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中央台成语大赛的中国成语大会与中国诗词大会吗

喜欢这个节目的人也看中国成语大会吗?_中国诗词大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745贴子:
喜欢这个节目的人也看中国成语大会吗?
其实我一直追成语大会的,今天才无意间发现有诗词大会,发现趣味性比不上猜成语呀
好的话剧,坚决不能错过,价格也很重要!
我是追汉听和成语的
个人觉得应该让五位攻擂者同时上台答完十道题,然后淘汰弱的后三名,再pk决出胜负去攻击擂主。否则有的人答对三道题得近200分,有的人答对十道题得100多分。
我喜欢他们点评诗的由来
内涵和故事
确实,这个竞技不是太激烈,美其名曰:交流。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青年记者会员登陆
· · · · · · · · · · · ·
从《中国成语大会》看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
  ● 韩东梅
  《中国成语大会》是一档颇具影响力的以成语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原创性电视文化节目。该节目是电视媒体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的产物,节目播出之后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成语大会》可谓利用电视这一载体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弘扬的成功范例。
  传统文化需要电视传播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仅仅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被束之高阁,它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和载体来宣传和继承。电视,作为当今具有影响力和普及性的大众传播媒介,集多种艺术手段和表现方式于一身,为普及传统文化提供了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们以往接受传统文化成果的单一模式,因此电视成为弘扬和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文化经典与电视传媒的合璧,是传统文化由文字传播步入到电子传播、人类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①
  消费时代,电视观众急需精神给养。在现在的媒介环境中,娱乐节目纷至沓来,真人秀节目更是异军突起,这些节目让人们获得了视觉冲击和娱乐快感,但缺少文化内涵。电视观众文化营养的匮乏和精神世界的困惑在流于形式和表面化的电视节目面前更加空虚和无助,电视观众急需传统文化的给养和熏陶来获得精神归属。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文化精品脱颖而出,比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
  《中国成语大会》有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
  《中国成语大会》将中国成语的智慧和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国民文化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成语大会》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苦心孤诣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电视节目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最核心元素。在电视节目同质化、类型化的今天,在引进国外版权以期得到电视收视效应的今天,在节目整体文化内涵普遍不高的今天,一档具有文化底蕴的原创性电视栏目的问世显得弥足珍贵。《中国成语大会》就是这样一档立足于本土、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栏目。《中国成语大会》以原创性的姿态填补了电视文化领域的空白,彰显了传统成语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彰显出这档文化栏目的品牌力量。
  2.亮点、看点兼具
  《中国成语大会》力邀郦波、毕淑敏、蒙曼等多位学识渊博的嘉宾担任评委,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的水准,是一大亮点。在每一组选手结束比赛时,郦波、蒙曼等学者借助传统诗词歌赋将成语最原始的出处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为选手介绍成语使用的误区和成语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学者同步的点评也自然流畅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熏陶。
  选手们诙谐、机智的临场表现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中国成语大会》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36位选手进入终极比赛。比赛考察的是选手对成语语意的解释能力和根据语意正确选择成语的能力。选手多以年轻大学生为主,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选手们实力不凡,每场比赛都惊险刺激、爆点不断。有限的时间、有难度的成语题目、严格的比赛规则,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情境加上选手的临场表现与反应,构成了一档趣味十足的悬疑文化节目。
  3.对传统文化的电视守卫
  《中国成语大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格,是对传统文化的电视守卫。节目采用全国海选的方式,通过平民视角,彰显了媒介和国民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关注。节目不是一场场组合秀,也不仅限于塑造“博闻强记”的参赛选手,而是将节目定位为“中国智慧、自成语境”的传统文化传承上,试图通过电视平台,让成语回归到本来应该有的位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评委的点评把蕴含于成语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提高了这档文化节目的品位。
  《中国成语大会》是立足于电视媒体进行文化传承、文明复兴的实践,是电视节目在当代语境中的转型,节目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全国上下引发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央视倾情打造的这档宣传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的电视栏目,掺杂了厚重的民族情感;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也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之美;学者型评委的加入,在为节目锦上添花的同时,也开展了一场国民文化普及教育。《中国成语大会》提高了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宿感,铸就了全民的精神纽带,提高了国民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档不可多得的电视文化节目。
  4.产业链条的延伸
  “电视文化是一条产业链,由电视到图书到音像制品,到服饰等等,无不渗透到大众文化的各个角落。”②成语文化原本的传播载体是纸媒,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新媒体承载着成语文化二次传播的重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核裂变,并形成文化产业链。《中国成语大会》热播之后,以成语为题材的传统文化热延伸到了图书、音象制品,带来了出版业的一场成语热。
  传统文化电视传播的冷思考
  传统文化通过电视传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找不到针对性的传播途径和专门性的传播载体,在这种媒介环境中,电视媒介能否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还是个未知数;另一方面,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媒介特点势必会对试图通过电视进行传播的传统文化产生影响。比如,优秀的文学名著经过改编之后,影视作品与原著差异巨大,非但没有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反而加深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误读。
  另外,文化普及与电视收视率之间存在矛盾。收视率是电视媒体在打造任何一档电视栏目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如何把握收视率和文化普及的“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比如《中国成语大会》比较受质疑的就是节目选手的“精英”路线。具有普及性的成语节目应该面向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普通人,而实际上在节目中年轻化、高学历的人成为主导,其他受众成为被动的看客,不具有群体的普适性,这样看来《中国成语大会》恐怕要流于一场“文化秀”了。
  《中国成语大会》以成语为切入点,在电视上播出至今确实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一场传统文化热,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档不可多得的电视文化精品节目。但是电视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电视创作者在打造文化节目时需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注释:
  ①张纯:《试论传统文化与电视传媒的互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4期
  ②徐端青:《电视文化形态论——兼议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 解西伟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我来评两句
后发表评论。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大众传媒大厦25层&&& 邮编:250014& &编辑部电话:(97 196286&&&&&& && &&&《青年记者》投稿邮箱:&&& 杂志发行电话:(3&&&&&&&网站电话:(11&&&&&&&&&&&&&&&&&& &《青年记者》邮发代号:24-213 《今参考·政界》邮发代号:24-216&《今参考·商界》邮发代号:24-61 《今参考·历史》邮发代号:24-62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转载需注明来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央视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开战
2015《中国成语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科教频道承办,北京实力电传制作。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广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节目题目与竞赛形式
首先是猜词游戏的升级:第一届成语出题基本是按照不同成语的来源搭配的,比如一小段竞赛过程中,既有历史典故成语,也有来自民间口语、文学作品的成语。第二届将更多从语义出发,将成语编成无数细小的主题方向,以便于观众深入了解成语的语义。
个人与高校组队参赛
变平民个人参赛为各高校代表队之间的对抗赛,并采用组队的竞赛方式,让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成语大会》的推广活动在超过100所211重点大学全面开展。目前,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选手进入复赛。
网络大神与青年作家参赛
24对选手中,除高校选手外,节目组还吸纳了具有网络公信力与影响力的社会选手参与节目。他们中间,既有点击量惊人、在网络小说创作方面赫赫有名的大神级作家,也有坚持传统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给成语带来更多的聚焦,客观上也有助于推动成语文化的扩散。
文化嘉宾新组合
本届《中国成语大会》邀请郦波、蒙曼、蒋方舟、韩田鹿、余世存、傅秋爽等诸多文化、历史学者以及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他们将以更广阔的视角丰富成语的解读。
2015年《中国成语大会》赛制
&本届《中国成语大会》共分12期,来自全国各地的24对选手经过四个赛程的较量,最终决出1对选手赢得本届成语大会总冠军。
&第一赛程:24进18(第1~3期)
&本赛程将有24对选手分成三场进行比赛。每场比赛有8对选手参与,6对晋级,2对淘汰。比赛分两轮,晋级赛和夺位赛。
&1.晋级赛:
&8对参赛选手分为4组,两两对抗。每组选手将经历5种不同类型的比赛,5局3胜。胜者晋级,负者进入夺位赛。
&2.夺位赛:
&4支败队选手按照上一环节出场顺序,逐一上台,120秒内正确猜中成语数量最少的两组淘汰。
& &第二赛程 18进12(第4~6期)
&本赛程共18对选手参赛,淘汰6对。每场有6对选手参赛,淘汰2对。每场比赛与第一赛程一致,分晋级赛和夺位赛两轮。
&第三赛程 12进10(第7、8期)
&本赛程共12对选手参赛,淘汰2对。每场有6对选手参赛,淘汰1对。单场比赛分晋级赛和夺位赛两轮。
&&&第四赛程
10强争霸(第9、10、11、12期)
&11月20日晚19:30,2015第二季《中国成语大会》第一期节目将登陆央视十套科教频道。
我的更多文章:
( 10:45:35)( 00:11:55)( 10:48:41)( 16:19:01)( 20:15:2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台古诗词大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