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讲究磨刀

正月初一--Sunshine & Shadow--凤凰网博客
where to where......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正月初一,家里接待了一位二十年未谋面的亲人。一个年龄比我母亲大,我却只需要叫他哥哥的人。还有他的女儿和女婿,当然,侄女的年龄还是比我大,就是她要叫我一声姑姑。有时候真的很难搞清楚上辈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小到大,我似乎只知道我的亲人只有父亲的五个兄弟姐妹以及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他们的孩子,而我的母亲是外婆的独生女。偶尔,我也会想起,原来远在昆明还有母亲的一个兄长,以及他的三个儿子。昆明曾经是外公的工作地,所以他们后来也都搬在那里生活了。这里是外公的家乡,所以留下了外婆和母亲。母亲的兄长,即我的舅舅,在前些年已经去世。唯一见到舅舅舅妈,还有这些哥哥的那个时间,那时我才五六岁,至于记忆,仅能靠一些照片了。比我大的侄女儿还能记得当初,她叫我姑姑的时候,我还让她不要这么称呼我。现在再次听到这样的称呼,仍然是一种不自觉的尴尬和局促。如今,大哥哥一家人在上海定居了,这么一来,也许可以有更多的交往,只是,那么多年来感情上的空白,似乎很难用所谓的亲情来填补。毕竟,就是陌生,几乎是完全的陌生。舅舅从小长在这里,却至死也没有实现再回家一看的愿望。这一见,想必物非人非吧,老房早就拆迁,原地成了高楼,儿童也都成了大人,见到这位儿时一起玩耍的侄儿,不知道母亲的心中有何感想。至于我,更是无法追朔上辈人的一切了。
午餐之后,看了看老城区,已经面目全非,以前他记忆里有的城墙、百货公司、菜场、剧院都已经在旧城改造中消失了。接着,告别,他们一家就去了杭州小游,一路返回上海,也许从此又过着不怎么相干的生活。而对于我,习惯了简单的生活,对于这类聚散,多少是不带什么情感的,就像是和一个初识的朋友分开一般。在热闹和孤独之间,我仍然习惯性地选择孤独。晚饭之后,父母出去散步,也许又是去会父亲的兄弟们去了,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在这个城市里,住所很近,相处很和谐,似乎是天天都聚在一起聊天散步逛街,在他们这个年纪,这已经成了打发时间的一种好办法。母亲说,正月初一留我一个人在家不太好,我说,你不要把这个看作是节日就好,还不是天天就是如此,难道我还会害怕一个人吗?
一个人,除了不能干必须得两个人在一起干的事,什么事都可以做。而骨子里,喜欢安静和独处,或者思考,才是这么多年来的习惯和喜好。很多的时候我都无法割舍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所有自由和平静,而对外面的灯红酒绿、热闹繁华视而不见。我不知道除了买必须要的东西和见自己相见的朋友之外,外出闲逛或者娱乐意义何在。尽管有时候有情绪想发泄,但总也能找到一些途径,比如写点文字,比如看点书等等,一会就进入了安静状态。对于很多人在说80后是多么浮躁,娇气的一代,我倒很不赞同。至少从一点上看来,80后的人,都有出奇的能力去抵制寂寞,因为我们生来几乎都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通常在家的时间都要一个人安排和打发,于是我想80后有很大一部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是很好的。能在这么一个浮躁和物欲横流的年代里保持安静思考,我想也是很多80后所擅长的一件事,因为我们从小就开始磨练了。关于这个话题,一直都想写篇文章,因为有很多偏见可能都没有人站出来说出真相。而很多人用一个时代来总结人的个性,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各类性格的人在共同演绎,所以用几个词来总结一个时代中人的特征,是很不负责任的。
现在的我,仍然是出于相对比较混乱的状态,昨天提笔想写个计划却又不得不放弃,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后来看了《精彩杨澜》,购买了一直也没静下心来看,一直看完到了凌晨三点。可惜的是,看到了这位让我很崇敬的女人很多成功的事,却很少有笔墨触及到她的一些小挫折,在人生途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和矛盾,以及成功背后如何付出的大量的努力。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任何人都可见的,至于局外人,至多只能看到人成功的光鲜亮丽,而猜测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很多辛酸甚至还有不可避免的沮丧和颓废。而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能从中得到点力量和启示,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总之,时间总是有的,关键是有没有心去做,有没有用心去做好特定的事。要避免把精力分散到各处,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全面的成功只属于天才吧,而普通人只有更勤奋一点才是。一点点的摸索,看来还是漫漫长途啊。
我一直都在想新的一年要干点什么呢?我想我暂时也不要急了,就再多花几天时间思考吧,可能有种好的结果叫做磨刀不费砍柴工,还是要舍得周密思考的时间,不要盲目行动。还要随机应变,尽量有一条主线,必须成功的主线,一段时间完成一件事,其实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没有在昆仑山当过兵 不知道死亡原来这样近
原标题:没有在昆仑山当过兵,不知道死亡原来这样近 本文是一个高原军人的真实经历Sayings推送完前几期关于高原军人的文章之后,很多读者给哨位君留言被那些昆仑卫士所感动。其中一个战友跟哨位君聊起他的经历:他曾经在昆仑山当兵十多年,五年断过四根骨头,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名老兵写下了三十多万字的昆仑日记,在征求他同意之后,哨位君推送其中一篇。文章略长,但值得品读。文 | 高海瑞这是一片世界屋脊之巅的雪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北端,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被科学家生物学家命名为"生命禁区""和永冻层",就是这片让生命止步的雪域高原对祖国安定和人民幸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喀喇昆仑山的冬季是漫长的!有时会让你感觉到,这里根本没有其它季节的存在,老天爷一年四季都会随时和你玩玩"变脸"。除了我们这些边防哨所的军人,这里基本上见不到任何面孔。已经是我第二次守防了,哨卡也变了个模样,有了新的宿舍,还有暖气,让我特别开心的是"哨卡上终于可以洗澡了"!当兵第一年时,我就在这里整整守了三百六十五天,连一个热水澡都没洗过。虽然,发生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事,但那些事只能埋藏到心底,就像四季一样必须分明,我不再是那个整天犯傻的兵。不然更无法成为今天带兵的班长。农历正月初一,哨卡同战友们一样,沉浸于节日假期的气氛中,虽然,只有两个大红灯笼和几条彩带,能看出过节了。可在喀喇昆仑山上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连队组织篮球赛之后,我就一直感觉身体不太对劲,不是感冒,但就是浑身没力气,脑袋瓜子还有点晕,我没去找李医生,工作的事我给张雪安排了一下,就回到班里躺在床上睡着了,也许睡一觉醒来就没事了。晚饭是班里的兵给我带回来的,我一口也吃不下,一倒头便睡到第二天早上,张雪看到我醒过来了问:班长?好点了没有?我迷迷糊糊的看着他说:还就那样,浑身没一点儿劲。外面吹开饭哨了。我在张雪的帮助下起床出了门,走到了队列里面后。排长看了看我说:还是可以起来集合嘛!可以集合还需要三番两次的叫嘛?不要以为说个"有病"就能不参加集合,我站在队列里时就开始头晕,感觉眼前天旋地转,只知道他站在全连兄弟的面前说我。这时我听到他叫到我的名字:高海瑞!我下意识地大声回应:到!到字出口的同时眼前一黑,身体也向前直直地倒了下去。我倒下了,我不知道自己倒下去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军人能倒下的地方,除了战场,训练场。而我就这样倒下了。我醒来时已经是晚饭后了,一股浓烈的药和酒精的味道窜进了鼻子,我只睁开了一只眼睛,朦胧的看到几个兄弟围在床前静静地望着我问:班长?感觉怎么样?好点没有?吃点东西吧?我想说点什么,但嘴巴好像被什么东西粘住一样,连张都张不开了。李医生走了过来,看了看我的头部,眼睛和左面部后说: 你身体素质一直不都非常好嘛?怎么会弄成这样?你现在也别担心,我已经给你掉了几瓶药,观察两天看看,这时指导员回来了,走到病床前说:我去了趟中队怎么就成这样了?昨天还生龙活虎的在打球今天怎么就。。。。。。说完他拉着李医生出了医务室,我隐约听说指导员对医生说:怎么样?不行就赶紧给前指报告吧?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感觉不到疼,仿佛全身没有任何知觉,只有大脑和一只右眼还能有些意识。看着张雪他们,我笑了,他们只能看到我的右嘴角在动,可能是倒下时摔的太重,左面部已经动不了了。张雪看到后忙说:班长你想说什么?我摇了摇头。刘新武对我说:班长你太吓人了!一头下去就载到了宿舍前面的水泥上面。他们几个相互看了一会之后,张雪说:班长你病倒之后,排长把咱们班的人集合起来开了个会!我瞪大了右眼想知道为什么?他接着说:排长说,你病了,让你好好休息,让我先负责咱们班的工作,然后,他重点强调:你病倒是身体的原因,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以后不准在谈论这件事。其实我并不关心排长的想法究竟是什么,我只想知道我倒地之后他做了些什么,我不敢再往下想,左边的头已经开始隐隐作疼了。医生在办公桌上放了两盘饭菜,一盘是中午的,一盘是晚饭时班里兄弟留的,我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闻到香味后我醒了过来,看到李医生在看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就趴在桌子上翻他那几本厚厚的医书,以前听过:临阵磨刀不快也光。不知道医生在病人面前翻医书为哪般。他看到我醒过来后说:你不能吃饭,我已经给你掉了两瓶葡萄糖,如果你自己感觉挺的住,再过一两天应该会好起来的。班里的兄弟们都坐在医务室的另一张病床上,静静地看着我。输完液后摸起桌上的一支笔,张雪递来一个本子,我写到:回班里去睡觉,我想和你们在一起。医生看了看同意了,他叮嘱兄弟们:晚上你们要多注意,一有事马上先来叫醒我。第二天,我能用还可以张开的半张嘴说话了,医生和指导员送来了半箱方便面和几袋黑芝麻糊,指导员问:怎么样了?我望着他使劲的张开嘴巴说:我没事,医生说过几天就好了。刚说完口水就流到了被子上。医生到看后拿出来根针,在我的左脸上扎了几下问:痛吗?我看着他说:不痛。站在一旁的杨健说:都扎出血了还不痛?张雪拉了他一把示意不要说了,他才安静下来。医生又轻轻地拨开我的左眼问:能看的见我嘛?我闭上了右眼用心地看,左眼看东西有点模糊!忙说:看不太清楚。杨健又说:可能是眼睛里的於血太多挡着了?看不清楚?医生看了看他摇了摇头,便和指导员离开了。我心里有点烦燥,也有点儿不安。忙说:杨健,把镜子给我拿过来。他一听愣了一会说:班长!你用镜子做什么啊?好好休息吧。我看到杨健有点乱的眼神,就张开只能张一半的嘴扯着的嗓子喊:我命令你把镜子给我拿过来!镜子拿过来了,我看到头肿的像猪头,已经完全变形了,伤痕盖住了半边脸。我叹了口气把镜子放到了一边。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我每天只靠指导员送来的芝麻糊为食,其它东西根本就送不进嘴巴里,吃一口漏半口。我曾带过的俩个新兵每天都回来看我,从前是我给他俩做思想工作,可现在,齐东升和晁伟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趴在床边,给我这个班长做工作,我笑着说:放心没事!班长命大着呢!齐东升擦掉了眼泪说:就是班长会好的!上次巡逻时路那么险,还是你帮我背着枪爬过去的,害得你差点摔到边境那边去,我看着他说:过去的事就别在想了。以后巡逻是要小心。我感觉自己不行了,每天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像个废人,每天都要班里的兄弟背着我上厕所,扶着蹲下去,耐心地等待半天,再小心地扶起我的身子。脸上的淤肿消了一些。左眼依然看不清楚,并且感觉视力越来越差,到后来双眼视力居然都变得模糊。班里走进来人,是谁我都看不清楚,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应该怎么办?长这么大已来我第一次有了危机感。连队已经把我的事给前指报告了,可眼下正是冬季大雪封山时节。车辆上山很困难,加上春节前整个防区下了一场大雪,上山比上天都难。听指导员说:要送我下山,最快也得等十天左右。由于我的情况特殊,医生也不敢给我用药,我一直躺在床上坚持着。一位到过喀喇昆仑山的首长曾经说过:只要在这喀喇昆仑山上就是压床板也是奉献!现在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能放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挺过这一关。二十天后连队决定送我下山,如果继续呆在哨卡生命会不保。据说:春节前团里指派到中队蹲点的干部也要下山,一大早指导员便带车去了中队接人。弟兄们帮我穿好衣服打好背包,我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不知道这次下山以后还能不能再次回到哨所,我心里有些沮丧,这时张雪拿出了相机对我说:班长,要下山了照几张相吧?我点了点头。张雪找出了他心爱的大墨镜给我带上,几个兄弟给我找把我扶着出了门,在哨所前,马房里拍了几张后。我心里更难受了。两年前我也曾离开过哨卡,可那是换防,我可以给下一个接替我的兄弟亲手交过手中的枪,我可以在他们的锣鼓鞭炮声中光荣的下山,因为我的使命完成了。但这次……车从中队回来了,几个兄弟把我扶到了车上,千叮咛万嘱咐:路上一定要小心!但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些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祝福,如果路上真的有什么事情发生,以我目前这种状况,只能听天由命了。车缓缓地驶出了营区,我躺在座椅上望着渐渐模糊的兄弟们,望着哨所内所有的一切,我不应该就这样离开!但自己无能为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睡着了,车子在喀喇昆仑的山谷之中艰难地穿行着。指导员对驾驶员说:如果没特殊情况,三个小时后我们就能和空卡来的车在八,一达坂顶会合,驾驶员看了看天空说:就看天气怎么样了。喀喇昆仑山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容不得你在思想上做任何准备怎么去面对他。云雾随着寒风漫倦着雪花突袭而来,不到五分钟,就把路边的深沟掩盖住了,车子从路基一侧开了下去,还好只是滑了下去。这已经足以让所有人出一向冷汗!原路返回是不可能了,来时的路早就被积雪埋没,指导员看了看我铁定的说: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把你们高班长送到空卡!兄弟们你们同意吗?所有的战友同时回答:同意!为了高班长我们豁出这条命了。我顿时紧紧地闭上了双眼,感动的说不出一句感谢的话来。在战友的齐心合力下,车子又开始在冰雪上蹒跚的爬行。车在几个暗冰坡上差点翻车,还好驾驶员的心理和技术非常过硬,车只是在暗冰坡上原地转了几个圈后驶出了险境。虽然一路上还算顺利,我早就被冻僵了,耳边一直有副营长的声音在喊我的名字,他把我抱在了怀里,把我的双手放到了他的衣服里面,让我从他的身上借取一点点温暖。我流泪了,困难面前我是个从不流泪的人。因为一个男人的泪水只能为值得而流,而今天我感到很开心,我为身边拥有这样一群值得流泪的战友而开心。我快坚持不住了,感觉自己的心越来越凉,眼皮也在慢慢的闭上,仿佛有人眼前在轻声地招唤着我:睡吧,睡吧,安静地睡吧!把眼睛闭上一切就会过去了。我一直在用脑海里仅有的一点意识与它对抗,我不能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奔波,终于顺利抵达了目的地,后来在军区医院住了几个月,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如今我已经退役多年,但是每当回想起那个冬天的故事,总是会想起那些战友,想起那些在喀喇昆仑山上纵横驰骋的战士。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akadi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菜刀变钝怎么办?不用花钱,用它就行了!万万没想到!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生活小窍门小常识”,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家里开伙的你,有没有发现到厨房的菜刀容易变钝?用来切食材的菜刀变钝后,容易影响到切菜的速度甚至是切菜的质量。不过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磨刀石,而且为了磨这么一、两次菜刀而跑去五金行买块磨刀石,似乎有点不太划算呢。&&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磨刀的工具,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往往忽略了它。今天小编在这揭晓隐藏在厨房里的磨刀工具即是用来装食物的瓷盘!▼当我们要进行磨刀时,需要借助于瓷盘的底部!▼只要将钝掉的菜刀刀刃,在瓷盘的底部进行来回摩擦。你就会发现到,这样简单的工具、简单的方法,即刻让你的菜刀变回锋利样貌。终于不会因为刀钝而把软嫩的番茄切的稀巴烂,对付于坚硬的红胡萝卜也不用再使尽全身的力气于刀上了,压得虎口红通通的。其实这种隐藏版的磨刀工具除了瓷盘外,就连瓷碗、马克杯也可以这样做,让变钝的刀刃经过来回的摩擦后可去除毛刺,达到锋利的效果。
15人赞过此文
浏览器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生活小窍门小常识”,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讲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