榈素”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对心脏不好?
  答:钟凯博士说,忽略了量去谈危害已然是在耍流氓,直接将某种成分与食品画等号是另一种耍流氓。
  首先,与其他植物油相比,棕榈油含有饱和脂肪酸,是植物油里极少含饱和脂肪酸的油,但它熔点高,耐高温。像香油、橄榄油都不适合在高温下使用,都适合拌菜用。
  其次,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推测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对心血管不利。但经过许多专家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在棕榈油中含量微乎其微(1%)。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
  在即将出版的《粮油知识百问》关于棕榈油条款的问答中也说明:国外的研究机构和权威专家做过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与冠状动脉疾病没有联系。这为长期被认为与心脏疾病“挂钩”的饱和脂肪类食物做了“正名”,消除了此前人们对棕榈油的误解。
  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生素E及三烯生育酚(600-1000mg/kg)、类胡萝卜素(500-700mg/kg)和亚油酸(10%)等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一些研究人员曾针对不同的人种(欧洲、美洲、亚洲)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榈油是一种完全符合人体健康需要的食用植物油。
  这里还特别说明,无论是您认为很健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是您觉得别扭的饱和脂肪酸,都应该严格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去食用。也就是说,每天摄取油的总量不能超过推荐量25克至30克。
  文/张艳艳
【编辑:姜莹】
>生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推荐到广播
116940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传说中的陆小凤)
(白马~唐僧)
(快被狗子气死)
第三方登录:你有多久没吃方便面了? 这个行业都快不行了
正在加载...
你有多久没吃方便面了?网络外卖崛起、消费升级,方便面持续衰退正被边缘化尽管曾扮演着“春运神器”、“加班拍档”、“创业伴侣”等一系列角色,方便面的地位正变得尴尬。加班的夜晚泡一碗喷香的方便面已经慢慢成为一个怀旧场景,在各个小区和街道穿行的外卖送餐员已经成为新的风景——饿了叫个外卖、各种健康食品、时髦小馆正成为新的消费场景。网络外卖崛起、消费升级共同作用下,方便面慢慢从主流食品成为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持续五年衰退方便面啤酒的好时光不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方便面和啤酒是夜宵标配,更是小卖部的揽客神器,小卖部把货架最显眼的位置都留给了这两样产品,不过在消费新浪潮下,曾经的揽客神器有些卖不动了。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近期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速只有3.5%,为5年来的最低点。报告指出,针对蓝领工人的产品受到冲击最大。以销量来衡量,方便面销售下降12.5%,啤酒销售下降了3.6%。低价的“超值啤酒”销售比高端啤酒下降得更厉害。报告还显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更加关注,健康食品表现出色。2015年包装食品销量呈现一个持续下滑的趋势,糕点、糖果和冰淇淋的销量跌幅全都超过11%,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更加关注。同时,健康食品的表现则十分出色,酸奶销售额增长了20.6%,功能型饮料上涨了6%,化妆品等品类则继续增长强劲。方便面溃败早已持续数年。资料显示,自2011年开始,中国方便面销量持续5年下跌,2015年,中国内地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今年调整仍在持续。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分析显示,2015年,中国内地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490.91亿元,较上年下跌6.75%。2016年1月至8月,主要企业仍未能止跌回升,行业仍在深度调整中。根据对全国22家方便面企业的统计,有9家都出现销售下跌,多个品牌已开始调整经营方向。方便面行业霸主康师傅的业绩是行业景气度的一面镜子。康师傅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4.75%,其中二季度利润更是创康师傅近10年来单季利润的最大跌幅。工作人口下降、网络外卖崛起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健康食品方便面的困境实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方便面和啤酒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人口的下降,报告还提到了另一个原因,就是低端制造业岗位被转移到孟加拉国和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地区。此外,方便面行业也被移动互联网浪潮撞了一下腰。餐饮O2O外卖崛起、众多电商平台在全国快速布局使得消费者轻点手机APP就可以坐等美食上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侵蚀了方便面市场。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指出,方便面市场衰退原因与市场变化和品牌自身产品的更迭息息相关。“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健康食品。方便面给人固有的不健康、没营养的印象,使其需求下降。而网络订餐平台的兴起,从渠道上对方便面形成替代,挤占了部分需求。”朱丹蓬指出,高铁占比提升、网络外卖崛起、农民工群体消费升级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让方便面的品类属性已经从主流食品成为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消费升级归根结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在方便面行业从业者看来,一些关于方便面含大量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等大量谣言广泛传播造成了我国方便面市场逐年收缩。而协会和企业每隔一段时间都站出来为方便面正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日前在方便食品辟谣发布会上表示,“方便面是中国食品工业中安全水平令人放心的品类,抽查中其合格率均在99%以上。”为了迎合消费升级、改变成见,方便面企业也在积极地创新,比如从红烧牛肉到酸菜肉丝口味的转变,产品也开始从骨汤和天然的食品中汲取营养,能否扭转方便面的颓势效果还有待观望。北京晨报记者 陈琼如果不是康师傅糟糕的半年报,人们或许已经忽略了方便面行业的下滑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的事实。方便面的处境只是快消品的一个缩影,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曾经风光无限的跨国快消巨头都在中国市场尝到了苦涩的滋味。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时期,快消品市场的版图正在发生巨变。快消巨头日子都不好过其实不仅仅是康师傅,从2015年开始,快消品跨国公司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可口可乐集团公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可口可乐营收为218.21亿美元,同比下跌4.6%。财报显示,可口可乐的下跌主要受到了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拖累。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James Quincey曾表示,2016年第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果汁类销售额降幅高达两位数,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也出现了下跌。另外一家大型企业娃哈哈,也已经连续三年业绩连跌,特别是它的明星级产品营养快线的销量几乎腰斩。在日化领域,曾经在中国市场上“神话”一样存在的宝洁和联合利华也风光不再。宝洁和联合利华曾经用“电视广告+超市卖场”圈住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如今消费者的购物途径变得多样化,电商、海淘、微商等。手工冷制皂、无硅洗发水等产品取代了超市货架上的舒肤佳和海飞丝。10年前在中国市场曾有过近20%的销售额增幅的宝洁和联合利华都被业绩下滑、裁员、削减营销费用所困。家庭在快消品上支出在减少“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6%,利润增长小于该幅度,这归因于经济增长放缓,但放在快消品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公司的增长速度依然算是令人满意的”,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2015年我国快消品销售增速进一步出现放缓,这一年我国快消品的销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贝恩公司联合凯度消费者指数此前发布《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快消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速创新低,仅为3.5%,为近五年来的最低点,去年这一增速为5.4%。销售量下滑以及价格增长放缓还是使得去年我国快消品的销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滑0.9%。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区总经理虞坚表示,虽然我国消费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增加,但去年我国很多快消品品类的增长却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消费者用于快消品的钱在逐步减少。造成快消品类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在快消品上的总体支出在减少,2015年国内家庭在快消品上的平均支出增速明显放缓至0.8%。虞坚指出,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家庭在快消品上的支出会逐步减少。人们更倾向于在提高生活品质的旅游、教育、交通上进行花费。去年与健康、生活品质、旅游和娱乐相关的行业都出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增长。报告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影院收入每年平均涨幅高达35.4%,出境游涨幅为28%,净水器销售额的增长则超过了50%,这与快消品的低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随着消费者对平衡和健康生活越来越关注,非快消品品类的支出正在快速增长,这蚕食了快消品品类的增速。快消品版图将迎来巨变在方便面行业从业者看来,一些关于方便面含大量防腐剂、32小时不消化等大量谣言的广泛传播造成了我国方便面市场逐年收缩销量不佳。而协会和企业每隔一段时间都站出来为方便面正名,试图扭转消费者对方便面的成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日前在方便食品辟谣发布会上表示,“方便面是中国食品工业中安全水平令人放心的品类,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抽查中,其合格率均在99%以上。”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对食品饮料行业影响最大的,不是互联网模式,而是人们的健康理念的迭代。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以及公共健康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添加剂、转基因、纯天然等概念。快消品版图迎来巨变,而消费升级以及劳动力优势再造将成为给快消品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小众,越来越个性化。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不符合新时代的消费品慢慢陨落,就像那些充满我儿时记忆的消费品已经逐渐消失。而新时代的、充满个性的消费品会崛起。对快消品企业而言,为了应对新的消费形势,个性化和高端化都成了必由之路。贝恩公司大中华区消费品及零售业务主席布鲁诺指出,由于很难推动消费者提高购买频率,并且很多快消品品类的购买频率都很低,在渗透率停滞或者下降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纷纷通过推出或者投资高端产品来应对。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琼■新闻链接从1.5元到29.9元高端化能否拯救方便面行业?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康师傅和统一两大巨头的价格战史。两大巨头的价格战持续十几年,方便面一直维持着数十年如一日的价格,以最经典的袋装红烧牛肉面为例,价格仍然维持在1.5元。过去20年,物价、人工、房租、原材料都在暴涨,方便面俨然成为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不过即使是这样,方便面的危机仍没有要缓解的迹象。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方便面行业巨头康师傅、统一等企业改变之前激烈的“价格战”策略,纷纷开启创新模式。统一在高端化创新的方向上率先发力,继陆续推出的5元方便面品牌的基础上,统一今年积极布局5元以上中、高价面市场,上半年推出了三大高价位新品牌,其中的“满汉宴”定位高端代餐市场,定价近30元。康师傅方面则表示,公司于今年5月起策略推动经典系列巩固4元价格带,并在4.5元以上价格带主推熬制高汤系列等升级产品。看得出来,康师傅和统一都寄希望于推高端化产品来挽救颓势。而目前来看,高端化策略的确开始有些成效。统一半年报显示,统一今年上半年方便面业务出现好转,上半年收益为40亿元,同期增长9.8%。康师傅也表示,6月业绩同比已稳步回升,第二季衰退幅度也随之减缓。方便面巨头策略的变化,意味着过去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导致中国国内方便面市场一直处于低端产品为主的局面正在被改写。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分析,目前,以康师傅、统一、日清、农心为代表,高端面的市场竞争态势已经形成。这将原有的以价格竞争为手段、以低端方便面为主、由上向下挤压的竞争模式,向以营养健康为内涵、势均力敌的高端方便面延伸。在方便面行业的衰退进入第五个年头之际,打着口味丰富、健康营养、美味标签的高端化方便面越来越多地占据了货架,方便面巨头们的策略能否奏效还需要经过市场检验。至少在中等收入人群崛起、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泰国、日本以及韩国的高端进口方便面仍然大受欢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eric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期几天的泡面能吃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